孟子

孟子是先秦显学儒学之大家,其首倡的性善说又是孟子思想的核心。正因如此,性善说成为中国传统人性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雄视百代,给后人留下了诸多的礼赞与评说。然而,不论是倾慕孟子性善说的古代学者,还是评价孟子性善说的当代哲人,对性善说的阐释大都禁囿于伦理道德领域,而使其认识论的光芒不能烁然见于光日。本文拟对孟子的性善之说重新做一番考察和剖析,所献管见以求砖玉之效。一

2024-02-07
孟子的性善说

孟子的性善说[摘要]孟子的性本善思想并不是说一个人一生下来就是一个道德体制都很完备的善良的人,而是说在其本性里已经有了从善的因素,这表现为“四端”,但是后天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会导致人产生行恶的行为,这些都是“不能尽其才”的结果,所以孟子更加注重后天对人的培养,要在后天逐步修养仁义礼智等道德规范,否则“人则无几于禽兽”。孟子把这个过程总结为“存其心,养其性,所

2024-02-07
孟子的语录人之初性本善

孟子的语录人之初性本善孟子的语录:人之初性本善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先秦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齐名。他的学说主张人性本善,强调人的修养和道德教化的重要性。下面将以孟子的语录为线索,探讨他对于人性本善的理解和强调。一、人之初性本善的观点孟子认为人之初,其性本善。这一观点与儒家思想中的“人性善良”观点相一致,即每个人天生都具备善良

2024-04-06
孟子学记 告子上06性善章

孟子学记告子上06性善章性善章公都子曰(1):“告子曰(2):'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3):'性可以为善(4),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5),幽厉兴则民好暴(6)。’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7),以瞽瞍为父而有舜(8),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9),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10)。’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欤(11)?”孟子曰:“

2024-04-06
浅谈孟子的性善修养

浅谈孟子的性善修养这学期上了这门叫“先秦诸子导读”的课,通过对老子、孔子、庄子、孟子的学习,他们的思想对我在修身养性方面给了我很多的有益的启示。那么今天我就来谈一下我对孟子的性善修养的认识。我将按照存心、养心、尽心三方面来理解孟子的性善修养。一、存心孟子“性善说”主张人性本善,那么我们如何保持这种与生俱来的善心呢?孟子认为首先要“存心”,存心的意思就是保持自

2024-02-07
关于孟子的性善论及其意义

关于孟子的性善论及其意义远古时代,至高无上的天神占据了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但到了西周末年,周王朝的统治日益衰微,象征天神主宰人世的周天子地位不断下降。对于社会的动荡不安,人们在对天神寻求解救而不可得的情况下,人们逐渐失去了往日对天神的虔诚,而开始把关注的重点转移到人本身。春秋时期的孔子最早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论断,这是中国思想史上最早关于人性问题的论

2024-02-07
孟子性善论

《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公孙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

2024-02-07
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的性善论摘要: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观点,同时用举例归纳、比喻等多种方法给予了论证,虽然论证漏洞百出,但的确带来了一些积极影响。本人主要就孟子的具体观点和具体论证方法进行分析批评。目录:1、导语2、孟子的性善论观点3、孟子对性善论的论证4、对孟子性善论的批评5、总评1、导语人性,大致的意思是指人出生下来便具有的本性,这一概念与动物本性相对,也与人的后天学习

2024-02-07
谈孟子性善论

谈孟子性善论中文0801 1703080202摘要性善论是孟子思想的基点,是孟子人道精神在动乱不堪的时代的选择,孟子人性善的实现途径是自我反省和恪守道德规范。本文从性善论的内容,目的和实现途径三个方面来分析孟子性善论。【关键词】孟子性善孟子的性善论在孟子的思想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孟子的很多思想都是从人性之善出发进行论证的,性善论是孟子思想的基点。在政治治理

2024-02-07
《孟子》论性善

《孟子》论性善作者:刘思禾来源:《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15年第21期孟子的时代,人性是一个热门话题。人的根本究竟是怎样的?和现实中的善恶又有什么关系?孟子认为,人性的根本不是自然属性,也不是社会属性,而是人内在具有的对同类相爱相敬的能力。因而,人性是善的。至于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恶人恶行,那是因为人内在的善性被湮没了,于是,修养就是回归自己最本来的心性。孟子

2024-02-07
浅谈孟子的性善说

浅谈孟子的性善说我国孔孟之道,主张人性本善。孟子的人性论思想主要集中于《告子上》、《尽心上》、《尽心下》。孟子说:人之所补血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这段话的解释,可以用《孟子•告子》一章来解释。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

2024-02-07
孟子的人性学说

孟子的人性学说在先秦诸子当中孟子是第一个系统的讨论对于主张性善论的孟子而告观点两方面第一,无善恶说认为人的善和恶并非与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桊也人性在告子看来,人之初就好比柳条一自然继而,孟子提出了自己的性善说: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在对于水流的比喻当中认为通过这两段文字看出,二, 孟子和告在对于告:“生之谓性。”孟子告子在这里,并没有意进而,孟

2024-02-07
性善论与性恶论

性善论与性恶论中国自古以来都推崇性善论,而西方主张性恶论。性善论,战国时期孟子提出的一种人性论。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典故《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2024-04-06
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的性善论:养气养德摘要:针对战国时期关于人性问题的诸多争论,孟子独辟蹊径,提出“性善”论的观点。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这种善是内在于人的自觉心的,是先天赋予的,是先验的。“性善”即是实现价值之能力内在于性之实质中,孟子通过四端说,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来阐述仁、义、礼、智,从而进一步说明“性善”这一观点。并由“性善”出发,提出养气、成德,提

2024-02-07
孟子性善论

一、孟子“性善论”的主要内容“性善论”是孟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它大体包括以下这样的内容:(一)人性是善的。孟子曰:“水性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1]就说明善是人的本性,就如同水向下流一样平常。孟子讲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仁义礼智,非

2024-02-07
孟子的性善说

孟子的性善说[摘要]孟子的性本善思想并不是说一个人一生下来就是一个道德体制都很完备的善良的人,而是说在其本性里已经有了从善的因素,这表现为“四端”,但是后天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会导致人产生行恶的行为,这些都是“不能尽其才”的结果,所以孟子更加注重后天对人的培养,要在后天逐步修养仁义礼智等道德规范,否则“人则无几于禽兽”。孟子把这个过程总结为“存其心,养其性,所

2024-04-06
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区别

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区别、意义(转)自古以来,人性善恶问题就为中外思想家所关注。孟轲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提出人性理论的思想家。荀况创立的“性恶论”开中国思想史性恶理论研究之先河,直接与孟子的性善论对立。两大理论的共通与相异之处究竟表现在哪里?作者旨在对此分析的基础上,浅略总结这两大思想,以便助于我们当代社会的道德建设。一、人性的理解的比较孟子和荀子

2024-02-07
浅谈孟子的性善论

浅谈孟子的性善论内容摘要: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形成了对人性探讨的高潮。主要观点有:性有善有恶论、性无善无不善论、人性朴素论、性恶论、人性逐利论等观点,而尤以孟子的性善论影响最为深刻。本文在探讨先秦时代其它人性论观点的基础上,主要论述了孟子性善论的基本内容,并从正反两方面对它做了一些评价。关键词:性恶论孟子性善论一、先秦时代人性论诸说远

2024-04-06
孟子 性善说

《孟子》选读性善说2011——2012学年语文先秦诸子百家选读学案第周编号:编写人:审核人:审批人:编写时间:2011年10月30日班组姓名组评师评【学习目标】1、学习《孟子》选读的5、6、7课及补充选文,理解并掌握文言文重点字词及句式。2、了解孟子“性善说”,分析其现实意义。【学习重、难点】1、重点:分析并掌握常见文言句式、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2、难点:

2024-02-07
孟子性善论

浅议孟子的性善论及其现实意义王云龙1(滨州学院政法系山东滨州256603)摘要:性善论是孟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他仁政学说和王道理想的逻辑起点和理论依据。性善论强调了加强后天道德修养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所蕴含的思想对今天的道德建设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孟子;性善论;现实意义一、性善论的思想渊源对于人性问题的探讨是中国文化史上历来备受关注的问题,千百年来,不

2024-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