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笔记

第一章肺系疾病第一节感冒一、定义:由于感受风邪或时行病毒而导致得常见外感疾病。临床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特征。二、源流:1、《内经》提出病因与主证。2、《伤寒论》认识到风寒感冒有轻重之别。3、《诸病源候论》倡导时行致病。4、《仁斋直指方》首提感冒一名。5、《丹溪心法》认为病位在肺,提出治疗大法。6、《类证治裁》提出时行感

2021-01-31
最新中医内科学笔记

最新中医内科学笔记

2021-03-21
中医内科学重点笔记新版

一、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及范围中医内科古称“疾医”、“杂医”、“大方脉”,外感病主要指《伤寒论》及《温病学》所说的伤寒、温病等热性病,它们主要由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及疫疠之气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内伤病主要指《金匮要略》及后世内科专著所述的脏腑经络病、气血津液病等杂病,它们主要由七情、饮食、劳倦等内伤因素所致,其辨

2019-12-17
中医内科学考试笔记个人整理版

中医内科学笔记肺系病证一感冒内经认识到感冒主要是外感风邪所致,明确指出病位属肺分列辛温辛凉两大治法-丹溪心法,感冒之名始于仁斋直指方,感冒与伤风互称始于明清感冒不呈流行性;时行感冒症状呈流行性,全身症状重,起病急,易化热入里,变生他病,不常见痰热郁肺感冒若失治可转变-肺痈、肺胀风寒证-荆防败毒散风热证-银翘散、葱豉桔梗汤暑湿证-新加香薷饮(藿香正气散和鸡苏散

2019-12-09
中医内科学重点笔记

一、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及范围中医内科古称“疾医”、“杂医”、“大方脉”,外感病主要指《伤寒论》及《温病学》所说的伤寒、温病等热性病,它们主要由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及疫疠之气所致,其辨证论治就是以六经、卫气营血与三焦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内伤病主要指《金匮要略》及后世内科专著所述的脏腑经络病、气血津液病等杂病,它们主要由七情、饮食、劳倦等内伤因素所致,其

2024-02-07
中医内科学精华笔记整理

中医内科学精华笔记一、感冒1. 风寒证: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2. 风热证:辛凉解表-银翘散、葱豉桔梗汤3. 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4.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5.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二、咳嗽1.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止咳散2.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3.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4. 痰湿

2024-02-07
中医内科主治打印版

中医主治中医内科学笔记病名首见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 ;明清感冒与伤风互称。 林佩琴 《类证治裁、伤风》 提出:时行感冒 之名 病机 治则:解表达邪 忌用补敛之品1、 风寒证: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或葱豉汤加味ﻫ2. 风热证: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ﻫ3。 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ﻫ虚体感冒:4。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5. 阴虚感冒:滋

2024-02-07
最新中医内科学整理笔记-方便背诵版

最新中医内科学整理笔记-方便背诵版

2024-02-07
精深中医内科学重点笔记

一、中医科学的定义、性质及围中医科古称“疾医”、“杂医”、“大方脉”,外感病主要指《伤寒论》及《温病学》所说的伤寒、温病等热性病,它们主要由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及疫疠之气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伤病主要指《金匮要略》及后世科专著所述的脏腑经络病、气血津液病等杂病,它们主要由七情、饮食、劳倦等伤因素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脏

2024-02-07
中医内科学(副高职称考试复习笔记)

中医内科学第一章外感病症感冒治疗原则:解表发汗,疏风宣肺;时行感冒多偏重于清热解毒风寒证——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荆防败毒散风热证——辛凉解表,宣肺清热——银翘散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表寒里热证——解表清里,宣肺疏风——双解汤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加减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阳虚感冒——助阳解表——参附再造丸、桂枝加附子汤、麻

2024-02-07
中医内科学精华笔记汇总

中医内科学精华笔记肺系病证一、感冒1. 风寒束表证: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或荆防达表饮2. 风热犯表证: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肺失清肃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3. 暑湿证:暑湿遏表,湿热伤中,表卫不和,肺气不清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4. 气虚感冒:气虚卫弱,风寒乘袭,气虚无力达邪益气解表-参苏饮5. 阴虚感冒

2024-02-07
(完整版)中医内科学精华笔记汇总

中医内科学精华笔记肺系病证一、感冒1. 风寒束表证: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或荆防达表饮2. 风热犯表证: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肺失清肃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3. 暑湿证:暑湿遏表,湿热伤中,表卫不和,肺气不清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4. 气虚感冒:气虚卫弱,风寒乘袭,气虚无力达邪益气解表-参苏饮5. 阴虚感冒

2024-02-07
中医内科学笔记表格

中医内科学笔记表格

2024-02-07
中医内科学证治表格整理笔记

中医内科学证治表格整理一、感冒-解表达邪四、喘证-实喘治在肺,祛邪利气,十三、血症十四、痴呆十五、厥证十六、痫病十七、癫狂(略)十九、痞满-苦辛开降,理气消痞二十、呕吐二十一、呃逆二十二、噎嗝二十四、泄泻二十六、便秘–通下二十八、黄疸二十九、积聚(略)三十三、中风-三十四、郁病-理气开郁,怡情易性三十五、瘿气-养阴清热,解郁化痰三十六、痉证(略)三十七、颤振

2024-02-07
中医内科学全套笔记整理复习

中医内科学总论:一、气的生理:气的来源,一为禀受先天父母之气,称为元气,入藏于肾;其二源于后天水谷之气,此气承脾胃之输布,充泽于五脏,而成为个脏之气。两气相合,即成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二、血的生理:血来源于水谷之精气,通过脾胃的生化输布,注之于脉,化而为血。另外,血与肾的关系也极为密切,精血互生,故有“肾为水脏,主藏精而化血”之说。血的功能主要是充润营养全

2024-02-07
2020年中医内科学重点知识全套复习笔记(精华版)

一、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及范围中医内科古称“疾医”、“杂医”、“大方脉”,外感病主要指《伤寒论》及《温病学》所说的伤寒、温病等热性病,它们主要由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及疫疠之气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内伤病主要指《金匮要略》及后世内科专著所述的脏腑经络病、气血津液病等杂病,它们主要由七情、饮食、劳倦等内伤因素所致,其辨

2024-02-07
中医内科学整理笔记 方便背诵版

一、感冒 病名首见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元代朱丹溪提出辛温、辛凉治法;明清感冒与伤风互称。 六淫之邪、时行病毒和正气亏虚,以风邪为主病机:卫表不和忌用补敛之品12345二、咳嗽 刘河间提出咳与嗽有别。医学心语论病理。素问:由皮毛先受邪气而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病机:邪犯于肺,肺气上逆。内伤:脏腑失调,內邪上干于肺。病理因素:痰、火外感咳嗽祛邪利

2024-02-07
中医内科学(主治医师)精华笔记

中医内科学精华笔记一、感冒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病情轻者多为感受当令之气,称为伤风、冒风、冒寒;病情重者多为感受非时之邪,称为重伤风。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证候相类似者,称为时行感冒。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其特征。1. 风寒证: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2. 风热证:辛凉解表-银翘散、葱豉

2024-02-07
中医内科学重点笔记

中医内科学精要第一章肺系病证 第一节 感冒【概说】一、 概念:是感受触冒风邪,邪犯卫表所致的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 发热、全身不适为特征。发病季节:四时皆有,尤以冬春两季为多。称谓:伤风,冒风,冒寒;重伤风,小伤寒,时行感冒。伤风一一感冒中症情较轻,多为感受当令之气者,或称冒风。其中因感寒所致者又叫冒寒。 重伤风一一病情较重,

2024-02-07
中医内科学笔记

中医内科学笔记知识提纲上篇 总论第一节 感冒 第一节 水肿 第二节 咳嗽第三节 哮病 第二节 淋证 第四节 喘证第一章 肺系病证 第五节 肺痈 第五章 肾系病证 第三节 癃闭 第六节 肺痨第七节 肺胀 第四节 阳痿 第八节 肺痿 第一节 心悸 第五节 遗精 第二节 胸痹 第一节 郁证 第三节 不寐 第二节 血证 第二章 心系病证 第四节 癲狂 第六章 气血津

2024-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