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公开课教案

古诗词鉴赏公开课教案【《考试说明》要求】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教学设想】1、在理解诗歌字词句的基础上,进一步鉴赏诗歌中的形象,表达技巧,以及思想内容。2、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师适当介绍一些鉴赏诗歌的常识,然后结合具体例子强化训练。【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篇鉴赏古代诗歌考点阐释:一、考

2019-12-12
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理解诗歌意象,梳理作品脉络,把握作品的内容和主旨;学会联系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诗人的代表作品。2、通过对古诗词分析鉴赏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二、过程与方法结合优美的诗歌作品进行赏析指导;培养学生自主赏析和合作探究能力,使其能对诗歌进行多元化的富有创意的解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中国古代优秀诗歌,感受

2019-12-09
诗词鉴赏教案

诗词鉴赏教案诗词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下面问题。梦回①林景熙梦回荒馆月笼秋,何处砧声唤客愁。深夜无风莲叶响,水寒更有未眠鸥。【注】①梦回:梦醒。②林景熙:号霁山,宋末诗人。有气节,宋亡不仕。(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请分析第一句在全诗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2-07
诗歌赏析教案

诗歌赏析屯桥中学夏利阳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特点2、理解诗歌的意象、意境3、掌握诗歌赏析的诀窍“再创造”、“想象”、“泡”、“找”、“进”、“猜”、“补”。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歌的意象、意境,掌握诗歌赏析的诀窍。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很多同学在欣赏古诗词时觉得无从下手,这固然和缺乏积累有关。诗歌鉴赏对有一定文学积累的人来说有时是一种直观的感受、感

2024-02-07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初中生制定了“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目标。“初步鉴赏浅易的古代诗词”的内容,这样的要求,有助于提高初中学生的古诗词鉴赏水平,对增强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无裨益。那么,作为一个重要的考点,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有效地复习,有哪些对应的复

2020-08-04
古诗词鉴赏教案

古诗词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诵读古诗词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古诗词,充分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意境美,提高学生朗诵古诗词的水平。2.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参与活动,提高学生自觉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及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3.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形式多样

2020-07-04
古诗词鉴赏教案

古诗词鉴赏——人物形象分析(教案)2.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难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1)、【学生答案误例分析】(2)、【对比参考答案】(步骤1)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抗金英雄形象。(步骤2)诗中以“万里”“匹马”来表现人物曾经的金戈铁

2021-03-25
古代诗歌鉴赏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古代诗歌鉴赏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引导学生了解诗歌传统意象的寓意。能力目标:1.教会学生掌握诗歌意象鉴赏的方法2.提高学生鉴赏诗歌意象的能力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审美情趣。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鉴赏的方法。难点:鉴赏诗歌的意象。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方法:讨论法、比较法教学时数:二课时。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从小学到

2024-02-07
古诗鉴赏教案

古诗词鉴赏题的常见题型及解析古诗词鉴赏题是中考语文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纵观历年中考试题不难发现,这类题目一般文字浅易,学生对考点也比较熟悉,但答题结果却年年失分严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答题不规范,容易漏掉一些要点,以致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答题自然要根据试题的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就古诗词鉴赏题而言,大体上可分为五种类型,本文对其逐一解析,

2024-02-07
诗歌鉴赏教案

诗歌鉴赏勉县第八中学刘懿仁《中考说明》考点概要:(1)初步欣赏诗词的形象特点、体味意境。(2)初步鉴赏诗词的语言特征及表达技巧。(3)初步分析概括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一、诗词的形象:(一)1、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2、胸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3、寄情山水

2024-02-07
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艺术手法教案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教案)艺术手法又称表达手法,是对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的统称。对其鉴赏,就是要分析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这些表达技巧在诗歌中表达了什么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达到了什么效果等。高考对表达技巧的考查,重在表达效果方面,往往从这个角度设题,以主观表述题为主。学习目标1 回顾诗歌的艺术手法2 了解诗歌艺术手法题的设题方法3 学习

2020-05-07
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艺术手法)教案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教案)艺术手法又称表达手法,是对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的统称。对其鉴赏,就是要分析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这些表达技巧在诗歌中表达了什么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达到了什么效果等。高考对表达技巧的考查,重在表达效果方面,往往从这个角度设题,以主观表述题为主。学习目标1 回顾诗歌的艺术手法2 了解诗歌艺术手法题的设题方法3 学习

2024-02-07
诗歌鉴赏(公开课教案)

诗歌鉴赏专项复习学案:解读古典诗歌的钥匙【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寻找准确理解诗歌的突破口【教学方法】学生探究寻找解读古典诗歌的方法,教师适当引导【教学过程】一、导入二、学生讨论下面五首诗,争取找到解读每一首诗的钥匙。近试上张水部朱庆余(唐)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在狱咏蝉骆宾王(唐)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鬓影,来对

2024-02-07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初中生制定了“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目标。“初步鉴赏浅易的古代诗词”的内容,这样的要求,有助于提高初中学生的古诗词鉴赏水平,对增强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无裨益。那么,作为一个重要的考点,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有效地复习,有哪些对应的复习

2024-02-07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教案参考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教案参考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2024-02-07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公开课-教案

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熟悉鉴赏古诗表达技巧的基本题型和特点。2、能够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正确的表达技巧鉴赏诗歌。方法和过程:熟知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提高答题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消除学生畏难情绪,让学生能鉴赏也能欣赏诗歌表达技巧,能训练有素地解答表达技巧鉴赏题。【教学重难点】1、熟练掌握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艺术构思等相关概念。

2024-02-07
诗歌鉴赏专题(教案)

诗歌鉴赏专题(教案)走进诗词圣殿•这里•有壮丽河山,秀灵花鸟;•有金戈铁马,春光秋月;•有九天揽月的豪情,也有抚胸长叹的悲鸣……怎样看诗词一、看景物诗中有画形容描写景物的诗,使读者如置身图画当中。也形容诗的意境非常优美。如:1.大漠孤烟直(几个景物?)请合理运用想象,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来描绘这一画面:A同学:茫茫大漠有一缕孤烟笔直上升B同学:黄沙莽莽,无边无际

2024-02-07
诗歌鉴赏方法教学设计

诗歌鉴赏方法教学设计诗歌鉴赏有什么样的方法呢?教师们要提前做好教学设计来?下面是有我为你整理的诗歌鉴赏方法教案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你!教学目标1、弄清中考诗歌鉴赏的考点2、掌握诗歌鉴赏必要的知识、方法及技巧。3、培养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教学重难点:诗歌鉴赏的方法及技巧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古诗歌是我国文学殿堂中的一枝奇葩,凝聚着中华民族浓厚

2024-02-07
诗歌鉴赏教案

诗歌鉴赏教案诗歌鉴赏教案诗歌鉴赏【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讲评,进一步巩固古代诗歌的有关知识,提高鉴赏诗歌的基本能力及解题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评,进一步明确诗歌鉴赏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评价诗人的观点态度,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让学生接受古代诗歌的熏陶,培养审美能力。【教学重点】巩固古代诗歌的有关知识,

2024-02-07
诗歌鉴赏教案

山东省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春季)考试语文模拟试题诗歌鉴赏选题选题人:辛世凤、李玉江、张玮琪、关岩岩教案制作:关岩岩说明:共两课时,讲解、练习指导各一试卷讲评、知识拓展点:模拟卷第三套卷、第九套卷、第八套卷《南园十三首(其六)》(一)题目分析:诗歌鉴赏题目都是在选项中解读诗歌,且顺序完整不乱。因此做题之初不需要阅读诗歌,否则会落入歧路。做题技法:①拿过题目

2024-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