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罗丹明类荧光探针在重金属和过渡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

罗丹明类荧光探针在重金属和过渡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

罗丹明类荧光探针在重金属和过渡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
罗丹明类荧光探针在重金属和过渡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

检测锌离子的荧光探针

检测锌离子的荧光探针 姓名:徐英学号:51007008 专业:应用化学 摘要: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维持机体正常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锌的过量与不足都会导致人体代谢异常,产生疾病,因此,Zn2+含量的测定在临床、医药、食品、环境监测及科研中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综述了测定细胞内游离锌离子荧光探针物质的化学规律、性质和优缺点。 关键词:Zn2+、荧光探针、定量检测 1、前言 在自然界元素的丰度顺序中,锌排在第25位,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波动于0.004-0.02%之间。锌是位于元素周期表第II副族的过渡金属元素,具有3d104s2的价电子结构,通常只失去s电子而成+2氧化态。Zn2+的原子半径较小,且因其带两个正电荷,所以它对电子的亲和力很高,是一个强的质子受体[1]。 1940 年Eggleton首先提出人类需要锌[2]。Prasad和Sandstead 等研究明确了锌是人类必需的微量元素[3]。Zn2+是人体内第二富集的过渡金属,广泛分布于人体内部。 据研究表明,锌在许多生理、生化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例如:锌离子是组成三百多种生物酶活性催化中心的重要金属离子之一;它可作为金属蛋白酶的结构因子或转录因子;可以和许多调控酶相互作用,作为第二信使触发或阻断诸如细胞凋亡等重要生理过程;具有调控大量离子通道的能力,参与神经传导的过程;同时,锌离子在中枢神经系统(CNS)中还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新近研究还表明,锌离子的浓度大小与多种疾病的发生紧密相关[4]。 缺锌对机体有重要影响: 一是对生长发育和组织再生的影响;二是对性器官和性功能的影响;三是锌依赖酶(含锌酶)的活性降低;四是缺锌可使胰岛素降解加剧,引起血中胰岛素水平下降及对葡萄糖利用率减少,葡萄糖耐量下降;五是缺锌可引起血液内视黄醇结合蛋白的浓度降低,影响组织对维生素A 的利用,使人的暗适应能力下降,还有对皮肤及味觉等的影响[5]。虽然缺锌给人体带来了极大的伤害,但是人体内锌含量的超标也会造成同样大的伤害,如:补锌过量会使人的免疫力下降;可诱发人体的铜缺乏;过量补锌可降低机体内血液、肾和肝内的铁含量,出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红细胞生存期缩短,肝脏及心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等酶活性下降 (6) 因此,若能实时跟踪、监测生物体中的锌离子,就有可能使人们在细胞层次或者组织层次上进行锌离子的生理、生化行为的研究。这对揭开生物体系中锌离子与生物体内许多重要生理、生化功能之间的关系之谜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价值。 自1987年第一个锌离子荧光探针(TsQ)诞生以来,陆续研制开发了几种锌离子荧光探针,如Zinquin,Zinpyr-l,ACF-l,ACF-2,NewportGreen等。人类利用这种方便快捷的方式检测Zn2+,为研究生物体内Zn2+的功能和性质以及它的结合方式,探索锌在生物体中的作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7]。但在测定生物活体内的游离Zn2+的浓度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2、荧光离子探针识别机理及影响因素 在锌离子的荧光检测中,最关键的是荧光选择性配体的设计。目前报道的荧光选择性配体的基本结构可分为:荧光发色团—间质—识别基团三部分(如图1所示) [4],其设计大多基于光致电荷迁移(PCT)和电子迁移(PET)两种荧光机理。也有将两种机理结合起来设计的荧光配体。但无论基于何种机理,荧光配体中的荧光发色团和识别基团的选择均极为重要。

食品中几种常见的重金属检测方法

食品中几种常见的重金属检测方法 随着现阶段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社会各界开始逐步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当前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重,各类重金属对食品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为了有效应对食品安全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当前需要对各类检测技术进行探究,促进食品安全检测工作质量的提升。 食品安全对于社会群众生命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当前相关食品检测机构需要从日常工作中提高责任意识,完善各项检测技术,确保食品安全。目前自然界中比重大于5的金属都被称为重金属,并不是所有的重金属都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当重金属实际含量超出人体承受限度时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比如Pb、Cd、As、Hg等元素。许多重金属不能通过简单方法就能有效消除,如果人类长期使用被重金属污染后的食物,将会导致中毒问题。所以对重金属检测方法进行研究,对维护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食物中常见重金属的主要来源概述 目前食品中存有的重金属来源主要有自然原因,也有诸多人为因素。自然原因主要包括不同地质和地理要素的影响,比如火山运动频繁的地区或是矿区,部分有毒重金属物质会对当地动植物产生不同程度污染,人类生活在此区域内,误食动植物都会诱发重金属中毒。人为因素导致的污染

主要是各类社会活动产生的主要后果,现阶段我国工业经济发展较快,各类工业生产活动会产生大量废渣和废水,此类废弃物当中存有较多重金属元素,如果相关部门不能对其进行有效处理,此类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不仅会破坏自然生态环境,还会对当地群众生命健康构成威胁。还有部分食物在实际存储和运输过程中与各类重金属元素进行直接接触,或是食物添加剂当中的有毒元素不断累积、发生相应化学反应都会导致重金属中毒现象的发生。 现阶段食品中几种常见的重金属检测方法探析 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主要是根据自由基础形态下的原子对辐射光进行共振吸收,通过光照强度来对食物中含有的重金属元素进行检测。此类方法实际操作较为便捷,能够最快速度得出相应结果,是当前食物重金属检测的重要技术。此类技术将磷酸二氢钾或是硝酸钯作为改进剂,通过添加改进剂能够使得原子温度有效降低,排除外界干扰因素,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准确。现阶段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应用的吸收分光光度计都是通过微机进行控制,运用软件进行自动处理,简化了各项操作程序,有效缩短了实际反应时间。 原子荧光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技术是存在于原子发射和原子吸收之间的分析技术,在食物样品中添加还原剂,使得原子能够吸收特定的频率辐射,逐步形成激发态原子,此

(完整word版)重金属检测方法汇总

重金属检测方法汇总 重金属检测方法及应用 一、重金属的危害特性 从环境污染方面所说的重金属,实际上主要是指汞、镉、铅、铬、砷等金属或类金属,也指具有一定毒性的一般重金属,如铜、锌、镍、钴、锡等。我们从自然性、毒性、活性和持久性、生物可分解性、生物累积性,对生物体作用的加和性等几个方面对重金属的危害稍作论述。 (一)自然性: 长期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人类,对于自然物质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有人分析了人体中60多种常见元素的分布规律,发现其中绝大多数元素在人体血液中的百分含量与它们在地壳中的百分含量极为相似。但是,人类对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其耐受力则要小得多。所以区别污染物的自然或人工属性,有助于估计它们对人类的危害程度。铅、镉、汞、砷等重金属,是由于工业活动的发展,引起在人类周围环境中的富集,通过大气、水、食品等进入人体,在人体某些器官内积累,造成慢性中毒,危害人体健康。 (二)毒性: 决定污染物毒性强弱的主要因素是其物质性质、含量和存在形态。例如铬有二价、三价和六价三种形式,其中六价铬的毒性很强,而三价铬是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元素之一。在天然水体中一般重金属产生毒性的范围大约在1~10mg/L之间,而汞,镉等产生毒性的范围在0.01~0.001mg/L之间。 (三)时空分布性: 污染物进入环境后,随着水和空气的流动,被稀释扩散,可能造成点源到面源更大范围的污染,而且在不同空间的位置上,污染物的浓度和强度分布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同。(四)活性和持久性: 活性和持久性表明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稳定程度。活性高的污染物质,在环境中或在处理过程中易发生化学反应,毒性降低,但也可能生成比原来毒性更强的污染物,构成二次污染。如汞可转化成甲基汞,毒性很强。与活性相反,持久性则表示有些污染物质能长期地保持其危害性,如重金属铅、镉等都具有毒性且在自然界难以降解,并可产生生物蓄积,长期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五)生物可分解性: 有些污染物能被生物所吸收、利用并分解,最后生成无害的稳定物质。大多数有机物都有被生物分解的可能性,而大多数重金属都不易被生物分解,因此重金属污染一但发生,治理更难,危害更大。 (六)生物累积性: 生物累积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食物链和化学物理作用而累积。二是污染物在人体某些器官组织中由于长期摄入的累积。如镉可在人体的肝、肾等器官组织中蓄积,造成各器官组织的损伤。又如1953年至1961年,发生在日本的水俣病事件,无机汞在海水中转化成甲基汞,被鱼类、贝类摄入累积,经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当地居民食用后中毒。 (七)对生物体作用的加和性: 多种污染物质同时存在,对生物体相互作用。污染物对生物体的作用加和性有两类:一类是协同作用,混合污染物使其对环境的危害比污染物质的简单相加更为严重;另一类是拮抗作用,污染物共存时使危害互相削弱。 二、重金属的定量检测技术

【CN110128395A】一种用于水中金属离子含量检测的荧光探针及其应用【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236424.0 (22)申请日 2019.03.25 (71)申请人 天津农学院 地址 300384 天津市西青区津静路22号天 津农学院 (72)发明人 刘大颖 尹鑫 何华瑞 王钰婷  郭静 邓欣欣  (51)Int.Cl. C07D 311/80(2006.01) C09K 11/06(2006.01) G01N 21/6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用于水中金属离子含量检测的荧光探 针及其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中金属离子含量 检测的荧光探针,所述化合物以N -乙酸基苯胺作 为金属离子络合体,在其分子中引入罗丹明荧光 基团,生成金属离子特别是锌离子的荧光指示 剂。本发明的化合物还可以应用于细胞原位成 像。能够适用于各种环境中的金属离子浓度的连 续检测, 尤其是水中对锌离子浓度的连续测定。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CN 110128395 A 2019.08.16 C N 110128395 A

1.一种用于水中金属离子含量检测的荧光探针,所述化合物包含取代或未取代的N -乙酸基苯胺作为金属离子络合体,并在其分子的对位引入罗丹明荧光基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 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式: 3.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荧光探针在水中金属离子含量检测中的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离子选自重金属锌离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为荧光检测,连续检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可应用于细胞荧光成像检测。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2CN 110128395 A

食品中重金属检测注意事项

样品前处理注意事项: (一)铅、镉前处理注意事项 铅镉是非常容易污染的元素,只要我们的器皿和一些细小的环节稍加不注意就会造成空白和样品的污染,而且样品的不均也会引起平行样品的差异。 在进行样品消解时,干灰化法易造成被测元素的损失;在电热板上加混酸处理时,如果高氯酸在最后剩下过多,会造成空白过高;微波消解要是没有相应的赶酸设备,在转移到小烧杯赶酸,也会引起污染,因此在前处理上应该是步骤越少越好。 (二)砷、汞前处理注意事项 在消解样品的过程中,消解完全时,要把硝酸彻底赶完,因为硝酸具有氧化性质。 汞由于是沸点偏底,是及易挥发的元素,因此在前处理的过程中控制温度尤为重要。 微波消解法快速,试剂消耗少,消解完全,更适于高脂肪试样消解。但微波消解液酸度大,对于原子荧光法测定砷和汞干扰不明显;应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铅时酸度太大会导致背景值升高,且会缩短石墨管使用寿命。 因此,使用微波消解法进行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时最好进行赶酸,或将消解液转移至敞口容器置于水浴中将棕色烟赶尽。 常规灰化法样品前处理 ◆常规灰化法测定镉,与微波消解和常规湿消解相比,结果的准确度和再现性较理想。国家标准物质小麦粉中镉测定结果均在允许偏差内。但灰化法铅的测定结果偏低。铅易损失,我们通常采用微波消解法进行铅的测定。 酱油、食盐、味精、酱腌菜等高盐试样用石墨炉原子吸收进行铅测定时背景值很高 上机条件的选择和优化 1、干燥时间的延长有利于元素的稳定 2、灰化温度的选择可以更好的去除一些干扰元素 3、灰化时间的调整可以减少元素的损失 4、测量方式可以适当调整 AAS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仪器故障的判断: 仪器因素:由调制方法确定 化学因素:影响原子化效率或测量密度;样品粘度太大 样品被吸附或沾污 预处理方法与待测元素有干扰 一.灵敏度低 FAAS 1.提升量不足: 喷嘴堵塞 撞击球表面不光洁 雾化效率低 2.燃烧缝偏离光轴 3.燃气,助燃气比例不同: 燃烧头高度不对 乙炔到尾部3.5Kg/cm↓

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水的前处理和消解技术。 2、了解水中重金属的测定方法,掌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测定技术。 3、了解利用AAS测定水的硬度和测定废水中SO42+。 4、了解水中重金属的种类、危害及有关知识,掌握水中重金属污染分析与评价的方法。 5、掌握水样的处理方法技术,并小结以前的处理方法。通过测定水中Cr、Pb 的含量分析所取水样的污染程度 二、实验方案 1、原理 (1)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是根据某元素的基态原子对该元素的特征谱线产生选择性吸收来进行测定的分析方法。将试样溶液喷入空气乙炔火焰中,被测的元素化合物在火焰中离解形成原子蒸汽,由锐线光源(元素灯)发射的某元素的特征普线光辐射通过原子蒸汽层的时候,该元素的基态原子对特征普线产生选择性吸收。在一定的条件下,特征普线与被测元素的浓度成正比。通过测定基态原子对选定吸收线的吸光度,确定试样中元素的浓度。 原子吸收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每种元素都具有自己为数不多的特征吸收普线,不同元素的测定采用相应的元素灯,因此普线干扰在原子吸收光度法中是少见的。影响原子吸收光度法准确度的主要是基体的化学干扰。由于试样和标准溶液的基体不一样,试样中存在的某种基体常常影响被测元素的原子化效率,如在火焰中形成难离解的化合物,这时就会发生干扰作用。一般说来Cu,Zn,Pb,Cd的基体干扰不是很严重。 (2)干扰及消除。共存元素的干扰受火焰状态和观测高度的影响很大,在实验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因为铬的化合物在火焰中易生成难以熔融和原子化的氧化物,因此一般在试液中加入适量的助熔剂和干扰元素的抑制剂,如NH4Cl(K2S2O7,NH4F,NH4ClO2)。加入NH4Cl可以增加火焰中的氯离子,使铬生成易于挥发和原子化的氯化物,而且NH4Cl还可以抑制Fe,Co,Ni,V,Al,Pb,Mg的干扰。(3)适用范围。本方法可以适用于地表水和废水中总铬的测定,用空气-乙炔火焰的最佳定量分析范围是0.1-5mg/L。最低检测限是0.03mg/L。

食品中的重金属检验检测方法

食品中的重金属检验检测方法 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来源 (1)有些地区特殊的自然条件使得该环境的有毒重金属量会高于一般地区,比如一些特殊的矿区、海底火山附近等,使得该地区的动植物有毒含量高于其他地区。 (2)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使得有害重金属也污染了食品。在现代化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工业废渣、废水、废气等造成了水体和土壤的污染。而生物通过环境摄取了重金属后又通过食物链的方式进入到人体内发生潜在的危害。 (3)在食品的加工、销售、储存和运输等各个环节中都有可能接触到有毒的容器、管道等,从而导致食品污染。 食品中重金属的检测方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是物质对光的选择吸收而产生的定量、定性和结构分析方法。加入显色剂使待测的物质在紫外线或者可见光情况下吸收化合物进行的光度测试,但是此方法不能有效的检测含量较低的重金属物质,需要有机溶剂检测某些元素,操作过程较繁琐。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即HPLC,它是通过对紫外线-可见光检测仪的使用来记录显色试剂的显色过程及重金属物质形成过程,并通过色谱分离后的有色物体进行的检测。此种方法可以有效的排除杂质对于结果的影响,可

以同时对多种重金属进行相应检测,具有灵敏度高、可选择性、高分离效能等多项优点。 原子光谱技术 (1)原子吸收法(AAS)。原子吸收法包含了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和火焰原子吸收法两种,它是指通过对气态原子的利用去吸收一定量的光辐射,让原子外层的电子由原本的基态转换成激发态,从而吸收特征谱线,以此对其他化学元素进行测定的方法。各种电子和原子之间的能级存在着差异,它们在共振吸收特定波长的辐射光时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被共振吸收的波长刚好等于受到激发的原子产生的光谱波长,这个可以用作元素定性的依据。目前AAS已经成为了分析无机元素定量分析方法中最常见的一种。 F- AAS是一种分析速度快、操作流程简单、信号极其稳定、抗干扰能力、预处理过程简单的一种痕量分析方法,可以直接对高粘度及固体物质进行分析,但是不适合测定不能完全分解的耐高温的重金属元素。而GF- AAS的干扰项较多且十分严重,不宜做多种重金属元素的分析。 (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即ICP- MS,它是一种基于等离子为离子源的关于质谱型元素的分析手段,可以同时测定多种重金属元素,此外该种测定方法还可以同其他的色谱分离方法一起使用,用来分析元素的价态。

浅析食品重金属测定中的几种样品消解方法

科技论坛 2017年9期︱333︱ 浅析食品重金属测定中的几种样品消解方法 罗砚文 遵义市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贵州 遵义 563000 摘要:食品安全直接关乎人们身体健康,在当前社会快速进步和发展下,对于食品卫生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食品卫生安全检测工作十分关键,尤其是食品中的重金属物质检测,重金属物质可能通过水源、土壤和空气进入到食品中,在食品加工和存储中同样会产生严重的重金属污染,人们在食用重金属物质超标的食品后,将会损坏人体器官,诱发神经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和生殖系统疾病,严重情况下可能致癌。故此,为了保证食品卫生安全,需要选择合理的检测方法。确保食品卫生安全。本文就食品重金属测定中的几种样品消解方法展开深入分析,从多种角度进行剖析,总结当前常见的样品消解方法。 关键词:食品卫生安全;重金属测定;样品消解方法 中图分类号:TS20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465(2017)09-0333-01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环境污染问题愈加严重,相应的带来了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很多有害重金属物质通过化学形态进入到自然环境,对水源、土壤和空气产生污染,进而导致食品出现重金属污染问题。对于食品重金属含量的检测和分析,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这就需要选择合理的样品消解方法,深入分析和检测重金属物质,缩短样品消解时间的同时,可以有效提升检测效率和检测质量,为后续食品卫生安全提充分参考依据。由此,加强食品重金属测定的有效样品消解方法分析,有助于提升样品测定效率,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1 样品消解方法 1.1 干法灰化 此种方法强调在特定温度下加热处理,物质分解和灰化后残留的物质可以选择适当溶剂溶解。结合灰化条件差异,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在充满氧气的密闭瓶中,通过电火花引燃样品,使用吸收剂来吸收燃烧后产生的物质,用相配套的方法进行测定,此种方法称之为氧瓶燃烧法,可以用于硫、硼和磷物质的检测;另一种则是将检测样品放置在蒸发皿中,在500℃~800℃范围内加热处理,样品分解、灰化的产物使用特定溶剂溶解后测定,此种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样品物质测定质量和效率。在食品卫生安全检测中,更多的是用于食品中铅、镉、铬等重金属物质的检测。 1.2 湿式消解 湿式消解是指在适量食品中融入氧化性强酸,加热煮沸后可以将有机质分解氧化为水、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同时加入催化剂,破坏食品中有机物质。此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效果较为突出,对于含有大量有机物质的样品而言,主要是在玻璃容器中试验[1]。硝酸沸点在120℃以上时,可以充当于氧化剂作用,可以有效破坏样品中的有机质;硫酸由于自身特性,脱水能力较强,促使有机物炭化的同时,可以有效提升混合酸沸点。由于热的高氯酸自身较强的脱水和氧化作用,可以有效破坏样品有机质,去除样品中的硝酸同时,促使样品持续氧化。在这个过程中,硫酸自身较强的脱水作用,可以快速分解溶液中的有机质。如果样品中的无机物较多,可以选择混合酸进行消解,其中混合酸中盐酸为主要成分。 1.3 微波消解 微波消解主要是指将密闭容器中的消解液和试样借助微波加热,在高温增压下可以加快样品溶解速度。一般情况下,介质材料中包括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受到电磁场作用和影响,极性分子原有的分布状态将会发生不同程度上的转变,逐渐根据电磁场极性排列方向分布。如果是受到高频电磁作用影响,按照交变电磁场变化逐渐发生变化,受到微波磁场的影响,极性分子将会快速迁移,并在相互摩擦中致使反应物的温度逐渐升高,促使物质可以快速发生反应被消解。 通过对比分析上述三种消解方法中总锑含量,以菠菜为例,遵循国家标准物质要求,运用AFS 法测定可以得出:干灰法测定值为(0.029、032、0.035;0.039、0.041、0.042)mg/kg,平均值为0.036mg/kg,标准误差为0.0047,相对标准偏差为13.1%;湿消解法测定值为(0.032、0.034、0.035;0.037、0.040、0.040)mg/kg,平均值为0.036mg/kg,标准误差为0.0030,相对标准偏差为8.3%;微波消解法为(0.045、0.046、0.048;0.050、0.050、0.051)mg/kg,平均值为0.048mg/kg,相对标准偏差为13.1%。 2 样品消解法的优势和弊端 2.1 样品消解法的优势 其一,干法灰化优势。此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操作简单、便捷,适合应用在无法使用酸处理的有机质样品中,后续处理工作更为便捷,同时可以实现对微量元素的深入分析,一次性处理批量较大的样品。 其二,湿式消解的优势。此种方法操作便捷,更适合应用在重金属含量较大的食品检测中,其中包括铅、铬、锡等物质。加之消解酸纯度较高,内部成分并不复杂,只需要掌握合理的控制消化温 度,即可有效降低元素损失。 其三,微波消解优势。微波消解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效果较为可观,所用剂量较小,消解效率更高,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具体来看,微波消解技术升温快、加热快,可以有效缩短熔样时间,通过微波加热处理后,可以在罐内形成高温气压;消耗溶剂少,密闭硝酸过程中,可以有效避免酸挥发损失,同时还可以持续加酸,大大降低了资源浪费现象,提升试剂抗干扰能力。 2.2 样品消解法的弊端 其一,干法灰化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要求灰化温度在500℃~550℃左右,部分物质蒸导致元素损失。并且,此种方法的回收率不 高,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做好样本的加标回收 试验,提升试验数据准确性[3]。 其二,样品在电炉中炭化到无盐过程需要耗费的时间较久,然后将其放入到马弗炉灰化处理中,大概在6个小时至8个小时左右。 如果灰化不充分,可以适当的增加灰化剂反复消化,确保样品可以 得到充分的消化[4]。 其三,湿式消解的氧化时间较久,大致需要1个小时左右,部分样品可以通过混合酸浸泡处理后,实现消解目的,但是费时较久。如果样品完全消解,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耗费的酸量是非常大的。 其四,微波消解法同样存在不足,由于样品取样量较少,所以一般干样品不超过0.3g~0.5g 之间,鲜样品在1g~2g 之间,液体样品在1ml~2ml 之间。样品消解前需要进行预处理,只有处理完的消解 液,才能快速清除其中剩余酸和氮氧化物,同湿消化法缺陷相一致。 3 结论 综上所述,食品重金属含量的检测和分析,主要是为了维护人们的身体健康,这就需要选择合理的样品消解方法,深入分析和检测重金属物质,缩短样品消解时间的同时,可以有效提升检测效率和检测质量,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谭湘武,马金辉,萧福元,彭蔚,黄昒昕.不同消解方法测定食品样品中总锑含量的比较研究[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5,25(05):1-5. [2]贺东霞.不同消解方法对食品样中Pb、Cd 等重金属测定的影响[J].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5,25(05):334-335+337. [3]杨艳芳,刘凤枝,蔡彦明.土壤样品的王水回流消解重金属测定方法的研究[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5,31(04):44-45. [4]黄晓纯,刘昌弘,张军,董泳秀,刘文华,赵秋香,李锡坤. ICP-MS 测定蔬菜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两种微波消解前处理方法[J].岩矿测试, 2013,11(03):415-419.

水体中重金属离子检测方法现状及研究进展

水体中重金属离子检测方法现状及研究进展 随着我国科学体系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多种水体功能的检测以及多种仪器的测量技术也在不断地完善促进了对水中金属离子以及其它方面的准确测量,所以文章就以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测量为主要的着力点,介绍了现阶段水体测量中对重金属测量的现状,并根据这些现状找到重金属离子测量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进行主要的策略分析,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水体的纯净与无污染,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 标签:重金属离子;检测;现状;研究;问题;策略 1 水体中重金属离子检测方法现状分析 所谓重金属,重金属原义是指比重大于5的金属(一般来讲密度大于4.5g/cm3的金属),包括金、银、铜、铁、铅等,重金属在人体中累积达到一定程度,会造成慢性中毒。水资源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优质水源,优质水体对与身体有一定的好处,但是水体中含有一定的重金属,就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一旦发现水体中含有一定的重金属,就必须要检测其是否超标,从而确保水体的质量。现阶段重金属离子检测的方法在不断的增加,各种方法的适用也较为多变,这也是在实际的问题研究过程中需要充分注重的问题。现阶段水体中重金属离子检测的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断的完善,但是从检测方法以及检测过程等多个方面来看,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完善。 2 水體中重金属离子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检测标准不能更好确定 目前,针对水体中的不同的重金属,应该采用一个更加合理化的选择标准,一个合理的检测标准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阶段的发展以及整体的完善过程中,必须要通过一个合理的标准进行时时检测,提高整体的检测水平,这也是在实际的问题研究过程中需要注重的一个问题。首先,检测标志呢确定,要根据具体的水质以及水量,来进行衡量与计算,找到一个更加准确的标准,将重金属降到这一标准以下,以求能够更好的将水体充分运用提升整个水体的应用价值。所以针对这一问题,在实际的问题研究过程中也需要更好的重视与完善。 2.2 检测方法单一化 针对不同的重金属选择不同的检测方式,所以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上来看,必须要更好的重视整个研究过程的完善,丰富多种水体中重金属的检测方式。但是现阶段,我国许多单位在进行重金属的检测上仍然存在检测方式过于单一化,检测内容不具有针对性的问题,所以通过实际的研究可以知道,水体中的重金属问题已经成为了一种检测方法的依据。所以在这些问题的改善上,必须要高度重

新型铁离子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第29卷第3期化一学一研一究Vol.29一No.32018年5月 CHEMICAL一RESEARCH May2018 新型铁离子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李连庆?,罗一艺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工系,陕西西安710100) 摘一要:由于重金属离子对人类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因而对痕量重金属离子的快速检测,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作为生物体内的重要元素,铁元素的缺少和过量都可能引起严重的人体机能障碍,因而能够对铁离子实现快速识别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作者通过研究近年来报道的高选择性高灵敏度铁离子荧光探针,对Fe3+的特异性识别及其实际应用的可能性进行总结,并对Fe3+荧光探针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关键词:荧光探针;铁离子;识别;进展中图分类号:O65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1011(2018)03-0325-06 ResearchprogressofnovelfluorescentsensorforFe3+ LILianqing? LUOYi DepartmentofChemistryandChemicalEngineering ShaanxiXueqianNormalUniversity Xi an710100 Shaanxi China Abstract Asheavymetalionsplayanimportantroleinhumanhealth,therapiddetectionoftraceheavymetalionsisahotissueinthecurrentresearch.Asanimportantelementinorganism,thelackandoverdoseofironcancauseserioushumandysfunction,soitisparticularlyimportantforfastrecog?nitionofironions.Inthispaper,wesummarizedthemethodsofsynthesizingvariouskindsoffluore?scentprobeswithhighselectivityandhighsensitivitytodetecttheironconcentrationwiththespecific identificationofironionsinvariousenvironmentsinrecentyears.Keywords:fluorescentprobe;ironion;recognition;progress收稿日期:2017-11-17. 基金项目:陕西省工业公关课题(2016GY?232),陕西教育厅自然科 学专项(17JK0181). 作者简介:李连庆(1976-),男,教授,研究方向为荧光探针材料. ? 通讯联系人,E?mail:lianqingli008@163.com. 一一铁元素作为最基本的生物系统的痕量元素,在生命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生长中发挥着不可或缺地作用,在人体细胞中,广泛地参与多种生命过程,如细胞内DNA与RNA的合成二细胞和氧在生命体内的代谢二质子转移二酶催化等.Fe3+在生命系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它的缺少和过量都可能引起严重的人体机能障碍.因此,在临床二药物和环境等方面找到合适的Fe3+ 定量检测方法一直都是科研工作者努力的方向.荧光探针是指其荧光性质(发射波长二强度和寿命等)可随着所处的环境(比如极性二黏度二温度和识别客体等)改变而灵敏地改变的一类荧光性分子,当探针分子与金属离子特异性结合后,由于各种原因,探针分子的光物理性质会发生变 化,通过各种检测方式检测到荧光信号的变化,从而检测到环境中金属离子的含量.荧光探针具有选择性好二灵敏度高二对设备依赖小二操作简单和检测限低等优点,而且能够与激光扫描荧光显微镜成像技术及荧光成像技术相结合,实现在活体水平上无损原位的检测,使得荧光探针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方法之一. 1一罗丹明类铁离子荧光探针 罗丹明类染料具有荧光量子产率高二刚性平面结构较大二水溶性好二毒性小二最大发射波长位于可见光区等优点[1-4].此外,罗丹明类结构有多个修饰位点,能够引入特定基团对分子性能进行改造,以增加其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增强光稳定性和生物融合性,使荧光探针分子能够满足在各种环境下Fe3+检测,提高荧光探针分子的检测选择性和灵敏度. QIN等[5]将罗丹明衍生物与喹啉衍生物结合, 合成了探针1(图1).当溶液中没有Fe3+时,在波长 DOI:10.14002/j.hxya.2018.03.017|化学研究,2018,29(3):325-330

几种常用样品前处理方法在食品重金属检验中的应用

几种常用样品前处理方法在食品重金属检验中的应用 摘要介绍了食品金属元素检验时常用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分析了在食品金属元素检验中湿消化法,干灰化法,微波消解法和酸提取法这四种样品前处理方法的应用和注意事项。为食品检验工作者选取适当的样品前处理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湿消化法;微波消解 食品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由于工业化的发展,导致食品中可能含有或者被污染有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性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国家加大了对食品的监管工作。与此同时也使食品检验工作者的检验工作量增多,这就要求食品检验工作者在保证检验质量的同时还应该提高工作效率。在食品的重金属检验中,样品前处理最为食品检验的关键步骤,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选择合适的前处理方法,缩短样品的前处理时间,是在保证检验质量的同时提高检验效率的一个重要方法。笔者依据目前常用的四种样品前处理方法结合食品中金属元素的检验经验,分析了四种方法在食品金属检验中的应用和注意事项,为食品检验工作者选取合适的样品前处理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湿消化法 湿消化法是在适量的食品样品中,加入氧化性强酸,加热破坏有机物,使待测的无机成分释放出来,形成不挥发的无机化合物,以便进行分析测定。 湿法消化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食品样品前处理方法,该方法实用性强,几乎所有的食品都可以用该方法消化。 下面介绍下湿法消解的优势:首先、前处理所用的试剂即酸都可以找到高纯度的,同时基体成分都比较简单(偶尔也会产生部分硫酸盐);其次、在实验过程中,只要控制好消化温度,大部分元素一般很少或几乎没有损失。例如,在测定酱油中的砷含量时采用湿法消化加入了硝酸高氯酸混合酸和硫酸,加标回收率为95%以上。即便像“汞”等极易挥发的元素,只要正确掌握消化温度,也不会有损失。 但是湿消化法也有一定的缺陷: 首先,由于该反应是氧化反应,样品氧化时间较长,需要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随样品的成分而定),且实验过程中一次不能消化超过10个样品,因此方法的劳动强度比较大。 其次,样品消化时常使用的试剂硝酸、高氯酸、过氧化氢,硫酸都是具有腐蚀性且比较危险的。在用硝酸和高氯酸时产生的酸雾和烟,对通风橱的腐蚀性也很大。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用高氯酸消解样品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烧杯中液体不能烧干,并且要保证温度达到200摄氏度时只有少量的有机成分存在,否则高氯酸的氧化电位在此温度下会迅速升高,会导致剧烈的爆炸!因此建议,在使用高氯酸时,最好先用硝酸氧化部分的有机物,或者是先加入硝酸与高氯酸的混合液浸泡一夜,同时实验要在通风橱内进行。消化液不能蒸干,以防部分元素如硒、铅的损失。 还有,由于氧化反应过程中加入了浓酸,这些酸可能会对仪器产生损害进而影响试验结果,因此消解结束后需要排酸,例如,用原子荧光测定总砷,测定时硝酸的存在会妨碍砷化氢的产生,对测定有干扰,消解完全后应尽可能的加热驱除硝酸。国标实验中采用硝酸-硫酸消解样品,由于硫酸的沸点比硝酸要高,所以最后消化液里基本上没有硝酸。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采用硝酸-硫酸消解样品时因避免发生碳化,消解过程发生碳化时会使砷严重损失,所以在消解过程中注意若消化液色泽变深应适当补加硝酸,值得注意的是在标准曲线也要保证和样品消解液中相同的酸浓度即要基体匹配。 某些特殊食品湿消解时注意事项: 含油脂成分较高的食品,如植物油、桃酥等,在加入混合酸后,由于样品浮在混酸表面上,容易形成完整的膜,加热时液面上有剧烈的反应,容易造成爆沸或飞溅,因此建议样品称样量不高于1g(植物油最好为0.1-0.2g),同时要在消解过程中随时补加硝酸,一般来讲硝酸高氯酸混合液加入15ml,放置过夜让其缓慢氧化,次日消化中途还需要补加混合酸10ml 左右。

用于金属离子识别的新型荧光探针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用于金属离子识别的新型荧光探针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一章:介绍了荧光分析法检测痕量金属离子的原理,综述了利用荧光分析法检测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第二章:在蒽醌荧光团上修饰乙醇胺分子合成了用于铁离子识别检测的新的荧光探针。实验结果表明,在乙醇/水=4:1,pH7.20的条件下,Fe3+的加入使体系荧光猝灭,荧光强度和Fe3+浓度在4.0×10-5-3.0×10-4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由此可以实现乙醇-水体系中对Fe3+离子的高选择性检测。检测限为 3.8×10-7mol/L。第三章:以吖啶为荧光团,亚氨基二乙酸为配体,合成了水溶性较好的吖啶荧光探针ATA,利用红外、核磁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在中性的缓冲水溶液中,考察了金属离子对荧光离子体ATA荧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7.4(0.01MHEPES)的条件下,铜离子的加入使体系荧光猝灭,体系的荧光强度和Cu2+浓度在0.8-3μM的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2=0.9952),检测限为1.24×10-7M。由此可以实现水体系中对Cu2+的定量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荧光离子体和铜离子的结合比为1:1,结合常数为3.58×10-5M-1。第四章:以便宜易得的茜素氟蓝AC作为探针,建立了一种在水体系中识别检测铝离子的比色荧光传感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在乙醇/水=4:1,pH4.6的条件下,AC与铝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且络合铝离子后溶液发生了颜色的变化并伴随荧光发射峰的红移。从而可作为一种变色荧光探针用于弱酸性的乙醇-水溶液中铝离子的检测。检测限为 5.19×10-77mol/L。精密度为0.32%。实验结果表明AC和铝离子的结合比为1:2,结合常数为

重金属在线监测

微反应器中水样有机物光催化降解及重金 属在线检测 1.引言 环境样品的重金属测定往往需要将样品消解以消除有机物的干扰,常规的方法需要强酸在高温下将有机物消解,往往需要数十分钟时间,且容易产生二次污染。纳米TiO2光催化氧化技术具有光催化活性高,反应速度快,有机污染物在几分钟内就被破坏,几乎所有有机物都可降解,可氧化ppb级的污染物,无二次污染等突出优点[2],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环境水质分析等环境监测中【】。 以微流控芯片为基本单元的微型分析系统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空间、样品和试剂的使用,[3]内表面涂敷光催化剂的微流控芯片具有微通道内表面可负载大比表面积的固体催化剂,紫外光强照射均一,透射率高,光催化效率高等优点[5]。目前微流控芯片已用作光催化微反应器,用于有机物的光催化降解,并应用于环境监测当中。Zhang等[16]研制了一个高光载效率即转盘光催化反应器,并将其用于COD测定,以KMnO4为纳米TiO2光生电子的接受体,在光催化降解10min条件下,可准确地测定0–260mg L?1 之间的COD 值。Daniel 等[15]设计了电化学检测集成的微流控反应器,在其中利用吸附于金电极上的TiO2催化光降解水中EDTA,并用伏安法测定水中铜含量。然而这些方法光催化的能力及效率都还不够高,通常需数分钟甚至数十分钟才能将mg?L-1级的有机物完全降解。 与传统的重金属离子含量测定方法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原子发射分光光度法(AES)和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法(ICP-MS)等相比,采用电化方法学检测重金属离子具有设备简单,易自动化,便于携带,灵敏度和准确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然而Daniel等采用的伏安法检测方法仅能检测一种离子,不能实现多种金属离子的同时检测。 本文以内壁涂覆TiO2 薄膜的微流控芯片为光催化微反应器,在光催化微反应器上集成电化学检测系统,以大功率UV-LED为光源,利用微流控芯片的网络结构控制样品及试剂溶液的流动,建立集样品预处理、重金属离子在线电化学检测于一体的微分析系统。用TiO2/H2O2协同光催化降解水样中的EDTA,使得被EDTA络合的重金属完全释放出,利用集成的微型电化学检测系统,采用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实现多种重金属离子的快速、灵敏的在线检测。 2.实验内容 2.1仪器与试剂

食品中金属元素的检测方法

食品中金属元素的检测方法 近年来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农药化肥用于农业耕作中,这导致一些有害金属元素如铅、镉、铜、汞等进入食品中。这些金属元素随食物进入人体内,会转变成具有高毒性的化合物。而且多数金属具有蓄积性,半衰期较长,能产生急性和慢性毒性反应,还有可能产生致畸、致癌和致突变的作用。自我国加入WTO后,食品安全受到了政府和人民更广泛的关注,而食品中有害金属元素的检测问题也变得日趋重要。目前常用于食品中金属元素的检测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及生物法,以下将分别进行介绍。 物理法 1、光谱法 (1)原子吸收光度法 原子吸收光光度法(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AAS)是基于被测元素基态原子在蒸气状态对其原子共振辐射的吸收进行元素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AAS具有灵敏度高 (ng/mL-pg/mL、准确度高、选择性高、分析速度快等优点。但是,AAS也存在不足,即不能多元素同时分析。 AAS是国家标准所规定的用于检测砷(GB/T5009.11-2003)、铅(GB/T5009.12-2003)、铜(GB/T5009.13-2003)、锌(GB/T5009.14-2003)、镉(GB/T5009.15-2003)、汞 (GB/T5009.17-2003)等元素的方法。B.Demi等人使用AAS检测面包中铁、铜、锌、铅和钙等金属离子的含量,测出了这些离子的平均含量,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2)原子发射光谱法 原子发射光谱法(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AES)是根据原子或离子在电能或热能激发下离解成气态的原子或离子后所发射的特征谱线的波长及其强度测定物质的化学组成和含量的分析方法。 AES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具有较高的灵敏度(ng/mL-pg/mL)和选择性;试剂用量少,一般只需几克至几十毫克;微量分析准确度高;使用原子发射仪测定,仪器较简单;可以定性及半定量的检测食品中的金属元素。 在《2005年最新国家食品生产认证与质量检验标准实施手册》中规定使用AES检测食品中的微量金属元素。在实际应用中,AES常与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技术(ICP)结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重金属的危害及检测方法

重金属的危害及检测方法

一、重金属的危害特性 从环境污染方面所说的重金属,实际上主要是指汞、镉、铅、铬、砷等金属或类金属,也指具有一定毒性的一般重金属,如铜、锌、镍、钴、锡等。我们从自然性、毒性、活性和持久性、生物可分解性、生物累积性,对生物体作用的加和性等几个方面对重金属的危害稍作论述。 (一)自然性: 长期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人类,对于自然物质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有人分析了人体中60多种常见元素的分布规律,发现其中绝大多数元素在人体血液中的百分含量与它们在地壳中的百分含量极为相似。但是,人类对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其耐受力则要小得多。所以区别污染物的自然或人工属性,有助于估计它们对人类的危害程度。铅、镉、汞、砷等重金属,是由于工业活动的发展,引起在人类周围环境中的富集,通过大气、水、食品等进入人体,在人体某些器官内积累,造成慢性中毒,危害人体健康。 (二)毒性: 决定污染物毒性强弱的主要因素是其物质性质、含量和存在形态。例如铬有二价、三价和六价三种形式,其中六价铬的毒性很强,而三价铬是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元素之一。在天然水体中一般重金属产生毒性的范围大约在1~10mg/L 之间,而汞,镉等产生毒性的范围在0.01~0.001mg/L之间。 (三)时空分布性: 污染物进入环境后,随着水和空气的流动,被稀释扩散,可能造成点源到面源更大范围的污染,而且在不同空间的位置上,污染物的浓度和强度分布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同。 (四)活性和持久性: 活性和持久性表明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稳定程度。活性高的污染物质,在环境中或在处理过程中易发生化学反应,毒性降低,但也可能生成比原来毒性更强的污染物,构成二次污染。如汞可转化成甲基汞,毒性很强。与活性相反,持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