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概念界定_一个综述
- 格式:pdf
- 大小:196.93 KB
- 文档页数:4
海洋资源视角下海洋经济安全研究目录一、内容描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4)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5)二、海洋资源概述 (5)2.1 海洋资源的定义与分类 (7)2.2 海洋资源的特点与价值 (8)2.3 海洋资源的开发现状与前景 (9)三、海洋经济安全的内涵与评估 (10)3.1 海洋经济安全的定义与内涵 (12)3.2 海洋经济安全的构成要素 (13)3.3 海洋经济安全的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 (14)四、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经济安全的关系 (15)4.1 海洋资源开发对海洋经济安全的影响 (16)4.2 海洋经济安全对海洋资源开发的需求 (17)4.3 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经济安全的平衡 (18)五、基于海洋资源的海洋经济安全策略 (20)5.1 加强海洋资源开发管理,保障海洋经济安全 (21)5.2 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提升海洋经济安全水平 (23)5.3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维护海洋经济安全 (24)5.4 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为海洋经济安全提供支撑 (25)六、案例分析 (27)6.1 案例一 (28)6.2 案例二 (29)七、结论与展望 (30)7.1 研究结论 (31)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33)一、内容描述本研究旨在从海洋资源的视角出发,探讨海洋经济安全的相关问题。
我们将分析海洋资源的丰富程度和分布特点,以便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我们将深入研究海洋经济的发展现状,包括海洋产业的结构、规模、增长速度等方面的信息,以便全面了解海洋经济的安全状况。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重点关注海洋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和挑战,如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我们还将关注国际海洋经济竞争格局,分析各国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创新、政策支持等方面的特点和优势,以期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我们将从国家层面探讨如何加强海洋经济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包括政策法规、法律法规、监管机制等方面的完善,以确保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12年第12期总第222期【产业经济】海洋优势产业相关研究综述邵桂兰陈昊李晨(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山东青岛266100)[摘要]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对海洋优势产业的研究也愈加受到关注。
海洋优势产业在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海洋优势产业的研究中,各领域的学者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搜集整理大量文献,运用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对海洋优势产业的界定、选择、评价、培育机制及政策支撑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
[关键词]海洋产业;优势产业;培育机制[中图分类号]F26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12-0060-02作者简介:邵桂兰(1963-),女,山东人,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海洋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山东省蓝色经济区建设软科学研究基地研究员,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海洋经济;陈昊,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李晨,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我国海洋渔业经济低碳化实现机制研究(11BJY064)成果;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我国海洋优势产业培育及发展战略研究(11JJD790041)成果。
一、引言随着全球对陆域资源和空间的开发利用,制约经济发展的资源和空间瓶颈日益凸显,世界各国纷纷将目光转向了发展空间更大、尚未充分开发的海洋资源。
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海洋国家纷纷提出本国21世纪海洋战略,加大海洋开发力度,积极培育优势产业,抢先占领海洋开发的高地。
今后海洋将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领域。
近年来,海洋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更加突出,已成为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
地位的不断提高也使人们对海洋经济的发展更加重视,海洋优势产业的研究也愈加受到关注。
二、国内外关于优势产业的界定随着研究的深入,“优势产业”概念的出现在学术期刊之中频率逐渐提高,但对“优势产业”这一概念尚未形成一致的表述。
海洋经济学复习资料1、海洋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它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经济活动,揭示其经济规律,指导海洋经济实践。
2、海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海洋经济中的经济规律和实现条件。
3、海洋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经济增长新空间理论(陆地资源越来越少,开始向海洋要资源);2、海权保护理论(最早由美国马汉提出并逐渐得到发展和完善;3、海洋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在1992年巴西首次提出并逐渐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和认可)4、海权保护理论:《公约》建立了国际海洋秩序:1、规定了12海里领海制度;2、建立了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3、确立了国家管辖海域以外的国际海底及其资源由人类共同继承的原则。
人类海洋斗争的核心问题就是海权问题,海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利益和发展利益。
5、海洋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唯物辩证;2、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3归纳和演绎相结合;4、经济推理;5、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6、海洋经济制度的含义:指海洋经济中一切物质和非物质生产关系的总和。
海洋经济制度可划分为三个层次:海洋生产资料或生产要素的所有制、海洋产权制度、海洋资源配置的调节机制。
海洋经济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1海洋所有权制度2海洋产权制度3、海洋经济体制7、海洋产权界定:是指依法划分海洋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使用权等产权归属、明确各类产权主体行使权力的财产范围及管理权限的一种法律行为。
8、海域使用权:是指以海域为客体,依法获得使用特定海域的权力,是以使用、收益和一定程度的处分为内容的用益物权。
海域使用权具有:派生性、从属性、有偿性、排他性、期限性的五个特征。
9、中国海域使用权制度存在问题:1、从立法角度看,《海域使用管理法》行政管理色彩浓厚,共法性较强,私法性体现不足;2、从与其他法律关系的角度看,《海域使用管理法》的配套法律规定不完善,且与相关法律之间存在冲突;3、从海域使用有偿制度角度看,首先是沿海各地的海域使用金的征收标准不合理,差异较大;其次是现行的海域使用金征管工作存在问题;最后是海域使用金没有反映各地海域区位差异,违背了分等定级理论;4、从海域使用管理体制角度看,国务院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层级与其承担的基本任务不相称。
福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技支撑及对策研究目录一、内容综述...............................................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2 1.2 研究范围与方法.........................................31.3 国内外研究现状.........................................4二、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概况.................................52.1 福建省海洋资源概述.....................................6 2.2 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历程.................................72.3 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8三、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特征.........................93.1 高质量发展的概念界定..................................10 3.2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征..............................113.3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12四、科技支撑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144.1 科技创新在海洋经济中的角色............................15 4.2 海洋科技发展的现状与趋势..............................164.3 海洋科技支撑体系构建的必要性..........................17五、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中的科技需求分析....................185.1 海洋产业技术创新需求..................................195.2 海洋环境保护技术需求..................................215.3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技术需求..............................22六、科技支撑体系构建策略..................................236.1 政策引导与激励机制....................................246.2 产学研合作模式创新....................................256.3 海洋科技基础设施建设..................................26七、案例分析..............................................277.1 国内海洋经济发展成功案例研究..........................297.2 国际海洋经济发展先进经验借鉴..........................30八、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撑对策建议..................328.1 加强海洋科技研发与创新................................338.2 完善海洋科技服务体系..................................348.3 促进海洋经济与科技深度融合............................35九、结论与展望............................................369.1 研究成果总结..........................................379.2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38一、内容综述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
海洋经济的统计指标分析作者:周杰煌来源:《财讯》2018年第29期海洋经济涉及到我国多个国民经济领域,它是一个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产业,海洋经济的统计指标体系能够真实的反映出海洋经济的运行情况,但是对其运行监测进行精确的统计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本文针对海洋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制定的原则进行分析,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对统计指标体系进行改进。
海洋经济统计学统计指标21世纪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世纪,世界各沿海发达国家逐渐将国家战略重心转向海洋经济。
制定科学合理的海洋统计指标可以使海洋统计变得更加真实,对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所以我国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并完善相关海洋统计指标体系,使海洋统计工作面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根据规律建立基本框架海洋經济主要是指依托于海洋资源进行经济交易的活动,包括对海洋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借助海洋空间实行相关产业服务等,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
海洋经济对于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逐渐成为国家的一个新型经济增长点。
尽管海洋经济统计指标体系中明确规定了海洋经济的行业界定和核算范围,但是由于不同的人对海洋经济统计指标的理解不同,所以目前我国有关部门对海洋经济的核算、界定范围仍然存在一定分歧:其中一部分人认为海洋经济统计指标的建立标准应该是按地域统计,将海岛经济全部认定为海洋经济,但是这种观点并没有提出对陆地涉海地区应该如何界定;另一部分人认为应该将全部临港经济视为海洋经济建立统计指标体系的标准,但是可以作为临港经济的工业产业类型有没有明确规定;最后一部分人则认为应该将国民经济行业统计作为建设海洋经统计指标的基础,但是同样存在一个问题,哪些行业可以被纳入海洋经济统计,哪些行业不可以,仍旧没有一个具体标准。
海洋经济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集合型产业,在编制统计指标体系时应该进行多方面的实际性考量,充分满足海洋经济具体管理的实践需要,如果海洋经济核算范围和行业界定存在分歧,就会使海洋经济最终运行监测结果的真实性存在质疑。
2023年 第1期海洋开发与管理83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研究基于三大海洋经济圈的实证分析营计德(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 青岛 266100)收稿日期:2022-04-12;修订日期:2022-12-22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 基于微观大样本数据的涉海企业生产率测度与分析 (17C Z K J 25).作者简介:营计德,硕士,研究方向为海洋经济摘要:海洋强国战略和 十四五 规划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提出了高质量发展要求㊂文章从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概况出发,使用环渤海地区㊁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集成数据,运用C i t eS p a c e 进行可视化结果分析,厘清了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若干影响因素并构建了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㊂基于此,文章通过进一步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此类影响因素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㊂实证结果表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㊁产业发展和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协同促进作用,而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和城市化水平差异则对海洋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㊂文章也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不足和前景进行了剖析,以期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提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㊂关键词:海洋经济;影响因素分析;知识图谱;发展取值;政策建议中图分类号:P 74;F 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9857(2023)01-0083-11R e s e a r c ho n I n f l u e n c i n g F a c t o r s a n dD e v e l o pm e n t T r e n d s o fC h i n a 'sM a r i n e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m e n t :E m p i r i c a l a n a l y s i s b a s e d o n t h e t h r e em a jo rm a r i n e e c o n o m i c c i r c l e s Y I N GJ i d e(S c h o o l o fE c o n o m i c s ,O c e a nU n i v e r s i t y o fC h i n a ,Q i n gd a o 266100,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h em a r i ne p o w e r s t r a t e g y a n d t h e 14t hF i v e -Y e a r P l a n h a v e p u tf o r w a r d h igh -qu a l -i t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r e q u i r e m e n t s f o r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C h i n a 's m a r i n ee c o n o m y .S t a r t i n g fr o m t h e g e n e r a l s i t u a t i o no fC h i n a 'sm a r i n e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i s p a p e ru s e dt h e i n t e g r a t e d d a t a o fm a r i n e e c o n o m i c d e v e l o p m e n t i n t h eB o h a iR i mr e g i o n ,t h eY a n g t z eR i v e rD e l t a r e gi o n a n d t h e P e a r l R i v e rD e l t a ,a n d u s e dC i t e S p a c e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v i s u a l i z a t i o n r e s u l t s ,t h e r e b y c l a r i -f y i n g s e v e r a l i n f l u e n c i n g f a c t o r so fC h i n a 's m a r i n e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c o n s t r u c t i n g a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e v a l u a t i o n s y s t e mf o r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 l e v e l o fC h i n a 'sm a r i n ee c o n o m y.B a s e d o n t h i s ,t h i s p a p e r e m p i r i c a l l y t e s t e d t h e i n f l u e n c e o f s u c h f a c t o r s o n t h e d e v e l o pm e n t o f C h i n a 's m a r i n e e c o n o m y b y f u r t h e r e s t a b l i s h i n g a f i x e d e f f e c tm o d e l .T h e e m pi r i c a l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 r ew a s a s y n e r g i s t i c e f f e c t b e t w e e n t h e r e g i o n a l e c o n o m i c d e v e l o pm e n t l e v e l a n d i n d u s t r i a l d e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84海洋开发与管理2023年v e l o p m e n t a n d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C h i n a's m a r i n ee c o n o m y,w h i l et h e l a c ko f i n f r a s t r u c t u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n d t h ed i f f e r e n c e i nt h e l e v e l o fu r b a n i z a t i o nh a d p r o d u c e dc e r t a i nc o n s t r a i n t so n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m a r i n e e c o n o m y.T h e p a p e r a l s o a n a l y z e d t h e s h o r t c o m i n g s a n d p r o s p e c t s o f C h i n a's m a r i n e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t o p r o v i d et a r g e t e d p o l i c y s u g g e s t i o n sf o r C h i n a's m a r i n e e c o n o m i c d e v e l o p m e n t.K e y w o r d s:M a r i n ee c o n o m y,A n a l y s i so f i n f l u e n c i n g f a c t o r s,K n o w l e d g e m a p,D e v e l o p m e n t v a l u e,P o l i c y r e c o mm e n d a t i o n s0引言当期,逆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剧,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更是使得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形势逐渐严峻㊂ 双循环 的发展要求也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不断变化㊂从 双循环 的 逐步形成 到 加快形成 这一表述变化可以看出,中国目前在面临复杂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的同时,也背负着国内经济稳定增长的紧迫性压力㊂这意味着,在疫情冲击下的外循环发展存在暂时性受阻时,以国内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内循环更需要被高度重视㊂现如今,海洋经济已成为拉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㊂深入探讨影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因素对于有效落实海洋强国战略进而实现国民经济的发展而言十分关键㊂鉴于此,本研究选取中国沿海11个省(自治区㊁直辖市)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对其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测度,来剖析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并分析影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若干关键因素㊂在实际操作中,根据选取的11个省(自治区㊁直辖市)的实际地理位置将其划分为3个代表性地区,即环渤海地区㊁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㊂此外,本研究还对现阶段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发展不足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针对性地阐述了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潜在趋势㊂这为我国海洋经济的后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㊂1文献综述与本研究议题相关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类㊂第一类是与我国海洋经济影响因素相关的文献和研究㊂诸多学者对可能影响海洋经济发展的各类因素进行了多样化的分类,并对其实际影响进行了深入剖析,现有研究的主要结论集中在以下几个层面㊂(1)海洋经济发展规模㊁产业结构㊁发展潜力㊁科技水平以及地域因素是影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几类主要因素㊂尤其是在海洋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层面,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潜力对其海洋经济的发展尤为重要[1]㊂地域因素对海洋经济的发展也不容忽视,在拥有优良海洋资源的地区,海洋经济的发展对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的助力引擎作用突出[2]㊂此外,科技水平的进步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在近年来尤为显著,并逐渐成为影响海洋经济长足发展的关键性因素[3]㊂(2)在主要研究方法层面,空间面板模型㊁主成分分析法以及R E S S I C框架法被诸多研究所青睐[4-7]㊂洪绵绵[5]在运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我国海洋经济区域发展的影响因素时发现自然禀赋和劳动力水平对我国海洋经济的增长具有极大的正向推动作用㊂(3)也有研究在海洋经济效率以及生态环境层面对可能影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探讨和研究㊂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确实存在空间异质性,因地理距离的存在显示出空间溢出效应[8]㊂注重沿海地区环境保护力度的提升对于促进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十分有利[9]㊂第二类是与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路径和前景的文献和研究㊂新时代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前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第1期营计德: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研究85景得到了广泛关注,海洋经济的发展动力机制以及协调动态模式探讨是实现我国海洋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一环[10-11]㊂在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路径环节,有关其动力机制维度的课题研究结论主要集中在生态环境影响㊁金融手段支撑以及科技水平进步等方面㊂(1)在生态文明建设层面,生态环境恶化对海洋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已经逐渐减弱,这得益于我国对环境保护措施的严格执行[12]㊂(2)在金融手段支撑层面,若干研究证明海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且我国海洋产业的金融支持效率呈现不断上升的发展趋势[13-14]㊂(3)在科技水平层面,研究表明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型因素[15-16]㊂与此同时,在海洋经济发展动态层面的研究显示,海洋全要素生产率和海洋文化产业均与海洋产业结构的进化之间产生了和谐的互动[17-18]㊂有关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前景的研究大多将视线聚焦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愈发关注海洋经济的质量效益发展[19]㊂此外,也有部分研究将目光转向国际视野,认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全球的海洋经济发展模式会随着 一带一路 等新的发展契机而不断实现新的突破[20-21]㊂2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概况及影响因素分析2.1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概况2.1.1海洋生产总值层面图1反映了2006 2021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情况㊂从总体上来看,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呈现稳步上升的发展态势㊂2006 2019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由20985亿元逐步攀升至89415亿元,增长十分迅速㊂图1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出现突发性的跌落,这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所致㊂不仅是在海洋经济层面,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对我国整体的国民经济发展均造成了不可忽略的负面影响㊂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阻碍,但我国海洋经济仍然表现出蓬勃的生命力㊂仅仅一年的时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便恢复至疫情前的发展水平并呈现赶超趋势㊂图12006 2021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F i g.1 C h i n a's g r o s sm a r i n e p r o d u c t f r o m2006t o2021数据来源:2006 2021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年鉴“㊂2.1.2主要海洋产业层面图2反映了2008 2021年我国主要海洋产业产值增量变化㊂可以发现,与图1所示的结果类似,除2020年因为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而出现短暂性的增量值跌落以外,我国主要海洋产业的发展态势也呈现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㊂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第二年,我国主要海洋产业就彰显出强劲的恢复能力㊂尤其是滨海旅游业㊁海洋交通运输业以及海洋渔业等关键性海洋产业,充分展示了其强大的发展韧性和发展潜力㊂图22008 2021年我国主要海洋产业产值增量变化F i g.2 O u t p u t i n c r e m e n t o fm a j o rm a r i n e i n d u s t r i e si nC h i n a f r o m2008t o2021数据来源:2008 2021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年鉴“㊂2.1.3分产业海洋产值层面图3反映了2006 2021年我国分产业海洋经济增值情况㊂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与国内经济大环境一致,现阶段海洋经济的发展主力也已经逐渐转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86海洋开发与管理2023年移到海洋第三产业㊂海洋第三产业的发展已经遥遥领先,发展势头猛烈,发展潜力不容小觑,这集中体现了海洋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㊂如果能够保持海洋第三产业的现有发展态势,在抓住海洋产业分布转移的发展机遇的同时,着力实现对海洋第三产业质量结构的优化,就能够持续为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赋能㊂当然,对于海洋第一产业以及海洋第二产业来说,其依然是影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㊂依然要持续重视海洋第一产业和海洋第二产业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原有加成作用,才能最大化地提升海洋经济发展质量水平㊂图3 2006 2021年我国分产业海洋经济增值F i g.3 C h i n a 'sm a r i n e e c o n o m i c v a l u e a d d e d b yi n d u s t r i e s f r o m2006t o 2021数据来源:2006 2021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年鉴“㊂2.1.4 分区域海洋生产总值层面图4反映了2006 2021年我国分区域海洋生产总值情况㊂从总体发展势头来分析,三大经济圈的海洋经济发展特征类似,均呈现海洋生产总值持续上升的发展状态㊂但是近3年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海洋生产总值增速要远远超过环渤海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这与各级地方政府对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和相关政策的实施力度密切相关㊂2.2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C i t e S pa c e 的可视化结果本部分希望获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主要发展特征㊂因此,本研究选择以基于C i t eS p a c e 计量分析的知识图谱为切入点,初步厘清并提炼现有的有关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研究的集中关注点㊂从各学者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倾向出发,有利于更加完整地归纳总结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整体特征㊂图4 2006 2021年我国分区域海洋生产总值F i g .4 C h i n a 's s u b r e g i o n a l gr o s sm a r i n e p r o d u c t f r o m2006t o 2021数据来源:2006 2021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年鉴“㊂2.2.1 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在与本研究相关一组文献中,通过统计其关键词两两之间在同组的同一篇文献中出现的频率,便可形成一个由所列文献关键词对所组成的集合,从而有效地确定该文献组所代表学科中各个研究主题之间的关联[22-23]㊂这是关键词共现图谱的计算和运行原理㊂本研究以海洋经济发展为文献收集的落脚点,运用C i t e S p a c e 软件对所获文献组的关键词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得到如图5所示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词共现分析图谱㊂其中,节点大小表示关键词出现的频次㊂不难发现,图中连接节点大多围绕 影响因素 沿海区域 海洋产业 权重矩阵 时空差异 以及 海洋发展 等主要关键词展开,说明在该领域的研究中,这些关键词联系比较紧密,这也是本研究论证的关键内容㊂此外,在发散的其他节点中,还存在 时空演进 路径选择 金融支持 等关键词,说明在海洋经济发展的研究中,也需要地理以及金融等方面的知识辅助,才能使研究成果更具有说服力㊂2.2.2 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词聚类基于以上对所选文献组的关键词分析,本研究继续根据C i t eS p a c e 算法要求将关系紧密的关键词进行聚类㊂得到如图6所示的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词聚类分析图谱㊂在图6中,一共出现了3类关键词聚类,主要包括 影响因素 路径选择 和 海洋产业 等㊂关键词聚类分析图谱的计算结果与图5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第1期营计德: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研究87图5 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词共现分析图谱F i g .5 K e y w o r d c o -o c c u r r e n c e a n a l y s i s a t l a s o fm a r i n e e c o n o m i c e e v e l o pm e n t 的关键词共现分析图谱计算结果在保持高度一致的同时,也体现了部分新的关键词特征,充分证明了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㊂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作为本研究高度关注的重点,在所列研究中出现的频次较高㊂图6 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词聚类分析图谱F i g .6 K e y w o r d c l u s t e r a n a l y s i s a t l a s o fm a r i n e e c o n o m i c d e v e l o pm e n t 2.2.3 海洋经济发展的时间线图谱最后,本研究希望获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侧重点是否会随时间变化而出现差异㊂故在关键词聚类分析图谱的基础上,继续将其按照时间线划分,绘制并得到图7所示的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词时间线图谱㊂从图7中可以发现,2016年是海洋经济研究发文的高峰期,这一时期有关海洋经济的研究热点范围也呈现异常集聚的状态,这表示着学术界对海洋经济课题的关注度随着海洋经济的实际发展同步上升,也从侧面证明了我国海洋经济的良好发展前景和巨大潜力㊂图7 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词时间线图谱F i g .7 K e y w o r d s t i m e l i n em a p ofm a r i n e e c o n o m i c d e v e l o pm e n t 2.2.4 我国休闲海洋经济发展特征2.2.4.1 地域差异明显地域差异性和区域不平衡性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长期存在,分布在多个不同产业和领域,海洋经济的发展也不例外,这是由我国所拥有的地形地貌特征所决定的㊂作为沿海地区主要经济带,环渤海地区㊁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一直处于全国领先的地位,这也是本研究选择这3个主要经济圈作为研究对象的关键性因素之一㊂从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整体层面进行分析,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呈现 东部沿海地区最发达,中部发展次之,西部地区发展最弱 的差异化层级特点,发展水平由东南沿海向中西部地区逐级递减㊂除此之外,各省域的发展水平也不平均且整体发展水平不高㊂这一特征也可从知识图谱的 时空差异 等关键词中得到体现㊂在其他内陆城市,海洋经济的发展更是受到地理条件的长期制约㊂2.2.4.2 表现形式多样海洋产业 这一关键词在知识图谱中出现多次,从侧面证明了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表现形式多样性特征㊂结合图2所示的2008 2021年我国主要海洋产业产值增量数据可以得出,我国海洋经济的实际表现形式十分丰富㊂举例来说,尤其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休闲渔业,作为传统渔业与现代旅游业多维度结合的产物,已经逐渐被消费者广泛接受㊂其在不同市场背景下可能还包括餐饮业㊁服务业等,自然而然具备多重产业聚集的特征,因此休闲渔业本身也可演化出更多样的表现形式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消费者消费偏好的变化不断更新,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前途不可限量,必然会演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88海洋开发与管理2023年化出更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新型模式㊂3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3.1模型、变量与数据3.1.1模型设定为检验各类影响因素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直接效应,建立如下所示的固定效应模型㊂Q u a i t=β+X'iγ+D t+u i+εi t式中:Q u a i t为模型1的被解释变量,反映了我国海洋经济的实际发展水平㊂参数γ为本研究关注的研究重点,即文章所涉各类影响因素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所产生影响的真实反映㊂X'i t包含文章所选的一组与本研究高度相关的控制变量㊂为了进一步识别部分可能因国际以及国内经济发展周期而存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加入一系列年度虚拟变量D t㊂同时,考虑到中国各地区间仍存在诸多异质性因素可能会对海洋经济发展产生影响,故在公式中进一步加入反映非时变异质性特征的效应项u i㊂最后,εi t为模型的随机误差项㊂3.1.2变量构建与数据处理3.1.2.1海洋经济发展水平体系构建在模型设定时,Q u a i t为模型的被解释变量,具体代表我国海洋经济的实际发展水平㊂本研究选择使用加权法构建相关评价体系的方式对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行量化,测算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㊂变量构建方式如下:Q i j=ðn i=1w j x i j式中:Q i j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指数;w j为设定条件下的指标权重;x i j为设顶指标的标准值;n 为模型设定下各个层级的实际指标数㊂该公式所包含的各个变量的具体设定如表1所示㊂表1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构建T a b l e1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 i n d i c a t o r s y s t e mf o rm a r i n e e c o n o m i c d e v e l o p m e n t l e v e l层级指标名称指标含义指标代理指标属性经济水平人均海洋生产总值海洋生产总值/地区总人口o p g d p(+)海洋第一产业比重海洋第一产业产值/地区G D P o i n d1(+)海洋第二产业比重海洋第二产业产值/地区G D P o i n d2(+)海洋第三产业比重海洋第三产业产值/地区G D P o i n d3(+)海洋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海洋产业劳动生产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o l a b o r(+)科技发展海洋科研人员素质海洋科研机构研究生学历人员/机构总人数o e d u(+)海洋科技课题数量海洋科研机构承担课题数o i t e m(+)涉海就业人员素质海洋科研人员/涉海就业人员o p e o(+)基础设施海洋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海洋基础设施量/地区总人口o i n f r a(+)人均海域面积海域面积/地区总人口o s q u(+)人均水资源量水资源量/地区总人口o q u a n(+)生态环境工业废水排放单位土地面积排放工业废水量o e m i(-)环保投资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地区G D P o i n v e(+)污染海域面积比重中度污染以上海域面积/污染海域总面积o p o l l u(-)数据来源:‘中国海洋统计年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年鉴“㊂该评价指标体系中所使用的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2006 2021‘中国海洋统计年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年鉴“㊂控制变量主要来源于国泰安区域经济数据库㊂结合研究内容所需变量涉及的所有数据库信息,为保证完整数据集的齐整性,最终选取2006 2017年这一区间内的全部数据进行分析㊂经过加权测算,得出2006 2017年环渤海地区㊁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指数如下㊂在后续的实证检验环节,该经济发展水平指数将作为模型1的被解释变量参与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第1期营计德: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研究89测算㊂为了更加直观地表示三大经济圈海洋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将表2的测度数据转化为图8所示的折线图㊂可以发现,我国三大海洋经济圈的海洋经济发展水平走势较为一致,均呈现增长的发展状态,其中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三者之首,这与苏浙沪地区长久以来的高质量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保持一致㊂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其他二者而言相对落后㊂表2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指数T a b l e 2 C h i n a 'sm a r i n e e c o n o m i c d e v e l o pm e n t l e v e l i n d e x 年份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20060.3490.4280.31820070.3660.4510.32320080.3900.4800.34020090.4150.5060.38020100.4360.5210.39320110.4660.5640.40720120.4900.5740.42620130.5370.6260.48720140.5380.6180.49420150.5730.6420.52320160.6200.6860.53720170.6330.7100.572图8 2006 2017年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测度F i g.8 M e a s u r e m e n t o fC h i n a 'sm a r i n e e c o n o m i c d e v e l o pm e n t l e v e l f r o m2006t o 20173.1.2.2 海洋经济发展影响因素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影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若干关键因素,通过数据收集和梳理现有研究,筛选并设定出如表3所示的诸多潜在影响因素,变量设定方法变量含义见表3㊂表3 控制变量指标与含义T a b l e 3 I n d i c a t o r s a n dm e a n i n gs o f c o n t r o l v a r i a b l e s 变量名称指标变量含义经济规模s i z eG D P (取对数)经济发展水平d e v e l o p 人均G D P (1取数)经济发展潜力g r o w t h G D P 增长率人口密集度d e n s i t y 区域人口数与区域面积的比值(取对数)城市化水平u r b a n 区域城镇人口与区域总人口的比值基础设施i n f r a公路货运量(取对数)劳动力成本l a b o r 职工平均工资(取对数)第二产业比重i n d 2第二产业G D P 与G D P 的比值第三产业比重i n d 3第三产业G D P 与G D P 的比值数据来源:国泰安(C S MA R )区域经济数据库㊂3.2 基准模型实证分析表4展现了海洋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的实证结果㊂其中模型1代表着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情况,模型2与模型3分别代表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情况㊂首先,通过横向分析三大经济圈的海洋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可以看出,经济规模㊁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潜力的系数均为正值且统计显著㊂因此,得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海洋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正向的协同作用,这充分证明海洋经济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性作用,海洋经济发展已经逐渐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㊂人口密集度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系数均为正且显著,说明高质量从业人员的培养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也从侧面证明了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助力作用明显㊂城市化水平和劳动力成本的系数为负,表明其对海洋经济发展存在不同程度的制约,在海洋经济的后续发展过程中,各级地方政府需要充分规避城市化水平不足和劳动力成本较高对海洋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与此同时,也需要将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高提上日程㊂最后,国民经济第二㊁第三产业的推动作用也需要被不断深化,才能有效实现其与海洋第二㊁第三产业的协同配合作用,最终实现海洋经济的长足发展㊂其次,通过纵向分析三大经济圈的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可以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90海洋开发与管理2023年得出以下几点推论㊂在上文中已经提到,近3年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海洋经济的发展势头迅猛,其海洋生产总值增速出现赶超环渤海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趋势㊂表4的实证结果再次证明这一结论㊂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对海洋经济的刺激作用明显,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海洋第三产业的快速提升,这得益于政府对海洋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㊂表4基准模型检验结果T a b l e4B e n c h m a r km o d e l i n s p e c t i o n r e s u l t s变量模型1模型2模型3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s i z e0.313***(0.011)0.314***(0.014)0.194***(0.038)d e v e l o p0.031***(0.008)0.033***(0.008)0.444***(0.068)g r o w t h0.041***(0.009)0.048***(0.01)0.159***(0.009)d e n s i t y1.037*(0.02)1.036*(0.019)1.132***(0.018)u r b a n-0.394***(0.067)-0.404***(0.073)-0.439***(0.086)i n f r a-0.104(0.07)-0.132(0.073)-0.444(0.051)l a b o r-2.058(0.039)-2.057(0.039)-2.006(0.028)i n d20.139***(0.019)0.134***(0.08)0.008(0.018)i n d3-0.023(0.038)-0.008(0.042)0.218***(0.04)c o n s0.290**(0.122)0.219*(0.124)0.054(0.106)N1536390R20.37340.37670.4023注:***㊁**㊁*分别表示1%㊁5%和10%的统计显著水平;括号内为稳健性标准误㊂4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不足和发展前景4.1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不足4.1.1主要海洋产业发展不均衡结合图2的数据和表4的实证结果可以发现,我国主要海洋产业的发展存在并不均衡的差异化特点㊂以滨海旅游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相关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以海洋工程建筑业以及海洋矿业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相关海洋产业发展十分平缓㊂究其原因,滨海旅游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及其相关产业大多集中在海洋第三产业范围,已经充分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而海洋工程建筑业以和海洋矿业极其相关产业因受到资源禀赋和自然环境的限制则出现发展迟缓的情况㊂能否解决这一发展不均衡问题对于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而言至关重要,科技创新和海洋科研高质量从业人员的培养也与之息息相关㊂与此同时,部分海洋产业还存在经营规模与市场需求不完全匹配的问题,亟须解决㊂4.1.2产业关联度亟待提升通常情况下,上游供应链决定着产业发展的前置推进动力,下游产业链关系到产业发展的后续跟进动力,故供应链和产业链对产业的任一发展阶段都尤为重要,对于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中的任一产业而言均是如此㊂必须加快实现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复合化脚步,才能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持续赋能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产业融合的案例不再鲜见㊂产业关联度的提升也不再局限于相邻产业之间,产业关联的跨度不断增大㊂以海洋渔业的新兴下属产业休闲渔业举例而言,休闲渔业现已和餐饮业㊁服务业㊁旅游业等多个产业形成联合发展的态势,实现了不同维度上的纵向产业链延伸,并取得良好成效㊂这对我国其他主要海洋产业的启示作用极大,如果各个海洋产业能够保持横向维度上的原有优势,并抓住纵向产业链延伸的发展机遇,就最大化地实现产业优化升级㊂并不断扩大内需,进而实现与多个不同海洋产业之间形成良性关联循环的发展目标㊂4.2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前景4.2.1绿色低碳不仅仅是在海洋经济领域,绿色低碳的发展要求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㊂对于以我国海域为载体的海洋经济而言,绿色低碳发展对其发展的意义更是不言而喻㊂海洋经济下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海洋观测技术现状综述I. 前言-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海洋环境受到越来越大的威胁。
因此,了解海洋环境的变化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
- 海洋观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海洋环境的变化。
II. 海洋观测技术的分类和原理- 描述了不同类型的海洋观测技术以及它们的原理。
这包括浮标、水下机器人、卫星遥感等。
- 解释不同技术之间的优缺点、精度和适用范围。
III. 海洋观测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讨论海洋观测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这包括海洋污染、温室气体排放和海洋生态系统等方面。
- 重点讨论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IV. 海洋观测技术在气象和海洋预报中的应用- 围绕海洋观测技术在气象和海洋预报中的发展展开。
这包括海洋风、海浪、温度和水位等参数的监测。
- 描述现有技术在预测飓风、气旋、洪水和其他自然灾害方面的应用。
V. 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 评估当前海洋观测技术的限制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 讨论挑战,包括高成本、数据质量和技术的标准化问题等。
同时,建议如何克服这些挑战以便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海洋环境的变化。
VI. 结论- 总结现有的海洋观测技术及其在环境监测和预报中的应用。
- 强调海洋观测技术对于保护和管理海洋生态系统以及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的重要性。
最后,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海洋环境受到越来越大的威胁。
不同的海洋环境变化,包括海表温度上升、酸化程度增加和沉积物的增加,已经开始影响我们的地球,造成生物相的变化,同时也威胁到全球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因此,了解海洋环境变化的现状和未来演变情况,成为了越来越多科学家和政策制定者的目标。
海洋观测技术是了解海洋环境变化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在空间、时间和不同深度上监督海洋环境的变化趋势,帮助我们预测气象变化、自然灾害等重要信息。
今天,浮标、水下机器人、卫星遥感等先进技术正在被广泛应用于海洋环境监测和预报。
收稿日期:2013-07-16第一作者:何广顺,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副主任。
①五次蓝色产业技术革命分别为20世纪60年代的海洋藻类养殖浪潮、80年代的海洋虾类养殖浪潮、90年代的海洋贝类养殖浪潮、世纪之交的海洋鱼类养殖浪潮和最近几年的海珍品养殖浪潮。
蓝色经济的定义和内涵何广顺1,周秋麟2(1.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天津300171;2.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05)摘要:系统梳理和分析了国际社会对蓝色经济推进情况和“蓝色经济”概念的由来,从理念、战略、政策、技术、产业和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生活等角度,对国际海洋机构和沿海各国提出的蓝色经济及其内涵进行了综合评述。
在此基础上,对蓝色经济进行了进一步的定义,提出蓝色经济是集成了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理念的一种经济发展观。
关键词:蓝色经济;定义;内涵;海洋经济中图分类号:F1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1647(2013)04-0009-10第3卷第4期2013年8月海洋经济MARINE ECONOMYVol.3No.4Aug.2013引言21世纪以来,蓝色经济日益流行。
在国际社会中,蓝色经济(Blue Economy )主要是指三种经济形态,即应对全球水危机的经济、发展海洋经济和创新发展经济。
蓝色经济一词,较早的表述见于1999年10月加拿大魁北克地区圣劳伦斯流域之友举办的以“蓝色经济与圣劳伦斯发展”为主题的论坛[1]。
该论坛主要探讨圣劳伦斯流域的经济代价效益和生态学途径等问题,其重点在于圣劳伦斯河及河口的开发利用,实质是淡水径流及流域的可持续利用。
国际上将地表水和地下水称为蓝水,将尚未进入径流的雨水称为绿水,将达标排放的污水称为灰水[2]。
2011年在加拿大水峰会上,戈登基金会、加拿大水网络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蓝水项目共同启动的蓝色经济计划(The Blue Economy Initiative )[3],可以说明这类的蓝色经济指的是应对水危机、可持续发展的淡水和流域经济。
24海洋开发与管理2021年第2期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发展协同效应的研究综述程杨阳,屈莉莉,汪心怡(大连海事大学大连116026)摘要:随着“海洋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海洋经济越发受到关注,同时科技对海洋经济的影响也日益凸显。
文章通过收集和整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重点针对海洋经济、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3个方面进行综述;分析海洋经济和海洋科技创新的现状和趋势,梳理测算海洋科技创新效率的多种模型,归纳评价海洋科技与海洋经济协同效应的方法,旨在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和知识体系,为日后更多学者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海洋经济;海洋科技创新;协同效应;蓝色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P74;F0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9857(2021)02—0024—06Review of Studies on the Synergistic Effects of Marin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Blue Economy DevelopmentCHENG Yangyang,QU Lili,WANG Xinyi(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Dalian116026,China)Abstract:With the proposition of the^Marine Power”and the Belt,and Road Initiative?the marine economy had received increasing attention,and the impact,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the marine economyhadbecomeincreasinglyprominent.Byco l ectingandsortingoutalargenumberofthe relatedliteratureathomeandabroad,thepaperfocusedon3aspects:marineeconomy,marine technologicalinnovation,andthesynergistice f ectsofmarinetechnologicalinnovationandmarine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current status and trends of marine economy and marinetechnology innovation were analyzed,various models for measuring the e f iciency of marine technology innovation were sorted out,and the methods for evaluating the synergistic e f ects of marine technology and marine economy were summarized.The goal of this work w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scholas'related research in the future.Keywords:Marineeconomy,Marinetechnologicalinnovation,Synergistice f ects,Blueeconomy, Sustainabledevelopment收稿日期:2020-03-25;修订日期:2021-01-10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重点项目“辽宁海洋科技创新效率评价及与蓝色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L19AJL005).作者简介:程杨阳,研究方向为信息管理通信作者:屈莉莉,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海洋经济管理和决策分析第2期程杨阳,等: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发展协同效应的研究综述250引言海洋是重要的空间资源,其发展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传统的海洋经济发展观逐渐被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蓝色经济发展理念所替代。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 OU RNAL OF OCEAN UNIV ERSIT Y OF CHINA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08年第1期NO.1.2008海洋经济概念界定:一个综述3张 莉(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经济研究所,广东湛江524025)摘 要:自1978年由著名经济学家许涤新、于光远等提出建立“海洋经济”新学科以来,国内学者对“海洋经济”理论探讨、概念的界定,始终未间断。
然而,这些概念的界定都是基于海洋经济的某一特性提出的,缺乏全面性,也很难达成共识。
因此,有组织地对海洋经济作一次权威性的界定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关键词:海洋经济;概念;界定中图分类号:F3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335X (2008)0120023204 一、导论随着大陆上人口剧增、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的问题日益严重,人类越来越把希望寄托于海洋。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推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对海洋越来越重视。
自1997年起,联合国秘书长每年都向联大提交一份《海洋和海洋法》报告。
世界各国把海洋开发作为国家战略加以实施,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
海洋开发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向前推进。
1969年,世界海洋产业总产值约为130亿美元,到2005年达到1.7万亿美元,增长了120多倍。
从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海洋经济也驶入快车道,1986年全国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226.6亿元,2005年达到16987亿元,增长了70多倍,年均增长率为两位数。
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中不容忽视的生力军。
在此背景下,《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积极发展海洋经济”。
但是,海洋经济学在中国并没有成为“显学”。
之所以如此,固然与千百年来重陆轻海意识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海洋经济理论工作者始终没有说清楚海洋经济的概念,没有令人信服地揭示出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的重大贡献。
如:由于对概念定义过狭、造成海洋统计不全(只统计7个行业的问题),①因而它的实际贡献被大大低估了;由于海洋经济的概念不清,致使海洋统计尚存在许多缺陷,例如:“把水产业笼统地作为第一产业,把滨海电力工业全部算入海洋产业,对优势特色产业突出不够,没有把自然资源和环境的耗费计入成本,忽视了经济效益指标和人类发展指标……导致我们对形势判断偏差。
为此,准确地界定海洋经济的概念、尤其是它的外延,科学地评价它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度,已经成为国家制定海洋战略的一个支撑点。
二、“海洋经济”一词的提出(一)国外学者从经济学角度研究海洋问题“海洋经济”一词的诞生,是随着20世纪60年代以来,地球上大陆资源的衰竭、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对海洋资源价值的发现、海洋科学技术的进步、海洋经济地位的提高而诞生的。
20世纪70年代初,国外有些学者开始从经济学角度研究海洋问题。
[1](P46)美国罗德岛大学资源经济系教授若豪姆(Niels Rorholm )研究了13个海洋产业部门对新英格兰南部地区的经济影响,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得出一些测量海洋产业经济地位的尺度,该大学从1969年开始培养海洋资源经济的博士研究生。
哥伦比亚大学的庞特科沃(G ・Pontecor 2vo )和威尔金森(M ・Wilkinson )从国民收入的角度分析了海洋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日本长期信用银行调查部的经济学家也做过类似的研究。
L ・F ・3①收稿日期:2007209203作者简介:张莉(19632 ),女,四川巴中人,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海洋经济、珍珠产业研究。
1993年开始,到2001年的《中国海洋统计年鉴》,统计的产业一直是7项,项目略有变化。
《2001中国海洋统计年鉴》统计的产业是海洋水产业、海洋油气工业、滨海砂矿工业、盐业、沿海修造船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沿海国际旅游业。
2005年增加到12项。
罗伯特编著了《海洋资源管理》。
前苏联20世纪70年代后期即有若干海洋经济类著作出版。
如Π・Б・布尼奇1975年的《海洋开发的经济问题》和1977年的《大洋经济》;Л・В・勃列斯拉夫的《世界海洋开发手段的技术经济论证》;А・И・沃兹涅辛斯基主编的《海洋研究与开发》。
J udit h T.K ildow 和Huke K ire Powell (2000)在《沿海地区对美国经济的贡献》一文中,创见性地提出了一种核算海洋对经济影响的方法;布尼奇的《大洋经济》分析了海洋经济的作用、前景、效益等问题;虽然他们未直接使用“海洋经济”一词,但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了海洋问题。
(二)国内“海洋经济”一词的诞生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哲学和社会科学规划会议上,著名经济学家许涤新、于光远等提出建立一批新学科,其中列入了“海洋经济”,并建议建立一个专门的海洋经济研究机构。
1980年初,于光远、许涤新、张海峰给国家科委写了一个报告,建议创办一个《海洋开发》期刊,②建立一个海洋经济研究所。
1980年8月,苏联布尼奇的《世界大洋经济学》被译成中文(吴国柱等译),由海洋出版社出版,对活跃学术思想起了推动作用。
全国开始涌现出一批热心海洋经济研究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
1981年6月,国家海洋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在北京联合召开了中国第一次海洋经济研究座谈会。
1982年10月召开了中国海洋经济研究会第二次会议。
会议宣布了中国海洋经济研究会的正式成立。
与此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马洪与山东省政府负责人协商,于1984年月在山东社会科学院设立了海洋经济研究所。
③从此,海洋经济研究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起来。
1982年10月“中国海洋经济研究会”成立。
④学术活动的空前活跃影响到国家决策层。
1987年8月,国家主席李先念题词:“发展海洋事业,振兴国家经济”。
1990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在山东考察时提出:“要作好海洋经济这篇大文章。
”1991年1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首次海洋工作会议,会议确定九十年代中国海洋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以发展海洋经济为中心,围绕权益、资源、环境、减灾四个方面展开”。
此后各级政府的文件中都开始使用“海洋经济”一词。
三、学者对“海洋经济”概念的界定(一)杨金森的界定首次界定海洋经济概念的,是1984年杨金森研究员在论文集《中国海洋经济研究》上的论文。
文章说“海洋经济是以海洋为活动场所和以海洋资源为开发对象的各种经济活动的总和。
从经济内容来看,海洋经济包括渔业、种植业、工业、运输业、旅游业等,是一个多门类的经济领域;从活动场所看,它包括海岸带、近海和远洋,包括水面、水中和海底,范围极为广泛;从管理体制看,有中央的许多部门(水产、轻工、水利、电力、交通、石油、地质、农垦、旅游等),有地方各级行政单位和经济组织,还有一部分国际联合和协作活动机构;从生产关系上看,有国营企业、集体企业,还有不少个体生产者。
这些部门和产业,都以海洋为统一的活动场所,既有独立性,又互相联系、互相制约。
”[2]这个定义指出了海洋经济的主要内涵,尤其是比较丰富的外延。
(二)权锡鉴的界定1986年,权锡鉴在《东岳论丛》上发表了《海洋经济学初探》一文,定义了海洋经济活动和过程。
文中说:“海洋经济活动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经济生活的需要,以海洋及其资源为劳动对象、通过一定的劳动投入而获取物质财富的劳动过程,亦即人与海洋自然之间所实现的物质变换的过程”。
[3]该定义的特点是将海洋经济看作一个过程,指出过程包含的若干关系,试图探讨海洋经济过程内部的某些结构。
(三)柳时融的界定1993年,韩国学者柳时融在中国一家内部刊物上发表了一篇论文,⑤该文讲到“海洋产业是指经济主体的投入物和产出物与海洋这一地理的、空间的特殊环境和需要及供给有关的所有产业。
包括海洋水产业、海洋运输业、造船业、沿岸土木建筑业(包括围海造陆工程、旅游设施建设、大陆架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工程、海洋能开发及海洋矿产开发工程)等。
”[4]其特点是指出了海洋经济要么是投入物要么是其产出物,要么是其需求要么是其供给,与海洋这一特殊空间环境有关,将海洋经济外延上的特殊性具体化了。
(四)陈万灵的界定1998年,陈万灵在《海洋开发与管理》发表了②③④⑤《海洋开发》期刊1982年创刊,现名为《海洋开发与管理》。
除山东社会科学院海洋经济研究所以外,海洋经济研究机构还有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经济研究所、浙江海洋学院海洋经济研究所、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国家海洋局海洋战略研究所等。
2000年,民政部对学术团体进行整顿,中国海洋经济研究会改为中国海洋学会海洋经济分会。
柳时融是韩国海洋研究所海洋产业研究部先任研究员,1993年在中国山东社会科学院作访问学者。
《关于海洋经济的理论界定》,该文把海洋经济定义为“海洋经济就是指对海洋及其空间范围内的一切海洋资源进行开发的经济活动或过程。
海洋经济实质上是关于海洋资源的经济问题,即为了满足人们对海洋资源产品的需要,如何协调开发与管理、利用与保护、改造与培育的经济问题”。
[5]他的界定是从“海洋资源”的定义出发,阐述海洋资源开发及海洋经济的内涵及其系统构造。
(五)徐质斌的三次界定1、第一次界定1995年,徐质斌在《海洋科学》上发表的专文指出:“所谓海洋经济,是产品的投入与产出、需求和供给,与海洋资源、海洋空间、海洋环境条件直接或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总称”。
并从6个角度对海洋经济进行了分类:(1)按照发展的历史形态分为:原始的、传统的、现代的、未来的海洋经济;(2)按照产业部门结构分为:海洋渔业经济、海洋交通运输经济、海洋制盐和盐化工经济、海洋土木工程经济、海洋旅游经济、海洋能源经济、海洋环保经济、海洋商业经济、海洋服务业经济;(3)按照社会生产大分工的次序分为:海洋第一、二、三、四次产业经济;(4)按照海洋空间地理类型分为:海岸带、海岛、海湾、河口三角洲、半岛、专属经济区、大洋经济;(5)按照产品与海洋关联的性质分,分为海洋资源利用型经济、海洋能源利用型经济、海洋空间承载型经济、海洋开发需求型经济;(6)按照经济活动与海洋关联度分,分为狭义海洋经济、广义海洋经济(包括临海工业),泛义海洋经济(小岛陆域经济,河海联运体系中的内河经济)。
[6]2、第二次界定2000年,徐质斌在他独立出版的专著中,换了一种方法,运用“分析-归纳法”对海洋经济概念进行研究。
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指出它们共同的属性是“对海洋的特定依存关系”,概括出定义:“海洋经济是活动场所、资源依托、销售或服务对象、区位选择和初级产品原料对海洋有特定依存关系的各种经济的总称。
”他还指出:“国家海洋局组织制定的《海洋产业分类与代码》把海洋产业划分为现行国民经济统计核算体系下的16个大类、54个中类、102个小类,可以理解为用列举法指示了海洋经济的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