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球视野下的企业战略创新

全球视野下的企业战略创新

全球视野下的企业战略创新
全球视野下的企业战略创新

全球视野下的企业战略创新

清泉集团发展规划中心刘莉

高科技武装的通讯交往、低廉的运输成本、日新月异的技术更新……全球化正以迅猛的姿态袭来,渗透到金融、政治、经济等各领域的细枝末节中,尤其随着亚太地区新兴经济体的兴起,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加速。企业作为经济活动主体,必须以一种与世界性相协调的方式来谋求发展,战略创新成为当务之急。

一、可持续发展是战略创新根本

上兵伐谋,须先观天时、察地利,古之善战者莫不通晓审时度势、顺势而为之道。同理,研究企业的战略创新,第一要务就是要把准当前世界发展大趋势:数字化、全球化、绿色化、社会化、可持续发展。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可持续发展逐步形成发达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现已成为全球共识。早在1997年,中共十五大就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的战略,包括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著名的战略学者CK普拉哈拉德等人,在专题论文中指出“可持续发展是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源泉,这些创新既能提高利润,也能增加销售收入”。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也越来越关注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其中,在房地产和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地产的方兴未艾便源起于此。

与可持续发展一脉相承,两型战略是我国在全球背景下的科学发展观。两型社会试验区的设立,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我国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二

是推进低碳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在此背景下,只有以可持续发展与我国两型战略作为创新根本,才有利于形成并强化企业自生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第一时间占据产业高端、把握世界话语权、开创新时代。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以商业地产开发运营为主导、以贸易管理与酒店管理为两冀的清泉集团就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积淀十四年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清泉集团因应自身战略升级的需要,自2011年开始在集团内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城市打造客厅为城市创造价值”为企业使命,从与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湖南推进“四化两型”战略相吻合的角度,选准了企业成长的最佳路径——倾力打造两型城市综合体。即在城市综合体建设中导入新型能源、立体生态、绿色建筑、智能交通、数字化等八大元素,采用多产业聚合发展模式,建设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新型工业体系、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和谐宜居的生态环境体系,有效推进了“四化两型”的深度落实。

上述清泉集团正是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的成功战略升级,从以下两方面奠定了企业长期发展坚实基础,极具借鉴意义:

一方面,两型城市综合体的提出是推进我国新型城市化的有益探索,与全球推行低碳环保、关注和谐共生发展的大势高度吻合,引领了时代潮流,占据了产业制高点。

另一方面,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创新典范,清泉不仅确定了企业发展的百年大计,更成功突破了过去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把时段性产业变成可持续性产业,实现了传统的房地产开发到城市的集约高效运营的质变。

二、协同创新打造国际化价值共享平台

“凡是具有能改变已有资源创造财富的潜力的行为就是创新行为”,在企业战略转型的现实迫切需求下,如何以一种新的思维来推动政府、行业和公司之间的协作?答案是,普及协同创新,打造价值共享平台,最终带动商业模式的更新,加速企业国际化进程。

目前,和谐、包容、对话、合作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特征。而创新,则能赋予企业现有资源新的价值,并在企业变革时成效卓著。所以,创新的本质便是打造价值共享平台。

未来企业竞争将主要集中到人才、技术、品牌、管理能力等软实力领域,其关键能力是吸引和影响利益相关者来支持企业发展的能力即整合资源的能力。这要求企业战略层面开始就高度注重资源有效统筹、科学决策,改变以往单兵作业的形式,尽可能有效利用有限资源,放弃临时、孤立的策略作法,采取战略性的、系统的、整合性的措施,实现企业更长期、更高水平、更有质量的发展。

一要立足企业价值本身,以国际视野高度关注平衡共赢,致力于改善商业运作模式。在企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以全人类幸福、和谐、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更多地考虑身为企业公民的责任感,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创造社会价值。清泉集团便是基于此思考,着力以绿色清泉、创新清泉、和谐清泉、法治清泉、数字清泉等五个清泉实践独特的共生模式。

二要建立政府、银行、市场、企业、员工循环共生的共享价值观体系,促进企业包容性增长。坚持互利共赢的战略,与利益相关者和合共生,对外倡导企业与社会、国家、环境等和谐发展、共生共荣,鼓励与同盟者、竞争者协同合作、资源共享、以和取利、协调发展;对内倡导企业与员工荣辱与共、和谐相处,共同成长;通过平台搭建,尽可能做到品牌共享、平台共享、资源共享、技术共享、人才共享、利益共享。

三要将全球资源纳入到创新资源体系,加速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分别从理念、人才、资本、技术、管理等方面入手,通过跨企业、跨行业、跨国界、跨文化的资源整合,研发符合全球标准的产品,为企业发展找到匹配的商业模式。譬如说,与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国际一流知名企业结为战略合作伙伴,吸引并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思维、掌握先进管理知识和技能的优秀人才等,这些都是有效的措施。

四要建立智能信息服务平台,提升企业创新效率与质量。信息技术推陈出新,网络信息平台已成企业间、国际间交流的重要渠道。协同创新的有效落实需要善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及时信息反馈机制,大力拓展B To B和B To C,利用物联网、电子商务平台,实现自上游采购、中游造到下游市场的无缝信息对接,有效对接新型信息化。

三、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新型商业模式

“凡是愿意把市场营销作为战略基础者很可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风险获得产业或市场的领导地位”。彼得·德鲁克在其著作《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中谈到,“检验创新的标准往往是它为用户做了什么,是否能为用户带来更大好处,能为社会带来更多财富以及更高的人才满足。”这说明,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创造新的用户价值,一切脱离用户需求、脱离市场的创新都是无稽之谈。

我们先来看看今天的企业营销环境和用户们正在经历怎样的变化:一是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让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和选择的困惑,品牌导向左右用户购买决策;二是社会化媒体风行,实时沟通与公关时代到来,消费者越来越多地把握了交流主动权,企业与客户的关系发生了本质性变化;三是传统营销已失效,更多的营销理论不仅强调赢得用户,而且强调长期地拥有用户。

也就是说,“品牌和客户关系是同一张牌的正反面,正面写着品牌,而背面写着客户关系”,抢占市场的关键已转变为与用户建立长期而稳固的关系。客户关系管理作为创新的企业管理模式和运营机制受到学术界及企业家们的广泛关注。它要求企业尽快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新型商业模式,将与客户的一体化共生摆在企业共生关系首位。具体可从下几方面着手:

(一)着眼双赢,学会与客户共同成长,让客户成为你的终身追随者。企业营销战略制定须树立“客户是永远的伙伴”的理念,从着眼于短期利益转向重视长期利益,从单一销售转向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通过建立值得信赖的客户组织与忠诚计划,与客户建立互相需求、利益共享的关系,共同发展。这一点,以万科为代表的部分品牌企业就做得较为充分,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二)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新领域的增长,关注新的客户价值创造。任何模式的创新成功与否都是以能否带来新的客户满足为衡量标准。Box 公司CEO兼联合创始人Aaron Levie曾指出,“客户购买的不仅仅是你今天已有的产品,他们同样是在购买未来你能为他们生产的产品。”高度重视市场研究和了解消费者需求,让客户需求向导(customer advocate)参与你的产品与服务创新解决方案,

持续承诺并实现不断更新的客户利益,能让你的企业在客户的长期忠诚中历久弥新,同时更有潜质成为行业创新的领导者。

(三)积极互动,重视社交媒体,用对话方式重构客户营销渠道。积极参与到更广泛的社交活动中,以不断创造全新客户体验价值为目标,加强客户互动,重构营销渠道,为持续的营销创新积蓄能量。利用微博、微信、论坛、社交沙龙、社区活动、新闻事件等社会化媒介,主动搭建透明创新的实时沟通渠道,透过真实的顾客关系网络与口碑影响力,为企业创造持续增长。

(四)品牌为先,关注社会焦点,以系统的公益营销践诺企业公民责任。目前,中国政府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正有力推动公益事业发展。在成熟的企业社会责任体系下,强调企业品牌人性化,从企业的品牌战略出发,有意识地成立公益慈善部门,选择与企业文化、产品、服务相对应的公益项目,系统实施公益营销战略,建立完整的公益营销体系,是营销创新的必然选择。

四、战略创新须从企业文化变革做起

一位拉丁诗人用“渴望新事物”来形象人类。于是,詹姆斯·莫尔斯谈到,可持续竞争的唯一优势来自于超过竞争对手的创新能力。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让组织接受创新、需要创新、达到创新又致力于创新呢?我们需要有目的的、系统的创新。突出的学习精神、强而有力的企业领导力、出色的员工培训和企业文化建设体系,以及产品、服务和价值链的不断创新,这些都是要素,其实就是企业文化的再现。

企业间的竞争最后都会归集于文化的竞争。所以,战略创新的落地需从企业文化变革做起,循序渐进、步步为赢。

第一步倡导共生文化,以人为本,致力建设基于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体系,营造上下同心、紧密团结、相依相助、和谐融洽的组织氛围与人文环境。

第二步推行管理创新和流程再造,确保企业内部管理、运营流程高效、简捷,适应战略发展需求,对内大力推进企业的文化变革,全面提升企业的软实力,对外坚持以文化激活物质、以特色赢得市场、以价值获取认同;

第三步积极建立全员创新机制,通过建立“学习型企业”来构筑企业内部行为价值观与行动纲领,把创新力作为企业发展的长远大计来抓,持续推进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业务创新。

第四步以企业价值与个人价值共同最大化为目标,以绩效管理文化为基础,建立事业经理人机制,追求企业与经理人长期梦想与利益的高度契合。

总之,要全面落实企业的战略创新,既要与时俱进,更需内外兼修,不妨重点锁定可持续发展、和谐共生、价值共享、客户导向这些关键词,从宏观上把准方向,从微观上精细落实,从本质上深挖创新之源、发展之源。

延伸阅读:清泉集团发展战略纲要

发展愿景:发展愿景:百年清泉

百年清泉国际名企发展定位:具有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感的一流企业发展使命:为城市打造客厅为城市创造价值

发展宗旨:惠济社会惠达用户惠泽员工惠益股东发展战略:两型引领四化互动致力长期持续发展发展纲领:修身富家治企爱国

发展理念:全球视野,中国践行

经营理念:聚焦绿色品牌导向集约经营快速反应

发展方针:以两型综合体为先导的发展方针:以两型综合体为先导的““一体两翼一体两翼”

”式聚合发展发展区域:深化区域聚焦战略

立足长株潭立足长株潭、、珠三角,珠三角,拓展拓展拓展长三角,长三角,长三角,面向全中国

面向全中国核心价值观:同创共享和合共生

核心竞争力:四力核心竞争力:四力——————服务力

服务力创新力文化力两型力20112011--2020总体发展思路:总体发展思路:三年树标杆,五年铸品牌

三年树标杆,五年铸品牌十年创一流

何向魁:聚焦未来科技、伫立全球视野——以全球视野预判未来产业发展

聚焦未来科技、伫立全球视野 ——以全球视野预判未来产业发展 IBM 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 战略咨询总监何向魁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未来科技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人类社会已开启第4次经济革命浪潮,未来科技将作为核心引擎引领时代发展历史以及方向时间 1760s -1850s 1870s -1900s 1940s -2014 ?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 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 ?蒸汽机、焦炭、铁和钢是促成技 术加速发展的四项主要因素?化学、电器、石油生产和钢铁行业等领域都有巨大的创新?具体成就包括燃油蒸汽涡轮机的出现,飞机的发展,汽车的实际商业化,消费品的大量生产,机械制冷以及电话的发明等?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工业革命电力革命信息革命123?以互联网产业化,工业智能化为代表,以人工智能、清洁能源、物联网、量子计算、虚拟现实以及生物技术等为主的全新技术革命。 未来科技革命 42014 -

技术的推进本质上是在服务于人类不断深化的生存和探索的欲望 2030~20702070~2100 现在~2030?机器解放人类的脑力和体力,虚实相生打造全新生活方式,提高生活幸福度和娱乐度,进一步满足人类欲望特征:在1.0阶段数字世界基础上,实现虚实世界融合;机器的智能水平达到新高度,可与人类和谐相处特征: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万事万物万人的无缝链接,构建数字世界,智能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提升人类社会运行效率:通过数字世界的全方位智能,拓展人类体力和脑力,满足普适性的人类生活基础需求特征: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万事万物万人无缝链接,构建数字世界,智能进入生产、生活和管理领域特征:人类社会生命健康长久,生活资源富足;在欲望驱使下,开始探索未知文明?人类基础欲望得到满足,生命得以长久延续,激发深层探索未知的欲望与好奇心 特征:人类社会生命健康长久,生活资源富足;在好奇心驱使下,加强对未知文明的全面探索

企业战略环境分析

企业战略环境分析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

企业战略环境分析 第一部分企业战略的定义及特征 1、企业战略的定义企业战略是指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在总结历史经验、调查现状、预测未来的基础上,为谋求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长远性、全局性的谋划或方案。它是企业经营思想的体现,是一系列战略性决策的结果,又是制定中长期计划的依据。 2、企业战略的特征:(1)企业战略具有全局性(2)企业战略具有长远性(3)企业战略具有纲领性(4)企业战略具有抗争性(5)企业战略具有风险性。 第二部分外部环境分析 一、宏观环境(PEST分析模型) 企业的宏观环境主要包括政治法律、经济、技术以及社会文化等宏观因素,其分析的意义在于评价这些因素对企业战略目标和战略制定的影响。为了更好地从总体上把握宏观环境分析的概貌,一个常用的工具就是 PEST分析模型。

1.政治法律环境 政治法律环境是指对企业经营活动具有实际与潜在影响的政治力量和有关的法律法规等因素。 2.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经济结构、产业布局、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未来的经济走势等。 3.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是指企业所在的社会中的成员的民族特征、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教育水平以及风俗习惯等因素。 4.技术环境 技术环境不仅包括那些引起时代革命性变化的发明,而且还包括与企业生产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和发展趋势以及应用前景。 二、产业环境分析 产业环境的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产业中竞争的性质和该产业中所具有的潜在利润;二是该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在经营上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与它们的战略地位的关系。 1、五种力量模型

头脑风暴,创新思维-提高开拓创新的能力 课程的考试96分

返回 信息:欢迎学员参加头脑风暴,创新思维-提高开拓创新的能力课程的考试 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 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 择。 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答案。 3.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段内可重新进入系统考试。 4.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不可再次进入系统考试。 5.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按钮,确认无未答题后再提交答 案。 6.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制提交答案。 一、单选 ( 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 1. 我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是一种()。 A.顺向型创新思维 B.逆向型创新思维 C.破立型创新思维 D.聚合型创新思维 2. ()指的是通过一种富有创造力的新方式,将新思想与旧思 想相结合,成功地引入实践活动中,给人民群众给消费者带来 不断便利的过程。 A.思维创新 B.管理创新 C.政策创新 D.制度创新 3. 一项政策是否成功的最关键的因素是()。 A.质量设计 B.利用资源的效率

C.时间管理 D.推出时机 4. ()是指人们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达到既定目的。 A.实物创新 B.理论创新 C.对策创新 D.制度创新 5. 毛泽东的游击战是()的典型例子。 A.内向型创新思维 B.发散式创新思维 C.破立型创新思维 D.聚合型创新思维 6. ()发达的人在文学、艺术、电影、绘画等方面有优势。 A.左脑 B.右脑 C.大脑 D.小脑 7. 领导干部面对今天大发展、大变化的时代,应该经常从()角度考虑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客观地看待问题。 A.自我 B.他人 C.群众 D.国际 8. ()的发现把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推进到了光电时代,推进

华为企业环境分析、战略选择最新版

华为公司战略选择 学生: 学号: 班级: 专业: 成绩: 2014年1月

目录 一.企业情况分析 (2) 1.企业介绍 (2) 2.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2) 1) 一般环境分析 (2) 2) 产业环境分析 (3) 3) 竞争者分析 (3) 3.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4) 1) 企业资源 (4) 2) 企业能力 (4) 3)企业核心能力 (4) 二.战略选择 (5) 三.战略实施 (6)

一.企业情况分析 1. 企业介绍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基于客户需求持续创新,在电信基础网络、业务与软件、专业服务和终端等四大领域都确立了端到端的领先地位。凭借在固定网络、移动网络和IP数据通信领域的综合优势,华为已成为全IP 融合时代的领导者。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2.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1)一般环境分析 a)国家宏观政策: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加大信息产业发展力度,积极开展3G建设及业务应用,大力推进TD产业化,商业化进程,加快通信转型步伐,保持行业的平稳发展。国家对于电信公司“走出去”缺少明确的,系统的鼓励政策和推动手段。在海外拓宽资本渠道上,国家制定的境外融资审批与推进政策,在国有公司与民营公司间的支持度存在差异。 b)十一五,十二五规划中始终推行要加强IP承载、数字电视网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c)消费者需求分析:1、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的扩大,带来的除了日渐多样化的移动互联网终端和滚滚而来的终端商机外,还带动了信息通信、商务金融、文化娱乐等各个方面的业务应用和创新,推动了相关产业的持续发展,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较2009年底增加7330万人。

全球化治理视野下的中国海关变革与发展

全球化治理视野下的中国海关变革与发展 ——以实施《WCO全球贸易安全与便利标准框架》 ◆王军 全球化正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最主要特征,而全球化需要全球治理。尤其是经济全球化,是导致人类政治生活从统治走向治理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进入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随着国际货运与人员交流的巨大增长、有组织国际犯罪的剧增以及全球恐怖主义威胁的不断增长,国际贸易的安全与便利问题,已成为全球化治理关注的焦点。面对新形势,世界海关组织(WC0)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战略行动,其中一个重大举措是制定了《WC0全球贸易安全与便利标准框架》(以下简称《框架》),并在2005年世界海关组织理事会年会上获得通过。本文以全球化治理的理论与方法为基本工具,对《框架》的目标原则、基本内容及其实施要求等治理要素做一简要介绍,在分析中国海关实施《框架》的有利治理条件及现实治理差距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海关实施《框架》的治理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为中国海关在全球化治理的背景下在实现自身的变革与发展提供一份可供思考与借鉴的材料。 一、全球化治理与《框架》治理要素的介绍 关于全球治理的要素,有学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五个:全球治理的价值、全球治理的规制、全球治理的主体或基本单元、全球治理的对象或客体,以及全球治理的结果。也有学者认为,全球治理是一个包含着价值基础、规制保证和治理操作三类主要指标的复杂治理体系,综合以上观点,本文认为,全球治理的价值、规制以及结果是全球治理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从这一分析工具出发,《框架》的内容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框架》的目标与原则——全球治理的价值 全球治理的价值,就是全球治理的倡导者们在全球范围内所要达到的理想目标。而且从这些倡导者的眼光看来,这些价值应当是超越国家、种族、宗教、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水平之上的全人类的普世价值。从《框架》的名称就可以直观地看出,《框架》全球治理的价值基础就在于世界海关组织成员对于全球贸易安全与便利所达成的价值共识。具体而言,《框架》制定的目标价值共识体现在六个方面,即:制定全球供应链安全与便利的标准,促进稳定性和可预见性;形成适用所有运输方式的一体化供应链管理;增强海关应对2l世纪挑战和机遇的作用、职能和能力;加强成员海关之间的合作,提高甄别高风险货物的能力;加强海关与商界的合作;促进货物在安全的国际贸易供应链无缝流动。与此相联系,《框架》的技术价值体现为以下四个核心要素:第一,《框架》统一了对进口、出口和转运货物提前递交货物电子信息的要求。这是《框架》力图超越各国海关的现行做法与措施并建立一套统一的国际海关标准的制度规范价值基础;第二,加入《框架》的成员承诺采用统一的风险管理方法来对付货物安全方面的威胁。这是《框架》为形成标准统一性的管理范式价值基础;第三,《框架》要求根据进口国的合理请求,出口国海关应基于可比的风险识别方法,对出口的高风险集装箱和货物进行查验,最好使用非侵入式查验设备。这是《框架》要达到的加强成员海关之间合作的最低价值标准;第四,《框架》规定了成员海关要向达到最基本的供应链安全标准并采纳最佳做法的企业提供相应的便利。这是《框架》要达到的加强成员海关与

企业战略管理的创新

掌握策划十五步 1、我们的目标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思想库 “假如你想制造短期的价值,你就去种花; 假如你想制造中期的价值,你就去种树; 假如你想制造远期的价值,你就去播种思想。” 2、把握财智时代特征 当西方差不多完成工业化过程、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时候,古老的中国则像一条正在穿越时空隧道的巨龙,尽管龙头差不多开始和世界对接,探向知识经济时代,而龙身还在完成工业化的过程中,龙尾则尚处在落后的农业时代。巨龙翻身,三种文明同时升腾、激荡。由此,我们提出财智时代才是西方知识经济在中国更为准确贴切和市场化的解读方式。 财智时代既非纯粹的知识经济社会,也不同于往昔财为主、智为仆的所谓财宝时代,而是一个财智平等、以财求智、以智生财、财智相融的特不时代。如何充分认识这种国情,如何从战略上把握大势、把握社会、经济的内在规律和文化底蕴,是策划业

能否扎根中国、开花结果的前提。 3、掌握策划之“道” 思维方式,有“学”、“术”、“道”三种。“学”,确实是学者。学者以治学为业,学有专攻,追求自成体系、自圆其讲、自成一家,虽严密而深刻,但代价是难免片面,并与实际有相当的距离,尤其是缺乏市场意识。“术”,确实是功能、应用和操作之术。术之功效在于立竿见影,刺刀见红;术之局限往往急功近利、视野狭窄。术与学构成了理论与实践的两个极端。策划属于“道”,是介于学与术的中间层次,其作用是承理论之上,启操作之下,并左右逢源,在用动态、辨证、发散的思维把握事物内在神韵与规律的基础上创新,并整合各种相关资源为我所用。把握好策划的位置,既非纸上谈兵,空谈误国;亦非越俎代庖、陷入事务性操作,以致劳而无功,这是体现策划市场价值的关键。https://www.doczj.com/doc/ff4841079.html,中国最庞大的数据库下载 从另一角度讲,所谓“学”,即在学校和书本里学的知识,学院派的知识,常规性知识,我们称之为“认知”时期;所谓“术”,是将“学”与实践相结合,丰富了许多感性的、经验性的东西,从而形成专业性的能力与技巧,我们称之为“感知”时期;所谓“道”,则是“悟知”时期,是“学”或“术”在量的

万科企业战略环境分析及战略选择

万科企业战略环境分析及战略选择 专业:冷链技术与管理 班级:冷一 姓名:吴震 学号:20150314019

集团规模 全称为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5月,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专业住宅开发企业,也是股市里的代表性地产蓝筹股。总部设在深圳,至2009年,已在20多个城市设立分公司。万科1991年成为深圳证券交易所第二家上市公司,持续增长的业绩以及规范透明的公司治理结构,使公司赢得了投资者的广泛认可。万科成立于1984年5月,创立初期主要是在国内代理经销日产色录像器材。由于它及时捕捉市场机会,业务迅速上升,占领了国内同类产品市场的60%,成为该市场重要的销售商之一。 外部环境分析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房地产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对国家宏观政策比较敏感。近几年来,由于房地产市场投资规模过大,房屋价格上涨过快,需求偏大,供应结构不合理,市场秩序比较混乱问题愈发突出,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 经济环境分析 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试图稳定市场,保证经济长久健康的发展,同时也避免过高房价引发的社会潜在问题,但是,这些金融调控政策对于房产市场的资金来源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房地产需求。 社会环境分析 (1) 城市化进程加快。目前我国城市化率还比较低,为了在短期内提

高城市化水平,政府必须加大城镇住房、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2) 人口老龄化加快。人口老龄化对房屋类型和区位条件产生新的需求,养老型住宅目前缺口较大。 (3) 城市旧城改造规模大。鉴于以往相对落后的建筑技术和缺乏适当的维修等原因,我国六、七十年代建造的房屋现在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因此,政府必须对这些房子进行整修或重建。 技术环境分析 我国房地产业产业化的总体框架已经建立,技术体系正在集成,房地产市场的热点不断翻新。房地产数字化创新工程进一步推进。购房者自我意识的觉醒,对高生活品质的追求倾向,使住宅的品质成为群众关注的热点,一环保、节能为主题的绿色生态住宅正在兴起。内部环境分析 完整科学的职业经理人文化 万科之所以先进,首先是有一套非常正确的价值观。大家知道,万科很早就解决了股权问题,也在很早股份化,又很早上市。它的创业者和管理团队始终以职业经理人的道德操守严格要求自己,敬业爱岗,全心全意回报股东。所以,万科形成了一整套与职业经理人相关的价值观和公司文化(白领文化),万科的管理在点点滴滴中都透露出由此带来的专业、专注、细致和严谨,这种价值观和文化甚至成为万科产品的特色包装和特有的品牌价值。万科的“企业视角、人文关怀”很好地表达了经理人文化的内涵,同时也恰到好处地反映了白领的文化趣味,使一批白领对万科情有独钟。中国新兴企业发展非常快,

现代企业管理战略管理的创新

现代企业管理战略管理的创新 072D3W2001 李焕君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管理的弊病,认为,我国企业管理创新需要从理念和方法上作出调整,并提出了管理创新的一些对策方法。这些对策方法包括企业文化整合,组织结构扁平化,绩效管理,累进式管理决策等。 关键词:管理创新;文化整合,绩效管理。 自人类进入九十年代之后,世界科学、技术、经济的发展与融合,使改革创新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旋律。随着国内外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管理创新步伐的加快,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管理开始经历新的变革。然而在经济高速发展中,我国企业管理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我们试图从管理中找出解决一些管理弊病的方法,使现代企业管理更具有实际意义。 一、传统管理的弊端 按照传统战略管理的理论,战略管理分为战略计划、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估3个阶段。其中,因为我国市场的多变性,战略计划和实施阶段在我国企业进行战略管理的实际应用中有很大缺陷。 传统的战略计划必须分析内外部环境,确定企业在行业中的地

位,以及明确企业在行业中究竟占有什么优势,受到什么样的威胁,然后根据这些因素才能够制定出适合企业的战略,如成本领先,专业化生产,差异化等,从制定到执行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论证。然而随着社会飞速发展,很多行业的经济气候随时改变,如果企业的战略制定缺乏主动性、创新性,一直以依赖环境状况,产业气候而去被动的接受,将会使得企业十分被动。特别是在先入优势很大的产业,谁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谁能够先于竞争对手推出新产品将使企业在获得市场最高利润的争夺中处于很大的优势地位。信息获得的多少现如今已不再是企业之间最大的差别,关键在于获得信息的时间差。能够迅速而准确地掌握即时信息变化可以说是企业最重要的竞争能力之一。如果企业战略制定缓慢,其劣势将会异常明显。俗话说的“船大难掉头”的弊病将会经常性的显现。 战略实施中的种种问题也是制约企业战略管理效果的关键因素。针对我国企业战略实施的调查显示,实施过程中存在管理脱节,员工难以配合,传达指令不清等毛病。一个企业有可能花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经过好几年的时间制定出一项符合企业长期规划的战略计划,但是,当在实施时,由于企业自身结构的问题,或者是国有企业长期以来形成的企业文化的制约,使得一项能够对企业经营带来好处的战略计划起不到其应有的作用。在战略计划阶段所遇到的问题在实施阶段同样存在,如果企业总是不能够迅速、到位地在战略实施过程中调整战略方向,那么有可能使得企业航线偏离产业航道越来越远,或者就丧失了与其他企业在高端利润区间竞争的机会。从而对企业的发展

教你几种创新思维方式

教你几种创新思维方式 一、在独特中寻找创新 在广州,有人用这样的话来形容餐饮业的竞争之惨烈:每天有多少家餐馆开业,就有多少家餐馆倒闭。但近来就有一家自助火锅餐厅,以它的独特赢得了人们的青睐。该餐馆在大门口上方摆设了一辆蒸汽机车:机车轮轴不停转动,汽笛声此起彼伏,播音器不断地提示你随时上车。走进餐厅,只见两列精致的小火车各拖着26节车厢在环形轨道上缓慢行驶,车头灯时而闪亮,烟囱蒸汽徐徐冒出。顾客购买了38元一位的通往“美食天堂”的“车票”后,就可在自己的座位上挑选由火车送来的各种食物,只需在火锅里自行烹制即可。这个创意应该说是具有独特型的创新思维。 所谓独特型就是充分显示自身独有的特点和性质,表明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类型。独特型的创新思维要求在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沿袭传统的、不效法流行的观念和做法,而是独辟蹊径,形成自身的特点,走出自己的新路子,进而产生新的思维成果。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独特”呢? 凡事都有独特性———这是独特型的第一条思维原则。世间上所有的事物、事情都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亦即独特性两方面,并且是这两方面的统一体。而独特型侧重于强调事物、事情的独特之处,力求找出各种事物、事情中的不同点,以便区别于别的事物、事情。 凡事总有特定解———这是独特型的第二条思维原则。“解”即解决问题而采用的方法、途径、道路、工具和手段等的总和。一般解只能得出一般性的思维成果,唯有特定解才能结出体现自身特点、性质的特异成果。这就是说,创新有赖于特定解,只有找到并且实施事物、事情的特定解之后,才能达到创新的目的。 独特型具有促进事物呈现新的发展阶段的功能。在现实世界中,事物、事情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形成相对稳定状态,难以继续发展。唯有运用与众不同的、即独特的思想、方法和手段等进行研究,使之注入新的活力,才能突破相对稳定状态,促使事物、事情发生质的变化。上世纪80年代,当日本人在传真机的开发和市场销售额上称雄世界时,美国人别出心裁地重点发展以电子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通过网络系统连接,以独特的综合数据传输方式劈出一条新路子,使传真的方便性、多样性、普及程度、传播范围等都明显优于传统的传真机,从而把传真技术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独特型的功能还在于促使事物、事情呈现千姿百态的发展态势。独特型其实又是一种强调个性充分展示的思维方式类型,它激励人们大胆提出各种独到的新见解、新方法等。而所摈弃的只是以共性、普遍性扼杀个性、特殊性,使事物千篇一律的沉闷局面。因此,倡导独特型大有助于促进事物、事情呈现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发展态势。 独特型的这些功能直接体现了人的创造力水准。创造、发明物亦即新事物、新事情,其独特性程度是衡量人的创造力高低的水准,独特性程度越高显示创造力水准也就越高。最早系统地阐述创造性思维问题的美国心理学家J〃P〃吉尔福特认为:独特性是人的创造力水准的直接体现,在创造者必须具备的各种品质中,独特性思维品质是居于首位的。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过程中,建立求异意识有助于我们确立独特型。“求异”相对于“求同”而言,它引导人们对一件事情首先是大胆地提出前所未有的、与众不同的设想、思路、方法、方案等;然后小心求证、即证实其可行性,最后确定这个“异”的设想方案。 二、以超前达到创新 鉴于地球上人口剧增,尤其是大城市人满为患,加上空气和水源污染,气候不断恶化等原因,科学家设想人类今后逐步转移到地下、海洋甚至太空居住:美国航空航天局计划从2015年发射第

企业经营战略环境的分析

一、外部环境分析的一般内容和分析目的 企业外部环境一般内容如下: (一)政治环境分析 (1)国内政局分析;(2)国际政局分析;(3)国内政治经济任务和政策环境分析。 (二)经济环境分析 (1)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和发展态势分析;(2)国内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发育情况分析; (3)国家产业政策分析;(4)国际经济情况和发展态势分析。(三)社会、文化、技术环境分析 (1)社会环境分析;(2)文化环境分析;(3)科技环境分析。 (四)资源环境分析 (1)自然资源及其开发情况调研;(2)资源供应情况分析;(3)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情况分析。 分析目的:因为各行各业都面对相同的宏观环境,但是由于对其把握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经营策略,有的能正确把握宏观环境,分析透彻,则就能够根据宏观环境的要求,发展自己企业的经营战略。 政治环境的好坏影响着宏观经济形势,从而也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宏观经济的状况和趋势,是企业确定经营决策的需要和可能的重要依据。社会、文化和技术的环境发展动向对确定企业文化、决定产品的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依据。资源供应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不可缺少的物质技术条件。了解这些主要是为了使企业了解自己的外部环境,自己所处的状态,从而解决指导思想问题。为企业发展经营战略提供宏观依据。 其中,国家的方针政策,鼓励什么,限制什么。必须加以理解,如果理解错误则会违背国家方针政策,违背宏观环境,则企业必然会失败。例如:秦池特曲的失败,当然存在其他方面的原因,但其中最重要的是,他没有考虑国家的宏观产业政策,是对白酒进行限制发展。 二、外部环境的重点内容——市场需求分析 企业的顾客(用户或消费者)构成企业的市场。企业所有可能的顾客构成企业的总体市场;不同的顾客群构成企业的细分市场。市场需求研究,主要是研究本企业的总体市场和各个细分市场在需求上的特点、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 (1)企业总体市场的调查和分析。企业的所有用户或所有消费者的需求,构成企业的总体市场需求。这种需求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调查研究:用户的现实需求,就是用户或顾客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即用户客观需要、有能力购买,也准备购买的需求,现实需求构成企业的现实市场—现实的市场容量。用户的潜在需求,就是处于潜伏状态的市场需求,这是企业的用户未来的市场容量。 (2)企业细分市场需求的调查和分析。企业有各种各样的用户和消费者,他们的需求总是有差别的,他们或者由于部门、行业不同,生产条件和使用条件不同或者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的不同,或者由于年龄、性别,甚至种族、民族的不同,或者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的不同,因而对产品有不同的要求。 (3)用户和消费者产品需求的趋势分析。这里我们分别从生活资料产品和生产资料产品两个方面来分析其需求的发展趋势。

互联网时代下的企业战略管理创新课程练习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三次革命,其中第一次革命是:(A) A、认知革命 B、科学革命 C、农业革命 D、工业革命 2、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三次革命,其中第二次革命是:(C) A、认知革命 B、科学革命 C、农业革命 D、工业革命 3、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三次革命,其中第三次革命是:(B) A、认知革命 B、科学革命 C、农业革命 D、工业革命 4、中国接入互联网的时间为:(D) A、1990年 B、1992年 C、1993年 D、1994年 5、中国接入互联网时的带宽为多少:(C) A、10K B、24K C、64K D、1024K 6、将中国接入互联网的机构为:(A) A、中科院 B、国务院 C、清华大学 D、外专局 7、海尔旗下独立的开放式创新服务平台为:(B) A、创客平台 B、HOPE平台 C、用户体验中心平台 D、联合应用开发平台 8、根据2016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数据,中国就业总人数为多少:(C)

A、56000万 B、65000万 C、77500万 D、99000万 9、截至到2016年,官方统计的中国互联网用户的数量大概在多少:(C) A、5.5亿左右 B、6亿左右 C、7亿左右 D、超过10亿 10、截至到2016年,官方统计的中国手机用户的数量大概在多少:(B) A、5.5亿左右 B、6亿左右 C、7亿左右 D、超过10亿 11、最早提出工业互联网概念的的是哪个:(D) A、中国 B、日本 C、德国 D、美国 12、工业互联网概念诞生于哪一年?:(A) A、2012年 B、2013年 C、2014年 D、2015年 13、以下哪个人是“互联网思维”的最早提出者:(C) A、马化腾 B、雷军 C、彦宏 D、马云 14、小米的创始人雷军在创立小米之前工作的企业:(D) A、微软中国 B、谷歌公司 C、百度公司 D、金山软件 15、2018年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榜单,小米排名位置:(C) A、第一名 B、第三名

文化自觉与全球视野

文化自觉与全球视野 丰子义《光明日报》( 2014年06月04日 16 版)在新的时代、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文化建设,必须有一个高度的文化自觉。所谓文化自觉,简要说来,就是要对自己的文化及其发展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把握。有没有这样的文化自觉,对于文化建设的具体推进和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要达到这样的文化自觉,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有全球视野。 “文化自觉”问题本身就是在经济全球化语境中提出来的,这同“文化认同”直接相关。在传统社会,文化认同并不成为问题,人们世世代代生活在相对固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里,接受的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因而很少考虑到文化的身份问题、认同问题,当然也就无所谓文化的自觉问题。而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情况则发生了重大变化,“认同”日渐成为问题,以致“我是谁”竟出现了疑问。面对各种文化的冲击,人们的视线受到干扰,价值观念容易混淆,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变得扑朔迷离。文化认同问题的出现,对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乃至社会发展的影响是重大的。假如一个民族在文化认同上出了问题,那么这个民族不管其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如何,迟早是会走向衰落的。因此,经济全球化的出现,尤其是全球竞争态势的发展,使文化自觉日益凸显。 文化自觉的核心就在于强化文化的自我意识或主体意识。在文化上走出主体性的迷雾,清醒地认识自我,合理地引导文化的发展,这是文化自觉的要义。如何认识“自我”?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要跳出“自我”,从“关系”中来看待和识别自我。马克思曾经指出:“人来到世间,既没有带着镜子,也不像费希特派的哲学家那样,说什么我就是我,所以人起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名叫彼得的人把自己当作人,只是由于他把名叫保罗的人看作是和自己相同的。因此,对彼得说来,这整个保罗以他保罗的肉体成为人这个物种的表现形式。”(《资

试析文化全球化视野下中国

试析文化全球化视野下中国“软实力”的构建:聚焦中国传统 家庭养老模式 论文摘要: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中国最古老的道德规范,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软实力”构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中国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正是传统孝文化的集中体现。因此,对中国传统家庭养老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其产生的文化渊源、自身优势,对于中国软实力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伴随科技的发展,人类已经步人经济全球化时代,随经济全球化而来的文化全球化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的突飞猛进令世人瞩目,人们聚焦经济数字这类“硬实力”的同时,也开始关注中国文化这一“软实力”。费孝通先生指出:“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要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且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一“面对全球化的语境,如何保持自身的民族特色,使发展不脱离民族之根具有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一度受西方话语掌控而被归人“封建”一词的中国传统文化曾遭受沉重的打击。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宝库。而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以孝为出发点和归宿的传统家庭养老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是维系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的瑰宝。 论文关键词:文化全球化软实力孝文化家庭养老模式 一、文化全球化与中国“软实力” 对于文化全球化,迄今为止都没有一个一致的、明确的定义,但人们更倾向于这种观点,即文化全球化是指世界上各民族文化经过长时间的交流、交锋与融合,最终形成一种共同的或者单一的文化。这种观点认为,西方文化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传播手段上,都居于绝对强势地位,必然会对其它不发达国家的文化产生不可抗拒的向心力,从而使世界文化演进的方向趋同。作为一种历史潮流,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无法回避。文化全球化会对不同民族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面对文化全球化的挑战和威胁,如何保持民族文化的自主性,成为了备受各国关注的问题。 “软实力”是约瑟夫?奈提出的,主要包括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对外政策、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等。当某种文化被广泛认同和接受后,文化主体的实际力量就会被放大,或者说无需动用物质性力量,只需凭其无形的影响力即可实现某些政策目标。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中国文化主权意识开始觉醒,面对咄咄逼人的西语霸权,开始追寻自身的文化防卫,注重维护和发展中华民族自身的文化传统,并将其作为维护本民族权益的有力武器。激烈的国际竞争,不只是经济实力等“硬实力”的较量,也是以文化为主导“软实力”的抗衡。因此,人们在分析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地关注并将其归因于中国的“软实力”,正如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外交学院教授吴建民所言,“中国的…软实力?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中国“软实力”的构建,目前谈得比较多的主要有两种:一是挖掘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二是总结中国的发展模式,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经验。 总结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有三方面的贡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同,那就是稳定、发展与和谐,这无不得益于我国厚实的传统文化底蕴。在中国,国与家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统一体,自古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和才能万事兴,在中国这么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尤为如此。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它凸显家庭地位,重视个人的伦理关系与义务,中国的传统文化正是围绕着这一出发点而展开的。 二、中国家庭养老模式的文化渊源 家庭历来是中国社会的生活重心,家庭伦理精神指引下的家庭角色的扮演、家庭成员的

头脑风暴,创新思维-提高开拓创新的能力 课程的考试92分

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 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择。 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答案。 3.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段内可重新进入系统考试。 4.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不可再次进入系统考试。 5.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按钮,确认无未答题后再提交答案。 6.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制提交答案。 一、单选 ( 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 1. ()发达的人在文学、艺术、电影、绘画等方面有优势。 A.左脑 B.右脑 C.大脑 D.小脑 2. 文中提到的顺向型思维的例子是()。 A.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B.第一条汽车生产流水线 C.张三李四调查蔬菜价格 D.爱因思坦发现相对论 3. 《西游记》团队中孙悟空曾是一个()。 A.腐败分子 B.劳改犯 C.领导 D.乱收费的 4. ()是指人们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达到既定目的。 A.实物创新 B.理论创新 C.对策创新

D.制度创新 5. 毛泽东的游击战是()的典型例子。 A.内向型创新思维 B.发散式创新思维 C.破立型创新思维 D.聚合型创新思维 6. ()的发现把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推进到了光电时代,推进到更广阔的宇宙空间里。 A.相对论 B.万有引力 C.拉力定律 D.黑洞 7. 一项政策是否成功的最关键的因素是()。 A.质量设计 B.利用资源的效率 C.时间管理 D.推出时机 8. 领导干部面对今天大发展、大变化的时代,应该经常从()角度考虑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客观地看待问题。 A.自我 B.他人 C.群众 D.国际 9. ()指的是通过一种富有创造力的新方式,将新思想与旧思想相结合,成功地引入实践活动中,给人民群众给消费者带来不断便利的过程。 A.思维创新 B.管理创新 C.政策创新 D.制度创新 10. 我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是一种()。

企业经营环境与经营战略

第二章企业经营环境与经营战略 第一节企业经营环境 (一)企业经营环境的内涵 企业经营环境是指企业的经营活动所处的内外部条件与环境因素的总和。企业外部环境是指处于企业实体之外但对企业产生影响的诸多因素的综合体;企业内部条件分析是指对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部因素进行分析。 (二)企业经营环境分析 企业经营环境分析,应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大部分。外部环境分析包括对一般环境的分析、行业环境的分析和具体环境的分析。通过外部环境的分析,主要是找出企业的经营机会,发现企业面临的威胁,以抓住机会,规避风险。 (二)企业经营环境分析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主要是对企业业绩的分析和企业战略选择的决策性因素的分析。通过内部环境的分析,主要是找出企业的优势和发现企业的隐忧,以发挥优势,铲除隐忧,真正构建企业的经营优势。 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一般可分为三大类:一般环境因素、行业环境因素和具体环境因素。 (一)一般环境因素 一般环境因素是指对某一特定社会所有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都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 1、经济因素:主要指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利率、通胀率、可支配收入、证券市场指数以及一般的经济周期等。 2、政治法律因素:指总的政治形势及立法和司法现状,包括国家政局的稳定性、社会制度、党派关系、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产业政策等。 3、社会文化因素:包括社会价值观的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成员行为念度的变化和人几数量及结构的变化等。 4、技术因素:主要指目前社会技术总水平及其变化趋势。 5、自然因素:包括地理位置、气候、资源、自然灾害等因素。 (二)行业环境分析 行业环境是一般环境与具体环境的结合,它是对本行业内的所有企业都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行业环境的分析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1、行业发展阶段、规模和趋势分析 2、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波特模型 2、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波特模型 (1)新竞争者的入侵威胁利用波特模型对新加入者进行分析的目的是要了解所在行业阻止新企业进入的能力和方法。 (2)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现有竞争者之间通常以价格竞争、广告战、改进产品和技术、增加顾客服务等方式争夺市场地位。 (3)分析买方和卖方力量了解买方和卖方的力量是为了弄清在行业中企业与其客户和供应商之间谁占主导地位,从而基本确定企业与买方和卖方的关系。 (4)替代产品的威胁替代产品是指在功能上能部分或全部代替某一产品的产品。当行业中的产品存在替代品时,替代品便对产品的生产企业构成威胁。为了减少替代品对企业的威胁,企业也会设法扩大产品的差别化程度,强调替代品所不能发生作用的方面。 (三)具体环境分析 企业的具体环境,是指对某一特定企业构成影响的环境因素。具体环境分析一般要考

企业战略及管理创新学习心得

企业战略管理及经营创新课程学习心得 通过这一期的企业战略管理及经营创新课程的学习,对管理的定义、组织形式、企业战略管理、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人才及经营创新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对优秀企业经营成功的典型案例、管理故事、管理定律的学习,使我对管理和创新有了从理到感性的认识,得到了很多的启发。这些都对我以后的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今后,还应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学习,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理论实践水平。 战略对于企业的发展成败至关重要,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的高层决策者根据企业的特点和对内外部环境的分析,确定企业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和实施企业发展总体规划的动态过程。近几年来,全球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环境也越来越复杂,竞争异常激烈,不仅对大企业提出了挑战,更对众多的中小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拥有自己的一席之位,必须要走规模化道路、要有品牌优势和产品、技术优势,否则就很有可能被淘汰,但是即使具备了这些优势,也不一定就不会被淘汰,关键还需要有正确的战略和决策,要运用战略的眼光和思维,正确地分析内外部环境的优劣势,正确把握市场发

展的动向,合理布局自己的优势资源和产品,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充分发挥优势、规避弱项,取得阶段性的胜利。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企业战略已成为企业家所关心的首要问题,制定战略和实施战略已成为企业核心的管理职能,强有力地执行一个科学、缜密的战略已是企业竞争制胜、经营成功的重要保证。观念产生于企业以往的历史与经验,这此观念就是企业的经营风格,它一旦形成,就会根植于企业成员的思想之中,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战略也是企业文化的一种反映,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战略。如果制定的战略与企业文化不相兼容,则要么战略不能成功,要么需要对企业文化进行变革,可见企业文化也是关键所在,可以说它决定了一个企业的战略实施的成败。 另一方面通过一系列的课程学习对管理的认识上升了一个层次,现在经济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学习无论对于个人还是企业都至关重要,也是非常迫切的,企业和个人都必须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重塑自我,提升自我,更新观念,不断创新,增强竞争能力。最先进的组织是学习型的组织,只有不断学习,做到与时俱进,全面普及管理及专业知识,掌握最前沿的知识、技能和管理方法,才能为企业提供全面的加强管理和提高效益的解决方案,只有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综合竞争能力的加强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形势,抓

企业创新管理心得体会

企业创新管理心得体会 企业创新管理心得体会一:企业战略管理及经营创新课程学习心得 通过这一期的企业战略管理及经营创新课程的学习,对管理的定义、组织形式、企业战略管理、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人才及经营创新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对优秀企业经营成功的典型案例、管理故事、管理定律的学习,使我对管理和创新有了从理到感性的认识,得到了很多的启发。这些都对我以后的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今后,还应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学习,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理论实践水平。 战略对于企业的发展成败至关重要,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的高层决策者根据企业的特点和对内外部环境的分析,确定企业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和实施企业发展总体规划的动态过程。近几年来,全球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环境也越来越复杂,竞争异常激烈,不仅对大企业提出了挑战,更对众多的中小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拥有自己的一席之位,必须要走规模化道路、要有品牌优势和产品、技术优势,否则就很有可能被淘汰,但是即使具备了这些优势,也不一定就不会被淘汰,关键还需要有正确的战略和决策,要运用战略的眼光和思维,正确地分析内外部环境的优劣势,正确把握市场发展的动向,合理布局自己的优势资源和产品,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充分发挥优势、规避弱项,取得阶段性的胜利。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企业战略已成为企业家所关心的首要问题,制定战略和实施战略已成为企业核心的管理职能,强有力地执行一个科学、缜密的战略已是企业竞争制胜、经营成功的重要保证。观念产生于企业以往的历史与经验,这此观念就是企业的经营风格,它一旦形成,就会根植于企业成员的思想之中,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战略也是企业文化的一种反映,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战略。如果制定的战略与企业文化不相兼容,则要么战略不能成功,要么需要对企业文化进行变革,可见企业文化也是关键所在,可以说它决定了一个企业的战略实施的成败。 另一方面通过一系列的课程学习对管理的认识上升了一个层次,现在经济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学习无论对于个人还是企业都至关重要,也是非常迫切的,企业和个人都必须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重塑自我,提升自我,更新观念,不断创新,增强竞争能力。最先进的组织是学习型的组织,只有不断学习,做到与时俱进,全面普及管理及专业知识,掌握最前沿的知识、技能和管理方法,才能为企业提供全面的加强管理和提高效益的解决方案,只有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综合竞争能力的加强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形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道德教育探讨论文

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道德教育探讨论文 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道德教育探讨全文如下: 摘要:全球化是指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 军事、安全、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联系、影响、制约。在全球化 的影响下,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与各国互动以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在上层建 筑之上的思想必然也会受到碰撞和冲击。全球化对中国道德教育的冲击,造成民族意识、 国家意识的弱化,只有将直接道德教育与间接道德教育相结合、道德教育与普适教育相结合,传统道德教育方式与现代道德教育方式相结合,我们的道德教育才会发展得更好。 一、全球化对中国道德教育的冲击 一民族意识的弱化 自资本主义社会建立以来,一股“全球化”的潮流在全球盛行。冷战结束以后,信息 技术和经济全球一体化更是以原来所不曾有过的趋势,在全球发展开来,进而推动了“全 球化”对各国的影响。“全球化”不仅给各国带来的是经济的影响,而且也使原本分散在 全球各个部分的国家紧密的联系起来。“全球化”不仅使各个国家的文化流入到全世界, 也使得不同国家在生活、意识等方面受到影响。 中国作为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历了封建闭塞的时期后,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 时期。在向世界打开中国大门的进程中,世界看见的是一个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 居乐业的大国的崛起,事实也是如此,中国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指导下,一步步的走向富强,并且迎来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盛世。在不断的改革开放的发展中,我们也不断的完成一 个又一个的壮举。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中国加入到WTO的同时也融入到了世界主 流的文明,并且锁定了中国的发展道路――开放。真正的开放不仅仅是我们所了解到的一 般的开放,即自主、自发地接受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则,并以此克服自身传统特殊规则 的缺陷,而是指一方面要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另一方面学习西方的文明,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这一点来看,“全球化”对我国有着积极的影响,通过相互学习,使人们的 思想更加的开放,视野更加的开阔,开放意识和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全球化”对我国也有着消极的影响。“全球化”从一开始就不是平等的文化交流,它更多的表现为 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影响和渗透。中国的民族文化虽然源远流长,但相比于西方文化来说,它便是一种弱势文化。强势文化对于弱势文化的冲击,不仅仅是对弱势文化长久以来 的文化成果和文明积淀的冲击,更是会对决定弱势文化以后发展道路的文化基础冲击。一 旦这个决定因素遭到冲击,必然会对我们国家和我们民族带来文化危机和民族危机。 二国家意识的弱化 “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使得全球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每个国家都不可能在闭关锁国的 情况下发展,唯有开放国门,跟其他国家相互依靠、相互依赖、相互竞争,才能在这个世 界中立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