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知识点整理复习带答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知识点整理复习带答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知识点整理复习带答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知识点整理复习带答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知识点整理复习带答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拼音词组

1. 看拼音,写词语。

xí fùxīn niáng guàn gài shōu chéng

guǎn lǐgān hàn yíng jiēqiú ráo

2. 看拼音,写词语。

là jiāo shèn chūchí dùn miáo huìkāi pì

jì jìnɡzhāo xiájiě mèn zāo yùjǐnɡ jiè

3. 看拼音,写词语。

huǎn màn yè tǐnì ài zī yǎng zhào yào

qì fèn yě shòu jiān dìng zào fúxuán yá

4. 看拼音写词语。

qīng jìng chà nàfēn biàn càn làn zǐ sè

jù jítún bùé jiǎo shí sǔn guān shǎng

形近字词

5. 辨字组词。

蹄(_________)侍(_________)脾(_________)贪(__________)啼(_________)待(_________)牌(_________)贫(__________)

6. 比一比,再组词。

暮(_________)题(_________)输(_________)庐(_________)

幕(_________)提(_________)愉(_________)炉(_________)

7. 辨字组词

蕾(_________)牡(_________)斥(_________)妄(_________)

雷(_________)牧(_________)斤(_________)忘(_________)

8. 比一比,在组词。

蚊(_________)蝇(_________)证(_________)达(_________)

纹(_________)绳(_________)征(_________)远(_________)

正确读音选一选

9. 给加点选择正确读音。(请用“√”标出)

花圃.(pǔpú)角.色(jué jiǎo)宁.可(níng nìng)

露.面(lòu lù)潜.入(qiǎn qián)模.样(mó mú)

10.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喧.闹(xuàn xuān)敏锐.(ruì duí)苍蝇.(ying shéng)相框.(kuāng kuàng)鹅卵.(luǎn lěi)鼎.沸(dīng dǐng)

11. 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旋.(xuán xuàn)风飞快地旋.(xuán xuàn)转,卷起了地上的叶子。

2.看她兴.(xīng xìng)奋的样子,肯定是遇到了高兴.(xīng xìng)的事儿。3.银行提.(tí dī)醒大家,不法分子可能会提.(tí dī)取指纹造假,大家要有所提.(tí dī)防。

4.为了祖国的宝藏.(zàn cáng)不被敌人抢走,藏.(zàng cáng)族同胞们把它们藏.(zàng cáng)了起来。

12. 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打√。

弯曲.(qū qǔ)投降.(jiàng xiáng)逊.色(sūn xùn)均.匀(yún jūn)慎.重(shèn zhēn)骤.雨(jù zhòu)

句子训练

13. 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必须遵守纪律的习惯。(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不是难为蝴蝶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类的许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她坐在太阳光里。(扩句,至少扩充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句子魔方。按要求写句子。

1.浪潮的声音很大。(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的确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上“忽然、霎时、逐渐”描写下雨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屋子的墙壁很光滑。(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次期中测试,我估计差不多能考好。(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按要求写句子。

1.鹅毛般的苇絮飘飘悠悠地飞起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桦四周围绕着朝霞。(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问他喜欢托儿所吗。(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按要求写句子。

1.在外国人的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丽的月亮兴高采烈地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星星。(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杨明说:“要不是老师鼓励我,我不会有这么大的进步。”(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到“万物复苏”这个词语,你会联想到怎样的画面?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填空

17. 日积月累

1.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___。我要把有限的生命,__________。(雷锋)

2.我的一生始终保持着这样一个信念,生命的意义在于___,在于___,而不是__,也不是在于___。(巴金)

3.《海上日出》通过记叙作者在______和______时所看到的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____________之情。

4.《记金华的双龙洞》按______的先后顺序,记叙了作者在金华的双龙洞所看到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的热爱,对______的热爱。

18.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一道残阳铺水中,____________。可怜九月初三夜,____________。2.《题西林壁》一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启示我们: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3.从《雪梅》一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没有任何事情是绝对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4.“一场秋雨一场寒”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__”。这告诉我们到了秋天,要注意保暖,添加衣服。

19. 课本链接吧。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_____________;心中的风雨来了,

_____________。

这首诗选自________,它的作者是_______,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的眷恋。

2.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绿得发黑、绿得______。这段诗选自______(作者)的______,我想绿色可能还有______绿。

3.诗和______一样,_______全在节奏。——朱光潜

4.诗是人类向_______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________的勇气。——艾青

5.诗是强烈感情的_______,它源于宁静中______的情感。——华兹华斯

20. 课文回顾。

1.《海上日出》的作者是________,这篇课文是按照______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

2.《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游记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明线,即作者________的先后顺序;一条是暗线,即作者多次写到水,以______________为线索。3.《海上日出》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种情况下的日出奇观。文中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4.《记金华的双龙洞》重点写了__________(外洞内洞孔隙)的景色。

阅读理解

21. 课外阅读。

方形西红柿

一块西红柿园地里,结出了一批有棱有角、四四方方的果实。

这一消息震惊了西红柿家族的元老们。他们一个个歪着脑袋细细端详了半天,也说不出个名堂,就小心翼翼地问:“请问,你们是……”

“哈哈,自家人认不出自家人啦!我们也是西红柿,是人类的种子专家经过多年研究和改良才培育出来的,就叫我们方形西红柿吧!”

“什么,你们也能算是西红柿?”西红柿家族的元老们有的张大了嘴巴,有的,有的,又惊,又奇,又疑。最后,惊讶和疑惑全变成了愤怒的指责:“哼,我们西红柿,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根本不需要什么研究、改良!”“对,你们这是赶时髦,哗众取宠,只能算作不伦不类的怪胎!”

西红柿家族的元老们一致决定,不认这些“怪胎”,要把他们赶出西红柿园!

这时,种子专家带着一批客人来了。他介绍说:“这是新近培育成功的方形西红柿,还有方形甜菜、方形甜瓜、方形菠萝等一系列的新品种。”

客人们看了,赞不绝口,高兴地说:“好,这种方形西红柿,便于运输,便于存放,又适宜机械加工,优点真多,我们包销了。希望今后能够迅速推广。”

西红柿家族的元老们又吃惊,又恼火,低声嘟囔:“哎,想不到这种丑八怪竟还这么讨人喜欢,难道是我们错了?”

1.文中画“”的句子中的“丑八怪”指的是_______________,他们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他们讨人喜欢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2.展开想象,把文中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3.这篇短文想告诉我们()。

A.要有创新意识,要勇于接受新事物。

B.西红柿根本不需要什么研究、改良。

C.赶时髦,哗众取宠的人都是不伦不类的怪胎。

D.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4.你想对西红柿家族的元老们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联系生活经验针对短文提出一个问题,并做出回答。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阅读文章,完成练习。

逾越一朵花的距离

香子兰是一种豆科植物,它在花落后会结出豆荚形的果实。成熟的香子兰果实晒干变黑后,就会成为散发浓郁香味的香料,这种香料被广泛用于食品和化妆品。由于产量低,香子兰的价格仅次于藏红花,是世界上第二昂贵的调味

“香料之王”。最初,香子兰只生长在墨西哥,因为只有墨西哥特有的长鼻蜂才能给它授粉。因为香子兰果实的珍贵,当地的印第安部落经常为争夺它发生武力冲突。

1793年,南印度洋留尼汪火山岛上的居民引进了香子兰和为之授粉的长鼻蜂。那年春天,香子兰在岛上生长茂盛,并开出了淡黄色的花朵,这令留尼汪人很高兴。但令人们想不到的是,那些长鼻蜂竟然出了问题:它们无法适应火山岛上的生活,最后都死去了,而当地蜜蜂对这种外来的植物毫无兴趣。

香子兰的花期短暂,每朵花只开一天。没有授粉者,就意味着这些花将全部凋谢却结不出一颗果实。人们(),却只能眼看着花谢而绝望。

一天,一个()的留尼汪人偶然用手捻了一朵香子兰花的花蕊,没想到这一捻竟捻出了奇迹:不久以后,这株香子兰结出了香喷喷的果实。这样,岛上的人们才知道,香子兰是雌雄同体的植物,没有长鼻蜂,人工也可以为它授粉。这个发现,使得香子兰的足迹开始遍及世界。

如今,每当香子兰开花时,人们只要随身带一根长长的针,刺一下花蕊,就完成了授粉任务。

香子兰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希望与我们只相隔一朵花的距离,有些人因为()、消极等待而与其失之交臂,而有些人只是动了一下手指,奇迹就出现了。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进文中的括号里。

心有不甘无动于衷心急如焚

2.按短文内容填空。

(1)香子兰香料特别珍贵是因为_________,而且最初只生长在

____________。

(2)留尼汪岛上的香子兰将无法结出果实是因为__________,而且

____________________。

(3)留尼汪人用手捻出奇迹是因为香子兰是_____________的植物,________也可以为它授粉。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香子兰的果实成熟后就是一种散发浓郁香味的香料

B.香子兰香料是世界上第二昂贵的调味“香料之王”,只用于食品调味

C.香子兰在留尼汪岛上结不出果实是因为引进的长鼻蜂都死去了,岛上再也没有蜜蜂了

D.人工授粉的方法让香子兰在墨西哥以外的地方也结出果实

4.画“”部分中的“动了一下手指”在文中指_______,“奇迹”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个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阅读理解。

成全善良

双休日,我去医院看望一位朋友。

等公交车的人很多,每一辆公交车里都挤得满满的。我买了一份报纸,一边看报一边等车。我旁边站着一位老人和一个姑娘,从他们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女儿陪父亲去医院看病,与我同路。

车来了,人们抢着上车。我看到女儿为了不让别人碰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挽着父亲的胳膊。费了很大劲,她才把父亲挽上车。

车上早就人满为患,那父女俩只能站着。一个姑娘突然站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坐吧。”老人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女儿竟也谢绝了姑娘的好意,说她父亲身体硬朗,而且只有几站路,站一会儿就到了。

姑娘脸上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让座的姑娘流露出了笑容。

公交车突然刹车,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的不适。我心想,亏他没有再客套,如果一直站着,也不知要遭多少罪。

医院很快就到了。老人下车前,向那位让座的姑娘再次表示谢意。下车后,我听到这对父女的对话。

“爸,伤口疼了吧?”

“一点点吧!”

“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你还要坐。”

“你啊,人家小姑娘可是一片好意,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顾虑了……”

我明白了,老人和女儿的拒绝,是另有隐情。我不禁又想起在车上老人几次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车上,老人硬是强忍着原本可以避免的痛苦,成全了那个姑娘的善良。

成全别人的善良,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

1.让座给老人的过程中,姑娘神情发生了一连串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一连串神情变化中,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明白了,老人和女儿的拒绝,是另有隐情。”在文中,“隐情”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文中划线句子相照应的句子是()

A.我心想,亏他没有再客套,如果一直站着,也不知要遭多少罪。

B.老人下车前,向那位让座的姑娘再次表示谢意。

C.我明白了,老人和女儿的拒绝,是另有隐情。

4.用简洁的话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短文内容,谈谈你对短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破茧而出的蝶

从记事起,我就没有爸爸妈妈。

一个女人走进了收养我的叔叔家,她脸上总是挂着微笑。她试着跟我说话,我冷冷地不搭理。她说服了叔叔,去学校赊了账,亲自送我去学校。

可第一天上学,我就打了一架。原因是同桌笑我没爸没妈。老师和同桌的

家长一起跑到我家,叔叔气得拿起扫帚就要打我,她跑过来护住我。我以为我的上学生涯就此结束了,但她却说:“早点睡吧,明天还要上学呢。”这让我很意外,我在心里发誓,一定要好好读书。

后来她生了个男孩,我考入了镇上最好的初中。星期天回家,她给我煎荷包蛋吃,一旁的弟弟要吃却没有。叔叔跟她吵:“家里日子紧巴巴的,你却让她吃好的穿好的!”她恼了:“小茹可是你亲侄女!”我气得跑回了宿舍。不一会儿,门外有人敲门,打开门,竟是她。看到我,她笑了,说:“你在就好,我真不放心你。”她一直是怕走夜路的呀。我心一酸,叫了一声“婶……”,就扑到了她怀里。

我开始拼命地读书,考入了县城重点高中。她三天两头到学校来看我,有时会带着小弟,提着装满菜的紫砂陶罐。我问哪来的钱买这些,小弟在一边抢着说:“妈妈去捡垃圾。”我冰冻多年的心,刹那间成了破茧而出的蝶,感激在心中奔成汪洋。

高考分数揭晓,我被北京大学录取。看着她如今灰白的头发,我想如果没有她,我的命运又将如何?我突然从喉咙里迸出一个字:“妈!”她僵住了,一下子把我搂在怀里……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搭理——(______)感激——(_____)说服——(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具体介绍了三件事情,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感受到了

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心一酸,叫了一声‘婶……’,就扑到了她怀里。”这里省略号的作用是()。

A.表示省略的部分

B.表示没有说完的话语

C.表示断断续续的话语中的停顿

4.题目“破茧而出的蝶”中的“蝶”指什么?作者为什么以此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文

25. 写作天地。

从牙牙学语到少先队员,你学会了说第一句话,走第一步路,背第一首诗,写第一个字……现在,你又学会了尊重他人,学会了承担责任,学会了更多的本领。请以“我学会了”为题目,写一篇习作,不少于3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习作展示。

给自己一个笑脸,让自己拥有一份坦然;给自己一条退路,让自己拥有一

份希望;给自己一个祝福,让自己拥有一份快乐……亲爱的同学,你愿意给自己一个什么呢?请以“给自己一个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4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习作表达。

生活中,你一定经历过不少事情。值得回忆的、值得思考的、值得纪念的……请你写一件印象最深的事,把事情写清楚,表达出真情实感。题目自拟,不要在文中出现真实的人名。

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无错别字,书写工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媳妇新娘灌溉收成管理干旱迎接求饶

2、辣椒渗出迟钝描绘开辟寂静朝霞解闷遭遇警戒

3、缓慢液体溺爱滋养照耀气愤野兽坚定造福悬崖

4、清净刹那分辨灿烂紫色聚集臀部额角石笋观赏

5、马蹄侍候脾气贪玩啼哭等待牌子贫穷

6、暮春题目服输庐山夜幕提高愉快火炉

7、花蕾牡丹训斥妄为雷电牧场几斤忘记

8、蚊子苍蝇证明雷达纹路绳子征服远处

9、pǔjuénìng lòu qián mú

10、xuān ruì ying kuàng luǎn dǐng

11、1.xuàn xuán2.xīng xìng3.títídī4.zàng zàng cáng

12、qū xiáng xùn jūn shèn zhòu

13、我们必须遵守纪律。这就是难为蝴蝶。幻想变成了现实。她快乐地坐在温暖的太阳光里。

14、浪潮的声音震耳欲聋。科学的确把一个又一个神话创造了。

一个又一个神话的确被科学创造了。

六月的天,孩子的脸,刚刚还是晴空万里,忽然乌云密布,大雨骤至。霎时,整个街道仿佛刮起了雨帘,中午时分,雨逐渐变小。屋子内部虽然没有什么布置,但墙壁很光滑。这次期中测试,我估计能考好。

15、苇絮飞起来。白桦四周徘徊着朝霞。我问他:“你喜欢托儿所吗?”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难道不应得感谢吗?

16、在外国人的租界里,谁都不敢怎么样。月亮牵着星星。杨明说要是没有老师鼓励他,他就不会有这么大的进步。冰雪融化,路边的柳树吐出了嫩芽,小草从土地里冒了出来。

17、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付出给予接受争取晴天有云热爱和赞美游览祖国山川大自然

18、半江瑟瑟半江红露似真珠月似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十场秋雨要穿棉

19、鸟儿躲到它的巢里我只躲到你的怀里《繁星》冰心母亲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出奇艾青《绿》草音乐生命未来理想自然流露回忆起来

20、巴金早晨太阳变化游览溪流晴朗的天气有云的天气对海上日出的喜爱和赞叹内洞

21、

1.方形西红柿有棱有角四四方方便于运输,便于存放,又适宜机械加工,优点很多

2.紧皱着眉头;瞪大了眼睛

3.A

4.方形西红柿是人类的种子专家经过多年研究、改良才培育出来的,优点很多。你们要勇于接受新事物,不要排斥他们。

5.你认为西红柿有必要改良成方形吗?为什么?我认为有必要。科技不断进步,蔬菜培育也要创新。而且这种方形西红柿有这么多优点,人们更乐于接受。

22、

1.心急如焚心有不甘无动于衷

2.产量低墨西哥唯一能给它们授粉的长鼻蜂都死去了当地蜜蜂对香子兰毫无兴趣雌雄同体人工

3.D

4.一个留尼汪人偶然用手捻了一朵香子兰花的花蕊被捻过的这株香子兰结出了香喷喷的果实

5.成功与失败只有一步之遥,我们要勇敢地尝试,才有机会成功。

23、

1.微笑尴尬流露出笑容姑娘很乐意让座,谢绝后又觉得不自然,让座成功后非常高兴。

2.老人臀部有伤口

3.C

4.双休日,“我”在去医院的公交车上看见年迈的父亲为了成全让座姑娘的善良,强忍臀部伤痛坐在座位上。

5.老人以细腻的爱来对待这个姑娘,才使姑娘的那颗善良之心没有受到伤害,因此说,这也是“另一种善良”。

24、

1.理睬感谢劝服

2.婶婶关心、爱护帮助“我”送“我”去上学上初中时让“我”吃好的、穿好的上高中时婶婶捡垃圾卖钱给“我”送好吃的婶婶对“我”的爱

3.B

4.指的是懂得感恩的“我”。作者用这个题目,非常详细的写出了“我”成长的历程。

25、范文:

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以前我看见许多人骑自行车,自由自在地游玩,我非常羡慕,我有一辆自行车就好了,后来妈妈买了一辆蓝色的新单车,我喜欢极了。

我开始练习了,首先我把双脚踏上踏板,手握着方向盘,然后踩几下踏板,单车飞快地跑了起来,可还没走几步,单车就不听使,左摇右摆了,像一

位喝醉了酒的人,我的身体也跟着摆了,我非常紧张,生怕摔倒,果真我连人带车摔下去了。坐在地上,摸着摔伤的脚,我决定不学了,这时妈妈说:“不要放弃,加油!”听了妈妈的话,我又有了勇气,我摸了一下伤口,勇敢地站起来。我像刚才一样,左脚和右脚一起踏上去,踩了几下,手握住单车方向盘,身体挺直保持平衡,眼睛直视前方,单车就听使,忽然到了一个打弯的地方,我很快把方向盘向左转一点,居然过了,这样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练习,就学会了骑单车。

我成了为一位骑单车高手,在公园里,许多小朋友都向我投来羡慕的眼光呢!

26、示例:

给自己一个微笑

微笑是一个神奇的力量,在你遇到挫折时它是你前进的动力,它是战胜困难的勇气,微笑可以帮助你忘掉烦恼。

那天,家里只有我和妈妈两人,晚上妈妈上班去了。我孤独的在家里睡觉,那晚风吹得四周阴凉阴凉的,我慌忙拿上零食往被窝里冲。我心里一直在想:“上天保佑妖怪不要吃我,我不好吃。请你上别处去吧!”我心惊胆战四周非常黑暗,我带着被子不停的向墙角蠕动过去,忽然,在半路听见“吱——吱吱——吱”的声音,我停住了脚步,这下好了:“墙角没去着,反而被妖怪抓了个正着。”正在我伤心悲痛时,我想起了妈妈对我的说话:“你在害怕、伤心、遇到困难时,千万记住要给自己一个灿烂的笑脸,不要哭,因为妖怪最喜欢边哭边害怕的小朋友。”我一回想,就情不自禁的笑了笑。突然,我眼前出现了一把充满魔力的宝剑,我拿到手里,继续慢慢爬向墙角,把灯打开,整个屋子透亮透亮的,我才发现那声音是只“老鼠精”在作怪。我拿起宝剑向它追去。嘴里生气的喊道:“站住,你这只臭老鼠,我跟你没完,只要再出现在我面前,我拿你去喂猫。”这时我喊着喊着就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那只老鼠真的很讨厌。我给了自己一个灿烂的笑脸,结果我战胜了困难,给足了自己勇气,困难就像弹簧,你弱他就强,我们不能被困难打倒在地,永远爬不起来。笑脸是一种神奇的力量。

27、示例:

难忘的一件事

在我记忆的海洋里,发生过很多的事,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都被我渐渐地忘记了,可是有一件事,让我很难忘记。

那是去年春节期间,人们都在忙着串亲,那是个星期天的早上,我和妈妈坐汽车去三姨姥姥家看望。来到了九州商场,妈妈准备为三姨姥姥买东西。一进商场的大门,我和妈妈就开始为三姨姥姥挑选喜爱的东西。就在我挑得起劲的时候,站在我身边的一位阿姨在掏手帕时,不小心把钱包掉在了地上。我瞪大了眼睛,盯着地上的那个钱包,心跳都明显加快了。我偷眼看看周围,大家都没发现这个钱包。我大喜过望,发个小财的机会来了!我慢慢地蹲了下来,轻轻地把钱包捡了起来,迅速跑到了妈妈的身边,然后,把她从人群中拉了出来,踮着脚悄悄地对她说:“妈妈,你看我捡到了一个钱包,看起来还挺鼓的,里面一定有不少的钱,咱们今天真是幸运,买东西就不用花钱了,说不定这些钱还可以给我买一些好吃的呢!”我一口气说完这些话,本以为妈妈会非常高兴,没想到妈妈却生气地对我说:“捡到别人的钱包,就这么高兴?你是在哪里捡的,快去还给人家。”我只好低下头轻声说:“是个阿姨丢掉的。”妈妈更生气了,严厉地对我说:“你明明知道是谁丢的,还不快去还给人家!”不能抗拒妈妈那越来越大的声音和她那严厉的目光,我只好照妈妈说的去办了。

我在寻找那位阿姨时,害怕极了,我好怕那位阿姨会骂我。这时,我忐忑不安地来到了阿姨的身边。我把钱包递给阿姨,吞吞吐吐地对阿姨说:“阿姨,这是你刚才掉下的钱包,给。”阿姨还不知是怎么一回事,她一愣,接过熟悉的钱包,笑眯眯地连声向我道谢,我听了后,惭愧地低下了头,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

这件事使我感到很难忘,因为它教育了我:捡到别人的东西一定要还给人家,这是做人的基本道德。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题(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题 姓名:----- 班级:---- 座号:---- 评分:----- 一、填一填。(21分) 1、由9个十、4个百分之一、8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写作( ),读作( ), 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 2、590米=( )千米 4千克30克=( )千克 0.06公顷=( )平方米 1.23米=( )厘米 8元7分=( )元 5.74=( )元( )角( )分 3、一条红领巾的顶角是1300,它的一个底角是( )度。 4、把0.3扩大到它的100倍是( ),把22缩小到它的 10 1 是( )。 5、9.0868保留一位小数是( ),保留两位小数是( ),保留整数是( )。 6、将0.56、0.65、0.506、0.605四个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 ( )。 7、在□里填数字,使它分别符合下列要求: (1)使这个数最大,这个数是( )。 (2)使这个数最接近61,这个数是( )。 8、如右图,把一个三角形的3个内角剪下来,可以拼成一个( ),所以,三角形的内 角和是( )度。 二、仔细推敲,分辨是非。对的打“√”,错的打“×”。(10分) ( )1、101×58=100×58+58。 ( )2、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3、1.5+0.9-1.5+0.9=2.4-2.4=0。 ( )4、长方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2倍。

( )5、钝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小于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10分) 1、小于0.2,大于0.4的小数有( )个。 A、1 B、10 C、100 D、无数 2、华兴小学春季运动会上三名选手跳远情况如下图,□里面的数是( )。 A、6 B、7 C、8 D、9 3、下面与1.3分米不相等的是( ) A、0.13米 B、1.30分米 C、1.03分米 D、13厘米 4、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锐角,它( )是锐角三角形。 A、一定 B、可能 C、不可能h 5、下面的物体是由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A B C 四、算一算。(24分) 1、直接写出得数。(12分) 12.8-9.8= 1000×0.13= 25×4= 20-2.7-7.3= 0.3+0.06= 5-0.15= 120×6= 50-50÷5= 6-1.6= 0.81+0.09= 125-27×0= 9800÷25÷4=

最新新版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圆 圆概念总结 1.圆的定义: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封闭图形。 2.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3.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4.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5.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 6.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7.在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8.在同一个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用字母表示为:d=2r r =1 2 d 用文字表示为:半径=直径÷2 直径=半径×2 车轮为什么是圆的?答:因为圆心到圆上各点的距离相等,所以圆在滚动时,圆心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这样的车轮运行才稳定。 9.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或者,圆一周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10.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计算时,取π≈3.14。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算出来的人是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11.圆的周长公式:C圆=πd =2πr 圆周长=π×直径圆周长=π×半径×2 d=c÷π(圆直径=周长÷圆周率) r=c÷π÷2(圆半径=圆周长÷圆周率÷2) 12、圆的面积:圆所占面积的大小叫圆的面积。 13、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圆的面积。把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高相当于圆的半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 如果用S表示圆的面积, r表示圆的半径,那么圆的面积公式:S 圆 =πr2 14.圆的面积公式:S=πr2或者S=π(d÷2)2或者S=π(C÷π÷2)2 15.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16.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 17.一个环形,外圆的半径是R,内圆的半径是r,它的面积是S=πR2-πr2或S=π(R2-r2)。 (其中R=r+环的宽度.) 19.半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加直径。半圆的周长与圆周长的一半的区别在于,半圆有直径,而圆周长的一半没有直径。 半圆的周长公式:C=πd÷2+d或C=πr+2r 圆周长的一半=πr 20.半圆面积=圆的面积÷2公式为:S=πr2÷2或πr2 2 21.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扩大或缩小多少倍,直径和周长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而面积扩大或缩小以上倍数的平方倍。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汇总及复习要点

一、小数的认识意义和加减法 1、小数的计数单位为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 写作0.1、0.01、0.001…… 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进率是10。 3、小数的数位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最高位是十分位, 整数部分最低位是个位,个位与十分位是进率是10。 4、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整数部分 小数 点 小数部分 数 位 … 万 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 十分位 百分位 千分位 万分位 … 单位 计数 … 万 千 百 十 一(个) 十分之一 百 分 之一 千分之一 万分之 一 … 5、低级单位转化为高级单位时,先将这个低级单位的数写成分 数的形式,再写成小数的形式。例如1分米= 10 1米=0.1米,1厘米=1001米=0.01米,1克=10001千克=0.001千克。 6、小数的大小比较:(1) 先比较整数部分;(2)如果整数部分 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3)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 (4)以此类推,直到比较出大小。 7、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 小不变。 理解0.1与0.10的区别联系:区别:0.1表示1个 0.1、0.10表示10个0.01、意义不同。联系:0.1=0.10两个数 大小相等。运用小数的基本性质可以不改变数的大小,改写小数

或化简小数。 8、小数加减计算法则:小数点对齐;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计算。从末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如 果被减数的小数末尾位数不够,可以添“0”再减;哪一位上的 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一,在本位上加十再减;得数的小数点 要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 9、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只有加减运算,从左往右;有括号的,先里后外。整数加、减 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减法。例如加法的结合律,交换律。 小数的加减法要注意: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将数位要对齐,得 数的末尾有“0”,一定要把“0”去掉。 易错题; 1、名数改写 360平方米=()公顷 23400万吨是()亿吨40.7分米=()米 1.32千克=()克 4平方米=()平方分米 0.56吨=()千克40.7分米=()米()克=2.05千克 1.4平方米=()平方分米 4.02平方千米=()公顷 0.3千克=()克 0.86平方分米=()平方米5.06吨=()吨()千克 2.80吨=()千克 2.08吨=()千克 40公顷=()平方分米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2014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知识提纲2014.11 第一课文艺复兴 1.14—17世纪,欧洲兴起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的运动,被称为“文艺复兴”,最早兴起于意大利。原因是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 3.实质: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 4.文艺复兴先驱的是但丁(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代表作《神曲》,是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5.达·芬奇:意大利画家,也是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代表作《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圣经》)和《蒙娜丽莎》。 6.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文学家,四大悲剧是《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奥赛罗》。 第二课新航路的开辟 1.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⑴主观条件:欧洲人对黄金等财物的渴望; ⑵客观条件:①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②对地球的了解(“地圆说”的传播); ③中国和阿拉伯的罗盘针、航海知识、地理知识在欧洲传播。 2.15世纪末开始,欧洲人为寻求东方财富,开始了新航路开辟的探索。 3.哥伦布是意大利人,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1492年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主要目的是寻找通往印度和中国的新航路。他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等地,误认为那里是印度,把当地居民称为“印第安人”。 4.麦哲伦及其船队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太平洋就是他命名的。 5.如何评价哥伦布? 答:哥伦布既是一个杰出的航海家,也是一个殖民强盗。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给美洲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在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进步性。 6.新航路开辟的历史意义:①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②一场持续了数百年的殖民侵略活动也开始了;③使资本主义触角伸向世界各地。 第三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

【最新整理】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试卷及答案 一、查缺补漏,我能干。(20分) 1)0.4里面有()个0.1;0.025里面有()个0.001。 2)12.486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是(),保留一位小数是(),保留整数是()。 3)180千克=()吨 27.7时=()日()时()分 4)320÷33的商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大约是()。 5)按顺序排列下面的数。 1.72、 2.072、1.702、1.721 ()<()<()<() 6)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 7)一个不透明的箱子里放7颗白球,3颗红球,摸到一个可能是()或()球,摸到()球的可能性更大些。 8)淘气今年a岁,爸爸比他大26岁,爸爸今年()岁。妈妈的年龄是淘气的3倍,妈妈今年()岁。 9)9.05×4.7的积有()位小数;0.28×0.17的积有()位小数。 10)根据28×17=476,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2.8×0.017=() 4.76÷1.7=() 二、我会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7分) 1.下面各数,读数时只读一个零的是()。 A.50.09 B.4.005 C.7.0900 2.用放大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90°的角,看到的角是()。

A.90° B.900° C.180° 3.0.3与0.4之间的小数有()。 A.9 个 B.10个 C.无数个 4.有一个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这个图形一定是()。 A.梯形 B.三角形 C.平行四边形 5.下面式子中是方程的是()。 A.4χ+3.2 B.3χ= 0 C.3χ-0.5>1 6.下列算式中得数最小的算式是() A.2.8×0.5 B.2.8÷0.5 C.2.8-0.5 7.下面的物体,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 三、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把3.6×5.78中乘数的小数点都去掉,积会比原来扩大1000倍。() 2.三角形如果有两个角是锐角,就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3.小数点的后面添上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4.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5.整数除以小数,商一定小于被除数。() 6.平行四边形有四条对称轴。() 7.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式子。() 8.任何自然数都比小数大。()9.一个一位小数,去掉小数点后,比原来增加10倍。()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分单元)

第一单元圆 1.圆的定义: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2.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3.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4.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5.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6.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7.在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8.在同一个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用字母表示为: d=2r r =1/2d 用文字表示为:半径=直径÷2 直径=半径×2 9.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 10.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表示。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计算时,取π≈3.14。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算出来的人是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 11.圆的周长公式:C=πd或C=2πr 圆周长=π×直径圆周长=π×半径×2 12、圆的面积:圆所占面积的大小叫圆的面积。 13.把一个圆割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割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用字母(πr)表示,宽相当于圆的半径,用字母(r)表示,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的面积= πr×r。 圆的面积公式:S=πr2。 14.圆的面积公式:S=πr2或者S=π(d/2)2或者S=π(C÷(2π))2≈15.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16.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 17.一个环形,外圆的半径是R,内圆的半径是r,它的面积是 S=πR2-πr2或S=π(R2-r2)。(其中R=r+环的宽度.) 19.半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加直径。半圆的周长与圆周长的一半的区别在于,半圆有直径,而圆周长的一半没有直径。 半圆的周长公式:C=πd/2+d或C=πr+2r 圆周长的一半=πr 20.半圆面积=圆的面积÷2公式为:S=πr2/2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第一课时数一数 知识点: 2、十进制计数法: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制关系。 3、数数,能一万一万地数,十万十万地数,一百万一百万地数…… 第二课时人口普查(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 知识点: 1、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即 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 2、在级末尾的零不读,在级中间的零必须读。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3、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 那一位上写0。 4、比较数大小的方法: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 数就小。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第三课时国土面积(多位数的改写) 知识点: 1、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 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2、改写的目的是为了读数、写数方便。 第四课时森林面积(求近似数) 知识点: 1、精确数与近似数的特点:精确数一般都以“一”为单位,近似数都是省略尾数,以“万”或“亿”为单位。 2、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的方法:根据题中要求,看到所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如果这一位满5, 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不够5则舍去。而不管尾数的后几位是多少。 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最后一定要写出单位名称。 第二单元《线与角》 第一课时线的认识 知识点: 1、基本定义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读作:直线AB或直线BA。 线段: 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有两个端点。读作:线段AB或线段BA。 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有一个端点。读作:射线AB(只有一种读法,从端点读起。) 2、过一点可画无数条直线;过两个能画一条直线;过三点,如果三点在一条线上,经过三点只能画 一条直线,如果这三点不在一条线上,那么经过三点不能画出直线。 3、明确两点之间的距离,线段比曲线、折线要短。 4、直线、射线可以无限延长。因为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所以不可以测量,没有具体 的长度。如:直线长4厘米。是错误的。只有线段才能有具体的长度。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北师大版 1、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隋文帝实行了改革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制。 2、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分为三点四段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到余杭,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隋、元两朝大运河的南北起点都相同,南起今杭州,北到今北京,都以洛阳为中心,元朝南粮北运比隋朝更有优势的理由:新开了两段运河,运河从杭州直达北京(大都),还开辟了畅通的海道。 3、618年,李渊(唐高祖)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隋朝时李春主持修赵州桥,它是我国最古老的石拱桥。 4、武则天是我国历的女皇帝。 5、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出现“贞观之治”(23年);唐朝中期唐玄宗(李隆基)统治时,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29年)。 6、曲辕犁和筒车的出现,表明唐朝农业生产工具有了很大改进。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唐朝。 7、唐朝疆域,东到大海,西达咸海,东北至外兴安岭以北和库页岛,南及南海。 8、唐太宗实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受到北方民族的拥护被北方各族称为“天可汗”。 9、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六诏人是彝、白族的祖先,吐蕃是藏族的祖先。

10、唐太宗派大臣护送文成公主入藏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成亲。 他们为促动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拉萨大昭寺有她 的塑像。唐中宗时,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进一步密切了唐蕃的 友好关系。 11、中日交往历史悠久,早在汉朝时就有往来。唐朝时,中日往 来频繁,日本先后13次派遣唐使。日本到唐朝的留学生中最有名的是 阿倍仲麻吕;唐朝时期东渡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鉴真和 尚(他6次东渡日本,最后一次才成功)。 12、唐朝初年僧人玄奘西游天竺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不 可磨灭的贡献。 13、755年,唐朝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叛乱,后来,其部将史思明继续实行叛乱,直到763年,唐朝才平定叛乱,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 衰的转折点;危害:使北方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14、隋唐时期,最杰出的医药学家是孙思邈,其名著《千金方》 对我国的医药学发展影响巨大。后人尊称孙思邈为“药王”。 15、唐朝最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李白被称为“诗仙”,他的不朽名作有《蜀道难》和《望庐山瀑布》等;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名作有《三吏》、《三别》等作品;白居易的作品有《长恨歌》和《琵琶行》。 16、隋唐时期,的书法家有柳公权、颜真卿;的画家有隋朝的展子 虔和唐朝的阎立本、吴道子,其中的吴道子被后人尊为“画圣”,代 表作为《天王送子图》 17、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金刚经》; 在隋唐时期开凿的敦煌莫高窟,是石窟艺术的典型代表。 18、唐朝灭亡后的50多年里,中原地区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总称五代。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 一概念(一)整数 1 、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 的倍数,7是35的约数。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2的倍数: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3的倍数: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9的倍数: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是9的倍数,这个数就是9的倍数。是3的倍数的数不一定是9的倍数,是9的倍数的数一定是3的倍数。 6、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0也是偶数。自然数按是不是2的倍数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7、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0、1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如果把自然数按其因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和0、1。 8、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有下列几种情况: (1)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 (2)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 (3)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 9、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因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10、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二)分数 1 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复习总结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复习 一、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小数的意义(一) 1.11元是1元1角1分,1.11米是1米1分米1厘米 1角是1元的1 10,也可以写成0.1元。1分是1元的1 100 ,也可以写成0.01元。 1分米是1米的1 10,也可以写成0.1米。1厘米是1米的1 100 ,也可以写成0.01米。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把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是(),也可以用小数表示为()。其中的6份是(),也可以用小数表示为()。 (2)把1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8份是(),也可以用小数表示为()。其中的25份是(),也可以用小数表示为()。 (3)把1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16份是(),也可以用小数表示为()。其中的500份是(),也可以用小数表示为()。 (4)5.62=()+()+() 0.23=()+() 22.22=()+()+() 5.09=()+() 二、先说一说下面每个数中的“3”分别是什么意思,再连一连。 1.39元 5.63元 3.04元 0.73米 3.25米 6.318米 3元 3角 3分 3米 3分米 3厘米 小数的意义(二) 1千克=1000克 1克= 1 1000 千克=0.001千克 1米=100厘米 1厘米=1 100 米=0.01米 高级单位变成低级单位,乘以进率。低级单位变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 练习题。 一、填空题。 23厘米=()米 2米5厘米=()米 3分米=()米6米6分米=()米 1千克600克=()千克 60克=()千克 5克=()千克 8角=()元 0.3时=()分 0.7时=()分 325米=()千米 二、判断。 1. 2.50元和2.5元都表示2元5角。() 2. 3.8米和3米8分米是相等的。() 3. 3米2分米8厘米9毫米用小数表示是3.289米。() 4. 25分是0.25时。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第1课鸦片战争的爆发 1.林则徐虎门销烟 (1)背景: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白银,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林则徐上书光绪帝请求严禁鸦片. (2)经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110多万千克鸦片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3)影响: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4)鸦片输入的危害:A、白银大量外流,物价上涨,严重影响清政府的财政收入。B、加重了人民的负担。C、使清政府政治更加腐败。D、军队的战斗力进一步削弱。E、严重摧残国民的身体健康。 2、鸦片战争 (1)原因:直接原因是以中国的禁烟运动为借口,保护鸦片贸易。 根本原因是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 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2)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

3.中英《南京条约》 (1)时间: 1842年6月 (2)内容: 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 岸 ②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 ③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3)影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魏源和《海国图志》 鸦片战争是封建落后的中国同西方资本主义的第一次较量。鸦片战争使一些知识分子睁眼看世界,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 魏源著《海国图志》,系统的介绍了世界各地地理、历史和科技发展状况,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用来抵抗外国的侵略)魏源的思想是对闭关自守的传统观念的挑战。反映了鸦片战争以后,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基本题(做对10题为达标) 一、直接写得数。(4:1) 0.15+0.5= 0.2÷0.1= 1.8×6= 1-0.23= 2.5×4= 6÷5= 20×0.5= 0.39÷3= 1.05×5= 2.16+3.84= 4.8÷1.6= 10-4.3= 二、填空。(2:1) 1)0.4里面有()个0.1;0.025里面有()个0.001。 2)最大的一位数与最小的一位小数的和是(),差是(),积是()。 3)150克=()千克42分=()时 1米5厘米=()米 4)320÷33的商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大约是()。 5)按顺序排列下面的数。 1.72、 2.072、1.702、1.721 ()<()<()<()6)被信封挡住的三角形分别是什么角三角形?把它们的名称写信封上。7)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92度和44度,第三个内角是()度。这个三角形按角分是()角三角形;按边分是()三角形。 三、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1:1) 1)12.7+12.5+0.5 2)2.5×4.6×0.4×0.3 3)0.4×99+0.4 四、解决问题。(1:1) 1)一只蝴蝶0.5时飞行3.9千米,蜜蜂的飞行速度是蝴蝶的2.4倍。蜜蜂每时飞行多少千米? 2)有两桶油,甲桶2.5千克,售价35.00元;乙桶3千克(赠送一瓶0.5千克的同种油),售价48.30元。哪种油便宜些? 3)同学们玩猜数游戏。小玲说:“用我想的数乘9再加上6.15等于15.87。”你知道小玲心里想的数是多少吗?(用方程方法解)

技能题(做对8题为良好) 一、填空。(2:1) 1)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比原来多了25.2,原来这个小数是()。 2)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大约是2.10,这个小数最小是(),最大是()。 3)□0.□7 请你在□里填数,使它分别符合下列要求。 (1)使这个数最大。()(2)使这个数最接近31。()4)从长度分别是1.5厘米、2厘米、3.5厘米、4厘米这几根小棒中,挑选三根围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边长可能是()、()、()。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2:1) 1)比3.5大并且比3.7小的小数有()个。 A、0 B、1 C、9 D、无数 2)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分别是5厘米和8厘米,那么第三条边的长度范围应是()。 A、大于3厘米 B、大于13厘米 C、大于3厘米并且小于13厘米 D、小于3厘米或大于13厘米3)两个数的积是0.42,如果两个数同时扩大10倍,积是()。 A、42 B、4.2 C、0.42 D、0.0042 4)一根钢管长3.8米,每0.7米锯成一段,余下的钢管还有多少米?() A、30米 B、3米 C、0. 3米 D、0.03米 三、计算下面各题。 1.8+1.2×6.5 5.4÷(3.94+6.86) 9.4×[0.96÷(5.4÷0.9)]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知识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圆 1、使学生认识圆的特征:圆的半径、直径、圆心。认识在同圆内半径和直径的关系。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而这些对称轴都过圆心。知道生活中有了圆才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2、认识同心圆、等圆。知道圆的位置由圆心决定,圆的大小由半径或直径决定。等圆的半径相等,位置不同;而同心圆的半径不同,位置相同。 3、使学生知道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含义,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介绍祖冲之在圆周率研究上的成就,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在运用上,要能根据圆的周长算直径或半径,会算半圆的周长:圆的周长×1/2+直径。会求组合图形的周长。 4、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计算公式。 5、能正确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并能运用圆面积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的问题。会灵活运用圆的面积公式。已知圆的周长会算圆的面积,会求组合图形的面积。会算圆环的面积,并且知道在周长相等的情况下,正方形、长方形、圆三种图形中,圆的面积最大。 6、在估一估和探究圆面积公式的活动中,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初步感受极限思想。 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 本单元重点讲解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知识点为: 1、知道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用百分号“%”

表示;百分数有时也定义为分母是100的分数,但百分数与分数是有区别的:分数既可表示具体的量,又可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比关系;然而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比关系;所以是不名数,也就是不能带单位的数。 2、在具体情景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3、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4、知道出勤率、出粉率、成活率等百分数的意义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会计算这种百分数。 5、知道成数、打折的含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十分之几、百分之几的数,叫做成数。打折就是按原价的百分之几十、十分之几出售。八五折就是按原价的85%出售。成数和折扣数不能用小数表示。 6、能解决“比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或“比一个数减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7、进一步加强对百分数的意义的理解,并能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会解含有百分数的方程。 8、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与储蓄有关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道利息是本金存入银行过一段时间取出后多出来的钱;本金是存入银行的钱;利率就是某段时间中利息占本金的百分比;利息税是国家银行规定的针对利息收入的税收。会计算利息。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9、结合储蓄等活动,学习合理理财,逐步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知道一个简单图形是怎样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验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并能借助方格纸上的操作和分析,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知识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数一数 知识点: 1认识数级、数位、计数单位,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数 级 ……亿级万级个级 数位……千 亿 位 百 亿 位 十 亿 位 亿 位 千 万 位 百 万 位 十 万 位 万 位 千 位 百 位 十 位 个 位 计数单位……千 亿 百 亿 十 亿 亿千 万 百 万 十 万 万千百十个 2、十进制计数法。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 制关系。 3、数数。能一万一万地数,十万十万地数,一百万一百万地数…… 人口普查(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 知识点: 1、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 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即

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在级末尾的零不读,在级中间的零必须读。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2、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 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国土面积(多位数的改写) 知识点: 1、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 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2、改写的意义。 为了读数、写数方便。 森林面积(求近似数) 知识点: 1、精确数与近似数的特点。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整理(全部)

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1课远古人类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前,发现地点是云南元谋。 2、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但能直立行走,上肢基本具备了现代人的特点,手发展较快,下肢发展较慢,脑也在缓慢的进化,这些说明,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工具上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 3、山顶洞人:距今约1.8万年,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使用人工取火;用骨针_缝制衣服。 4、火的使用的作用:提高了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5、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是群居。山顶洞人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第2课氏族聚落 1、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6000 多年,位于黄河流域,遗址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已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住半地穴式房子;半坡居民已经开始种植粟,人民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是彩陶,能够饲养猪、狗等家畜。 2、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7000年,位于长江流域,遗址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已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河姆渡居民已经开始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子,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人民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是黑陶。 3、大汶口:距今约四五千年,遗址位于山东大汶口,随着生产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成员之间产生了贫富分化。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最早会挖掘水井的原始居民是河姆渡居民。 第3课传说时代 1、在古史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2、相传炎帝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尽百草,发明医药,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号称神农氏。他还发明陶器,开辟集市。 3、相传黄帝造出宫室、车船3、兵器、衣裳。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 4、华夏族的形成:(1)炎帝和黄帝曾经联合打败了以蚩尤为首的部落。(2)炎帝和黄帝为争夺中原地区,又在阪泉之野展开大战,炎帝战败。(3)炎帝、黄帝部族走向联合,不断繁衍,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5、原始社会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之为禅让。禅让制度下产生的著名部落联盟首领有尧、舜、禹。 6、禹是传说时的治水英雄,被称为大禹。他采用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办法,把洪水引入大海。禹是禅让制度下产生的最后一个部落联盟首领。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整理

目录 第一单元史前时代 (2) 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2) 第2课原始农业与农耕聚落 (2) 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3)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4) 第4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4) 第5课早期国家与社会 (5) 第6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6) 第7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6) 第8课早期中华文化 (7) 第9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8) 第三单元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9) 第10课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 (9) 第11课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 (10) 第12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11) 第13课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12) 第14课东汉的建立与衰亡 (13) 第15课先进的科学技术 (13) 第16课兼容进取的秦汉文化 (14)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15) 第17课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 (15) 第18课东亚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16) 第19课北方的民族汇聚 (17) 第20课异彩纷呈的科学文化 (17)

第一单元史前时代 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一、元谋人(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1.距今年代:约170万年 2.发现地点:云南元谋县发现时间:1965年 3.发现状况:牙齿化石、石器、炭屑、动物烧骨 4.特点:会使用石制工具和天然火 二、北京人 1.距今年代:约71万~23万年 2.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岩洞中 3.发现时间:20世纪20年代后期 4.发现状况:200多块属于40多个北京人个体的骨化石,10多万件石器和石片,大量灰烬和100多种动物的骨化石。 5.特点:会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已经能直立行走,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 三、山顶洞人 1.距今年代:约3万年 2.发现地点:北京房山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中 3.发现状况:鱼骨和海蚶壳,骨针和石珠、石坠 4.特点:①体质、面貌和现代人已经没有多大区别,迈入了人类进化的一个新阶段。②除了采集和狩猎之外,还会捕捉水 生动物。③已经能够人工取火,用骨针缝制衣服,并懂得磨擦能使器物表面光滑。 课外扩展 1.科学研究表明,人类是由某种古猿进化而来的。我国是世界上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之一。 2.在没有文字记录的情况下,化石就是我们了解和研究远古人类的钥匙。 3.北京人的变化说明,在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原始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地区。 5.火的使用对原始人类的生存和进化的作用:①照明②御寒③熟食④驱兽⑤火的使用,提高了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 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第2课原始农业与农耕聚落 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聚落:①黄河流域----半坡聚落②长江流域----河姆渡聚落 使用磨制石器,以出现农业、制造陶器、饲养家畜、修建村落为特征的时代,称作新石器时代。 一、半坡聚落(黄河流域) 1.距今年代:约6000 多年 2.发现地点:陕西省西安半坡村 3.生产特征:①普遍使用磨制石器②从事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种植粟)③会建造房屋(半地穴式)④过着定居生活⑤ 使用彩陶器皿 二、河姆渡聚落(长江流域) 1.距今年代:约7000多年 2.发现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3.特点:①从事原始农业和畜牧业②会挖掘水井③会建造房屋(干栏式)④会烧制黑陶 4.地理位置:河湖密布,潮湿炎热的江南地区。 三、大坟口的原始居民(黄河流域下流)

北师大版六年级总复习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有关公式概念 (一)图形的认识、测量 量的计量 一、长度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的。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二、长度单位: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1米=1000毫米 三、面积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的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的。 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四、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 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 五、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六、面积单位:(100)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七、体积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的。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升L)、立方厘米(毫升mL)。 八、体积单位:(1000)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 1立方分米=1升 九、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吨(t)、千克(kg)、克(g)。 十、质量单位: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十一、常用的时间单位有:世纪、年、季度、月、旬、日、时、分、秒、。 十二、时间单位:(60) 1世纪=100年 1年=12个月 1年=4个季度 1个季度=3个月 1个月=3旬(上旬1-10号,中旬11-20号,下旬21-本月最后一天) 一年=365天或366天 大月=31天 小月=30天 平年二月=28天 闰年二月=29天 1周=7天 1天(日)=24时 1时=60分 1分=60秒 四个季节:(冬季)12、1、2,(春季)3、4、5,(夏季)6、7、8(秋季)9、10、11 四个季度(常用于生产、生活):(第一季度)1、2、3,(第二季度)4、5、6,(第三季度)7、8、9,(第四季度)10、11、12 十三、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应该乘以进率;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应该除以进率。 十四、钱的单位:(元、角、分) 1元=10角1角=10分

北师大版四年级知识点归纳整理上课讲义

北师大版四年级知识点归纳整理

上溪小学604班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上册 知识点概括总结 1.大数的认识: (1)亿以内的数的认识: 十万:10个一万; 一百万:10个十万; 一千万:10个一百万; 一亿:10个一千万; 2.数级:数级是为便于人们记读阿拉伯数的一种识读方法,在位值制(数位顺序)的基础上,以三位或四位分级的原则,把数读,写出来。通常在阿拉伯数的书写上,以小数点或者空格作为各个数级的标识,从右向左把数分开。 3.数级分类 (1)四位分级法 即以四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我国读数的习惯,就是按这种方法读的。如:万(数字后面4个0)、亿(数字后面8个0)、兆(数字后面12个0,这是中法计数)……。这些级分别叫做个级,万级,亿级……。 (2)三位分级法 即以三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这西方的分级方法,这种分级方法也是国际通行的分级方法。如:千,数字后面3个0、百万,数字后面6个0、十亿,数字后面9个0……。

4.数位:数位是指写数时,把数字并列排成横列,一个数字占有一个位置,这些位置,都叫做数位。从右端算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等等。这就说明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概念是不同的。 5.数的产生: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古代印度人创造了阿拉伯数字后,大约到了公元7世纪的时候,这些数字传到了阿拉伯地区。到13世纪时,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写出了《算盘书》,在这本书里,他对阿拉伯数字做了详细的介绍。后来,这些数字又从阿拉伯地区传到了欧洲,欧洲人只知道这些数字是从阿拉伯地区传入的,所以便把这些数字叫做阿拉伯数字。以后,这些数字又从欧洲传到世界各国。 阿拉伯数字传入我国,大约是13到14世纪。由于我国古代有一种数字叫“筹码”,写起来比较方便,所以阿拉伯数字当时在我国没有得到及时的推广运用。本世纪初,随着我国对外国数学成就的吸收和引进,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才开始慢慢使用,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推广使用才有100多年的历史。阿拉伯数字现在已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和交往中最常用的数字了。 6.自然数:用以计量事物的件数或表示事物次序的数。即用数码0,1,2,3,4,……所表示的数。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叫自然数,自然数由0开始(包括0),一个接一个,组成一个无穷的集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