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高盐低渗透油藏调剖技术研究及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233.64 KB
- 文档页数:4
大港油田复杂断块高温高盐油藏深部调剖研究李道山;于娣;汪娟娟;彭文;张景春;陈美华【期刊名称】《石油地质与工程》【年(卷),期】2014(028)001【摘要】针对大港南部油田复杂断块高温高盐油藏,开展了深部调剖所用交联剂和调剖体系的研究.合成出的有机交联剂和聚合物配成的调剖体系成胶时间和强度可控.调剖体系在80℃下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体系成胶时间3~30天,随着交联剂和聚合物浓度的升高,成胶时间逐渐缩短,成胶后凝胶强度增强;在聚合物和交联剂浓度分别大于800、300 mg/L时,调剖体系形成的弱凝胶黏度较高.三管不同渗透率岩心并联实验表明,注入调剖剂候凝后进行后续聚合物驱或水驱,高渗透层液量降低,中、低渗透层液量升高.在南部高温高盐油藏开展了两个井组的先导性深部调剖试验,增油效果明显.【总页数】4页(P134-136,143)【作者】李道山;于娣;汪娟娟;彭文;张景春;陈美华【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天津大港300280;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天津大港300280;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天津大港300280;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天然气公司;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天津大港300280;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天津大港3002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57【相关文献】1.复杂断块油藏精细描述技术研究与应用——以大港油田第三系地层为例2.非均质性对高温高盐油藏聚合物驱影响实验研究——以大港油田官109-1断块油藏为例3.大港油田南部高温高盐油藏污水聚合物驱实验研究4.延缓交联深部调剖技术在大港油田的应用5.大港复杂断块油田一体化集成装置研发与应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高渗油藏高含水期深部调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杨斌1,董俊艳1,王斌1,杨昌华1,刘文梅1,杜永慧1,王欣2(1.中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河南457001;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102249)[摘要]针对中原油田已进入中高含水开发阶段,层间、层内矛盾进一步加剧等问题,考察了用于中高渗油藏的延迟膨胀凝胶颗粒调剖技术和橡胶颗粒复合调剖技术。
确定了延迟膨胀凝胶颗粒体系,100ħ下其膨胀倍数可达7 12倍;膨胀时间10d 以上,热稳定性能仍较好;封堵能力强。
指出0.1 0.5mm 橡胶颗粒适应于渗透率为(4500 6000)ˑ10-3μm 2的地层,0.5 20mm 橡胶颗粒适应于渗透率为(6000 10000)ˑ10-3μm 2的地层,橡胶颗粒复合调剖体系具有较好的抗盐性和热稳定性,封堵率可达99.8%。
形成了一套适合中原油田高含水期的调剖调驱技术,该技术现场应用60井次,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延迟膨胀凝胶颗粒橡胶颗粒调剖中高渗现场应用收稿日期:2011-10-27。
作者简介:杨斌,工程师,主要从事采油方面的研究工作。
中原油田是复杂断块油藏,其地质特征主要表现为断层多、构造复杂、断层封闭性强,油水关系复杂,含油层位多、井段长,油藏高度低;同时还具有储层平面分布变化大、物性较差、原油密度小、黏度低、原始气油较高等特点,为中原油田高含水期开发提出了较高要求[1]。
随着油田注水开发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中高含水阶段,层间、层内矛盾加剧,对改善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造成了很多困难。
深部调剖技术可改善吸水剖面,扩大波及体积,改变注入水的流向[2]。
中高渗油藏含油层系多,储层物性差异大,平面、层间、层内三大矛盾突出,造成水驱动用不均,井况问题严重。
笔者针对此类油藏出现的不同问题研究了不同的调剖调驱技术:高渗层严重、主力厚、油层动用不均油藏,主要采用延迟膨胀凝胶颗粒调驱技术;大孔道发育、吸水能力强、高温、高矿化度油藏,主要采用橡胶颗粒调驱技术。
南堡低渗透油藏洗井技术优化研究与应用发布时间:2022-01-18T05:41:48.651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27期作者:彭凯[导读] 南堡油田低渗透储层主要以绿泥石和伊/蒙混层为主,属于中孔特低渗储层彭凯冀东油田南堡作业区,河北唐山063200摘要:南堡油田低渗透储层主要以绿泥石和伊/蒙混层为主,属于中孔特低渗储层。
储层具有中等偏强速敏、强水敏、中等偏强-强盐敏、弱酸敏、中等偏弱-弱碱敏。
目前地层压力系数较低,洗井后漏失严重,含水恢复期过程,严重影响油井产量。
针对上述问题,最根本的措施是控制洗井液进入油层。
从现场管理及成本角度出发,开展了关于热洗方式优化的研究工作,使油层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提高了低渗透油藏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低渗漏;水敏;伤害机理;油层保护1、前言南堡油田低渗透油层主要分布于4号构造与2号构造转折带的一个宽缓的断鼻构造,储层以绿泥石和伊/蒙混层为主。
从储层特性上看,含有绿泥石、伊蒙混层、绿蒙混层等粘土矿物,易发生水化膨胀、分散和脱落,具有较强水敏、酸敏特征。
从储集空间看,均表现为中孔低渗,易受到乳化堵塞和水锁等伤害使油层的有效渗透率明显降低。
从流体性质看,原油中含蜡量均较高,可能生成有机沉淀。
因此,油气层保护技术是重要的稳产措施,做好油气层保护工作能够有效的保证产量的平稳运行。
2、油层伤害机理研究洗井液对油层伤害原因分类主要分为:(1)洗井液漏失水敏伤害:地层不配伍的外来流体进入地层后,引起粘土膨胀、分散、运移而导致渗透率下降的现象;(2)乳化堵塞:洗井液预处理不合格,这些颗粒随洗井液进入井筒并在井筒液柱压力和井口水泥车压力的作用下从射孔孔道侵入地层;(3)固相侵入:与地层流体的化学性质不完全相同,那么岩石孔隙网格中的任何膨胀性粘土如蒙脱石、伊蒙混层会发生膨胀、分散、运移,非膨胀粘土如高岭石也能分散,并易和其它微小颗粒一起流动的流体而运移,从而堵塞有效的流动通道;(4)岩石的损害:井筒液柱和地层压力的不平衡,洗井液---水相侵入井眼附近区域,使得含水饱和度增加,甚至超过原始饱和度,导致水的相对渗透率提高和碳氢化合物的相对渗透率降低,水侵入地带毛管性能改变,从而使油井含水上升且持续不降,油井产水量增加,产油量减少;(5)相对渗透率:进入地层的洗井液与地层流体配伍不好,会发生有害的化学反应,从而改变了油水界面张力和导致润湿性转变,即由水润湿变为油润湿或由油润湿变为水润湿。
油水井堵水调剖是严重非均质油藏控水稳油、提高水驱效率的重要技术手段。
油井出水是油田(特别是注水开发油田)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地层原生及后生的非均质性、流体流度差异以及其他原因(如作业失败、生产措施错误等),在地层中形成水流优势通道,导致水锥、水窜、水指进,使一些油井过早见水或水淹,水驱低效或无效循环。
堵水调剖技术一直是油田改善注水开发效果、实现油藏稳产的有效手段。
我国堵水调剖技术已有几十年的研究与应用历史,在油田不同的开发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油田进入高含水或特高含水开采期后,油田水驱问题越来越复杂,堵水调剖等控水稳油技术难度及要求越来越高,推动着该技术领域不断创新和发展,尤其在深部调剖(调驱)液流转向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了较多新的进展,在改善高含水油田注水开发效果方面获得了显著效果。
我国堵水调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末,60至70年代主要以油井堵水为主。
80年代初随着聚合物及其交联凝胶的出现,注水井调剖技术迅速发展,不论是堵水还是调剖,均以高强度堵剂为主,作用机理多为物理屏障式堵塞。
90年代,油田进入高含水期,调剖堵水技术也进入发展的鼎盛期,由单井处理发展到以调剖堵水措施为主的区块综合治理。
进入21世纪后,油田普遍高含水,油藏原生非均质及长期水驱使非均质性进一步加剧,油层中逐渐形成高渗通道或大孔道,使地层压力场、流线场形成定势,油水井间形成水流优势通道,造成水驱“短路”,严重影响油藏水驱开发效果。
加之对高含水油藏现状认识的局限性,常规调剖堵水技术无法满足油藏开发需要,因而,作用及影响效果更大的深部调剖(调驱)技术获得快速发展,改善水驱的理论认识及技术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分析我国堵水调剖技术的研究内容和应用规模,其发展大体经历了4个阶段。
①50至70年代:油井堵水为主,堵剂材料主要是水泥、树脂、活性稠油、水玻璃/氯化钙等。
②70至80年代:随着聚合物及其交联凝胶的出现,堵水调剖剂研制得以迅速发展,以强凝胶堵剂为主,作用机理多为物理屏障式堵塞,以调整近井地层吸水剖面及产液剖面为目的。
l7O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OIL&GAS
粘土在高温高盐油藏封堵大孔道的应用研究 韩易龙 纪文娟 赵 光 沈建新 张志武。 秦 涛 戴彩丽 (1.新疆塔里木油田公司开发事业部 2.中t:g石油大学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 (3.大庆塔木察格有限责任公司 4.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摘要针对高温、高盐油藏地层条件,选用耐温耐盐的粘土体系封堵大孔道。激光粒度仪分 析了稳定化钠土的粒径,析水指数法考察了稳定化钠土的分散能力。研究表明,稳定化钠土分散性 能好,其粒径不均>--j,适合的渗透率范围在3 m。~2O ffm ,注入性试验验证了此结果。同时,研究 了四种稳定化钠土的封堵体系的封堵能力,主要包括粘土分散体系、粘土一超细水泥固化体系、粘 土一AM—AMPS共聚物、粘土一酚醛树脂冻胶体系,稳定化钠土~超细水泥固化体系于?,009年 在孤岛油田现场应用2井次,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效果。 关键词 高温高盐 大孔道调剖 稳定化钠土 DOI:10.3969/ .issn.1007—3426.2O11.02.015
在注水开发油藏的开发后期,骨架颗粒流失,胶 结结构遭到破坏,加剧了储层非均质性,从而在储层 中形成高渗带及特高渗透带,即大孔道u ,导致油井 含水急剧上升,产量迅速下降,经济效益明显下滑。 调剖堵水是提高大孔道油藏采收率的有效方法之 一l_2 ]。然而对于高温高盐大孔道油藏,其高温(温
度高达120℃)和高盐(矿化度大于1×lOj mg/L) 的特点使其调剖堵水作业的难度增大 ]。聚合物 预交联体膨颗粒堵剂或纤维性预交联体膨颗粒堵剂 以及聚合物凝胶堵剂 已进行高温高盐油藏现场 调剖堵水试验,但封堵效果不佳。赵福麟等 。 对 粘土体系的研究结果表明,粘土具有较强的耐温、耐 盐及化学稳定等性能特点,粘土及其复合体系的封 堵机理包括颗粒架桥机理、固化机理、絮凝机理、积 累膜机理、耦合机理和毛管阻力机理。针对高温高 盐大孔道油藏,笔者主要研究了粘土体系的注入性、 封堵能力、稳定性等,体系主要包括粘土分散体系、 粘土~超细水泥固化体系、粘土一聚合物絮凝体系 和粘土一冻胶体系。
高温低渗油藏无机凝胶深部调剖剂WJ-2的研制张桂意;柴德民;崔洁;王建;唐洪涛;王桂勋;刘芬;尙智美【摘要】针对高温高盐低渗透油藏苛刻条件,采用聚合氯化铝与活化剂尿素等制备了一种耐温抗盐的无机铝凝胶深部调剖剂WJ-2,并进行了相关优化.测定了无机凝胶堵剂成胶后的弹性模量,对该凝胶体系的成胶时间及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考察.实验结果得到凝胶体系的配方为:8%聚合氯化铝+4%尿素+0.5%助剂.该凝胶体系具有较好的注入性能和堵水效果,对岩心的封堵率达98%以上,能够满足110℃以下油藏深部调堵的需要.【期刊名称】《精细石油化工进展》【年(卷),期】2017(018)006【总页数】3页(P14-16)【关键词】堵水调剖;铝凝胶;制备;高温高盐;低渗透;聚合氯化铝【作者】张桂意;柴德民;崔洁;王建;唐洪涛;王桂勋;刘芬;尙智美【作者单位】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胜利采油厂,山东东营257051;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胜利采油厂,山东东营257051;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胜利采油厂,山东东营257051;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胜利采油厂,山东东营257051;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胜利采油厂,山东东营257051;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胜利采油厂,山东东营257051;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胜利采油厂,山东东营257051;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胜利采油厂,山东东营257051【正文语种】中文胜坨油田T128主力油藏埋藏深度为3 210~3 800 m,主力油层压力系数为1.2~1.8,地层温度为95~105 ℃,地层原始孔隙度为16.1%~20%,渗透率为1.0×10-3 μm2,地层水平均矿化度为5×104 mg/L。
随着注水开发的不断深入,油井高含水已成为油田开发的“绊脚石”。
近年来,尽管在水玻璃氯化钙沉淀型封堵及高分子聚合物冻胶颗粒树脂类、无机有机复合类封堵剂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但存在抗压强度低、有效期短的缺点,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地层对堵剂的性能和剂量的要求。
高温高盐油藏堵水调剖用凝胶实验研究吴文刚;武川红;陈大钧;熊颖;王君【期刊名称】《石油学报(石油加工)》【年(卷),期】2008(024)005【摘要】疏水缔合聚合物(HAPS)是一类具有理想的高效增黏性、耐温抗盐性和抗剪切性的新型聚合物.利用疏水缔合聚合物本身的优良性质,在物理缔合的基础上,加入交联剂进行化学交联,得到了高黏度的缔合聚合物凝胶.采用Lapraik方法制备了有机铬交联剂BY.在疏水聚合物质量分数为0.3%、交联剂BY质量分数为0.01%、pH值为5的条件下进行化学交联,得到的缔合聚合物凝胶的黏度可达20 Pa·s以上,且体系长期热稳定性很好.岩心流动实验结果表明其封堵率达90%以上.【总页数】4页(P559-562)【作者】吴文刚;武川红;陈大钧;熊颖;王君【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四川,成都,610500;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四川,成都,610051;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四川,成都,610500;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四川,成都,610500;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四川,成都,61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58【相关文献】1.新型高温高盐油藏堵水调剖用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的性能评价 [J], 于高峰2.高温高盐油藏环氧树脂/酚醛树脂复合堵水调剖剂的性能研究 [J], 邓英江;陈大钧;李文涛;万伟;张谦;尧艳3.高温高盐油藏 APP5凝胶体系性能研究 [J],4.高温高盐油藏泡沫凝胶复合封窜体系的制备与评价 [J], 赖南君;袁琳;杜朝峰;李文宏;唐雷;闻一平;张亚红5.用于胜利高温高盐油藏的聚合物弱凝胶 [J], 刘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石油地质与工程2021年11月PETROLEUM GEOLOGY AND ENGINEERING 第35卷第6期文章编号:1673–8217(2021)06–0110–04深层稠油高盐水驱油藏深部化学调驱技术的应用以吐哈油田鲁X区块为例黄兆海(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外部市场项目管理部,辽宁盘锦124010)摘要:吐哈油田鲁X区块为深层稠油高盐水驱油藏,受层间、层内非均质性等因素影响,存在注水井指进现象突出,油井水窜严重及应用调剖体系效果差的问题,为此研究了一种具有耐盐、抗剪切、封堵率高、有效期长、驱替效果好的两段塞深部调驱剂,并提出了“近井调堵、远井驱油、先堵后调”的调堵、驱油结合的调驱思路。
通过室内评价和现场实施表明:两段塞深部调驱剂黏损率小、封堵率达到90%以上,驱油效果好,可满足深层稠油高盐水驱油藏调驱需求。
深部化学调驱技术的实施抑制了水窜优势通道,改善了油层吸水情况,扩大了水驱波及范围,增油效果明显,为同类油藏提高注水开发效果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关键词:吐哈油田;深层稠油;高盐水驱;化学调驱;增油效果中图分类号:TE357.43 文献标识码:AApplication of deep chemical profile control and flooding technology in deep heavy oil andhigh salt water drive reservoir-- by taking Lu X block of Tuha oilfield as an exampleHUANG Zhaohai(External Market Project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Liaohe Oilfield Company, PetroChina, Panjin, Liaoning 124010, China) Abstract: Lu X block of Tuha oilfield is a deep heavy oil and high salt water drive reservoir. Affected by strong interlayer and interlayer heterogeneity,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prominent fingering of water injection wells, serious water channeling of oil wells and poor effect of profile control system. Therefore, a double-slug deep profile control agent with salt tolerance, high shear resistance, high plugging efficiency, long effective period and good displacement effect has been studied. The indoor evaluation and field implementation show that the viscosity loss rate of the double-slug deep profile control and displacement agent is small, the plugging rate reaches more than 90%, and the oil displacement effect is good, which can meet the profile control and displacement requirements of deep heavy oil and high salt water flooding reservoirs. The implementation of deep chemical profile control and flooding technology inhibits the dominant channel of water channeling, improves the water absorption of oil layer, expands the spread range of water flooding, and has obvious oil increase effect. It provides a new method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water injection development for similar reservoirs.Key words: Tuha oilfield; deep heavy oil; high salt water flooding; chemical profile control and flooding; oil increasing effect鲁X区块位于吐哈盆地南部鲁克沁稠油构造带,是受英也尔和鲁克沁断层控制的断背斜带,主力含油层系是三叠系中统克拉玛依组Ⅱ油组,为复杂断块边底水油藏[1–2],该区块油层中深2 600 m,孔隙度22.9%,渗透率319×10–3μm2,地温梯度2.51 ℃/100 m,50 ℃原油黏度324 mPa·s,地面原油密度收稿日期:2021–03–14;修订日期:2021–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