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的艺术专业课程关联性研究:以太原理工大学轻纺工程与美术学院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184.14 KB
- 文档页数:2
2020-2021太原理工大学建筑学考研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复试分数线,考研经验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简老师对太原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板块:太原理工大学,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参考书目,考研经验等几大方面。
一、太原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简称TYUT,位于山西省会太原,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入选教育部首批61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学校理工科优势明显,是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学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高校,材料科学学科、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2015年跻身《QS金砖五国大学排名》400强。
081300建筑学二、研究方向:01中外建筑历史与理论02建筑设计及其理论03建筑技术科学04室内外环境设计05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三、考试科目:初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6建筑理论综合④501建筑与室内设计(6小时)注:请考生自带手工绘图工具和 2# 绘图纸 -(建筑学院)2018年研究生考试建筑学复试笔试内容:建筑节能;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城市规划原理;室内空间设计方法;中国古代建筑装饰。
四、参考书目:706 建筑理论综合《中国建筑史》,潘谷西主编,建筑工业出版社;《外国建筑史(十九世纪以前)》,陈志华主编,建筑工业出版社;《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罗小未主编,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城市建设史》,董鉴泓,建筑工业出版社;《外国城市建设史》,沈玉麟主编,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构造》,建筑工业出版社;《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建筑工业出版社;《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建筑工业出版社;《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大全》,建筑工业出版社。
501建筑与室内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类参考书。
五、太原理工大学近两年建筑学考研复试分数线年份专业政治英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一总分2018081300建筑学40406060280 2017081300建筑学40509090310六、太原理工大学建筑学考研备考经验:1、零基础复习阶段(6月前)本阶段根据考研科目,选择适当的参考教材,有目的地把教材过一遍,全面熟悉教材,适当扩展知识面,熟悉专业课各科的经典教材。
数字化背景下《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为例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未来将会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BIM技术的出现会为土木工程行业提供一个全新的流程再造。
而与此相关的《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却以传统方式进行教学,存在许多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出在课程教学中引入BIM技术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设计,旨在更好的跟时代接轨,培养当代社会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建筑信息建模(BIM)技术;教学改革1概述《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是以工程项目为研究对象,站在项目管理者或承包商的角度,应用项目管理和组织论的理论方法,进行建设工程项目“三控三管一协调”的管理,需要具备相关专业基础知识才能进行学习。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是将课程安排在第六学期学习。
该课程综合实践性较强,融合了多门专业课知识,不仅要求学生要学好基础理论知识,还要具备实践应用能力,其授课情况的好坏直接决定学生是否能够顺利进入工作岗位。
传统土木工程属于“泥瓦匠”模式,行业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未来将会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BIM技术的出现会为土木工程行业提供一个全新的流程再造。
而对应到我们高校,则应该对传统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积极引入BIM 技术,改变传统教学中的问题,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顺应时代的发展。
因此,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现状及问题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在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中已开设多年,一学期32学时、2学分。
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该门课程存在以下问题:2.1涉及的课程交叉知识点多且复杂,实践应用难度大,缺少BIM技术的应用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不仅需要施工技术的知识,还需要组织管理的知识。
涉及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组织设计、工程计量计价等多门课程的知识。
虽然课程之间的关联程度较高,但是到目前为止,多门课程之间还没有很好的将知识融会贯通,实践应用难度大。
思政元素在《有限元法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挖掘与融合研究发布时间:2021-12-20T08:35:23.214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20期作者:杨帆乔文靖[导读] 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思想政治资源,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21摘要:《有限元法原理及应用》是高等工科学校开设的一门重要的研究生课程,该课程教学内容多,涉及知识面广,理论性和实践性强,导致该课程教学难度大,本文从中国精神(坚持底线思维、道德修养、大国工匠精神)和唯物辩证的科学思维入手收集和探索与《有限元法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相关的思政元素,通过适当的教学设计,将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地融入课程教学中。
关键词:有限元法原理及应用;思政元素;融合;挖掘2020 年 6 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了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
《纲要》提出,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思想政治资源,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指出, “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一、《有限元法原理及应用》课程思政的意义《有限元法原理及应用》课程具有覆盖面广、受众学生群体大的特点。
涉及教学内容包括:弹性力学、变分原理、解线性方程组的基础理论,以及 ANSYS 程序在具体问题中的应用等。
从数学上讲,用有限元法求解结构应力、变形属于应力场问题,是微分方程数值近似解法中的一种,因而可以推广用来解决一般的 “场”类问题,如温度场、电磁场、流体场、声场等。
这些也是工程设计中经常要考虑解决的问题。
所以,有限元法已成为工程设计、分析中的现代方法,是每个工程设计、研究人员必须掌握的知识。
对于工程设计人员,学习有限元法的目的使掌握这个工具去解决工程问题。
高等院校图书馆的设计思路探讨――以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设计为例论文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标志性建筑时代标记设计理念建筑语言论文摘要:在介绍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工程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将校园文化理念、建筑语言符号、功能合理布局和建筑技术有机地结合,使图书馆成为校园标志性建筑。
建筑,具有时代标志性,它往往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物质和精神的发展水平。
换言之,它显示着一个时代的意识形态和美学观念,它总是以它独有的语言和形式,反映着整个时代的面貌。
建筑是“时代、地域和人的最忠实的记录”。
意大利人布鲁诺・赛维在论述建筑艺术的时代特征时说:古埃及的金字塔体现了“敬畏的时代”,古希腊神庙体现了“优美的时代”,古罗马的斗兽场体现了“武力与豪华的时代”,中世纪哥特式教堂体现了“渴慕的时代”。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上下5000年的悠久文明,我们的祖先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极为灿烂辉煌的建筑文化。
图书馆作为特定的文化建筑,在历史的发展中也进行着一系列的演变:由简单到复杂、由封闭到开放、由手工到现代化。
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图书馆有着不断的冲击,对图书馆建筑的发展更是有着巨大的推动。
近年来,高等教育事业空前发展,高校办学规模日益扩大,图书馆的数字化程度愈来愈高。
这一系列的变化对建造怎样的新图书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如何建造适应时代历史发展需求的现代图书馆,已成为我们这一代建筑师的研究命题。
太原理工大学前身是创立于1902年的国立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是我国最早成立的3所国立大学之一。
经过百余年的传承与发展,学校已经建设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理、工、文、管、经、法、体、美、军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府,是山西省唯一一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也是国家中部地区重点建设的5所高校之一。
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位于太原理工大学迎泽校区中心部位,东面为新建的多学科教学实验巾心(5层),西面为教学楼(5层),南面为学校中心花园式广场,北面为学校篮球场,四周为校园道路,东、西、南道路宽6m,北侧道路宽4m,建筑用地范围内拆除原图书馆前部(图书馆前大厅阅览部分)5528m:,后部(计算机中心)2803m2,保留中部书库3774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