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本理念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

生本理念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

生本理念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
生本理念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

生本理念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

李小英

【摘 要】生本理念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教师的课堂主体地位转变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明确教师的引路人角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引入生本教育理念,可以促进学生成为教学真正的主体,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亲自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从而实现高效课堂的建立。

【期刊名称】《新一代:理论版》

【年(卷),期】2019(000)017

【总页数】1

【关键词】生本理念;道德与法治;教学思考

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影响作用,将课堂作为教育的主要阵地,促进学习内容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明白学习的真正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推动学生从不同方面来积累生活经验,让学生的学习成果回归更广阔的生活层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

一、充分利用教材进行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道德品质共鸣

我们日常的生活是学生学习的第一目标地点,而学生经过大量的学习之后也需要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俗话说:“艺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也就是这个意思。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上,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很多素材都是来源于我们身边的大大小小的事件,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学会选取学生最熟悉的案例进行讲解,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在讲解《守护生命》这一节内容时,可以借助互联网的信息技术搜索出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交通违法图,图片已播放就会吸引学生的全部注意力,然后教师在进行每一张图片所产生的后果的讲解,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这些行为所产生的严重危害,进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加遵守交通规则,做合格公民。之后教师又通过多媒体播放同学们之间存在的一些批评、职责以及排挤同学的情况的图片,让学生对比自己身边的实际,从而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教师也可以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借助微博、今日头条,腾讯新闻等软件了解与道德相关的实例,介绍给同学,比如

,针对以上的图片,教师可以加入“某地的学生因无法忍受母亲的责骂而跳楼”的新闻,在震惊学生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参与并加入其中进行讨论。也就是这些简单真实的故事才能引起学生的内心共鸣。

二、教材内容结合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从教学实践来看,教材内容越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越能够容易接受,可以唤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调动学生的参与程度。学生作为课堂的主题,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从学生个体出发,每个环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