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79.37 KB
- 文档页数:7
浙江省宁波市2025届高考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 2024.11(一) 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科技向善”一词最早由影响力投资者保罗·米勒于2013年正式提出,并很快得到了科技企业的广泛认同和响应。
所谓科技向善,就是企业在追求科技创新的同时,主动且负责任地利用科技创新解决社会问题,如生态环境、公共健康、教育、就业、医疗、安全等方面的社会需求和薄弱环节。
近年来,政府、社会和企业界对科技向善的关注度逐渐提高,这一方面是源于对科技伦理认识的深化。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科技创新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实力和人民福祉。
但如何才能确保科技为人服务、造福人民面对这个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逐步明确了科技造福人民的价值取向,以及科技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科技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科技伦理观。
2024年4月,三大交易所正式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试行)》,《指引》强调了科技创新的作用,并明确提出“鼓励披露主体积极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在创新决策和实践中遵守科学伦理规范,尊重科学精神,发挥科学技术的正面效应”。
方向已经明确,共识业已建立。
但企业在践行科技向善的过程中依然面临着很多矛盾。
首先,需要平衡国家发展战略需要与企业资源有限的矛盾。
在当前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科技创新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然而;在某一特定时间、空间,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这就需要企业从战略角度思考如何在保障企业生存成长的前提下,坚持长期主义,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其次,作为行业龙头企业成关键企业,需要平衡产业可持续发展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通过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企业自身的可持续竞争力。
第三,需要平衡追求利润最大化与承担社会责任的关系,在企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回报社会,增进社会民生福祉。
2024年高考数学仿真模拟卷试题及答案(新高考专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5分,共75分)1. 若函数f(x) = 2x - 3在区间(a, b)上是减函数,则实数a和b满足的条件是()A. a > bB. a < bC. a ≥ bD. a ≤ b答案:D2. 已知函数f(x) = (x - 1)^2 + 2,则f(x)的图像()A. 开口向上,顶点在(1, 2)B. 开口向下,顶点在(1, 2)C. 开口向上,顶点在(1, -2)D. 开口向下,顶点在(1, -2)答案:A3. 已知函数g(x) = x^3 - 3x,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g(x)在(-∞, 0)上单调递增B. g(x)在(0, +∞)上单调递增C. g(x)在(-∞, 0)上单调递减D. g(x)在(0, +∞)上单调递减答案:B4. 若三角形ABC的三个角A、B、C满足cos A + cos B + cos C = 0,则三角形ABC一定是()A. 直角三角形B. 锐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不能确定答案:C5. 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Sn = n^2 - n,则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 an = 2n - 1B. an = n - 1C. an = 2n - 2D. an = n - 2答案:A6. 已知函数f(x) = x^2 - 4x + 3,若f(x)在区间(2, 3)上单调递增,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A. k ≥ 1B. k ≤ 1C. k ≥ 2D. k ≤ 2答案:C7. 已知函数g(x) = |x - 2| - |x + 1|,则函数g(x)的图像是()A. 两条射线B. 两条直线C. 两条曲线D. 一个角形区域答案:D8. 若a、b是方程x^2 - 2x - 3 = 0的两个根,则a^2 + b^2的值为()A. 10B. 12C. 14D. 16答案:B9. 已知函数h(x) = 3x - 4x^2 + 2,则函数h(x)的极大值为()A. 1B. 2C. 3D. 4答案:A10. 若a、b、c是等差数列,且a + b + c = 12,abc = 27,则a、b、c的值为()A. a = 1,b = 3,c = 9B. a = 3,b = 4,c = 5C. a = 2,b = 4,c = 6D. a = 4,b = 5,c = 6答案:A11. 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 = 2n - 1,则数列{an}的前10项和为()A. 90B. 100C. 110D. 120答案:B12. 已知函数f(x) = x^2 - 2x + 1,若f(x)在区间(0, 1)上单调递减,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A. k ≥ 1B. k ≤ 1C. k ≥ 2D. k ≤ 2答案:B13. 若函数g(x) = x^3 - 3x^2 + 2x + 1在x = 1处取得极值,则实数a的值为()A. 1B. 2C. 3D. 4答案:B14. 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Sn = n^2 + n,则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 an = 2n - 1B. an = n - 1C. an = 2n + 1D. an = n + 1答案:C15. 若函数g(x) = |x - 1| + |x + 1|的最小值为2,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A. x ≤ 0B. x ≥ 0C. x ≤ 1D. x ≥ 1答案: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6. 已知函数f(x) = x^2 - 4x + 3,若f(x)在区间(2, 3)上单调递增,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1. 下列函数中,为奇函数的是:A. y = x^2B. y = |x|C. y = x^3D. y = sin(x)2. 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三项依次为1,4,7,则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 an = 3n - 2B. an = 3n - 1C. an = 3nD. an = 3n + 13. 函数f(x) = 2x - 1在区间[0, 2]上的最大值是:A. 1B. 3C. 4D. 54. 圆x^2 + y^2 = 4的圆心坐标为:A. (0, 0)B. (2, 0)C. (0, 2)D. (-2, 0)5. 已知三角形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满足a^2 + b^2 = c^2,那么三角形ABC是: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不能确定6. 函数y = ln(x)的导数是:A. y' = 1/xB. y' = xC. y' = x^2D. y' = 1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等比数列{bn}中,若b1 = 2,公比q = 3,则b3 = __________。
2. 已知函数f(x) = x^2 - 4x + 3,求f(2) = __________。
3. 直线y = 2x + 3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 __________。
4. 已知向量a = (1, 2),向量b = (3, -4),则向量a与向量b的夹角的余弦值为 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50分)1. 已知函数f(x) = x^2 - 4x + 3,求函数的最小值。
(10分)2. 已知圆C:x^2 + y^2 - 6x - 8y + 25 = 0,求圆的半径和圆心坐标。
(10分)3. 已知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1, 2),B(4, 6),C(7, 10),求三角形ABC的面积。
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A.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B. 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C.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D.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和保护细胞2. 光合作用中,光能被转化为化学能的场所是:A. 叶绿体B. 线粒体C. 核糖体D. 高尔基体3. 下列哪项不是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非生物物质和能量4. DNA复制过程中,需要的酶是:A. 逆转录酶B. 限制性内切酶C. DNA聚合酶D. 转录酶5. 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的描述,正确的是:A. DNA → DNA → RNA → 蛋白质B. RNA → RNA → DNA → 蛋白质C. DNA → RNA → DNA → 蛋白质D. RNA → RNA → RNA → 蛋白质6. 以下哪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A. 胰岛素B. 甲状腺素C. 肾上腺素D. 促性腺激素7.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描述,错误的是:A. 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B. 基因突变可以是有益的、中性的或有害的C. 基因突变只发生在生殖细胞中D. 基因突变可以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8.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周期的阶段?A. G1期B. S期C. G2期D. 减数分裂期9. 下列关于自然选择的描述,正确的是:A. 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唯一机制B. 自然选择只能导致物种的灭绝C. 自然选择是物种适应环境的过程D. 自然选择只能发生在有性生殖的物种中10. 下列哪项不是生态系统服务的功能?A. 物质循环B. 能量流动C. 物种多样性D. 气候调节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主要负责_________和_________。
12. 植物通过_________作用吸收水分,并通过_________作用释放水分。
13. 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运载体是_________。
新高考八省联考2025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2)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文学主题与历史主题、时代主题紧密相连。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今中国的时代主题,也是新时代文学的主题。
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是当代作家的使命所在。
以脱贫攻坚为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摆脱贫困的广袤乡土正朝着乡村振兴的目标迈进。
相应地,在文学界涌现出赵德发《经山海》、陈毅达《海边春秋》、王松《暖夏》、季栋梁《西海固笔记》等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优秀作品。
这些作品虽然题材各异,形式风格不同,但从中我们能看到因地制宜的脱贫实践,看到扶贫干部、乡村群众、创业青年、支教老师等人物故事,感受到苦干实干的奋斗精神。
与此相似,生态文明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新命题,也拓宽着我们的思想视野,给文学创作提供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
作家们瞄准这些命题,以文学的方式记录时代步伐,描绘发展画卷。
新时代文学主题更加鲜明,源于当代作家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和更加自觉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同时也离不开作家在文学创作上的锤炼打磨。
“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
”越来越多的作家意识到,只有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以文学的方式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不断锤炼文学深入时代、表现时代的能力水平,新时代文学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代同频共振。
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是当代作家贯穿创作始终的功课。
这不仅意味着作家要带着历史视野穿透现实,认识时代主题的独特性与丰富性,书写时代主题所带来的重大社会变革以及蕴含其中的中国精神;还意味着要对文学手法进行探索打磨,更独到地切入主题,更艺术性地呈现主题,将主题高度真正转化成艺术高度。
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传统、现代因素相互交织,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彼此并存,既不同于以往的历史,也不同于经典作家已有的文学叙述。
2025年高考(新高考)模拟试题卷英语听力音频 双击收听.mp3本试卷共12页,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50分;广东省考生无需答听力部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A. £19.15.B. £9.18.C. £9.15.答案是C。
1.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movie?A.It’s amusing B.It’s exciting C.It’s disappointing 2.How will Susan spend most of her time in France?A.Traveling around B.Studying at a school C.Looking after her aunt 3.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A.Going out B.Ordering drinks C.Preparing for a party 4.Where are the speakers?A.In a classroom B.In a library C.In a bookstore 5.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do?A.Go on the Internet B.Make a phone call C.Take a train trip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陕西省宝鸡市2025年高考模拟检测试题 ( 一)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 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人类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向海洋中排放塑料垃圾,现在每年的排放量已1 000万吨左右。
大部分进入海洋的塑料的密度低于海水,这就意味着如果它们能在海洋中存在几年以上,我们应该会发现数千万吨的塑料漂浮在海面上。
这比我们实际看到的要多几个数量级——那么,塑料都到哪里去了呢?“塑料的失踪不像暗物质, 而是另一种失踪, ”荷兰乌得勒支大学(Utrec ht University)的海洋学家和气候科学家埃里克·范·赛伯(Erik van Sebill e)说,“没有人知道海底有多少,海滩上有多少,有多少被动物摄入,又有多少已经被细菌降解。
这就是我们面临的谜题。
”无论我们在哪里发现塑料污染,都能看到它对野生动物的影响,要量化这些影响的广泛程度——如果我们想要减轻这些影响,量化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我们需要更好地了解海洋塑料是如何分布的,以及被丢弃后的几年或几十年里是如何漂流的。
如果我们想在清理海洋垃圾方面有所成就的话,这一点也是必要的,因为只收集最显眼的1%塑料垃圾可能会没有什么效果。
(摘编自马立克·史蒂芬斯《消失的海洋塑料:它们都去哪儿了? 》祝叶华译)材料二:2004年5月7日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理查德·汤普森教授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消失在海洋:塑料垃圾都去哪里了? 》,文中首次提出微塑料的概念,最新定义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
2023—2024学年海南省高考全真模拟卷(六)语文1.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共8页。
2.考查范围: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几千年的中国文明史上,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常常空前一致。
例如春秋时期的内外交患,使其时代主题交叉点的坐标定在“尊王攘夷”这个点上。
“尊王攘夷”鲜明地体现了时代政治与民族这个大主题,也是华夏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向新时期转化的旗帜。
从政治意义上说,“尊王”凸显了华夏政治国家的主权理念,以周天子的旗帜作为华夏政治共同体最高权力的象征,从而希望通过“尊王”而循守华夏政治国家的制度秩序。
从民族意义看.“攘夷”突出了华夏民族自觉的族别认知和自我认同意识。
《左传》闵公元年记齐管仲曰:“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
”《国语·周语中》周定王云:“夫戎、狄,冒没轻儳,贪而不让。
其血气不治,若禽兽焉。
”很明显,上述论调既带有诸夏文化优越的感性色彩,也有着团结诸夏以求生存的理性意识。
这种意识在春秋战国的历史发展中,逐渐构成华夏民族、国家一体化的文明特质。
春秋战国的历史演进本质上对华夏国家与民族的发展方向起到了定位作用。
战国时迸发的由诸夏向华夏(汉)族的民族一体化和由邦国向(秦汉)帝国的政治一体化的历史演进呈不可阻挡之势。
而随着秦汉以来中原及周边地区大规模的政治一体化与民族融合,春秋时代激烈的民族对立情绪也逐渐趋于缓和.华夷关系也基本稳定下来。
而在这种国家、民族的一体化进程中.华夏族与周边各族人民的思想意识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即作为主权的“中国”与作为民族主体的华夏民族不可分割的同一性也成为共识,并逐渐沉淀为华夏民族、国家深层的价值理念。
秦汉是古代中国自夏商周三代以来天翻地覆的时代。
秦汉统一国家的建立,是一次由宗法分封制国家政体和以“诸夏”为标志的早期华夏民族向统一的君主集权制国家和统一的汉民族转化的关键期。
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语文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在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也变得多样化。
然而,信息的海量增长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信息过载、虚假信息的泛滥等,这些问题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决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文章中提到的“信息过载”是指什么?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说明。
(6分)2. 文章提到了信息传播的哪些特点?请列举并解释。
(8分)3. 根据文章内容,分析信息海量增长带来的问题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2分)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瑶池,抚绥四方,观行天下之民,信可乐也。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4.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8分)5. 范仲淹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政治理想?(8分)6. 根据文章内容,分析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和建筑特点。
(10分)7. 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8分)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8. 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8分)A. 尽管B. 即使C. 既然D. 虽然(1)他______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仍然保持谦逊的态度。
(2分)(2)______天气恶劣,我们仍然决定按时出发。
(2分)(3)______你已经尽力了,结果还是不尽人意。
(2分)(4)______困难重重,我们也要迎难而上。
、单项选择题: 2、下列关于热学现象和热学规律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热量能够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可能从低温物体
传到高温物体
则空气从外界吸收热量 0.5 ×105J
2011 年高考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命题人: 卢锦
亮
3 1、科学家发现在月球上含有丰富的 2
3),它是一种高效、清洁、安全的核聚变燃
料,其参与的一种核聚变反应的方程式为 表述正确的是 A. 聚变反应不会释放能量
3 4 3 +2He→21H +2He,关于 2 He聚变下列
2 1 2 2 B. 聚变反应产生了新的原子核
3 2 He
C.聚变反应没有质量亏损 D. 3 目前核电站都采用 2 He 聚变反应
B. 用活塞压缩气缸里的空气, 对空气做功 2.0 × 105J,同时空气的内能增加了 1.5 5
×105J
C. 物体的温度为 0℃时,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为零 D. 定质量的气体,保持温度不变,压强随体积增大而减小的微观原因是:单位体积 内的分子数减小 3.质量为 M 的人造地球卫星在距地球表面高度为 R 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R 为地球半径,设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gR 2 A .卫星的线速度为 v B.一个质量 m 的物体在该卫星内所受的重力为 0 C.如果该卫星经变轨到距地面高为 2R 的新轨道上运动则其运动周期变小 D.该卫星是地球的同步卫星 4.两根光滑的金属导轨,平行放置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导轨的左端接有电阻 电阻可忽略不计。斜面处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质量为 m, 的金属棒 ab 在沿着斜面与金属棒垂直的拉力 F作用下沿导轨匀速上滑,并上升 图所示,在这个过程中 A.作用在金属棒上各个力的合力所做的功等于电阻 焦耳热 B.作用在金属棒上各个力的合力所做的功等于 mgh与电阻 R 上 产生的焦耳热之和 C.恒力 F 与重力的合力所做的功等于电阻 R上产生的焦耳热 D.恒力 F 与安培力的合力所做的功等于零 其中
R, 电阻可不计 h 高度,如
导轨的
R上产生、双项选择题 5.某物体受到合力 F 的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其 v-t 图 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该物体只向一个方向运动 B.该物体所受的合力 F 方向不断变化, 而大小始 C.3 s 末物体回到原出发点
D.2 s ~4 s 内,物体的动量变化量不等于零,合力 F 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零
6.如图所示,平行金属板中的带电质点 P 处于静止状态,不考虑电流表和电压表对电路的 影响,当滑动变阻器 R4滑片向 b 端移动时 () A.电流表读数增大 B.电压表读数增大 C.R3 上消耗的电功率增大 D.质点 P 将向下运动
A 、 电流表示数为 2A B、 产生该交流电的线圈在磁场中转动的角速度为 3. 14rad/s C、 如果产生该交流电的线圈转速提高一倍,则电流表的示数也增大一倍 D、 1秒内通过 R 的电流方向变化 50次。 8、如图中虚线表示匀强电场的等势面 1、2、3、4。一带正电的粒子只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从 电场中的 a 点运动到 b 点,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由此可判断 A.4 等势面电势最高 B.粒子从 a运动到 b 过程中动能增大 C.粒子从 a运动到 b 过程中电势能增大 D .在运动中粒子的电势能与动能之和不变 9.地铁是大都市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 , 在地铁列车上通常有提示列车加速状态的指示灯, 旅 客可以通过指示灯把握好自己的坐姿 ,防止自己从座位上摔出去 , 其结构如图所示 ,M 是质 量较大的金属块,左右两端分别与金属丝制作的弹簧相连,并套在光 滑水平金属杆上, 当 M平衡时两根弹簧均处于原长, 此时两
7、 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 车 头V
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车 乙灯 甲灯 灯都不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地铁列车加速前进时,甲灯可能变亮 B 、当乙灯突然变亮时 , 旅客有向车后倒的趋势 C、当乙灯亮时 , 旅客受的合力方向向车后 D、当甲灯亮时,列车可能是减速进站了
三、实验题: 10、有一同学测量小车从斜面上下滑所受到的阻力大小,他利用一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 面上某处, 一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 如图 8所示.图 9是打出的纸 带的一段 ,已量出各相邻计数段的长度分别为: S1、S2、S3、S4、S5、S6、S7、S8 .
(1) 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 f =50Hz,打点的周期为 s. 用以上 已知的物理量表示小车下滑的加速度算式为 a = . ( 2)为了求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所受的阻力,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有 . (3)用加速度 a 及其他需要测得的量表示阻力的计算式为 f = . 11、在做“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采用的仪器有:电源 E(电动势 6V , 内阻不计);额定电压 4.0V 的小灯泡 L;电流表○A(量程 0.6A ,内阻约 2Ω);电压表表○V(量 程 5V ,内阻约 15kΩ);滑动变阻器 R(最大阻值 15Ω);开关 S,导线若干。实验中要求 加在小灯泡上的电压从零到小灯泡的额定电压连续可调。 (I).在做实验时,连成的实物电路图如下:
① ;② II ).请你在虚线方框中画出实验所用的正确电路原理图。Ⅲ)某位同学测得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 4 所示。图象是一条曲线而不是直线的原因 是 ———————————————— ;某次测量时,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
A,此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
三、计算题: 1
20.(16 分) 一轻质细绳一端系一质量为 m kg 的小球 A,另一端挂在光滑水平轴 O 上, 20
O 到小球的距离为 L=0.1m ,小球跟水平面接触,但无相互作用,在球的两侧等距离处 分别固定一个光滑的斜面和一个挡板,如图所示,水平距离 s 为 2m,动摩擦因数为 0.25 .现有一小滑块 B,质量也为 m,从斜面上滑下,与小球碰撞时交换速度,与挡板 碰撞不损失机械能. 若不计空气阻力, 并将滑块和小球都视为质点, g 取 10m/s2,试问:
(1)若滑块 B 从斜面某一高度 h处滑下与小球 第一次碰撞后,使小球恰好在竖直平面内 做圆周运动,求此高度 h. (2)若滑块 B从 h=5m 处滑下,求滑块 B与 小球第一次碰后瞬间绳子对小球的拉力. (3)若滑块 B 从 h=5m 处下滑与小球碰撞后, 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求小球做完整圆周运动的次数. 13、如图,在 xoy 平面第一象限内的 MN 和 x 轴之间有平行于 y 轴的匀强电场和垂直于 xoy 平面的匀强磁场, y 轴上离坐标原点 4L 的 A 点处有一电子枪, 可以沿 +x 方向射出速度为 v0 的电子(质量为 m,电量为 e)不计电子的重力。 .如果电场和磁场同时存在,电子将做匀速 直线运动,如果撤去电场,只保留磁场,电子将从 x 轴上距坐标原点 3L 的 C 点离开磁场 . 求: (1)磁感应强度 B 和电场强度 E的大小和方向;
5 所示,电流表读数为 22
(2) 如果撤去磁场,只保留电场,电子将从 D 点(图中未标出)离开电场,求 D 点的坐标; (3)电子通过 D 点时的动能。 因碰撞后速度交换 v 5m/s ,解上式有 h1=0. 5m3)从 A 点到 D 点,由动能定理 Ee 2L EkD 1m 02
kD 2 0 2 分)求出
57 2
EkD m 0
kD 0
2011 年高考模拟试题答案: 、单项选择题: 1、B、2、D、3、A、4、C
、双项选择5、CD、6、AD、7、AC 、8、 BD、9、 三、实验题: 10、(1)略
2).①电流表没有接成外接电路 ②滑动变阻器没有接成分压电路。 Ⅱ.见右图 Ⅲ.①灯丝电阻随温度而改变(灯丝电阻随 I 或 随 U 改变亦可) ②10Ω( 9.5Ω到 10.5Ω之间都给分)
11、 ( 16 分)解:( 1)小球刚能完成一次完整的圆周
运动,它到最高点的速度为 v1,在最高点, 仅有重力充当向心力,
① 在小球从最低点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并设小球在最低点速度为 v, 则又有
1 mv2 mg 2L 1 mv
12
解①②有 v 5m/ s 滑块从 h1 高处运动到将与小球碰撞时速度为 v,对滑块由能的转化及守恒定律有
mgh1
s 1 2 mg mv 22
2)若滑块从 h=5m 处下滑到将要与小球碰撞时速度为 u,同理有 mgh 1mu2 mg s 解得 u 95m/s
滑块与小球碰后的瞬间, 同理滑块静止, 小球
以 u 95m/s 的速度开始作圆周运
动,
绳的拉力 T 和重力的合力充当向心力, 则有
2 T mg m u ④ 解④式得 T=48N
L
3)滑块和小球最后一次碰撞时速度为 5m/ s ,滑块最后停在水平面
上,它通 过的路程为 s ,同理有 mgh 1mv mgs
s 2 s 12.(20 分)解:( 1)只有磁场时,电
子运动轨迹如图
s
小球作完整圆周运动的次数为 n 1
⑥ 解⑤、⑥得 s 19m, n=10
次 1 所示( 1
分) 洛仑兹力提供向心力 Be
0
2 m 0 (1 分)
R
由几何关系 R2 (3L)2
(4L R)2
( 2 分)
求出
8m 0
0 垂直纸面向里( 2
分) 25eL
上的 D 点离开电场,如图 MN 8m 2 2 分) 2)只有电场时,电子从 设 D 点横坐标为 x 0t ( 2 分) 2L 2 所示( 1
分) 1eE 2
t2 (2 分)
2m 求出 D 点的横坐
标为
52
5 2 L 3.5L
2
1 分) 纵坐标为 y 6L ( 1 分
)
3)从 A点到 D点,由动能定理 Ee 2L E
kD 2分)求出
EkD
57 2
50m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