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初三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初三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初三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初三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考试组织情况(命题、监考、阅卷)、成绩分析(班级情况、学科情况)待改进方面(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略

建议及措施

1、要激发学生。教师要关心学生,熟悉每一个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征、能力、学习方式。班主任对每个学生逐一分析,逐一谈话。课任教师对成绩有问题的学生也是如此。做到严格要求,态度友好,言行一致,公平对待。

2、要厚爱后进生。多鼓励他们,始终抱有希望,绝不放弃。为他们树目标,树榜样,鼓励成绩好的帮助他们。对他们要格外友善,多让他们发言,不能放弃,更不能侮辱。将他们的哪怕一点优点进步要放大再放大。

3、要因材施教。从每个学生实际出发,分层教学,分层练习,分层辅导,不能有的吃不饱,有的吃不了,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到成功的喜悦,与增强他们的信心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步。

4、要开展学习方法指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挖掘他们的潜能,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

5、加强班级管理。班主任要加强班级管理,要像保姆一样关心学生。加强课堂管理,没有纪律是上不好课的。

6、要认真开展常规教学教研工作。没有好的教学教研常规,就不会有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作业布置要适量,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向课堂要质量,向德育要质量。要加强信息收集,为我所用。要研究近五年的中考试题。要经常反思,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要大量阅读专业材料,充分利用网络。

7、要正确对待考试排名。只要有考试,就会有排名,就有先后、有上中下。

8、要有忧患意识。要有压力感,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

9、要开好家长会。班主任要准备好发言材料,打扫好教室。要感谢家长支持,尊重家长,鼓励家长与教师沟通。所有教师都要到班级发言。

初三成绩总结与反思

初三成绩总结与反思 在语文科目上最主要的问题还是阅读,也是每次考试最大的扣分点,看来还是需要进行长久的训练,必须把所学到的答题技巧记在心里,并能够学会灵活应用,这样我的阅读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提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初三成绩总结与反思。欢迎阅读。 初三成绩总结与反思1 这次月考的成绩较上次的期末考试并没有较大改观,说明我的成绩既没有进步也没有退步,而我每次的成绩总是不理想,说明我各科的知识点掌握的不够好 发下来卷子之后,经我自己分析,发现主要还是审题不够仔细,还有一些不会做或自认为时间不够的题,这些是因为课外题做的还是太少,需要多做题才可以解决。而语文的阅读,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答题时我总是天马行空般的乱答,完全忘记了我背诵的各种方法,所以得不了较高的分。 在语文科目上最主要的问题还是阅读,也是每次考试最大的扣分点,看来还是需要进行长久的训练,必须把所学到的答题技巧记在心里,并能够学会灵活应用,这样我的阅读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语文是最考验努力的学科,但如果足够努力,也会是分数和成绩提高最快的学科,我们怎样对待语文学习,语文也

会用自己的方式来回报你。记得有位中考状元说过:“如果你把语文当作一门学科,那么你永远也学不好语文;如果你把语文当作对自己灵魂的升华,那么你会在不知不觉中学好语文,获得好成绩。”我们学语文不能仅仅为了成绩,更为重要的是在学语文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思想意识,得到属于自己的收获。 虽然月考卷子较难,但是正如老师所说,难度大的卷子就如同压力巨大的压缩机,它可以压扁海绵,却压不动钢铁。所以,我们要努力将自己变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夯实基础,努力拔高,让再难的卷子也压不倒我们的自信和成绩。 而在数学方面,我还是要紧跟老师的步伐,多做难题、课外题,杜绝再出现这次“难题会做,简单题却错”的情况,用自己的努力换来成绩。 努力吧!好成绩永远属于会思考的,勤奋的人。 初三成绩总结与反思2 上周,我们学校举行了第一次月考,在这次月考中,我取得了班级13名,年级18名,还算比较让自己满意的成绩(历史第二高)。语文,化学名次分别是8名,16名。数学,外语,物理分别是27名,57名,19名。对比之后发现,英语和数学是本次月考中主要给自己拉分的科目。我的英语水平在年级里也属于一般,就是学的不扎实,这次也是历史最低的78分。在英语方面首先要保证基础不扣分,同时提升阅读和完形,要背的东西多了,就

初三数学质量分析报告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陵中学_初三数学___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一、 试题总体评价及建议:题目难易适中,知识点全面,综合能 力较强,能够检测学生一学期的数学学习情况。 二、 学生答题情况: 1、总体情况: 2、选择题各题得分情况: 失分较多的题目及其原因分析: 失分多的是第6、8、10、12、1 3、17、18题 1) 选择题: 第6题学生对概念理解不清。 第8题学生对完全平方式掌握不好。 第10题线段长度和点的坐标不会转化。 12题学生对工程问题理解不透彻。 2) 填空题: 13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不灵活。 17题学生忽略了条件,个别学生没化简。 18题学生对图形间的面积转化不熟练。 3、非选择题得分情况: 1 7

失分较多的题目及原因分析:第21题,23题,24题、25题,26题,27题3)解答题: 21题学生计算能力差,m值只求了一个,没根据条件进行取舍 23题学生在网格里找不到特殊图形 24题学生的计算能力差 25题第2问学生不会分析问题,个别学生算错数。 26题第3问漏答案,考虑问题不全面。 27题第2问学生审题能力差,结果不符合要求。第三问学生没有发现规律,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差。 三、今后教学需要采取的措施: 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坚持精心备课,吃透教材,用活教材,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努力把课堂调控好,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方位、多层面来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创新能力。 3、在课堂上尽量做到少讲、精讲,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规律的归纳总结。

初中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初中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 告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三屯镇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七、八年级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组织考试与阅卷情况 本次期末考试,我校于2018年1月29、30日两天进行,应考人数为595人,实考人数为591人。考试期间组织严密,教务处统一安排了考务,共设10个考场,七、八年级在同一考场交叉,前后不同级、左右不同班。为保证考试成绩的真实有效,教务处强调了考试纪律及监考教师的职责,频繁巡考,统一集中订卷等方式加大对考试纪律的检查,在考试期间发生的违纪现象记大过一次,试卷以0分记,坚决杜绝学生违纪行为的发生。阅卷采取的是分年级分科流水作业,确保教师对同一题的评分标准一致,各科统一安排了、固定地点,保证了批卷过程严谨、认真。 二、试卷来源及评价 本次考试,所有科目都由县教育局命题,试题难度总体中等偏易,部分偏难。试题质量较往年大为提高,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兼顾,部分学科极少量试题出现了考点不明现象,影响了考试成绩,但影响不是很大。 三、考试成绩分析: 从学校提供的数据和县教育局成绩统计表的数据反映出来的问题看,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校内各班学科成绩之间的不平衡,有的班级优分人数偏少。 就全校最高分和最低分来看:政治最高96分,最低32分;语文最高113分,最低15分;英语最高109分,最低17分;数学最高120分,最低1分;物理最高94分,最低2分;历史最高94分,最低8分;地理最高95分,最低12分;生物最高99分,最低16分;总体来说最高分与最低分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数学科尤为突出。

九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九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考察目的和指导思想 为加强对教学质量的了解和质量跟踪,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命题范围,使考试能够准确地评价学生在新的数学课程方面的发展情况,促进课程改革的工作继续深入的开展.注重学以致用,联系实际,培养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的意识。重视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和学生在数学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使学生能够打下较好的数学基础,为中考和今后的学习作好准备。本学期数学期末考试仍以《数学课程标准》和统一教学要求为依据进行命题。 二、试卷分析 1、考试方式 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 2、题量、题型和分值设置 全卷120分.总题量26题,其中选择题10题,每题3分;填空题8题,每题3分;解答题9题,共89分. 与中考题量设置一致. 本次试卷难度比为7:2:1。 3、考试范围 : 九年级(上)的全部内容和下学期的二次函数。 4、试题来源 知识点源于《数学课程标准》相应年级的要求,以九年级上的知识内容和九下的二次函数为主要载体。试题注重基础,试题题型大部分来自课本,其中基础题主要根据是课本中的练习题A组习题的题型.个别题加以改造.此外包含一些变式题或自编题.在体现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注重命题的教育价值立意.同时对学生联系实际、分析应用、观察探索、创新思维、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进行考察. 整体在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之上,又考察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其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试卷难易程度、题量适中,照顾了中下水平的学生。力图达到较高的

及格率和均分。基础性的题目较多,预设难度为0.60-0.65。中档题的难度以中等生的难度为参照,中等生可较好发挥,但难题的高度较高,要考高分有一定的困难,满分较难。 三、班级基本情况 本班54人参加考试,优分12人,及格24人,低分21人,均分60,成绩一般。 四、得失分析 1.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主要得失分分布情况 (1)得分情况:总体看来,学生答题比较好的主要集中在能够直接应用课本的基础知识的题目,学生对单个基础知识点的考查题答得较为理想, 选择题的答题情况总体较好,学生1,10题基本都能完成,第7题错的较多。 填空题最好的是第1题、第2题和第5题,这些题目的主要特征是只有一个知识点的计算类题目是纯技能考查,只涉及单个概念和计算,只要平时训练到位基本都能得分。其次是3、4、6,其中3题是学生较为熟悉的题型。 解答题基础的计算题和分析及作图都较为理想,计算题较好,23题是基本应用题,虽然解决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但大部分学生还是能正确理解题意列出方程。比以往应用题的得分率略高。 (2)失分情况:主要问题集中在函数、几何、综合类题目. 1.表现在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不够清楚,如代数式和方程的概念混淆,不会分析应用。 2基本运算能力不过关,出错较多。 3.审题粗心,不能按要求解题,錯解漏解,答非所问。 4. 涉及阅读理解类题目整体得分率较低,对题目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比较差,存在题意理解上的困难。

九年级化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九年级化学上期期末教学质量分析 xx 本学期本人任教九(2)班九(3)班和九(4)班的化学教学工作,从学生的整体水平看,九(2)班的学生平均基础稍好些,而九(3)九(4)班的基础较差,经过本次的全县统一考试成绩分析存在许多的方面提升的现象,现分析如下: 一、试卷分析: 1、立足基础,注重对化学理论、概念、用语等的考查 试卷以选择题(分)、填空题(分)、实验题(分)、计算题(分)的形式,较好地考查了初中化学的两个变化、物质的分类、原子的结构、化学用语、化学符号等知识。同时试卷还以基本要求为考查目的,考查了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数据处理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重灵活运用知识和探究能力的考查 试卷创设探究思维空间,让学生进行探究,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与方法的能力;具有探索性,有利于考查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析、探求、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3、重视阅读理解、获取信息和数据处理能力的考查 从文字、图像、数据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新课程特别强调的,较好地实现了对这方面能力的考查,强调了培养学生在现代社会中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的要求。 4、重视联系实际生活、突出化学应用能力的考查 试卷多处设置了实际应用问题考查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5、注重环境保护问题的培养。结合环保主题,注重培养学生呢个的环保意识,从小养成环保习惯。 三、学生成绩分析:

九(2)班总人数58人,一人缺考,及格人数18人,未及格39人,及格率31.6%,平均分53.9分。最高分85分,最低分32分。九(3)班总人数58人,及格人数2人,未及格56人,及格率3.4%,平均分34分。最高分72分,最低分16分。九(4)班总人数58人,及格人数4人,未及格54人,及格率6.9%,平均分36分。最高分76分,最低分15分。 四、对今后教学工作的改进方面: 通过此次考试的分析,发现我们化学学科学生基础不够扎实,少数学生成绩依然不够理想,答题语言描述不够准确,化学符号书写不规范,对所学知识,不能灵活运用。 1、自期中考试以来,化学教师针对少数后进学生进行了针对性的辅导和督促,但由于学生自身学习态度问题、学生对化学课的兴趣问题、或其他因素导致少数学生依然对化学的学习有困难。 2、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还很欠缺,不能对已学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学生学习浮夸,不踏实,对综合性强的题目失分较多。学生的综合知识应用能力有待提高。 3、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差,在如在经常强调的同类题型上屡次失分。 4、强调规范,重视表述。答卷中反映出学生不会审题、字迹潦草、写错别字、化学式书写错误、隐含在图示及表格中的信息不会引用、语言表达不规范等,这说明在规范答题训练方面有缺陷,要在平时 的作业训练及测试评讲中加强答题规范的训练,注意科学性和规范化,以减少答题的失误,并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5、需要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实验技能,注重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初中数学质量分析报告

(完整word版)初中数学质量分析报告 亲爱的读者: 本文内容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收集整理后编辑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详细的校对,但难免会有错误的地方,如果有错误的地方请您评论区留言,我们予以纠正,如果本文档对您有帮助,请您下载收藏以便随时调用。下面是本文详细内容。 最后最您生活愉快 ~O(∩_∩)O ~

(5)探索结果明确,推理过程较严密。在证明探索题中,学生能正确的探索、猜想题目的结论,并能说出理由,在证明过程中,因果关系明确,推论严密,逻辑性强,从答题情况看,可以反映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强这有利于新课程的实施。 2 .学生答卷的突出问题 (1)少数学生由于基础差,不会做题,试卷空白多,整洁性差,准确性不高,得分率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答题格式混乱,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充分说明学生对基本概念不清,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差,学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现象严重 (2)少数学生缺乏动手操作、亲身实践的能力,对知识理解不到位,不知道如何正确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计算能力较差,造成失分较多。 (3)少数学生对开放性试题和探究性试题答的不理想,缺乏探究意识,不能大胆猜想。 四、对今后教与学的建议 1、深入学习课程理论,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努力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要通过学习强化课程意识,进一步掌握新课程的理念、性质、特点以及相应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技能,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向具有现代特征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从演绎式教学转向归纳式教学,即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提出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形成概念,得到定理、公式、法则等--解释、应用、拓展。 2、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对基础知识的教学,不应仅仅教数学结论,而应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把探索的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意义建构,进而到达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并注意揭示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提炼和总结蕴含在知识内的数学思想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对基本技能的训练,应通过创设新的情景,让学生在变化的情景中去运用,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训练,而不能变成大量的、机械的、重复的操练,因为操练并不发展意义,重复并不引起理解,反而加重学习负担,降低学习效率,引起学生的厌恶。 3、重视能力的培养,不但要加强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观念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且还要注意分析处理信息能力、探究发现能力,数学语言能力、数学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反思调控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对运算能力的培养,既要鼓励算法的多样化。对空间观念的培养,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展开思考与训练,循序渐进,逐步形成。对思维能力的培养,既要重视演绎推理,又要重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统计推理等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发展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4、注重积极的情感、负责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培养,发挥非智力

期末考质量分析报告(教师个人)

武威二十三中(八)年级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地理)质量分析报告 任课教师:周登博 任课班级:八年级(1)(2)(3)(4)(5)(6)班 一、成绩统计 1.成绩统计表(保留一位小数) 2.分数段统计表(单位:人) 二、检测成绩分析说明 试卷共22道题目,主观题2道,分值占比33.33%,客观题16道,分值占比66.67%;学科总分50,本次考试年级最高分50分,

最低分5分年级平均分34分。 以全年级学科平均分来衡量,这次考试本年级高于学科平均分的学生人数较多,相应高分段的学生人数密度来的较大,而低分段学生的成绩拉扯全年级本学科平均分较为显著。本次考试,将总分分为一、二、三档分档线,分别而设置成54分、48分、42分。通过科学分解,地理学科的一、二、三档分数线分别是:54、48、42。一档线学生人数累计较多的班级是1班、6班,二档线学生人数累计较多的班级是4班、2班,三档线学生人数累计较多的班级是3班、5班。各班中有的学科成绩较高的学生比较密集,有的学科成绩较低的学生比较密集,高分段学生密集的班级排名:1班、2班、6班、其中2班高分段人数最多;低分段学生密集的班级排名:3班、5班。其中5班低分段人数最多。 三、存在的问题分析、说明

本学科的整体难度把握: 0.63,学科试卷要求有点偏高,试卷难度偏难。分别从客观题,主观题试题难度分布结构看,这次考试 试题的难度分布情况见下表: 从试题难度分布中可看到,本学科试卷中,其难度设计的考虑 还比较周全。试题的难度分布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分布有直接的影响,它反映了命题者的命题指导思想。对试卷总体难度的把握与设计时,一定要多从试题难度的分布结构上来思考。试卷共22道题目,综合题2道,分值占比33.3%,选择题20道,分值占比66.7%,学科总 分60分,本次考试年级最高分60分,最低分7分,年级平均分44.7分。 本次考试卷内容涉及到八年级地理第一章内容,对北方的自然 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农业及工业发展等均有考查。 具体内容为:选择题第1、2、3以及填空第11、12涉及南北方的地理差异;选择题第4、5小题,填空第16小题涉及中国不同地 区的农业特征,综合题第18、20小题题涉及自然环境中的地形地势和河流;选择题第6、7小题,填空第14、15小题,综合题第19小题涉及北方的自然环境,农业及工业发展等均有考查。 四、改进的办法及措施 1.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课堂中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渗透教材的重点,难点;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 学生的分析能力,多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2.在课堂教学的练习环节,多出示地图,帮助学生识记地图, 把握好地理课教学的特点;在课后练习巩固的时候,除了识记知识点,还要多设计填图题,在不断地记忆中加深印象,最终掌握。

初三期中考试成绩分析及总结_页

初三期中考试成绩分析及总结_页2 备课组长做好计划并认真记载备课情况;②备课组长要有一定的分工和布置,要求提前计划,落实到人;③创建备课组公共邮箱,要求各位老师一定要有一定的上传量,上传内容最好是备课组统一要求、布置,并经过认真设计的内容,并可永久保存;④学校领导、级部主任加强过程管理与检查反馈;⑤重视学科捆绑,本次区期中考试,我们将着重考察各学科在全区的综合实力强弱,并模拟计算考评。届时,学科组间的差距便显而易见。“组荣我荣,组衰我衰”,真诚的希望并祝福,你所在的学科能因为组内每个人的积极付出而斩获沉甸甸的尊崇! (2)各位老师要有自己的备课笔记,起码具体到每一课时的简案。这是区教育局上次抽查时的要求。海门市教育局检查教师的备课情况,要求午间辅导也必须有教案。文山初中吴志军校长在谈教学管理经验时交流过一种思想:我们要将老师从教室拉到办公室去,务必使老师好好批改作业,认真备课。这种种形式,都集中指向老师上课必须充分准备。老师,你可一定要敬畏课堂!!! 具体措施:以前的不补,今后的要做。下次检查时,真不希望再发现有老师不具有系统的备课笔记。 2、关于上课: 具体措施:落实级部“一天一课”,同课异构,加强研究。每周安排2门学科,每门学科安排2名教师执教同一课题。教而不思则罔,思而

不教则殆。这一活动,有助于教师积极思考,在比较中研究,在研究中比较,促进相互交流和自身业务成长。这一活动请张钱云老师负责组织,样式参考陆云主任校级“一天一课”。 3、关于作业管理: 全校基本达成共识,“小小练”、“周周清”等集体的统一测试性练习务必做到每个学生: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鉴于初三学生人数较多,练习册等平时作业务必做到:(1)关键学生(各班前20名)必须批改;(2)抽样批改,了解班级整体情况。 4、关于个别辅导: 在现有统一安排的辅导的基础上,实行“及时盯防”战术。建议教师根据学生练习完成情况,让课代表第一时间通知部分学生到办公室查漏补缺,夯实知识基础。这方面,泡班的瞿晓峰主任,堪称模范,值得效仿! 5、关于考试组织: 关于制卷,有老师急于将小先生班和常规班放在同一平台上较量,想尽快看出点差距来。这次期中考试,语数外物中有两门学科统一试卷,让小先生班学生感觉学而不练,容易自乱阵脚,打破小先生班的教学节奏。提前部分未能得到充分、及时反馈,真是遗憾。两类班级学生明显不一样,试卷应当有区分! 关于组内制卷,希望制卷老师做到“两头不受气”——不让自己考得特别好,不让同轨老师受气;不让自己考得特别差,不让自己受气。 6、关于评价反思: 每次上课后,每次练习或考试后,老师们都应该有一次教学反思。

初三数学质量分析报告.doc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陵中学_初三数学___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一、试题总体评价及建议:题目难易适中,知识点全面,综合能力较强,能 够检测学生一学期的数学学习情况。 二、学生答题情况: 1、总体情况: 2、选择题各题得分情况: 失分较多的题目及其原因分析: 失分多的是第6、8、10、12、13、17、18题 1)选择题: 第6题学生对概念理解不清。 第8题学生对完全平方式掌握不好。 第10题线段长度和点的坐标不会转化。 12题学生对工程问题理解不透彻。 2)填空题: 13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不灵活。 17题学生忽略了条件,个别学生没化简。 18题学生对图形间的面积转化不熟练。 3、非选择题得分情况:

失分较多的题目及原因分析:第21题,23题,24题、25题,26题,27题3)解答题: 21题学生计算能力差,m值只求了一个,没根据条件进行取舍 23题学生在网格里找不到特殊图形 24题学生的计算能力差 25题第2问学生不会分析问题,个别学生算错数。 26题第3问漏答案,考虑问题不全面。 27题第2问学生审题能力差,结果不符合要求。第三问学生没有发现规律,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差。 三、今后教学需要采取的措施: 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坚持精心备课,吃透教材,用活教材,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努力把课堂调控好,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方位、多层面来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创新能力。 3、在课堂上尽量做到少讲、精讲,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规律的归纳总结。

小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XX小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工作已经结束,?这次考试 1-6年级由县教育局统一出题,联校组织考试(四五年级全县统考)。现对我校 (1-6年级)各科成绩做如下分析报告:? 一、试卷评价方面 本次考试由县教育局统一命题。各科试卷,内容覆盖面广,重点突出,有一定的代表性,试卷题量适中,难易适度,有一定的层次性,较好地体现了 《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目标体系,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又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较全面地检查了学生对本学期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考试质量方面 二、成绩取得方面:? 1、立足基础,恰当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语文学科大部分学生对拼音、生字、词等基础知识掌握较好,说明任课教师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加强训练,反复巩固,常抓不懈。本次考试中学生基础知识的得分率较高,书写、看拼音写词语、组词、联系上下文选择词语、古诗名言积累等学生掌握比较熟练、牢固。? 2 、关注差异,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体验、收获。?

将开放题引入试卷,引入教育评价,试题反映的不仅仅是“会”与“不会”、“对”与“错”,也反映对问题理解的深度与广度,为学生提供自己进行思考并用他们自己的观点表达的机会,要求学生建构他们的思维反应而不是选择一个简单的答案,允许学生表达他们对问题的深刻理解。? 3、题型灵活多变,体现课改理念。? 试题注重学生动手、思维能力的培养,如动手画一画,解决问题等学生的 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 四、存在问题方面? 从整个学科考试情况来看,存在问题比较大的是科学学科,主要原因是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水平不高,缺少教师,一人担任多个班级或不同年级课程。下面以语文、数学两科为例分析:? 语文学科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盲目复习,忽视基本功训练。? 学生书写不规范,习作中错别字较多,对易混淆的字,各年级都有部分学生没有完全掌握,导致失分,其实,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到技能的形成,需要一个实践操作、反复训练的过程。? 2、急于求成,缺乏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如一年级学生灵活运用能力较差,不能照样子完成类似的问题,看图写话 时部分学生表达能力较差,写话格式不正确;中、高年级语文教师对一些很重要的基本运用训练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缺少长期的、反复的、坚持不懈的训练,使学生基本功较差。试卷中无论是作文还是阅读理解回答问题,都出现较多错别字。其实,语文能力无外乎听、说、读、写,只要老师们持之以恒的坚持多读、多写、多听、多练、多记、多问,养成良好

(完整)初三数学(上)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2014—2015年沿河官舟中学秋季第一学期 九年级(上)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龚渐文 本试卷编排具有起点低、坡度缓、难点分散等特点,体现了 对初三(上)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以思维为核心的数学能力的考查,较好地发挥了初三数学期末考试对初三(上)数学教学的评估和教育成果的检验。 一、试题分析: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题总量为26个小题,总分为100分。考查内容涵盖了九年级(上)教材的主要内容,各领域分值分配基本合理。本卷中不同难度试题比例基本合理,容易题、中等题、难题比例为7:2:1,符合考试要求 试卷分为填空、选择、解答三个大题, 1、填空、选择题 这部分试题在一定的广度和较浅的深度上重点考查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方法,并有适当增加考查学生数学素养和思维品质能力。 2、解答题 这部分题从题型到每道题所考查的内容以及能力、难度值、区分度等各项指标保持相对稳定,从运算、推理技能、空间观念到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上都逐步提高,具有鲜明的梯度、区分度。

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问题: 1、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技能的训练不到位 学生对初三数学中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 的理解、提取、应用均存在明显的差距,不理解概念的实质, 知识产生过程,就不能正确运用概念,导致运算、推理错误2、运算能力差,由此造成失分。 计算技能低,不熟记常用的数据,如常用的勾股数,或特殊 角的三角函数值等。 对策: 1、在教学中,注重公式法则的发生过程,搞清公式、法则之间 内在联系,以及它们应用的条件、适用的范围 2、练习要循序渐进。首先要保证足够的基本题,要认真抓好运算 格式步骤的训练。对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要指导学生弄清错误 的原因,并及时改正。 3、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解决难点。尤其是数、式、解方程 有关基本运算,要达到熟练准确的程度。要熟记常用的重要 数据。 4、对数学思想方法的体验、理解、运用还有一定的差距。尤其 是数形结合、方程函数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理解运用有一 定的差距。实际上平时教学中,我们练习过这些题型的综合 题,但是学生解题能力较差,还不能正确解答出来。说明我

九年级化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九年级化学上期期末教学质量分析 何玉平 本学期本人任教九(2)班九(3)班与九(4)班的化学教学工作,从学生的整体水 平瞧,九(2)班的学生平均基础稍好些,而九(3)九(4)班的基础较差,经过本次的全县统一考试成绩分析存在许多的方面提升的现象,现分析如下: 一、试卷分析: 1、立足基础,注重对化学理论、概念、用语等的考查 试卷以选择题(分)、填空题(分)、实验题(分)、计算题(分)的形式,较好地考查了初中化学的两个变化、物质的分类、原子的结构、化学用语、化学符号等知识。同时试卷还以基本要求为考查目的,考查了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数据处理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重灵活运用知识与探究能力的考查 试卷创设探究思维空间,让学生进行探究,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与方法的能力;具有探索性,有利于考查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析、探求、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3、重视阅读理解、获取信息与数据处理能力的考查 从文字、图像、数据中获取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就是新课程特别强调的, 较好地实现了对这方面能力的考查,强调了培养学生在现代社会中获取与处理信息能力的要求。 4、重视联系实际生活、突出化学应用能力的考查 试卷多处设置了实际应用问题考查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5、注重环境保护问题的培养。结合环保主题,注重培养学生呢个的环保意识,从小养成环保习惯。 三、学生成绩分析: 九(2)班总人数58人,一人缺考,及格人数18人,未及格39人,及格率31、6%,平均分53、9分。最高分85分,最低分32分。九(3)班总人数58人,及格人数2人,未及格56人,及格率3、4%,平均分34分。最高分72分,最低分16分。九(4)班总

学校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学校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xxxx 年第二学期的学生期末监测已经落下帷幕,我校比较圆满地完成了此次任务。测试后的质量分析如同一面明镜,不仅显示了测试中学生知识掌握应用的情况,还反射出教师在教学中的得与失,更让我们更为清醒地认识到——一份耕耘,换来一份欣喜的收获;一份付出,换来一份真诚的回报。现对我校的各科成绩做如下分析汇报: 、试卷来源及试卷评价: 本次考试的试卷由教研室统一命题,纵观整个试卷,本期末测查试卷是一份精心设计有价值的试卷,内容覆盖面广,重点突出,有一定的代表性,试卷题量适中,难易适度,有一定的层次性,分值分配合理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又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归纳,能较全面的检查学生对本学期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取得明显成效之处及经验: 1、立足基础,恰当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情况。 语文学科大部分学生对生字、词等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任课老师都相当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加强训练、反复巩固,常抓不懈,一一过关,使学生牢固掌握。本次考试中学生基础知识的得分率相当高,如书写、 看拼音写词语,形近字组词,常用标点符号运用,古诗名言的积累;查字典,修改错别字学生都掌握得比较熟练、牢固。 2、关注差异,不追求学生发展的整齐划一而追求个体发展的最大 化。 将开放题引入教育评价,试题反映的不仅仅是“会”与“不会”,

“对与“错”,也反映对问题理解的深度与广度,为学生提供自己进行思考并用他们自己的数学观点表达的机会;要求学生建构他们的反应而不是选择一个简单的答案;允许学生表达他们对问题的深刻理解。本次期末检测的试卷在这一方面做出了大胆而有益的尝试: 如四年级试卷第六大题统计的第3 小题:从统计图上可以看出,人均寿命在逐年,这说明学生的答案形式多样、不拘一格。由此看出,孩子的创造思维能力是不可估量的,我们应该多给他们提供这样的机会,激发孩子的创造潜能。 从各年级的成绩统计可以看出,填空题和计算题的得分率较高,可以看出学生的计算能力、记忆、理解能力较强。由此可见,学生对记忆、理解、计算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得还是比较扎实的。在各年级的试题中解决实际问题的题都占有一定的比重。如四年级试题第五大题“动手画一画”,学生虽然作图不十分规范,但学生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值得肯定的。 3、题型灵活多变,体现课改理念。 试题注重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如动手画一画、解决问题等,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 这次试题即便是基础知识也比较灵活,难度较高,部分学生对于开放性习题的解答较以前有较大进步,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得到逐步提高,有不少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平时所学,正确解答。在语文的阅读理解、写作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体现,由此可见,在平时教学中教师们对基础知识教得扎扎实实,训练反反复复,能注重教学的生活化,注重知识的内化和迁移,努力做到举一反触类旁通,立足课堂,延伸课外,因而多数学生学得比较主动、灵活,学习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4、补差帮困,因材施教颇有成效 全体教师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位学生负责,让每一位学生进步的态度。加强补差的力度,强调补差帮困的实效性,激发学习兴趣,利用一些课余时间及时做好补缺、补差工作,力争做到日日清。对学困生采取优先措施,如优先提问,优先辅导,优先面批作业等等,全面提高合格率。正是

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上学期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位老师辛勤工作下,在全体学生的大力配合下,我们圆满的完成了上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特别是上期的期末考试,许多老师和同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期末考试是对每位同学一年来学习情况的检查和总结。也是对每位同学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效果、学习方法的检查和总结。同时也是对全体教师教学质量的一个检测。上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所以学校安排了本次质量分析。当然,在下面的分析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某些班级,某些同志,需要说明的是,学校不是在翻旧账,不是针对某些同志,只是想通过一些数据和现象,发现查找出我们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加以改正,进一步提高教学成绩,为我校今后在中考中立于不败之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试题分析 上期期末考试由县教研室统一命题,大部分学科试题遵循《课程标准》,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同时又注意必要的区分度,部分试题对学生的审题要求较高。但个别学科试题不太科学合理。如七年级数学,考查重点严重偏移,期中以前知识占60℅,期中以后仅占40℅。且考察知识点重复现象较多。全等三角形这一重点竟然没有考察。不利于考察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2、同年级各班级的总分平均分差距较大 七年级班级最高总分为333.27,最低分为293.06,相差40.21分。八年级班级最高总分为385.16,最低分为363.65,相差22.01分。 3、优秀生分布情况

4、常识课成绩平均分 七年级:历史34.72、地理22.35.、生物28.24。 八年级:历史38.88、地理34.76.、生物51.13。 三、存在问题 (一)、学生方面 1从学生考试的态度来看,一部分学生不够重视,考前复习阶段,浮躁不安,目标不强,计划不周,复习被动。考试中,粗枝大叶,随心所欲,发挥欠缺,书写潦草,考场中睡觉者大有人在,尤其是英语科和常识课;考试后,面对失误,从不反思,漠然处之。 2、从学生答题情况看,知识的掌握与应用的能力差异较大。各学科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固,得分率相对较高,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比较差。如语文学科结合语境释词的能力,对知识的运用的灵活度,对

九年级语文成绩分析与评价报告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学科成绩分析与评价报告 (阿克苏市第六中学姓名:冯新玲) 一、引言 本次试卷为南疆四地州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坚持新课程标准,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检测学生的语文素养及综合能力,展现学生的的基本素质,试卷从基础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这四个方面考察学生九年级上册语文学习情况,同时也考察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及素养,对今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具有导向作用。 二、成绩分析 成绩统计分析: 我校九年级本次参加语文学科考试的总人数为723人,根据学生成绩统计,其中平均分为63.67分;优秀人数为8人(85分以上含85分),优秀率为1%;良好人数为82人(75分以上含75分),良好率为11.34%;及格人数为421人(60分以上含60分),及格率为58.23%;基本合格人数为186人(45分以上含45分),基本合格率为25.73%;低分人数为5人(低于35分含35分),低分率为4.84%。 试卷难度分析: 本次试卷试题范围是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书本及课外阅读,试题难度适中、题量安排合理,内容符合九年级学生本阶段学习范围,试卷既有对课内书本知识掌握情况的考察,也有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察,是一份不错的阶段性综合试卷。试卷分为基础积累与运

用、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四个部分。 三、归因分析 1.基础积累与运用:基础知识不扎实,语言运用能力不强。 本版块试题内容紧扣教材,考查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及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主要有字音、字形、正确使用词语、辨别语句、读图分析、名着阅读、古诗文默写等。常用字的读音和常用词语的书写全部从教材“读一读,写一写”中或课文中选取,名着阅读和古诗文默写也选自教材课文或教材后面推荐的篇目。但是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并不牢固,字音、字形、古诗文默写识记不准。读图题学生完成情况良好,学生都能从图中得出节约水资源这一主题。名着阅读失分严重,原因是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够,对名着故事、人物、情节了解太少。古诗文默写,一些学生背诵效果不好,默写不准确,出错较多的字:“诸侯”的“侯”、“遣冯唐”的“遣”。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不强,一些基本知识还不会在语境中实际运用,没有转化为能力。 2.文言文阅读:选文是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文《唐雎不辱使命》,得分率不高,本篇在复习时多次练习过,但学生的的分率仍然不高。原因在于部分学生对文言实词、虚词的识记、重点语句翻译都记得不熟,对文言字词的理解不到位。 3.现代文阅读:缺乏语言理解感悟和表述能力。 课内选读部分失分原因是对学过的课文和知识点掌握不牢;课外选读得分率较低,学生审题不清,总结能力和表达能力较差。 课内选读文段是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文《敬业与乐业》,得分率较低,很多学生对文段的内容归纳不到位,主观题答得不好,这归咎于对学过的课文熟悉度不高,平时对学过的课文就放在一边不予理会,只在考试前随便看了看,未做深度理解和记忆。课外阅读文段选的是小说,学生对情节的把握存在问题,个别学生根本连小说的故事内容都看不懂,

初中数学质量分析报告

初中数学质量分析报告 一、试题分析 1、课标和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生了一些变化,删减了一些繁、难、旧的内容,增加了知识应用和合情推理等要求,同时也强化知识应用的灵活性。试题突出双基考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充分让教师和学生明确新课程的双基是什么。 2、试题着重评价学生感受事物,体现过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的思想方法,试题内容源于教材,有效地引导教师和学生注重教材的基础示范作用,引导教师重视课堂、重视学生参与、重视过程、夯实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证。 3、本次试题的难度设计恰当,从考试情况来看,基本与预期的目标一致。试卷力求做到难度分布均衡合理,尽量减少了过难和过易的试题,因为题目的难度要求比以往有所降低,故此次统测成绩师生基本上是皆大欢喜。 二、考试的基本情况 本次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全面考查了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试卷起点低,覆盖面广,难易适中。通过本次考试,不但对前阶段的教学复习作了全面的检查,而且能有效地找出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下阶段的努力方向。 三、答卷分析 1 .学生答卷的主要特点 (1)从卷面分析反馈情况看,绝大多数学生书写认真、干净整齐,而且计算题有步骤,分析题有充分的理由。

(2)大多数学生答卷的心态良好,目的明确,能够正确对待考试,极大的发挥出自己的潜能,把失分率降到最低限度。 (3)大部分学生对“双基”的掌握程度较好,对基础知识理解透彻,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会运用知识,会解决问题。 (4)大部分学生的运算能力过关,训练到位,运算速度快,准确性高,并能合理安排解题步骤。 (5)探索结果明确,推理过程较严密。在证明探索题中,学生能正确的探索、猜想题目的结论,并能说出理由,在证明过程中,因果关系明确,推论严密,逻辑性强,从答题情况看,可以反映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强这有利于新课程的实施。 2 .学生答卷的突出问题 (1)少数学生由于基础差,不会做题,试卷空白多,整洁性差,准确性不高,得分率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答题格式混乱,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充分说明学生对基本概念不清,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差,学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现象严重 (2)少数学生缺乏动手操作、亲身实践的能力,对知识理解不到位,不知道如何正确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计算能力较差,造成失分较多。 (3)少数学生对开放性试题和探究性试题答的不理想,缺乏探究意识,不能大胆猜想。 四、对今后教与学的建议 1、深入学习课程理论,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努力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要通过学习强化课程意识,进一步掌握新课程的理念、性质、特点以

小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小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新一完小教导处 2016年下学期小学(1-6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工作已经结束,这次考试1-6年级由区教研室统一出题,联校组织考试(三年级全区统考)。本次考试能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坚持“考”服务于“教”,服务于“学”的原则,强化考试的激励、诊断和反馈功能。对全区的教育质量作出全面的监控,提高了考试的信度和效度,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与课程改革相适应,达到了以测导教、以测促教的功能。现对我校(1-6年级)各科成绩做如下分析报告: 一、试卷来源及试卷评价 本次考试由教研室统一命题。各科试卷,内容覆盖面广,重点突出,有一定的代表性,试卷题量适中,难易适度,有一定的层次性,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目标体系,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又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较全面地检查了学生对本学期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考试质量情况(见表) 三、本次教学质量检测取得的成效 1、立足基础,恰当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语文学科大部分学生对拼音、生字、词等基础知识掌握较好,说明任课教师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加强训练,反复巩固,常抓不懈。本

次考试中学生基础知识的得分率较高,书写、看拼音写词语、组词、联系上下文选择词语、古诗名言积累等学生掌握比较熟练、牢固。 2、关注差异,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体验、收获。 将开放题引入试卷,引入教育评价,试题反映的不仅仅是“会”与“不会”、“对”与“错”,也反映对问题理解的深度与广度,为学生提供自己进行思考并用他们自己的观点表达的机会,要求学生建构他们的思维反应而不是选择一个简单的答案,允许学生表达他们对问题的深刻理解。 3、题型灵活多变,体现课改理念。 试题注重学生动手、思维能力的培养,如动手画一画,解决问题等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 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从整个学科考试情况来看,存在问题比较大的是科学和品社学科,主要原因是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水平不高,缺少教师,一人担任多个班级或不同年级课程;品社学科无专任教师,教师对社会现象缺乏判断能力,导之学生对是非判断模糊。下面以语文、数学两科为例分析:语文学科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盲目复习,忽视基本功训练。 学生书写不规范,习作中错别字较多,对易混淆的字,各年级都有部分学生没有完全掌握,导致失分,其实,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到技能的形成,需要一个实践操作、反复训练的过程。

初三化学学科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初三化学学科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艾华盈一、试卷特点分析: 命题以《新课程标准》本次考试采用教科所命制的试题,为依据,严格按照《考试说明》要求的命题模式,保持题型 结构稳定,有利于推进九年级化学课堂教学改革和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有利于学生的考场发挥。 立足基础,注重对化学理论、概念、用语等的考查。全卷立足基础,涉及的知识面广,较好地考查了初中化学的两个变化、物质的分类、原子的结构、质量守恒定理、 金属活动性、化学用语、化学符号等知识。同时试卷还以基本要求为考查目的,

考查了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数据处理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2、8、试卷创设探究思维空间,让学生进行探究,如第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与方法的能力;第18 题26、29 具有探索性,有利于考查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析、探求、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好的区分度。从文字、图像、数据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 、、、、1新课程特别强调的,如第 3 9 15、、、19、2527 28 题等,较好地实现了对这方面能力的考查,强调了培、2930 养学生在现代社会中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的要求。

试卷多处设置了实际应用问题,如第2、3、8、18、20、

题,考查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30 24、29、21、 能力。 二、学生答题情况及得分情况分析: 分,优秀率55.79 本次考试全县平均分为,及格7.54% 分,优33.21%率,难度值为0.56 。与2008 年平均分70.65

年中考化学平均分69.68%及2009 秀率43.73%,及格率 相比较,试题整体70.24 分,优秀率35.85% 73.52%,及格率 难度偏大,学生在考点落实、应试技巧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 步加强。因此,我们全体九年级化学教师要根据情况认真分 析原因,争取更大的进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