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中药方治疗失眠54例临床疗效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163.70 KB
- 文档页数:2
逍遥丸合天王补心丹加减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症的临床经验摘要:更年期综合征为女性更年期期间因卵巢功能衰退出现的躯体症状,例如潮热盗汗、自汗、失眠等[1]。
其中失眠在本病发病中极为常见,严重困扰着患者的生活,影响身心健康。
我国有学者调查国内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病特点,发现失眠占据发病症状的76.8%[2]。
针对本病西医多采用口服激素补充治疗、非苯二氮卓类、褪黑素等等,临床效果也得到了肯定。
但临床研究也证实了长期口服激素类药物会增加血栓风险,且其他类药物也存在诸多副作用。
因此,探寻一个安全有效女性更年期失眠的治法,成为临床医师丞待解决的问题。
中医在治疗本病有独特的优势,不仅副作用小,而且疗效佳,患者易接受。
段俊红教授运用中医医治本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且疗效颇为显著。
本人有幸师承段老师,在跟随段老师出门诊期间受益匪浅。
现将段老师医治女性更年期失眠症的经验总结如下,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失眠不寐1.病因病机祖国医学将女性更年期失眠症纳为“绝经前后诸证”、“不寐”等范畴。
早在《内经》中古人已运用阴阳学说、营卫气等理论揭示了失眠的病因病机。
若阴阳失于平衡,阳不能入阴,或者营卫失调,不能正常运行,亦或脏腑失调等原因,均可能造成失眠。
肾为先天之本,肾气亏虚,冲任受损,女性诸多功能的减退,出现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和,故更年期女性易出现失眠。
1.1心肾不交正常情况下,心、肾相互滋养,相互制约,称为“心肾相交”。
心火下达肾脏,温煦肾阳,使肾水不寒,肾水上济于心,滋养心阴,使心火不亢。
若肾阴亏损,难滋养心阴,阴不制阳,出现“心肾不交”,心火上炎,心神被扰乱,故出现失眠。
肖承悰[3]等自拟更欣汤治疗本病,以滋肾柔肝、交通心肾为治法,疗效显著。
1.2肝肾阴虚“女子以肝为先天”,肾精可化生肝血,肝血又能滋养肾精,肝肾相互滋养、化生,称为“肝肾同源”。
更年期女性常见肾水不足,不能涵养肝木,肝阴亏虚,不能濡养肾脏,久之出现肝肾阴虚,虚火生内热,热扰心神,出现失眠症状。
中医治疗失眠多梦许多人都有失眠、多梦的经历,若偶尔发生不足为怪,若彻夜难眠、怪梦纷纭,天天做梦,则是病态。
单纯服点镇静药或安眠药,效果不能持久,还易产生依赖,如能先辨证,分清寒热虚实,再用中药调理,效果往往会较好。
除临床表现外,“梦境”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作为反映证型的标准之一,现简述如下。
●梦空中飞舞、脚下生风多为肝血不足,虚热扰神。
可用熟地黄、山萸肉、柏子仁、夏枯草各15克,当归、麦冬、栀子各10克,茯苓、白芍各18克,飞朱砂1.5克(冲),水煎服,日服1剂,每日2次。
●梦下坠掉床、翻车跳崖多为肝肾亏虚、阴精匮乏,常伴有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带下清稀、阳举不坚等症状。
可用鹿角胶、枸杞各30克,杜仲、川断、黄精、肉苁蓉、龙骨、山药各15克,菖蒲10克,水煎服,日服1剂,每日2次。
另可服食核桃、莲子、鱼类、麻雀蛋、阿胶等以补肾强精。
●梦悲伤欲哭、忧思不解多见于产后、更年期妇女,为阴阳失调或血虚神不守舍所致,多伴乏力心烦、呵欠连连、郁郁不乐等症状。
可用炙甘草、百合、白芍、枣仁各15克,红枣10枚,浮小麦、生地各30克,天冬、龙骨各10克,水煎服,日服1剂,每日2次。
若夜间抽搐加吴茱萸6克,蝉蜕10克。
平时多吃鱼类、鸡、蔬菜等。
●梦与鬼交、带下自浊多见于夫妻不睦、两地分居者,为心肾阴阳不能交通所致,多伴有思念绵绵、情欲不畅、阳具易举、梦后自带或遗精自浊等症状。
可用白芍、龙骨、牡蛎各15克,黄芩、白薇、知母、桂枝、远志各10克,大枣6枚,甘草6克,水煎服,日服1剂,每日2次。
若久病阴茎胀痛、带下自浊乃瘀精败浊阻滞精窍所致,加川萆薢、茯苓、虎杖各30克,木通、路路通、黄柏各10克,牵牛子6克,土牛膝15克。
●梦亡灵死鬼、刀剑火光、血腥欲吐、胸闷腹胀多见于体质壮实、气火旺盛之人,为痰气交阻、阳盛挟瘀、肝气挟火所致。
可用桃仁、大黄、栀子各10克,茯苓、夏枯草各15克,山楂30克,桂枝、半夏6克,水煎服,日服1剂,每日2次。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治疗失眠病案:张某,女,48岁,2011年6月11日。
主诉:不寐、胆怯易惊、时有心悸3月余。
病史:因于2010年冬至后与妹妹生气,出现不寐、胆怯易惊。
表现为神魂不安,入寐困难,寐而不酣,多梦易醒,胆怯易惊且处事多虑。
至今年1月20日在当地医院门诊就诊,诊断为“顽固性失眠”,用中药治疗,具体药物不详,未见明显好转。
本年1月23日,到“市级医院”就诊,诊断为“心悸”,住院8天,静脉点滴丹参注射液(具体用量不详),口服降脂药(具体不详)。
病人仍自觉心烦、心神不宁、遇事易惊。
患者自述“难受的时候像要死了一样”。
近2个月来未上班,间断服用“阿普唑仑0.4-4mg,最近服用“希德(2片/日)”和“瑞美隆(1片/晚)”。
不寐情况无明显改善。
初诊:虚烦不寐,寐则多梦或易惊易醒,神魂不安,胆怯易惊,惊悸怔忡,处事多虑。
舌淡,苔薄白,脉弦细。
西医诊断:失眠中医诊断:不寐辨证审机:心胆气虚,热扰心神。
治法: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方药: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加减甘草15克知母20克茯苓15克炒枣仁45克(捣烂)炙远志15克当归30克川芎5克龙骨30克(先煎)茯神15克龙眼肉20克木香15克人参15克(先煎)炙黄芪40克夜交藤50克朱砂5克(研极细末,冲服)。
水煎,日一剂,分2次服。
二诊:2011年6月18日。
服药七剂,自述不适症状均有缓解,寐后梦少不常醒、胆怯易惊较前有改善。
舌质淡,苔薄白腻、脉弦细。
仍以益气镇惊,加以理气以安眠。
方药:甘草15克知母20克茯苓20克炒枣仁45克(捣烂)川芎10克当归30克炙远志15克琥珀粉5克(冲服)茯神15克龙眼肉20克木香15克人参15克(先煎)炙黄芪20克生白术15克夜交藤50克龙骨30克(先煎)清半夏15克陈皮15克厚朴15克石菖蒲30克。
水煎,日一剂,分2次服。
丹栀逍遥散加味方治疗失眠120例疗效观察李晓辉 王雨波河南省南阳中医药学校(河南南阳473061)摘要:目的:探讨用中药丹栀逍遥散加味方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120例失眠患者,用中药丹栀逍遥散加味方随症加减,血虚者加四物汤,阴虚者加生地、枸杞、麦冬,血瘀者加丹参、赤芍,脏躁不安者加甘麦大枣汤,胆虚痰郁者加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焦虑者加龙胆草,心悸怔忡者加磁石,纳差者加焦三仙,血压偏高者加钩藤、白蒺藜。
结果:痊愈39例,显效53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
总有效率91 67%。
结论:丹栀逍遥散加味方治疗失眠疗效明显。
关键词:失眠 中医药疗法 丹栀逍遥散加味方中图分类号:R256 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3649(2006)08-0059-01失眠是当前门诊常见病之一,为各种原因导致的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的一类病症。
由于其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均有较大的影响,患者求治心切。
笔者自2001年起采用中药丹栀逍遥散加味方随症加减变化,观察治疗失眠患者120例,取得了一定疗效。
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均为门诊病例。
其中男48例,女72例;年龄16~65岁,平均32 3 3 5岁;病程0 5~6年,平均1 4 0 46年;有精神创伤史者47例,有惊吓史者15例。
所有患者均表现为每天睡眠时间不足4小时,服安眠药无效或须用安眠药可入睡6小时,但入睡较浅,易醒易梦,醒时精神状态差,肢倦神疲,病程超过15日。
诊断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有关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中非器质性失眠及卫生部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中失眠的诊断标准。
2 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丹栀逍遥散加味方治疗。
药物组成:丹皮、栀子、当归、白芍、柴胡、酸枣仁各15g,茯神、白术各12g,黄连、肉桂、薄荷、炙甘草各10g,珍珠母、夜交藤各30g,生姜6g。
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加减:血虚者,加四物汤以养血安神;阴虚者,加生地、枸杞、麦冬以滋补心阴;血瘀者,加丹参、赤芍以活血化瘀;脏躁不安者,加甘草、浮小麦、大枣以养心安神、和中缓急;胆虚痰郁者,加半夏、竹茹、枳实、陈皮以燥湿化痰、清胆除烦;焦虑者,加龙胆草清泻肝火;心悸怔忡者,加磁石以重镇安神;纳差者,加焦三仙以助消化;血压偏高者,加钩藤、白蒺藜以平肝潜阳。
酸枣仁汤联合艾司唑仑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随着当前社会生活压力的增加,失眠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
目前临床对于失眠患者多采用药物、心理干预、生活指导等方式进行治疗,其中常规西药有阿普唑仑、艾司唑仑、氯硝西泮等[1-2]。
西药的应用可起到一定镇静、安神作用,但长期使用疗效将降低,且存在用药周期长、易产生依赖性、易反弹等问题[3-4]。
中医中失眠属于“不寐”范畴,近些年来中医药发展迅速,在失眠的治疗中也体现出了一定的优势,为探究酸枣仁汤联合艾司唑仑治疗失眠的临床治疗效果,现以50例失眠患者为对象,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张家港市中医院2022年3月~2022年9月收治的失眠患者50例进行本次研究。
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38.7±12.8)岁,病程5~30个月,平均病程(16.56±6.5)月。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观察组平均年龄(39.2±12.79)岁,平均病程(16.92±6.33)月;对照组平均年龄(29.2±12.5)岁,平均病程(16.2±6.53)月。
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诊断为失眠的患者,诊断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与诊断标准》中失眠的诊断标准,符合《中医诊断学》中不寐的标准[5]。
②患者均知情本次研究,自愿参与,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哺乳期及妊娠期;②药物依赖、酒精因素所致的失眠;③由精神障碍类疾病引起的失眠;1.2方法具体如下:患者入院后对照组患者仅予以艾司唑仑口服,观察组患者予以酸枣仁汤联合艾司唑仑口服。
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1天。
1.3临床观察指标本次研究以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 评分变化为指标,研究失眠的治疗中,酸枣仁汤联合艾司唑仑治疗失眠的临床效果。
中药治失眠具体实例1.中药基本方加减某些医家报道以基本方随证加减治疗失眠取得较好疗效。
如姚杰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味治疗虚证不寐72例,基本方:桂枝、白芍、龙骨、牡蛎、生姜、大枣、生甘草、当归、炒酸枣仁、夜交藤、琥珀、远志。
心脾两虚者加生黄芪、白芍、茯苓、山药、薏苡仁等;阴虚火旺者加生地黄、龟板、知母、磁石等;心肾不交者加柏子仁、生地黄、玄参、五味子等;心胆气虚者加石菖蒲、茯神、党参等,总有效率达88.9%。
梁春香以交泰丸加味治疗不寐60例,基本方:黄连、肉桂、当归、酸枣仁、浮小麦、琥珀。
心脾两虚者加黄芪、茯神、山药、柏子仁;肝郁气滞者加柴胡、香附、焦栀子;胃失和降者加厚朴、炒枳实、陈皮;阴虚火旺者加生地黄、龟板、龙骨、牡蛎;瘀血内阻者加丹参、赤芍、丹皮,总有效率为92%。
董梦久以丹栀逍遥散加味治疗失眠34例,基本方:丹皮、炒栀子、柴胡、白芍、当归、炙甘草、茯苓、白术、薄荷、生姜。
肝郁气滞较甚者,加香附、陈皮以疏肝解郁;血虚甚者,加熟地以养血;兼见肝胆湿热、目眩口苦、苔黄厚腻者,加龙胆草、石菖蒲;兼见阴虚,有五心烦热、苔薄舌红少津等症状者,加知母、麦冬、鳖甲;兼见胸痹心阳不振。
有心悸气短、舌紫暗等症状者加丹参、党参、黄芪、五味子,总有效率88.9%。
唐妙以黄连阿胶汤加味治疗失眠30例,基本方:黄连、黄芩、白芍、生地、生龙骨、生牡蛎、阿胶、鸡子黄。
肝郁化火者加钩藤、夏枯草;潮热盗汗者加黄柏、地骨皮;腰膝酸软甚者加杜仲、菟丝子;气虚者加党参、黄芪;血虚者加熟地、鸡血藤,总有效率为93.3%。
2.中药专方专药张继岚自拟安神汤(柴胡、丹皮、栀子、佛手、珍珠母、灵磁石、丹参、苦参、黄连、合欢皮、夜交藤、炒枣仁)治疗失眠30例,有效率100%。
陈涛等自拟益肾养血安神汤(生熟地、山萸肉、怀牛膝、桑寄生、枸杞子、远志、五味子、党参、当归)治疗失眠症52例,总有效率82.6%。
胡宾以高枕无忧散加味(太子参、炒酸枣仁、法半夏、石膏、丹参、龙眼肉、茯苓、枳实、竹茹、陈皮、麦冬、牛姜、鹿角霜、甘草)治疗顽固性不寐症28例,总有效率92.7%。
酸枣仁汤治疗失眠的临床医案酸枣仁汤属于滋养安神类方剂,由酸枣仁、甘草、知母、茯苓、川芎组成。
具有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之功,主治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证。
笔者临床应用酸枣仁汤治疗不寐等疾病时,体会到张仲景的经方大多用药较少,药少决定了其主治有局限性,而病证常常又表现为错综复杂,所以辨治复杂多变的病证,若能方证相应,则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现将酸枣仁汤合方应用体会介绍如下,以期抛砖引玉。
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酣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学习、工作和健康。
不寐的病因病机多是由于情志所伤,饮食失节,劳逸失调,久病体虚,脏腑功能紊乱,气血失和,阴阳失调,阴虚不能纳阳,或阳虚不得入于阴。
人之寤寐,由心神控制,而营卫阴阳的正常运作是保证心神调节寤寐的基础。
故各种因素导致心神不安,神不守舍,不能由动转静,皆可导致不寐。
病位在心,心主神明,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
心与肝(胆)、脾(胃)、肾密切相关。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则水谷之精微充足,气血旺盛,神得所养。
若脾胃虚弱,运化失职,则气血不足,神失所养,心神不安而不寐;肝郁化火,心神被扰,或心虚胆怯,神魂不安,均可致不寐;肾阴亏虚,水火不济,心肾不交,君相火旺,心神不安则不寐。
实证有火(肝火、心火)、痰(痰热)、食(饮食积滞,胃气不和);虚证有血虚,心失所养;本虚标实,如阴虚火旺(心肾不交,君相火旺),虚火扰心;暴受惊恐,心虚胆怯,心神不安。
临床常见虚多实少之证。
酸枣仁汤合天麻钩藤饮治高血压并失眠黎某,女,67岁。
2004年9月20日初诊。
患者患高血压病8年,神经衰弱13余年。
曾服心痛定、尼群地平等药,血压一度控制,自行停药,未监测血压。
2月前头昏头痛加重,测血压150/100mmHg,服硝苯地平缓释片,血压有所控制,但头昏沉、失眠多梦,需服安定,夜间才能入睡2~4小时,故前来诊治。
自拟中药方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30例
徐叶
【期刊名称】《广西中医药》
【年(卷),期】2011(34)3
【摘要】@@ 失眠是指难以入睡、睡后易醒或彻夜不眠的疾患,中医称"不寐".西医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通常采用安定等镇静类药物以及抗焦虑药物.由于许多患者担心此类药物长期使用易产生药物依赖性,因此希望能运用安全有效的中医方法治疗.近一年来笔者以自拟中药方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效果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总页数】1页(P50)
【作者】徐叶
【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200032,上海市宛平南路725号【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1.116
【相关文献】
1.二仙二至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临床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2.观察自拟安神汤配合针刺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的临床疗效
3.中医心理疗法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的临床效果研究
4.坤泰胶囊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伴焦虑抑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5.参磁酸枣仁汤治疗更年期失眠症女性患者的疗效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当代医家治疗失眠方 (1)方:养阴镇静丸 药物:当归100g,生地50g,茯苓100g,玄参75g,麦冬75g,柏子仁25g,丹参75g,五味子63g,党参100g,桔梗50g,夜交藤50g,珍珠母125g,远志50g,朱砂12.5g。 功效:养阴清热,宁心镇静。 主治:失眠。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每100g药粉加蜂蜜110g,制成大蜜丸,每丸重9g。每次1丸,每日3次,连服30丸为一疗程。 疗效:田凤兰等运用该法治疗失眠症患者100例,结果总有效率达82%。 (2)方:丹枣散 药物:丹参、炒枣仁各等分。 功效:养心活血,宁心安神。 主治:失眠症。 用法:上两味药共为细末,每服10g,每日2次,第2次临睡前半小时服下。10天为一疗程,病情较轻者1~2疗程,病程较重者可2~4个疗程。 疗效:黄玉桂曾运用以上方法,配随证1~2味中药煎剂送服上药,共治58例,结果总有效率达88%。 (3)方:活血眠通汤 药物:三棱10g,莪术10g,柴胡10g,炙甘草10g,白芍10g,白术10g,酸枣仁12g,当归15g,丹参15g,茯苓18g,夜交藤24g,珍珠母30g。 功效:舒肝宁心,活血安神。 主治:顽固性失眠症,证属气滞血瘀者。 用法:水煎服,日1剂,连服3周。 疗效:舒盛良运用该法治疗顽固性失眠患者112例,结果总有效率达93%。 (4)方:活血安神方 药物:丹参20~45g,三棱20~45g,香附10~25g,木香10~25g,当归10~25g,栀子10~20g。 功效:活血化瘀,清心利气。 主治:瘀血型失眠。 用法:水煎服,日1剂。 疗效:谢勇运用该方随证加味,其中治疗失眠伴神经官能症者120例,总有效率达75%;治疗失眠伴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总有效率为65%。 (5)方:脑灵汤 药物:当归450g,白芍450g,黄芪450g,怀牛膝450g,酸枣仁600g,茯苓600g,丹参75 0g,首乌750g,远志300g,石菖蒲300g。 功效:益气养血安神。 主治:失眠症。 用法:上方药用50%乙醇浸泡2次,每次1周,取出浸液加水稀释至40%浓度备用。用时加单糖浆稀释至20%浓度,每日3次,每次口服10ml。1个月为一疗程。 疗效:赵翕平运用该法治疗失眠患者152例,结果总有效率达94.1%。 (6)方:百合九味方 药物:百合12g,党参12g,龙齿30g,琥珀粉3g,五味子3g,炙甘草6g,浮小麦30g ,红枣5枚,麦冬12g。 功效:养心宁神,安脏润燥。 主治:以阴虚证为主兼阳亢的失眠证。 用法:水煎服,日1剂。 疗效:黄志强运用该方法治疗94例,结果有效率为93%。 (7)方:失眠方 药物:炙甘草15g,淮小麦60g,红枣8枚,百合18g,苏叶4.5g,姜半夏9g,茯苓12g ,磁石12g(先煎)。 功效:养心安神,和中缓急。 主治:失眠症。 用法:水煎服,日1剂,10天为一疗程。 疗效:张常春运用该法治疗失眠症34例,结果30例有效。用时均随证加味。 (8)方:夜合汤 药物:夜交藤30g,合欢皮30g,桑椹子30g,徐长卿30g,丹参15g,五味子4g,甘草3 g。 功效:补血养心,定神镇静。 主治:失眠症。 用法:水煎至100ml,每日1剂,睡前1小时服完。 疗效:余克涌运用该法随证加味治疗40例,结果痊愈34例,好转6例。有效率为100%。 (9)方:镇心安神汤 药物:生龙骨10~30g,生牡蛎30g,朱茯苓12g,丹参30g,酸枣仁30g,合欢皮12g,夜交藤30g。 功效:镇心安神。 主治:失眠症。 用法:水煎服,日1剂,3天为一疗程。 疗效:吴震西等运用该法随证加味治疗严重失眠症157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7%。 (10)方:安神汤 药物:磁石30g(先煎),龙骨20g(先煎),山栀9g,豆豉9g,夜交藤24g,炒枣仁20g,柏子仁9g,白术10g,茯神15g,远志6g,清半夏6g。 功效:健脾养心,清镇安神。 主治:失眠症。 用法:水煎服,日1剂,30天为一疗程。 (1)方:和胃安眠汤 药物:陈皮10g,茯苓10g,枳实10g,竹茹10g,半夏10g,夏枯草10g,石菖蒲10g,远志5g,酸枣仁30g,五味子6g。 功效:和胃化湿,宁心安神。 主治:胃气不和,痰热内扰之失眠症。 用法:水煎服,日1剂。 疗效:张晓晖等运用该法随证加味治疗失眠症338例,结果总有效率达93.2%。 (2)方:养营安神灵 药物:党参30g,茯神、当归、熟地、茯苓、远志、炒枣仁各15g,山萸肉、菖蒲、肉桂、五味子、白芥子各10g,炙甘草5g,黄连3g,砂仁5g。 功效:补气养血,交通心肾,养心安神。 主治:虚证失眠者。 用法:水煎服,日1剂。 疗效:贺卫珍等运用该方随证加味治疗失眠症173例,结果总有效率达96.7%。 (3)方:血府逐瘀汤 药物:当归15g,生地12g,赤芍12g,川芎10g,桃仁6~10g,枳壳6g,柴胡6g,桔梗6g,川牛膝30g,红花2g。 功效:活血化瘀,通络安神。 血瘀失眠症。 用法:水煎服,日1剂。 疗效:赵福顺等运用该法随证加味治疗失眠症40例,结果治愈20例,有效16例。 (4)方:疏肝泄火安神汤 药物:栀子10g,合欢皮10g,炒枣仁24g,夜交藤24g,柴胡5g,生龙牡各30g。 功效:疏肝、泻火、安神。 主治:失眠症。 用法:水煎,日1剂,于午睡前、晚睡前30分钟服。7天为一疗程。 疗效:莫太安运用该法随证加味治疗41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5.1%。 (5)方:顽固性失眠方 药物:焦枣仁、磁石、生龙牡各30g,豆豉、山栀、远志、陈皮、白术各10g,天竺黄、知母、琥珀各6g,石斛、柏子仁、仙灵脾各12g,合欢皮、夜交藤、枸杞子各15g,生百合2 0g,朱砂1.5g(分冲)。 功效:镇心安神。 主治:顽固性失眠症。 用法:水煎,每日下午3点和10点各服1次。 疗效:王敬俭运用该法治疗顽固性失眠患者84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4%。 (6)方:安神汤 药物:酸枣 仁15g,柏子仁15g,朱茯苓15g,夜交藤20g,合欢皮20g,琥珀1g。 功效:宁心安神。 主治:失眠症。 用法:水煎服,日1剂,30天为一疗程。 疗效:张中英运用该方法随证加味治疗失眠36例,结果有效率达97.23%。 (7)方:大定风珠 药物:生龟板、生鳖甲、生牡蛎各30g,生白芍、生地黄各20g,麦门冬、麻仁各15g,五味子、炙甘草各10g。 功效:养阴镇静,宁心安神。 主治:中风后遗症引起的不寐症。 用法:水煎,服前加鸡子黄1枚,阿胶7.5g,温服,日1剂。 疗效:符世纯运用该法治疗中风后遗症引起的不寐证36例,总有效率达94.4%。 (8)方:柴胡疏肝散加味方 药物:柴胡15g,香附15g,白芍20g,川芎12g,枳壳12g,甘草6g。 功效:疏肝安神。 主治:顽固性失眠症。 用法:水煎服,日1剂,10天为一疗程。 疗效:董长华运用该方随证加味治疗顽固性失眠患者30例,总有效率达96.7%。 (9)方:益气升阳汤 药物:党参、大枣各15g,茯苓、白术、黄柏各12g,炙甘草8g,苍术、远志各10g,黄芪、山药各30g,谷芽、麦芽、酸枣仁、夜交藤各20g,合欢皮25g,冰糖1两。 功效:益气升阳,宁心安神。 主治:顽固性失眠。 用法:水煎服,日1剂,连服5剂。阴虚火旺者去党参、苍术,加沙参、黄芩、栀子。 疗效:张元鸿运用该法治疗顽固性失眠症27例,结果有效24例,好转2例。 (10)方:加味黄连阿胶汤 药物:黄连6g,黄芩10g,白芍12g,生地25g,阿胶10g,酸枣仁12g,山萸肉12g,生龙骨20g(先煎),鸡子黄2枚。 功效:滋阴降火,宁心安神。 主治:顽固性失眠症。 用法:水煎,服时阿胶烊化,鸡子黄冲入,日1剂,连服5~10天。 疗效:陈邦康运用该方随证加减治疗顽固性失眠症36例,均获良效。对其中的25例进行随访3~6个月,结果23例未见反复。 (1)方:挹神汤 药物:香附12g,黄芩12g,菊花15g,远志9g,生地9g,白芍12g,白蒺藜12g,夜交藤15g,石决明18g,生赭石30g。 功效:疏肝、镇惊、安神。 主治:精神刺激引起的严重失眠患者。 用法:水煎服,日1剂,10天为一疗程。 疗效:该方为著名老中医焦树德验方,田新景运用该方随证加味治疗严重失眠症16例,结果痊愈9例,显效5例,好转2例。 (2)方:健脑安神膏 药物:生地、熟地、泽泻、当归、炒柏子仁、合欢皮、龙眼肉、白芍、炙远志、西洋参、枸杞、菊花、百合、炒枣仁、黄精、琥珀粉。 功效:滋补肝肾,宁心安神。 主治:肝肾阴虚证所致的失眠。 用法:上方药按比例加工成细末,加蜂蜜制成膏剂,每日3次,每次5~10ml口服。 疗效:于青圃运用该方治疗失眠症42例,结果全部有效。 (3)方:安神定悸汤 药物:太子参18g,当归9g,黄芪15g,桂枝6g,麦冬15g,苦参9g,炒柏子仁15g,丹参18g。 功效:益气养阴,安神定悸。 主治:气虚阴血亏损而致的失眠心悸等症。 用法:水煎服,日1剂。 疗效:曹圣荣运用该方治疗单纯性失眠33例,结果痊愈24例,好转8例;治疗失眠心悸者17 例,结果痊愈13例,好转3例。 (4)方:复方独活胶囊丸 药物:独活30g,朱砂6g,琥珀6g。 功效:疏风安神。 主治:失眠症。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混合后装入2号空心胶囊内,每晚睡前2小时服胶丸6粒,连服10天。 疗效:赵进喜运用该方法治疗失眠症210例,结果治愈175例,有效30例。 (5)方:柴胡龙骨牡蛎汤 药物:柴胡、黄芩、桂枝、菊花各15g,生龙牡各20~40g,大黄5~10g,白芍、生地各2 0g,夜交藤20~50g,半夏,甘草各1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