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初中地理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河南初中地理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一、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选择题

1.(临沂)2016年11月13日,由中国投资修建的瓜达尔港顺利开航。读瓜达尔港位置示意图(图6),完成以下问题。

(1)瓜达尔港位于()

A. 巴基斯坦

B. 印度

C. 伊朗

D. 缅甸(2)瓜达尔港的建设运营,增加了我国从中东地区进口油气资源的新通道。中东石油集中分布在()

A. 地中海及其沿岸地区

B. 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C. 红海及其沿岸地区

D. 里海及其沿岸地区

【答案】(1)A

(2)B

【解析】【分析】(1)瓜德尔深水港位于巴基斯坦西南俾路兹斯坦省瓜德尔市,东距卡拉奇约460公里,西距巴基斯坦─伊朗边境约120公里,南临印度洋的阿拉伯海,位于霍尔木兹海峡湾口处。瓜德尔深水港是巴基斯坦第三大港口,可以作为东亚国家转口贸易及中亚内陆国家出海口,故本题选A。(2)中东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石油集中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石油的探明储量约占世界石油总探明储量的一半以上,石油产量通常占世界总产量的1/4。各国所产石油的90%供出口,出口量占世界石油出口量的3/5。石油主要通过海洋运输输往西欧、美国和日本及中国,故本题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的石油资源及南亚的相关知识。

2.自然环境对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繁衍与生长起着决定性作用,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四种动植物栖息繁衍与生长的自然环境相似点是( )

A. 平原、丘陵地区

B. 干旱、半干旱地区

C. 高原、盆地地区

D. 河流、湖泊密布地区

【答案】 B

【解析】【分析】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和阿拉伯半岛的骆驼所处的环境都是比较干旱的沙漠地区。鸵鸟广泛地分布在非洲低降雨量的干燥地区;仙人掌是一种生长在沙漠中,非常耐干旱的植物,图中四种动植物的自然环境相似点是干旱或半干旱。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不断地进行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并在此过程中产生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推动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例如,我国西北地区,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共同构成了西北独特的荒漠环境; 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3.读“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和“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分布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为地中海式气候的区域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2)图中A附近发展钢铁工业最不利条件是()

A. 矿产资源

B. 水资源

C. 技术条件

D. 交通运输【答案】(1)D

(2)B

【解析】【分析】(1)读图知①是热带雨林气候,②是热带草原气候;③热带沙漠气候;④是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30-40°的大陆西岸。故选D。(2)读图可知,A位于澳大利亚西部地区,铁矿资源丰富,距海近,海运便利,科技发达。该地属于热带沙漠气

候,所以水资源缺乏是该地发展钢铁工业的不利条件。

【点评】澳大利亚是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它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由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等岛屿组成。面积7741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6位。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南回归线穿过其中部,气候类型呈开口向西的半环状分布,其中分布最广的两种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4.读欧洲西部气候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C地的气候类型是()

A. 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B. 是地中海气候

C. 是高原山地气候

D. 是冰原气候

(2)找出关于欧洲西部民俗的准确描述()

A. 西欧地区人们饮食方面乳肉制品居多

B. 意大利常年多雨,所以才造就了水城威尼斯

C. 北欧夏季干热,葡萄种植及葡萄酿酒历史悠久

D. 法国每年冬至前后,室内外需要24小时照明

【答案】(1)B

(2)A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C地是位于欧洲南部的地中海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和盛行西风的交替控制,这里属于冬雨夏干型的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2)关于欧洲西部民俗的准确描述,西欧地区人们饮食方面乳肉制品居多;意大利以地中海气候为主,冬雨夏干,并不是常年多雨;北欧夏季凉爽,不适合种植葡萄;法国全部位于北温带,一年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所以每年冬至前后,室内外不需要24小时照明.故答案为:(1)B ;(2)A ;

【点评】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南部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北部地区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降水丰沛且均匀,该气候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因此畜牧业发达。该区发达国家众多,经济发达,尤其是制造业发达。旅游资源丰富,如挪威的峡光、巴黎铁塔、威尼斯水城等。

5.读图1巴西人口分布图和图2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两国人口密度大于100人/千米2地区,主要分布在两国的()

A. 西南地区

B. 内陆地区

C. 西北地区

D. 东南沿海(2)澳大利亚中部地区人口稀疏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 海拔高

B. 气候干燥

C. 潮湿闷热

D. 河流众多(3)下列特征属于两国共有的是()

①热带气候分布广②分布有面积较大的高原和平原

③濒临大西洋④全部位于南半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1)D

(2)B

(3)A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巴西和澳大利亚人口密度大于100人/千米2地区,主要分布在两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故D符合题意。

(2)根据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图可知,澳大利亚中部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燥,因此人口稀疏。故B符合题意。

(3)读图,结合两国地形图可知,澳大利亚和巴西热带气候都分布较广,都有面积较大的高原和平原;巴西濒临大西洋,澳大利亚濒临印度洋和太平洋;巴西大部分位于南半球,澳大利亚全部位于南半球。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D;(2)B;(3)A。

【点评】(1)巴西和澳大利亚都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的原因是该地区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开发早。

(2)澳大利亚主要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特点是呈半环状分布。

(3)23.5°N—23.5°S之间为热带,23.5°N—66..5°N之间为北温带,23.5°S—66..5°S之间为南温带,66.5°N—90°N之间为北寒带,66.5°S—90°S之间为南寒带。澳大利亚地形可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形区:西部是高原,海拔200-500米;大陆中部为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大陆东部为山地(大分水岭),一般海拔800-1000米。巴西西部分布着安第斯山脉,东部分布着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

6.2019 年4 月15 日,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发生大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巴黎圣母院属于()

A. 佛教建筑

B. 基督教建筑

C. 伊斯兰教建筑

D. 犹太教建筑

(2)巴黎圣母院位于

A. 英国

B. 澳大利亚

C. 法国

D. 美国(3)此次大火对当地影响最大的可能是

A. 畜牧业

B. 旅游业

C. 制造业

D. 种植业【答案】(1)B

(2)C

(3)B

【解析】【分析】(1)巴黎圣母院是一座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西堤岛上的教堂建筑,属于基督教建筑;B符合题意。

(2)巴黎圣母院是一座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西堤岛上的教堂建筑;C符合题意。(3)欧洲旅游业发达,巴黎圣母院历史文化价值大,是法国著名的旅游景点,故此次大火对当地影响最大的可能是旅游业;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B;(2)C;(3)B;

【点评】(1)欧洲西部旅游业发达的原因有:

①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

②地势平坦,有山地,冰川遗留;

③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旅游设施齐全;

④自然人文景观多样,文化历史丰富,如挪威的峡光、巴黎铁塔、威尼斯水城等;

⑥大力宣传,知名度高等。

(2)法国为欧洲国土面积第三大、西欧面积最大的国家。本土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大致呈六边形,三面临水,南临地中海,西濒大西洋,西北隔英吉利海峡与英国相望。法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其国民拥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著名的旅游景点有巴黎圣母院、卢浮宫、埃菲尔铁塔、凯旋门。

7.读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和澳大利亚农牧带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据图可知,美国和澳大利亚突出的共同特征是()

A. 都濒临大西洋

B. 农业分布呈专门化

C. 首都是全国最大的城市

D. 城市主要集中在内陆

(2)位于美国东北部阴影区为乳畜带,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A. 高温多雨的气候

B. 靠近“硅谷”,高新产业发达

C. 高原地形,草场广布

D. 人口稠密,市场需求大

(3)下列各美称不是描述澳大利亚的是()

A. “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B.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C. “坐在矿车里的国家”

D. “咖啡王国”

【答案】(1)B

(2)D

(3)D

【解析】【分析】(1)澳大利亚东部临太平洋,西部临印度洋,美国西部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故A错误;两国农业生产的共同特点:地域专业化,机械化水平高;两国均为农产品出口大国,故B是正确;美国最大的城市是纽约,首都是华盛顿,澳大利亚最大的城市悉尼,首都是堪培拉,故C错误;读图可知,两国的城市集中分布沿海地区,故D错误,根据题意。

(2)解答解:乳畜带分布在美国的东北部地区,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气候冷湿,适合牧草生长;城市人口分布密集,市场需求量大;

(3)澳大利亚因有许多古老的动物,如袋鼠、鸸鹋、鸭嘴兽等,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又因为羊特别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铁矿、铝土矿、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而且开采的矿石一半以上用于出口,被誉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咖啡王国是指巴西;

故答案为:(1)B;(2)D;(3)D;

【点评】(1)美国是美洲第二大的国家,领土包括美国本土、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岛。有两个陆上邻国,北边加拿大,南边墨西哥。美国东部为低矮的东北西南走向的山地,阿巴拉契亚山脉,中部为中央大平原,西部为高大的高原山地,两边高中间低,和澳大利亚地势类似。境内最大的河流为密西西比河,东北部有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泊群五大湖。美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大陆性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气候。美国农业高度发达,机械化、专业化程度高。

(2)美国的农业发达,分区明显,东北部和“新英格兰”是牧草和乳牛带;中北部是玉米带;大平原是小麦带;南部是棉花带;太平洋沿岸是综合农业区。同时美国农业具有专业化、科技化、机械化的特点,农业商品率高。

(3)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位于东半球、南半球。地广人稀,经济发达,第三产业占比重。地势中间低两边高,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原。澳大利亚跨两个气候带,北部属于热带,南部属于温带。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石油和天然气都很丰富,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澳大利亚还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8.丹麦地处欧洲西北部, 气候温和湿润, 地势平坦, 平均海拔仅30 米?最大城市哥本哈根面积仅97 平方千米, 相当于北京的1/164?从上个世纪70 年代起, 丹麦政府开始大力倡导自行车出行, 自行车逐渐取代汽车成为他们的重要交通工具?下图是丹麦地图?

读图, 完成下列各题?

(1)丹麦人能够以自行车作为重要交通工具的有利条件是()

①地势平坦

②城市规模较小

③降水较丰富

④白昼时间较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骑行在丹麦, 不时会与白色风车相遇, 它不仅是美妙的风景, 更是丹麦能源的重要来源?风能的特点是()

A. 能量稳定

B. 可再生

C. 能量集中

D. 储量小(3)丹麦政府大力提高自行车普及率?发展风力发电, 可以()

①减少石油消耗

②减少环境污染

③提高能源利用率

④促进制造业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

【答案】(1)A

(2)B

(3)A

【解析】【分析】(1)丹麦人能够以自行车作为重要交通工具的有利条件是是该国处于平原上,地势平坦,城市规模小,上下班之间或其他运行的距离很短,该地区降水均匀,与白昼时间长短无关,故答案为:A。(2)风能是一种新型能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但该能源受天气变化影响大,能量不稳定,能量不集中,但储量大,故答案为:B。(3)丹麦政府大力提高自行车普及率?发展风力发电, 可以减少对石油等矿产资源的消耗;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对于提高能源利用率和促进制造业发展无关,故答案为:A。

【点评】(1)丹麦是北欧五国之一,北部隔北海和波罗的海与瑞典和挪威相望,并与之合称为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南部与德国接壤,首都兼第一大城市是哥本哈根。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北约创始国和欧盟成员国之一。地势低平,平均海拔约30米。北海沿岸有着宽阔的沙滩,沙丘上长着丛丛灌木。

(2)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也可以说自然资源是直接从自然环境中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按自然属性分为: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按自我再生性质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除矿产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外,其余均为可再生资源。

(3)风力发电是指把风的动能转为电能。风能是一种清洁无公害的的可再生能源能源,很早就被人们利用,主要是通过风车来抽水、磨面等,而现在,人们感兴趣的是如何利用风来发电。利用风力发电非常环保,且风能蕴量巨大,因此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9.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下表为2017年中国原油进口前十位主要来源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原油进口前十位主要来源国多数分布在()

A. 欧洲西部

B. 非洲

C. 中东

D. 拉丁美洲(2)俄罗斯的石油运往中国,主要的运输方式是()

A. 铁路运输

B. 海洋运输

C. 公路运输

D. 管道运输(3)2017年开始,沙特阿拉伯为减少对原油收入的依赖,进行经济转型。从因地制宜的角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①对原油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②发展水稻种植业,提高农业产值

③发展沙漠特色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④发展玩具制造,促进就业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1)C

(2)D

(3)C

【解析】【分析】(1)据图分析可知,中国原油进口前十位主要来源国多数分布在中东地区。

(2)俄罗斯的石油运往中国,主要的运输方式是管道运输。

(3)2017年沙特石油GDP继续下滑,为减少沙特对原油收入的依赖,沙特政府将进行广泛的经济改革,通过重组公共投资基金来促使沙特经济转型,主要合理的措施是:对原油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发展沙漠特色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故 C.①③正确,ABD 错误。

故答案为:(1)C;(2)D;(3)C;

【点评】(1)中东地区是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它包括部分西亚和非洲埃及。中东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其中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最广。中东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欧洲和亚洲,位于"两洋三洲五海"之地,战略位置极其重要。中东地区的人们主要信仰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基督教。中东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沿岸地区。但中东水资源十分缺乏。也正是由于石油、领土、水资源和宗教文化的差异导致中东地区常年矛盾突出,十分不稳定。

(2)交通运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有不同的特点,公路运输速度较快,价格较贵,运量不大但可以实现点对点运输;铁路运输运量较大,价格较为便宜,速度较快,适合中长距离运输;航空运输速度最快,价格最高,运量最小;水运运量最大,速度最慢,价格最低,适合长途大物运输;管道适合流体运输。

10.下图示意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读下图完成下列三题。

(1)澳大利亚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特点是()

A.南多北少

B.呈半环状向东递减

C.西多东少

D.呈半环状向西递减

(2)甲地发展牧羊业的有利条件是()

A.降水充足

B.地形崎岖

C.人口密集

D.草场广阔

(3)甲地高温季节,我国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四川盆地高温多雨

B.东南沿海台风登陆

C.长白山区大雪纷飞

D.华北平原绿树成荫

【答案】(1)D

(2)D

(3)C

【解析】【分析】(1)根据图可知澳大利亚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具有呈半环状向西递减的国家特点,所以ABC错误,D正确。故答案为:D(2)根据图可知甲地降水量在200mm—500mm之间降水较少,所以A错误;甲地是中部平原区,地形平坦,所以B错误;甲地气候炎热干燥,人口稀少,所以C错误;甲地为热带草原气候,较干旱,地形平坦,草场广布,所以D正确。故答案为:D(3)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季节与我国相反,当甲地高温季节时是我国的冬季,四川盆地高温多雨是在夏季,所以A错误;东南沿海台风登陆是在

每年的夏季和秋季,所以B错误;长白山区大雪纷飞是在冬季,所以C正确;华北平原绿树成荫在春季,所以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1)澳大利亚气候呈现典型的“半环状”分布特征,最外环为小部分热带雨林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第二环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内部为大面积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少雨,非常干旱。东南部和西南部有小部分地中海气候,此外东南部塔斯马尼亚岛主要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2)墨累-达令盆地位于大分水岭西侧,发展了种麦和养羊相混合的混合农业。由于南回归线穿过大陆中部,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广大内陆和西部气候干旱,为草原和沙漠。天然牧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5。中部平原上河流很少,但地下水丰富。在地势低的地区凿井地下水自动流出地面形成自流井。井水盐度高,不宜灌溉农田和人的饮用,但可作为牲畜饮水。

(3)通常把接受太阳辐射最多,即最炎热的时段称为夏季,接受太阳辐射最少,即最寒冷的时段称为冬季,它们之间的过渡时段称为春季和秋季。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一般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至次年2月为冬季。南半球温带地区,则9~11月为春季,12月至次年2月为夏季,3~5月为秋季,6~8月为冬季。

11.肯尼亚山位于东非高原上,最高峰海技5199米。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读“非洲中部地形示意图”(图1)和“肯尼亚山剖面及沿线年降水量图”(图2),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非洲赤道地区地理环境说法正确的是()

A. 地势西高东低

B. 主要地形区有刚果盆地、东非高原

C. 降水西少东多

D. 气温东西变化不大

(2)肯尼亚山最大降水呈出现在东南坡的海拔()米处。

A. 5000

B. 3500

C. 2500

D. 1500

【答案】(1)B

(2)C

【解析】【分析】(1)非洲赤道地区的主要地形区有东非高原和刚果盆地,地势东高西低,气温东西的变化大,降水西多东少,故B符合题意。(2)从图2 可知科尼亚最大降水出现的东南坡的海拔2000-3000 之间,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B;(2)C。

【点评】(1)刚果盆地是非洲最大盆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又称扎伊尔盆地。位于非洲中西部,呈方形,赤道横贯中部。面积约337万平方千米。位于下几内亚高原、南非高原、东非高原及低小的阿赞德高原之间,大部在扎伊尔境内,西部及北部包括刚果及中非的部分领土。

(2)肯尼亚山是东非大裂谷最大的死火山,位于肯中部赤道线上,北距内罗毕约230公里。最高峰海拔5,199米,是仅次于乞力马扎罗山的非洲第二高峰。基本数据肯尼亚山底高约1,600米。

12.下列信息资料中属于澳大利亚的是()

①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

②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③罗浮宫、埃菲尔铁塔是该国著名的旅游景点

④最大城市是悉尼

⑤金字塔是该国的标志

⑥被誉为“骑在羊背上、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A. ①②③

B. ①④⑥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答案】 B

【解析】【分析】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①正确;澳大利亚最大城市是悉尼,④正确;澳大利亚被誉为“骑在羊背上、坐在矿车上”的国家,⑥正确;世界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②不正确;罗浮宫、埃菲尔铁塔是在法国,③不正确;金字塔是埃及的标志,⑤不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澳大利亚的地理概况,把握相应的课本知识是答题的基础,属于记忆类知识点。

13.读世界上两个大国轮廓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两国共同的特征是()

A. 四面临海的国家

B. 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C. 首都分布在东南沿海

D. 人口以混血种人为主

(2)两国人口都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原因不包括()

A. 平原面积宽广

B. 气候温暖湿润

C. 海运交通便利

D. 开发较

【答案】(1)B

(2)A

【解析】【分析】巴西和澳大利亚都是南半球的国家,两国都被南回归线穿过。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是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两国的人口都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1)由图中信息可以看出,巴西东临海洋,西靠大陆,澳大利亚四面环海,故A错误;两国都有丰富的铁矿资源,故B正确;两国的首都都在内陆,没有沿海,故C错误;两国人口都是以白色人种为主,故D错误。(2)由图可知,两国人口都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因为东南沿海气候温暖湿润,海运交通便利,开发的历史悠久,与平原面积宽广无关,故选A。

故答案为:(1)B;(2)A。

【点评】(1)该小题考查巴西与澳大利亚概况,难度不大,需将两国进行对比分析做出答案。

(2)该小题考查巴西与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原因,属于基础运用类题目,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分析思考并多角度答题。

14.“三洲五海之地”是指()

A. 东亚

B. 中东

C. 东南亚

D.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答案】B

【解析】【分析】“三洲五海之地”是指中东地区,三洲指的是亚洲、欧洲、非洲,五海指的是黑海、里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中东的地理位置,三洲五海是对中东地理位置的概括,相对比较简单,难点在于知道分别是哪三洲和五海。

15.下列信息资料中属于澳大利亚的是:()

①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

②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③“水城”威尼斯是该国著名的旅游景点

④最大城市是悉尼

⑤金字塔是该国的标志

⑥被誉为“骑在羊背上、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④⑥

D.

②④⑥

【答案】 C

【解析】【分析】解:巴西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②不符合题意;③“水城”威尼斯是意大利著名的旅游景点,③不符合题意;⑤金字塔是埃及的标志,⑤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位于东半球、南半球。地广人

稀,经济发达,第三产业占比重。地势中间低两边高,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原。澳大利亚跨两个气候带,北部属于热带,南部属于温带。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石油和天然气都很丰富,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澳大利亚还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16.习近平主席于2019年3月21日至26日对意大利、摩纳哥、法国进行了国事访问。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欧洲西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人口稠密,国家众多

B. 工业密集,发达国家集中

C. 畜牧业发达,机械化程度高

D. 农业发达,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

(2)欧洲西部旅游业繁荣,下图中旅游胜地位于上述国家的是()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1)D

(2)B

【解析】【分析】(1)欧洲西部农业发达,但不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欧洲西部多数为发达国家,工业和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所以叙述错误的是D。(2)图示景点②是意大利的古罗马斗兽场,④是法国的卢浮宫,选项B正确。①是德尔菲太阳神庙,位于希腊,③是荷兰的风车,希腊和荷兰不是此次行程访问的国家。

【点评】(1)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山地面积较小,主要分布于英国西北和法国东南。是近代科学技术发展最早的地区,也是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有发达的工业、农业和对外贸易,有煤、石油、天然气、铁、钾盐等矿产。欧洲西部地区人口稠密,国家众多,是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

(2)欧洲西部的旅游资源众多,旅游业发达。著名的旅游景点如荷兰的风车,英国的大英博物馆,法国的凯旋门和埃菲尔铁塔,西班牙的阳光海滩一一地中海沿岸,德国的阿尔卑斯山滑雪场,意大利的古罗马斗兽场和水城威尼斯,挪威的峡湾风光等。

17.下列关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被称为“黑种人的故乡”

B. 被誉为“天然野生动物园”

C. 大部分处于热带

D. 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答案】 D

【解析】【分析】解:撒哈拉以南是黑种人的故乡,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被誉为“天然野生动物园”,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部分处于热带,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非洲经济落后,一些国家是单一商品经济,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撒哈拉以南非洲俗称"黑非洲",意为"黑种人的故乡",泛指撒哈拉大沙漠中部以南的非洲,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区域。西临大西洋,东临印度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海峡与欧洲相望,地形以高原为主,称为高原大陆,主要有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性气候为主,南部好望角地区有部分地中海气候。

18.读西亚和南亚局部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地区终年炎热干燥

B. ②地区此时正值旱季

C. ①地区的居民多信奉基督教

D. ②地区的居民为黄色人种

(2)导致西亚地区冲突不断的因素很多,主要原因有()

①领土纷争

②争夺丰富的石油资源

③争夺有限的水资源

④宗教信仰差异

⑤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答案】(1)A

(2)A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①为西亚地区,②为南亚地区。西亚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居民大多信仰伊斯兰教;读图可知,南亚此时盛行西南季风,为雨季;南亚主要居民多属于白色人种;故答案为:A。(2)西亚地区冲突不断,主要是因为地理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水资源缺乏、民族、宗教、领土冲突不断;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1)“中东”是指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气候类型主要有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的控制,终年炎热干燥,使得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最广,水资源成为制约中东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南亚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干湿两季,而印度西部的塔尔沙漠则是全年高温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

(2)位于“五海三洲两洋”之地的中东,是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连接西方和东方的要道,也是欧洲经北非到西亚的枢纽和咽喉。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是中东地区发生战争和冲突的重要因素,其中主要原因是石油输出量大。中东在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重要地位,使其成为世界历史上资本主义列强逐鹿、兵家必争之地。

19.杨华到法国旅游,可能参观的景点是()

A. 艾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

B. 古罗马斗善场、水城威尼斯

C. 悉尼歌剧院、峡湾风光

D. 泰姬陵、狮身人面像

【答案】 A

【解析】【分析】解:法国是欧洲西部重要的国家,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其中,艾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位于法国;结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法国为欧洲国土面积第三大、西欧面积最大的国家。本土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大致呈六边形,三面临水,南临地中海,西濒大西洋,西北隔英吉利海峡与英国相望。法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其国民拥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著名的旅游景点有巴黎圣母院、卢浮宫、埃菲尔铁塔、凯旋门。

20.“凡是会走路的芬兰人就会滑雪”。芬兰是冬季运动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冰雪运动强国。芬兰的森林覆盖率高,森林工业历史悠久。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芬兰()

①位于欧洲北部的中纬地区

②首都无极昼或极夜现象

③森林茂密,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④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和短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芬兰发展冰雪运动有利的自然条件()

①纬度高

②河流长

③森林多

④湖泊多

⑤雪量大

⑥冬季长

A.①③⑤

B.①⑤⑥

C.②④⑤

D.④⑤⑥

(3)影响芬兰森林工业分布的主要因素( )

A.森林资源

B.科学技术

C.地形地势

D.交通运输

【答案】(1)C

(2)B

(3)D

【解析】【分析】(1)芬兰位于欧洲北部,芬兰所处的纬度范围约为60°N?70°N,约三分之一的国土在北极圈以内,首都无极昼或极夜现象。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和短暂。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与中部以丘陵为主,南部沿海以平原为主。根据自然带的水平地域分异,芬兰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对应的自然带为亚寒带针叶林带,其最重要的植被类型是亚寒带针叶林。故C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2)芬兰纬度位置高,气温低,湖泊多,雪量大,冬季长,芬兰被称为“冰雪运动强国”。故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3)结合图例可以看出,图中森林工业都分布在铁路沿线,说明影响芬兰森林工业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交通运输;图中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地方没有森林工业的分布,说明森林资源不是其分布的主要因素;地形地势和科学技术在图中没有反映。故答案为:D。

【点评】(1)芬兰地处北纬60度到70度之间,面积为33.8145万平方公里,是欧洲第七大国。位于欧洲北部,北面与挪威接壤,西北与瑞典为邻,西临波的尼亚湾,东面是俄罗斯,西南濒波罗的海和芬兰湾。地势北高南低。

(2)芬兰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和短暂,全国三分之一的土地在北极圈内,其余部分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从南至北,1月平均气温约-4~-16℃;7月气温16~13℃,年降水量约400~600毫米(三分之一为霰和雪)。

(3)一般来说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对工业影响较小,主要有地形、水源、土地、原料、燃料等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交通、土地价格、政策、市场、劳动力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