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双语教学的作用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4
5科技资讯科技资讯S I N &T NOLOGY I NFORM TI ON 2008N O .14SCI EN CE &TEC HNO LO GY I N F O RM ATI ON 科教平台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深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已经显露端倪。
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市场经济、高校后勤社会化、院校合并、高校扩招等一系列改革和发展的动荡。
如今,双语教学又成为引人注目的话题。
双语教学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利用双语教学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国际交流需要。
双语的英文是“B i l i ngual ”,根据英国著名的朗文出版社出版的《朗文应用语言学词典》所给的“双语教学”的定义译成中文,意思也就是“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
”简而言之,双语教学就是将学生的外语或者第二语言,通过教学和环境,达到让学生能用两种语言进行学习、思考和交流,甚至养成学生用外语思考的习惯在中国,双语教学是指除汉语外,目前绝大部分是用英语。
1双语教学的模式国际上的双语教学源远流长,比如加拿大,新加坡等等。
很多国家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理论体系和教学方法,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第一种,双向式双语沉浸教学模式(T wo-way B i l i ngua l i m m e r si on),让两种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学生一起学习,学生内部形成示范作用,同时获得双语能力。
第二种,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T r ans i t i onal B i l i ngual E duca t i on)。
”学生进入学校以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行教学。
这种模式在美国比较普遍。
第三种,保持型或者扩展性双语教学模式(L a nguage Deve l opm ent Bi l i ngua lEduc at i on,or M a i nt e na nce Bi l i ngualE duca t i on),学生入校时采用母语教学,然后逐渐使用两种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年第29卷第1O期 浅谈高校教学中的双语教学
宋运娜滕辉 【摘要】双语教学成为国内外高校教育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引起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我国的双 语教育起步较晚,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就高校“双语”教学展开探讨,系统的分析了双语教学中的热点问 题,指出解决问题切实可行的方法;并对开展“双语”教学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 【关键词】 双语 双语教学 双语人才 课程设置
双语教学(bilingual education)是指用一门外语讲授非语 言课程,从而促进学生两种语言技能而设计的教育课程。 “双语教育”是指一个把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从而使学 生通过授课语言的运用来达到掌握两种语言的最终目标。用 教育语言来促使能力发展。“双语教育”足借助“教育语言”而 不是通过“语言教育”来进行的[ 。 教育部于2001年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 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该文件提出“积极推动使用 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并明确要求“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 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教学”,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 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为适应我国加入wT0后需要的金 融、法律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 到所开课程的5 ~10 。暂不具备直接用外语讲课条件的 学校、专业,可以对部分课程先实行外语教学、中文授课,分步 到位。 高校双语教学是实质学习科学先进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 要学得与学科发展相关的基本专业外语。双语课不只是教学 生认识几个单词,学几句课堂用语或学一些与有关的知识性 的东西,它的目的应该是,即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培养,也 进行语言方面的素质教育,为培养一个“全球人”和“国际人” 打基础 。 所谓“双语人才”就是能够同时在两种不同的语言环境 下,熟练运用母语和一门外语的专业人才。中、西方文化背景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医学院数学教研室 邮 编1601042 收稿日期2OO8一O4一O8 的不同导致教育体制、专业教育特点、教师水准与学生素质等 方面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双语教学中有创造性。犹如英 国教育实践中的“牛津教你有中生无一开拓;剑桥教你无中生 有一创新”。 1双语教学优点 1.1 专业课程学习是第一位的。 1.2培养学生试着用英语的思维方式来学习专业课程,在本 知识领域扩大外语的实践空间,培养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在 教学过程中,重点应在讲授专业知识上,或者说是用国际化的 语言来学好专业知识,培养学生通过用英文思考问题、解决问 题获取相关专业知识。通过双语教学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是第 二的。 1.3培养对英语的学习兴趣,练英语听说能力。 1.4创设有英语特色的学习环境。 1.5双语教学的引入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国外教学情况,以 便和我国教材作比较,从而取长补短,更好的来完善我们的教 学内容和方式。 双语教学的目标是,以我国优势的基础教育为前提,吸纳 西方高等教育中先进的培养创新意识方法,使学生的思维得 到开拓,扩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加他们社会的与专业的潜 力。 双语教学在我国引起极大重视,大力发展,但在发展过程 中存在许多问题。 2双语教学存在问题 2.1 混淆双语教学和外语教学(语言和学科教育的关 系) 双语教育是“教育语言”而不是“语言教育”,双语言是一
浅谈小学双语教学双语教学是我国整个西部地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我们新疆来讲,它是教育的基础部分。
“双语”教学,不仅可以加速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提高民族教学质量,而且可以提高民族素质,发展少数民族的文化事业,繁荣民族经济,巩固民族团结。
从事双语教学几年来,感触颇深。
现在,我将我在双语教学中的点滴积累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一、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到双语教学活动中小学儿童在接受双语教学时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
良好的学习心态,主动克服困难、攻克难点的内驱力是决定学习活动效果的重要因素。
汉语学习本身对少数民族有一定难度,孩子从开始对新鲜事物的高昂情绪到后来的灰心丧气以至于放弃,失去信心。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对孩子多鼓励,抓住孩子的闪光点,对孩子及时给予肯定。
特别是有一些孩子,害怕听不懂或是怕自己说错了、说得不好,难以开口,那么我们必须从心与心的沟通开始,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给予他们帮助和支持,使孩子们对于双语活动产生情感,积极、自信地学习。
当孩子从被动转化为主动,从家长、老师督促转化为自觉、自愿时,一切的教学活动都有了它实质的含义。
双语学习就有了良好的内因基础,师生的付出就能事半功倍。
二、激发兴趣,营造愉悦的学习气氛“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它能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开阔眼界,激励学生用心去钻研、学习,提高学习质量。
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学习会更加主动,积极,产生愉快紧张的情绪和主动的意志努力状态,从而提高自己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效果。
那么,教师应如何激起学生浓烈的学习兴趣呢?关键在于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每节课都需要根据各自不同的重点,精心设置,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气氛。
哪怕一幅画,一个小故事,一个谜语。
只要有的放矢,创设情境,就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了。
例如:在教学《小小的船》的第一句时,我首先在黑板上勾画出一个“月牙儿”。
然后问学生:“弯弯的月儿像什么?”学生回答:“像小小的船。
”接着追问:“小小的船有什么特点?”最后得出结论:两头尖。
………………………………………………最新资料推荐………………………………………
1 / 4
浅谈对“双语”教学的作用
纳雍县姑开乡陶家寨希望小学 陶健
我们知道,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际工具,是信息的符号,文化的
载体,知识的传播。著名社会学家J·A·菲什曼说过:“总的来说,
不管哪一门学科领域内,可以肯定的说,最好是以学生最熟悉的语言
作为教学语言,一直到学生较差的那门语言熟悉起来,完全能够作为
另一门学科的工具的时候。”这一段话精辟地论述了母语对于启儿童
智慧,开发儿童智力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我们少数民族的国家里,
不同的民族有各自独特的语言,他们的祖祖辈辈用自己的语言沟通思
想,交流经验。因此,每个人在特有的语言环境里长大,并有环境中
的语言——母语。国家推广和使用普通话后,普通话作为“校园语言”
进行交流活动。在56个民族的国家里,如果没有一种通用的语言,
人们是不能顺利地进行交际活动的。所以作为国语的普通话要推广、
要使用。但是,少数民族语言要不要传承,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有没
有必要进行“双语”教学。现就 “双语”教学谈谈自己肤浅的见解。
一、进行“双语”教学是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需要。
《宪法》总纲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
由。党和国家为了帮助我们各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在
20世纪50年代就为苗族创造了苗文,并进行了一个时期的试行。中
断后又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试行,收到较好的效果。这期间,
民族地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民族语文教学活动,学员们用学到的民族
语言文字来搜集整理民间故事、谚语、歌谣等,为抢救少数民族文化
………………………………………………最新资料推荐………………………………………
2 / 4
遗产,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双语”教学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意义。
“双语”教学是提高民族地区教育的有效途径及教育手段,对于
发展民族文化有着重要意义。民族文化的弘扬和发展同时可以提高民
族自信心、自豪感,并且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因此,推行
民族文字与“双语”教学,不但符合民族地区实际教学需要,也是民
族地区工作者应尽的职责。在不通汉语的少数民族地区使用单纯汉语
教学是一个缺陷,适龄儿童很难接受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产生负面影
响也是不足为怪的。目前,我们教育者所目睹的厌学、退学现象便是
很好的例证。这样一来,能把学生请得来,留得住吗?
“双语”教学的开展,不但有利于促进母语思维与汉语思维相互
贯通,增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分析能力,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学好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可以增强民族
间的凝聚力、团结力,从而实现国家文化的统一,以致繁荣昌盛。
三、“双语”教学是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学好汉语知识的需要。
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乡镇,少数民族都占有相应的比例。我
从事教育工作的地方,大多居住的是苗族,苗语作为母语,是人们进
行思维和交际的,的儿童也如此。而当他们到学校接受教育时,学的
知识却是汉文。不懂汉语的苗族儿童在接角到单一的汉语言形式的统
一教学时,语言环境的陡然转换,使苗族学龄儿童的思维过程和思维
发展呈现出复杂的情况,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接收和理解是十分微弱
的。直接的汉语教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多半是在抽象的
………………………………………………最新资料推荐………………………………………
3 / 4
氛围中进行,教师付出很多,学生得到的甚少。“得到”的又多半是
“注入”的,往往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样的教学效果大家是可
想而知的。
那么, 在苗族地区如何改变传统的硬性灌输呢?怎样才能提高
教学效果?只有在用汉语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大力推行“双语”教学,
运用两种语言文字进行的教学模式。通过苗文对译汉文,用学生所熟
悉的语言代替较为陌生的语言来进行教学,使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在
学生的头脑中有个轮廓,学生才能读其字而理解其意,学得轻松愉快。
同时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性,促进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提高
教学质量。
四、“双语”教学中存在的困难。
目前,就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而言,大致存在以下困难:
1、“双语”教学虽然有利于民族地区教学质量的提高,但它在县
里、乡里不没有一个领导机构,还没有制定出一套长效机制,因此在
短短的几十年里,民族语文教育花开花落,给人以“一阵风”之感。
2、推行“双语”教学需要培养乡土人才,过去“双语”教学试
点的教师队伍,如今已随试点的结束而解散,造成“双语”教师人员
匮乏。
总之,在苗族地区开展“双语”教学,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一
来有利于学生对汉语的学习,二来有利于拯救本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
艺术。特别是学校推行“双语‘教学,学生两种文字都要学,先读苗
文后读汉文,通过对照翻译,这就把较陌生的语言转换为较熟悉的语
………………………………………………最新资料推荐………………………………………
4 / 4
言,学生的语言障碍得到排除,就能说出准确的汉语,写成语句通顺、
语法规范的句子和作文,教学质量也相应得到提高。同时,人的大脑
用两种语言进行思维活动,有助于儿童的智力开发。由此可见,双语
教学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我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深深感受到:只有在
苗族地区学校推行规范化、科学化的双语教学,重视苗族教师队伍的
培养,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