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指南

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指南

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指南
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指南

国土资源信息化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指南

Guide for Construc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Planning Databas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二〇〇七年十月

前言

为指导和规范各地按照《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标准(试行)》进行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特编写本指南。本指南对数据采集、整理、建库及检查等过程作出了规范性描述,并明确了提交成果的要求,是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本指南在《省级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指南(试行)》的基础上制订而成。

目录

1 范围与参考文件 (1)

1.1范围 (1)

1.2规范性引用文件及参考文件 (1)

2 数据库建设工作流程 (1)

2.1项目组织 (3)

2.2资料收集 (3)

2.3资料预处理 (3)

2.4空间数据库建设 (3)

2.5非空间数据库建设 (6)

2.6数据库内容的扩展 (7)

2.7元数据数据库建设 (7)

2.8规划图件的制作 (8)

3 数据质量监控 (8)

3.1质量监控体系 (8)

3.2数据质量监控 (9)

3.3数据质检软件 (10)

4 提交成果 (10)

4.1成果提交的内容与格式 (10)

4.2成果提交形式 (11)

5 需注意的其它问题 (11)

附录1 元数据采集表 (12)

附录2 矿产资源数据库成果质量检查记录表 (20)

附录3 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图式图例及使用说明 (28)

1 范围与参考文件

1.1 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国家、省、市、县四级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及参考文件

1.2.1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17766—1999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GB/T 21010-200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国土资发〔2000〕133号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

国土资发〔2004〕208号关于调整部分矿种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标准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5〕119号关于开展省级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7〕38号第二轮省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要点

国土资发〔2007〕230号省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成果要求

国土资厅发〔2007〕139号省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技术指南

1.2.2 参考文件

GB/T 9649 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

GB/T 17695—1999 地图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通用符号

GB 958—1999 区域地质图图例

GB 6390—86 地质图用色标准比例尺1:500000—1:1000000

DZ/T0159—95 1:500000 1:1000000省(市、区)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DZ/T 0191—1997 1:25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

DZ/T 0160—1995 1:20万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及图式

DZ/T 0157—95 1:5万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

2 数据库建设工作流程

主要工作流程见图1。

图1 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工作流程图

2.1项目组织

此部分内容主要包括项目设计编写、项目设计审查、项目组织等。

2.2资料收集

根据《省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成果要求》(以下简称为《成果要求》)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主要包括图件、表格和文字资料三类成果。资料收集应在满足《成果要求》需要的基础上,尽可能收集《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为《标准》)涵盖的所有内容。此外,各地也可按照其特殊性收集其它资料,资料类型上也可有遥感影像以及图像、视频等多媒体资料。

2.3资料预处理

数据预处理就是在全面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综合整理及筛选等。在此步骤进行时,可将所有资料分为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两大类。空间数据包括矢量数据和光栅图件,也可是纸质图件,同时也包含规划区及其它信息的坐标信息。这些数据经过建库过程最终成为满足《标准》要求的空间数据库。非空间数据主要是有关的表格、文件、有关规范和标准等。

2.4空间数据库建设

2.4.1 GIS软件平台的选择

本指南中数据库建设工作流程适用的GIS软件平台为MapGIS 6.6和ArcGIS 9.3,其它版本功能有所不同,可按实际情况做调整。

2.4.2 数学基础

大地坐标参照系选用1980西安坐标系。

2.4.3 按《标准》要求建立分层文件

主要工作内容是按照《标准》进行数据挑选和生成,建立分层文件并标准化命名。基础地理部分采用国家测绘局发布的1∶50万、1∶25万、1∶5万等空间数据作为基础,根据规划需要进行补充和删减;基础地质部分可依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制作的1∶50万、1∶20万等地质图数据库进行适当简化。其它相关图件可采用图形扫描矢量化,经过点线编辑、图面检查、图形校正、建立拓扑等过程完成;规划专题图层可由图形扫描矢量化等上述步骤进行输入,如果收集到有拐点坐标的规划资料,则必须使用GIS软件中的空间多边形及点位生成功能自动生成空间多边形及点位的矢量数据。

为确保数据精度,要求全部采用扫描矢量化,而不采用数字化仪矢量化。图件扫描可采用彩色扫描,也可采用黑白扫描,彩色扫描必须在150DPI 以上,而黑白扫描必须在300DPI

以上。扫描原图要尽可能使用新图。扫描图件要进行精度检查。

某些图层例如地质工作程度,在同一图层中不同类型的分区在空间上会产生重叠。为体现不同区域在客观现实上的独立完整性,本次建库工作保留空间数据中面状要素的重叠,同时在数据检查过程中,对此类图层的拓扑检查可忽略“多边形要素相互不能重叠”原则。其它类似图层,根据情况可采用此处理方式,但必须在数据检查表中列出。

地层、岩体、断层等基础地质图层可直接引用相应比例尺的地质图数据库数据,字段内容根据《标准》适当删减。

基础地理要素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具体原则可参照《1:500000 1:1000000省(市、区)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1:25万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1:20万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及图式》、《1:5万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

注记层应以与规划实施和空间定位有关的注记为主,如XX矿产调查评价区、XX矿业经济区以及长江、黄河等一级河流和重要交通干线名称、主要油气管线名称等,可根据不同比例尺以及图面综合负担情况进行取舍,不必将图上所有标注都放入注记层。

2.4.4 属性的输入

根据图面内容,按照《标准》规定采集。属性录入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1)在MapGIS或ArcGIS等GIS软件直接建立属性字段并录入属性值;

(2)在Access建立空间数据属性表库,然后根据关键字段进行挂接。

所有的属性值在录入过程中,输入法必须在半角状态。

对于《标准》中“约束条件”项中规定的“M(必填)”项,特别要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标准》中基础地理信息第5位至第10位代码参考《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2006),公路按其行政等级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及其专用公路、其他公路等,分别给定相应的要素分类代码。公路属性用公路行政等级和公路技术等级来表达。高速公路没有特定的要素分类代码,要素分类代码按照其相应的公路行政等级来填写,公路技术等级代码为“0”,特此说明。

勘查规划分区、开采规划分区等存在一个分区内有多个目标矿种的情况,《标准》针对这种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子表,主要填在主表中,其他相关信息填入子表内。在整理规划分区子表属性表的时候,特别要保证关键关联字段的完整性、准确性。

部分属性项的填写内容在《标准》中已经进行代码化,在填写的过程中应参照《标准》中的“属性值代码表”。

2.4.5 格式转换

本次建库的提交成果中涉及三种格式的空间数据库:MapGIS 格式、ArcGIS Personal Geodatabase (以下简称为Geodatabase )格式及ArcGIS Shapefile (以下简称为Shape )格式。如果空间数据库建库流程是在MapGIS 平台上进行,则最终成果需向ArcGIS 成果转换,同时需要提交MapGIS 成果;如果空间数据库建库流程在ArcGIS 平台上进行,成果只需要提交ArcGIS 成果。本指南对MapGIS 与ArcGIS 数据相互转换的一般过程做简单说明。Geodatabase 和Shape 格式则是同一ArcGIS 平台下的不同格式数据,其转换过程则不再详细叙述。

1.若是在MapGIS 平台下建设的数据库,数据需要向ArcGIS 格式进行转换。 转换工作流程见图2。

图2 MapGIS 格式转换ArcGIS 格式流程图

(1) MapGIS 格式的图层建立完成后,在转换之前需要对MapGIS 数据进行质量检查,通过后方可向ArcGIS 格式转换。质量检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① 微小图元检查,各地可根据图件比例尺的大小选择合理的参数进行筛选,删除面积过小的面状图元和过短的线段。

② 线、面图层的拓扑关系检查,利用MapGIS 软件中的“拓扑错误检查”进行检查并修改。

③ 单一线段不得超过500个节点,由于MapGIS 未提供直接的检查工具,可利用“文件

Coverage 格式数据 MapGIS 格式数据

E00格式数据

Geodatabase 格式数据

转换”中的“500点自动打断”功能直接对线文件进行处理。

④ MapGIS成果图层文件中不得含有“已删除图元”。在MapGIS绘图过程中,由于某些功能的需要,文件在删除图元时只是标记需要删除的图元使之不显示,未将图元物理删除,此时需要将这些“已删除图元”彻底删除。在“输入编辑”功能模块的“设置”—“参数设置”中将“数据压缩存盘”选项打勾,然后将图层文件以单文件形式打开进行保存,即可删除“已删除图元”。

(2)由于MapGIS数据不能直接转换为Geodatabase数据,需要利用MapGIS的图形转换工具将MapGIS数据转换为Shape格式作为过渡数据。在完成MapGIS图层的质量检查后,利用“文件转换”功能模块将MapGIS文件输出为Shape格式。由于Shape格式自身不含有拓扑关系等信息,无法进行拓扑错误等检查来保证数据质量,此过程产生的Shape格式只作为文件转换的过渡文件,利用ArcGIS ArcCatalog的导入导出功能可将Shape数据转换为Geodatabase数据。

(3)由Shape数据形成Geodatabase数据后进行数据质量检查,主要为拓扑关系检查。采用的方法是打开ArcCatalog,在要素集中新建拓扑图层,根据各图层的逻辑关系和图层内的拓扑关系,选择合理的拓扑规则,经检校生成拓扑图层。再在ArcMap中加载拓扑图层查看有无错误信息。面状图层应选择的拓扑规则为“Must Not Overlap”与“Must Not Have Gaps”,线状图层应选择的拓扑规则为“Must Not Overlap”与“Must Not Self-Intersect”。同时参照MapGIS成果进行数据一致性检查。通过检查后,形成Geodatabase格式的提交成果,并可向Shape格式转换,形成Shape格式的提交成果。

2.若是在ArcGIS平台下建设的数据库,数据不需要向MapGIS格式进行转换。建议在使用ArcGIS平台建立空间数据及属性录入的过程中直接选择Geodatabase格式,在完成空间图层建立和属性录入后,进行数据质量检查。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微小图元检查及拓扑错误检查等,检查方法和规则同样参照“MapGIS格式转换ArcGIS格式”章节内容。检查修改后形成Geodatabase格式提交成果,再利用ArcGIS ArcCatalog的导出功能转换成Shape格式的提交成果。

2.5 非空间数据库建设

非空间数据库建设主要分为两部分内容的建设,一部分为规划文档,另一部分为规划表格。

2.5.1 规划文档的建立

根据《成果要求》,编写规划文本、规划编制说明及规划研究报告等文档。

规划表格的主要内容为《成果要求》需要提交的18张附表。附表数据一方面是《成果要求》需要提交文档成果的一部分,另一方面附表数据如矿业经济指标表等在规划管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形成附表数据的过程一方面通过收集资料整理录入;另一方面,部分资料在空间数据库建设阶段作为属性内容已录入空间数据图层,此时可以直接导出稍做整理便可为附表数据库利用,不必重复录入。另外,为了进一步满足规划业务的需求,在《成果要求》要求提交的附表基础上,《标准》中增加了矿业经济指标表、开采总量调控指标表、新建矿山“三率”规划指标表及新建矿山准入条件指标表4个指标表,其内容的填写需要收集、整理、录入,从总体规划文本中查找摘录,最终形成Access数据库。

针对调查评价分区、开采规划区、勘查规划区等存在一个分区内有多个目标矿种的情况,涉及到规划分区内容的规划附表也采用了增加主要目标矿种或次要矿产子表的方法,在整理这些子表属性表的时候,特别要保证关键关联字段的完整性、准确性。

所有的属性值在录入过程中输入法必须在半角状态。

对于《标准》中“约束条件”项中规定的“M(必填)”项,特别要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部分属性项的填写内容在《标准》中已经进行代码化,在填写的过程中注意要参照《标准》中的“属性值代码表”。

2.6 数据库内容的扩展

空间数据的属性结构和规划附表数据结构应严格按照《标准》定义。如根据本行政区规划成果的具体情况,在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中需要增加图层、属性表、属性表字段、规划附表、自编代码或调整数据项长度等内容的,增加的数据项应放在表的最后,同时,需要在数据整理记录表和元数据文件中对增加的内容作详细的描述,包括内容、类型、结构、大小、数据说明等,并将上述内容及时反馈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有关人员。

2.7 元数据数据库建设

在空间数据库和表格、文档数据库完成后,即开始填写《元数据信息采集表》(详细内容见附件1),填写示例见《标准》附录A(资料性附录)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元数据示例,完成检查和修改后在Access数据库中按照《标准》要求建立元数据属性表,按照《元数据信息采集表》的内容进行属性录入。同样,元数据属性表建立录入内容后,要参照《元数据信息采集表》进行数据一致性检查,完成检查修改后形成元数据数据库。

规划成果图件主要有7张,分别是《矿产资源分布图》、《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图》、《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勘查规划分区图》、《主要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区块图》、《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分区图》、《主要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区块图》、《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图》。

不同比例尺的基础地理要素地形编绘要求根据《1:500000 1:1000000省(市、区)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1:25万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1:20万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及图式》、《1:5万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图式图例根据各比例的地形图图式图例。基础地理要素的用色可根据图面情况进行淡化,以突出规划专题要素。

基础地质要素主要根据《区域地质图图例》《地质图用色标准比例尺1:500000—1:1000000》要求进行绘制,地层、岩体图层只需建立面状图元,不需要进行填色。

图式图例参照附录3《矿产资源规划图式图例及使用说明》要求。

各规划成果图件要合理处理图层上下叠加关系,其基本原则如下:

1.总体保证点、线、面的叠加关系,点在上、线在中、面在下。

2.各规划图件中几个大类的叠加关系由下至上依次为:基础地理要素、基础地质要素、矿产资源现状要素、矿产资源规划要素。

规划成果图件内容需要表达的具体内容见《成果要求》,部分内容用点、线、面无法完全表达,需要在图面上增加表格来详细说明。表格在图面上的摆放不能压盖图件的主要内容,同时也要兼顾整体图面的美观。

3 数据质量监控

3.1质量监控体系

数据库建设要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并制定相应的制度。

3.1.1 自互检

建立完整的自互检表,每个作业人员的建库工作都要进行100%的自检,并将自检所发现的问题及时改正。在自检的基础上,由项目负责人安排其他作业人员进行60%以上的互检,并将互检结果和修改处理结果如实、完整的记录下来。

3.1.2 抽检

数据库完成后,由项目负责人抽取30%进行检查,并确保检查内容全部符合质量要求。

对建库的每个阶段性成果要进行严格检查把关,如图件扫描矢量化后的图元检查和属性录入后的图元、属性一致性检查等。

3.2 数据质量监控

3.2.1 图面质量检查

图面检查主要是对分图层绘制的规划附图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错误应及时修改完善,直至准确无误。

3.2.2 空间数据质量检查

1.规划图层数据的检查:

检查重点:拓扑关系、坐标位置。

检查方法:利用GIS软件的拓扑检查功能进行。

2.规划图层属性数据内容的检查:

所有属性表的命名、属性结构都必须对照《标准》进行检查。代码型数据项、可以标准化或具唯一性和具有逻辑关系的数据项,以及各属性项和总属性项的填报率等,采用程序计算机自动检查,检查率100%,检查后给出各项指标的检查报告;说明性字段内容对照成果规划附表按20%比例进行抽查,图元与属性的对应关系应正确。

检查重点:

①数据文件完整性,属性项不能为空。

②数据文件命名:属性表的命名、属性结构应对照《标准》进行检查。

③数据文件存储格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④数据文件内容:根据规划成果附表内容,依据关键字段的对应关系,对图元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各属性表内应填写代码的字段,是否按《标准》正确填写。

⑤专题注记名称应对照矿产资源规划成果图进行检查。

3.2.3 规划附表数据质量检查

检查重点:

①与图层属性表有对应关系的附表,检查两者内容的一致性;

②其它附表对照纸介质的规划附表进行逐项检查,矿业经济指标表等对照纸介质规划文本进行检查。

3.2.4 规划资料文档检查

检查重点:提交文本齐全程度,内容有无错字、漏字。

检查重点:元数据属性表结构是否正确,对照《元数据采集表》检查属性项内容是否完整准确。

3.3 数据质检软件

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上提供了《矿产资源规划成果数据库质检软件》(以下简称为《质检软件》)可下载使用。在人、机交互式数据质量检查均通过后,应使用《质检软件》对数据进行检查,对检查出的错误逐条进行修改,对于缺失字段内容的,如因为规划本身无该部分内容,则需针对每一条警告或错误信息一一加以说明,检查结果和说明应形成文档附在工作报告中。没有经过《质检软件》检查的或未附上检查结果和错误说明的,汇交数据将不予以通过。

4 提交成果

4.1成果提交的内容与格式

(1) 空间数据:

① ArcGIS平台下建库:提交ArcGIS Shapefile 或ArcGIS Personal Geodatabase格式数据(以度为单位的地理坐标系数据,大地坐标参照系为1980西安坐标系)。

② MapGIS平台下建库:提交ArcGIS Shapefile 或ArcGIS Personal Geodatabase格式数据,同时提交MapGIS格式的成果数据(以度为单位的地理坐标系数据,大地坐标参照系为1980西安坐标系)。

(2) 规划文档:包括总体规划文本、编制说明、规划研究报告以及其它文档资料(Word 格式)。

(3) 规划附表: ACCESS数据库文件及EXCEL表格文件。

(4) 元数据:元数据采集表(Word格式)及元数据数据库(Access格式)。

(5) 规划附图成果图文件:

① ArcGIS平台:提交(*.MXD)文件和样式文件;

② MapGIS平台:含工程(*.MPJ)、图层和系统库文件。

(6)其它文件:包括建库工作报告、电子文件说明、质量检查记录表等。

(7)自编代码字典:需标明所属数据项名称。

提交成果的目录形式见表1,其中[ ]中内容为目录名。

表1 提交成果目录形式表

4.2 成果提交形式

在最终数据提交时必须在《电子文件说明》中注明空间数据图层的组合方式。图层内容包括《标准》中要求的图层和自定义的图层,要注意图层的上下叠加关系。

汇交数据文件按表1进行物理存储,存储介质为光盘。在提交成果之前,要进行全面查杀毒,确保数据安全。

5 需注意的其它问题

《标准》中的规划编制时间字段、引用资料时间字段已修改为Char(4)而非日期型,拐点坐标、备注等字段已从Text改为Char(254)类型。矿区(床)规模表中,增加4-小小矿、5-零星矿两代码。

应全面理解《标准》中主表和子表的相互关系,子表内容不能缺失。矿业经济指标表等表的内容需要从总体规划文本中查找摘录,不能空缺。

附录1 元数据采集表

矿产资源规划元数据信息采集表

矿产资源规划元数据信息采集表(一)

矿产资源规划元数据信息采集表(二)

矿产资源规划元数据信息采集表(三)

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标准(试行)20160715

目次 前言.................................................................................. I 引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数据库内容与要素分类编码 (2) 5 数据库结构定义 (5) 6 数据文件命名规则 (52) 7 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56) 8 元数据 (56) 附录A (资料性附录)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元数据示例 (57)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

××/T ××××—×××× 引言 为规范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提高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参照《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等相关标准和技术规定,制定本标准。

××/T ××××—×××× 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的内容、要素分类代码、数据分层、数据文件命名规则、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结构等。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省、市、县各级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 GB/T 9649 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 GB/T 12402-2000 经济类型分类与代码 GB/T 13923-2006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 13989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GB/T 16820 地图学术语 GB/T 17766-1999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GB/T 17798 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TD/T 1016-2003 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规程》和《市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5]9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要素feature 真实世界现象的抽象[GB/T 17798]。 3.2 类class 具有共同特性和关系的一组要素的集合[TD/T 1016-2007]。 3.3 层layer 具有相同应用特性的类的集合[TD/T 1016-2007]。 3.4 标识码identification code 对某一要素个体进行唯一标识的代码[TD/T 1016-2007]。 3.5 矢量数据vector data 用x,y(或x,y,z)坐标表示地图图形或地理实体的位置和形状的数据[GB/T 16820-1997]。 3.6 图形数据graphic data 表示地理物体的位置、形态、大小和分布特征以及几何类型的数据[GB/T 16820-1997]。 3.7 属性数据attribute data 描述地理实体质量和数量特征的数据[GB/T 16820-1997]。

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

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 Urban cadastre database standar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镇地籍要素的分类代码,几何特征,数据分层,属性数据结构,数据交换格式等。适用于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及数据交换。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内容,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组成部分。本标准发布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7798—1999 《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国土资源部《土地登记规则》 国土资源部《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GB/T 2260—199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7929—1995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3 术语

本标准采用以下定义。 3.1 现象phenomenon 城镇地籍所描述的事实或存在。 3.2 要素feature 城镇地籍所描述的现象。 3.3 目标object 对一个要素的全部或部分的数字表示。 3.4 类class 具有共同特性和关系的一组要素的集合。 3.5 属性attribution 要素的特性描述。 3.6矢量数据vector data 以x,y(或x, y, z)坐标表示的点、线、面(或包含体) 等空间图形数据及与其相联系的属性数据总称。 3.7 图像数据image data 用数值表示各像素(pixel)的灰度值的集合。 3.8 标识码identification code 对某一要素进行唯一标识的代码。 3.9 元数据metadata 对数据的内容、质量、状况及其它特征的描述。

烟草行业专利数据库建设

图1烟草行业专利数据库的建设阶段 一、烟草行业专利数据库建设的意义及作用 专利信息汇聚着全人类智慧成果,据WIPO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表明[1],世界上每年发明创造成果的90%-95%能在专利文献中检索到,而且有70%的技术内容未在其它非专利文献中发表过,若能运用好专利文献,能节约40%的科研开发费用,同时少花60%的研究开发时间。专利信息不仅包含技术信息,还包含法律信息和经济情报[2]。每个企业的核心技术和开发项目基本都会反映在专利上,因此通过分析竞争 对手的最新专利,可以洞悉竞争对手的技术研发动态、 市场开发以及专利战略,甚至了解整个企业的运营战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专利信息应用也从最初的手工时代步入互联网时代。目前网络上不乏优秀的专利数据库,如欧洲专利局 的EP 专利数据库 (https://www.doczj.com/doc/fe7943349.html,/),该数据库包含世界上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欧洲专利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开的 专利[3]。 但此类专利数据库面向各个技术领域的用户,包括所有行业的专利,所以专利检索结果不可避免地出现大量不相关专利。另外,这些专利数据库覆盖范围虽广但未包括所有国家的专利数据,用户若需检索不同国家的专利,往往需要到多个数据库分别检索。 烟草行业专利数据库包含的绝大部分专利是烟草相关技术的专利。该专利数据库综合了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专利,解决了客户针对不同国家的专利需到不同专利数据库检索的问题,降低了专利检索的专业要求,使得专利检索更加便捷。该数据库可根据使 用者的需求定制,既使用者关注的技术主题和重点企业的专利。 用户在这个数据库中检索,可排除杂质专利的干扰,提高检索效率。此外,烟草行业专利数据库还设置了其它功能,如针对国外专利可翻译专利标题,专利摘要,专利权利要求书;在检索过程中,不但可以查看专利细节,还可分析专利结果的整体情况,利用分析结果对检索式做进一步调整,得到更准确的检索结果。二、烟草行业专利数据库的建设思路与流程 (一)建设思路 专利数据库的建设目的是帮助用户提高工作效率,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衡量专利数据库的最优标准是使用率。建立烟草专利数据库必须以用户的需求为出发点,了解用户的特征和具体需求。烟草行业专利数据库的建设思路是根据烟草行业的特点,以用户的需求为基本出发点,以现有的专利数据库为数据源。 烟草专利数据库的建设包含以下三个阶段(见图1): ⒈确立烟草相关技术主题,以及各技术主题所包含的技术范围; ⒉确定检索式,建立相应的技术平台完成烟草专利数据的提取; ⒊以已经确定好的技术主题为单元,根据第二阶段提取的数据建立专利数据库,添加检索的功能模块。 烟草行业专利数据库由分布在不同部门各类技术人员使用。因此,在专利数据库的建设中,要选择便于部署、管理和维护的构架方式。烟草行业专利数据库采用基于互联网的构架(B/S 构架,Browser/Server 构架),用户不需要部署客户端软件,通过网页浏览器(如Internet Explorer 、Firefox 、Chrome 等)即可访问专利数据库。专利数据库进行软件版本升级,专利数据进行更新,直接在服务器端完成,实现平滑升级更新和集中管理。 (二)建设流程⒈确立技术主题 通过文献调研、调查问卷结合专家咨询等方式,拟订了烟草专题数据库包含的技术主题,这些技术主题不仅涵盖了行业的整个生产链,还聚焦了当今烟草行业的热点技术(见图2 )。⒉提取专利数据 烟草行业专利数据库建设初探 曹建平 (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200082) 摘 要:本文提出了建设烟草行业专利数据库的意义及作用。详细介绍了该专利数据库的建设思路、建设流程以及功能 模块的应用。 关键词:烟草;专利;数据库;功能模块 作者简介:曹建平(1955-),男,上海人, 大学,经济师,研究方向:科研管理、专利管理。曹建平:烟草行业专利数据库建设初探 140··

人力资源规划方案(步骤)

一、人力资源规划综述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 狭义:企业从战略规划和发展目标出发,根据其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预测企业未来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以及为满足这种需要所提供人力资源的活动过程。 广义:企业所有各类人力资源规划的总称,是战略规划与战术计划(即具体的实施计划)的统一。 从规划的期限上看,人力资源规划可区分为长期规划(5年以上)和短期计划(1年及以内),介于两者质检的为中期规划。 从规划的内容上看,人力资源规划可区分为战略发展规划、组织人事规划、制度建设规划、员工开发规划。 (二)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 1、规划人力发展 人力发展包括人力预测、人力增补及人员培训,这三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人力资源规划一方面对目前人力现状予以分析,以了解人事动态;另一方面,对未来人力需求做一些预测,以便对企业人力的增减进行通盘考虑,再据以制定人员增补和培训计划。所以,人力资源规划是人力发展的基础。 2、促使人力资源的合理运用 只有少数企业其人力的配置完全符合理想的状况。在相当多的企业中,其中一些人的工作负荷过重,而另一些人则工作过于轻松;也许有一些人的能力有限,而另一些人则感到能力有余,未能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规划可改善人力分配的不平衡状况,进而谋求合理化,以使人力资源能配合组织的发展需要。 3、配合组织发展的需要 任何组织的特性,都是不断的追求生存和发展,而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人力资源的获得与运用。也就是如何适时、适量及适质的使组织获得所需的各类人力资源。由于现代科

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环境变化多端,如何针对这些多变的因素,配合组织发展目标,对人力资源恰当规划甚为重要。 4、降低用人成本 影响企业结构用人数目的因素很多,如业务、技术革新、机器设备、组织工作制度、工作人员的能力等。人力资源规划可对现有的人力结构作一些分析,并找出影响人力资源有效运用的瓶颈,使人力资源效能充分发挥,降低人力资源在成本中所占的比率。 (三)、人力资源计划的制定原则 1、充分考虑内部、外部环境的变化 人力资源计划只有充分地考虑了内、外环境的变化,才能适应需要,真正的做到为企业发展目标服务。内部变化主要指销售的变化、开发的变化、或者说企业发展战略的变化,还有公司员工的流动变化等;外部变化指社会消费市场的变化、政府有关人力资源政策的变化、人才市场的变化等。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些变化,在人力资源计划中应该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出预测和风险变化,最好能有面对风险的应对策略。 2、确保企业的人力资源保障 企业的人力资源保障问题是人力资源计划中应解决的核心问题。它包括人员的流入预测、流出预测、人员的内部流动预测、社会人力资源供给状况分析、人员流动的损益分析等。只有有效地保证了对企业的人力资源供给,才可能去进行更深层次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3、使企业和员工都得到长期的利益 人力资源计划不仅是面向企业的计划,也是面向员工的计划。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发展是互相依托、互相促进的关系。如果只考虑企业的发展需要,而忽视了员工的发展,则会有损企业发展目标的达成。优秀的人力资源计划,一定是能够使企业员工达到长期利益的计划,一定是能够使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的计划。 (四)、人力资源计划的内容 人力资源计划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总计划:人力资源总计划陈述人力资源计划的总原则、总方针、总目标。 ?职务编制计划:陈述企业的组织结构、职务设置、职务描述和职务资格要求等内容。 ?人员配置计划:人员配置计划陈述企业每个职务的人员数量,人员的职务变动,职务人员空缺数量等。 ?人员需求计划:通过总计划、职务编制计划、人员配置计划可以得出人员需求计划。 需求计划中应陈述需要的职务名称、人员数量、希望到岗时间等。 ?人员供给计划:人员供给计划是人员需求计划的对策性计划。主要陈述人员供给的方式、人员内部流动政策、人员外部流动政策、人员获取途径和获取实施计划等。

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

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 5 城镇地籍要素分类、代码、几何类型、分层与属性表名 城镇地籍要素分类、代码、几何类型、分层与对应属性表名见表1

注:可以以描述城镇土地用途为主要目的,使用地类界、权属界、地物界等对宗地内部或宗地外部的土地划分为若干地块,形成面状地类。 7 城镇地籍数据交换格式 本标准引用GB/T17798-1999《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对城镇地籍数据交换格式进行描述。已给定的数据交换格式及相关的缺省值,表示由本标准建议采用,“()”中的内容表示注释。 7.1 矢量数据交换格式 7.1.1 城镇地籍矢量数据 城镇地籍矢量数据文件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文件头;第二部分为要素类型参数;第三部分为属性数据结构;第四部分为几何图形数据;第五部分为注记;第六部分为属性数据。本标准给出未建拓扑关系的空间矢量数据交换格式,已经建立拓扑关系的空间矢量数据交换格式参照GB/T17798-1999《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进行描述。 7.1.2 空间矢量数据交换格式 HeadBegin(参见本节注释) Datamark: CADASTY-DAT Version: 1.0 Unit: M Dim: 2 Topo: 0 MinX: <浮点数> MinY: <浮点数> MaxX: <浮点数> MaxY: <浮点数> Scale: <整数> Projection:Gauss-Krueger Projection Spheroid:Krassovesky Spheroid Parameters:6378245,6356863 Date: <数据产生的日期> Coodinate:M Meridinan:<字符串> Taren:<浮点数> HeadEnd

市局:承德市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承德市第三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 承德市国土资源局 依据《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实施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55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35号)和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发布的《河北省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方案(2016—2020年)》等文件要求,现启动承德市第三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适应全面深化改革新要求、新变化,解决发展中的新问题、新矛盾,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树立底线思维,以提高资源保障能力为目标,以转变资源利用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引领,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区内与区外的关系。坚持开发保护并重、保护为主,开源节流并举、节约优先,统筹安排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保护、储备等各项工作,切实发挥规划的宏观指导和监管依据作用,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按照十八届三

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以承德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谋划资源保障之策;紧紧围绕方式、调结构、化解过剩产能、治理大气污染的主线,谋划加快转变矿业发展方式的新举措;紧紧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国家战略,合理开发、有效保护矿产资源,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二)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气候变化、生态退化,特别是严重的大气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因此,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地位,全面落实河北省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统筹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民生改善的共赢。 (三)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结合。客观评价市第二轮规划的目标、重点任务、重点工程的实施情况,总结成功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十三五”期间规划目标,从服务找矿突破、加快矿业发展方式转变、搞好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坚持结合实际,体现承德特色。承德市矿产资源规划要发挥承上启下作用,在细化和落实省规划的前提下,体现承德特色,对全市重要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做出全面部署安排,明确总量、布局、结构、时序和准入要求。着重研究铁、金、银、铜、钼、铅、锌和重要非金属矿产及重点矿区的突出问题,优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布

公司人力资源规划方案模板

公司人力资源规划 方案模板

XXX有限责任公司 人 力 资 源 规 划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2) 第三章人力资源规划的编制 (3) 第四章附则 (9) 附件一人力资源规划程序 (10) 附件二人力资源净需求评估表 (11) 附件三按类别的人力资源净需求 (12) 附件四人力资源规划表 (13)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适用范围 本规划方法适用于云南大朝山水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 第二条目的 人力资源规划是大朝山公司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是公司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依据。其目的是根据公司战略发展目标要求,科学地预测、分析公司在变化环境中的人力资源的供给和需求情况,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措施,以确保公司在需要的时间和需要的岗位上获得各种需要人才。 第三条原则 (一)可行性 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要注意实施条件的限制,应该在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结合研究和寻求动态平衡的基础上来制定。影响人力资源规划的因素来自两个方面:即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外在因素包括法律变更、政策改变、经济转型、新科技创造等;内在因素包括组织变革、改变经营策略、员工职业生涯改变等。 (二)一致性 人力资源规划具有外部一致性和内部一致性。外部一致性是指人力资源规划应当同公司的战略计划、经营计划、年度计划相配

合;内部一致性是指人力资源规划应当同所有其它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如招聘、培训、工作分析、薪酬等计划相一致。 第二章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第四条人力资源规划的层次 人力资源规划包括两个层次,即总体规划及各项业务计划。人力资源的总体计划是有关计划期内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总目标、总政策、实施步骤及总的预算安排。各项业务计划包括:配备计划、退休解聘计划、补充计划、使用计划、培训开发计划、职业计划、绩效与薪酬福利计划、劳动关系计划。 第五条配备计划是指中长期内不同职务、部门或工作类型的人员的分布状 况;退休解聘计划是指因各种原因离职的人员情况及所在岗位情况;补充计划是指需要补充人员的岗位、数量和对人员的要求;使用计划是指人员晋升政策和时间,轮换工作的岗位情况、人员情况、轮换时间;培训开发计划是指有关培训对象、目的、内容、时间、地点、培训师资等;职业计划是指骨干人员的使用和培养方案;绩效与薪酬福利计划是指有关个人及部门的绩效标准、衡量方法;薪酬结构、工资总额、工资关系、福利项目以及绩效与薪酬的对应关系等;劳动关系计划是指减少和预防劳动争议,改进劳动关系的目标和措施。

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标准(试行)

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标准(试行)Mineral Resources Programming Database Standard 国土资源部规划司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目次 前言1 1 适用X围1 2 规X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矿产资源规划信息分类体系2 5 矿产资源规划信息分类编码4 6 矿产资源规划数据文件命名8 7 矿产资源规划图层、属性表、附表及规划文本和规划研究材料的命名规则9 8 矿产资源规划空间数据要素分层及定义9 9 矿产资源规划文档命名及格式23 10 矿产资源规划附表定义24 11 矿产资源规划空间数据交换格式31 12 矿产资源规划元数据31 附录A (资料性附录)矿产资源规划空间数据交换格式35 参考文献41 前言 为了规X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满足矿产资源规划管理工作的信息化需要,建设国家、省、市、县四级规划管理信息化体系,为矿产资源规划成果管理、规划审查、辅助决策及规划实施的信息反馈与监控提供服务,实现数据共享,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定编制本

标准。 矿产资源规划成果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多学科、多种基础研究成果。从数据表现形式上,它可分为规划文本(包括规划研究材料)、规划附表以及规划附图。本标准针对矿产资源规划管理工作的需要,对规划成果所包含的信息制定了信息分类体系、信息分类编码、数据文件命名规则、图层和属性表的命名规则、规划文本和规划附表的命名规则、数据的分层及定义、规划附表定义以及空间数据交换格式和元数据描述等。 本标准包括一个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规划司提出。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归口。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略)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负责解释。 1 适用X围 本标准规定了矿产资源规划信息的分类与代码、数据文件的命名规则、要素的层次划分、数据的结构、数据的交换格式及元数据格式等。适用于省、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建库及数据交换。 2 规X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60—1999 中华人民XX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17798—1999 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GB/T 13923—92 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GB/T 17766—1999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GB/T 13989—92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GB/T 9649—88 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 GB/T 9649.16—1998 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矿床学 DZ/T 0197—1997 数字化地质图图层及属性文件格式 GX199900X—200X 国土资源信息高层分类编码及数据文件命名规则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以下术语和定义。

广州市城乡地籍数据库建库标准

广州市城乡地籍数据库建库标准 (版本号:1.0) 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广州市测绘管理办公室 二○○三年五月

前言 本标准是在《广州市城乡地籍数据库建库标准》(修订版)基础上,经过近一年实践修订而成。 本标准根据城乡统一地籍(房产)原则编写,内容涵盖了城镇地籍调查测量和建库、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和建库、房地产登记、土地登记、地形测量、房产测量等方面。 本标准由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产权地籍处(广州市测绘管理办公室)组织编写,解释修改权归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产权地籍处(广州市测绘管理办公室)。 本标准适用于广州市地形、城镇地籍测量调查、土地利用调查、房产测量生产、建库,以及相关地理信息系统开发。 标准起草人:曾广鸿

目录 第1章引用标准及术语说明 (1) 1.1. 范围 (1) 1.2. 引用标准 (1) 1.3. 术语 (2) 1.4. 说明 (2) 1.4.1 图件类别 (2) 1.4.2 坐标系 (3) 1.4.3 地形图底图 (3) 1.4.4 内容说明 (3) 1.4.5 单位 (3) 1.4.6 数据格式及其图属关联 (3) 第2章要素分类、分层与代码 (5) 2.1. 城镇地籍与土地利用要素的分类 (5) 2.2. 比例尺代码 (5) 2.3. 地籍号命名规则 (5) 2.4. 城镇地形地籍、土地利用现状、房产要素的分类、代码、分层与特征定义 (6) 2.4.1 要素分类代码说明 (6) 2.4.2 要素分类代码表 (7) 2.5. 要素子类代码表 (12) 2.5.1 地类要素子类代码 (12) 2.5.2 基础控制和地物地貌要素子类代码 (15) 2.5.3 行政区要素子类代码 (15) 第3章要素属性数据结构 (16) 3.1. 要素属性数据结构说明 (16) 3.2. 测量控制点属性表结构 (16) 3.3. 点状地物属性表结构 (16) 3.4. 房角点属性表结构 (17) 3.5. 房屋辅助点属性表结构 (17) 3.6. 其它辅助点属性表结构 (18) 3.7. 线状地物属性表结构 (18) 3.8. 房屋围护物属性表结构 (19) 3.9. 房屋辅助线属性表结构 (20) 3.10. 其它辅助线属性表结构 (20) 3.11. 面状地物属性表结构 (20) 3.12. 面状房屋属性表结构 (21) 3.12.1 面状房屋扩展属性表(房地产权证)结构 (22) 3.12.2 面状房屋扩展属性表(房地产共有权证)结构 (23)

中国专利数据库word版

中国专利数据库 (CNIP) 检索条件:(摘要=纤维素 and 摘要=医用材料 ) (精确匹配) 检索结果:55 [1]滕锡山,冯博智. 用纤维素材料制备可溶性防粘连材料的方法及其产品[P]. 辽宁:CN1269376,2000-10-11. [2]张秀成,李红媛. 纤维素、微晶纤维素、聚碳酸亚丙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 黑龙江:CN103571166A,2014-02-12. [3]何春菊,马博谋. 一种以二元溶剂体系制备壳聚糖纤维素复合纤维的方法[P]. 上海:CN102828283A,2012-12-19. [4]尹娜,陈仕艳,欧阳炀,徐秋舒,汤廉,颜志勇,王华平. 一种细菌纤维素/藕粉复合材料及其生物制备方法[P]. 上海:CN103571899A,2014-02-12. [5]郑裕东,吴健,高爽,丁寻,崔秋艳,余弈,刘向阳,何欣扬. 一种胶原修饰细菌纤维素复合膜的制备方法[P]. 北京:CN102352051A,2012-02-15. [6]万怡灶,张晶,罗红林,朱勇,王哲人. 细菌纤维素/卵磷脂复合材料及制备和应用[P]. 天津:CN103467778A,2013-12-25. [7]郑裕东,史湘宁,张泽钰,张威,彭韵凌,林清华. 一种刺激响应型酯化纳米纤维素前药缓释材料的制备方法[P]. 北京:CN103191441A,2013-07-10. [8]位晓娟,顾其胜,奚廷斐,王庆生. 一种交联海藻酸-细菌纤维素海绵及其制备方法[P]. 山东:CN103536954A,2014-01-29. [9]曹献英,陈胜杰,操凤,郑育声,杜杰,陈欢. 壳寡糖/细菌纤维素海绵的制备方法[P]. 海南:CN103007335A,2013-04-03. [10]郑裕东,崔秋艳,吴健,彭帅,栾家斌. 一种氧化纳米细菌纤维素的制备方法[P]. 北京:CN102604142A,2012-07-25. [11]余厚咏,姚菊明,董延娟. 一种纤维素纳米晶表面酯化的改性方法[P]. 浙江:CN103382225A,2013-11-06. [12]郑裕东,崔秋艳,吴健,高爽,栾家斌,刘国权. 一种多聚糖与纳米细菌纤维素的复合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P]. 北京:CN102727926A,2012-10-17. [13]尹娜,李喆,王华平,陈仕艳,洪枫,欧阳炀,杨敬轩,徐秋舒. 一种细菌纤维素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品[P]. 上海:CN102274549A,2011-12-14. [14]秦宗益,刘彦男,梁浜雷,程淼,唐诗杰. 一种羧基化纤维素纳米球的制备方法[P]. 上海:CN102911273A,2013-02-06. [15]钟春燕,钟宇光. 含植物成分的细菌纤维素复合羊膜细胞外基质敷料制备方法[P]. 海南:CN103893816A,2014-07-02. [16]屠美,查振刚,曾戎,吴昊,韩婉清. 一种生物功能化羟丙基纤维素酯类液晶膜的制备及其应用[P]. 广东:CN103739866A,2014-04-23. [17]邓红兵,王先恺,詹颖菲,忻尚璟,杜予民,施晓文. 一种基于溶菌酶和丝蛋白的层层自组装改性纤维素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与应用[P]. 湖北:CN103536958A,2014-01-29. [18]马兆成,闫会清,季群,彭抒昂,邓秀新. 一种果胶/纤维素水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 湖北:CN102585255A,2012-07-18. [19]曹献英,杜晶晶,林强,冯玉红,王锡彬,吴周新,牛成,庞素娟,尹学琼,朱清梅,吴敏,徐田军,鲁战平,胡凌俊. 一种羧甲基纤维素和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P]. 海南:CN101530749,2009-09-16.

人力资源规划方案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目录 一、公司人力资源现状盘点 (3) (一)员工年龄结构 (3) (二)员工学历结构 (3) (三)员工职位分类情况 (4) (四)员工职称结构 (4) (五)各部门员工年龄结构统计表 (4) (六)各部门员工学历构成情况统计表 (5) (七)2008年-2010年公司离职人员(解除劳动合同人员)信息汇总。 (6) 二、公司人力资源现状SWOT分析 (6) 三、公司人力资源理念 (7) 四、公司人力资源战略和策略 (8) 五、公司人力资源规划 (10) (一)公司人员定编规划 (10) (二)职位编制规划 (11) (三)人员配置规划 (11) 六、教育培训规划 (26) (一)公司员工培训现状 (26) (二)公司1-3年员工培训大体规划 (28) (三)建立三年员工培训体系 (29) 七、招聘选拔规划 (30) 八、2011年员工薪资总体规划 (31) (一)HR调研情况表 (31) (二)2011年公司员工薪资预算 (31) 九、社会保险费用规划 (31) 十、职工福利费用规划 (32) 十一、人事政策规划 (32) 32.................................................................. 十二、结语. 精品文档 大邑港华燃气有限公司 2011年-2013年人力资源规划方案 一、公司人力资源现状盘点 截止至2010年12月30日,公司有在职员工68人。

1、员工年龄结构 20-25岁的员工8人;26-30岁的员工10人;31-35岁的员工13人;36-40岁的员工15人;41-45岁的员工10人;46-50岁的员工8人;51-55岁的员工4人;公司平均年龄37岁。 表一:公司员工年龄情况表 分析:通过此表我们可以看出公司现在的中坚力量为31-40岁中年员工,青年员工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45岁以上的中老年员工逐渐减少,公司的年龄段分布比较理想。可以继续加大青年员工的力量。 2、员工学历结构 初中学历及初中以下学历的5人;高中(含职高)学历的30人;中专学历的8人;大专学历的13人;本科学历的10人(含1名在职硕士);硕士学历的1人 表二:公司员工学历情况表 分析:公司员工的学历情况两极分化较为严重,大多数分布在高中文化和大专文化上,本科以上学历的员工较少,大专文化的员工以近几年招聘和员工在岗学习为主,公司需要提高高中文化员工的基本素质和学历,鼓励在岗学习,公司应该颁布相关鼓励员工自我学习的制度。 . 精品文档 3、员工职位分类情况 高层管理者3人;中层管理者15人;普通员工51人。其中包括:工程技术类6人;行政后勤类15人;销售服务类17人,操作工12人; 表三:公司员工职位分类情况表

《关于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20-2021年)的批复》全文文档

2020 《关于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1年)的批复》全文文档 Document Writing

《关于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1年)的批复》全文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公务文书,又叫公务文件,简称公文,是法定机关与社会组 织在公务活动中为行使职权,实施管理而制定的具有法定效用和规范体式的书面文 字材料,是传达和贯彻方针和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实行行政措施,指示答 复问题,知道,布置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近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xx—20xx 年)》,下面是批复的详细内容。 国务院关于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xx—20xx年)的批复 国函〔20xx〕178号 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商务部: 你们《关于审批〈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xx—20xx年)〉的请示》(国土资发〔20xx〕93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xx—20xx年)》(以下简称《规划》),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规划》实施要全面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

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保障资源安全为目标,以提升矿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强化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资源与环境、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关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资源开发保护格局,加快矿业绿色转型升级,推动矿业国际务实合作,实现资源开发惠民利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可靠能源资源保障。 三、通过《规划》实施,到20xx年,基本建立安全、稳定、经济的资源保障体系,基本形成节约高效、环境友好、矿地和谐的绿色矿业发展模式,基本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富有活力的现代矿业市场体系,显著提升矿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塑造资源安全与矿业发展新格局。国内资源保障基础进一步夯实,矿产资源供应保持安全稳定,资源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平显著提高,矿业国际合作开创新局面,矿业创新发展能力全面提升。 四、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分工,完善政策措施,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根据本地实际组织编制实施地方各级规划,完善矿产资源规划体系,切实推进本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各项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根据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在政策实施、项目安排、资金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国土资源部要牵头做好《规划》的组织实施工作,加强跟踪分析、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估,认真研究解决《规划》实施中出现的问题,重大进展及时向国务院报告。

公司人力资源规划方案

目录 一、概述 ............................................................................................................... 1.目的和依据.......................................................... 2.适用范围............................................................ 3.基本原则............................................................ 4.人力资源规划概要及程序.............................................. 二、内外环境分析 ............................................................................................... 1.外部环境信息........................................................ 2.企业内部信息........................................................ 三、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 1.公司整体人力资源结构现状分析........................................ 2.人力资源需求分析.................................................... 3.人力资源需求人员分析................................................ 四、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20) 1.人力资源供给分析.................................................... 2.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五、人力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1.预估人力资源可供量.................................................. 2.确定人力资源净需求.................................................. 六、人力资源具体规划的制定 ........................................................................... 1.人员配置计划........................................................ 2.人员补充计划........................................................ 3.培训开发计划........................................................ 4.绩效与薪酬福利计划..................................................

基于GIS的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基于GIS的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发表时间:2018-03-09T14:50:34.747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30期作者:尚瑛 [导读] 时代是不断变迁的,社会生产不断进步,矿产资源仍然是现阶段工业生产的重要能源之一。 榆林市国土资源规划与评审服务中心陕西榆林 719000 摘要:时代是不断变迁的,社会生产不断进步,矿产资源仍然是现阶段工业生产的重要能源之一,所以为了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就需要促进矿产资源管理的有效性,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带来的优势,研究基于GIS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设计。本研究以具体的矿产资源管理系统为例展开了探究,结合地理信息平台开发环境,就基于GIS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展开了探究。首先分析了数据采集的来源以及数字化,然后分析了数据组织结构模型,最后分析了矿产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建立。关键词:矿产资源;信息系统;规划管理;GIS;数据库;设计 前言 随着社会生产不断进步,矿产资源作为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能源之一,但是由于其资源总量的有限性,使得矿产资源的管理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矿产资源规划是政府对社会,经济,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贯彻落实矿产资源国有基本国策的重要措施和手段,结合现阶段矿产资源的管理现状,编制具体的矿产资源管理规划,充分发挥矿产资源的优势,促进矿产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使得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更高,为社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1 数据采集来源及数字化 1.1 数据标准的引用 为确保本系统数据库、软件系统的规范统一,实现与国土资源部、四川省各地市的数据共享以及和省级其他国土资源管理应用信息系统的融合,系统建设必须遵循相应的技术准。县级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依据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标准(试行)》与《省级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指南(试行)》建设。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标准(行)》对数据分类、分层编码、命名和空间数据交换格式做了详细的描述。矿产资源规划空间数据采用的标准格式是Mapinfo格式,空间定位标准采用大地坐标系(经纬度),选择高斯一克吕格投影作为基本投影,高程系统采用国家高程系统(1956年黄海平均海平面和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软件标准根据国家《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8566—88),《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等来确定本系统数据库设计的软件技术标准。 1.2 数据来源及采集处理 本系统数据内容主要包括:基础地理数据,基础地质数据,矿产资源规划专题数据,注记数据和其他数据等,这些数据主要来源于图件、表格和文字资料等规划所涉及的3类成果。图件资料:主要有规划区资料、基础地理底图、基础地质底图、矿产地资料、矿产开发利用资料与矿产开发有关的基础设施资料、矿山生态环境资料、重要保护地区及其它需要的图形和空间数据资料等。表格资料:规划区基本情况、规划指标资料、矿产的储量基本情况与开发利用情况、矿产品的供需情况、矿山生态环境资料等。文字资料:主要是有关的文件、总体规划、规划编制说明、规划基础研究报告、规划专题研究报告、有关规范和标准等。其他资料还可以有遥感影像以及图片、图像等多媒体资料。 1.3 数据扫描数字化 数据数字化部分在《数字化地质图图层及属性文件格式》已有明确的技术规定,现将扫描数字化的工作流程用图表示如下: 间属性数据的联合运算等各种数据操作运算来分析一定区域的各种现象和过程,使GIS成为具有拓扑结构和分析功能的空间数据库系统。基于GIS的矿产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模型如图3所示:

矿产资源规划工作方案

矿产资源规划工作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进一步提升矿产资源规划在指导我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中作用,强化矿产资源的宏观调控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规划管理暂行办法》和《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6〕255号),××州国土资源局《关于上报矿产资源规划工作方案的通知》等精神和部署,结合我县实际,在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就我县第二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编制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的意义 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一段时期以来,随着国际矿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扬,一些地方只顾眼前利益,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缺乏长远规划和合理统筹,导致部分地区违法违规炒作矿业权、资源过度开发、矿山生态环境及安全隐患突出。加之各地对矿产资源规划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使规划在规范矿产资源管理中作用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 矿产资源是一次性、不可再生的国家重要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是一项基本国策。矿产资源规划是指导矿

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纲领性文件,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各级领导务必从全局出发,对矿产资源规划重要性有足够和清醒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做好协调,抓好落实,认真、全面、公正履行矿产资源规划管理职责。 要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安排,统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保护、合理利用的关系,统筹资源开发与地方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的关系。审时度势,科学谋划,重视现阶段加强矿产资源规划管理的必要性、现实性和紧迫性,充分发挥规划在矿产资源管理中的龙头地位和作用。 二、矿产资源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保护和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为主线,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指导方针,从县情、矿情出发,客观分析我县矿产资源的现状与形势,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重点突出加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合理调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布局与结构优化、加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加强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强化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等六项内容,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规划宏观调控作用,努力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