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色激光灯头的参数

红色激光灯头的参数

红色激光灯头的参数
红色激光灯头的参数

红色激光灯头的参数是一种方便实用的定位工具。该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各种木工锯机加工,能起辅助标线与定位作用,如单片纵锯机,多片纵锯机,四边锯,推台锯,多片锯,V槽机,剪板机等多种木工机械。该产品打出一条明亮的红线,工作人员铺布等需准直的时候,起到精确定位准直的作用,提高锯木板的精度,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红色激光灯头的参数线条清晰、小巧、易于安装,日成有专门配套好的支架和电源,使用简单方便。其管芯采用日本进口半导体激光二极管,内置电路板经改良,特别适于恶劣的工作环境,能有效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请拨打零贰玖-陆捌伍捌壹柒零捌红色激光灯头的参数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各种木工锯机加工,能起辅助标线与定位作用,如单片纵锯机,多片纵锯机,四边锯,推台锯,多片锯等多种木工机械。该产品打出一条明亮的红线,工作人员铺布等需准直的时候,起到精确定位准直的作用,提高锯木板的精度,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大十字红光灯线条清晰、小巧、易于安装,

产品参数:

光斑形状:一字线,

光线颜色:红色绿色(可选)

输出波长:532nm 635nm 650nm

管芯功率:10~300mW

规格:Φ16×80mm Φ22×85mm Φ26×110mm(多种)

光学透镜:光学镀膜玻璃透镜G3 出光张角:90°~120°

直线度:≥1/5000

线宽:3米处线宽≤1.0mm

工作电压:直流5V

使用寿命:连续使用大于8000小时工作温度:-10℃~75℃

储藏温度:-40℃~85℃

附件:专用电源支架yxl

激光器激励原理

激光器激励原理 —固体激光器 1311310黄汉青 1311343张旭日辅导老师:

摘要:固体激光器目前是用最广泛的激光器之一,它有着一些非常突出的优点。介绍固体激光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更能够加深对其的了解。本论文先从基本原理和结构介绍固体激光器,接着介绍一些典型的固体激光器,最后介绍其在军事国防、工业技术、医疗美容等三个方面的应用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固体激光器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应用 1引用 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红宝石激光器(固体激光器)于1960年7月诞生了,距今已有整整五十年了。在这五十年时间里固体激光的发展与应用研究有了极大的飞跃,并且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固体激光器从其诞生开始至今,一直是备受关注。其输出能量大,峰值功率高,结构紧凑牢固耐用,因此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用途,其价值不言而喻。正是由于这些突出的特点,其在工业、国防、医疗、科研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给我们的现实生活带了许多便利。 未来的固体激光器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a)高功率及高能量 b)超短脉冲激光 c)高便携性 d)低成本高质量 现在,激光应用已经遍及光学、医学、原子能、天文、地理、海洋等领域,它标志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诚然,如果将激光发展的历史与电子学及航空发展的历史相比,你不得不意识到现在还是激光发展的早期阶段,更令人激动的美好前景将要来到。 2激光与激光器

2.1激光 2.1.1激光(LASER) 激光的英文名——LASER,是英语词组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受激辐射的光放大)的缩写[1]。2.1.2产生激光的条件 产生激光有三个必要的条件[2]: 1)有提供放大作用的增益介质作为激光工作物质,其激活粒子(原子、分子或离子)有适合于产生受激辐射的能级结构; 2)有外界激励源,将下能级的粒子抽运到上能级,使激光上下能级之间产生粒子数反转; 3)有光学谐振腔,增长激活介质的工作长度,控制光束的传播方向,选择被放大的受激辐射光频率以提高单色性。 3固体激光器 3.1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在固体激光器中,由泵浦系统辐射的光能,经过聚焦腔,使在固体工作物质中的激活粒子能够有效的吸收光能,让工作物质中形成粒子数反转,通过谐振腔,从而输出激光。 如图1所示,固体激光器的基本结构(有部分结构没有画出)。固体激光器主要由工作物质、泵浦系统、聚光系统、光学谐振腔及冷却与滤光系统等五个部分组成[4]。

有关双异质结激光器与量子阱激光器的基础报告

有关双异质结激光器与量子阱激光器的基础报告 xxx (xxxxxxxxxxxxxxx) 摘要:异质结半导体激光器是半导体激光发展史上的重要突破,它的出现使光纤通信及网络技术成为现实并迅速发展。异质结构已成为当代高性能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的典型结构,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双异质结半导体激光器;量子阱激光器;泵浦 About double heterostructure lasers andreport on the basis of quantum well laser xxx (xxxx) Abstract:Heterojunction semiconductor laser is an important breakthrough i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semiconductor laser, it make the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and network technology become a reality and rapid development. Heterostructure has become the contemporary typical structure of high performance semiconductor optoelectronic devices, has huge development potential and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double heterojunction semiconductor lasers; Quantum well laser; pump 0 引言 双异质结激光器和量子阱激光器在我们的当代的科研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很多相关的资料供我们查看和研究,这些惊人的成就给我的生活带来的巨大的改变,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基础人员,有义务去发展,将这些激光器的研究壮大和深入。 1 双异质结基本结构 双异质结基本结构是将有源层夹在同时具有宽带隙和低折射率的两种半导体材料之间,以便在垂直于结平面的方向(横向)上有效地限制载流子和光子。用此结构于1970年实现了GaAlAs/GaAs激射波长为0.89 μm的半导体激光器在室温下能连续工作。图表示出双异质结激光器的结构示意图和相应的能带图在正向偏压下,电子和空穴分别从宽带隙的N区和P区注进有源区。它们在该区的扩散又分别受到P-p异质结和N-p异质结的限制,从而可以在有源区内积累起产生粒子数反转所需的非平衡载流子浓度。同时,窄带隙具有源区有高的折射率与两边低折射率的宽带隙层构成了一个限制光子在有源区内的介质光波导。 异质结激光器激光器的供应商是半导体半导体的供应商激光发展史上的重要突破,它的出现使光纤光纤的供应商通信及网络技术成为现实并迅速发

LED显示屏可视距离的计算方法和LED显示屏关键技术指标

LED显示屏可视距离的计算方法: RGB颜色混合距离三色混合成为单一颜色的距离: LED全彩屏视距=像素点间距(mm)×500/1000 最小的观看距离能显示平滑图像的距离:LED显示屏可视距离=像素点间距(mm) ×1000/1000 最合适的观看距离观看者能看到高度清晰画面的距离:LED显示屏最佳视距=像素点间距(mm) ×3000/1000 最远的观看距离:LED显示屏最远视距=屏幕高度(米)×30(倍) LED显示屏关键技术指标 像素失控率像素失控率是指显示屏的最小成像单元(像素)工作不正常(失控)所占的比例。而像素失控有两种模式:一是盲点,也就是瞎点,在需要亮的时候它不亮,称之为瞎点;二是常亮点,在需要不亮的时候它反而一直在亮着,称之为常亮点。一般地,像素的组成有2R1G1B(2颗红灯、1颗绿灯和1颗蓝灯,下述同理)、1R1G1B、2R1G、3R6G 等等,而失控一般不会是同一个像素里的红、绿、蓝灯同时全部失控,但只要其中一颗灯失控,我们即认为此像素失控。为简单起见,我们按LED显示屏的各基色(即红、绿、蓝)分别进行失控像素的统计和计算,取其中的最大值作为显示屏的像素失控率。失控的像素数占全屏像素总数之比,我们称之为“整屏像素失控率”。另外,为避免失控像素集中于某一个区域,我们提出“区域像素失控率”,也就是在100×100像素区域内,失控的像素数与区域像素总数(即10000)之比。此指标对《LED显示屏通用规范》SJ/T11141-2003中“失控的像素是呈离散分布”要求进行了量化,方便直观。目前国内的LED显示屏在出厂前均会进行老化(烤机),对失控像素的LED灯都会维修更换,“整屏像素失控率” 控制在1/104之内、“区域像素失控率”控制在3/104之内是没问题的,甚至有的个别厂家的企业标准要求出厂前不允许出现失控像素,但这势必会增加生产厂家的制造维修成本和延长出货时间。在不同的应用场合下,像素失控率的实际要求可以有较大的差别,一般来说,LED显示屏用于视频播放,指标要求控制在1/104之内是可以接受,也是可以达到的;若用于简单的字符信息发布,指标要求控制在12/104之内是合理的灰度等级灰度也就是所谓的色阶或灰阶,是指亮度的明暗程度。对于数字化的显示技术而言,灰度是显示色彩数的决定因素。一般而言灰度越高,显示的色彩越丰富,画面也越细腻,更易表现丰富的细节。灰度等级主要取决于系统的A/D转换位数。当然系统的视频处理芯片、存储器以及传输系统都要提供相应位数的支持才行。目前国内LED显示屏主要采用8位处理系统,也即256(28)级灰度。简单理解就是从黑到白共有256种亮度变化。采用RGB三原色即可构成256×256×256=16777216种颜色。即通常所说的16兆色。国际品牌显示屏

LED显示屏技术参数

LED显示屏技术参数、性能指标及相关要求报价人资格要求: (1)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规定的条件; (2)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及与本次采购相应的经营范围; (3)必须为报价产品的生产企业 (4)非南京注册的投标人,须有经南京市工商部门注册的售后服务机构; (5)需提供ISO9001认证(含显示屏生产)证书。 (6)需提供室内单色显示屏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即CCC证书。 (7)需提供用于出厂检验的仪器设备清单。 (8)若提供的是英文证书,应同时提供中文翻译件及翻译件的公证书。 一、设备描述及用途说明 室内电子显示屏,用于文字、图像显示,便于操作和通讯。 二、技术要求及参数 1、软硬件的技术要求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电子部《SJ/T11141-2003》); 2、颜色种类:单红色显示; 3、象素点间:4.75mm; 4、象素点直径:3.7 mm; 5、控制方式:异步控制; 6 7、发光均匀:无抖动闪烁现象 8、画面更新:120帧/秒; 9、整屏结构平整,平整度小于1mm; 10、信号传输距离≤100m(超五类网线传输),距离≥100m要用光纤传输; 11、垂直视角:≥1600; 12、水平视角:≥1600; 13、亮度:≥150 cd/㎡; 14、屏体边框:采用优质亚光不锈钢材料,内部整体钢结构,框宽:50mm 15、使用环境:室内 16、管芯:台湾光磊 三、售后服务要求 1、报价人应承诺对报价产品提供贰年以上的免费保修,在免费维护维修期外以最优惠的价格提供终身维修改造服务,服务水准与免费维护维修期内相同; 2、报价人须保证向使用方提供技术支持,在接到使用方服务请求的半小时之内给予电话回复,如需要可在接到服务请求12小时内到达现场,进行现场维护; 3、报价人须承诺为使用方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现场免费技术培训,保证使用方人员能独立使用该设备,完成日常操作和相关维护。 四、验收及培训

CO2激光器原理及应用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words (1) 1引言 (2) 2激光 (2) 2.1激光产生的三个条件 (3) 2.2激光的特点 (3) 2.3激光器 (3) 3 CO2激光器的原理 (5) 3.1 CO2激光器的基本结构 (5) 3.2 CO2激光器基本工作原理 (7) 3.3 CO2激光器的优缺点 (8) 4 CO2激光器的应用 (9) 4.1军事上的应用 (9) 4.2医疗上的应用 (10) 4.3工业上的应用 (12) 5 CO2激光器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14) 5.1 CO2激光器的研究现状 (14) 5.2 CO2激光器的发展前景 (15) 6 结束语 (17) 参考文献 (19) 致谢 (20)

摘要:本文从引言出发介绍了CO2激光技术的基本情况,简单介绍了激光和激光器的一些特点,重点介绍了气体激光器中的CO2激光器的相关应用,目前CO2激光器是用最广泛的激光器之一,它有着一些非常突出的高功率、高质量等优点。论文首先介绍了应用型CO2激光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着重介绍了应用型CO2激光器在军事、医疗和工业三个主要领域的应用,最后介绍应用型CO2激光器的研究前景和现状。通过这些介绍使得人们能够加深对CO2激光器的了解和认识。 关键词: CO2激光器;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应用; Abstract: This departure from the introduction of CO2 laser technology, introduced the basic situation, briefly introduced som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ser and laser to highlight the CO 2gas laser in laser-related applications, the current CO 2 laser was one of the most extensive laser, it had some very prominent high-power, high quality and so on. Paper introduced the application of CO 2 laser-type basic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focusing on the application type CO 2 laser in the military, medical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 of the three main areas, Finally, applied research prospects for CO 2 laser and status. Through these presentations allowed people to deepen their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CO s lasers. Keywords:CO2Laser Basic Principle Basic Structure Application

量子阱半导体激光器

量子阱半导体激光器 :本文主要叙述了量子阱半导体激光器发展背景、基本理论、主要应用与发展现状。一、发展背景 1962年后期,美国研制成功GaAs同质结半导体激光器,第一代半导体激光器产生。但 这一代激光器只能在液氮温度下脉冲工作,无实用价值。直到1967年人们使用液相外延的方法制成了单异质结激光器,实现了在室温下脉冲工作的半导体激光器。1970年,贝尔实验室有一举实现了双异质结构的在室温下连续工作的半导体激光器。至此之后,半导体激光 器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半导体激光器具有许多突出的优点:转换效率高、覆盖波段范围 广、使用寿命长、可直接调制、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便宜、易集成等。其发展速度之快、 应用范围之广、潜力之大是其它激光器所无法比拟的。但是,由于应用的需要,半导体激光 器的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80年代,量子阱结构的出现使半导体激光器出现了大的飞跃。量子阱结构源于60年代末期贝尔实验室的江崎(Esaki)和朱肇祥提出超薄层晶体的量子尺寸效应。当超薄有源层材料 后小于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时,有源区就变成了势阱区,两侧的宽带系材料成为势垒区,电 子和空穴沿垂直阱壁方向的运动出现量子化特点。从而使半导体能带出现了与块状半导体完

全不同的形状与结构。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通过改变超薄层的应变量使能带结构发生变 化,发展起来了应变量子阱结构。这种所谓“能带工程”赋予半导体激光器以新的生命力, 其器件性能出现大的飞跃。具有量子阱结构的量子阱半导体激光器与双异质结半导体激光器 (DH)相比,具有阈值电流密度低、量子效应好、温度特性好、输出功率大、动态特性好、 寿命长、激射波长可以更短等等优点。目前,量子阱已成为人们公认的半导体激光器发展的 根本动力。 其发展历程大概为:1976年,人们用GaInAsP/InP实现了长波长激光器。对于激光腔 结构,Kogelnik和Shank提出了分布反馈结构,它能以单片形式形成谐振腔。Nakamura用实验证明了用光泵浦的GaAs材料形成的分布反馈激光器(DBR)。Suematsu提出了用于光通信的动态单模激光概念,并用整体激光器验证了这种想法。1977年,人们提出了所谓的面 发射激光器,并于1979年做出了第一个器件。目前,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ECSEL)已用于千兆位以太网的高速网络。自从Nakamura实现了GaInN/GaN蓝光激光器,可见光半导体激 光器在光盘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CD播放器、DVD系统和高密度光存储器。1994年,一种具有全新机理的波长可变、可调谐的量子级联激光器研制成功,且最近,在此又基础上

常用激光器简介

几种常用激光器的概述 一、CO2激光器 1、背景 气体激光技术自61年问世以来,发展极为迅速,受到许多国家的极大重视。特别是近两年,以二氧化碳为主体工作物质的分子气体激光器的进展更为神速,已成为气体激光器中最有发展前途的器件。 二氧化碳分子气体激光器不仅工作波长(10.6微米)在大气“窗口”,而且它正向连续波大功率和高效率器件迈进。1961年,Pola-nyi指出了分子的受激振动能级之间获得粒子反转的可能性。在1964年1月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的C.K.N.Pate 研制出第一支二氧化碳分子气体激光器,输出功率仅为1毫瓦,其效率为0.01%。不到两年,现在该类器件的连续波输出功率高达1200瓦,其效率为17 %,电源激励脉冲输出功率为825瓦,采用Q开关技术已获得50千瓦的脉冲功率输出。最近,有人认为,进一步提高现有的工艺水平,近期可以达到几千瓦的连续波功率输出和30~40% 的效率。 2、工作原理 CO2激光器中,主要的工作物质由CO?,氮气,氦气三种气体组成。其中CO?是产生激光辐射的气体、氮气及氦气为辅助性气体。加入其中的氦,可以加速010能级热弛预过程,因此有利于激光能级100及020的抽空。氮气加入主要在CO?激光器中起能量传递作用,为CO?激光上能级粒子数的积累与大功率高效率的激光输出起到强有力的作用。CO?分子激光跃迁能级图CO?激光器的激发条件:放电管中,通常输入几十mA或几百mA的直流电流。放电时,放电管中的混合气体内的氮分子由于受到电子的撞击而被激发起来。这时受到激发的氮分子便和CO?分子发生碰撞,N2分子把自己的能量传递给CO2分子,CO?分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上形成粒子数反转发出激光。 3、特点 二氧化碳分子气体激光器不但具有一般气体激光器的高度相干性和频率稳定性的特点,而且还具有另外三个独有的特点: (1)工作波长处于大气“窗口”,可用于多路远距离通讯和红外雷达。 (2)大功率和高效率( 目前,氩离子激光器最高连续波输出功率为100瓦,其效率为0.17 %,原子激光器的连续波输出功率一般为毫瓦极,其效率约为0.1%,而二氧化碳分子激光器连续波输出功率高达1200瓦,其效率为17%)。 (3)结构简单,使用一般工业气体,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由此可见,随着研究工作的进展、新技术的使用,输出功率和效率会不断提高,寿命也会不断增长,将会出现一系列新颖的应用。例如大气和宇宙通讯、相干探测和导航、超外

LED显示屏技术参数及选型指南

LED显示屏技术参数及选型指南 企业简况:山东新视野公司专业生产LED大屏幕电子显示屏、高画质网络视频会议、可视电话、保安监控远程传输和控制产品。LED电子显示屏十余年研发经验,室内外规格品种齐全,性能先进,质量稳定可靠。本公司承做的本市第一块点阵式股票显示屏已出厂运行十余年年,至今仍正常服役,深得用户好评! 本公司系列LED产品介绍:室内外单色、双基色图文屏、全彩屏,条屏、混合式证券屏、利率屏、大型电子钟、万年历、安全日、倒计时屏、无线短信车载屏气象屏、GPRS 插卡式全彩广告屏和停车场剩余车位显示屏等。 户内、户外LED显示屏技术参数及选型指南: 安装在室内的显示屏选用户内发光管芯,光线柔和、密度高清晰度好价格低;安装在室外的显示屏,由于室外亮度是室内亮度的几百倍,应选用户外超高亮度发光管芯,并做金属箱体防雨结构;用于室外亮度环境但无须考虑防雨时一般选择半户外结构,可适当降低造价。 控制方式的选择: 对于小于6-8万像素的小屏和单色屏,主要以显示文字和简单图形表格为主,建议采用脱机显示方式,优点是显示内容由电脑通过一根网线可随时编辑修改传输几十甚至几百屏显示内容保存在大屏控制卡内,开机就可自动显示,无须打开电脑因此使用方便;对于大于8万像素的双基色屏或三基色全彩屏,通常采用与计算机显示器同步的显示方式,优点是色彩丰富,除显示文字外还可显示图像动画和视频节目,缺点是必须打开电脑显示屏才能工作,且电脑只能专用。具体采用哪种控制方式可由用户自己选择。 点密度的选择: 显示屏点密度是指每平方米多少个可按控制要求独立发光的象素点,密度高的屏象素点直径小,单位面积的价格高,适宜近处观看;密度低的点直径大,单位面积造价低,适合大面积远处观看,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兼顾价格和实际使用效果。 每平米可显示的字数: 汉字显示字库的最小点阵为16X16点阵,每个字256点阵,因此16点阵的汉字要占显示屏256个发光象素点,常用户内Φ5.0显示屏每平米共16384象素共可显示64个汉字或128个英文字符,若用常用的室外点间距P16mm的3906

2020年常用激光器简介

作者:非成败 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 几种常用激光器的概述 一、CO2激光器 1、背景 气体激光技术自61年问世以来,发展极为迅速,受到许多国家的极大重视。特别是近两年,以二氧化碳为主体工作物质的分子气体激光器的进展更为神速,已成为气体激光器中最有发展前途的器件。 二氧化碳分子气体激光器不仅工作波长(10.6微米)在大气“窗口”,而且它正向连续波大功率和高效率器件迈进。1961年,Pola-nyi指出了分子的受激振动能级之间获得粒子反转的可能性。在1964年1月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的C.K.N.Pate 研制出第一支二氧化碳分子气体激光器,输出功率仅为1毫瓦,其效率为0.01%。不到两年,现在该类器件的连续波输出功率高达1200瓦,其效率为17 %,电源激励脉冲输出功率为825瓦,采用Q开关技术已获得50千瓦的脉冲功率输出。最近,有人认为,进一步提高现有的工艺水平,近期可以达到几千瓦的连续波功率输出和30~40% 的效率。 2、工作原理 CO2激光器中,主要的工作物质由CO?,氮气,氦气三种气体组成。其中CO?是产生激光辐射的气体、氮气及氦气为辅助性气体。加入其中的氦,可以加速010能级热弛预过程,因此有利于激光能级100及020的抽空。氮气加入主要在CO?激光器中起能量传递作用,为CO?激光上能级粒子数的积累与大功率高效率的激光输出起到强有力的作用。CO?分子激光跃迁能级图CO?激光器的激发条件:放电管中,通常输入几十mA或几百mA的直流电流。放电时,放电管中的混合气体内的氮分子由于受到电子的撞击而被激发起来。这时受到激发的氮分子便和CO?分子发生碰撞,N2分子把自己的能量传递给CO2分子,CO?分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上形成粒子数反转发出激光。 3、特点 二氧化碳分子气体激光器不但具有一般气体激光器的高度相干性和频率稳定性的特点,而且还具有另外三个独有的特点: (1)工作波长处于大气“窗口”,可用于多路远距离通讯和红外雷达。 (2)大功率和高效率( 目前,氩离子激光器最高连续波输出功率为100瓦,

量子阱半导体激光器简述

上海大学2016~2017 学年秋季学期研究生课程考试 (论文) 课程名称:半导体材料(Semiconductor Materials) 课程编号:101101911 论文题目: 量子阱及量子阱半导体激光器简述 研究生姓名: 陈卓学号: 16722180 论文评语: (选题文献综述实验方案结论合理性撰写规范性不足之处) 任课教师: 张兆春评阅日期: 课程考核成绩

量子阱及量子阱半导体激光器简述 陈卓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信息材料系,上海200444) 摘要: 本文接续课堂所讲的半导体激光二极管进行展开。对量子阱结构及其特性以及量子阱激光器的结构特点进行阐释。最后列举了近些年对量子阱激光器的相关研究,包括阱层设计优化、外部环境的影响(粒子辐射)、电子阻挡层的设计、生长工艺优化等。 关键词:量子阱量子尺寸效应量子阱激光器工艺优化

一、引言 半导体激光器自从1962年诞生以来,就以其优越的性能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1],它具有许多突出的优点:转换效率高、覆盖波段范围广、使用寿命长、可直接调制、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便宜、易集成等。随着新材料新结构的不断涌现和制造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各方面的性能也进一步得到改善,应用范围也不在再局限于信息传输和信息存储,而是逐渐渗透到材料加工、精密测量、军事、医学和生物等领域,正在迅速占领过去由气体和固体激光器所占据的市场。 20世纪70年代的双异质结激光器、80年代的量子阱激光器和90年代出现的应变量子阱激光器是半导体激光器发展过程中的三个里程碑。[2]制作量子阱结构需要用超薄层的薄膜生长技术,如分子外延术(MBE)、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淀积(MOCVD)、化学束外延(CBE)和原子束外延等。[3]我国早在1974年就开始设计和制造分子束外延(MBE)设备,而直到1986年才成功的制造出多量子阱激光器,在1992年中科院半导体所(ISCAS)使用国产的MBE设备制成的GRIN-SCH InGaAs/GaAs应变多量子阱激光器室温下阈值电流为1.55mA,连续输出功率大于30mW,输出波长为1026nm。[4] 量子阱特别是应变量子阱材料的引入减少了载流子的一个自由度,改变了K 空间的能带结构,极大的提高了半导体激光器的性能,使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器成为现实,使近几年取得突破的GaN蓝绿光激光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将使半导体激光器成为光子集成(PIC)和光电子集成(OEIC)的核心器件。 减少载流子一个自由度的量子阱已经使半导体激光器受益匪浅,再减少一个自由度的所谓量子线(QL)以及在三维都使电子受限的所谓量子点(QD)将会使半导体激光器的性能发生更大的改善,这已经受到了许多科学家的关注,成为半导体材料的前沿课题。 二、量子阱的结构与特性 1、态密度、量子尺寸效应与能带 量子阱由交替生长两种半导体材料薄层组成的半导体超晶格产生。超晶格结构源于60年代末期贝尔实验室的江崎(Esaki)和朱肇祥提出超薄层晶体的量子尺寸效应。当超薄有源层材料后小于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时,有源区就变成了势阱区,两侧的宽带系材料成为势垒区,电子和空穴沿垂直阱壁方向的运动出现量子化特点。从而使半导体能带出现了与块状半导体完全不同的形状与结构。1970年首次在GaAs半导体上制成了超晶格结构。江崎(Esaki)等人把超晶格分为两类:成分超晶格和掺杂超晶格。理想超晶格的空间结构及两种材料的能带分布分别如图1和图2。

激光的原理及激光器分类

激光器的原理及分类 一、基础原理 量子理论认为,所有物质都是由各种微观”粒子”组成,如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在微观世界里,各种粒子都有其固有的能级结构。当一个粒子从高能级掉到低能级时,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它要把两个能级相差部分的能量释放出来,通常这个能量以光和热两种形式释放出来。 二、自发辐射、受激辐射 1、自发辐射 普通常见光源的发光(如电灯、火焰、太阳等地发光)是由于物质在受到外来能量(如光能、电能、热能等)作用时,原子中的电子就会吸收外来能量而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即原子被激发。激发的过程是一个“受激吸收”过程。但是处在高能级(E2)的电子寿命很短(一般为10-8~10-9秒),在没有外界作用下会自发地向低能级(E1)跃迁,跃迁时将产生光(电磁波)辐射。辐射光子能量=E2-E1。过程各自独立、互补关联,所有辐射的光在发射方向上是无规律的

射向四面八方,并且频率不同、偏振状态和相位不同。 2、受激辐射 在原子中也存在这样一些特定高能级,一旦电子被激发到这个高能级之上,却由于不满足跃迁的条件,发生跃迁的几率很低,电子能够在高能级上的时间很长,就所谓的亚稳定状态。但在能在外界光场的照射下发生往下跃迁,并且向下跃迁时释放出一个与射入光场相同的光子,在同一个方向、有同一个波长。这就是受激辐射,激光正是利用这一原理激发出来。 二、粒子数反转 通过受激辐射出来的光子,不仅可以引起其他粒子受激辐射,也可以引起受激吸收。只有在处于高能级的原子数量大于处于低能级原子数时,所产生的受激辐射才能大于受激吸收。但是在自然条件下,原子都是都处于稳定的基态,只能通过技术手段将大量的原子都调整到高能级的状态,才能有多余的辐射向外产生。这个技术叫粒子数反转。

量子阱半导体激光器

量子阱半导体激光器的原理及应用 刘欣卓(06009406) (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 210096) 光电调制器偏置控制电路主要补偿了激光调制器的温漂效应,同时兼顾了激光器输出功率的变化。链路采用的激光器带有反馈PD,输出对应的电压信号。该信号经过放大后直接作为控制系统的输入,将两者的电压相减控制稳定后再放大。反馈光信号经过光电转换和滤波放大两个环节。最后一节采用低通滤波器排除射频信号的影响。放大环节有两个作用。其一:补偿采样过程中1%的比例;其二:通过微调放大倍数实现可调的偏置。偏 置控制主要是一个比例积分环节,输出作为调制器的偏置。 关键词:光电调制器;模拟偏置法;误差 High-speed Optical Modulator Bias Control LIU XinZhuo 2) (06009406) (1)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6 Abstract: The optical modulator bias control circuit compensates for the drift of the laser modulator effect. It also takes into account the changes in the laser output power. Link uses the laser with feedback PD and the output corresponds to voltage signal. The signal after amplification is acted as the input of the control system. After the two voltage signals reduction and stability, the output may be amplified. The feedback optical signal includes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and filtering amplification. The last part of circuit excludes the influence of the RF signal through a low pass filter. We know that enlarge areas have two roles. First: it can compensate for sampling ratio of 1%of the process; Second: it can realize adjustable bias by fine-tune magnification. The bias control is a proportional integral part of the output of the modulator bias. Abstract: Specific charge of electron; magnetic focusing; magnetic control tube; Zeeman effects; error 作者的个人学术信息: 刘欣卓,1991年,女,南京市。大学本科,电 子科学与工程学院。liuxinzhuo@https://www.doczj.com/doc/fe7137093.html,. 1.量子阱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展历程 1.1激光器研制的现状 随着光子技术的发展,光子器件及其集成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尤其在一些数据处理速率要求极高的领域,光子器件正逐步取代电子器件。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光子器件及光子集成线路在各行业所占的比重将不亚于目前集成电路在各领域的地位及作用。而激光器作为光子器件的核心之一,对其新型结构的研制更是早就提上了日程,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为了研制出阈值电流低、量子效率高、工作于室温环境、短波长、长寿命和光束质量好等要求的半导体激光器, 研究人员致力于寻找新工作原理、新材料、新结构以及各种新的技术。在此,半导体激光器(LD),特别是量子阱半导体激光器(QWLD)正逐步作为光通信和光互连中的重要光源。 1. 2半导体激光器 半导体激光器是用半导体材料作为工作物质的一类激光器,由于物质结构上的差异,较常规激光器而言,产生激光的具体过程比较特殊。 半导体激光器工作物质的种类有砷化镓(GaAs)、硫化镉(CdS)、磷化铟(InP)、硫化锌(ZnS)

LED显示屏详细技术参数

本文从三个部分来对LED显示屏的技术参数做个详细的介绍,分别是:功能参数、室外显示屏参数、室内显示屏参数。 LED显示屏是用来显示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行情、视频等的大屏幕,它的寿命长、色彩艳丽的特点让大屏幕被越来越多的媒体、商家喜爱。 一、LED显示屏功能参数指标: 1,支持VGA显示,能显示各种计算机信息、图形、支持各种输入方式 2,实时显示真彩色视频图像,可即时播放(VCR、VCD、DVD、LD)等视频信号3,可实时转播广播电视、卫星电视及有线电视的视频即时播放 4,支持PLL、NTSC等各种制式,DVI、SDI、HDSDI、S-VIDEO、COMPOSITE和VIDEO、YUV、RGB、TV、HDTV、CATV等各种视频信号 5,具有电视画面上叠加文字信息,全景、特写、慢镜头、特技等效果的实时编辑和播放(需另外配置非线性编辑设备)

6,具有同时播放左右不同比例的画面及文字的功能 7,有图文锁定功能,需要修改图文时,可先锁定,屏上无修改操作痕迹 8,可以满足现场转播的使用要求,播放现场摄像机的摄像信号,预留2路以上摄像机输入接口 9,可播放来自各种设备的视频信号,并能随时切换不同的视频源,8路视频源可通过音视频矩阵同时监控与切换,并可对视频画面进行缩小或放大操作 10,可播放广告信息(文字、视频广告、FLASH及电脑播放的图片、视频信号) 二、LED室外显示屏产品技术参数指标如下: 三、LED室内显示屏产品技术参数指标如下: 以上就是LED显示屏详细技术参数的全部介绍了。

南京酷彩数码科技有限公司https://www.doczj.com/doc/fe7137093.html,/是一家致力于提供专业商业显示解决方案,及产品、销售、销售、生产、服务于一体的高新科技企业,是KONKA和PANDA、BARCO等大型企业重要战略合作伙伴和品牌供应商,并共享全国网络服务资源。公司自成立伊始一直研发和推广LCD液晶拼接、LED显示屏、DLP大屏幕、广告机、液晶监视、触摸一体机、图像处理器等产品以及相关配套工程安装服务工作。酷彩(CoolColor)遵循以高品质回报市场的经营理念,依靠技术创新与过硬的产品质量,在业界成绩斐然,核心自主研发技术一直先进于市场,酷彩致力于提高服务能力,已经建成全国响应的以客户为导向的服务体系,经过多年的市场考验和行业经验,目前项目已广泛覆盖于公安安防、道路交通、广电、电信、电力、政府机关、厂矿企业、武警军队、车站码头、学校教育等多个行业领域,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多个指挥中心、大型道路监控、南京青奥等一系列精品工程,并以精良的产品品质和优良的安装服务团队成为了国内商业显示解决方案的知名供应商。

量子阱半导体激光器的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量子阱半导体激光器的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无研01 王增美(025310)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量子阱及应变量子阱材料的能带结构,以及能态密度和载流子有效质量的变化对激光器阈值电流等参数的影响,简要说明了量子阱激光器中对光场的波导限制。最后对量子阱半导体激光器的应用作了简要的介绍,其中重点是GaN 蓝绿光激光器的发展和应用。 引言 半导体激光器自从1962年诞生以来,就以其优越的性能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随着新材料新结构的不断涌现和制造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各方面的性能也不断得到改善,应用范围也不在再局限于信息传输和信息存储,而是逐渐渗透到材料加工、精密测量、军事、医学和生物等领域,正在迅速占领过去由气体和固体激光器所占据的市场。 20世纪70年代的双异质结激光器、80年代的量子阱激光器和90年代出现的应变量子阱激光器是半导体激光器发展过程中的三个里程碑。制作量子阱结构需要用超薄层的薄膜生长技术,如分子外延术(MBE )、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淀积(MOCVD )、化学束外延(CBE )和原子束外延等。我国早在1974年就开始设计和制造分子束外延(MBE )设备,而直到1986年才成功的制造出多量子阱激光器,在1992年中科院半导体所(ISCAS )使用国产的MBE 设备制成的GRIN-SCH InGaAs/GaAs 应变多量子阱激光器室温下阈值电流为1.55mA ,连续输出功率大于30mW ,输出波长为1026nm [4]。 量子阱特别是应变量子阱材料的引入减少了载流子的一个自由度,改变了K 空间的能带结构,极大的提高了半导体激光器的性能,使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器成为现实,使近几年取得突破的GaN 蓝绿光激光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将使半导体激光器成为光子集成(PIC )和光电子集成(OEIC )的核心器件。 减少载流子一个自由度的量子阱已经使半导体激光器受益匪浅,再减少一个自由度的所谓量子线(QL )以及在三维都使电子受限的所谓量子点(QD )将会使半导体激光器的性能发生更大的改善,这已经受到了许多科学家的关注,成为半导体材料的前沿课题。 量子阱和应变量子阱半导体激光器的基本原理 1、半导体超晶格 半导体超晶格是指由交替生长两种半导体材料薄层组成的一维周期性结构,薄层的厚度与半导体中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约为10nm )或电子平均自由程(约为50nm )有相同量级。这种思想是在1968年Bell 实验室的江崎(Esaki )和朱肇祥首先提出的,并于1970年首次在GaAs 半导体上制成了超晶格结构。江崎等人把超晶格分为两类:成分超晶格和掺杂超晶格。理想超晶格的空间结构及两种材料的能带分布分别如图1和图2: 2、 量子阱及量子阱材料的能带结构 图1

CO2激光器基本原理.

CO2 激光器基本原理 CO2 激光器基本原理、机构介绍 CO2激光器效率高,不造成工作介质损害,发射出10.6μm波长的不可见激光,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激光器。按气体的工作形式可分封闭式及循环式,按激励方式分电激励,化学激励,热激励,光激励与核激励等。在医疗中使用的CO2 激光器几乎百分之百是电激励。 CO2激光器的工作原理:与其它分子激光器一样,CO2激光器工作原理其受激发射过程也较复杂。分子有三种不同的运动,即分子里电子的运动,其运动决定了分子的电子能态;二是分子里的原子振动,即分子里原子围绕其平衡位置不停地作周期性振动——并决定于分子的振动能态;三是分子转动,即分子为一整体在空间连续地旋转,分子的这种运动决定了分子的转动能态。分子运动极其复杂,因而能级也很复杂。 CO2分子为线性对称分子,两个氧原子分别在碳原子的两侧,所表示的是原子的平衡位置。分子里的各原子始终运动着,要绕其平衡位置不停地振动。根据分子振动理论,CO2有三种不同的振动方式:①二个氧原子沿分子轴,向相反方向振动,即两个氧在振动中同时达到振动的最大值和平衡值,而此时分子中的碳原子静止不动,因而其振动被叫做对称振动。②两个氧原子在垂直于分子轴的方向振动,且振动方向相同,而碳原子则向相反的方向垂直于分子轴振动。由于三个原子的振动是同步的,又称为变形振动。③三个原子沿对称轴振动,其中碳原子的振动方向与两个氧原子相反,又叫反对称振动能。在这三种不同的振动方式中,确定了有不同组别的能级。 CO2激光的激发过程:CO2激光器中,主要的工作物质由CO2,氮气,氦气三种气体组成。其中CO2是产生激光辐射的气体、氮气及氦气为辅助性气体。加入其中的氦,可以加速010能级热弛预过程,因此有利于激光能级100及020 的抽空。氮气加入主要在CO2激光器中起能量传递作用,为CO2激光上能级粒子数的积累与大功率高效率的激光输出起到强有力的作用。 CO2分子激光跃迁能级图 CO2激光器的激发条件:放电管中,通常输入几十mA或几百mA的直流电流。放电时,放电管中的混合气体内的氮分子由于受到电子的撞击而被激发起来。这

量子阱半导体激光器

量子阱半导体激光器 摘要:本文主要叙述了量子阱半导体激光器发展背景、基本理论、主要应用与发展现状。一、发展背景 1962年后期,美国研制成功GaAs同质结半导体激光器,第一代半导体激光器产生。但这一代激光器只能在液氮温度下脉冲工作,无实用价值。直到1967年人们使用液相外延的方法制成了单异质结激光器,实现了在室温下脉冲工作的半导体激光器。1970年,贝尔实验室有一举实现了双异质结构的在室温下连续工作的半导体激光器。至此之后,半导体激光器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半导体激光器具有许多突出的优点:转换效率高、覆盖波段范围广、使用寿命长、可直接调制、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便宜、易集成等。其发展速度之快、应用范围之广、潜力之大是其它激光器所无法比拟的。但是,由于应用的需要,半导体激光器的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80年代,量子阱结构的出现使半导体激光器出现了大的飞跃。量子阱结构源于60年代末期贝尔实验室的江崎(Esaki)和朱肇祥提出超薄层晶体的量子尺寸效应。当超薄有源层材料后小于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时,有源区就变成了势阱区,两侧的宽带系材料成为势垒区,电子和空穴沿垂直阱壁方向的运动出现量子化特点。从而使半导体能带出现了与块状半导体完全不同的形状与结构。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通过改变超薄层的应变量使能带结构发生变化,发展起来了应变量子阱结构。这种所谓“能带工程”赋予半导体激光器以新的生命力,其器件性能出现大的飞跃。具有量子阱结构的量子阱半导体激光器与双异质结半导体激光器(DH)相比,具有阈值电流密度低、量子效应好、温度特性好、输出功率大、动态特性好、寿命长、激射波长可以更短等等优点。目前,量子阱已成为人们公认的半导体激光器发展的根本动力。 其发展历程大概为:1976年,人们用GaInAsP/InP实现了长波长激光器。对于激光腔结构,Kogelnik和Shank提出了分布反馈结构,它能以单片形式形成谐振腔。Nakamura用实验证明了用光泵浦的GaAs材料形成的分布反馈激光器(DBR)。Suematsu提出了用于光通信的动态单模激光概念,并用整体激光器验证了这种想法。1977年,人们提出了所谓的面发射激光器,并于1979年做出了第一个器件。目前,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ECSEL)已用于千兆位以太网的高速网络。自从Nakamura实现了GaInN/GaN蓝光激光器,可见光半导体激光器在光盘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CD播放器、DVD系统和高密度光存储器。1994年,一种具有全新机理的波长可变、可调谐的量子级联激光器研制成功,且最近,在此又基础上提出了微带超晶格红外激光器。另外,具有更好性能的低维超晶格—量子线、量子点激光器的研究也已经开始。 二、基本理论 1、量子阱及其能带结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