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高温高密度钻井液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5
东濮凹陷高密度抗高温饱和盐水钻井液
李午辰;贠功敏;高小芃
【期刊名称】《石油天然气学报》
【年(卷),期】2012(034)005
【摘要】中原油田东濮凹陷柳屯洼陷区块文九井盐层段厚、埋藏深,地层压力系数最高2.0,井底温度高达150℃.针对高温、高盐、高固相条件下钻井液流变性难以控制、高温高压滤失量与流变性难以兼顾的技术难点,进行了室内研究,确定了高密度抗高温饱和盐水钻井液配方以及维护措施,并在濮深18井、文408井成功应用,解决了“三高”条件下顺利钻进难题,形成了一套适合东濮凹陷柳屯洼陷盐层施工的高密度抗高温饱和盐水钻井液配套技术.
【总页数】4页(P95-98)
【作者】李午辰;贠功敏;高小芃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中原石油勘探局钻井液技术公司,河南濮阳457001;中原石油勘探局钻井三公司,河南濮阳457001;中原石油勘探局钻井三公司,河南濮阳457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254
【相关文献】
1.抗高温高密度饱和盐水钻井液研究
2.一种抗高温高密度饱和盐水钻井液的研制
3.抗高温高密度饱和盐水钻井液在川西地区的应用
4.超高密度抗高温饱和盐水钻井液技术
5.抗高温高密度饱和盐水钻井液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31卷 第2期2010年3月石油学报A CT A PETROLEI SINICAV o l.31M ar.N o.22010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06AA 06A 19-4)/超高温高压条件下新型钻井液技术研究0部分成果。
作者简介:王富华,男,1968年10月生,2009年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博士学位,现为该校副教授,主要从事钻井液和油气层保护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E -mail:zgs dw fh @文章编号:0253-2697(2010)02-0306-05高密度水基钻井液高温高压流变性研究王富华1 王瑞和1 刘江华1 王 力2 李 军1 车连发3 宿 辉3(11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山东东营 257061; 21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采油工程研究院 黑龙江大庆 163453;31中海石油基地有限责任公司采油技术服务分公司 天津 300452)摘要:高密度水基钻井液属于较稠的胶体-悬浮体分散体系,固相含量大,固相颗粒分散程度高,自由水量少,在深井高温高压条件下流变性容易失控。
以室内研制的抗高温高密度淡水基和盐水基钻井液为基础,采用F ann 50SL 高温高压流变仪对钻井液在不同温度下的流变性进行了测试。
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高密度水基钻井液流变性的主要因素。
随着温度升高,淡水基钻井液的表观黏度和塑性黏度都出现降低趋势;而盐水基钻井液的塑性黏度在150e 达到最低值,然后升高,表观黏度呈降低趋势。
利用测试数据,运用宾汉、幂律、卡森和赫-巴4种流变模式进行线性拟合发现,无论是淡水基还是盐水基钻井液,赫-巴模式最佳,幂律模式最差。
建立了预测淡水基钻井液表观黏度与温度、压力关系的数学模型,实测数据验证表明,该模型可以应用于生产实际。
关键词:高密度水基钻井液;高温高压;流变性;线性拟合;数学模型中图分类号:T E 254 文献标识码:ARheology of high -density water -based drilling fluid at high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WANG Fuhua 1 WANG Ruihe 1 LIU Jiang hua 1 WAN G Li 2 LI Jun 1 CH E Lianfa 3 SU H ui 3(11College of Petr oleum Engineer ing ,China Univ er s ity of Petroleum,D ongy ing 257061,China;21P etr oleum Eng ineer ing Resear ch I nstitute ,P etr oChina D aqing Oilf ield Comp any Limited ,D aq ing 163453,China;31CN O OC Oil Base -Oilf iel d T echnology Ser vice Comp any ,T ianj in 300452,China)Abstract :H igh -densit y drilling fluid is a thick collo id -suspension disper sed system w ith hig h solid phase content ,hig h dispersion of solid phase and lo w co ntent of free w ater.U nder the co nditions o f hig h temper atur e and high pr essure (HT HP ),t he r heo log y o fhigh -density dr illing fluid is hardly contro lled.T he rheolo g ies o f two ty pes of hig h -density w ater -based drilling f luids including the fr esh w ater -based dr illing fluid and salt w ater -based drilling fluid w ere test ed at hig h temperatur es of 50e ,80e ,120e ,150e ,180e ,200e and 220e respectiv ely ,and at hig h pressur e of 5M Pa using Fann 50SL Reometer.T he test results show ed that the t em perat ur e was the key fact or for co ntr olling t he rheolog y of high -densit y dr illing fluid.T he appar ent visco sity and plastic vis -cosity o f the fr esh water -based drilling fluid decreased with temperature increasing.F or the salt w ater -based dr illing fluid,the ap -parent visco sity decreased w ith temperature increasing ,and the plastic v isco sity decreased to the low est value at 150e and t hen in -cr eased with temperatur e rising.F our r heo log y mo dels including the Bingham M o del,P ower L aw M odel,Casson M o del and H -B M odel w ere used to simulate t he rheolog ical parameters of tw o dr illing fluids.T he results show ed that the H -B M odel was the best to depict t he hig h -density dr illing fluid at hig h temper atur e and high pressure,and the Pow er Law M o del w as the w or st.A new mathematica l model fo r descr ibing the r elations of appar ent viscosity of t he fresh w ater -based dr illing fluid wit h temper ature and pr essure w as pr oposed.T he tested data prov ed the validity o f this model in practice.Key w ords :high -density water -based drilling fluid;high temperature and hig h pressure;rheolog y;linear fitting;mathematical model深井井下温度和压力较高,这不仅要求钻井液抗高温性能好,而且具有较高密度以保证井下安全。
2013年2月胡小燕等.超高温超高密度钻井液室内研究5超高温超高密度钻井液室内研究胡小燕,王旭,周乐群,张滨,张丽君,王中华(中原石油勘探局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濮阳457001)[摘要]分析了超深井高温高压条件下钻井液技术难点,采用室内合成的黏度效应低的抗高温降滤失剂M P488,L P:527和H r I'A s P为主处理剂,同时在体系中引入K cl,制得抗温240℃、密度2.5g/c m3的超高温超高密度钻井液。
该钻井液经240℃/16h高温老化后仍具有良好的流变性,高温高压滤失量(180℃)小于25m L。
钻井液的抗盐、抗钻屑和黏土污染能力强,页岩一次回收率达99.4%,沉降稳定性好。
解决了流变性与滤失量控制难以及黏土高温分散导致钻井液增稠、胶凝等问题。
[关键词]钻井液降滤失剂流变性滤失量在超深井钻井过程中,井底可能遇到高温、高压油气层等复杂情况…。
当这些复杂情况同时存在时,要求钻井液在高温、高固相含量的复杂情况下性能稳定,而现有的钻井液体系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旧一J。
为此,分析了超高温超高密度钻井液的技术难点,采用室内合成的黏度效应低的抗高温处理剂M P488,LP527和H T A sP怕。
等,在室内配制了抗温240℃、密度为2.5g/c m3的K C l 钻井液体系,解决了高温、高固相条件下钻井液的流变性和滤失量控制难题。
1实验材料膨润土(钙基)、重晶石、磺化褐煤,均取自现场;抗高温不增黏降滤失剂M P488、抗高温解絮凝剂LP527∽.7J、抗盐高温高压降滤失剂H TA s P¨j、分散剂)(J、高温保护剂C G w一5,均为室内合成。
2超高温超高密度钻井液技术难点2.1高温条件下钻井液高温增稠和胶凝室内配制了密度2.3g/cm3的淡水钻井液归J,分别经220℃/16h和240℃/16h老化,然后在60℃下测其性能,结果见表l。
220℃老化后钻井液的流变性和滤失量均较好,240℃老化后钻井液出现了高温胶凝现象,流变性变差,滤失量增大。
高温高压钻井技术第一节高温高压钻井特点 (3)一.高温高压钻井有别于常规钻井作业的要紧特点 (3)二.作业中潜在的要紧风险分析 (4)第二节高温高压钻井设计及井身结构设计 (5)一.高温高压钻井设计应考虑的原则 (5)二.高温高压井身结构设社应考虑的原则 (7)第三节高温高压对设备的专门要求 (8)一.高温高压对钻井平台设计能力的要求 (8)二.高温高压对钻井设备的专门要求 (8)三.高温要求和温度监测设备 (9)四.对防喷器组等井控设备的要求 (9)五.固控设备的检修和配套 (10)六.对钻柱的要求 (10)七.对固井装置的要求 (10)八.对井下工具、仪器的要求 (11)九.强行起下钻计量罐 (11)+.对平台设备的全面检修 (11)十一.保证设备的正确使用和加强设备爱护保养工作 (11)第四节高温高压钻井对人员的要求 (13)一.对平台承包商和服务公司人员的要求 (13)二.高温高压专业培训 (13)三.技术交底及安全会制度 (14)四.演习和操练 (14)第五节高温高压钻井工艺技术 (14)一.钻前预备 (14)二.钻开高压气层前的安全检查 (14)三.钻开高压油气层程序 (15)四.平行钻井技术 (16)五.流量检查一严格操纵井涌量 (17)六.起下钻 (17)七.钻具在井下时地面钻井设备修理应注意事项 (18)八.取心作业 (18)九.井口专用立柱 (18)十.阻流压井管汇及其管线冲洗 (18)十一.乙二醇或甲醇的注入 (19)十二.复原循环 (19)十三.制定压井曲线和排放天然气 (19)第六节高温高压井控及专门作业应考虑的其它事项 (20)一.高温高压井控 (20)二.高温高压钻井液 (21)四.高温高压固井 (22)五.高温高压测试 (23)参考文献 (24)高温高压井定义:估量或实测井底温度大于150℃和井底压力大于68.9兆帕(10000磅/英寸2)或地层孔隙压力梯度大于1.80克/厘米3的井,称为高温高压井。
抗高温高密钻井液的研究及效果评价作者:戴毅程鹏至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年第01期【摘要】在高温深井钻井过程中,要求钻井液在高温高密度下能有效满足钻井工程及地质录井的要求。
因此,就要求使用各种性能优良的抗高温高密度钻井液。
本文着重研究抗高温高密度的水基钻井液配方及其性能。
该配方的建立采用单因素法确定降粘剂、降失水剂、高温防塌抑制剂、高温稳定剂等几种主要处理剂的加量,进行钻井液的优组优配,形成一套老化前后流变性能及失水造壁性能较好的抗高温高密度水基钻井液。
【关键词】高温高密度水基钻井液配方储层保护1 抗高温高密度水基钻井液配方1.1 降粘剂XS加量优选取降滤失剂GYJ加量5%,防塌抑制剂FY加量3%,提粘剂TN加量0.5%,加重剂加量530g,为0‰、3‰、5‰、7‰、10‰。
钻井液总体积取420ml,密度为2.0 g/cm3。
通过钻井液在160℃热滚16小时前后的流变性能和滤失量实验,在其它组分加量一定的情况下,钻井液的塑性粘度PV在老化前后随降粘剂XS加量的增大虽有些变化但都整体呈现出较稳定的值。
而动切力YP在老化前,随XS加量的增大在整体上表现为减小的趋势,这符合XS的降粘作用机理。
但在老化后,却随XS加量的增大而在整体上呈增大的趋势。
这可能是在加重钻井液中常温作用下XS能很好的起到降粘作用,但在160℃高温下热滚后,某些分子链发生了断裂而不能起降粘作用,所以导致了动切力的升高。
老化前钻井液的API失水随着降粘剂XS加量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在5‰加量处出现最大值;老化后,其API失水随XS加量的增大而在整体上呈减小的趋势,在5‰加量处有一个失水量较小的点,而10‰加量处为失水最小点。
老化前的API失水都满足要求,而老化后失水量却全部增大。
取整体性能较好的5‰XS加量的泥浆做160℃、3.5Mpa、滤板+滤纸的HTHP 失水实验,失水量为20ml,比较理想。
因此,确定XS加量为5‰,并直接把钻井液密度直接升到2.35 g/cm3,做GYJ加量变化实验。
抗高温钻井液用有机土的研制与评价一、有机土的性质及其在抗高温钻井液中的作用机理有机土,又称作有机黏土,是一种重质有机胶土,与油类有良好的相容性,是一种热力学上的非均相体系。
其主要成份是蒙脱石和膨润土,在高温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有机土在抗高温钻井液中的主要作用包括增黏、减水、抑制井壁漏失和稳定井眼等。
有机土的增黏作用主要是由于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强的吸附能力,在钻井液中形成胶体颗粒,增大液相的黏度,降低液相的流动性。
有机土还具有双电层厚度的影响,使其在高温下依然能保持较好的增黏效果。
有机土还能够吸附水分子,并形成水合膨润土,从而减少了液相中的游离水分子,提高了钻井液的稠度和减水效果。
有机土还能够通过其胶体作用填充井壁孔隙,形成稳定的滤饼,从而有效地抑制了井壁漏失的发生。
有机土的分散性和润湿性能使得其在井眼稳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有机土在抗高温钻井液中作用是多方面的,不仅可以提高液相的黏度,减少水分子的游离,还可以抑制井壁漏失,稳定井眼,使得钻井作业更加安全、高效。
1. 有机土的选择在抗高温钻井液研制中,有机土的选择非常关键。
首先需要考虑到其耐高温性能,因为钻井液在高温条件下需要保持稳定性。
一般来说,耐高温有机土的温度范围在150℃以上,甚至可达到200℃。
有机土的吸附能力和分散性也是选择的重要考量因素,这直接关系到其在钻井液中的增黏和减水效果。
选择好有机土之后,还需要进行一定的处理以满足抗高温钻井液的要求。
一方面需要对有机土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其表面和内部的游离水分。
有机土还需要进行表面活性处理,以提高其在钻井液中的分散性和润湿性。
还需要考虑有机土的与其他钻井液添加剂的配伍性,从而保证整个钻井液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1. 抗高温性能抗高温钻井液用有机土的性能评价的首要指标就是其抗高温性能。
通过模拟实验和现场试验,可以测试有机土在高温条件下的增黏效果、减水效果以及抑制井壁漏失的能力。
一般来说,抗高温钻井液用有机土的耐热性能应该符合设计要求,并且在现场试验中也得到了验证。
高密度钻井液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作者:王启文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年第01期摘要:在当今地质钻探项目中,高密度钻井液的应用越来越多,随着钻井液密度的升高,所需要的技术难度也越来越大。
本文就高密度钻井液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应用中遇到的难点进行了分析,为钻井液技术的研究和使用提供了可以参考的依据。
关键词:高密度;流变性能;钻井液中图分类号:TE25 文献标识码:A1 高密度钻井液的技术的现状一般情况下我们将密度在1.50g/cm3以上的钻井液成为高密度钻井液,随着钻井液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将密度达到1.80g/cm3以上的成为高密度钻井液。
高密度水基钻井液技术的发展经历了钙处理钻井液、三磺钻井液、聚磺钻井液和两性离子聚合物泥浆体系四个发展阶段。
钙处理钻井液是20世纪60~70年代初使用的深井钻井液,最初是石灰钻井液,但其存在很多局限性。
钙处理钻井液遇到高温易于固化,pH较高,另外钻井液中加入了大量的强分散剂,大大降低了钻井液的抑制性。
三磺钻井液是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研制成功的,该类型钻井液的应用降低了对高温高压的滤失量,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三磺钻井液在高温和高压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持其良好的流动性和抗盐侵能力,并且具有良好的防塌防卡性能,是钙处理钻井液无法比拟的优势。
聚磺钻井液是在三磺钻井液的基础上研制的,具有聚合物和三磺钻井液的双重优点。
它具有较强的抑制性,并且改善了三磺钻井液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的性能,是高密度钻井液中最常用的一种类型。
两性离子聚磺泥浆钻井液在20世纪90年代研制成功,其独特的分子结构能够有效抑制泥页岩的水化分散,在稳定井壁方面变现除了良好的流变性。
随着抗高温处理剂技术的不断进步,高密度钻井液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比较典型的有低固相不分散聚合物钻井液体系、高固相解絮凝聚合物钻井液体系、合成基钻井液体系、聚合醇钻井液体系、甲酸盐钻井液体系等。
均不同程度地满足了深井钻探的需要。
抗高温气制油基钻井液用乳化剂的研制和性能评价近年来,随着油田勘探的深入和高温、高压环境下的钻井技术的不断发展,抗高温气制油基钻井液成为了钻井液领域的一个热点研究方向。
由于高温环境下油基钻井液很容易发生垮液和挥发等问题,降低了钻井完井质量和生产效率,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研制了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抗高温气制油基钻井液乳化剂。
首先,本文采用了组成复杂、结构特殊的聚乙烯醇酯(PVA-MA)作为主要成分,采用复合乳化技术将其与硫化脂肪酸钠(SAF)、十二烷基苯磺酸钠(NaDDBS)等多种助剂结合在一起制成乳化剂。
实验结果表明,该乳化剂能够在高温环境下快速且稳定地将其它有机液体与水混合,且乳化液体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和黏附性能。
其次,本文进行了抗高温气制油基钻井液的性能评价。
实验结果表明,该乳化剂在高温、高压钻井条件下仍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乳化性能,能够有效降低钻井漏失和卡钻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同时,该乳化剂还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和抗微生物污染能力,能有效延长钻井液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文成功研制出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抗高温气制油基钻井液乳化剂。
该乳化剂具有成本低、稳定性好、乳化能力强等优点,在钻井作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未来研究,还需要考虑进一步优化乳化剂的成分和制备工艺,以满足更高效、更稳定的钻井作业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钻井液是钻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钻井辅助液体,其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着钻井效率和成功率。
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下,传统的水基钻井液往往存在性能不稳定、流动性差、耐高温性差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的产量损失和二次开采成本提高难以忽视。
而气制油基钻井液则因其高温性能优异而备受关注,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也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青睐。
在气制油基钻井液中,乳化剂是实现液体混合的关键部分。
在高温环境下,乳化剂要能够保持稳定性,从而确保液体的相互混合。
与此同时,乳化剂的成分也必须考虑到环保、可持续等因素,以确保钻井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抗高温高密度钻井液技术
抗高温高密度钻井液技术
摘 要:随着油田的开发,为了提高原油采收率,SAGD(蒸汽辅
助重力泄油)技术开始采用。在采用SAGD技术的区域油藏形成了温
场气腔,气腔的温度达到200-245℃,气腔造成地层异常高温的同时
也造成异常高压。这种温度和压力的异常给钻井施工带来的巨大困
难,施工中钻遇气腔时钻井液被高温气污染,粘度切力急剧增加,严
重时甚至丧失流动性,导致井下出现复杂情况,井涌、井漏、井塌、
卡钻等井下安全事故风险巨大,钻井时效低,严重影响该区块的井网
调整和开发。如何研制一套抗高温高密度钻井液体系迫在眉睫。
关键词:抗高温 高密度 流变性 抗污染
一、地质及工程简况
1.地质简况
地层自下而上为:中上元古界,新生界古近系沙河街组沙四段、
沙三段、沙1+2段,新近系馆陶组、明化镇组和第四系平原组。开发
油藏位于沙河街组1+2段和馆陶组,油藏底界深度750m(未穿),厚
度平均150米,岩性为浅灰色砂岩、砂砾岩与灰绿色泥岩互层,由于
长期的注气影响,局部形成异常高温、高压。
2.工程简况
二开定向井为主,设计井深在700m-900m之间,最大井斜
10°-15°之间,设计井斜典型井深结构如下:
Φ346mm×105m/Φ273.05mm×103m+Φ241.3mm×750/Φ177.8mm×74
8m。
二、钻井液技术难点
1.钻井液抗高温问题
SAGD技术的应用改变了该区域原本始的地层温度,所钻遇的局
部地层温度会达到200℃以上,地层温度高,要求钻井液的抗温能力
为180-200℃。国内目前抗高温水基钻井液的抗温能力普遍认为在
180℃以下,同时传统的抗高温水基钻井液处理剂难以满足200 ℃以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上钻井液的需求[1]。
2.高密度下钻井液的性能控制
SAGD技术的应用导致该地区地层压力系数的升高,为平衡局部
高压,该地区要使用高密度钻井液,最高密度达到1.80g/cm3以上,
高密度钻井液在高温高压下流变性难以控制[2-3]。这是因为高密度
钻井液中固相含量高,自由水含量少[4],体系的流动性差;在高温
作用下由于体系中粘土分散加剧、处理剂效果降低,钻井液的粘度和
切力更是难以控制。
3.高压差下的润滑防卡问题
该地区本身地层压力系数低(0.8左右),但是随着注水注气影
响,使地层压力出现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局部井段地层压力系数往往
达到1.8以上,并且不同的地层压力处于同一裸眼井段,二开全井段
处于高压差状态下钻进,加大了压差卡钻、井漏等井下复杂事故发生
的几率。
4.高密度下的污水污染问题
该地区存在污水回注层,在钻遇污水回注层时由于地层或外来流
体侵入钻井液中,使钻井液处理剂作用减弱,甚至彻底失去本来应有
的作用,导致钻井液增稠,滤失量显著增大,润滑性变差等问题,因
此,如何增强钻井液的抗污染能力,解决好污水污染问题也是施工的
难点之一。
三、室内研究
1.钻井液体系优选
通过上述分析,高密度下钻井液流变性控制和高温条件下的稳定
性是钻井液体系的关键。室内配制主要使用的无毒分散、有机硅分散、
有机硅氟和MFC分散钻井液体系,并将其加重至1.80g/cm3测定其流
变性。
实验结果是MFC钻井液体系在密度为1.80g/cm3的条件下,流动
性能良好,优于其他3种钻井液体系。因此,优选MFC钻井液体系。
2.抗温能力
为了评价形成的高密度钻井液的抗温性能,将密度为1.80g/cm3
的抗高温高密度钻井液在180℃下老化16h后冷却,在室内加热至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60℃,恒温条件下测试流变性能和滤失量。
测试结果表明,抗高温超高密度钻井液体系具有良好的抗高温热
稳定性,在热滚之后密度没有变化,并且钻井液的流变性、滤失量没
有发生明显变化,说明该钻井液抗温能力至少可达180℃。从而解决
了该地区地层温度高,钻井液抗温能力不足的难点问题。
3.抗污染能力
在形成的抗高温钻井液配方中,在室内选择NaCl和Ca(OH)2
为污染物,在抗高温、高密度钻井液中分别加入5%NaCl、0.5%Ca(OH)
2,测试其性能。
结果显示,虽然受到不同盐的污染,但是钻井液性能没有明显变
化,HTHP失水还有所降低,说明钻井液能有效抵御盐、钙侵,从而
解决了该地区污水回注造成的钻井液污染的问题。
4.润滑性
高密度钻井液的固相含量高,形成的泥饼厚,磨阻、扭矩大,在
大压差下容易发生粘卡,要求钻井液要有良好的润滑性,室内使用
NF-2型泥饼粘滞系数测定仪测试优选钻井液经过高温老化后的泥饼
摩阻系数为0.154,表现出较好的润滑性。
四、钻井液技术
1.一开
一开表层井段,地层较软、可钻性好,钻速快,井眼大,环空返
速低,控制好流变性是施工关键,采用无机盐凝胶钻井液体系,使钻
井液具有较高的粘切,保证携岩效率,使用FT-12调整钻井液流变性
能及失水造壁性能。由于机械钻速高,保证固控设备使用率达到100%,
清除无用固相。钻井液性能控制:粘度80-100s,密度1.06-1.08
g/cm3。
2.二开
二开定向段由于注水、注气层及污水回注层影响,钻井液控制重
点是钻井液的抗温性能及钻井液抗污染能力,另外由于馆陶组地层胶
结差,承压能力弱,提密度过程中钻井液的防漏能力也是施工难点。
采用强封堵的抗温、抗盐MFC钻井液体系,注重钻井液的强抑制性,
定向后加入3-5%液体润滑剂,保证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大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幅度提密度时,加入2%随钻堵漏剂防漏。控制膨润土含量在3-4%,
较低的膨润土含量有助于钻井液各种性能的调整,加强固相控制,防
止劣质固相特别是泥岩的细分散,导致的流变性能变差。钻井液性能
控制:粘度65-75s,密度1.10-1.50 g/cm3,失水5-6ml,固相<18%,
磨阻系数<0.1。
五、应用效果
该钻井液技术成功应用于SAGD采油区域6口调整井中,平均施
工密度1.72g/cm3,平均机械钻速14.8m/h,实现了安全快速钻井。
六、结论与建议
1.MFC钻井液很好的满足了SAGD采油技术应用区域的钻井施工
要求,钻井液维护处理简单,性能稳定且具有强抑制能力,井壁稳定,
中完、完井电测均一次到底。
2.MFC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润滑防卡效果,在水平井施工过程中附
加拉力小,起下钻顺畅,未发生卡钻等复杂情况。
3.随钻堵漏及良好封堵能力有效提高地层承压能力,能够有效预
防井漏。
4.MFC钻井液抗盐、抗钙能力强,有效防止了因污水层流体侵入
造成的钻井液性能恶化。
5.提高净化设备使用率,能有效地控制钻井液固相含量,保持钻
井液性能稳定、具有良好的流变性,可防止阻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丁彤伟,鄢捷年,冯杰. 抗高温高密度水基钻井液体系的室
内实验研究(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07(31):73-78
[2]RON Bland,GREG Mullen,YOHNNY Gonzales,et a1,HP/HT
drilling fluids challenges[R].IADC/SPE103731,2006.
[3]鄢捷年.钻井液工艺学[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1:
345—346.
[4]蒲晓林,黄林基,罗兴树.深井高密度水基钻井液流变性、造
壁性控制原理[J],天然气工业,2001,21(6):48-51.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最新【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