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视检测工艺卡
- 格式:docx
- 大小:15.07 KB
- 文档页数:1
磁粉检测工艺卡的编制(通用部分)表1承压设备磁粉检测工艺卡注1:被检表面要求:a、清除并打磨焊缝及热影响区。
b、除去漆层,露出金属光泽。
c、打磨掉工件表面与电极接触处的非电导覆盖层。
d、使用干法检测时:清除油污等,工件表面要干净和干燥。
注2:油基载液使用:A、对腐蚀应严加防止的某些铁基合金(如经过加工面某些轴承或轴承套)B、水可能会引起电击的地方。
C、在水中浸泡可能引起氢脆的某些高强度钢;D、油基载液可填写“LPW-3号煤油”。
注3:偏置芯棒法:交流电I=(8~15)D中D=d+2T,每次有效监测区宽度约为4d,重叠10%。
注4:安全防护:A、检测现场应设灭火器,用于防火。
B、检测现场应有良好的通风,C、进容器内检测,要有进罐作业票,使用电器、照明用电应使用安全电压,并要办用电作业票。
打磨等作业要办动火票。
D、容器外设专人监护。
表2承压设备磁粉检测操作要求及主要工艺参数磁粉检测工艺卡编制(例题)有一低温贮罐,如图所示,基本情况如下:1)设计压力:1.78MPa2)材质:09MnNiDR3)工件规格:φ2800×8000×18(mm)4)介质:丙烯5)设计温度:-45℃6)焊后要求整体热处理、水压试验和气密试验按JB/T4730.4-2005标准对A、B1、B2、C、D五道焊接接头进行磁粉检测,验收级别:Ⅰ级自选条件:CJE交流电磁轭、CXE交叉磁轭、标准试片(A1-15/100、A1-30/100、A1-60/100)、Fe3O4黑磁粉,YC2荧光磁粉,LPW-3号煤油。
编制承压设备磁粉检测工艺卡特种设备磁粉检测工艺卡编号:MT-01产品或工件名称低温储罐材料牌号09MnNiDR规格尺寸φ2800×8000×18mm热处理状态/检测部位A、B1、B2、C、D焊缝及热影响区,100%检测被检表面要求清除并打磨焊缝及热影响区表面检测时机热处理后检测设备CXE交流电磁轭CXE交叉磁轭标准试块(片)A1-30/100检测方法荧光、湿法:连续法光线及检测环境黑光福照度≥1000μW/cm2;环境光照度≤20Lx缺陷记录方式采用照相法、录像法和可剥性塑料薄膜等方式,并应用草图记录缺陷标示磁化方法磁轭法交叉磁场法电流种类磁化规范AC提升力≥45N提升力≥118N ,间隙0.5mm磁粉、载液及磁悬液配制浓度YC2荧光磁粉;LPW-3号煤油0.5g/L~2g/L磁悬液施加方法浇法/喷法质量验收标准JB/T4730.4-2005合格级别Ⅰ级磁粉检测质量评级要求1)不允许存在任何裂纹2)不允许存在任何线性缺陷磁痕3)圆形缺陷磁痕(评定框35mm×100mm)长径d≤1.5mm,且在评定框内不大于1个磁化方法示意图:磁化方法附加说明:1)A 焊缝用交叉磁轭磁化2)B1、B2焊缝用交叉磁轭磁化,由上而下行走。
胶体金检测试纸生产工艺本项目主要从事犬、猫传染病抗体胶体金检测试纸的生产,以微孔滤膜为固相载体,膜上包被已知抗体,待加入检测样本后,经毛细管虹吸作用或微孔滤膜的渗滤作用,使标本中的抗体与膜上包被的抗体或抗原结合,再通过胶体金标记物与复合物反应,可形成肉眼可见的红色产物。
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胶体金免疫技术有侧向横流模式,又称金标免疫层析法(ImmUnOgoIdChrOmatograPhyASsay,GICA )O金标免疫层析法试纸条主要是通过毛细管虹吸作用反应,它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样品垫、胶体金垫、NC 膜(硝酸纤维素膜)、吸水滤纸、以及PVC 底板,NC 膜(硝酸纤维素膜)上包括一条检测线(T 线)和一条质控线(C 线)一次层叠起来,如下图所示:图3 金标免疫层析法示意图在吸水材料的牵引下,待测抗原在试条上向上走,首先与金标抗体结合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抗原抗体复合物上行到检测线时,被测抗原的另一结合位点与包被在此处的单抗结合,形成两个抗体结合一个抗原(双抗体夹心)的金标复合物,因有金颗粒在此沉积,故T 线显红色。
未结合抗原的金标抗体上行到C 线时,与“抗金标抗体”结合,所以C 线也显红色。
检测结果判定:T 线与C 线均显线,表明检测结果为阳性;C 线显线,T 线不显,表明结果为阴性。
若C 线不显线,则检测结果无效。
工艺流程如下所示:NC«(跚咬纤假素膜)PVC 底板 测试线(TtK 1)M 析方向样品稀释液噪声:N ;一般固体废物:不合格品(S1);废防粘纸(S2);边角料(S3);废包装物(S4);危险废物:废一次性滴管(S5)玻璃器具清洗废水(S6);玻璃器具淋洗废水(S7);超声波清洗废水(S8)、超声波冲洗废水(S9)o图4胶体金检测试纸生产过程示意图工艺流程简述: (1)检测:外购硝酸纤维素膜、金结合垫、吸水垫、样品垫均人工目视进行检验。
①硝酸纤维素膜:人工目视干燥后的包被膜表面应洁净、无污染、破损等,如有,需用笔标出。
[ID:7180]理论焊喉是指焊缝的根部到焊缝顶面的最短距离。
A、+ ;B、- 参考答案:-[ID:7179]一般对设备支承采用直接目视检测,检查重点是承压边界的焊缝。
A、+ ;B、- 参考答案:+[ID:7178]过载、腐蚀和疲劳无法通过目视检测来发现。
A、+ ;B、- 参考答案:-[ID:7177]如果设备有保温层就无法进行目视检测。
A、+ ;B、- 参考答案:-[ID:7176]设备和部件进行一段时间后,进行定期检查我们称这种检查为在役检查或在用检查。
A、+ ;B、- 参考答案:+[ID:7175]容器一般只进行外部目视检测。
A、+ ;B、- 参考答案:-[ID:7174]检查各种安全附件工作是否可靠是目视检测工作之一。
A、+ ;B、- 参考答案:+[ID:7173]焊缝检验尺和高度尺必须每年送计量部门检定,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A、+ ;B、- 参考答案:+[ID:7172]目视检测可以使用焊缝检测尺进行有效焊喉的测量。
A、+ ;B、- 参考答案:-[ID:7171]目视检测对可疑的焊缝表面裂纹不能确定时,影遁循疑是无罪的原则进行处理。
A、+ ;B、- 参考答案:-[ID:7170]壁厚小于等于12.6毫米的纵缝和环缝,组对部件的最大允许错边量是相同的。
A、+ ;B、- 参考答案:+[ID:7169]目视检测发现可能影响随后进行无损检验的表面不规则应建议予以清除处理。
A、+ ;B、- 参考答案:+[ID:7168]某容器焊缝外表面余高为1.8毫米,根据标准应拒收。
A、+ ;B、- 参考答案:-[ID:7167]焊后状态存在呈直线分布且边到边的距离为2毫米的3个0.5的气孔不予验收。
A、+ ;B、- 参考答案:-[ID:7166]焊缝组装状态后的点焊焊缝允许有裂纹存在。
A、+ ;B、- 参考答案:-[ID:7165]坡口面的夹杂在施焊过程中会被融化并浮出表面,所以允许被焊表面存在少量的线性夹杂。
着色渗透检测工艺卡渗透检测工艺细则1. 适用检测范围包括荧光和着色渗透检测1.1渗透检测适用于检测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制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用板材、复合板材锻件、管件和焊缝的表面开口缺陷检测。
渗透检测不适用疏松的多孔性材料。
1.2渗透检测通常能确定缺陷的位置、大小和形状,但难以确定缺陷的深度。
2.渗透检测人员要求渗透检测人员未经矫正或的近视力和远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测试方法应符合GB11533的规定。
并一年检查一次,不得有色盲3.检测设备、试块3.1常用设备包括:渗透剂、乳化剂、清洗剂和显像剂、棉纱、布和面巾纸3.2试块有两种,铝合金试块、镀铬试块3.2.1铝合金试块(A 型对比试块)主要用于以下两种情况:a、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检验渗透检测剂能否满足要求,以及比较两种渗透检测剂性能的优劣;b、对用于非标准温度下的渗透剂检测方法作出鉴定。
3.2.2镀烙试块(B型试块)主要用于检验渗透检测剂系统灵敏度及操作工艺正确性。
3.2.3着色渗透检测用的试块不能用于荧光渗透检测,反之亦然。
3.2.4发现试块有阻塞或灵敏度有所下降时,必须及时修复或更换。
3.2.5试块使用后要用丙酮进行彻底清洗。
清洗后,再将试块放入装有丙酮和无水酒精的混合液体的密闭容器中存放,或用其他有效方法保存。
4渗透检测基本程序4.1表面准备4.1.1工件表面不得有铁锈、氧化皮、焊接飞溅、铁屑、毛刺以及各种防护层。
4.1.2被检工件机加表面粗糙度Ra≤12.5μm;被检工件非机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可适当放宽,但不得影响检验结果。
4.1.3局部检测时,准备工作范围应从检测部位四周向外扩展25mm。
4.2预清洗检测部位的表面采用棉纱和布进行预清洗,4.3施加渗透剂喷涂:可用静电喷涂装置、喷罐及低压泵等进行。
刷涂:可用刷子、棉纱、布等进行。
浇涂:将渗透剂直接浇在工件被检面上。
浸涂:把整个工件浸泡在渗透剂中。
要严格控制渗透时间,在10ºC~50ºC的温度条件下,渗透剂持续时间一般不应少于10min。
四、工艺题(每题20,共20分)1、技术条件容器名称:反应斧;容器类别:III类;设备编号:R-10-031设计压力:内筒体4.0MPa,夹套1.0 Mpa焊缝系数:内筒体1.0,夹套0.85工作介质:水、水蒸汽主体材料:内筒体316L,夹套16MnR坡口形式:V焊接方式:手工焊检测时机:在用开罐检验检测比例:A2、 A2‵、B3焊缝100%RT2、规格(单位mm)焊缝号厚度长度/直径焊缝号厚度长度/直径A1 14 Φ1000 B1 14 Φ1000 A2 18 2200B2 14 Φ1000 A2‵ 6 300B3 8 Φ1200 A5 8 100 B5 8 Φ5003、提供设备和材料:2505定向机、2505周向机、AgfaC7(长度360mm)4、要求:按JB/T4730.2-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的要求并结合《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请按照AB级要求完成A2、A2‵、B3焊缝的射线工艺卡(曝光量不小于15mA.min)。
并在图上标出射线源、工件和胶片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曝光时间(分)透照厚度TA (mm )定向2505曝光曲线曝光时间(分)透照厚度TA (mm )周向2505曝光曲线射线检测工艺卡编号:XXXX-XX产品名称反应釜设备编号R-10-031 探伤比例100% 材料牌号内筒体316L,夹套16MnR焊接方法手工焊坡口形式V 使用标准JB/T4730.2-2005AB级象质计FeIII10-16 胶片类型AgfaC7底片黑度 2.0-4.0 仪器型号A2、A2‵2505定向机、B3、2505周向机增感屏铅0.1/0.1mm探伤时机在开罐检查;表面清理目视检查合格后暗室处理手工冲洗和干燥焊缝编号透照厚度焊缝长度透照方式焦距布片张数透照次数透照有效长度像质计置于侧像质计线径号管电压KV时间minA2 26 1900 源在外双-单700 6 6 320 胶片侧12F180/1703/4A2‵18 300 单壁700 1 1 300 源侧11 150/1403/4B3 26 3770 源在内中心600 12 1 320 胶片侧12F210/2003/4透照示意图及其他要求:1、底片评定范围黑度2.0-4.0;2、标记摆放按照通用工艺执行;3、布片位置编制: XXX II 日期: XXX 审核:XXX II(III) 日期:XXX四、工艺题(20分)1、请填写下面石油液化气储罐射线透照工艺卡射线透照工艺卡(1)请提出B2环焊缝最佳透照方式,并说明理由?答:环缝的最佳透照方式为中心内透法。
平面度检测方法平面度是一个物体表面平整程度的指标,对于某些需要高精度加工的工件来说,平面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因此,需要对工件的平面度进行检测,以保证产品质量和工艺精度。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平面度检测方法。
1. 直尺法。
直尺法是一种简单直观的平面度检测方法,它适用于一些表面较大的工件。
具体操作方法是将一根较长的直尺或平板放置在被检测的表面上,通过目视或使用游标卡尺等测量工具,来检测工件表面与直尺之间的间隙。
通过测量不同位置的间隙值,可以初步判断工件的平面度情况。
2. 对角线法。
对角线法是一种利用对角线测量工件平面度的方法。
具体操作方法是在工件的表面上绘制两条相交的对角线,然后使用测量工具(如游标卡尺、激光测距仪等)测量对角线的长度,通过对角线长度的差异来判断工件的平面度情况。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较小的工件,对角线长度的测量精度较高。
3. 光栅法。
光栅法是一种利用光栅投影仪来检测工件平面度的方法。
光栅投影仪会在工件表面投射一系列平行的光栅线,然后通过光电传感器来测量光栅线在不同位置的偏移量,从而计算出工件表面的平面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工件平面度要求较高的情况,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4. 数字化测量法。
数字化测量法是一种利用三维坐标测量仪或激光三维扫描仪来进行工件平面度检测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对工件表面的全面扫描和测量,通过数学算法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工件表面的平面度情况。
数字化测量法适用于对工件平面度要求非常高的情况,可以实现对工件表面微小偏差的精确测量。
总结。
以上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平面度检测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特点。
在实际工程中,可以根据工件的大小、精度要求、测量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平面度检测方法。
通过科学合理的平面度检测方法,可以有效保证工件的加工质量和精度,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1.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厚度2~80mm的钢、镍及镍合金材料制承压设备、承压设备管子及压力管道环向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透照检测和缺陷等级评定。
焊接接头的型式包括板及管的对接接头对接焊缝、插入式和安放式接管角接接头对接焊缝。
承压设备支承件和结构件的焊接接头的射线检测也可参照适用。
本规程规定了射线探伤基本的技术要求和通用的工艺守则,每种型式的产品射线探伤,必须另行编制工艺卡,以具体指导探伤操作,工艺卡的内容必须符合本规程的要求。
2. 引用标准、法规本规程以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为依据。
NB/T47013-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GB3323-2005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TSG G0001-2012《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GB16357-1996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TSG Z8001-2013《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细则》GB18465-2001 《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T16507-2013 《水管锅炉》GB/T16508-2013 《锅壳锅炉》TSG D0001-2009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D0001-2009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GB11533 标准对数视力表3.术语和定义3.1透照厚度 W射线照射方向上材料的公称厚度。
多层透照时,透照厚度为通过的各层材料公称厚度之和。
3.2工件至胶片距离b沿射线束中心测定的工件受检部位射线源侧表面与胶片之间的距离。
3.3射线源至工件距离 f沿射线束中心测定的射线源与工件受检部位近源侧表面之间的距离。
3.4焦距 F沿射线束中心测定的射线源与胶片之间的距离。
3.5射线源尺寸 d射线源的有效焦点尺寸3.6圆形缺陷长宽比不大于 3 的气孔、夹渣和夹钨等缺陷。
3.7条形缺陷长宽比大于 3 的气孔、夹渣和夹钨等缺陷。
3.8透照厚度比 K一次透照长度范围内射线束穿过母材的最大厚度和最小厚度之比。
一、PT综合题(64分)在制氯乙烯聚合釜编号42677A,如简图所示,设计压力:1.55MPa,试验压力:2.0 MPa,设计温度:140℃,工作介质:氯乙烯、水和蒸汽,材质:16MnR/0Cr18Ni9,规格:φ3038×(16+3),焊缝系数:1.0,容器类别:Ⅱ类。
该容器采用复合板焊接而成,复层焊缝磨平,内表面采用电解抛光工艺,按要求回答问题并编制渗透检测工艺卡。
焊缝基层复合层聚合釜42677A1、回答下列问题:(30分)(1)编制该容器渗透检测工艺卡时应参照哪些法规、规范、标准和技术文件?(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内)(4分)A、《容规》(99版)B、GB150-98 C JB4730(报批稿) D GB12337-99E GB50094-98F GB151-99G GB3323-87H JB1152-81I JB3965-85 J 单位无损检测通用工艺K 单位质量管理文件L 设计文件和图纸M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2004答( A 、B、C、J、K、L)(2)聚合釜外表面人孔对接焊缝、接管角焊缝按GB150是否需要进行渗透检测?为什么?(5分)答:聚合釜外表面人孔对接焊缝、接管角焊缝不符合GB150《钢制压力容器》10.8.3渗透检测的规定条件,所以不需进行渗透检测(3)对该容器内表面实施渗透检测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6分)答:(1)由于内表面是奥氏体不锈钢,要严格控制氯、氟元素的含量不得超过1%的重量比。
(2)操作过程不要用硬物与表面接触,保持表面状态的完好。
(3)不能用高含碳量用具与表面接触,避免碳污染。
(4)检测后作好后处理,避免腐蚀内表面。
(5)容器内工作时,渗透检测剂微毒,作好防火、防毒工作,作好通风工作。
(6)注意用电安全。
(7)工作人员戴好防护手套和口罩,避免检测剂直接与皮肤接触。
(4)该容器内表面焊缝可以选择哪几种渗透检测方法?哪种方法为最佳选择并说明理由。
钢板超声波检验工艺卡编号:ZJ/ZC-15-739-01钢板规格(厚×宽)(㎜)钢管规格(㎜)材质检验标准日期9.5*2515 Ф813*9.5 L290MB SY/T6423.5 B2 E2级2012.12.18主要工艺参数灵敏度对比试块耦合剂Φ6/100%波高,补偿6dB Φ6 mm平底孔水类别设备型号探头规格探伤速度手动PXUT-350K 5P F5 Ф30 ≤150mm/s自动HSD-24 5P F5 Ф30 3m/min要求:1、仪器灵敏度调校频次:每4h用标样校验灵敏度一次,交接班时也应校验,并做好调校记录。
2、采用人工方式移动对比试块或探头,移动速度不小于正常检测速度调节设定灵敏度,使每个探头能检测出对比试块上的人工缺陷,且能触发报警系统。
3、检测扫查方式:超声波检查系统应采用平行带扫描方式进行检查,扫描至少应能覆盖表面的10%,钢板侧边25mm、板头150mm范围内必须100%进行手工超声波分层检查。
4、探头布置:钢板两侧边各布置2只探头,其余探头横向间距150mm,用于板头、板尾和钢板中部扫查。
5、手动超声波钢板探伤对自动钢板探伤显示可疑区域进行复查。
6、验收标准:1)未产生触发或报警的钢板判为合格。
产生触发或报警的钢板,则认为该钢板可疑,对钢板可疑区域应用手动超声波进行复查。
2)钢板端头及纵侧边上不允许存在分层。
钢板端部及纵侧边25mm范围内的分层均视为缺陷,有这种缺陷的钢板应切除,直到除去这种分层为止。
其它部位上的允许分层的限值为:任何方向不允许存在长度超过50mm的分层;长度在30mm~50mm的分层相互间距应大于500mm;长度小于30mm、相互间距小于板厚的若干小分层构成连串性分层,该连串性分层中的所有小分层长度总和不得大于80mm。
7、未叙及部分按SY/T6423.5 执行。
8、自动探探头分布:注:此批钢管管号为:ZJ-739-01-**编制:审核:批准:水压前超声波检验工艺卡编号:ZJ/ZC-15-739-02钢管规格(㎜)材质检验标准日期Ф813*9.5 L290MB SY/T6423.3 2012.12.18主要工艺参数检测时机灵敏度(%)对比标样探头规格耦合剂正常焊缝Φ1.6/100%波高,补偿6dB Φ1.6竖通孔 2.5P8×12K2.5 化学浆糊设备型号探头移动区域校验/探伤速度PXUT-350直射波一次反射波≤150mm/s 0~1.5KT(0-36)1.5KT~2.5KT(36-59)要求:1、仪器灵敏度调校频次:每工作班内每4小时校验灵敏度一次,交接班时也应校验,并做好调校记录。
[ID:7180]理论焊喉是指焊缝的根部到焊缝顶面的最短距离。
A、+ ;B、- 参考答案:-[ID:7179]一般对设备支承采用直接目视检测,检查重点是承压边界的焊缝。
A、+ ;B、- 参考答案:+[ID:7178]过载、腐蚀和疲劳无法通过目视检测来发现。
A、+ ;B、- 参考答案:-[ID:7177]如果设备有保温层就无法进行目视检测。
A、+ ;B、- 参考答案:-[ID:7176]设备和部件进行一段时间后,进行定期检查我们称这种检查为在役检查或在用检查。
A、+ ;B、- 参考答案:+[ID:7175]容器一般只进行外部目视检测。
A、+ ;B、- 参考答案:-[ID:7174]检查各种安全附件工作是否可靠是目视检测工作之一。
A、+ ;B、- 参考答案:+[ID:7173]焊缝检验尺和高度尺必须每年送计量部门检定,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A、+ ;B、- 参考答案:+[ID:7172]目视检测可以使用焊缝检测尺进行有效焊喉的测量。
A、+ ;B、- 参考答案:-[ID:7171]目视检测对可疑的焊缝表面裂纹不能确定时,影遁循疑是无罪的原则进行处理。
A、+ ;B、- 参考答案:-[ID:7170]壁厚小于等于12.6毫米的纵缝和环缝,组对部件的最大允许错边量是相同的。
A、+ ;B、- 参考答案:+[ID:7169]目视检测发现可能影响随后进行无损检验的表面不规则应建议予以清除处理。
A、+ ;B、- 参考答案:+[ID:7168]某容器焊缝外表面余高为1.8毫米,根据标准应拒收。
A、+ ;B、- 参考答案:-[ID:7167]焊后状态存在呈直线分布且边到边的距离为2毫米的3个0.5的气孔不予验收。
A、+ ;B、- 参考答案:-[ID:7166]焊缝组装状态后的点焊焊缝允许有裂纹存在。
A、+ ;B、- 参考答案:-[ID:7165]坡口面的夹杂在施焊过程中会被融化并浮出表面,所以允许被焊表面存在少量的线性夹杂。
描 校底图号装订号
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 期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 期
编 制(日期)
处数标记处数
检 验 工 艺 卡 片产品型号产品名称
出 厂 检 验 内 容测试线路图
12
连接充电器模拟测试仪,调节负载,当额定电压为7最大充电电流应满足在0.8A~1.2A之间。3
在空载条件下,检查最大输出电压应在7.8~8.0V之间器输出端短路,充电器经数秒钟后自动进入保护状态后,机器恢复正常。
苏州工业园区声乐电子有限公司
接通AC100-220V电源绿色指示灯应点亮。4调节负载,检查充电终止电流应为450mA~550mA之间
指示灯将由红色转变为绿色。号签 字日 期
编 制(日期)审 核
(日期)会 签
(日期)
艺 卡 片产品型号产品名称部件图号
客户名称共 1页
第1页
工时定额设备及工艺装备 验 内 容
SL06-07-100609充电器
载,当额定电压为7VDC时,检查A之间。
压应在7.8~8.0V之间;并将充电后自动进入保护状态;故障排除
灯应点亮。1.
充电器模拟测试仪
2.数字万用表
3.35W或50W内热式
电烙铁4.尖头镊子、斜口钳
5.松香、焊锡丝若干
充 电 器 模 拟 测 试 仪AV
为450mA~550mA之间,此时充电
宁波妈咪宝
特种设备渗透检测工艺卡特种设备渗透检测卡的填写内容工艺卡编号如2007-1107产品/工件名称如压力管道、中压分离容器、锻件规格尺寸φ2000m m×6989mm×33mm+3mm热处理状态消除应力退火、正火检测时机一般焊缝可为“焊接完工后”;对用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应为“焊后至少24h后”;对GB12337《钢制球形储罐》的焊缝,应为“焊后至少36h后”;对紧固件和锻件,应为“最终热处理后”;其他工件可根据工序安排。
被检表面要求根据表面处理要求填写。
如果工件表面漆层厚,可填写“去除漆层,露出金属光泽”“清除油污”材料牌号被检工件的材料,如1Cr18Ni9Ti、镍基合金。
检测部位被检工件上实施检测的位置检测比例根据技术文件上的要求填写具体的检测百分比检测方法所用的渗透检测方法。
选用渗透检测方法时,首先应满足检测缺陷类型和灵敏度的要求。
在此基础上,可根据被检工件表面粗糙度、检测批量大小和检测现场的水源、电源等条件来决定。
检测温度检测时要求的温度范围标准试块根据用途和检测条件选用铝合金试块(A型对比试块)或镀铬试块(B型试块)检测方法标准对承压设备按JB/T4730.5-2005。
观察方法使用荧光渗透检测剂时,为“黑光下,目视”使用着色渗透检测剂时,为“白光下,目视”渗透剂、乳化剂、清洗剂、显像剂型号所使用渗透检测剂种类和型号渗透、干燥、显像、乳化时间根据工艺要求确定具体时间。
具体时间可根据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或技术标准的规定、渗透检测剂使用说明书来确定或通过专门试验来确定检测设备根据工件尺寸、形状等选择合适的设备,如:“固定式”、“便携式喷罐”、“黑光灯”黑光辐照度使用荧光渗透检测时,在暗室或暗处“可见光照度应不大于20lx”,“据黑光灯滤光片38cm的工件表面的辐照度大于等于1000μW/cm2”。
可见光照度使用着色渗透检测时“工件表面被检处可见光照度应大于等于1000lx”,条件所限时也“不得低于500lx”。
SMT检测技术王天曦王豫明清华一伟创力SMT实验室当前我国电子制造产业正处于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发起冲击的关键时期,作为电子制造主流技术的SMT'以工艺精细化保证产品高可靠是技术升级的核心。
工艺精细化和产品高可靠的关键是工艺过程的高质量、高效率检测技术。
检测技术的历史与制造业的历史一样源远流长,在现代制造业中,设计是主导,材料是基础,工艺是关键,检测是保证。
作为现代电子组装制造主流技术的SMT,从元器件物料检验,到印制板组件制造的每一道工序,直到产品生命周期中出现的各种故障,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检测与分析技术。
本文综合介绍当前电子组装技术中各种检测技术概况及应用,并对各种检测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估测。
1S盯检测概述1.1 SMT检测分类(1)、按检测对象与目标:厂元器件检测If印制电路板检测IJ工艺材料检测<l印制电路板组件检测lI其它部件检测l\整机检测(2)、按检测技术层面静态测试检测时电路板时不加电或只输入很小的电压或电流来测试,不会损坏电路板,例如“在线测量”。
动态测试,检测时电路板时按工作状态加电,能发现静态测试力不能及的隐性或软故障。
由于加电至工作状态,存在损坏电路板的风险。
(3)、按检测方式7榭测∽町馓砷如用衬氟划堋钒剐一愀栅淞樵制量装厂l t捡澳测测提提}到卟铲抛哦拉黼扛耀晴卜氟部粉1.2、人工检测电子组装中的人工检测,例如组装工艺检测中常用的人工目视检查,就是利用人眼或借助于简单的光学放大镜、工业显微镜等,对每一工序生产状况,例如元器件安装正确性、焊膏印刷质量、焊点缺陷等进行人工目视检查;另外,检查中,还可以借助金属针或竹制牙签,以适合的力量和速度划过QFP的引脚,依靠手感及目测来综合判断,特别是对IC 引脚是否有虚焊或桥连的检查,有着良好的效果。
尽管目前各种机器测试装备日益完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但对于中小企业以及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而言,仍然是一种投资少且行之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在工艺水平低、工艺装备和检测装备不完善的情况下,高水平人工检测具有灵活性,也是最基本的检测手段,对于改进设计、工艺和提高电路组件质量仍然具有重要作用。
渗透检测二级考试工艺卡的编制和例题-图文渗透加测工艺卡的编制(通用部分)渗透检测工艺卡15~10分钟(见卡2)≥7min≥1000L某(见卡2)(见卡2)(件卡2)(件卡2)略质量验合格级JB/T4730.5-2005收标准别Ⅰ级1)同一检测工件不能混用不同类型的渗透检测剂。
2)奥氏体钢和钛及钛合金材料:检测剂氯、氟元素含量的比重比不得超过1%。
3)镍基合金材料:检测剂硫含量的重量比不得超过1%。
时机:检测实施前方法:1)用B型试块按工艺进行,承压类设备灵敏度为3级。
2)用A、B型试块按工艺进行,承压类设备灵敏度为3级。
1)黑光灯的使用安全。
2)通风、用电安全、防火。
某某某PT-Ⅱ审核某某某PT-Ⅲ(检测责任工程师)某某年某某月某某日日期某某年某某月某某日批准日期单位技术负责人某某年某某月某某日注1:渗透检测时机:应在喷漆、镀层、阳极化(阳极氧化)、涂层、氧化或喷丸、研磨前进行,安排在去除表面积碳层及涂层后、腐蚀试验后、热处理后、磨削、焊接、矫直、机械加工后进行。
注2:渗透探伤方法的选择:A、表面光洁检测灵敏度要求高的工件,宜选用后乳化型着色或荧光法、荧光法;B、表面粗糙检测灵敏度要求低的工件,宜选用水洗型着色法或荧光法。
C、检验场所无电源,水源时,宜选用溶剂去除型着色法(ⅡC-d)D、大批量工件,宜选用水洗型着色法或荧光法;E、大工件局部检验,宜选用溶剂去除着色法或荧光法。
F、高强度钢,有裂纹倾向的材料、宜产生疲劳裂纹或应力腐蚀的在用承压设备内壁检测选用荧光法。
注3:渗透检测剂的选择:HD-5(标准型);DPT-5;美柯达,可水洗型、溶剂去除型;渗透检测剂的选择要为同族,注4:质量控制:A、检测前应用B型试块验证检测剂、工艺及操作方法的正确性。
B、非标温度下的渗透探伤,要用铝合金试块进行低温试验,来确定渗透时间;注5:安全防护:A、检测现场应设灭火器,用于防火。
B、检测现场应有良好的通风,C、进容器内检测,要有进罐作业票,使用电器、照明用电应使用安全电压,并要办用电作业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