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能化住宅小区通信网络平台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350.42 KB
- 文档页数:3
智能家居物联网云平台的设计与优化智能家居,即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各种家居设备联网,实现智能化控制和管理的家居生态系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家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而智能家居的中心枢纽——物联网云平台的设计和优化,则对整个智能家居系统的稳定性、可扩展性和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一、智能家居物联网云平台的设计智能家居物联网云平台是智能家居的核心,它负责与各种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数据通信,控制和管理这些设备,同时为用户提供友好便捷的界面。
因此,物联网云平台设计的优秀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智能家居系统的稳定性和用户体验。
在设计智能家居物联网云平台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安全:智能家居的设备涉及到用户隐私,因此,保证数据安全是物联网云平台设计的首要目标。
物联网云平台应该采用先进的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操作,同时在程序中防范SQL 注入、XSS 攻击、CSRF 攻击等安全漏洞。
2.可扩展性:智能家居设备的种类和数量都不断增加,因此,物联网云平台必须具备可扩展性,能够方便地增加新的设备和功能。
此外,物联网云平台还应该兼容不同品牌的智能家居设备,避免用户被厂家的封锁策略所束缚。
3.稳定性:物联网云平台是智能家居的中心枢纽,必须确保它的稳定性和高可用性,以免影响整个智能家居系统的正常运行。
为此,物联网云平台需要采用高精度的时间同步方案,确保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同步性。
4.用户体验:智能家居是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因此,物联网云平台的设计必须贴近用户需求,提供简洁、易用、直观的操作界面。
同时,物联网云平台还应具有良好的互动性和反馈机制,让用户能够清楚地了解当前智能家居设备的状态和运作情况。
二、智能家居物联网云平台的优化除了设计上的优劣,智能家居物联网云平台的优化也是至关重要的。
优化既可以提高智能家居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也可以减少系统对硬件资源的占用,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性价比。
以下是智能家居物联网云平台优化的几个关键点:1.数据压缩:在智能家居传输数据时,对数据进行压缩处理能够减少数据传输量,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一、引言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智能化系统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住宅小区也开始逐渐引入智能化系统,以提升居民居住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讨论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包括系统结构、功能模块以及实现方案等内容。
二、系统结构设计1. 中心控制系统在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中,中心控制系统起着核心作用,负责集中管理和控制各个子系统的运行。
中心控制系统应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和可靠性,能够实现智能化的管理和监控。
2. 安全监控系统安全监控系统是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包括监控摄像头、入侵报警系统等设备,保障住户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3. 环境控制系统环境控制系统包括空调、采暖等设备,通过智能化控制,实现住宅内部的舒适温度和湿度。
4. 智能家居系统智能家居系统是住宅智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实现灯光、窗帘、家电等设备的远程控制和自动化操作,提高居住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三、功能模块设计1. 远程监控与控制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应提供远程监控和控制功能,居民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远程查看监控画面,控制家居设备,实现随时随地的管理。
2. 智能安防系统智能安防系统应具备人脸识别、门禁管理等功能,提高住户的安全保障,减少安全隐患。
3. 能源管理系统能源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能源的有效利用和调控,降低能源浪费,减少能源成本。
4. 数据分析与优化通过对系统运行数据的分析和优化,提高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为住户提供更好的居住体验。
四、实现方案1. 技术选型在设计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和软件平台,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互联网+智能化结合互联网技术,实现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与外部网络的连接,为居民提供更多便利和服务。
3. 用户体验设计智能化系统时,需考虑用户体验,简化操作流程,提高系统的易用性和便利性,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五、总结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的设计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包括系统结构、功能模块、实现方案等,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实施,可以提高住户的居住质量,实现智慧社区的建设目标。
三网合一的智能化小区解决方案一、智能化小区的特点因特网用户的爆炸性增长和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网络应用冲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我们的日常生活正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信息技术的应用同时也改变着我们的消费和生活方式。
网络通讯和计算机技术以其快速、便捷、经济等鲜明特点,代表了当今世界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
在这一趋势下,现代化住宅小区已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居住之所,而是朝着智能化小区的方向发展,在高度的安全性、舒适的生活环境、便利的通讯方式、综合的信息服务和家庭智能化等方面不断满足居民千变万化的需求。
“智能化”将直接增加小区的“卖点”,是物业投资方和管理者共同追求的目标。
所谓智能化小区,就是拥有智能化服务与管理系统(INTELLIGENT HOME SERVICES AND MANAGEMENT SYSTEM )的小区,该系统采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4C技术(即: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讯与网络技术、现代显示技术)建设而成,让人们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便捷的物业管理、网上购物、网上教育、多媒体娱乐、家电远程控制、远程医疗、电子商务等综合服务。
小区管理者可以通过有关的系统管理小区的有关设备或与小区内的智能家庭连接互动,为其提供相关的智能化服务。
与此同时,接入网带宽问题日益凸显为制约人们网络生活的“瓶颈”。
ATM以及高速IP 交换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提升了核心网络的性能,为智能小区物业投资方和管理者、通信网络运营商和服务供应商采用诸如DSL等宽带网络边缘技术提供了基础。
DSL技术为客户提供了快速接入分组化视频、语音和数据的能力,使得运营商和服务供应商可以开创新的运行模式,开发出新的创收机会,以此获得巨大的发展潜力。
由于宽带网络技术将极大的丰富用户选择服务种类的方法,提供给用户根据各自的条件和需要订制不同的数据服务类型的机会,从而又对运营商和服务供应商带来了新的挑战。
因此,DSL宽带接入设备的性能和完整性以及功能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将变的非常关键。
智能化住宅小区通信网络设计
焦方立
【期刊名称】《现代电子技术》
【年(卷),期】2003(000)015
【摘要】智能化住宅小区通信网络是小区内综合信息服务、小区与外界广域网连接、小区智能物业管理的物理平台.本文介绍了构建智能化住宅小区通信网络平台的两种主要方式:局域以太网和HFC网.
【总页数】4页(P10-12,15)
【作者】焦方立
【作者单位】北京广播学院,北京,1000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43
【相关文献】
1.农村电网光纤通信网络设计研究——以长沙农网光纤通信系统接入工程为例 [J], 苏楠;彭怡楠
2.信息通信在智能化住宅小区中的应用 [J], 龚辉;李国章
3.基于以太网及EBI技术的智能化住宅小区信息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 袁圣江
4.重型拖拉机CAN通信网络设计 [J], 阚辉玉;李军伟;李德芳;高松
5.基于ATN/IPS的通信网络设计与优化 [J], 李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方案一、引言二、需求分析(一)安全防范需求保障小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智能化系统的首要任务。
这包括对小区出入口、周界、公共区域、停车场以及居民住宅内部的监控和防范。
(二)便捷生活需求居民希望能够方便地进出小区、使用电梯、控制家中的电器设备等,提高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三)物业管理需求物业管理部门需要高效的管理工具,如智能化的收费系统、设备管理系统、巡逻管理系统等,以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系统设计(一)门禁管理系统1、小区出入口设置智能门禁,采用人脸识别、刷卡或手机 APP 等多种方式进行身份验证。
2、对于访客,通过业主授权或在门卫处登记后获取临时通行权限。
(二)视频监控系统1、在小区出入口、主干道、停车场、公共活动区域等关键位置安装高清摄像头,实现 24 小时不间断监控。
2、监控图像存储在本地服务器,并可通过网络远程访问,方便物业管理和警方调查。
(三)周界防范系统1、采用电子围栏、红外对射等技术,对小区周界进行实时监测。
2、当有入侵行为发生时,系统立即发出警报,并将相关信息推送至物业管理中心和安保人员的移动终端。
(四)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1、车辆进出采用车牌识别技术,实现自动抬杆放行。
2、车位管理系统实时显示车位使用情况,引导车主快速找到空闲车位。
(五)智能家居系统1、居民家中可安装智能灯光、窗帘、电器控制等设备,通过手机APP 或智能语音助手进行远程控制。
2、配备烟雾报警器、燃气报警器等安全设备,当发生异常情况时及时通知业主和物业管理部门。
(六)物业管理系统1、包括收费管理、设备管理、巡逻管理、报修管理等模块,实现物业管理的信息化和规范化。
2、业主可通过手机 APP 进行费用缴纳、报修申请等操作,提高服务满意度。
四、网络与通信系统(一)小区内部网络构建高速稳定的有线和无线网络,覆盖小区的各个角落,满足智能化系统的数据传输需求。
(二)通信系统1、安装程控电话交换机,实现小区内部的电话通信。
建材与装饰2007年9月下旬刊浅谈智能化住宅小区通信网络平台设计何海清(广东南方电信规划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普及,越来越多的家庭通过Internet或Intranet来获得信息和资讯。作为现代化的智能化住宅小区向社区内的广大住户提供宽带多媒体综合信息资讯服务,是智能化住宅的重要体现,也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智能化住宅小区通信网络是小区内综合信息服务、小区与外界广域网连接、小区智能物业管理的物理平台。构建小区通信网络平台,要考虑网络提供综合信息与资讯服务的能力,网络的先进性、扩展性、性价比以及开发商(用户)对投资费用的承受能力。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小区宽带通信网络平台采用以太网或有线电视HFC网,也可采用两者结合的方式。1以太网构建小区宽带通信网1.1以太网技术以太网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局域网络,它采用基带传输,通过对绞线和传输设备,实现10Mbps/100Mbps/1000Mbps的数据传输。由于应用广泛,各大网络设备生产商均投入极大精力于这类技术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技术不断创新,从最初的同轴电线上的共享10Mbps传输技术,发展到现在的在对绞线和光纤上的100Mbps甚至100OMbps的传输、交换技术。目前,大部分局域网络均采用以太网,在大型网络系统中的各个子网也多数构成以太网。从应用来看,办公室自动化、证券、校园网、控制系统等各类应用均以以太网为主要的通讯传输方式,应用非常广泛,而且仍保持很猛的发展势头,可以预见,将来的局域网仍将以以太网为主流技术。总之,以太网是目前网络技术中先进成熟,实时性强,应用广泛,性能稳定,价格低廉的通讯技术,是智能化住宅小区通讯网的理想选择。千兆以太网继承了传统以太网的特点,并极大地拓宽了带宽,与10/100Mbps以大网保持良好的兼容性,增加了对Qos的支持,以高带宽和流量控制的策略来满足应用的需要,是智能化住宅小区局域骨干网的理想选择。1.2智能化住宅小区局域以太网1.2.1方案设计(1)功能说明和设计要求智能住宅小区局域网一般涵盖若干目标用户住宅楼、小区管理控制中心、小区公共会所、小区物业管理公司以及区内各类集团用户,并通过一定的方式与小区智能控制网连接。网络设计要求采用可靠、先进、成熟的技术;所有信息点具有交换能力;支持虚网划分;支持多媒体应用;能进行良好的网络管理;具有良好的扩充性和升级能力。(2)网络系统整个网络包括广域网(Internet、各专业网)接入、小区网络系统及小区网络智能控制中心。小区网络系统采用星型拓扑结构,分为系统中心(小区管理控制中心)、区域中心、住宅楼栋和用户四级。根据小区的规模和用户楼栋的分布情况,为便于网络设计和管理,可将整个小区分成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设一个区域中心,管辖若干个相近的楼栋。根据小区网络设计要求,小区局域主干采用千兆以太网,在系统中心设一千兆以太网核心交换机,在各区域中心设置工作组交换机,各工作组交换机配置1000MbpsFX上联端口,通过光纤与核心交换机连接,构成智能化住宅小区千兆以太骨干网。每个区域内,在各楼栋设备间设置100/10Mbps交换式集线器,交换式集线器通过100MbpsTX上联端口经五类对绞线与工作组交换机连接,根据需要也可通过100MbpsFX端口经光纤连接。在楼内,交换式集线器通过10MbpsTX端口经楼内5类综合布线连接用户计算机。这样,核心交换机与工作组交换机之间可提供高达1000Mbps的传输速率,工作组交换机向各楼栋提供100Mbps的传输速率,每个最终用户可独享10Mbps的通信带宽。小区管理控制中心是整个网络系统的中心,系统的主要通信设备集中于此,除网络核心交换机外,还包括与广域网连接的路由器、各类服务器以及管理工作站等。小区局域网通过DDN专线或ADSL与Internet连接,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今后还可以通过155MbpsATM或通过千兆IP城域以太网与Internet连接,以提高小区接入带宽、网络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扩展性,可根据小区的实际情况灵活组合与配置。区域中心可以包括若干栋单元楼,也可以只管辖一栋高层住宅,小区内的集团用户、公共会所、物业管理公司以及各应用子系统以适当的方式就近接入各自所在的区域中心网络,形成一体化的统一网络。摘要:智能化小区是在住宅小区内采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建立一个宽带信息业务接入平台,对各种信息实现全面、实时、有效的接收、传递、采集和监控。本文将分别论述用以太网及HFC网络两种技术构建智能小区通信网络平台的设计方法。关键词:网络系统;智能化小区;通信网络平台;以太网;HFC网图1智能化住宅小区局域以太网建筑与设计・81・建材与装饰2007年9月下旬刊(3)住宅综合布线设计上文所述,在楼内交换式集线器通过综合布线与用户计算机连接,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化住宅的基础设施,为住宅楼的通讯网络提供高速信息通道。朗讯、西蒙、阿尔卡特、丽特等国际大公司都相继推出各自的智能化住宅综合布线产品。智能化住宅布线系统按功能区域分为三大部分:住宅单元子系统、楼层管理间和垂直干线子系统以及设备间子系统,各系统布线都采用5类以上对绞线,如图2所示。1.2.2住宅单元子系统在每一个住宅单元设置一个家庭布线系统接线箱,作为与户外布线系统连接的界面,对户内外布线系统的变动带来极大的方便。接线箱可安装各种系统接线模块,包括数据和语音通信模块、家庭安防系统模块、可视对讲系统模块等等,根据需要自由组合安装。户内数据通信布线采用5类以上UTP(非屏蔽对绞线),信息插座采用RJ45制式接口。楼层管理间和垂直干线子系统垂直主干布线采用新型拓扑方法,由设备间主配线架敷设至各楼层管理间的干线电缆构成,系统采用五类以上4对UTP作为系统主干电缆。楼层管理间设置桥式模块板通过不同跳线实现水平线缆与垂直干线的连接。1.2.3设备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内安置交换式集线器和主配线架,所有主干线缆都端接在主配线架上,通过跳线与交换式集线器连接。2HFC网构建小区信息传输网2.1HFC网络技术我国有线电视覆盖范围广阔,用户普及率高,是电信网之外的另一个资源大网。随着技术的发展,有线电视网逐步发展为双向HFC综合信息网,除传送常规的广播电视信号外,还可以进行高速的数据传输,传送图像、数据和语音等多媒体数据。HFC双向混合光纤同轴电缆传输网从有线电视前端中心用光纤将信号送到各小区的光节点,从光节点处通过同轴电缆分配网与住户连接。HFC网有效网络带宽为850MHz,具有丰富的频带资源,将42MHz以下频段传输上行数据信号,SO ̄550MHZ用于传输普通广播电视信号,550 ̄850MHz用于传输下行数据信号。HFC网频带宽、速度快、性能可靠稳定,是智能化住宅小区理想的信息传输网络平台。HFC网络系统主要由位于前端的CMTS、位于用户端的CableModem(电缆调制解器CM)以及传输设备组成。其工作原理:CMTS从网络接收的数据帧封装在MPEG-2TS帧中,通过下行数字调制成RF信号输出到HFC网,同时接收上行数据,并转换成以太网的帧传送给网络。用户端的CM的基本功能是将上行数字信号调制成RF信号,将下行的RF信号解调为数字信号,从MPEG-2TS帧中抽出数据,转换成以太网的数据,通过10/100BaseT自适应以太网接口输出到用户PC。在HFC网上采用频分复用,在某一频率上的信道则是多用户共享,CM用户在连接时并不占用一固定带宽,而是与其它活动用户共享,仅在发送和接收数据的瞬间,使用网络资源,它通过MAC控制用户信道分配与竞争,支持不同等级的多媒体业务。2.2网络设计方案基于HFC的智能化住宅小区信息传输网络如图3所示,有线电视台控制中心总前端通过IP主干城域网与各个分前端连接,分前端通过光纤连接各光节点,光节点以下是双向同轴电缆分配网连接到用户端。若CMTS位于小区内,则小区智能控制中心为有线电视的一个分前端,CMTS与CM之间是采用同轴电缆分配网进行连接。在双向HFC网上构建小区宽带信息传输网时,根据网络结构,在小区控制管理中心设置电缆调制解调器头端系统(CMTS)和路由交换机,用户端设置电缆调制解调器(CM),由此构成双向HFC网的用户宽带接入传输平台。2.2.1HFC前端HFC前端主要包括路由交换机、CMTS。前端路由交换机通过光纤与千兆IP城域网连接。CMTS用于连接双向HFC网和宽带数据网,为用户端的CM提供控制、管理和数据传输功能,它提供动态带宽管理、高速信息流量集中、数据网络资源的接入控制并保证数据服务质量。每个CMTS可支持和管理2000个CM。2.2.2用户端HFC网用户端核心设备是电缆调制解调器(CM),用于完成HFC网与用户PC之间的数据格式转换,使用户PC通过HFC网络与前端设备进行全双工的数字通信。CM通过标准的10/100BAS-T以太网自适应接口与用户的PC连接,通过F头与HFC网连接。根据小区用户的类型和需求,用户的宽带接入可采用不同方式,主要包括通过电缆调制解调器接入和局域网高速专线接入。(1)对家庭用户,用户PC通过10-100BASE-T自适应以太网接口直接连接CM,实现上行10Mbps,下行36Mbps传输速率的宽带接入。也可多个用户通过集线器的宽带接入。也可多个用户通过集线器共用一个CM,共享上、下行传输带宽,以降低接入成本。(2)对小型企业用户,企业内部网通过集线器或路由交换机共用一个CM接入HFC网,以降低接入成本,这时局域网用户共享上、下行传输带宽。(3)对小区内的大型集团用户,可采用局域网高速专线接图2智能化住宅综合布线系统图3基于HFC的智能化住宅小区信息传输网建筑与设计
・82・建材与装饰2007年9月下旬刊入,该方式可以看作宽带IP城域网的延伸,通过100M或1000M以太网端口将企业内部局域网连接至小区管理控制中心的路由交换机,实现集团用户与宽带信息网的高速接入。局域以太网和HFC网是构建智能化住宅小区通信网络平台的两种主要方式,广泛应用于智能化住宅小区的建设,在这个通信网络平台上,实现小区的智能控制、小区综合信息服务以及Internet的宽带接入,从而实现住宅小区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参考文献[1]《十兆百兆千兆万兆以太网技术及组网方案》黎连业2007.3.14.[2]《千兆以太网技术与应用》黄冬泉2003.3.13.[3]《广播电视宽带综合数字业务网的实现》高鹏飞2006.7.13.[4]《HFC技术在宽带接入中的应用》王志立2005.7.12.[5]《广播电视宽带综合信息网组网方案》安昌延2006.5.15.!!!!!!!!!!!!!!!!!!!!!!!!!!!!!!!!!!!!!!!!!!巧借自然景观突出地域特色———广州从化温泉度假地“名泉山庄”别墅型酒店规划设计程红宁(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园冶》提出“相地合宜,构园得体”,讲的是要善于利用基地的特征,因地制宜,得景随行,才能营造出各具特色的园林景观。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也特别强调现状的地形地貌以及现状用地上的存在物。从地貌中寻找地域自在生成的美,巧妙利用自然的肌理构成设计的语汇,重新审视现存物,用艺术的语言赋予它们新的生命,这是“相地理论”的升华[1]。名泉山庄别墅型酒店选址于自然资源丰富,“山、河、园、泉”浑然一体,曾有“岭南第一泉”之称的广州从化温泉旅游度假地之中,用地地形复杂。如何处理地形与景观特色营造的关系、突出地域特色,是名泉山庄设计的难点与关键。在规划设计中,我们将上述“相地理论”进行了灵活运用。1现状环境分析名泉山庄规划占地14hm2,地处从化温泉地区腹心,地形复杂,景色优美。“名泉”与“山庄”是该地块的突出特征。“名泉”者,水也。这里的水,其一是温泉水,从化温泉属碳酸钠含氡型水质,世界稀有。其二是利用山形地势汇集营建的水景,以及与规划用地相临的流溪河。“山庄”者,地形也。名泉山庄用地镶嵌在群山环抱之中,借景周围葱山翠绿的景色,将之作为背景,同时自身也成为大自然中的景点。用地内天然形成高低错落的三层台地,群山之间三条谷地交错穿插在台地之间,每条山谷宽窄不一,景观各异,山坡上树木青葱,植被茂盛。2设计理念形成名泉山庄用地中的溪流冲沟和错综复杂的台地是规划设计的难点,如何处理复杂地形,巧妙利用冲沟和台地,将其转化为景点或观景点,使设计难点转化为设计中的特点和优势,是设计的关键。在如诗如画的从化山水地理环境中,要对既有的景观特色加以尊重,加强其自然特征,同时遵循“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因地制宜,得景随形”等设计原则,巧妙利用名泉山庄用地山水中优美的自然景观因山势构景成趣,顺应自然,融于山林,使温泉景观与周围景观融入一体,成为景中之景,从而凸现地方自然美景的温泉景观。3利用基地特征设计3.1台地原形利用现状用地台地层次较多,对于酒店的布局有较大的局限性,甲方曾经有推平台地的想法。经实地观测后,我们决定在工程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依地形布局,为工程实施节约了大量的费用。最低的一层平地面积稍大,规划将酒店的主体建筑和主要活动、趣味中心布置在此平面上。较高的两个台地面积不大,且地形怪异,但是观景视线较佳。规划将酒店别墅区灵活多变地分散布局在这两个台地上,建筑选型也注意与自然山体造型相结合,形成错落有致、融于自然的景观。台地是交通畅通的阻碍。规划采用RingRoad道路系统,即摘要:以广州从化温泉度假地“名泉山庄”别墅型酒店规划设计为例,阐述“相地”理论在规划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和实际运用,并总结出相应的设计方法。关键词:风景园林;别墅型酒店;规划设计;基地特征现状高程分析建筑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