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寡糖分新检测的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203.30 KB
- 文档页数:2
壳寡糖及其衍生物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许青松;白雪芳;杜昱光
【期刊名称】《食品与药品》
【年(卷),期】2008(010)003
【摘要】壳寡糖及其衍生物有许多潜在的药用价值,抗肿瘤活性是其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壳寡糖及其衍生物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页数】3页(P60-62)
【作者】许青松;白雪芳;杜昱光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辽宁,大连,11602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辽宁,大连,116023;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辽宁,大连,1160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9.1
【相关文献】
1.壳寡糖及其衍生物抗氧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J], 高晚霞
2.乳铁蛋白及其衍生物抗肿瘤作用与机制研究进展 [J], 张维;刘伟巍;李苏宜
3.乳铁蛋白及其衍生物抗肿瘤作用与机制研究进展 [J], 张维;刘伟巍;李苏宜
4.盐霉素抗肿瘤作用及其衍生物研究进展 [J], 艾洁;李玲;赵菊梅;魏晓丽
5.苝酰亚胺衍生物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J], 王香颖;罗天姿;李恬;李香莹;付丽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壳寡糖的制备及对动物营养功能的研究进展
张丽
【期刊名称】《山东畜牧兽医》
【年(卷),期】2004(000)006
【摘要】开发利用具有无污染、无残留、不产生耐药性,同时可提高动物免疫力,增加动物对疾病抵抗力的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已成为当前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壳寡糖(Oligochitosan)由甲壳质脱乙酰化的产物壳聚糖降解获得。
在地球上每年
约有1000亿t的甲壳质、壳聚糖被生物体生产出来,其资源相当丰富。
【总页数】2页(P43-44)
【作者】张丽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连,116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16
【相关文献】
1.大豆肽的制备及其营养功能研究进展 [J], 王龙;张少斌
2.壳寡糖在动物体内抗氧化功能研究进展 [J], 彭媛媛;欧阳富龙;贺建华
3.壳寡糖的动物营养功能研究进展 [J], 张丽;吴秀刚
4.壳寡糖对动物机体免疫和炎症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J], 张华;童津津;张肇南;蒋林树
5.辣木的营养功能及其影响动物繁殖性能的研究进展 [J], 李涛;沈曼曼;赵卫国;侯
启瑞;吴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壳寡糖的分子量【最新版】目录1.壳寡糖的定义2.壳寡糖的分子量分析3.壳寡糖分子量的测定方法4.壳寡糖分子量的应用正文壳寡糖(Chitosan)是一种由壳聚糖(Chitin)降解得到的寡糖,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的外壳、昆虫的甲壳以及真菌的细胞壁中。
壳寡糖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如抗肿瘤、抗病毒、抗炎、免疫调节等,因此对其分子量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壳寡糖的定义壳寡糖是一种线性多糖,由若干个氨基葡萄糖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末端可能存在α-1,6-糖苷键连接的葡萄糖。
其化学结构多样,分子量分布广泛。
二、壳寡糖的分子量分析壳寡糖的分子量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分析,如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质谱法(MS)等。
这些方法可以测定壳寡糖的分子量分布、平均分子量等信息,为壳寡糖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三、壳寡糖分子量的测定方法1.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这是一种常用的壳寡糖分子量测定方法,通过对样品进行柱层析,可以得到壳寡糖的分子量分布和含量。
2.气相色谱法(GC):这是一种适用于挥发性样品的分析方法,可以测定壳寡糖的分子量和残留溶剂含量。
3.质谱法(MS):这是一种可以测定样品分子量和分子式信息的方法,通过对壳寡糖进行质谱分析,可以得到其准确的分子量信息。
四、壳寡糖分子量的应用壳寡糖分子量的研究和测定,可以为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提供重要依据。
如在药物载体、组织工程、生物活性敷料等方面的应用,都需要对壳寡糖分子量进行精确控制。
此外,壳寡糖分子量的研究还可以为其生产工艺的优化、产品质量的评价等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壳寡糖的分子量研究对于了解其结构特征、生物活性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壳寡糖综述 2009级2班 杨帆 20091131020008 摘要 壳寡糖也叫壳聚寡糖,也称几丁寡糖,学名β-1,4- 寡糖-葡萄糖胺,是将壳聚糖经特殊的生物酶技术处理而得到的一种全新的产品,是水溶性较好、功能作用大、生物活性高的低分子量产品。它具有壳聚糖所没有的较高溶解度和容易被生物体吸收等诸多独特的功能,其作用为壳聚糖的14倍。壳寡糖的研究以及应用广泛,对营养健康有重要意义。综述种主要对壳寡糖的功能及相关研究方向进行的论述。
1. 壳寡糖的基本概念 壳寡糖(又称寡聚氨基葡糖,壳低聚糖,甲壳低聚糖,甲壳胺寡糖,是通过降解甲壳素或壳聚糖得到的低聚糖,由2-10个氨基葡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不但水溶性好、易吸收,而且以其独特的各种功能性质,在废水处理、食品工业、纺织、化工、日用化学品、农业、生物工程和医药等方面。壳寡糖是一种非质体信号,所以不能直接进入细胞发挥其生物活性,必须在胞外通过一定的作用使植物细胞将其识别。
2.壳寡糖的生物活性
2.1壳寡糖的生物活性作用: 壳寡糖在人类健康中的作用机理壳寡糖还具有抗氧化作用,有抗菌,具有抗炎/促进伤口愈合作用, 关节健康,,心脏血管健康,抑制糖尿病,抗癌/抗肿瘤和抗突变作用,免疫调节,具有抗病毒作用,能抑制糖尿病,还有减肥功效,同时影响记忆和大脑健康.
2.2壳寡糖的保健功能: 进行免疫调节,能防癌、抗癌、抑制癌细胞转移,能调节血脂, 能调节血压,能调节血糖,强化肝脏功能,增强胃肠功能,抗衰老和抗疲劳,清除自由基,排除重金属离子,壳寡糖与氨基葡萄糖在体内的代谢相关.
2.3壳寡糖防癌的机理 壳寡糖为什么有效抑制癌细胞的活性防止癌细胞扩散转移?壳寡糖是带正电荷的膳食纤维,而癌细胞表面的糖链都是带负电荷的, 壳寡糖会在癌细胞表面形成密集的包裹体,并且吸附癌细胞。 血管是癌细胞转移的通道,癌细胞只有在酸性条件下,附着在血管壁表面的接着分子上,才能转移到身体其它器官。壳寡糖有着比癌细胞更强的附着作用(实验证明:壳寡糖可以直接作用于细胞表面)。 壳寡糖防癌的作用是: 一、杜绝癌细胞的养份供应,使其分裂减少,制约癌细胞的分裂条件; 二、减少癌细胞代谢产生的酸性废弃物,从另一方面改善癌细胞周围的酸性环境,创造一个癌细胞很难生存和分裂转移的环境条件; 三、减少癌细胞向周围释放的各种 酶(溶脂酶、水解酶、蛋白酶等),减少因各种酶对周围健康细胞的催化与腐蚀; 四、中和肿瘤周围的酸性物质,激活人体中有抗癌作用的免疫细胞,起到配合化疗、改善病症、减轻痛苦、延长生命等作用。
壳寡糖、氨基葡萄糖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酒精性肝病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其特点为肝细胞变性、坏死和纤维化。
酒精性肝病可以通过减少酒精的摄入和改变生活方式进行治疗,但这些治疗方法需要长时间的实践和遵守,效果不佳。
因此,研究其他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壳寡糖和氨基葡萄糖是天然的多糖物质,具有许多生物学特性。
先前研究表明,这些物质可以对肝衰竭和肝纤维化的治疗具有保护作用。
但对于酒精性肝病,这些物质的保护作用仍需进一步探讨。
因此,本研究致力于探究壳寡糖和氨基葡萄糖对酒精性肝病小鼠的保护作用,为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基础。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实验动物本研究使用C57BL/6小鼠,将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酒精性肝病模型组(ALD组)、壳寡糖治疗组(GOS组)和氨基葡萄糖治疗组(GGN组)。
2. 酒精性肝病模型制备采用液态饮食饲养小鼠,饮食中添加4%的酒精,连续4周。
3. 壳寡糖和氨基葡萄糖治疗分别于饮食中加入1.5%的壳寡糖或1.5%的氨基葡萄糖,连续4周。
4. 分析指标采用生化分析、组织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手段,评估壳寡糖和氨基葡萄糖对酒精性肝病小鼠的保护作用。
三、研究预期结果由于先前的研究表明壳寡糖和氨基葡萄糖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因此我们期望在本研究中也能发现壳寡糖和氨基葡萄糖对酒精性肝病小鼠的保护作用。
具体表现为:降低血清中丙氨酸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转移酶(AST)的水平、明显改善肝脏血管生成、肝细胞变性和坏死的程度、减少肝脏纤维化的程度。
四、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本研究的实验道路和预期成果将有助于:探究壳寡糖和氨基葡萄糖对酒精性肝病小鼠的保护作用,在实践中为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此外,这些发现将有助于了解壳寡糖和氨基葡萄糖的生物学特性,并为进一步研究肝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2024年壳寡糖市场发展现状壳寡糖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和市场需求。
本文将对2024年壳寡糖市场发展现状进行评估和分析。
1. 壳寡糖概述壳寡糖是一类由壳聚糖水解生成的寡糖类化合物。
与传统的壳聚糖相比,壳寡糖具有更小的分子量和更多的生物活性。
壳寡糖在医药、食品、农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 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壳寡糖市场在过去几年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据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壳寡糖市场规模为X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X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X%。
壳寡糖市场的快速增长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2.1 健康意识的提升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健康食品和功能性食品。
壳寡糖作为一种天然来源的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在增强免疫力、调节肠道功能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认可。
2.2 医药和保健品市场的需求增长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医药和保健品市场的需求不断增长。
壳寡糖作为一种重要的医药和保健品原料,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降低胆固醇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受到了医药和保健品企业的广泛关注。
2.3 新兴市场的开拓目前,全球壳寡糖市场主要集中在北美和欧洲地区。
然而,亚太地区和拉丁美洲地区等新兴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消费升级,预计壳寡糖市场将在这些地区得到进一步开拓和扩大。
3. 市场竞争格局壳寡糖市场竞争激烈,主要企业包括A公司、B公司和C公司等。
各家企业在产品品质、研发能力、渠道布局等方面存在差异化竞争。
此外,壳寡糖市场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3.1 技术瓶颈虽然壳寡糖在医药和食品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但其生产工艺和提取技术仍存在一定的瓶颈。
一些企业面临着技术难题和成本压力,限制了市场的发展。
3.2 法规政策限制在一些地区,壳寡糖的使用仍受到一些法规政策的限制。
这可能导致产品的研发和销售受到影响,限制了市场的发展。
4. 发展前景和建议壳寡糖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壳聚糖的抑菌机理及抑菌特性研究进展吴小勇 曾庆孝 阮征 张立彦(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广州510640) 摘 要:本文介绍了壳聚糖的抑菌作用及其在食品防腐保鲜方面的应用,还对壳聚糖的抑菌机理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讨论。
关键词:甲壳素,壳聚糖,抑菌,防腐保鲜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of ChitosanXiaoyong Wu,Q ingxiao Z eng,Zhen Ruan,Liyan Zhang(College of Light Industry&Food Science,South China Univ.of Tech.,Guangzhou510640)Abstract:The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of chitosan and its a pplication in food preservation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article. Moreover,the antimicrobial mechanisms and the effect factors of chitosan were com pletely discussed.K ey w ords:Chitin,Chitosan,Antimicrobial activities,Preservation0 简介甲壳素是可以再生的生物大分子物质,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数量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有机物,估计每年的生物合成量达100亿吨[1]。
甲壳素的脱乙酰产物%%壳聚糖,由于存在自由氨基,其溶解性和化学反应活性大大改善,表现出比甲壳素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壳聚糖在食品工业的应用主要有:食品防腐保鲜、酒类除浊和果汁的澄清、功能性食品添加剂、水净化等。
Fereidoon Shahidi 等综述了甲壳素和壳聚糖在这方面的应用[2],宋清华等也有类似的介绍[3]。
壳寡糖_综述壳寡糖1. 壳寡糖的基本概念壳寡糖,⼜称寡聚氨基葡糖、甲壳低聚糖,是指2-10个氨基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连接⽽成的低聚壳聚糖,是由壳聚糖解聚⽽制成的。
以普通虾蟹壳为原料,经脱钙、脱蛋⽩、脱⾊、及脱⼄酰基反应后,运⽤酶⽣物技术和先进分离技术制备⽽成的氨基寡聚糖类产品。
是天然糖中唯⼀⼤量存在的碱性氨基多糖,壳寡糖是甲壳素、壳聚糖系列产品的⾼级产品,具备⽔溶性好、⽣物活性⾼、功能作⽤⼤、应⽤领域⼴、易被⼈体吸收等突出特点,在国外素有⼈体第六⼤⽣命要素、软黄⾦之美誉,在医药、功能性⾷品、⽇化、农业等领域应⽤⼴泛。
壳寡糖作为新世纪前瞻性⽣物技术产品,具备⼴泛的应⽤前景。
图1 壳寡糖的⽣产⼯艺⼯程2.壳寡糖的⽣物活性2.1 壳寡糖的免疫调节作⽤壳聚糖具有激活机体系统、介导机体系统的系列⽣物学效应,提⾼吞噬细胞的系统功能。
巨噬细胞表⾯存在着细菌多糖的受体,⽽壳聚糖作为细菌多糖的类似物,能刺激巨噬细胞活化,产⽣如下反应:促进其吞噬功能,增强它在其它免疫应答中的协同效应,从⽽实现机体对T细胞、NK细胞和B细胞的调节,介导机体的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
因此,壳聚糖具有对机体的免疫调节作⽤。
2.2 控制胆固醇⼈类健康的最⼤问题之⼀是胆固醇,它导致许多严重的疾病。
壳聚糖有两个机制降低胆固醇。
⼀个是阻⽌脂肪的吸收,另⼀个是将⼈体⾎液内的胆固醇排泄掉。
⾸先,壳聚糖抑制那些助于脂肪吸收的脂肪酶的活性。
脂肪酶分解脂肪使⼈体进⾏吸收。
另外⼀个是排泄胆酸。
⼀旦胆酸排泄,则⾎液中的胆固醇被⽤于制造胆酸。
这两种机制使得壳聚糖成为强胆固醇清除剂。
壳聚糖是⼀种天然材料,具有强⼤的阴离⼦吸附⼒,适⽤于降低胆固醇⽽没有任何副作⽤。
2.3 抑制细菌活性壳聚糖在弱酸溶剂中易于溶解,这种溶液特别含有氨基(NH2+)。
这些氨基通过结合负电⼦来抑制细菌。
壳聚糖的抑制细菌活性,使其在医药、纺织和⾷品等领域有着⼴泛的应⽤。
2.4 预防和控制⾼⾎压对⾼⾎压最有影响⼒的因素之⼀就是氯离⼦(Cl-)。
第43卷㊀第1期2024年2月黑龙江水产Northern Chinese FisheriesVol.43No.1February 2024文章编号:1674-2419(2024)01-0033-03作者简介:彭瑞明(1978-)男,汉族,广西贺州人㊂富川瑶族自治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工程师㊂主要从事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㊂E -mail:119763414@㊂饲料中添加壳寡糖对异育银鲫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彭瑞明(富川瑶族自治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广西富川542700)摘㊀㊀要:为了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壳寡糖(Chitosan oligosaccharide,β-1,4-寡糖-葡萄糖胺)对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约为50g 健康的异育银鲫480尾,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异育银鲫㊂各组异育银鲫分别投喂含有0%(对照组)㊁0.25%㊁0.50%和0.75%的壳寡糖的试验饵料㊂试验周期为60d㊂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当异育银鲫养殖中添加0.50%和0.75%的壳寡糖可以使血清中丙二醛水平显著降低(P <0.05),血清溶菌酶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25%壳寡糖组(P <0.05),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㊂研究表明,在异育银鲫养殖生产中添加适量的壳寡糖可以显著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㊂综合养殖成本考虑,壳寡糖的最适添加量为0.50%~0.75%㊂关键词:壳寡糖(Chitosan oligosaccharide);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非特异性免疫中图分类号:S965.117文献标志码:A㊀㊀壳寡糖(Chitosan oligosaccharide,β-1,4-寡糖-葡萄糖胺)是一种含有大量碱性氨基的多糖,具有安全㊁高效㊁易被机体消化吸收的特点[1]㊂随着水产养殖业规模的扩大,养殖过程中疾病频发,机体免疫力下降,进而影响生长性能及养殖经济效益㊂而大量研究均表明,壳寡糖在畜禽㊁水产等养殖中具有改善肠道健康㊁调节机体免疫㊁促生长的功能[2-4]㊂苏鹏等[5]研究了壳寡糖对红鳍东方鲀血液指标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发现壳寡糖可以有效提高其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㊂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在我国山东㊁江西㊁湖北等地区养殖居多,属于淡水鱼养殖品种之一[6]㊂异育银鲫在养殖生产中易受病毒㊁寄生物㊁细菌等危害,给异育银鲫养殖业带来巨大压力[7-8]㊂因此,如何通过营养调控手段提高异育银鲫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及生产效益至关重要㊂该试验探讨不同水平壳寡糖对异育银鲫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为异育银鲫的高效㊁健康养殖提供数据参考㊂1㊀材料与方法1.1㊀试验材料试验所用的壳寡糖购买于中泰和(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壳寡糖有效含量大于12%㊂试验异育银鲫中科3号鱼种从广东省广州联丰水产养殖基地引进㊂1.2㊀试验设计试验在广西富川县富阳镇沙汪村养殖基地内进行㊂试验选择规格整齐㊁体形正常㊁鳍鳞完整㊁体质健壮㊁活泼溯水性强㊁眼睛水晶体光滑润泽㊁体表光滑无寄生虫㊁畸形率和损伤率控制在1%以内㊂体重约为50g 健康的异育银鲫480尾,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异育银鲫㊂各组异育银鲫分别投喂含有0(对照组)㊁0.25%㊁0.50%和0.75%的壳寡糖的试验饵料㊂试验周期为60d㊂试验设计见表1㊂试验异育银鲫的基础饲料配方见表2㊂㊃33㊃表1㊀试验设计Table1Experimental design组别处理对照组基础饲料0.25%组基础饲料+0.25%壳寡糖0.50%组基础饲料+0.50%壳寡糖0.75%组基础饲料+0.75%壳寡糖表2㊀试验异育银鲫的基础饲料配方/%Table2Basic feed formula of experimental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原料比例/%营养成分含量/%面粉11.7粗蛋白38.05玉米粉15粗脂肪10.51豆粕20菜籽粕14鱼粉13棉籽粕8米糠12磷酸二氢钙 1.8豆油 3.5预混料1注:营养水平是实际检测值㊂1.3㊀异育银鲫的养殖管理试验开始前30d,排干池水,干塘暴晒,清除杂物和过多的淤泥,使池底淤泥层保持在10cm左右㊂苗种下塘前15d注入新水30cm,按每亩带水投入茶粕20kg加生石灰10kg彻底清塘消毒除害㊂在异育银鲫 中科3号 苗种投放前7d,池塘加注经进水管口加装60目钢丝筛网过滤水至2.6m的稳定水位后,每亩施发酵腐熟并经漂白粉消毒的鸡粪500kg(鸡粪与漂白粉按100ʒ1充分搅拌均匀),以肥水培养浮游生物㊂试验放置12个网箱(1.8mˑ1.8mˑ2m)㊂每日投喂2次,日投饵率为鱼体重的0.8%~1.0%㊂饲料的投喂量还要根据天气㊁水质和鱼的活动摄食情况灵活掌握,特别是应适当控制梅雨季节和鱼病多发季节的投喂量㊂pH值7.0~8.1,透明度为31cm~ 35cm,溶解氧5mg/L以上,氨氮低于0.1mg/L㊂1.4㊀指标的检测试验结束当天,从每个重复中选择4尾异育银鲫,从尾柄静脉采血,静置2h~3h后,3500r/min 离心10min,收集血清,用于检测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㊂主要检测溶菌酶㊁超氧化物歧化酶㊁过氧化氢酶及丙二醛㊂检测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生产㊂检测方法参考试剂盒说明书㊂1.5㊀数据处理各组异育银鲫的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数据使用SPSS28分析显著性,P<0.05表示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㊂2㊀结果不同水平壳寡糖对异育银鲫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见表3㊂表3㊀不同水平壳寡糖对异育银鲫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Table3Effects of different levels of Chitosan oligosaccharide on serum non-specific immune indexes of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指标丙二醛(nmol/mL)溶菌酶(U/mL)超氧化物歧化酶(U/mL)过氧化氢酶(U/mL)对照组14.04a0.52b80.12b7.39b 0.25%组13.47ab0.59b84.19b8.02ab 0.50%组12.39b0.68a92.06a8.73a 0.75%组12.03b0.75a91.98a9.15a SEM 1.040.04 6.290.48P值0.410.0370.0290.022注:同列数据被标注不同字母表示数据差异显著(P<0.05),被标注含有相同字母表示数据无显著性差异(P>0.05)㊂从表3数据可见,当异育银鲫养殖中添加0.50%和0.75%的壳寡糖可以使血清中丙二醛水平显著降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25%壳寡糖组(P<0.05),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25%壳寡糖组(P<0.05),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㊂3㊀讨论鱼类机体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㊁丙二醛㊁过氧化氢及溶菌酶等是其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重要指标㊂丙二醛是脂质氧化的最终产物,代表机体氧化程度㊂过氧化氢酶可以清除机体的过氧化氢,使机体免受其损伤㊂超氧化物歧化酶是机体重要的抗氧化酶,可以清除机体产生的过量的自由基㊂溶菌酶在防御机体病原微生物的入侵方面发挥重要作用㊂该试验中,与对照组相比,当异育银鲫养殖中添加0.50%和0.75%的壳寡糖可以使血清中丙二醛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溶菌酶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25%壳寡糖组(P<0.05),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在异育银鲫养殖生产中添加适㊃43㊃量的壳寡糖可以显著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㊂孙飞等[9]研究了壳寡糖对异育银鲫生长㊁免疫及肠道形态的影响,发现当壳寡糖添加量为0.04%时,异育银鲫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最强,并提高了生长性能,改善了肠道形态㊂陈勇等[10]也研究了壳寡糖对异育银鲫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发现0.5%的壳寡糖显著提高了血清中T3含量,降低了皮质醇水平,增强了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㊂以上研究结果均表明,适量的壳寡糖可以提高异育银鲫的非特异性免疫力,但是添加剂量有所不同,可能是因为壳寡糖的纯度不同㊁养殖环境不同导致的㊂4㊀结论该试验结果表明,在异育银鲫养殖生产中添加适量的壳寡糖可以提高血清中溶菌酶㊁过氧化氢酶㊁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丙二醛水平,增强了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且壳寡糖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50%~0.75%㊂参考文献:[1]刘纯铭,余曼荣,肖定福.壳寡糖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上的应用研究进展[J].家畜生态学报,2023,44 (06):1-7.[2]张华,童津津,张肇南,等.壳寡糖对动物机体免疫和炎症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J].动物营养学报, 2019,31(01):15-23.[3]何雪萍.不同分子量壳寡糖对黄羽肉鸡生长㊁抗氧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D].湛江:广东海洋大学,2022. [4]胡睿同,陈昊楠,张家豪,等.壳寡糖对水产动物生理活性影响的研究进展[J].饲料研究,2023,46(06):123-127. [5]苏鹏,潘金露,韩雨哲,等.壳寡糖对红鳍东方鲀血液指标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31(1):37-43.[6]陈静,李婧慧,刘训猛,等.江苏鲫鱼养殖产业发展现状与产业亟待解决问题[J].科学养鱼,2014(12):1-2. [7]耿昕颖,王家祯,董文龙,等.异育银鲫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与病理组织学观察[J].中国兽医杂志,2016, 52(4):109-112+2.[8]林秀秀,叶元土,吴萍,等.鲤疱疹Ⅱ型病毒(CyHV-2)感染对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组织器官的损伤作用[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6,35(3):587-594. [9]孙飞,何杰,叶元土,等.壳寡糖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㊁肠道组织结构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8,30(12):5153-5163.[10]陈勇,华雪铭,周洪琪,等.壳聚糖和益生菌对异育银鲫非特异免疫功能及血清甲状腺激素㊁皮质醇水平的影响[J].水产学报,2010,34(05):711-718.Effects of feed supplementation with chitosan on the non-specific immune function of 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PENG Ruiming(Fuchuan Yao Autonomous County Aquatic Technology Promotion Station,Fuchuan542700,Guangxi China)Abstract:The aim of the experiment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dding different levels of Chitosan oligosaccha-ride(β-1,4-oligosaccharide-glucosamine)to the feed of 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on its non-specific immune func-tion.A total of480healthy 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weighing about50g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treatments, with three replicates of40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in each treatment.Each group of 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was fed with test baits containing0%(control group),0.25%,0.50%and0.75%chitosan,respectively.The experimental period was60da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when0.50%and0.75%chitosan was added to the heterotrophic crucian carp culture,the serum malondialdehyde level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P< 0.05);serum lysozyme activity and superoxide dismutase activity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group with0.25%chitosan(P<0.05);and serum catalase activit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addition of appropriate amount of chitosan in 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culture produc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non-specific immune function of the organism,and the optimal amount of chitosan is0.50%to0.75%considering the comprehensive cost of culture. Keywords:Chitosan oligosaccharide;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non-specific immunity㊃53㊃。
壳寡糖的生物活性及其在食品添加剂方面的应用进展姜紫薇;白顺杰;白婵;李子琰;李海蓝;廖涛;邱亮【期刊名称】《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年(卷),期】2024(15)3【摘要】壳寡糖(chitosan oligosaccharide,COS)是由壳聚糖通过物理、化学或酶水解等方法脱乙酰解聚得到的多糖,是自然界中唯一具有正电荷的阳离子碱性氨基寡糖,其主要来源于虾壳、贝类等甲壳类水生物。
根据分子量、聚合度、脱乙酰度、电荷分布、各单元排列方式不同,COS能表现出不同的物理化学特性,然而,COS的生物活性主要来自于各单元的羟基和氨基。
由于COS具有诸多特殊活性(如抗菌、抗氧化、抗炎等),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化妆和农业等多个领域,但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相对较少,且对COS的生物活性及在食品添加剂方面的应用缺乏系统总结报道。
本文通过对COS的结构、性质以及其生物活性的阐述,总结了COS在食品添加剂中如保鲜剂、功能因子添加剂、风味改善剂中的应用与发展,对COS在食品加工领域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为食品加工方面的应用提供新思路。
【总页数】8页(P1-8)【作者】姜紫薇;白顺杰;白婵;李子琰;李海蓝;廖涛;邱亮【作者单位】武汉工程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重点实验室;荆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3【相关文献】1.生物活性物质壳寡糖对阿尔茨海默病防治作用研究进展2.壳聚糖及其寡糖衍生物(壳寡糖)作为猪和禽的营养型饲料添加剂的应用3.壳寡糖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4.壳寡糖的制备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5.具有农业生物活性壳寡糖的研究进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