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心理学试题总集,整理版

大学心理学试题总集,整理版

大学心理学试题总集,整理版
大学心理学试题总集,整理版

一、填空题

1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诞生于—1879 —年。

2、机能心理学的创始人是—詹姆斯_。

3、在自然情景中对人的行为进行研究,以发现其心理活动变化的方法是—观察法_。

4、注意的特点主要有—指向性_、—集中性_。

5、有的人因生活程序突然改变而影响睡眠,这属于—失律性—失眠。

6、看电影时,人们的知觉活动主要是—视、听知觉_。

7、绝对感觉阈限是指—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_。

8、人眼的可见光,其波长约为—400—750—毫微米。

9、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的知觉特性是—选择性_。

10、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保持—一—分钟之内。

11、研究表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表现为—先快后慢____ 。

12、某学生智商为100表示—中等智力—水平。

13、有机体活动的动力是—动机_。

14、皮肤觉通常包括—触压觉、痛觉、温度觉_。

15、脾气急躁、行为勇敢有力的人属于—胆汁质—气质。

16、助人为乐、廉洁奉公,反映性格的—理智—特征。

17、美感属于—情感_。

18、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直接反映的心理现象有—感觉、知觉_。

19、狼孩现象主要是由—后天—因素造成的。

20、青少年期一般指—12—18_岁。

21、想象的基本特征有—形象性、创造性_。

22、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以德国学者冯特—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为标志的。

23、以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称为_测

验法_。

24、有预定目的,但又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_随意后注意_________ 。

25、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_成反比例___关系。

26、由暗处到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会感到光线刺眼发眩,几乎看不清外界物体,几秒钟之后逐渐看清物体。这种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变化现象称为__明适应__。

27、记忆包括三个基本过程:编码、_保持_、提取。

28、短时记忆的容量为_ 7±2_个组块。

29、早上起来,推开窗子发现地面全都湿了,你推断昨天夜里一定下雨了。这是思维的_间接性

___。

30、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从问题提供的各种信息中寻找最佳答案的思维方式是_聚合思维

31、智力三维结构模型是由美国心理学家__吉尔福特__提出来的。

32、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二种成分: ___追求成功的倾向___________ 和回避失败的倾向。

33、某学生待人直率热情,但脾气急躁,易冲动,他的气质类型比较符合__多血质__。

34、卡特尔人格特质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根源特质,他用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_ 种相互独立

16 的根源特质。

35、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叫_从众_。

36、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采用了下列哪种心理防御方法?_投射_。

37、把失恋的挫折感转化为发奋学习的动力,这种心理防御方法称为—升华_。

38、注意的功能有—选择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_。

39、情感是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高级的主观体验,概括地说,它可以分为以下几种:—道

德感、理智感、美感_。

40、现在用于人格测量的著名投射测验是—罗夏克墨渍测验、主题统觉测验_。

4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_马斯洛_。

42、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随意注意________ 。

43、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___ 差别感受性_____ 。

44、“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适应现象—。

45、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倒摄干扰—。

46、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组块_。

47、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所反应事物的本质属性_。

48、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减少_。

49、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提出来的。

50、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___ 回避失败的倾向______ 。

51、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心境_。

52、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多血质_。

53、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否认_。

54、某生学习成绩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父亲是XX级干部,以求得心理满足。这是采用了—补偿—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

55、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成熟_。

56、知觉的特性包括—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_。

57、一般认为,动机具有_引发功能、指引功能、激励功能—。

58、在知觉我们熟知的对象时,尽管条件发生变化,但我们获得的映象却保持不变,这一特点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59、根据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划分为三个等级—一般常态心理、轻度失调心理、严重病态心理_。

60?人脑对事物之间规律或关系的反映是—思维_。

61、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_。

62、“行动活泼敏捷、善于适应环境变化”属于—多血质—气质类型?

63、强、平衡而灵活的神经类型称为—活泼型_。

64、“进退维谷”是—回避一回避—冲突类型。

65、颜色混合的规律有—互补律、间色律、代替律_。

66、颜色的三种属性为:—明度、色调、饱和度_。

67、听觉的适宜刺激是振动频率为—16-20000—周/秒(赫)的声波。

68、气质可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四种典型的类型。

69、“谈虎色变”与“谈梅生津”都是______ 条件反射___的表现形式。

70、正常人知觉物体的距离与深度时运用的主要线索是_________ 深度线索_______________ 。

71、如果个体在暗室中注视一个静止的光点,过一段时间便会感到它在不停地动来动去。这种现象是—自主运动—。

72、人们看到绿色产生酸的感觉,看到黄色产生甜的感觉,这种现象称为__联觉__。

73、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是—运动—知觉。

74、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保持和重现叫做—记忆_。

75、由声波的频率,即每秒振动次数决定的声音属性是—音咼—。

76、性格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_。

77、伴随情绪反应而出现的血压升高、心跳加快、肌肉紧张等生理反应称之为—生理唤醒_。

78、马斯洛把完善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完成自身使命的需要称作—自我实现的需要

_。

79、按照需要产生的根源可把需要分为—?生理性需要、社会性需要_______ 。

80、感觉是____ 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_______ 。

81、一个人善于管理自己的意志品质是_自制力_,善于把已经开始的事业进行到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志品质是_坚韧性_。

82、意志的品质有_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_。

83、“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 ,这种情绪状态是_心境_。

84、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_马斯洛_。

85、坚持使用原有已证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称为_定势_。

86、工作记忆也称_短时记忆_。

87、个性具有三个特征_稳定性、独特性、整体性_。

88、_兴奋和抑制_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89、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促进了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称之为__正迁移__从其他事物中看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称之为__原型启发__。

90、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带有某种倾向的_歪曲_知觉。

91、联想是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常见的联想,除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外,还有__接近联想、关系联想___。

92、巴甫洛夫提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除了兴奋型、抑制型外,还有__活泼型、安静型_。

93、智商—IQ —是智力的指标,它是一个相对值,表示—智力年龄—和—实际年龄—之比。

94、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发展是_不均衡_的。遗忘速率是__先快后慢__,呈负加速型。

95、触景生情所引起的浮想联翩,睡眠中的梦境均属于_无意_想象。与主体的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事物的想象叫做_幻想_。

96、大脑皮层细胞的兴奋和抑制活动具有三种基本特征:即_强度、平衡、灵活性_。

97、气质不决定人的_成就高低_气质影响活动的_贡献大小、效率_。

98、我们把_巴甫洛夫_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_经典_条件反射;把_桑代克和斯金纳_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_操作性_条件反射。

99、无意想象最极端的形式是_梦_。

100、就记忆的材料而言,遗忘最慢的是_熟练的动作_,遗忘最快的是_无意义的材料_。

二、选择题

1、心理现象分为()。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意志过程与个性理

2、心理过程包括()。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A、认知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在深度上对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

A、普通心理学B 心理、发展心理学

C、理论心理学

D、生理心理学

5、()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

A、社会心理学

B、应用心理学

C、发展心理学

D、比较心理学、

6、()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

()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约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

A、比较心理学

B、理论心理学

C、社会心理学

D、实验心理学

E、发展心理学

F、普通心理学

7、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

A、社会心理学

B、理论心理学

C、应用心理学

D、普通心理学

8、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

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

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

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

A、1789

B、1879

C、1798D 、1897

10、()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

A、冯特

B、洛克

C、笛卡儿

D、缪勒

11、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动力学派)是()创立的。

A、笛卡尔

B、华生

C、弗洛伊德

D、罗杰斯

12、"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 是指()。

A、精神分析

B、行为主义

C、认知

D、人本主义

13、主要收集声音和身体平衡位置信号的感觉器官是()。

A、眼睛

B、耳朵

C、鼻子

D、舌

14、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强度,称为()。

A、阈限

B、绝对阈限

C、差别阈限

D、相对阈限

15、当物体移到100 米远处,视网膜上的像相应缩小到距我们1 米远时大小的1/100,但

是我们知道该物体的大小没有太大变化,称为()。

A、大小恒常

B、形状恒常

C、颜色恒常

D、亮度恒常

16、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

A 、感觉

B 、注意

C、记忆

D、思维

17、人根据任务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称为()。

A、注意广度

B、注意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18、以动作、技巧为内容的记忆是()。

A、形象记忆

B、情绪记忆

C、运动记忆

D、语词逻辑记忆

19、根据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记忆分成()。

A、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B、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

C、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

D、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20、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感觉属于()。

A、信息的输入和登录

B、信息的识别

C、信息的选择

D、信息的储存和提取

21、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

A、需要

B、动机

C、兴趣

D、理想

22、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

A、气质

B、性格

C、兴趣

D、能力

23、观察学习的提出者是()。

A、荣格

B、华生

C、斯金纳

D、班杜拉

24、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

A、荣格

B、谢尔顿

C、威特金

D、霍兰德

25、编制16 人格因素问卷的是()。

A、艾森克

B、卡特尔

C、哈撒韦

D、霍兰德

26、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

27、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

A、不可遏制型

B、活泼型

C、安静型

D、抑郁型

28、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

A、认知能力

B、操作能力

C、社交能力

D、模仿能力

29、在比纳-西蒙智力测验中,每完成一个题目代表几个月的智龄?()。

A、l 个月

B、2 个月

C、3 个月

D、4 个月

30、心理学一般把解决问题划分为四个阶段:提出问题、明确问题、()和检验假设。

A ?推理想象

B ?概括过程

C.证明和实验D ?提出假设

31、针对某一方面的心理发展通过在同一时段内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比较,迅速找到差异所在的方法,称为()。

A、横向比较研究

B、纵向跟踪研究

C、连续发生研究

D、跨文化研究

32、在相当的一段时期内对相同的被试组进行反复跟踪调查的研究方法是()

A、横向比较研究

B、纵向跟踪研究

C、连续发生研究

D、跨文化研究

33、将隶属于不同文化群体的儿童的一种或多种行为和能力模式加以比较,这种研究方法是()。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学前儿童心理学 4 是研究0-6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纵向研究11 对一个或一组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或追踪,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的系统特点。 3.实证研究法研究者通过一定的控制手段,观察、测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应变化,最后冲这些变化中找出规律。4.横向研究11 在同一个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观察,求出某种心理水平的代表值,或求出几个年龄组儿童的代表值加以比较。二、填空题(每小题2 分,共44 分)1.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2.在心理学中通常把实验的研究者称为主试 , 把被研究者称为被试。 3.母亲年龄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指年龄偏大与年龄偏小。4.遗传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 5.发展的社会性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不能脱离社会条件。 6.对关键期的理解,与其说是个体接受外部刺激的期限,不如说是对外部刺激可接受的程度即学习水平更为妥当。

7.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是由一个个特定的发展阶段组成的。 8.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取向具体体现为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三种方法。9.个体心理是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自身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这就体现了发展的普遍性。 10.发展的差异性是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发展速率、特色和风格等,从而构成个体间心理发展的不同。11.调查法包括谈话法、问卷法、测量法和产品分析法四种。 12.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三、简答题(每小题18 分,共36 分)1.应当如何理解“关键期”的概念??关键期是习性学家洛伦兹1953年提出的重要概念,通常是指某一特性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得以形成的意思; ?对关键期的理解,与其说是个体接受外部刺激的期限,不如说是对外部刺激可接受的程度,即学习水平更为妥当。 2.横向和纵向研究的优缺点。 ?横向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同一年龄或几个年龄组被试的大量数据,比较节省时间和精力,数据比较有代表性和稳定性。但这种方法由于时间较短,难易寻找发展的连续性和转折点,也难以分析出儿童早期经验对

精选大学《心理学》期末测试题库358题(含参考答案)

2020年大学《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库358题(含参考 答案) 一、选择题 1.短时记忆 答案: 短时记忆是保持时间短暂、容量有限的一种记忆类型,在不复述的情况下保持时间在20毫秒至1分钟之间,容量为7+ 2个组块。 标准答案: 短时记忆是保持时间短暂、容量有限的一种记忆类型,在不复述的情况下保持时间在20毫秒至1分钟之间,容量为7+ 2个组块。 2.试述心理健康的具体标准。 答案: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2、乐于交往,善于人处 3、情绪积极,意志健全 4、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和工作 5、正视现实,适应环境 6、人格完整,智力正常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和社会角色 标准答案: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2、乐于交往,善于人处 3、情绪积极,意志健全 4、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和工作 5、正视现实,适应环境 6、人格完整,智力正常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和社会角色 3.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 A.感觉 B.表象 C.记忆 D.知觉 标准答案:A

4.下列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正确的是()。 A.以教师讲授为主 B.以学生活动和体验为主 C.以普及心理学知识为目的 D.以补救性教育为主 标准答案:B 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哪些? 答案: 一、专门途径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2.团体心理辅导 3.个体心理咨询 二、非专门途径 1、班主任工作渗透 2、学科渗透 3、学校环境渗透 4、各种团队活动和课外活动 标准答案: 一、专门途径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2.团体心理辅导 3.个体心理咨询 二、非专门途径 1、班主任工作渗透 2、学科渗透 3、学校环境渗透 4、各种团队活动和课外活动 6.青少年的记忆特点有哪些? 答案: 1、青少年期是记忆的黄金时期。 2、识记的有意性随目的性增加而发展。 3、意义识记方法占主导地位。 4、抽象识记能力有较大发展。 5、记忆广度增大。 标准答案: 1、青少年期是记忆的黄金时期。 2、识记的有意性随目的性增加而发展。

华南师范大学2012级《心理学》试卷(A 卷)

心理学院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2012级《心理学》试卷(A 卷) 专业年级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25×1=25分) 1.下列心理现象,表述全面的是()。 A、个体心理和认知 B、情感和意志 C、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D、认知过程和人格 2.下列心理活动,属个性倾向是()。 A、气质 B、能力 C、动机 D、性格 3.马斯洛是()理论创始人。 A、精神分析 B、人本主义 C、机能主义 D、行为主义 4.()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A、情绪 B、兴趣 C、价值观 D、个性 5.()心理学理论特别重视潜意识在心里活动中的作用。 A、行为主义 B、精神分析 C、人本主义 D、机能主义 6.“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感觉的()现象。 A、同时对比 B、即时对比 C、适应 D、感觉的相互作用 7.指向性和集中性是()心里现象的重要特点。 A、注意 B、记忆 C、想象 D、思维 8.人在感知事物时,会借助于已有知识经验对所感知到的信息进行解析说明,这是知觉的()。 A、集体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 9.“一目十行”反映的是注意的()品质。 A、注意的转移 B、注意的广度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稳定性 10.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能再认或重现,或者错误地再认或重现,都称()。 A、识记 B、保持 C、遗忘 D、回忆 11.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 A、均衡发展 B、先快后慢 C、先慢后快 D、时快时慢12.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B.根据想象的创造性的不同,想象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C.想象可客观反映现实 D.想象的内容不能超前于现实 13.下列不是思维特点的是()。 A、概括性 B、直接性 C、问题性 D、创造性 14.发动指引和维持个体好的内在心里过程或内部动力是()。 A、注意 B、动机 C、记忆 D、想象 15.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状态,它是人脑对社会要求反映()。 A、注意 B、记忆 C、思维 D、需要

大学心理学试题

单选题(每题 1 分共计 4 0 分) 1、注意具有的两个基本特征是()。C A.指向性和选择性; B.指向性和调节性; C集中性和指向性; D.集中性和选择性 2、在自然环境下,使用实地体验、开放性访谈、参与型与非参与型观察、个案调查、文献分析等方法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和长期的研究方法是()。C A.个案研究法; B.观察法; C.定性研究法; D.定量研究法 3、下列心理学家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是()。B A.弗洛伊德; B.罗杰斯; C.魏特海默; D ?斯金纳 4、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的学科。D A.社会对心理制约; B.心理现象产生机制; C心理的发生、发展; D.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 5、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法发展来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A A.个案研究法; B.观察法; C.定性研究法; D.定量研究法 6、“化悲痛为力量”是以下哪种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A A.升华作用; B.退化作用; C.合理化作用; D ?投射作用 7、某大学生既想自主创业,但同时又不想耽误学习,这属于动机冲突中的()。B A.趋避冲突; B.双趋冲突; C.双避冲突; D .双重趋避冲突 8、大学生情绪情感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A A.具有两面性; B.具有稳定性; C.具有外显性; D ?具有境遇性 9、“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以下哪种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D A.压抑作用; B.退化作用; C.合理化作用; D ?投射作用 10、属于人的心理发展特点的是()。B A.集中性与分散性; B.连续性与阶段性; C.平衡性与差异性; D.方向性与可逆性 11、学校教育中通常采用的()措施体现了外部动机的理论。C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奖惩; D.间接强化 12、()是指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得问题答案的学习方式。B A.概念学习; 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 13、在符号表征中,个体可直接运用()发现原理和原则,或者解决问题。C A.具体思维; B.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 D.图形思维

大学心理学科目测试题完整版

大学心理学科目测试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一.概念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 2.心理发展:(广义)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狭义)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期间所发生的反映活动的扩大、改善和提高的过程。 3.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是心理活动的一种伴随状态。它本身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活动。 4.感知:感觉和知觉同属于感性认识阶段,合称“感知”。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外部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外部整体的反映。 5.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也叫“思维知觉”。 6.记忆:记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 7.表象: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头脑中出现的事物的形象,具有形象性、概括性和可操作性 8.遗忘:识记过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时有困难就是遗忘。 9.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可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10.想象: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11.创造性思维: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和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包括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两种成分。 12.情绪|情感:情绪和情感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13.意志:是指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和调节行动,克服困难,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14.意志行动:由意志支配和调节的行动 15.个性:是指个体在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独特的心理倾向性、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的整合 16.需要:需要是指一个人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 17.动机: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推动力。动机即行为原因。 18.兴趣: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爱好比兴趣程度深一些。 19.能力:是指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 20.气质:气质是指一个人在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动力特点的综合。俗称“脾气”、“秉性”、“性情” 21.性格:性格是指一个人对待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22.自我意识: 二.简答题 1.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师范生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2. 心理现象是每个人都很熟悉、同时也是很复杂的一种现象。心理现象可以分为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心理状态三个侧面。 意义:有助于了解自己,加强自我修养;有助于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有助于按照心理学规律组织教育和教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大学心理学试题7

大学心理学试题7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1、人的认知过程、情绪情感和意志统称为()过程。B A.个性心理; B.心理过程; C.心理现象; D.个性倾向性 2、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次的心理学流派是()。C A.机能主义心理学; B.行为主义心理学; C.精神分析心理学; D.格式塔心理学; 3、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与活动是否能顺利完成相关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C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智力 4、心理学是一门研究( )的学科。D A.社会对心理制约; B.心理现象产生机制; C.心理的发生、发展; D.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 5、下列心理学家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是()。B A.弗洛伊德; B.罗杰斯; C.魏特海默; D.斯金纳 6、在艾里克森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中,大学生处

于哪个阶段()。B A.同一感对同一感混乱; B.亲密感对孤独感; C.繁殖感对停滞感; D.勤奋感对自卑感7、完善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D A.为大学生树立榜样; B.开展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活动; C.引导大学生树立较高的理想自我; D.引导大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 8、任何一个儿童的动作发展总是沿着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的方显成熟的,这表明心理发展具有()的特点。B A.不平衡性; B.方向性与不可逆性; C.个体差异性; D.发展的关键期 9、以下叙述正确的是()。D A.遗传素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B.环境和教育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 C.实践活动和主观能动性是心理发展的关键因素; D.人的心理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10、“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以下哪种心理

大学心理学测试试题(.)

大学心理学试题(10.21)

————————————————————————————————作者:————————————————————————————————日期: 2

大学心理学试卷一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1、心理学是一门研究( )的学科。D A.社会对心理制约; B.心理现象产生机制; C.心理的发生,发展; D.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 2、人的认知过程、情绪情感和意志统称为()过程。B A.个性心理; B.心理过程 C.心理现象、 D.个性倾向性 3、注意具有的两个基本特征是( )。C A.指向性和选择性; B.指向性和调节性; C.集中性和指向性; D.集中性和选择性 4、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C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智力 5、人把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整体反映的知觉特征是( )。A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6、决定心理发展的方向、速度、水平和个别差异的是()C A.遗传因素;B.学习; C.社会生活条件;D.经验

7、任何一个儿童的动作发展总是沿着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的方显成熟的,这表明心理发展具有()的特点B A.不平衡性;B.方向性与不可逆性; C.个体差异性; D .发展的关键期 8、在艾里克森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中,大学生处于哪个阶段()B A.同一感对同一感混乱;B.亲密感对孤独感; C.繁殖感对停滞感;D.勤奋感对自卑感 9、人们常说的“一己之心,度人之腹”表现了社会知觉的哪个特征?()C A.选择性; B.显著性; C.投射性; D.两极性 10、社会知觉最早是有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C A.弗洛伊德; B.洛克; C.布鲁纳; D.斯滕伯格 11、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在大学品德教育实践中应注重()D A.自我熏陶; B.道德灌输; C.制度约束; D.榜样作用 12、在群体健康行为的传播理论的模式中,强调对传播现象的整体性和互动性进行理解的是()D A.单向传播模式; B.双向传播模式; C.互动传播模式; D.整体互动模式 13、心理健康教育的灵魂和根基是()B A.全体性; B.科学性; C.主体性; D.发展性

最新大学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学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学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现象分为(A)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包括(D)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D)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A、认知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C)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 A、普通心理学 B、发展心理学 C、理论心理学 D、生理心理学 5、(B)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 A、社会心理学 B、应用心理学 C、发展心理学 D、比较心理学、 6、(F)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 (E)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D)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 (C)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B)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 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 (A)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约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 A、比较心理学 B、理论心理学 C、社会心理学 D、实验心理学 E、发展心理学 F、普通心理学 7、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C) A、社会心理学 B、理论心理学 C、应用心理学 D、普通心理学 8、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 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 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 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大学心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基础心理学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人的心理现象极其复杂,概括来说它主要包括既有联系有区别的和两大部分。 2、人类获取外界信息的最重要的两种感觉是___和___。 3、有意后注意是在基础上产生并与目的任务相联系,但又不需要的注意。 4、根据创造程度不同,把随意想象分为和。 5、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活动相联系,一般经历以下四个过程:准备期、、和验证期。 6、表情动作是情绪的外部表现形式,主要有、和言语表情。 7、马斯洛认为,人类有5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和爱的需要、 和。 8、气质的4种基本类型是多血质、胆汁质、和。 9、从到是性格形成的最主要的阶段。 10、人的能力形成和发展,主要是因素和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人的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称为( ) A.个性特点 B.心理过程 C.心理现象 D.个性倾向 C.环境科学 D.分支科学 2.有预定目的但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 3.汽车司机在驾驶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脚并用,这种注意特性是() A.注意分散 B.注意分配 C.注意转移 D.注意广度 4.后继的学习与记忆对先前学习材料的保持与干扰作用是() A.动机性抑制干扰 B.前摄抑制干扰 C.倒摄抑制干扰 D.痕迹衰退抑制干扰

5.在刺激物作用下,人脑独立形成具有社会意义的形象的过程是() A.有意想象 B.随意想象 C.创造想象 D.再造想象 6.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马斯洛 B.勒温 C.默里 D.罗杰斯 7.多血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本特征是() A.强、平衡、灵活 B.强、不平衡 C.强、平衡、不灵活 D.弱 8.人在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是() A.性格的态度特征 B.性格的意志特征 C.性格的情绪特征 D.性格的理智特征 9.能力是一种() A.认识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识过程 D.个性心理特征 10. "一俊遮百丑"、"一坏百坏"描述了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自我意识 2、情景记忆 3、创造性思维 4、性格的理智特征 5、注意的范围 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对打“√”,错打“×”) 1、心理学既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社会科学。() 2、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做正迁移。()

大学生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心理学是什么、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任务、主要流派 一、判断题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 答案:错 心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答案:对 观察法是在严格控制或创造一定条件下,通过被试的外部表现去了解其心理的方法。 答案:错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答案:对 1879年,德国人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心理学著作,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答案:错 如果说粗心大意是稳定的个性特征,漫不经心则是暂时的心理状态。() 答案:对 人的心理现象作为观念的东西,它可以离开物质载体。() 答案:错 被人脑所反映的客观现实在某种意义上是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它包括自然界和社会环境。() 答案:错 从人的心理过程所包含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可以看出:认识是基础,情感是动力,意志是保障。答案:对 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就是在人脑中形成被反映事物的映象过程。() 答案:对 精神分析学派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并特别强调意识在人整个精神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答案:错 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 答案:对 人的心理活动不仅依附于人脑这一物质器官,而且也取决于人的社会生活环境,但并不依存于作为主体的个人主观状况。() 答案:错 人的心理活动不仅依附于人脑这一物质器官,而且也取决于人的社会生活环境,但并不依存于作为主体的个人主观状况。() 答案:错 人的心理的主体性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人的能动性。() 答案:错 人的心理过程总是体现在人的各自不同的生活实践中,受差异规律的制约,表现出个体心理的不同倾向和特点。() 答案:对 二、填空题 心理学是研究___及其___的一门科学。 答案:心理现象、规律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就是()过程和()过程,有机体的一切反射活动都由这两种

大学心理学试卷(仅供参考)教学提纲

大学心理学试卷一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1、心理学是一门研究( )的学科。D A.社会对心理制约; B.心理现象产生机制; C.心理的发生,发展; D.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 2、人的认知过程、情绪情感和意志统称为()过程。B A.个性心理; B.心理过程 C.心理现象、 D.个性倾向性 3、注意具有的两个基本特征是( )。C A.指向性和选择性; B.指向性和调节性; C.集中性和指向性; D.集中性和选择性 4、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C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智力 5、人把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整体反映的知觉特征是( )。A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6、决定心理发展的方向、速度、水平和个别差异的是()C A.遗传因素;B.学习; C.社会生活条件;D.经验 7、任何一个儿童的动作发展总是沿着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的方显成熟的,这表明心理发展具有()的特点B A.不平衡性;B.方向性与不可逆性; C.个体差异性; D .发展的关键期 8、在艾里克森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中,大学生处于哪个阶段()B A.同一感对同一感混乱;B.亲密感对孤独感; C.繁殖感对停滞感;D.勤奋感对自卑感 9、人们常说的“一己之心,度人之腹”表现了社会知觉的哪个特征?()C A.选择性; B.显著性; C.投射性; D.两极性 10、社会知觉最早是有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C A.弗洛伊德; B.洛克; C.布鲁纳; D.斯滕伯格 11、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在大学品德教育实践中应注重()D A.自我熏陶; B.道德灌输; C.制度约束; D.榜样作用 12、在群体健康行为的传播理论的模式中,强调对传播现象的整体性和互动性进行理解的是()D A.单向传播模式; B.双向传播模式; C.互动传播模式; D.整体互动模式 13、心理健康教育的灵魂和根基是()B

大学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二、选择题(请在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前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 1、心理现象分为()。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意志过程与个性理 2、心理过程包括()。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A、认知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在深度上对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 A、普通心理学B心理、发展心理学 C、理论心理学 D、生理心理学 5、()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 A、社会心理学 B、应用心理学 C、发展心理学 D、比较心理学、 6、()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 ()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 ()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约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 A、比较心理学 B、理论心理学 C、社会心理学 D、实验心理学 E、发展心理学 F、普通心理学 7、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 A、社会心理学 B、理论心理学 C、应用心理学 D、普通心理学 8、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 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 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 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 A、1789 B、1879

大学心理学(试卷一)

试卷一 一、单选题 1.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法发展来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个案研究法。 2.人的认知过程、情绪情感和意志统称为心理过程。 3.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学科。 4.与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是情感。 5.在自然环境下,使用实地体验、开放性访谈、参与型与非参与型观察、个案调查、文献 分析等方法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深入和长期研究的方法是定性研究法。 6.某大学生既想自主创业,但同时又不想耽误学习,这属于动机冲突中的双趋冲突。 7.人的心理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8.不少大学生恋爱态度呈现轻率化的现象表现为“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 9.大学生情绪情感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两面性。 10.属于人的心理发展特点的是连续性与阶段性。 11.学校教育中通常采用的奖惩措施体现了外部动机的理论。 12.自我强化指的是个人按自定标准评价自己的行为之后,在心理上对自己所做的奖励或惩 罚。 13.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实际上是知识同化过程的三种模式。 14.在教学中为了实现知识的迁移,教师应该应用变式,使学生在学习和思维中将事物的非 本质属性从本质属性中剔除,更好地掌握概念间的因果联系。 15.教学最重要的目标使促进学习的迁移,使学生将获得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有效用于新 问题的解决。 16.各种社会关系得以实现和发展的基础使人际沟通。 17.生活中所谓的“爱屋及乌”、“厌恶和尚,恨及袈裟”反映了哪一种知觉印象的效应?(晕轮

效应) 18.社会刺激和个体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社会心理。 19.社会心理主要是通过社会行为表现出来的。 20.人们常说的“以己之心,度人之腹”表现了社会知觉的投射性。 21.二因素说认为品德构成的要素是道德行为和道德意识。 22.遵从、认同和内化是大学生态度与品德的习得阶段。 23.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理想取向呈明显的多元化态势。 24.学校的环境气氛、压力与学生的愿望是影响大学生发展的表现性因素。 25.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及其所引起的内心体验即道德情感。 26.心理健康教育的灵魂和根基是科学性。 27.在人性的叙述中,认为人是理性的,是善良的和值得尊重的是人本主义。 28.心理辅导教师对来访者模棱两可或意义隐藏的语句给予进一步详细叙述的技术属于澄 清技术。 29.心理辅导员把来访者的主要言谈、思想加以综合整理,再反馈给来访者的技术是简述语 意技术。 30.心理辅导教师全神贯注地聆听来访者叙述,认真观察其细微的情绪变化,并表达对来访 者关注和理解的技术是倾听技术。 31.属于大学教师的教育能力的是教学的能力。 32.促进大学教师教育能力发展的途径有进行教学反思。 33.大学教师的激励方法有目标激励。 34.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指出激发动力的二个因素是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35.需要层次理论提出的需要层级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

大学心理学试题8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1、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次的心理学流派是()。C A.机能主义心理学; B.行为主义心理学; C.精神分析心理学; D.格式塔心理学; 2、在自然环境下,使用实地体验、开放性访谈、参与型与非参与型观察、个案调查、文献分析等方法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和长期的研究方法是()。C A.个案研究法; B.观察法; C.定性研究法; D.定量研究法 3、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与活动是否能顺利完成相关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C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智力 4、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法发展来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A A.个案研究法; B.观察法; C.定性研究法; D.定量研究法 5、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以引起或改变被试者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的研究方法是()。B A.调查法; B.实验法; C.观察法; D.测验法 6、大学生情绪情感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A A.具有两面性;B.具有稳定性; C.具有外显性;D.具有境遇性 7、不少大学生恋爱态度呈现轻率化的现象表现为()。A A.“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B.“爱人只有一个,情人可以多个”; C.主观学业第一,客观爱情至上;D.“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8、属于人的心理发展特点的是()。B A.集中性与分散性;B.连续性与阶段性; C.平衡性与差异性;D.方向性与可逆性 9、“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以下哪种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D A.压抑作用;B.退化作用; C.合理化作用;D.投射作用 10、完善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D A.为大学生树立榜样;B.开展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活动; C.引导大学生树立较高的理想自我;D.引导大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 11、陈述性知识一般以( )形式在头脑中贮存和表征。C A.动作; B.表象; C.命题和命题网络; D.以上三者 12、教学最重要的目标是促进(),使学生将获得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有效用于新问题的解决。D A.理解; B.操作; C.形成表征; D.学习的迁移 13、在教学中为了实现知识的迁移,教师应该应用( ),使学生在学习和思维中将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从本质属性中剔除,更好地掌握概念间的因果联系。B A.基本原理; B.变式; C.概念; D.教材结构

大学心理学试题题库(已经整理好老师给出的范围)

二、选择题 1、心理现象分为(A)。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意志过程与个性理 2、心理过程包括(D)。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D)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A、认知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C)在深度上对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 A、普通心理学B心理、发展心理学C、理论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 6、(F)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 (E)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D)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 (C)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B)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 (A)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约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 A、比较心理学 B、理论心理学 C、社会心理学 D、实验心理学 E、发展心理学 F、普通心理学 9、(B)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 A、1789 B、1879 C、1798 D、1897 10、(A)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 A、冯特 B、洛克 C、笛卡儿 D、缪勒 12、"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是指(A)。 A、精神分析 B、行为主义 C、认知 D、人本主义 16、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B)。 A、感觉 B、注意 C、记忆 D、思维 19、根据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记忆分成(B)。 A、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B、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 C、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 D、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20、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感觉属于(A)。 A、信息的输入和登录 B、信息的识别 C、信息的选择 D、信息的储存和提取

模拟试题D(包含答案)华南理工大学心理学试卷

《管理心理学》试题(四) 一、选择题 1.( C )管理心理学最早产生于本世纪。 A.20-30年代 B.30-40年代 C.50-60年代 D.70-80年代 2.(B )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成员有固定编制,有规定的权力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这种群体称为。 A.非正式群体; B.正式群体; C.小群体; D.参照群体; 3.( B )工程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主要研究的是。 A.人与事的关系 B.人与机器的关系 C.人与人的关系 D.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4.(C )麦克里兰德的成就需要理论认为,多大的百分比的机会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励人们去取得成就。 A.20%; B.40%; C.50%; D.70%; 5.( B )提出社会测量法的人是。 A.亚当斯; B.莫雷诺; C.韦伯; D.马斯洛;

6.( B ).以权力地位为中心的价值观是。 A.经济性价值观 B.政治性价值观 C.审美性价值观 D.社会性价值观 7.(D )在下列组织结构中,部门权力最大的组织结构类型是。A.直线型; B.直线职能型; C.灵活型; D.事业部型; 8.( A )表扬、奖励员工,并让人他们参与管理,这能满足员工的。 A.尊重需要 B.交往(或爱的)需要 C.安全需要 D.生理需要 9.(C )在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中,可在很大范围内进行调查,花钱费时不多,但效果较好的方法是。 A.实验法; B.测验法; C.问卷调查法; D.案例研究法; 10.(B )菲德勒认为,影响领导者领导效能的三大因素分别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领导者权力的大小和。 A.愿意追随的程度 B.任务的结构 C.参与支持 D.领导者是否有个人魅力 11( C )霍桑实验的主持者是。

大学心理学复习提纲

大学心理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人的心理 11879年12月是科学心理学的开始,冯特被后人誉为“实验心理学之父”。选择题 2心理学被定义为是对行为和心理历程的研究。名词解释 3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行为、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群体心理。填空题 4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填空题 5个性的心理结构可划分为三个主要的子系统: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和自我意识。 6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目标: ①描述心理现象的具体事实; ②清晰地解释发生的事实; ③客观地预测将要发生的事情; ④行为的控制。 7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①构造主义心理学; ②机能主义心理学; ③行为主义心理学; ④格式塔心理学; ⑤精神分析心理学; ⑥人本主义心理学; ⑦认知心理学。简答题 8行为主义学派的创始人是华生,这一学派认为心理学应当研究人的行为。判断题 9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10反对把心理学只看做一门纯科学,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11格式塔心理学: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12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 第二章心理和行为生物学基础 1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心理是神经系统活动产生的现象。填空题 2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是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判断题 3所有的神经元都有共同相似的基本结构:由胞体、轴突和树突三部分构成。填空题 4大脑皮层主要包括额叶(思维、动机、计划和性格)、顶叶(运动指挥与协调)、颞叶(听觉功能和长期记忆)、枕叶(视觉功能)四个区域。填空题 5左半球为“优势半球”,语言中枢在左半球。选择题 6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客观环境是产生心理的源泉。选择/判断题 第三章感觉与知觉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名词解释 2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名词解释 3感觉和知觉都只是反映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它们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初级形式,都属于认识的感性阶段。判断题 4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内部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

2017聊城大学心理学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7.01 一、单项选择题(共34 题,每小题0.6 分,共20.4 分) 1.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你懂什么,一个外行人,不知所云!”这句话体现了知觉的()。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2.某日教师办公室在闲聊,一名老教师说道:“理科生的英语是普遍差,文科生的数学就没有几个好的。”这反映了该教师的心理效应是()。 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 C.刻板效应 D.投射效应 3.奥苏贝尔认为遗忘的原因是()。 A.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 B.由于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 C.由于失去了线索或线索错误所致 D.由于高级的概念与规律代替低级的观念所致 4.课堂上,老师多次强调要跟上课堂节奏,不能三心二意。这一现象体现了教师重视学生注意的()。 A.范围 B.稳定性 C.分配 D.转移 5.汪老师既想参加研究生考试,提升学历,又害怕自己万一失败,会被学生讥笑。这时汪老师面临的冲突情境属于()。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6.“善于克制自己,情绪不易外露”属于()气质类型。 A.黏液质 B.抑郁质 C.多血质 D.胆汁质 7.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是()。 A.杨贤江 B.廖世承 C.房东岳 D.潘菽 8.每天放学后,明明会反复确认班级的门是否锁好,即使离开教室一段距离,也会返回再次确认,每次锁门都会这样反复确认5、6次。明明可能出现了()。 A.抑郁症 B.焦虑症 C.强迫症 D.恐怖症 9.小明喜欢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能够倾听别人的意见,特别是听取小组中学习较好的同学意见,但是很少与小组内成员分享自己的想法。他的认知风格倾向于()。 A.反思型 B.冲动型 C.场依存型 D.场独立型 10.《木偶奇遇记》的故事中,“木头,桌子,椅子”都被赋予人的灵魂,

模拟试题A1(包含答案)华南理工大学心理学试卷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未考试 《管理心理学》模拟试题(一) 年级:层次:专业: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五大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所有答案请直接答在试卷上; 3.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容填写清楚。 一、选择题(10×2=20) 1.()下列关于管理心理学说法不正确的是。 A.管理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 B.管理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C.管理心理学是一门具有自然科学性质的学科; D.管理心理学是科学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又是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研究者有目的的控制和改变某些条件,引出所要研究的某些现象,以此得到关于这一现象发生所起作用规律的研究方法是。 A.实验法; B.访谈法; C.个案法; D.观察法; 3.()主持霍桑实验的人是。 A.亚当斯;

B.梅奥和罗利斯伯格; C.艾宾浩斯; D.费斯汀格; 4.()每个人特定人群总有一种共同的、较为一致且固定的看法,并以此作为判断其人格的依据,这种现象被称为。 A.光环作用; B.假定相似作用; C.首因效应; D.社会刻板效应; 5.()行为发生的原因与行为的预测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行为是由引起的,那么行为是否会再发生则很难确定;如果行为是由引起的,那么就可以推测出该行为者的许多特点,并对该行为的再次出现进行预测。 A.外部条件;内部条件; B.内部条件;外部条件; C.内部原因;外部原因; D.外部原因;内部原因; 6. ()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成员有固定编制,有规定的权力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这种群体称为。 A.非正式群体; B.正式群体; C.小群体; D.参照群体; 7.()在奥德弗的ERG理论中,E、R、G分别是指。 A.生存;自尊;自我实现; B.存在;相互关系;自我实现; C.生存;安全;自我实现; D.生存;相互关系;成长; 8. ()如果职工A通过与职工B相比,认为自己报酬偏低,因而产生不公平感。

大学心理学师资培训练习系统试题附答案

大学心理学师资培训练习系统试题附答案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大学心理学 试卷一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1、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法发展来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A A.个案研究法; B.观察法; C.定性研究法; D.定量研究法 2、人的认知过程、情绪情感和意志统称为()过程。B A.个性心理; B.心理过程; C.心理现象; D.个性倾向性 3、心理学是一门研究( )的学科。D A.社会对心理制约; B.心理现象产生机制; C.心理的发生、发展; D.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 4、与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是( )。B A.情绪; B.情感; C.心境; D 应激 5、在自然环境下,使用实地体验、开放性访谈、参与型与非参与型观察、个案调查、文献分析等方法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和长期的研究方法是()。C A.个案研究法; B.观察法; C.定性研究法; D.定量研究法 6、某大学生既想自主创业,但同时又不想耽误学习,这属于动机冲突中的()。B A.趋避冲突; B.双趋冲突; C.双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7、以下叙述正确的是()。D A.遗传素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 B.环境和教育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 C.实践活动和主观能动性是心理发展的关键因素; D.人的心理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8、不少大学生恋爱态度呈现轻率化的现象表现为()。A A.“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 B.“爱人只有一个,情人可以多个”; C.主观学业第一,客观爱情至上;D.“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