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继电保护 第6章线路的纵联保护解读

继电保护 第6章线路的纵联保护解读

继电保护 第6章线路的纵联保护解读
继电保护 第6章线路的纵联保护解读

第六章 线路的纵联保护

第一节 纵联保护的基本原理

根据电流、电压和阻抗原理构成的系统保护,都是从线路靠近电源的一侧测量各种状态下的电气量,由于测量误差等原因,它们不能准确判断发生在本线路末端和下一线路出口的故障,为了保证选择性,只能缩小保护范围,在此范围内,保护可以瞬时动作,如电流和距离Ⅰ段。为了切除全线范围内的故障,必须另外增设保护,如电流和距离Ⅱ段,同样由于误差的原因,保护范围必然延伸到下一线路,与下一线路保护的保护范围交叉重叠,为了保证选择性,只有延时保护动作,使切除全线路范围内故障的时间延长。对于电力系统的重要线路和大容量高电压以及超高压线路,为了保证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和减小故障的损害程度,对保护的速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瞬时切除全线路范围内的故障。线路的纵联保护可以满足要求。

纵联保护是同时比较线路两侧电气量的变化而进行工作的。因此,在被保护范围内任何地点发生短路时,纵联保护都能瞬时动作。

根据两侧电气量传输方式的不同,纵联保护主要分为导引线纵联保护(简称导引线保护)、电力线载波保护(简称高频保护)、微波纵联保护(简称微波保护)、光纤纵联保护(简称光纤保护)。

第二节 线路的导引线保护

一、 导引线保护的基本原理

导引线保护是通过比较被保护线路始端和末端电流幅值、相位进行工作的。为此,应在线路两侧装设变比、特性完全相同的差动保护专用电流互感器TA ,将两侧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的同极性端子用辅助导引线纵向相连构成导引线保护的电流回路,差动继电器KD 并接在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端子上,使正常运行时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电流在该回路中环流,根据基

尔霍夫电流定律,流入差动继电器KD 的电流KD

I 等于零,如图6-1(a )所示。通常称此连接方法为环流法,将环流法接线构成的保护称为导引线保护。

根据以上接线原理,对图6-1所示导引线保护原理进行分析。

当线路正常运行或外部k 点短路时,通过差动继电器KD 的电流为

022=-=-=TA

TA ..KD n I n I I I I ⅠⅠⅠⅠ (6-1)

k .Ⅰk .Ⅱ(b)图6-1 导引线保护原理说明

(a )正常运行、外部短路时;(b )内部短路时

当线路内部任意一点k 短路时,分以下两种情况分析。

(1) 线路为两侧电源供电,若两侧电源向短路点k 提供的短路电流分别为k

.I Ⅰ 和k .I Ⅱ ,短路点的总电流为k

.k .k I I I ⅡⅠ +=,则流入继电器KD 的电流 TA

k TA k .TA k ...KD n I n I n I I I I =+=+=ⅡⅠⅡⅠ22 (6-2) 当KD

I 达到差动继电器KD 的动作电流时,差动继电器TA 瞬时动作,断开线路两电源侧断路器QF 。

(2) 线路为单侧电源供电,且设0=k

.I Ⅱ ,若电源向短路点k 提供的短路电流为k I .Ⅰ ,则流入继电器KD 的电流

TA

k ..KD n I I I ⅠⅠ ==2 (6-3) 当KD

I 达到差动继电器KD 的动作电流时,差动继电器KD 瞬时动作,断开线路电源侧断路器QF 。

由以上分析可见,线路两侧电流互感器TA 之间所包括的范围,就是导引线保护的保护范围。

导引线保护按环流法接线的三相原理如图6-2(a )所示,

实际导引线保护为了减少所需导线的根数,通常采用电流综合器∑I ,将三相电流综合成一单相电流,然后传送到线路对侧进行比较。

线路两侧的电流综合器∑I 合成的单相电流1I ' 和2I ' 经隔离变压器TV 后变成电压1

U '和 图6-2 导引线保护三相原理图(a )导引线保护原理接线图;(b)一次三相电流相量图;(c)∑I

磁流相量图

A

I B

I C

I

)(b )(c )

(a )

2

U ' ,再由导引线ρω连接起来。隔离变压器TV 的作用是将保护装置回路与导引线回路隔离,防止导引线回路被高电压线路或雷电感应产生的过电压损坏保护装置,同时还可以监视导引线的完好性。另外,通过隔离变压器TV 提高电压,减小长期正常运行状态下导引线中的电流和功率消耗。

图6-2(a )所示的综合器∑I 的A 相匝数为n+2,B 相匝数为n+1,C 相匝数为n ,正常运行时系统的一次电流如图6-2(b )所示,则综合器∑I 的磁流相量如图6-2(c )所示。可见,正常运行时,综合器∑I 有一不平衡输出,但对侧的综合器∑I 也有不平衡输出,而且方向相反,因此,理想情况下,差动继电器KD 的输入量为零,不会动作。用环流法分析,结果相同。

正常运行或2侧外部短路时,2I 方向与图6-2(a )所示方向相反,且等于1

I ,即 1

212I I I I '-='-= , (6-4) 理想情况下,流入差动继电器KD 的电流KD

I 为 02

1='+'=I I I KD (6-5) 继电器KD 不动作。

内部k 点短路时,如图6-2(a )所示,流入继电器KD 的电流02

1≠'+'=I I I KD ,继电器将动作。

实际上,外部短路时,由于各种误差的影响以及线路两侧电流互感器TA 的特性不可能

完全相同,故会有一个不平衡电流unb

I 流入继电器KD 。若流入差动继电器KD 的不平衡电流unb

I 过大,差动继电器TA 必须采用更高的动作值,才能使导引线保护不误动作,从而降低了保护在线路内部故障时的灵敏度。这也是所有按环流法接线的导引线保护共同存在的问

题。因此,有必要分析不平衡电流unb

I 产生的原因,并设法减小它。 二、 导引线保护的不平衡电流

1. 稳态情况下的不平衡电流

在导引线保护中,若电流互感器具有理想的特性,则在系统正常运行和外部短路时,差动继电器KD 中不会有电流流过。但实际上,线路两侧电流互感器TA 的励磁特性不可能完全相同,如图6-3所示。当电流互感器TA 一次电流较小

时,铁芯未饱和,两侧电流互感器TA 特性曲线接近理想

状态,相差很小。当电流互感器TA 一次电流较大时,铁

芯开始饱和,由于线路两侧电流互感器TA 铁芯的饱和点

不同,励磁电流差别增大。当电流互感器TA 一次电流大

到使铁芯严重饱和的程度,则会因励磁阻抗的下降而使

线路两侧电流互感器TA 的励磁电流剧烈增加,差别显

著增大,导致线路两侧电流互感器TA 二次电流有一个很大的差值,此电流差值称为不平衡电流unb

I 。 电流互感器TA 二次电流表达式为

???

????-=-=)()(ⅡⅡⅡⅠⅠⅠex .TA .ex .TA .I I n I I I n I 1122 (6-6)

式中 ex .I Ⅰ 、ex

.I Ⅱ ——分别为线路两侧电流互感器TA 的励磁电流。 正常运行、保护范围外部k 点短路时,流入差动继电器KD 的电流为

unb 2211I I I n I I I I n I I I ex .ex .TA ex .ex .TA

..KD =-=---=-=)()〕()〔(ⅠⅡⅡⅡⅠⅠⅡⅠ (6-7)

因此,导引线保护的不平衡电流实际上就是线路两侧电流互感器TA 励磁电流之差。

图6-3 电流互感器I 2=f (I 1)的特性曲线和不平衡电流

I 20I

1

为了保持一定的准确度,导引线保护使用的电流互感器TA 应按10%误差曲线选取负载,则可保证变比误差不超过10%,角度误差不超过7°。当保护范围外部短路时,通过电

流互感器TA 一次侧的最大电流为max

.k I ,若一侧电流互感器TA 的误差为零,另一侧误差为10%,即f i = 0.1,外部短路时的不平衡电流unb

I 达到最大,为max .unb I 。由于导引线保护采用型号和特性完全相同、误差接近的D 级电流互感器TA ,故在不平衡电流max .unb I 中引入同

型系数K SS ,K SS 在两侧电流互感器TA 型号相同时取0.5,不同时取1,因此,流入差动继电器KD 的最大不平衡电流为

TA

max k SS i max .unb KD n I K f I I · == (6-8) 2. 暂态过程中的不平衡电流

由于导引线保护的动作是瞬时性的,因此,必须考虑在保护范围外部短路时的暂态过程中,流入差动继电器KD 的不平衡电流unb i 。此时,流过电流互感器TA 一次侧的短路电流

k i 中,包含有周期分量和非周期分量,如图6-4所示。k i 中由于非周期分量对时间的变化率

??? ??dt di 远小于周期分量的变化率??? ??dt dI ,因而很难传变到二次侧,大部分作为励磁电流进入励磁

回路而使电流互感器TA 的铁芯严重饱和。此外,

电流互感器TA 励磁回路以及二次回路的电感中

的磁通不能突变,将在二次回路中引起自由非

周期分量电流,因此,暂态过程中的励磁电流

将大大超过其稳态值,其中包含大量缓慢衰减

的非周期分量电流,使励磁电流曲线偏于时间

轴的一侧。由于励磁回路具有很大的电感,励

磁电流不能很快上升,因此在短路后的几个周

波才出现最大不平衡电流。 考虑到非周期分量电流k i 的影响,在式(6-8)中应引入非周期分量影响系数K un ,取

1.5~2,当采取措施消除其影响时,取为1,则最大不平衡电流幅值的计算式为

TA

max k un SS i max .unb n I K K f I ·= (6-9)

图6-4 外部短路暂态过程中的短路电流和不平衡电流(a)一次侧短路电流;(b )不平衡电流

(b )

为了保证导引线保护在外部短路时的选择性,其动作电流必须躲过最大不平衡电流max .unb I 来整定;为了提高导引线保护在内部故障时的灵敏度,应采取措施减小不平衡电流。

三、 减小导引线保护不平衡电流的主要措施

(1) 减小稳态情况下的不平衡电流的措施是导引线保护采用型号和特性完全相的D 级电流互感器TA ,并按10%误差曲线进行校

验、选择负载。减小暂态过程中不平衡电流

的主要措施通常是在差动回路中接入具有快

速饱和特性的中间变流器TA ,如图6-5(a )

所示。也可以采用在二次回路和差动继电器

KD 之间串入电阻的方法,如图6-5(b )所示。

接入电阻可以减小差动继电器TA 中的不平

衡电流并使其加速衰减,但效果不甚显著,

一般用于小容量的变压器和发电机上。

四、导引线保护的整定计算

1. 导引线保护动作电流的整定按以下两种情况计算

(1)躲过外部短路时的最大不平衡电流max .unb I TA

max k un

SS i rel max .unb rel OP n I K K f K I K I ·== (6-10) 式中 rel K ——可靠系数,一般取1.2~1.3; up K ——非周期分量影响系数,当保护采用带有速饱和变流器的差动继电器时取1。

(2)躲过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断线时流入差动继电器KD 的最大负荷电流max .L I

TA

max L rel OP n I K I ·= (6-11) 取式(6-9)和式(6-10)中较大者作为差动继电器的整定值。为了防止断线时又发生外部短路而引起导引线保护误动作,还应装设断线监视装置,二次回路断线时,在发出信号的同时将保护自动退出工作。

2. 导引线保护灵敏度的校验

导引线保护的灵敏度应按单侧电源供电线路保护范围末端短路时,流过保护的最小短路电流校验,要求灵敏系数K sen ≥1.5~2,即

图6-5 防止非周期分量影响的措施(a )接入速饱和变流器;(b )接入电阻

(a )(b )

251~.I I K OP

min .k sen ≥= (6-12) 第三节 线路的高频保护

一、高频保护的基本原理

线路的导引线保护单从动作的速度来讲,可以满足系统的要求,但是,它必须敷设与被保护线路长度相同的辅助导引线,对于较长线路而言,从经济和技术的角度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导引线保护只能作为5~7km 短线路的保护,在国外也只用于长度为30km 左右的线路。为了从高电压距离输电线路两侧瞬时切除全线路任一点的故障,可以采用基于线路导引线保护原理基础上构成的高频保护。

高频保护是将测量的线路两侧电气量的变化转化为高频信号,并利用输电线路构成的高频通道送到对侧,比较两侧电气量的变化,然后根据特定关系,判定内部或外部故障,以达到瞬时切除全线路范围内故障的目的。

高频保护根据构成原理来分,主要有相差高频保护、方向高频保护和高频闭锁距离保护以及高频闭锁零序电流保护

目前,我国220kv 及以上的高压或超高压线路中广泛采用方向高频保护和高频闭锁距离保护以及高频闭锁零序电流保护。

高频保护主要由故障判别元件和高频通道以及高频收、发信机组成,如图6-6所示。

电气量

图6-6 高频保护的组成方框图

故障判别元件即继电保护装置,利用输入电气量的变化,根据特定关系来区分正常运行、外部故障以及内部故障。高频收、发信机的作用是接收、发送高频信号。发信机必须对所发信号进行调制,以使通过高频通道传输到被保护线路对侧的信号荷载保护所需要的信息,收信机收到被保护线路两侧的信号后进行解调,然后提供给保护,作为故障判别的依据。高频通道的作用是将被保护线路一侧反应其运行特征的高频信号,传输的被保护线路的另一侧。在电力系统中,通常利用输电线路间作高频通道,同时传输工频电流和保护所需信号,为了便于区分,继电保护所需要的信号一般采用高频信号。由于高频信号荷载保护所需信息,因此,高频信号被称为载波,高频保护又被称为载波保护。载波信号一般采用40kHz~500kHz 的高频电流,若频率低于40kHz ,受工频电流的干扰太大,且通道设备构成困难,同时载波

信号衰耗大为增加,频率过高,将与中波广播相互干扰。

二、高频通道

(一) 高频通道的构成原理

电力系统中工频输电线路同时兼作高频通道。因此,需要对输电线路进行加工,即把高频设备与工频高压线路隔离,以保证二次设备和人身安全。为了防止相邻保护间高频信号的的干扰,影响保证保护动作的选择性,还需要对通道中的高频信号进行阻波,将其限制在本保护范围内。通常将经高频加工的输电线路称为高频信号的载波通道,又称为“高频通道”或简称“通道”。

高频信号是由载波机(收、发信机)将其送入通道的。目前载波机与高频通道的连接,通常采用“相—地”制,或“相—相制两种连接方式。所谓“相—地”制,就是通过结合设备把载波机接入输电线路的一相与大地之间,构成高频信号的“相—地”通道,如图6-7(a )

图6-7 利用输电线路传输高频信号的方式

(a )“相-地制”;(b )“相-相”制

1—高频阻波器;2—耦合电容器;3—结合滤波器;4—高频收、发信机(a )

12

34(b

所示。所谓“相—相”制,就是通过结合设备把载波机接入输电线路的两相之间,构成高频信号的“相—相”通道,如图6-7(b )所示。两种接线方式特点各异,“相—地”制传输效率低、高频信号衰减大、受干扰也大,但高频加工设备少、造价低,一般能够满足保护装置的要求,而“相—相”制则相反。

目前,我国的高频保护大多采用

“相—地”高频通道,并逐渐采用

“相—相”高频通道。

图6-8所示为“相—地”高

频通道的原理接线图,其中,高频

加工设备包括高频阻波器、耦合电

容器、结合滤波器、高频电缆等。

1. 高频阻波器

图6- 8 “相-地”制高频通道原理接线图1—输电线路;2—高频阻波器;3—耦合电容器;4—结合滤波器;5—高频电缆;6—保护间隙;7—接地开关;8—高频收、发信机;9—保护;10—电容器

高频阻波器串接在输电线路的工作相中。高频阻波器有

单频阻波器、双频阻波器、带频阻波器和宽带阻波器等。在电

力系统高频保护中,广泛采用专用的单频阻波器。

高频阻波器电感绕组和调谐电容构成并联谐振回路,调

谐于高频通道上的工作频率。此时,高频阻波器呈现最大的阻

抗,约1000Ω左右,如图6-9所示,因而高频信号限制在被保护线路以内。对工频电流而言,高频阻波器的阻抗很小,只有约0.04Ω,因而不会影响工频电流在输电线路上的正常传输。

2. 耦合电容器

耦合电容器的电容量很小,对工频电流呈现出很大的容抗,将工频线路的载波机进行有效的绝缘隔离。同时它与结合滤波器组成带通滤波器,只允许此通带频率范围内的高频信号通过,防止工频干扰等对高频保护的影响,并再次通过电磁隔离防止耦合电容器被击穿后工频高压侵入二次系统。

3. 结合滤波器

结合滤波器是由一个可调的空心变压器、高频电缆和电容器组成。它与耦合电容器组成的带通滤波器除上述作用外,还可以进行阻抗匹配。对于“相-地”制高频通道,输电线路的输入阻抗约为400Ω,高频电缆的输入阻抗约为100Ω,为了阻抗的匹配,空心变压器的变比应取为2,这样,就可以避免高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产生反射,减小高频能量的附加衰耗,使高频收信机收到的高频功率最大。

4. 高频电缆

高频电缆是将主控室的高频收、发信机与户外变电所的带通滤波器连接起来的导线,以最小的衰耗传送高频信号。虽然电缆的长度只有几百米,但其传送信号的频率很高,若采用普通电缆,衰耗很大,因此,应采用单芯同轴电缆。同轴电缆就是中心的内导体为铜芯,其外包有一层绝缘物,绝缘物的外面是一层铜丝网外导体。由于内导体同轴且为单芯,所以称为单芯同轴电缆。在外导体的外面在包以绝缘层和保护层,其波阻抗一般为100Ω。 另外,高频加工设备还包括辅助设备,如保护间隙和接地刀闸,分别用来保护高频加工设备免遭危险过电压和调试、检修高频设备时安全接地,保证人身及设备安全。

(二) 高频通道的工作方式

继电保护高频通道的工作方式可分为三类,即“长时发信”、“短时发信”和“移频”方式。

1图6-9 阻波器阻抗与频率的关系

“长时发信”方式是指在正常运行情况下,收、发信机一直处于工作状态,通道中始终有高频信号通过。因此,又称为正常时有高频信号方式。它可以在正常时连续检查收、发信机和通道的完好性,当故障时停止发信,通道中高频信号停止,这也是一种信号。“长时发信”方式对收、发信机的要求较高,但不需要发信机起动元件,因而保护结构简单、动作速度快且灵敏度高,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在我国正逐步投入使用。

“短时发信”方式指在正常运行情况下,收、发信机一直处于不工作状态,通道中始终没有高频信号通过。只有在系统发生故障时,起动发信机发信,通道中才出现高频信号。故障切除后,经延时发信机自动停信,通道中高频信号随之中断。因而又称为正常无高频信号方式。“短时发信”方式能够延长收、发信机的寿命和减少对相邻通道中其它信号的干扰,但要求保护有快速的起信元件。此外,对高频设备完好性的检查,需要人工起信。目前,我国生产的高频保护多采用“短时发信”方式。

“移频”方式指在正常情况下,发信机长期发送一个频率为f1的高频信号,用来闭锁保护和连续检查通道,当发生故障时,保护控制发信机移频,停发f1的高频信号而改发频率为f2的高频信号,f1和f2的频率相近,仅占用一个频道。这种方式同样可以经常监视通道的工作情况,提高其可靠性。与单频发信方式比较,抗干扰能力较强。

(三)高频信号的分类和作用

高频信号按比较方式可分为直接比较和间接比较两种方式。

直接比较是将被保护线路两侧交流电气量转化为高频信号,直接传送至对侧,每侧保护装置直接比较两侧的电气量,然后根据特定条件,判定保护是否动作于跳闸。直接比较方式使通道两侧的电气量直接关联,故又称为交流信号比较。它要求传送反应两侧交流量的信号,因而对高频通道的要求很高。

间接比较方式是两侧的保护只反应本侧的交流电气量,然后根据特定条件将本侧判定结果以高频信号传送至对侧,每侧保护再间接比较两侧保护的判定结果,最后决定保护是否动作于跳闸。此比较方式使通道两侧的直流回路直接关联,因此也称为直流信号比较,它仅仅是对被保护线路内部和外部故障的的判定,以高频信号的有无即可进行反应,因此对高频通道的要求比较简单。

相差高频保护即采用直接比较方式,而方向高频保护和高频闭锁距离保护以及高频闭锁零序电流保护则采用间接比较方式。

高频信号按所起的作用还可分为跳闸信号、允许信号、和闭锁信号,它们均为间接比较信号。

图6-10 高频保护信号逻辑图

(a )跳闸信号;(b )允许信号;(c )闭锁信号

(c )

(b )

(a )

跳闸信号是指收到高频信号是高频保护动作于跳闸的充分而必要条件,即在被保护线路两侧装设速动保护,当保护范围内短路,保护动作的同时向对侧保护发出跳闸信号,使对侧保护不经任何元件直接跳闸,如图6-10(a )所示。为了保证选择性和快速切除全线路任一点的故障,要求每侧发送跳闸信号保护的保护范围小于线路的全长,而两侧保护范围之和必须大于线路全长。远方跳闸式保护就是利用跳闸信号。

允许信号是指收到允许信号是高频保护动作于跳闸的必要条件。当内部短路时,两侧保护同时向对侧发出允许信号,使两侧保护动作于跳闸,如图6-10(b )所示。当外部短路四,近故障侧保护不发允许信号,对侧保护不动作。近故障侧保护则因判别故障方向的元件不动作,因而不论对侧是否发出允许信号,保护均不动作于跳闸。

闭锁信号是指收不到闭锁信号是高频保护的动作于跳闸的必要条件,即被保护线路外部短路时其中一侧保护发出闭锁信号,闭锁两侧保护。内部短路使,两侧保护都不发出闭锁信号,因而两侧保护收不到闭锁信号,能够动作于跳闸,如图6-10(c )所示。

目前,我国生产的高频保护主要采用 “短时发信”方式下的高频闭锁信号。

三、方向高频保护

(一) 高频闭锁方向保护

1. 高频闭锁方向保护的工作原理

高频闭锁方向保护利用间接比较的方式来比较被保护线路两侧短路功率的方向,以判别是保护范围内部还是外部短路。一般规定短路功率由母线指向线路为正方向,短路功率由线路指向母线为负方向。保护采用短时发信方式,在被保护线路两侧均装设功率方向元件。当保护范围外部短路时,近短路点一侧的短路功率方向是由线路指向母线,则该侧保护的方向元件感受为负方向而不动作于跳闸,且发出高频闭锁信号,送至本侧及对侧的收信机;对侧的短路功率方向则由母线指向线路,方向元件虽反应为正方向,但由于收信机收到了近短路点侧保护发来的高频闭锁信号,这一侧的保护也不会动作于跳闸。因此,称为高频闭锁方向保护。在保护范围内短路时,两侧短路功率方向都是由母线指向线路,方向元件均感受为正方向,两侧保护都不发闭锁信号,保护动作使两侧断路器立即跳闸。

图6-11所示系统中,当BC线路上的k点发生短路时,保护3、4的方向元件均反应

图6-11 高频闭锁信号方向保护原理说明图

为正方向短路,两侧都不发高频闭锁信号,因此,保护动作于断路器3、4瞬时跳闸,切除短路故障。对于线路AB和CD而言,k点短路属于外部故障,因此,保护2、5的短路功率方向都是由线路指向母线,保护发出的高频闭锁信号分别送至保护1、6,使保护1、2、5、6都不会使断路器动作于跳闸。

这种按信号原理构成的保护只在非故障线路上传送高频信号,而故障线路上无高频信号,因此,由于各种原因使故障线路上的高频通道遭到破坏时,保护仍能正确动作。

2.高频闭锁方向保护的原理接线

图6-12所示为高频闭锁方向保护的原理接线图,线路两侧各装半套保护,它们完全对称,故以一侧保护说明其工作原理。保护装置主要由起动元件1、2,功率方向元件3组成。

起动元件有不同的灵敏度,起动元件1的灵敏度较高,用来起动高频发信机以发出高

图6-12 高频闭锁方向保护原理接线图

频闭锁信号,而灵敏度较低的起动元件2则用来准备好断路器的跳闸回路。

功率方向元件3用于判别短路功率的方向。当短路功率的方向是母线指向线路时,判别为内部故障,它动作;反之,判别为外部故障而不动作。

此外,中间继电器4用于内部故障时停止高频发信机发出高频闭锁信号。中间继电器5是具有工作绕组和制动绕组的极化继电器,用于控制保护的跳闸回路。中间继电器5的工作绕组在本端方向元件动作后供电,制动绕组则在收信机收到高频信号时由高频电流整流后供电,其动作条件是制动绕组无制动作用,即收信机收不到高频闭锁信号,工作绕组有电流时

才能动作。这样,只有内部故障时,两侧保护都不发高频闭锁信号的情况下,中间继电器5才能动作,并经信号继电器6发出跳闸信号,同时将本侧断路器跳开。

下面将保护装置的工作过程给以说明。

(1)正常运行或过负荷运行时,两侧保护的起动元件都不动作,因此保护装置不会动作。(2)外部故障时,如图6-11所示,线路BC上的k点短路时,对保护1、2与保护5、6而言,均属于外部故障。以保护1、2为例,保护1的短路功率方向是由母线指向线路,其功率方向元件感受的功率方向为正,保护2反应的功率方向元件为负。此时,图6-12两侧保护的起动元件1、1'都动作,经中间继电器4、4'的常闭触点起动发信机,发信机发出的高频闭锁信号一方面为自己的收信机接收,另一方面送到通道被对侧保护的收信机接收,两侧收信机收到高频闭锁信号后,中间继电器5、5'的制动绕组中有电流,立即将两侧保护闭锁。此时,起动元件2、2'也动作闭合其触点经已动作的功率方向元件3的触点使中间继电器4动作,本侧保护的发信机停信,同时给中间继电器5的工作绕组充电,准备好了跳闸回路;由于通过保护2的短路功率为负,其功率方向元件3'不动作,发信机不停信,两侧保护收信机持续收到高频闭锁信号,两侧的中间继电器5、5'制动绕组中总有电流,达不到动作条件,因此,保护一直处于闭锁状态。在外部故障切除、起动元件返回后,保护复归。

(3)双侧电源供电线路内部短路时,两侧保护的起动元件1、2和1'、2'都动作,两侧的发信机发信,首先闭锁保护,与此同时,两侧保护的功率方向元件3、3'动作,在中间继电器4、4'动作后,两侧发信机停信,开放保护,中间继电器5、5'达到动作条件,将两侧断路器跳开。

(4)单侧电源供电线路内部短路时,受电侧的半套保护不工作,而电源侧保护的工作情况与在双侧电源供电线路内部短路时的工作过程相同,立即将电源侧的断路器跳闸。

(5)系统振荡时,在双侧电源振荡电流的作用下,两侧保护的起动元件可能动作,若功率方向元件接在相电流和相电压或线电压上,且振荡中心位于保护范围内时,则两侧的功率方向均为正,保护将会误动作。考虑到振荡时,系统的电气量是对称变化的,因此,在保护中可以采用负序或零序功率方向元件,即可躲过系统振荡的影响。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保护范围外部短路时,远离短路点一侧的保护感受的情况和内部故障完全相同,此时,主要利用近短路点一侧的保护发出高频闭锁信号,来防止远离短路点侧保护误动作,因此,外部短路时,保护正确工作的必要条件是近短路点一侧的保护必须发出高频闭锁信号。为了确保远离短路点的保护在动作前能可靠收到对侧保护发出的高频闭锁信

号,就要求两侧保护起动元件的灵敏度相互配合,否则,保护就有可能误动作。

线路两侧保护采用两个不同灵敏度的起动元件相互配合,在保护范围外部短路时即可保证两侧保护不误动作。假如两侧保护都采用一个起动元件,则在保护范围外部短路时,可能出现近短路点一侧保护的起动元件不能动作,不发高频闭锁信号,而远离短路点一侧保护的起动元件动作而造成保护误动作。如图6-13所示,假如线路AB 每端只有一个起动元件,其整定值为I OP =100A ,由于电

流互感器和继电器都存在误

差,因此,两侧保护起动元件

的实际动作电流可能不同,一

般规定动作值的误差为±5%。

若A 侧保护起动元件的动作电流为95A ,B 侧保护起动元件的动作电流为105A ,当保护范围外部k 点短路时,流过线路AB 的短路电流为I k ,正好满足95A

保护起动元件2和1的动作电流I OP2与I OP1之比应按最不利的情况考虑,即一侧电流互感器误差为零,另一侧误差为10%;一侧保护起动元件的离散误差为+5%,另一侧为-5%,则有 2310501101050112.)

.().(.I I OP OP =-?-+= (6-13) 考虑一定裕度,保护高定值电流元件的动作值I OP2一般采用

12261O P O P I )~.(I = (6-14)

式中,保护低定值电流起动元件的动作值I OP1应按躲过正常运行时的最大负荷电流I L.max 整定,即

max .L r

rel OP I K K I =

1 (6-15) 式中 K rel —可靠系数,取1.1~1.2; 图6-13 起动元件灵敏度不相配合时保护可能误动作说明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基本知识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董双桥 2005年9月

第一部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知识 电力系统:由发电电厂中的电气部分,变电站,输配电线路,用电设备等组成的统一体:它包括发电机、变压器、线路、用电设备以及相应的通信,安全自动装置,继电保护,调调自动化设备等。 电力系统运行有如下特点: 1、电能的生产,输送和使用必须同时进行。 2、与生产及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3、暂态进程非常短,一个正常运行的系统可能在几分钟,甚致几秒钟内瓦解。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 电力系统在运行中,可能由于以下原因,发生故障或不正常工作状态。 1、外部原因:雷击,大风,地震造成的倒杆,绝缘子污秽造成污闪,线路覆冰造成冰闪。 2、内部原因:设备绝缘损坏,老化。 3、系统中运行人员误操作。 电力系统故障的类型: 1、单相接地故障D(1) 2、两相接地故障D(1.1) 3、两相短路故障D(2) 4、三相短路故障D(3) 5 线路断线故障 以上故障单独发生为简单故障。在不同地点同时发生两个或以上称为复故障。 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的后果: 1、短路电流在短路点引起电弧烧坏电气设备。 2、造成部分地区电压下降。 3、使系统电气设备,通过短路电流造成热效应和电动力。 4、电力系统稳定性被破坏,可能引起振荡,甚至鲜列。 不正常工作状态有: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但未发展成故障。 不正常工作状态有: 1)电力设备过负荷,如:发电机,变压器线路过负荷。 2)电力系统过电压。 3)电力系统振荡。

4)电力系统低频,低压。 电力系统事故:电力系统中,故障和不正常工作状态均可能引起系统事故,即系统全部或部分设备正常运行遭到破坏,对用户非计划停电、少送电、电能质量达不到标准(频率,电压,波形)、设备损坏等。 继电保护的作用,就检测电力系统中各电气设备的故障和不正常工作状态的信息,并作相应处理。 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 1)将故障设备从运行系统中切除,保证系统中非故障设备正常运行。 2)发生告警信号通知运行值班人员,系统不正常工作状态已发生或自动调整使系统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四性) 1)选择性:电力系统故障时,使停电范围最小的切除故障的方式 2)快速性:电力系统故障对设备、人身、系统稳定的影响与故障的持续时间密切相关,故障持续时间越长,设备损坏越严重;对系统影响也越大。因此,要求继电保护快速的切除故障。 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快速性的要求与电网的电压等级有关。 35kV及以下保护动作时间工段60-80ms 110kV 工段40-60ms 220kV 高频保护20-40ms 500kV 20-40ms 快速切除故障,可提高重合闸成功率,提高线路的输送容量。 3)灵敏性:继电保护装置在它的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和不正常工作状态的反应能力(各种运行方式,最大运行方式,最小运行方式),故障时通人保护装置的故障量与保护装置的整定值之比,称为保护装置的灵敏度。 4)可靠性: ①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时,保护装置可靠动作切除故障,不拒动。 ②保护范围外发生故障和正常运行时,保护可靠闭锁,不误动。 在保护四性中:重要的是可靠性,关键是选择性,灵敏性按规程要求,快速性按系统要求。

纵联保护原理

纵联保护原理 线路的纵联保护是指反应线路两侧电量的保护,它可以实现全线路速动。而普通的反应线路一侧电量的保护不能做到全线速动。纵联差动是直接将对侧电流的相位信息传送到本侧,本侧的电流相位信息也传送到对侧,每侧保护对两侧电流相位就行比较,从而判断出区内外故障。是属于直接比较两侧电量对纵联保护。目前电力系统中运行对这类保护有:高频相差保护、导引线差动保护、光纤纵差保护、微波电流分相差动保护。纵联方向保护:反应线路故障的测量元件为各种不同原理的方向元件,属于间接比较两侧电量的纵联保护。包括高频距离保护、高频负序方向保护、高频零序方向保护、高频突变量方向保护。 先了解一下纵联差动保护: 为实现线路全长范围内故障无时限切除所以必须采用纵联保护原理作为输电线保护。 输电线路的纵联差动保护(习惯简称纵差保护)就是用某种通信通道将输电线两端的保护装置纵向连

接起来,将各端的电气量(电流、功率的方向等)传送到对端,将两端的电气量比较,以判断故障在本线路范围内还是在线路外,从而决定是否切断被保护回路. 纵联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是基于比较被保护线路始端和末端电流的大小和相位原理构成的。 高频保护的工作原理:将线路两端的电流相位或功率方向转化为高频信号,然后,利用输电线路本身构成高频电流通道,将此信号送至对端,以比较两端电流的相位或功率方向的一总保护装置。安工作原理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方向高频保护和相差高频保护。 光纤保护也是高频保护的一总原理是一样的只是高频的通道不一样一个事利用输电线路的载波构成通道一个是利用光纤的高频电缆构成光纤通道。光纤通信广泛采用PCM调制方式。这总保护发展很快现在一般的变电站全是光纤的了经济又安全。

纵联保护原理

纵联保护原理?我们先来瞧一下反映一侧电气量变化得保护有什么不足? 对于反映单侧电气量变化得M侧保护来说,它无法区分就是本侧线路末端故障还就是下级线路始端故障。所以在保护整定上要将它瞬时段得保护范围限制在全线得70%~80%左右,也即反映单侧电气量变化得保护不能瞬时切除本线路全长内得故障。 因此,引入了纵联保护,纵联保护就是综合反映线路两侧电气量变化得保护,对本线路全长范围内得故障均能瞬时切除。 为了使保护能够做到全线速动,有效得办法就是让线路两端得保护都能够测量到对端保护得动作信号,再与本侧带方向得保护动作信号比较、判定,以确定就是否为区内故障,若为区内故障,则瞬时跳闸。这样无论在线路得任何一处发生故障,线路两侧得保护都能瞬时动作跳闸。快速性、选择性都得到了保证。?在构成保护上,就是将对侧对故障得判断量传送到本侧,本侧保护经过综合判断,来决定保护就是否应该动作。有将对侧电气量转化为数字信号通过微波通道或光纤传送到本侧进行直接计算(如纵联差动保护),有将对侧对故障就是否在本线路正方向得判断量通过高频(载波、微波)通道传送到本侧,本侧保护进行综合判别(如纵联方向保护、纵联距离保护等等) 一、实现纵联保护得方式: 1、闭锁式:也就就是说收不到高频信号就是保护动作与跳闸得必要条件。一般应用于超范围式纵联保护(所谓超范围即两侧保护得正方向保护范围均超出本线路全长);高频信号采用收发同频,即单频制。 ? 2、允许式:也就就是说收到高频信号就是保护动作与跳闸得必要条件。一般应用于超范围式纵联保护(所谓欠范围即两侧保护得正方向保护范围均超过本线路全长得50%以上,但没有超出本线路全长);高频信号采

继电保护知识要点

第一章绪论 —、基本概念 1正常状态、不正常状态、故障状态要求:了解有哪三种状态,各种状态的特征正常状态:等式和不等式约束条件均满足; 不正常运行状态:所有的等式约束条件均满足,部分的不等式约束条件不满足但又不是故障的工作状态 故障状态:电力系统的所有一次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外力、绝缘老化、过电压、误操作、设计制造缺陷等原因会发生如短路、断线等故障。 2、故障的危害 要求:(了解,故障分析中学过) ①过短路点的很大短路电流和所燃起的电弧,使故障元件损坏。 ②短路电流通过非故障元件,由于发热和电动力作用,会使其的损坏或缩短其使用寿命。 ③电力系统中部分地区的电压大大降低,使大量的电力用户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或产生废 品。 ④破坏电力系统中各发电厂之间并列运行的稳定性,引起系统振荡,甚至使系统瓦解。 3、继电保护定义及作用(或任务) 要求:知道定义,明确作用。 定义:继电保护是继电保护技术与继电保护装置的总称 基本任务:①自动、迅速、有选择性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破坏,保证无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②反应电气元件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条件,而动作于发出信号或 跳闸。 4、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要求:构成三部分,哪三部分测量比较元件、逻辑判断元件、执行输出元件。 5、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四性”的含义 要求:知道有哪四性,各性的含义 选择性:指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保护装置仅将故障元件切除,而使非故障元件仍能正常运行,以尽量缩小停电范围。 速动性:是指尽可能快地切除故障。 灵敏性:在规定的保护范围内,对故障情况的反应能力。 可靠性:在保护装置规定的保护范围内发生了应该动作的故障时,应可靠动作,即不发生拒动;而在任何其他不该动作的情况下,应可靠不动作,即不发生误动作。 6、主保护、后备保护、近后备、远后备保护的概念 要求:什么是主保护、后备保护、近后备、远后备保护 主保护:指能以较短时限切除被保护线路(或元件)全长上的故障的保护装置。 后备保护:考虑到主保护或断路器可能拒动而配置的保护。 近后备:当电气元件的主保护拒动时,由本元件的另一套保护起后备作用。 远后备:当主保护或其断路器拒动时,由相邻上一元件的保护起后备作用。 第二章电网的电流保护 —、基本概念 1继电器的定义及类型

变压器继电保护基本知识

1、计算机构成保护与原有继电保护有何区别? 主要区别在于原有的保护输入是电流、电压信号,直接在模拟量之间进行比较处理,使模拟量与装置中给定阻力矩进行比较处理。而计算机只能作数字运算或逻辑运算。因此,首先要求将输入的模拟量电流、电压的瞬间值变换位离散的数字量,然后才能送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按规定算法和程序进行运算,且将运算结果随时与给定的数字进行比较,最后作出是否跳闸的判断。 2、零序电流保护的各段保护范围是如何划分的? 零序电流I段躲过本线路末端接地短路流经保护的最大零序电流整定;不能保护线路的全长,但不应小于被保护线路全长的15%~20%;零序II段一般保护线路的全长,并延伸到相邻线路的I段范围内,并与之配合。零序III段是I,II段的后备段,并与相邻线路配合。 3、什么是重合闸的后加速? 当线路发生故障时,保护按整定值动作,线路开关断开,重合闸马上动作。若是瞬时性故障,在线路开关断开后,故障消失,重合成功,线路恢复供电;若是永久性故障,重合后,保护时间元件被退出,使其变为0秒跳闸,这便是重合闸动作后故障未消失加速跳闸,跳闸切除故障点。 4、错误操作隔离开关后应如何处理? (1)错拉隔离开关时,刀闸刚离开静触头便发生电弧,这时立即合上,就可以消弧,避免事故,若刀闸已全部拉开,则不许将误拉的刀闸再合上;(2)错拉隔离开关时,即使合错,甚至在合闸时发生电弧,也不准再拉开,因为带负荷刀闸会造成三相弧光短路。 5、什么叫R、L、C并联谐振?

电阻、电感和电容相并联的电路,在一定频率的正弦电源作用下,出现电路端电压和总电流同相,整个电路呈阻性的特殊状态,这个状态叫并联谐振。 6、射极输出器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输入电阻较大,输出电阻较小,电压放大倍数近似等于1,但小于1,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相同。 7、保护装置符合哪些条件可评定位一类设备? 一类设备的所有保护装置,其技术状况良好,性能完全满足系统安全运行要求,并符合以下主要条件:(1)保护屏、继电器、元件、附属设备及二次回路无缺陷。(2)装置的原理、接线及定值正确,符合有关规定、条例的规定及反事故措施求。(3)图纸资料齐全,符合实际。(4)运行条件良好。 8、对控制开关的检查项目及其内容有哪些? 对控制开关的检查内容有:(1)外壳清洁无油垢,完整无损。(2)安装应牢固,操作时不活动。(3)密封盖密封良好。(4)各接线头联接应牢固,不松动,不锈蚀。(5)转动灵活,位置正确,接触良好。(6)打开密封盖,用手电筒照着检查,内部应清洁,润滑油脂不干燥,接触点无烧损。用绝缘棍试压触片,压力应良好。 9、变压器差动保护在变压器空载投入时民营检查哪些内容? 变压器的差动保护,在新安装时必须将变压器在额定电压下做5次空载试验。在作空载投入之前,应对二次接线进行检查,并确保正确无误。空载投入试验应在变压器的大电源侧和低压侧进行,这是因为系统阻抗及变压器饿漏抗能起限制励磁涌流的作用,而大电源侧系统阻抗小,且一般变压器低压绕组绕在里面,漏抗较小,故在大电源和低压侧投入时涌流较大。在试验中,保护装置一次也不应动

纵联差动保护原理

一、发电机相间短路的纵联差动保护 将发电机两侧变比和型号相同的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图示极性端纵向连接起来,差动继电器KD接于其差回路中,当正常运行或外部故障时,I1与I2反向流入,KD的电流 为1 1 TA I n -2 2 TA I n = 1 I'- 2 I'≈0 ,故KD不会动作。当在保护 区内K2点故障时,I1与I2 同向流入,KD的电流为: 1 1 TA I n +2 2 TA I n = 1 I'+ 2 I'=2k TA I n 当2k TA I n 大于KD的整定值时,即 1 I'-(3) max max / unb st unp i k TA I K K f I n =≠ 0 ,KD动作。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上面的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进行的,实际上两侧的电流互感器的特性(励磁特性、饱和特性)不可能完全一致,误差也不一样,即nTA1≠nTA2,正常运行及外部故障时,2k TA I n ≥I set ,总有一定量值的电流流入KD, 此电流称为不平衡电流,用Iunb表示。通常,在发电机正常运行时,此电流很小,当外部故障时,由于短路电流的作用,TA的误差增大,再加上短路电流中非周期分量的影响,Iunb增大,一般外部短路电流越大,Iunb就可能越大,其最大值可达: .min .min.min () brk brk op ork brk op I I I K I I I > ≥≤+ 式中:Kst——同型系数,取0.5; Kunp——非周期性分量影响系数,取为1~1.5; fi ——TA的最大数值误差,取0.1。 为使KD在发电机正常运行及外部故障时不发生误动作,KD的动作值必须大于最大平衡电流Iunb.max,即Iop=KrelIunb.max (Krel为可靠系数,取1.3)。Iunb.max越大,动作值Iop就越大,这样就会使保护在发电机内部故障的灵敏度降低。此时,若出现较轻微的内部故障,或内部经比较大的过渡电阻Rg

纵联保护分类

1 纵联保护分类 仅反应线路一侧的电气量不可能区分本线末端和对侧母线(或相邻线始端)故障,只有反应线路两侧的电气量才可能区分上述2点故障,为了达到有选择性地快速切除全线故障的目的。需要将线路一侧电气量的信息传输到另一侧去,也就是说在线路两侧之间发生纵向的联系。这种保护称为输电线的纵联保护。 1.1 按使用通道分类 为了交换信息,需要利用通道。纵联保护按照所利用通道的不同类型可以分为4种(通常纵联保护也按此命名):导引线纵联保护(简称导引线保护)、电力线载波纵联保护(简称载波保护)、微波纵联保护(简称微波保护)、光纤纵联保护(简称光纤保护)。 1.2 各种传送信息通道的特点 1.2.1 导引线通道。这种通道需要铺设电缆,其投资随线路长度而增加。当线路较长(超过10 km以上)时就不经济了。导引线越长,安全性越低。导引线中传输的是电信号。在中性点接地系统中,除了雷击外,在接地故障时地中电流会引起地电位升高,也会产生感应电压,对保护装置和人身安全构成威胁,也会造成保护不正确动作。所以导引线的电缆必须有足够的绝缘水平(例如15 kV的绝缘水平),从而使投资增大。导引线直接传输交流电量,故导引线保护广泛采用差动保护原理,但导引线的参数(电阻和分布电容)直接影响保护性能,从而在技术上也限制了导线保护用于较长的线路。 1.2.2 电力线载波通道。这种通道在保护中应用最广。载波通道由高压输电线及其加工和连接设备(阻波器、结合电容器及高频收发信机)等组成。高压输电线机械强度大,十分安全可靠。但正是在线路发生故障时通道可能遭到破坏(高频信号衰减增大),为此需考虑在此情况下高频信号是否能有效传输的问题。当载波通道采用“相-地”制,在线路中点发生单相短路接地故障时衰减与正常时基本相同,但在线路两端故障时衰减显著增大。当载波通道采用“相-相”制,在单相短路接地故障时高频信号能够传输,但在三相短路时仍然不能。为此载波保护在利用高频信号时应使保护在本线路故障信号中断的情况下仍 能正确动作。 1.2.3 微波通道。微波通道与输电线没有直接的联系,输电线发生故障时不会对微波通信系统产生任何影响,因而利用微波保护的方式不受限制。微波通信是一种多路通信系统,可以提供足够的通道,彻底解决了通道拥挤的问题。微波通信具有很宽的频带,线路故障时信号不会中断,可以传送交流电的波形。采用脉冲编码调制(PCM)方式可以进一步扩大信息传输量,提高抗干扰能力,也更适合于数字保护。微波通信是理想的通信系统,但是保护专用微波通信设备是不经济的,应当与远动等在设计时兼顾起来。同时还要考虑信号 衰耗的问题。 1.2.4 光纤通道。光纤通道与微波通道有相同的优点。光纤通信也广泛采用(PCM)调制方式。当被保护线路很短时,通过光缆直接将光信号送到对侧,在每半套保护装置中都

继电保护知识点总结

电力系统中常见的故障类型和不正常运行状态 故障:短路(最常见也最危险);断线;两者同时发生 不正常:过负荷;功率缺额而引起的频率降低;发电机突然甩负荷而产生的过电压;振荡 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的基本任务和作用。 迅速切除故障,减小停电时间和停电范围 指示不正常状态,并予以控制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 利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与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时,各种物理量的差别来判断故障或异常,并通过断路器将故障切除或者发出告警信号 继电保护装置的三个组成部分。 测量部分:给出“是”、“非”、“大于”等逻辑信号判断保护是否启动 逻辑部分:常用逻辑回路有“或”、“与”、“否”、“延时起动”等,确定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 执行部分 保护的四性 选择性:保护装置动作时仅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停电范围尽量减少速动性:继电保护装置应尽可能快的断开故障元件。 灵敏性:继电保护装置应尽可能快的断开故障元件。故障的切除时间等于保护装置和断路器动作时间之和 可靠性:在保护装置规定的保护范围内发生了它应该反映的故障时,保护装置应可靠地动作(即不拒动,称信赖性)而在不属于该保护装置动作的其他情况下,则不应该动作(即不误动,称安全性)。 主保护、后备保护 保护:被保护元件发生故障故障,快速动作的保护装置 后备保护:在主保护系统失效时,起备用作用的保护装置。 远后备:后备保护与主保护处于不同变电站 近后备:主保护与后备保护在同一个变电站,但不共用同一个一次电路。 继电器的相关概念: 继电器是测量和起动元件 动作电流:使继电器动作的最小电流值 返回电流:使继电器返回原位的最大电流值 返回系数:返回值/动作值 过量继电器:返回系数Kre<1 欠量继电器:返回系数Kre>1 绩电特性:启动和返回都是明确的,不可能停留在某个中间位置 阶梯时限特性: 最大(小)运行方式: 在被保护线路末端发生短路时,系统等值阻抗最小(大),而通过保护装置的电流最大(小)的运行方式 三段式电流保护:由电流速断保护、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及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相配合构成的一整套保护 工作原理: 电流速断保护:当所在线路保护范围内发生短路时,反应电流增大而瞬时动作切

纵联保护方式比较分析

纵联保护方式比较分析 摘 要 对纵联保护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各类纵联保护的原理、技术特点和工作方式,并比较了各类纵联保护的优缺点。 关键词 纵联保护分类 工作方式 1 纵联保护分类 仅反应线路一侧的电气量不可能区分本线末端和对侧母线(或相邻线始端)故障,只有反应线路两侧的电气量才可能区分上述2点故障,为了达到有选择性地快速切除全线故障的目的。需要将线路一侧电气量的信息传输到另一侧去,也就是说在线路两侧之间发生纵向的联系。这种保护称为输电线的纵联保护。 1.1 按使用通道分类 为了交换信息,需要利用通道。纵联保护按照所利用通道的不同类型可以分为4种(通常纵联保护也按此命名):导引线纵联保护(简称导引线保护)、电力线载波纵联保护(简称载波保护)、微波纵联保护(简称微波保护)、光纤纵联保护(简称光纤保护)。 1.2 各种传送信息通道的特点 1.2.1 导引线通道。这种通道需要铺设电缆,其投资随线路长度而增加。当线路较长(超过10 km以上)时就不经济了。导引线越长,安全性越低。导引线中传输的是电信号。在中性点接地系统中,除了雷击外,在接地故障时地中电流会引起地电位升高,也会产生感应电压,对保护装置和人身安全构成威胁,也会造成保护不正确动作。所以导引线的电缆必须有足够的绝缘水平(例如15 kV的绝缘水平),从而使投资增大。导引线直接传输交流电量,故导引线保护广泛采用差动保护原理,但导引线的参数(电阻和分布电容)直接影响保护性能,从而在技术上也限制了导线保护用于较长的线路。 1.2.2 电力线载波通道。这种通道在保护中应用最广。载波通道由高压输电线及其加工和连接设备(阻波器、结合电容器及高频收发信机)等组成。高压输电线机械强度大,十分安全可靠。但正是在线路发生故障时通道可能遭到破坏(高频信号衰减增大),为此需考虑在此情况下高频信号是否能有效传输的问题。当载波通道采用“相-地”制,在线路中点发生单相短路接地故障时衰减与正常时基本相同,但在线路两端故障时衰减显著增大。当载波通道采用“相-相”制,在单相短路接地故障时高频信号能够传输,但在三相短路时仍然不能。为此载波保护在利用高频信号时应使保护在本线路故障信号中断的情况下仍能正确动作。 1.2.3 微波通道。微波通道与输电线没有直接的联系,输电线发生故障时不会对微波通信系

继电保护知识要点

继电保护知识要点 基本元件 电流互感器:不能开路,误差来自励磁电流 Z 2↑→误差↑, 一次电流I 1↑→误差↑ 构成滤序器或差动保护时电流互感器励磁特性的差异形成了不平衡电流 电压互感器:不能短路,误差一般不考虑 电流变换器:I 1→I 2 电压变换器:U 1→U 2 电抗变压器:I 1→U 2,U 2=Z K I 1,转移阻抗Z K 的大小由铁芯气隙决定,角度由 附加绕组上的电阻调整。 *滤序器作用:零序、负序滤序器(目前继电保护均采用微机保护,以软件实现滤序器) 电流保护 主保护:电流速断(Ⅰ段)、限时电流速断(Ⅱ段) 电流速断保护 保护区不得伸出本线范围,整定时躲过本线末最大短路电流 不能保护本线全长,保护区随运方变化而变化 运方变小→保护区缩短,整定值增大→保护区缩短 选择性由电流整定值保证。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保护区伸出本线范围,应与下线Ⅰ段保护配合 时间配合:t Ⅱ=t Ⅰ+?t =?t 电流整定值配合:保证时间配合有意义 保护区不伸出下线Ⅰ段保护范围 整定电流躲过下线Ⅰ段动作电流 选择性由整定时间和电流整定值共同保证。 能否保护本线全长需进行灵敏度校验K sen = > 后备保护:(定时限)过电流保护(Ⅲ段) 作为下线主保护的远后备保护以及本线主保护的近后备保护 选择性由阶梯时间特性保证,电网末端为起点 电流整定原则:正常时不起动,外部故障切除后可靠返回 问题:快速段不能保护本线全长,保护区随运方、短路类型变化, 不能用于双电源线路,最常见的短路类型――单相接地故障时K sen 低 *电流保护接线方式及接线系数 一般电流保护用于35kV 及以下电压等级,单相接地时没有短路电流、继电保护仅发信号,可以采用两相不完全星形接线;当线路未装设零序电流互感器而又需要零序电流供给小电流选线装置时,可以采用三相完全星形接线,在微机保护内部由软件合成零序电流。 方向电流保护 电流保护用于双电源线路时会导致Ⅰ、Ⅱ段灵敏度下降甚至丧失,使Ⅲ段失去选择性。 对策:加方向元件,当故障方向由母线指向线路时接点闭合,起动保护。 方向元件根据母线电压与线路电流相位关系判别故障方向 U I 反向故障 夹角大于90o U I 正向故障 夹角小于90o

纵联保护原理

纵联保护原理 我们先来看一下反映一侧电气量变化的保护有什么不足? 对于反映单侧电气量变化的M侧保护来说,它无法区分是本侧线路末端故障还是下级线路始端故障。所以在保护整定上要将它瞬时段的保护范围限制在全线的70%~80%左右,也即反映单侧电气量变化的保护不能瞬时切除本线路全长内的故障。 因此,引入了纵联保护,纵联保护是综合反映线路两侧电气量变化的保护,对本线路全长范围内的故障均能瞬时切除。 为了使保护能够做到全线速动,有效的办法是让线路两端的保护都能够测量到对端保护的动作信号,再与本侧带方向的保护动作信号比较、判定,以确定是否为区内故障,若为区内故障,则瞬时跳闸。这样无论在线路的任何一处发生故障,线路两侧的保护都能瞬时动作跳闸。快速性、选择性都得到了保证。 在构成保护上,是将对侧对故障的判断量传送到本侧,本侧保护经过综合判断,来决定保护是否应该动作。有将对侧电气量转化为数字信号通过微波通道或光纤传送到本侧进行直接计算(如纵联差动保护),有将对侧对故障是否在本线路正方向的判断量通过高频(载波、微波)通道传送到本侧,本侧保护进行综合判别(如纵联方向保护、纵联距离保护等等) 一、实现纵联保护的方式: 1、闭锁式:也就是说收不到高频信号是保护动作和跳闸的必要条件。一般应用于超范围式纵联保护(所谓超范围即两侧保护的正方向保护范围均超出本线路全长);高频信号采用收发同频,即单频制。 2、允许式:也就是说收到高频信号是保护动作和跳闸的必要条件。一般应用于超范围式纵联保护(所谓欠范围即两侧保护的正方向保护范围均超过本线路全长的50%以上,但没有超出本线路全长);高频信号采用收发不同频率,即双频制。

继电保护基础知识

41 、什么是继电保护装置? 答:当电力系统中的电力元件(如发电机、线路等)或电力系统本身发生了故障或危及其安全运行的事件时,需要向运行值班人员及时发出警告信号,或者直接向所控制的开关发出跳闸命令,以终止这些事件发展的一种自动化措施和设备。实现这种自动化措施的成套设备,一般通称为继电保护装置。 42 、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任务是什么? 答: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主要分为两部分: 1、当被保护的电力系统元件发生故障时,应该由该元件的继电保护装置迅速准确地给距离故障元件最近的开关发出跳闸命令,使故障元件及时从电力系统中断开,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电力元件本身的损坏,降低对电力系统安全供电的影响,并满足电力系统的某些特定要求(如保持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等)。 2、反应电气设备的不正常工作情况,并根据不正常工作情况和设备运行维护条件的不同(例如有无经常值班人员)发出信号,以便值班人员进行处理,或由装置自动地进行调整,或将那些继续运行而会引起事故的电气设备予以切除。反应不正常工作情况的继电保护装置容许带一定的延时动作。 43、简述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构成方式? 答:继电保护主要利用电力系统中元件发生短路或异常情况时的电气量(电流、电压、功率、频率等)的变化,构成继电保护动作的原理,也有其他的物理量,如变压器油箱内故障时伴随产生的大量瓦斯和油流速度的增大或油压强度的增高。大多数情况下,不管反应哪种物理量,继电保护装置将包括测量部分(和定值调整部分)、逻辑部分、执行部分。 44、如何保证继电保护的可靠性? 答:可靠性主要由配置合理、质量和技术性能优良的继电保护装置以及正常的运行维护和管理来保证。任何电力设备(线路、母线、变压器等)都不允许在无继电保护的状态下运行。220kV及以上电网的所有运行设备都必须由两套交、直流输入、输出回路相互独立,并分别控制不同开关的继电保护装置进行保护。当任一套继电保护装置或任一组开关拒绝动作时,能由另一套继电保护装置操作另一组开关切除故障。在所有情况下,要求这两套继电保护装置和开关所取的直流电源均经由不同的熔断器供电。 45 、为保证电网继电保护的选择性,上、下级电网继电保护之间配合应满足什么要求? 答:上、下级电网(包括同级和上一级及下一级电网)继电保护之间的整定,应遵循逐级配合的原则,满足选择性的要求,即当下一级线路或元件故障时,故障线路或元件的继电保护整定值必须在灵敏度和动作时间上均与上一级线路或元件的 继电保护整定值相互配合,以保证电网发生故障时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 46 、在哪些情况下允许适当牺牲继电保护部分选择性? 答:1、接入供电变压器的终端线路,无论是一台或多台变压器并列运行(包括多处T接供电变压器或供电线路),都允许线路侧的速动段保护按躲开变压器其他侧母线故障整定。需要时,线路速动段保护可经一短时限动作。 2、对串联供电线路,如果按逐级配合的原则将过份延长电源侧保护的动作时间,则可将容量较小的某些中间变电所按T接变电所或不配合点处理,以减少配合的级数,缩短动作时间。 3、双回线内部保护的配合,可按双回线主保护(例如横联差动保护)动作,或双回线中一回线故障时两侧零序电流(或相电流速断)保护纵续动作的条件考虑;确有困难时,允许双回线中一回线故障时,两回线的延时保护段间有不配合的情况。 4、在构成环网运行的线路中,允许设置预定的一个解列点或一回解列线路。 47、为保证灵敏度,接地保护最末一段定值应如何整定? 答:接地保护最末一段(例如零序电流保护Ⅳ段),应以适应下述短路点接地电阻值的接地故障为整定条件:220kV线 路,100Ω;330kV线路,150Ω;500kV线路,300Ω。对应于上述条件,零序电流保护最末一段的动作电流整定值应不大于300A。当线路末端发生高电阻接地故障时,允许由两侧线路继电保护装置纵续动作切除故障。对于110kV线路,考虑到在可能的高电阻接地故障情况下的动作灵敏度要求,其最末一段零序电流保护的电流整定值一般也不应大于300A,此时,允许线路两侧零序电流保护纵续动作切除故障。 48 、简述220千伏线路保护的配置原则是什么? 答:对于220千伏线路,根据稳定要求或后备保护整定配合有困难时,应装设两套全线速动保护。接地短路后备保护可装阶段式或反时限零序电流保护,亦可采用接地距离保护并辅之以阶段式或反时限零序电流保护。相间短路后备保护一般应装设阶段式距离保护。

继电保护第4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4.7 图4—30所示系统,线路全部配置闭锁式方向比较纵联保护,分析在K点短 路时各端保护方向元件的动作情况,各线路保护的工作过程及结果。 ?? 答:当短路发生在B—C线路的K处时,保护2、5的功率方向为负,闭锁信号 持续存在,线路A—B上保护1、2被保护2的闭锁信号闭锁,线路A—B两侧 均不跳闸;保护5的闭锁信号将C—D线路上保护5、6闭锁,非故障线路保护不跳闸。故障线路B—C上保护3、4功率方向全为正,均停发闭锁信号,它们 判定有正方向故障且没有收到闭锁信号,所以会立即动作跳闸,线路B—C被切除。 答:根据闭锁式方向纵联保护,功率方向为负的一侧发闭锁信号,跳闸条件是本 端保护元件动作,同时无闭锁信号。1保护本端元件动作,但有闭锁信号,故不 动作;2保护本端元件不动作,收到本端闭锁信号,故不动作;3保护本端元件 动作,无闭锁信号,故动作;4保护本端元件动作,无闭锁信号,故动作;5保 护本端元件不动作,收到本端闭锁信号,故不动作;6保护本端元件动作,但有 闭锁信号,故不动作。 4.10 图4—30所示系统,线路全部配置闭锁式方向比较纵联保护,在K点短路时,若A—B和B—C线路通道同时故障,保护将会出现何种情况?靠什么保护 动作切除故障? ?? 答:在图4—30所示系统中K点短路时,保护2、5的功率方向为负,其余保护的功率方向全为正。3、4之间停发闭锁信号,5处保护向6处发闭锁信号,2处 保护向1处发闭锁信号。由于3、4停发闭锁信号且功率方向为正,满足跳闸条件,因此B—C通道的故障将不会阻止保护3、4的跳闸,这正是采用闭锁式保 护的优点。C—D通道正常,其线路上保护5发出的闭锁信号将保护6闭锁,非 故障线路C—D上保护不跳闸。2处保护判定为反方向不满足跳闸条件,并且发 闭锁信号,由于A—B通道故障,2处保护发出的闭锁信号可能无法传到1处, 而保护1功率方向为正,将会导致1处的保护误动作;不过非故障线路的载波通 道故障率远远低于故障线路,这也是广泛采用闭锁式载波纵联保护的原因。 4.12 输电线路纵联电流差动保护在系统振荡、非全相运行期间,会否误动,为 什么? 答:系统振荡时,线路两侧通过同一个电流,与正常运行及外部故障时的 情况一样,差动电流为量值较小的不平衡电流,制动电流较大,选取适当的制动 特性,就会保证不误动作。非全相运行时,线路两侧的电流也为同一个电流,电 流纵联差动保护也不误动作。

继电保护知识要点

第一章绪论 一、基本概念 1、正常状态、不正常状态、故障状态 要求:了解有哪三种状态,各种状态的特征 正常状态:等式和不等式约束条件均满足; 不正常运行状态:所有的等式约束条件均满足,部分的不等式约束条件不满足但又不是故障的工作状态 故障状态:电力系统的所有一次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外力、绝缘老化、过电压、误操作、设计制造缺陷等原因会发生如短路、断线等故障。 2、故障的危害 要求:(了解,故障分析中学过) ①过短路点的很大短路电流和所燃起的电弧,使故障元件损坏。 ②短路电流通过非故障元件,由于发热和电动力作用,会使其的损坏或缩短其使用寿命。 ③电力系统中部分地区的电压大大降低,使大量的电力用户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或产生废品。 ④破坏电力系统中各发电厂之间并列运行的稳定性,引起系统振荡,甚至使系统瓦解。 3、继电保护定义及作用(或任务) 要求:知道定义,明确作用。 定义:继电保护是继电保护技术与继电保护装置的总称 基本任务:①自动、迅速、有选择性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破坏,保证无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②反应电气元件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条件,而动作于发出信号或 跳闸。 4、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要求:构成三部分,哪三部分 测量比较元件、逻辑判断元件、执行输出元件。 5、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四性”的含义 要求:知道有哪四性,各性的含义 选择性:指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保护装置仅将故障元件切除,而使非故障元件仍能正常运行,以尽量缩小停电范围。 速动性:是指尽可能快地切除故障。 灵敏性:在规定的保护范围内,对故障情况的反应能力。 可靠性:在保护装置规定的保护范围内发生了应该动作的故障时,应可靠动作,即不发生拒动;而在任何其他不该动作的情况下,应可靠不动作,即不发生误动作。 6、主保护、后备保护、近后备、远后备保护的概念 要求:什么是主保护、后备保护、近后备、远后备保护 主保护:指能以较短时限切除被保护线路(或元件)全长上的故障的保护装置。 后备保护:考虑到主保护或断路器可能拒动而配置的保护。 近后备:当电气元件的主保护拒动时,由本元件的另一套保护起后备作用。 远后备:当主保护或其断路器拒动时,由相邻上一元件的保护起后备作用。

高压线路纵联保护基本原理

概述输电线的纵联保护,就是用某种通信通道(简称通道)将输电线两端或 各端(对于多端线路)的保护装置纵向连接起来,将各端的电气量(电流、功率的方向等)传送到对端,将各端的电气量进行比较,以判断故障在个线路范围内还是在线路范围之外,从而决定是否切断被保护线路。因此,理论上这种纵联保护具有绝对的选择性。 基本原理利用比较两侧的电流相位或功率方向判断故障是否在区内按照纵联保护构成原理分类 单元式纵联保护 将输电线看作一个被保护单元如同变压器和发电机一样。 这种保护方式是从输电线的每一端采集电气量的测量值,通过通信通道传送到其他各端。在各端将这些测量值进行直接比较,以决定保护装置是否应该动作跳闸。如比较 电流相位的相位差动保护、比较电流波形(幅值和相位)的电流差动保护 非单元式保护 也是在输电线各端对某种或某几种电气量进行测量,但并下将测量值直接传送到其他各端,直接进行比较。而是传送根据这些测量值得到的对故障性质(如故障方向、故障位置等)的判断结果。如方向比较式纵联保护、距离纵联保护等 按照传送的通信信号分类 任何纵联保护都是依靠通信通道传送的某种信号来判断故障的位置是否在被保线路内。因此信号的性质和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保护的性能。 信号按其性质可分为三种; 闭锁信号、允许信号和跳闸信号。 这三种信号可用任一种通信通道产生和传送。 闭锁信号 以两端线路为例,所谓闭锁信号就是指:“收不到这种信号是保护动作跳闸的必要条件”。就是当发生外部故障时,由判定为外部故障的一端保护装置发出闭锁信号,将两端的保护闭锁。而当内部故障时,两端均不发、因而也收不到闭锁信号,保护即可动作于跳闸。 允许信号 所谓允许信号是指:“收到这种信号是保护动作跳闸的必要条件”。因此,当内部故障是,两端保护应同时向对端发出允许信号,使保护装置能够动作于跳闸。而当外部故障时,则因接近故障点端判出故障在反方向而不发允许信号,对端保护不能跳闸,本端则因判出故障在反方向也不能跳闸。 跳闸信号 跳闸信号是指:“收到这种信号是保护动作于跳闸的充要条件”。实现这种保护时,实际上是利用装设在每一端的瞬时电流速断、距离I段或零序电流瞬时速断等保护,当其保护范围内部故障而动作十跳闸的同时,还向对端发出跳

线路纵联保护

输电线纵联保护 §4-1 输电线纵联差动保护 一、基本原理: 1.反应单侧电气量保护的缺陷: ∵无法区分本线路末端短路与相邻线路出口短路。∴无法实现全线速动。 原因:(1)电气距离接近相等。(2)继电器本身测量误差。 (3)线路参数不准确。 (4)LH、YH有误差。 (5)短路类型不同。(6)运行方式变化等。 2. 输电线路纵联差动保护: (1)输电线路的纵联保护:(P129 第二自然段)。 (2)导引线纵联差动保护: 用导引线传送电流(大小或方向),根据电流在导引线中的流动情况, 可分为环流式和均压式两种。(P131 图4-2)自学。 (注意图中隔离变压器GB的极性) 例:环流法构成了导引线纵联保护: 线路两侧装有相同变比的LH 正常或区外短路:Im1=-In1 ∴Im2=-In2 I J=Im2+In2=0 J不动 区内短路:I J=Im2+In2=(Im1+ In1)/n LH = I d/ n LH > I d z ( 同时跳两侧DL)←J动作 可见纵联差动保护的范围是两侧LH之间,理论上具有绝对选择性可实现全线速动。但它只适用于< 5~7公里的短线路。若用于长线路技术上有困难且经济上不合理。 (P136 标题2) 它在发电机、变压器、母线保护中应用得更广泛(后述) 3. 纵联保护信号传输方式: (1)辅助导引线(2)电力线载波:高频保护(3)微波:微波保护(4)光纤:光纤保护 1

2 §4-2 输电线的高频保护 一、 高频保护概述: 高频保护的定义:(P136) 分类:按照工作原理分两大类,方向高频保护和相差高频保护。 方向高频保护:比较被保护线路两侧的功率方向。 相差高频保护:比较被保护线路两侧的电流相位。 二、 高频通道的构成: 有“相-相”和“相-地”两种连接方式 ∨ “我国广泛运用” 构成示意图P137 图4-7 1. 阻波器:L 、C 并联谐振回路,谐振于载波频率。 对载波电流:Z>1000Ω——————限制在本线路。 对工频电流:Z<0.04Ω——————畅流无阻。 2.结合电容器 带通滤波器 ①通高频、阻工频 3.连接滤波器 ②阻抗匹配 4.高频电缆:将位于主控制室的高频收、发信机与户外变电站的带通滤波器连接起来。 5.高频收、发信机 三、 高频通道工作方式及高频信号的应用: 无高频电流是信号 1. 高频通道的工作方式 两种: 长期发信方式:正常运行时,始终收发信(经常有高频电流) 故障时发信方式:正常运行时,收发信机不工作。当系统故障时,发信机由启动元件启动通 道中才有高频电流(经常无高频电流) 另:改变频率也是一种信号。 2.高频信号的分类及应用 有高频电流是信号 按高频信号的应用分三类:跳闸信号、允许信号、闭锁信号 (1) 跳闸信号 (2) 允许信号 “与”门:高频信号是跳闸的必要条件 (3) 闭锁信号:

学习继电保护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学习继电保护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1.什么是继电保护装置? 答:当电力系统中的电力元件(如发电机、线路等)或电力系统本身发生了故障危及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时,能够向运行值班人员及时发出警告信号,或者直接向所控制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以终止这 些事件发展的一种自动化措施和设备,一般通称为继电保护装置。 2.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任务是什么? 答: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1)当被保护的电力系统元件发生故障时,应该由该元件的继电保护装置迅速准确地给脱离故障元件最近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使故障元件及时从电力系统中断开,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电力系统元件本身的损坏,降低对电力系统安全供电的影响,并满足电力系统的某些特定要求(如保持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等)。(2)反应电气设备的不正常工作情况,并根据不正常工作情况和设备运行维护条件的不同(例如有无经常值班人员)发出信号,以便值班人员进行处理,或由装置自动地进行调整,或将那些继续运行会引起事故的电气设备予以切除。反应不正常工作情 况的继电保护装置允许带一定的延时动作。 3.简述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构成方式。 答:继电保护主要利用电力系统中元件发生短路或异常情况时的电气量(电流、电压、功率、频率等)的变化,构成继电保护动作的原理,也有其他的物理量,如变压器油箱内故障时伴随产生的大量瓦斯和油流速度的增大或油压强度的增高。大多数情况下,不管反应哪种物理量,继电保护装置都包括测量部分(和定值调整部分)、逻辑部分、执行部分。 4.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继电保护装置应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要求:这四“性”之间紧密联系,既矛盾又统一。(1)可靠性是指保护该动体时应可靠动作。不该动作时应可靠不动作。可靠性是对继电保护装置性能的最根本的要求。(2)选择性是指首先由故障设备或线路本身的保护切除故障,当故障设备或线路本身的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才允许由相邻设备保护、线路保护或断路器失灵保护切除故障。为保证对相邻设备和线路有配合要求的保护和同一保护内有配合要求的两元件(如启动与跳闸元件或闭锁与动作元件)的选择性,其灵敏系数及动作时间,在一般情况下应相互配合。(3)灵敏性是指在设备或线路的被保护范围内发生金属性短路时,保护装置应具有必要的灵敏系数,各类保护的最小灵敏系数在规程中有具体规定。选择性和灵敏性的要求,通过继电保护的整定实现。 (4)速动性是指保护装置应尽快地切除短路故障,其目的是提高系统稳定性,减轻故障设备和线路的损坏程度,缩小故障波及范围,提高自动重合闸和备用电源或备用设备自动投入的效果等。一般从装设速动保护(如高频保护、差动保护)、充分发挥零序接地瞬时段保护及相间速断保护的作用、减少继 电器固有动作时间和断路器跳闸时间等方面入手来提高速动性。 5.如何保证继电保护的可靠性? 答:继电保护的可靠性主要由配置合理、质量和技术性能优良的继电保护装置以及正常的运行维护 和管理来保证。任何电力设备(线路、母线、变压器等)都不允许在无继电保护的状态下运行。 220kV及以上电网的所有运行设备都必须由两套交、直流输入、输出回路相互独立,并分别控制不 同断路器的继电保护装置进行保护。当任一套继电保护装置或任一组断路器拒绝动作时,能由另一套继电保护装置操作另一组断路器切除故障。在所有情况下,要求这购套继电保护装置和断路器所 取的直流电源都经由不同的熔断器供电。 6.为保证电网继电保护的选择性,上、下级电网继电保护之间逐级配合应满足什么要求:答:上、下级电网(包括同级和上一级及下一级电网)继电保护之间的整定,应遭循逐级配合的原则,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