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以及与其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42.32 KB
- 文档页数:3
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与改善方法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心脏供血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对冠心病患者,评估其生活质量并采取适当的改善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提升其日常生活的健康程度与幸福感。
一、生活质量评估评估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体能与运动能力: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是否出现运动耐力下降、活动后疲乏等情况。
2. 心理健康: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包括焦虑、抑郁等情绪是否有明显的影响。
3. 社交功能:了解患者与外界的交流互动情况,包括是否有社交退缩、社交支持是否充足等。
4. 生活满意度:了解患者对于生活的整体满意程度,包括对健康、家庭、工作等方面的评价。
二、生活质量改善方法1. 运动与康复:冠心病患者适量的运动对于改善心脏功能、增加体能、提升心理状态具有积极作用。
可以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
同时,参加心脏康复计划,通过定期的康复训练和指导,提高生活质量。
2. 心理咨询与支持:冠心病患者常常因为病情的不确定性和治疗的压力而出现心理问题,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和支持。
心理咨询师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焦虑和抑郁,提供情绪管理的方法与技巧。
3. 药物治疗及遵医嘱:冠心病患者需遵医嘱按时服用药物,包括抗凝药物、抗血脂药物等。
药物治疗的规范和坚持能够有效控制病情,提升生活质量。
4. 自我管理与健康宣教:冠心病患者可以通过参加相关的健康宣教课程,学习到自我管理的技巧,如合理的饮食控制、戒烟限酒等。
这些措施可以改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5. 家庭和社区支持:冠心病患者的家庭与社区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帮助。
家庭成员可以为患者提供关心与鼓励,社区服务机构可以提供相关的康复、心理支持等服务。
结语: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与改善方法是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并提升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
通过定期的医学评估和个体化的改善方案,冠心病患者可以有效管理疾病,提高日常生活的质量与幸福感。
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与改善策略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更好地评估和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采取一系列的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估方法,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改善策略。
一、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评估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包括心理、生理和社会层面。
通过全面而准确地评估,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他们提供更合理的支持和干预措施。
1.心理层面评估在评估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层面时,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常见的评估工具,如心理健康量表(PHQ-9)、焦虑自评量表(GAD-7)等。
这些评估工具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识别出是否存在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2.生理层面评估冠心病患者的生理层面评估着重于评估心血管功能、疼痛程度和生理指标等。
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我们可以了解患者的心血管状况,判断其病情的严重程度。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生理指标(如血压、血脂等)的变化情况。
3.社会层面评估冠心病患者的社会层面评估主要关注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社交活动、家庭关系、经济状况等方面。
通过开展社会支持评估、家庭功能评估、经济负担评估等,我们可以全面了解患者在社会层面的生活状况,了解其社会需求及资源。
二、改善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策略为了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医疗干预冠心病患者需要定期接受医疗干预,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通过及时的治疗方案,控制冠心病的发展,保护心脏功能,将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到最大程度。
2.心理支持冠心病患者常常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问题,因此,心理支持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至关重要。
通过心理咨询、心理干预等手段,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改善心态,提高生活满意度。
3.健康教育冠心病患者需要接受相关的健康教育,了解冠心病的原因、症状、治疗方法等,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运动等注意事项。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在100例冠心病伴情绪障碍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在治疗冠心病伴情绪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我们选取了10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结果显示,该药物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减轻症状上取得了显著效果。
治疗方案简单易操作,且具有较好的耐受性。
在疗效观察中,大部分患者表现出明显改善,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心理评估结果也显示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在治疗冠心病伴情绪障碍患者中具有显著的有效性,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和加强随访观察,以更全面地评估其临床应用前景。
【关键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冠心病、情绪障碍、患者、治疗、疗效、不良反应、心理评估、有效性、临床应用、前景展望、局限性。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胸痛、气促和心悸等。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大,冠心病患者中伴有情绪障碍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
情绪障碍不仅会加重冠心病患者的症状,还会对治疗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目前对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在冠心病伴情绪障碍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还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和探讨。
本研究旨在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在冠心病伴情绪障碍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通过对100例冠心病伴情绪障碍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和心理评估,分析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在该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局限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可靠的治疗方案。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在治疗冠心病伴情绪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估其对患者情绪状态和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具体目的包括:1. 评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在冠心病伴情绪障碍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2. 比较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与传统治疗方案在改善患者情绪状态和心血管功能方面的差异;3. 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4. 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有效治疗冠心病伴情绪障碍患者的参考和指导。
从“玄府郁闭”角度探讨冠心病合并抑郁的防治【摘要】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合并抑郁会增加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风险。
在中医理论中,抑郁情绪与“玄府郁闭”有着密切联系。
本文从“玄府郁闭”角度探讨了冠心病合并抑郁的防治策略。
首先分析了冠心病合并抑郁的危害,然后探讨了“玄府郁闭”对二者的影响。
接着提出了针对“玄府郁闭”防治冠心病合并抑郁的策略,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最后强调了从“玄府郁闭”角度对冠心病合并抑郁的防治的重要性,以及多维度综合干预策略的必要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干预冠心病合并抑郁的相关问题,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冠心病,抑郁,玄府郁闭,危害,影响,防治策略,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综合干预策略,重要性。
1. 引言1.1 冠心病与抑郁的相关性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心脏供血不足或缺血性心肌病变,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其特征为持续的忧郁、情绪低落和失去兴趣等。
冠心病与抑郁症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
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较非抑郁患者高出两倍。
反之,冠心病患者中合并抑郁症的比例也较高。
抑郁症可以影响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引起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心律失常及心脏肌细胞代谢异常,从而加重冠心病的病情。
冠心病合并抑郁对患者的预后影响严重。
抑郁症会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增加再发心脏事件的风险,甚至加速心脏功能的恶化。
及时识别和治疗合并抑郁的患者对于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
冠心病与抑郁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合并抑郁症会加重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并严重影响预后。
在治疗冠心病的过程中,应该重视抑郁症的筛查和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水平。
1.2 “玄府郁闭”概念介绍“玄府郁闭”是中医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气血运行不畅,情绪郁结不舒的状态。
在中医理论中,玄府是指人体内部的深层,包括心、肝、肾等脏器。
而“郁闭”则表示情绪郁结、气血不畅。
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抑郁情绪研究【中图分类号】 r5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5-0020-02【摘要】目的:调查冠心病患者的抑郁情绪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2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自评测试。
结果: sds阳性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阴性组,心律失常阳性组sds评分显著高于阴性组。
结论:冠心病患者的抑郁情绪与心律失常呈高度正相关。
【关键词】冠心病心律失常抑郁1 文献综述1.1 抑郁情绪与冠心病的关系:消冠心病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患者常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恐惧、孤独等负性情绪[1]。
其中抑郁的发生率最高,对患者的影响也最突出。
陈建平等[2]用sds对98例冠心病患者的调查发现,80%以上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抑郁。
抑郁与躯体疾病互为因果,抑郁可能是躯体疾病的一种直接后果,也可能诱发或促发躯体疾病;同时,躯体疾病可以表现出抑郁等精神症状,而抑郁亦可表现为各种躯体不适的症状。
抑郁加重了躯体疾病的痛苦,病人常因伴有抑郁情绪而延误了躯体疾病的治疗甚至导致疗效不佳。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抑郁症状不等于抑郁症,但如果医生不加以关注,未能早期识别并给予及时处理,其症状很有可能发展为疾病。
考虑到大多数心脏病患者多在综合医院就诊,单纯依赖精神科医生远远不能解决临床需要,因此急需相关学科密切合作,共同应对,迫切需要加强对心血管医师精神心理方面的技能培训,减少漏诊和误诊的发生率。
2 问题的提出抑郁情绪在冠心病患者中比较常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冠心病患者的情绪障碍并没有及时得到识别和处理。
因此,对冠心病患者中合并抑郁的危险人群预测、及时诊断、有效干预和防治意义十分重大。
为了进一步了解冠心病患者抑郁发生率的相关性问题,进行了以下调研,了解冠心病患者比正常人是否更容易出现抑郁情绪,以及抑郁情绪是否会增加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3 研究结果3.1 冠心病患者抑郁发生的情况:冠心病患者抑郁发生的情况:120例冠心病患者抑郁的发生率为68例(56.66%),其中轻度30例占25%,中度21例占17.5%,重度17例占14.17%。
文拉法辛治疗冠心病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的临床研究宋修丽;崔明湖;耿丽【摘要】目的观察文拉法辛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治疗的疗效.方法将196例冠心病患者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焦虑抑郁情绪,检测出合并焦虑抑郁症者5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前者给予常规治疗,后者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抗抑郁药物文拉法辛胶囊,治疗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8周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在治疗第8周末SAS及SDS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显著下降(P<0.05),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及心源性猝死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症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文拉法辛,其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常规治疗.【期刊名称】《滨州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00)004【总页数】3页(P277-278,281)【关键词】文拉法辛;冠心病;焦虑;抑郁【作者】宋修丽;崔明湖;耿丽【作者单位】滨州医学院精神病学教研室滨州市256603;滨州医学院精神病学教研室滨州市256603;滨州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7+2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生活节奏的明显加快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亚健康人群日渐增多,过重的心理负荷或社会压力往往导致各种心理障碍及躯体疾患。
心身医学的观点认为,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与抑郁、焦虑等常见的心理障碍密切相关。
近年来很多文献报道了心理因素对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及预后的重要影响。
心血管疾病患者如并发焦虑抑郁症状,必将影响其生活质量,需抗焦虑抑郁与心血管疾病同治才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1,2]。
笔者针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症状患者加用文拉法辛治疗,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7月—2011年3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并确诊为冠心病的196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焦虑抑郁情绪,检测出合并焦虑抑郁症者52例。
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1-2],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竞争力的增加,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冠心病是身心疾病之一[3],冠心病发病原因既有生物学因素,也有心理因素,因而患者除有明显的躯体症状外,出现焦虑、抑郁症状也较普遍。
焦虑、抑郁不仅可加速冠心病发生、发展进程,影响治疗、康复,而且是引发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如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导致患者猝死的重要危险因素[4]。
对此,作者在对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心理干预、心理护理,取得较好效果,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心血管内科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住院患者90例,其中男50例,女40例;年龄53~78岁,平均(65.4±12.1)岁。
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全部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心脏病学会关于冠心病的诊断标准。
临床分型:心绞痛型30例,心肌梗死型20例,心律失常型34例,心力衰竭型6例。
排除标准:伴有严重并发症,如心源性休克、急性脑血管疾病者、意识障碍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者、有精神障碍既往史者。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主管护师对两组患者均给予心血管内科常规治疗、护理,同时,与患者进行交谈和观察,评估两组患者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
根据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结果对干预组患者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每周2次,每次30min,连续心理干预4周,4周后再次评估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变化情况。
1.3心理干预内容1.3.1患者入院后积极开展冠心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认真讲解冠心病起病原因、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并以热情诚恳的态度关心、体贴患者,从言行上、感情上亲近患者,取得患者信任,尽量满足其要求。
老年冠心病患者情绪波动的影响因素及控制策略摘要:目的研究老年冠心病患者情绪波动的影响因素以及控制方法。
方法采用临床资料观察以及文献资料总结等方式,归纳老年患者负面情绪的常见表现,分析情绪波动的影响因素以及情绪控制的策略。
结果老年冠心病患者负面情绪大多属于焦虑、抑郁以及愤怒三种。
在影响因素上会受到疾病因素、家庭因素、人格因素三方面的影响。
情绪控制方面,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提升家庭支持、强调自我调节以及准确评估情绪四方面来完成。
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情绪状态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无论在住院期间还是家庭生活期间均应对患者强调人文关怀,保持乐观的心态。
【关键时】冠心病;情绪波动;影响因素;控制策略冠心病的全称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属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管腔堵塞、狭窄而造成心肌缺氧、心肌缺血之类的心脏类疾病[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冠心病患者数量逐年上升。
冠心病并不用长期住院治疗,遵医嘱服药程度、情绪控制、生活习惯等均可能成为冠心病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2]。
本文以情绪波动作为独立研究因素,观察了冠心病患负面情绪的主要表现、情绪波动影响因素以及情绪控制的有效策略。
1 负面情绪的常见表现1.1焦虑不少前瞻性观察证实,冠心病发生心脏猝死与焦虑情绪相关性较高。
除此之外,不少老年病患对临床医疗的要求较高,康复心态迫切,往往希望在治疗或服药后立即看到效果,性情急躁,这类患者心理变化大、冲突多[3]。
也有部分患者由于对自身冠心病病情的了解不确定性导致存在恐惧焦虑感。
1.2抑郁相对于焦虑而言,抑郁对冠心病患者造成的危险程度将更大。
抑郁状态下,患者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浓度会明显上升,若程度较重还需服用抗抑郁药物控制去甲肾上腺素浓度[4]。
另外,抑郁情绪可能造成身体糖皮质激素不断提升,诱发炎症出现,从而对冠心病进程产生加速影响。
1.3愤怒冠心病患者在长期服药下情绪更容易出现波动状态,表现出对医护人员和家人敌视,以及情绪上更容易愤怒、暴躁、激动、恼火[5]。
坦度螺酮对冠心病并发抑郁焦虑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娄涛;任明芬;王传升;张三强【期刊名称】《医药导报》【年(卷),期】2013(32)6【摘要】目的探讨坦度螺酮对冠心病并发抑郁焦虑患者的疗效.方法存在焦虑、抑郁症状的冠心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只给予冠心病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坦度螺酮20~60 mg·d-1,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及抑郁量表(HAMD)(17项)测量心理状况,并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价生活质量,应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完全依从率分别为68.97%,37.93%(P<0.01),治疗组HAMA评分及HAMD评分明显降低(P<0.01),生活质量中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心绞痛、心律失常及心肌梗死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冠心病并发抑郁焦虑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坦度螺酮,其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常规治疗.【总页数】3页(P744-746)【作者】娄涛;任明芬;王传升;张三强【作者单位】河南省精神病医院精神科,新乡,453002;河南省精神病医院心内科,新乡,453002;河南省精神病医院精神科,新乡,453002;河南省精神病医院心内科,新乡,453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1.4;R749.4【相关文献】1.循证护理策略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抑郁焦虑评分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 [J], 丁建红;姚永芳2.循证护理策略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抑郁焦虑评分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 [J], 丁建红;姚永芳3.针对性护理对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解文静4.坦度螺酮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合并抑郁焦虑患者疗效的研究 [J], 陈雪5.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杜复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影响分析岳玉国;邸军军;赵新国;陈伟良【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Flupentixol and Melitracen Tablets on anxious-depressive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Methods 120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ssociated with anxious-de-pressive symptom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 =63) and treatment group (n =57). All the patients received conventional therapy and nursing, while Flupentixol and Melitracen Tablets therapy was added to the patients in treatment group. 2 weeks after treatment, the relief condition of symptoms, changes of SAS and SDS scores, and arrhythmia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SAS and SDS scores in both group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P <0. 05). Both scores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 05). The remission rate of chest pain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 0. 05). The number of 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834.8 ± 396. 7)/24 h and (638.5 ± 232.0)/24h respectively,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P < 0. 05). Conclusion Flupentixol and Melitracen Tablets can significantly alleviate symptoms of anxious-depressive and chest pai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without increasing arrhythmia in a short term.%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将明确诊断为冠心病伴焦虑、抑郁症状的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57例)两组,均予心理干预及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心律失常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胸痛等临床症状的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示治疗组室性期前收缩治疗前为(834.8±396.7)/24 h,治疗后为(638.5±232.0)/24 h,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能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并缓解胸痛,且短期内无增加心律失常的风险.【期刊名称】《临床误诊误治》【年(卷),期】2011(024)006【总页数】4页(P21-24)【关键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冠心病;焦虑;抑郁【作者】岳玉国;邸军军;赵新国;陈伟良【作者单位】314000,浙江,嘉兴,武警浙江总队医院心内科;314000,浙江,嘉兴,武警浙江总队医院心内科;314000,浙江,嘉兴,武警浙江总队医院心内科;314000,浙江,嘉兴,武警浙江总队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临床常见疾病,发生、发展与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密切相关。
心理干预对中青年冠心病患者伴发抑郁情绪的效果评价【关键词】心理干预;冠心病;抑郁情绪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近年其发病率和病死率成逐年上升趋势,而且冠心病的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严重影响了中青年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患者常常会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其中抑郁的发生率最高[1],与患者的预后最为密切,因此及时的对中青年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理关于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对在我科住院的中青年冠心病患者62例进行心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选自2011年2月——2012年2月在安阳市中医院心病一科住院的年龄小于60岁的冠心病患者120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冠心病诊断标准,其中心理干预组62例,男45例,女17例,年龄28-59岁,平均年龄45.23±1.96岁;对照组58例,男40例,女18例,年龄32-57岁,平均年龄46.15±2.47岁。
1.2研究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扩冠、抗凝、抗心律失常等心内科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
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有高年资护士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治疗。
1.2.1心理干预的内容①组织患者及家属学习冠心病的基本知识,告知不良的情绪对冠心病影响,讲解冠心病患者的饮食,运动等生活细节问题。
并根据病情帮助患者制定合适的运动项目。
②与患者密切交谈,耐心倾听患者诉说,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了解患者需求,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③告知家属家庭支持治疗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对家属的陪护进行系统培训,指导家属如何安排患者的生活,协调患者的社会关系,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④发挥中医优势,讲解正确的养生方法,指导患者进行中医按摩以放松心情,消除杂念。
1.2.2评价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于两组患者入院后第一天,1周,2周后进行评定分析。
1.2.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