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教育技术与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应用

1、教育技术的名称演变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答:视觉教育阶段;视听教育阶段;视听传播阶段;教育技术形成和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

2、AECT教育技术1994定义
答: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技、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3、信息能力
答:信息能力是指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制造、传递、利用与评价的能力。

4、学习资源
答:学习资源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A,信息:主要指教学内容光焕发。如概念、规则、原理等;
B,材料:住处的载体。如课本、录音带、CAI课件等;
C,设备:加工、传递信息的工具。如幻灯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计算机、网络等;
D,人员:促进学习的人。如专家、教师、小组、同伴等;
E,场所:学习所处的环境。如教室、图书馆等;
F,资金学习所需的费用。如学费、培训费等。

5、教育技术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
答:第一阶段为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称为“直观教育技术阶段”。
第二阶段为19世纪末至20年代后期到20世纪40年代,称为教育技术初期发展的阶段,也称为“媒体技术阶段”。
第三阶段为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称为教育技术迅速发展阶段。
第四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称为系统发展阶段。
第五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起至今,称为网络发展阶段。

6、《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包括哪几个方面的规范要求?
答: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

7、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哪几个个方面?
答:一,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将日益突出;
二,教育技术将日益重视实践性和支持性研究;
三,教育技术将日益关注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心理研究;
四,更重视学习活动的设计与支持;
五,教育技术的手段将日益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

8、信息时代的教育面临着哪几方面的转变?
答:社会对教育信息化认识的转变;学校功能的转变;教师教学观的转变;学生学习观的转变。

9、论述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及其对媒体教学的指导意义
答:一,塔基的学习经验最具体、最直接,学习起来也最容易,越往上越抽象,塔的顶层经验最抽象,易获得概念,便于应用。
二,位于塔中部的视听媒体,易于培养学习者的观察能力,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学生经验的不足。
三,教育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上升到抽象。学习间接经验应尽可能以直接经验作为充实的基础,但也不能过分强调直接经验,要引导学生向抽象思维发展,使其形成概念。
四,在学校中,应用

各种教学媒体,可以使教育更为具体,从而形成科学的抽象。
事实中戴尔的“经验之塔”是一种关于学习经验分类的理论模型,它所阐述的经验与抽象程度的关系,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规律。因此,它不仅是视听教育理论的基础,也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10、媒体呈现力的要素
答:空间特性:指事物的形状、大小、距离、方位等;
时间特性: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持续时间、出现频率、节奏快慢等;
运动特性:指事物的运动形式、空间位移、形状变换等;
颜色特性:指事物的颜色与色调属性;
声音特性:指事物的声音与音效属性。

11、教学媒体开发的关键是软件的编制

12、在编制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答:答: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经济性。

13、利用教学媒体的基本原则
答:一,发展性原则;二,综合性原则;三,经济性原则;四,教学最优化原则。

14、教学媒体的选择依据
答:一,依据学习者的特征;
二,依据教学任务;
三,依据客观条件。

15、计算机在教育中的应用可以分为?
答:从计算机应用的功能上来看:
一,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二,计算机管理教学(CIM)。

从计算机应用的对象来看:
一,学习计算机;
二,用计算机学习;
三,从计算机学习

计算机辅助教育(CBE)是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的统称,它涉及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

16、K12是国际上对什么教育的统称
答:基础教育。

17、RSS代表的意思
答:RSS(Really Simple Syudication的缩写)是在线共享内容的一种简易方式(也叫聚合内容)。
网站提供RSS输出有利于让用户获取网站内容的最新更新。用户可以使用RSS阅读软件,在不打开网站内容的情况下阅读输出的网站内容。

18、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选择与设计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答:一,目标控制原则;
二,内容符合原则;
三,对象适应原则;
四,最小代价原则。

19、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特征?
答:一,教学资源处理数字化;
二,教学资源呈现多媒化;
三,教学资源传输网络化;
四,教学资源组织的超文本化;
五,教学资源的开放化和可增殖化。

20、什么是社会性软件?
答:社会性软件,或作社群性软件,是指任何支持群体交流的软件。
百度百科定义社会性软件如下:社会性软件是构建于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络之上的应用软件,在功能上能够反映和促进真实的社会关系的发展和交往活动的形成,使得人的活动与软件的功能融为一体。它的核心思想是一种聚合

产生的效应。它的核心内涵在于:互联网应用模式开始从传统的“人机对话”逐渐转变为“人与人对话。”

21、请至少列举3种社会性软件在教育中的应用,什么是P2P技术?
答:博客,Wiki,RSS阅读器;网络硬盘;

P2P是英文Peer-to-Peer(对等)的简称,又被称为“点对点”。对等技术,是一种网络新技术,依赖网络中参与者的计算机能力和带宽,而不是把依赖都聚集在较少的几台服务器上。通谷地讲,当你下载的时候,自己的电脑还要继续做主机上传,这种下载方式,人越多速度越快但缺点是对硬盘损伤比较大,对内存占用较多,影响整机速度。

22、请至少列举3种P2P资源
答:BT资源下载;电驴资源下载;迅雷资源下载。

23、Authorware7.0的源文件格式
答:.a7p

2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答:





25、多媒体CAI课件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步骤
答:





26、教学系统的组成
答:教育者;学习者,媒体和教学信息。

27、教学系统设计的变量
答:条件、方法、结果。

28、“瀑布”模式(系统方法的步骤)
答:分析:需求报告;设计:评估报告;实施:教学产品;评价:教学计划。

29、教学设计过程的五大基本要素
答: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生特片;教学策略;教学评价。

30、教学设计基本过程的四个阶段
答:前端分析阶段;学习目标的阐明阶段;教学策略的制定阶段;教学评价与修改方案阶段。

31、前端分析的内容
签:学习需要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

32、学习需要分析的目的
答: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确定教学设计是否是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
分析现有资源及约束条件,以论证解决该问题的合适途径;
分析问题的重要性,以决定优先解决的教学设计问题。

34、加涅的学习结果的分类
答: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

35、学习者特征分析内容
答:初始能力分析;一般特征分析;学习风格分析。

36、ABCD法
答:ABCD编写方法基本上反映了行为主义的观点,强调用行为术语来描述学习目标。A,对象;B,行为;C,条件;D,行为的标准。

37、ARCS模型
答:A,注意力(Attention);R,关联性(Relevance);C,自信心(Confidence);S,满意度(Satisfaction)。

38、教学策略的学习要素
答:教学前活动;内容呈现;学习参与;评价方式;后继活动。

39、教学策略的组成
答:所谓教学策略就是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不同的方式、方法、媒体的总和。
包括:
教学内容块的顺序安排;对教学中要包含的学习成分的描述

;教学时学习者如何分组的说明;为传递教学而做出媒体的选择。

40、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答:所谓形成性评价,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使活动效果更好而不断进行的的一种评价。它侧重于检查前一阶段的工作是否达到了规定的标准,与教学活动的关系是一种伴随的关系。
总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结束时,为了对教学活动的的成果作出全面鉴定而进行的一种评价。决结性评价注重的是教与学的结果,并以此来判断整个教学方案的有效性。

41、信息化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设计的学习理论指导
答:





42、信息化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答:





43、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评价标准
答:



44、教学评价的功能
答:




45、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定量评价、定性评价的概念
答:





46、多媒体课件开发的流程
答:教学软件的结构设计;多媒体素材准备;课件的编制;教学软件的试用;评价与分析。

47、多媒体课件开发的原则
答:教育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辅助性原则;适度运用原则;艺术性原则。

48、抛锚式教学环节
答:




49、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人本主义思想一般包括对自由和自治的信念,认为人类有能力克服遗传、个人历史和环境的限制而做出有意义的个人选择,强调个体重要性以及特殊的人类需要。
人本主义的教育基于类似的思想,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发展自我实现的个体,人本主义的教育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其目的是发展能够快乐地过有意义的生活的个体。人本主义教育首先考虑的是:发展感情方面的能力,形成情感需求,充分表达美,增强自我导向的控制能力。人本主义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对感情的理解、尊重和接受。

50、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原则
答:





51、专题学习网站的功能定位
答:





5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答: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
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5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开放层次可分为哪三个阶段
答: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全方位的课程整合阶段。

54、基于网络环境的协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答:协作小组;学习成员;辅导教师;协作学习环境。

55、基于网络支持的协作学习的特点
答:协作学习系统的交互性;协作学习系统的协作性。
(基于网络协作学习的优越性:
学习群体范围广阔;学习资源获取途径多样,内容生动丰富;群体教师共同参与教学过程;评价方式多样。

基于网络环境协作学习的作用;
有助于学习者个体的自我发展;有助于学习者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

56、根据所学的内容,联系实际情况,选择一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个多媒体组合的教案。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