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袋接种设备
- 格式:wps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4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报告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食用菌的基础知识。
2、掌握食用菌培养基的配置原理。
3、通过平菇、香菇、金针菇的栽培实验,掌握食用菌代料栽培的一般方法和栽培管理技术。
4、学习和掌握食用菌的组织分离法二、实验内容1. 代料栽培培养基的制备2. 培养基的灭菌3. 接种三、实验原理(食用菌的组织分离法食用菌的母种一般是采用孢子分离法或组织分离法得到的纯培养物。
利用食用菌子实体内部组织进行分离,是获得母种最简便的方法。
四、实验材料1、原种制作实验材料(1)食用菌:香菇、平菇。
(2)培养基:PDA培养基斜面。
(3)仪器或其他用具:75%酒精棉球、接种针记号笔等。
2、食用菌的组织分离(1)试剂:棉籽壳、麸皮、蔗糖、CaCO3(2)仪器或其他用具:平菇菌种、香菇菌种、金针菇菌种、姬菇菌种、茶树菇菌种、台秤、盆子、聚丙烯塑料袋、颈圈、封口膜、橡皮筋、高压蒸气灭菌锅、pH试纸(pH 5.5—9.0)、记号笔、麻绳等棉籽壳3900g 麸皮1000 g蔗糖50 g CaCO350 g自来水5000 ml pH 7.4~7.61、原种制作实验材料(1)拌料按培养料配方准确称取所需棉籽壳和麸皮放入大盆中用手搅拌混合均匀,将所需的蔗糖和CaCO3溶于水中,然后泼洒在棉籽壳和麸皮上,边加水边搅拌,直至均匀。
搅拌好后,焖30分钟,使培养料吸水均匀。
(2)侧培养水分培养料搅拌好后,用于抓一把培养料握在手中,攥紧,手指缝中有水印但无水滴滴下,这时的含水量适合,为60%—62%,若含水量不足,可再加少量的水,充分搅拌均匀,在检测,直至含水量合适为止。
(3)装袋边加边将培养料压实,装至3/4左右,袋口套上颈圈,用木棒在培养料中打一洞,盖上封口膜,用橡皮筋扎紧。
(4)灭菌126 ℃高压蒸气灭菌90分钟。
(5)接种栽培袋冷却到25℃左右,在超净工作台上用镊子或接种枪夹取所需菌种(1个鸡蛋大小)放入培养料袋的洞中。
食用菌具备较高的营养价值,富含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多糖以及微量元素等,不仅能够提供日常的人体所需,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此外,我国对于食用菌的栽培由来已久,有完整的文献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
因此,探讨我国食用菌的栽培现状及技术发展,结合其经济价值分析食用菌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进一步提升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食用菌在我国的发展概况1、发展历史我国历代以来均为农业大国,农业产业是国家综合发展的基础,不仅是民生之本,还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有关食用菌的栽培及研究,在我国可谓是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的《四时纂要》,当中便记载了栽培腐生菌的相关信息。
虽然如今看来其中的研究多浮于表面,但是无疑也为后世有关食用菌的栽培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历经了上千年的发展,大量食用菌类型逐步被人们所认知,各种栽培技术也被技术人员所发明和推广。
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大棚种植、智慧工厂、大数据农业园等。
发展至今,我国食用菌研究已经兼具科学性、实用性以及现代性,大量科学技术的应用及普及将食用菌研发推上了现代化发展的道路,对于食用菌种类研发也不断有新的进展,且我国农业市场庞大,食药用菌发展前景尤为可观。
此外,在世界需求方面,食用菌含有丰富维生素,能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被人们所熟知,食用菌的需求量在国内外市场上都得到了逐年稳步的增长。
自本世纪以来,世界食用菌市场每年保持6.1%的增速,2011年世界食用菌产量已达3500万吨,形成了产值数百亿美元的巨大市场。
2、栽培概况我国食用菌虽品类众多,目前我国已经进行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多达105种,为世界之最,而市场上常见栽培类食用菌只有20多种,且从产量结构上来看,仍是以香菇、黑木耳、平菇、双孢蘑菇、金针菇、杏鲍菇和毛木耳为主,上述其中菌类占据我国食用菌总产量的80%以上。
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4061.43万吨,同比增长3.2%,其中,香菇产量占食用菌总产量的29.33%,稳居第一;黑木耳紧随其后,平菇则处于三位,分别占食用菌总产量的17.44%和16.86%;此外,金针菇产量占食用菌总产量的5.63%、杏鲍菇产量占食用菌总产量的4.99%。
食用菌袋泡茶实验报告食用菌实习报告实习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各类食用菌形态特点,生产制作流程及科研生产现状实习地点:北京市房山区农科研究所一、房山区食用菌概述为了更好地学习食用菌栽培学,我们来到了北京市房山区的农科研究所进行实地调查,房山区是京郊食用菌产业大区。
目前,房山区食用菌栽培总面积已达到500万平方米,食用菌年总产量达1.81万吨,年总产值达1.1亿元,从业人员1.2万人,带动农户户,栽培品种以平菇、香菇、双孢菇等为主要当家品种,除此之外,还建设了食用菌主题园,集文化展示、科普培训、休闲观光、餐饮娱乐、信息交流于一体的科技园,为房山区食用菌营造一种产业文化,进一步扩大房山区在食用菌产业的影响力。
二、食用菌生产机械设备在这里我们看见了真使生产设备,存有技术人员为我们传授生产菌袋的制作过程,存有粉碎机、搅拌机、传送带、装袋机、培育室等等,这些使我们更加的介绍了食用菌前期的制作。
先由粉粹机将原料需以的秸秆等大型料物展开消灭,再将培养料所需的各物质按比例放进搅拌机展开烘烤,边烘烤边搅拌并使之搅匀,烘烤分成两级,经二级烘烤光滑后存有传送带传输至装袋机,工人套袋后培养料自行放入,然后杀菌——注射——培育,并使菌种生长,这些过程均必须无菌操作。
三、房山区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经查阅一些资料可得知,房山及周边地区野生菌种资源丰富,占北京市食用菌总产量的50%以上,在供应北京市和周边市场的同时,20%的鲜菇和加工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在大面积生产平菇的同时已开发出草菇、金针菇、白灵菇、杏鲍菇、茶树菇等10多个优新品种,通过反季节生产实现了周年生产四季有菇,目前,房山区食用菌栽培品种达到20多个,以白灵菇、杏鲍菇等高价位品种为主的食用菌栽培面积逐年扩大,示范推广了20多项栽培技术,完善了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基本实现了四季有菇,周年生产,全区食用菌良种覆盖率已超过80%。
四、房山区食用菌产业发展存有的问题 1、菌种采用与管理混乱一是生产秩序混乱,没有专业权威的供种单位,导致菌种在生产过程中退化、污染、甚至出现绝产现象。
福建省食用菌工厂化装备发展思路初探陈声佩(福建省机械科学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05)摘要:福建省在食用菌生产上已形成独特的发展格局。
随着工厂化、规模化生产程度的进一步提高,食 用菌工厂化装备的发展已滞后于生产需求。
文章通过对食用菌产业及加工装备的现状及发展需求,提出食用 菌工厂化装备发展思路及研究方向的初步思考。
关键词:食用菌;工厂化;装备;发展 中图分类号:S 238文献标识码:AI 你遣农机农•机械化第4朋I FUJIAN NONGJ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近年来食用菌生产在生产工艺、生产数量及生 产规模等方面均取得巨大进展,但在发展的同时,也 日益显现出装备系统性不足,装备研发严重滞后于 生产等因素的困扰。
本文对福建省食用菌产业的现 状及发展进行分析,初步探讨食用菌装备发展思路 及研究方向。
1福建省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现状福建省是食用菌生产加工大省,拥有的食用菌 资源丰富,现有栽培品种多样。
据最新统计,福建省 近年来已查明的各种大型真菌多达400种以上,其中 可栽培的食用菌有40多种;已规模生产的食用菌有 20多种,如杏孢菇、金针菇、秀珍菇、平菇、香菇、茶树 菇、双孢蘑菇、草菇、银耳、黑木耳、竹荪、姬松茸等; 还有常见的药用菌,如灵芝、茯苓、猴头菌等。
根据 《福建省统计年鉴》统计,近10多年来福建食用菌产 量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从2002年的46.3万吨增加 到2010年的76.3万吨。
由于工厂化生产的推动, 2015年食用菌产量更是达到113.20万吨。
全省食用 菌产值亿元以上的县市有21个,产值3亿元以上的 有6个。
依赖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气候优势和技术优势,福建省推行适地适栽,已形成独具特色的食用菌 发展格局:闽东南沿海地区的粪草生菌产业带,以及 闽西北山区的木生菌产业带。
食用菌栽培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食用菌栽培实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菌丝体的接种和培养,探究食用菌的栽培方法,了解食用菌的生长过程,并研究其适宜的生长环境和培养条件。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 食用菌菌种(如平菇、香菇、金针菇等)- 栽培基质(如稻壳、麦秸、木屑等)- 培养皿或培养箱- 实验工具(如喷雾器、塑料薄膜等)2. 实验方法:1) 准备培养基质:将稻壳、麦秸或木屑等材料进行破碎和处理,保持适宜的湿度和通气性。
2) 接种培养基:将食用菌菌种均匀地撒在培养基质上,并用喷雾器喷水保持湿度。
3) 培养条件控制:调整培养箱或培养皿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4) 观察生长情况:每天、每个阶段都要观察食用菌的生长情况,包括菌丝体的扩张、菌盖的生长、子实体的形成等。
5) 收获和保存:当菌盖完全形成并有成熟的子实体时,可以进行收获,注意保存采集到的菌体以备以后的研究或食用。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经过实验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和讨论:1. 培养基质的选择和处理:不同种类的食用菌对培养基质的要求不同。
例如,平菇适合在稻壳上生长,香菇和金针菇适合在木屑上生长。
同时,对于培养基质的处理也很重要,破碎和处理能提供更好的通气性和湿度,有利于菌丝体的生长。
2. 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不同种类的食用菌对温度和湿度有不同的适应性。
一般来说,食用菌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0-30摄氏度,湿度在70-90%之间。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和湿度都会影响菌丝体的生长和子实体的形成。
3. 光照条件的影响:不同种类的食用菌对光照的需求也不同。
有些食用菌需要光照来刺激子实体的形成,而有些则需要暗处或弱光照以促进菌丝体的生长。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光照条件来增加菌体的产量和品质。
四、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食用菌的培养成功与否,与培养基质的选择和处理密切相关,同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因素也会对食用菌的生长产生明显的影响。
食用菌种植项目可研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示范项目2、建设单位:3、项目建设性质:新建4、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建培养房900平方米,培养架3000平方米。
购制冷机25台,锅炉1台,灭菌锅4个,接种箱20台,以及装袋机、搅拌机、粉碎机等生产设备。
年产杏鲍茹24万公斤,草茹9万公斤。
5、建设总投资:项目建设总投资205.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92.2万元,流动资金投资13.3万元。
资金来源渠道为:拟申请财政拔款150万元,建设单位自筹55.50万元。
6、经济效益:投产后年销售收入255万元,年利润78.68万元,缴纳所得税后年净利润52.72万元。
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33.37%,财务净现值218.91%(IC=10%),投资回收期3.89年,投资净利润率38.29%。
项目经济效益好,抗风险能力强。
二、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近年来,全球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速度很快,每年以7-10%的速度增长,而我国年增长速度更是高达20%左右,并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由于食用菌尤其是食药兼用的菌类具有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低热量的特点,含有丰富的无机盐类和可食性纤维素,富含氨基酸、真菌多糖、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对提高人体免疫力、防癌抗癌、抗衰老等具有明显的食疗价值。
食用菌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味道鲜美。
它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倡导的二十一世纪天然、营养、健康的保健食品要求,因而倍受人们的青睐。
食用菌作为国际公认的健康食品,在国内外市场极为畅销,每吨售价达4000—10000元人民币,价格看好,效益可观。
有人预测21世纪的食品重点是保健食品和功能食品,而食用菌正是保健食品的佼佼者,它无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目前发达国家年人均占有蘑菇量已达20公斤,而我国仅5公斤。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科学膳食意识的不断提高,食用菌市场发展潜力很大。
因此,开发食用菌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晋城市发展食用菌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晋城市适合种植食用菌的栽培材料十分丰富。
食用菌栽培袋接种设备
1、进行接种操作的相对洁净区域或房间叫无菌室或叫接种室。无
菌室达到—定的无菌程度,面积—般4—6平方米,高度2—2.2米。
室内地面、墙壁平整光滑,水泥墙面涂刷油漆或防水、防霉涂料,也
可装贴塑面板和杀菌瓷面砖。无菌室的门要和工作台保持—定距离,
通常采用左右移动拉门,有条件装用超净工作台,效果更好。
以化学灭菌消毒的无菌室称为化学灭菌无菌室。食用菌栽培大多
数采用这类无菌室。用过滤空气净化环境的无菌室用于机械、物理灭
菌无菌室,也称洁净室。洁净气流分层流式和乱流式两种,乱流式洁
净级别低,用于工业生产。食用菌接种室常在旧建筑上改造,需增添
有技术走廊的乱流洁净室。一般工作区要求空气洁净度达到100级,
温度23-25℃,相对湿度50-65%,水平层流速度0.3-0.5米/秒。
2、无菌室使用注意事项
(1)使用前 ①用紫外线灭菌15-30分钟,或用5%石碳酸、3%
煤酚皂液喷雾后,再开紫外线灯灭菌;②用富尔马林—甲醛熏蒸;③
用臭氧发生器杀菌30分钟后。三种方法交替使用,效果更好。一般
使用10-30天后,再灭菌一次。应特别重视进入无菌室前的人身净化
和熟悉操作要求。
(2)灭菌效果检验 方法是在室内一定高度放臵若干葡萄糖琼脂
培养丛玻璃皿,顺次打开皿盖5分钟,然后盖上皿盖,连同对照的玻
璃皿一起放臵到温度为30℃的培养箱中培养3天,观察菌落数。每个
玻璃皿内杂菌落数超过3个为不合格。若有不合格的,应检查重来,
直到合格为止。
3、紫外线灭菌灯
用于灭菌的紫外线灯光装臵叫紫外线灭菌灯。紫外线分长波紫外
线和短波紫外线,长波紫外线用于保健治疗,短波紫外线用于灭菌。
(1)灭菌原理。紫外线灭菌是当微生物菌体被紫外线照射并吸
收了紫外线后,引起细胞内的氨基酸、原浆蛋白、酯的化学变化,使
细胞变性,从而导致细菌死亡。
(2)使用注意事项。紫外线属低能量的电磁辐射,穿透力很差,
影响紫外线灭菌的因素有:
①空气中的尘粒与湿度。当空气中含800-900个/立方米尘粒时,
灭菌效果降低20-30%;当相对湿度由33%增至56%时,灭菌效果减
为原来的1/3。
②环境温度。大多数灯管设计在25-40℃条件工作,如果外界温度
由27℃减低到4℃时,输出能量要减低65-80%。
③紫外线对固体的穿透力。凡可见光不能穿透的物质,紫外线亦
不能穿透,对聚氯乙烯薄膜开始可以透过30%以上,但是经6小时
照射后,由于薄膜变性透过率<3%,因此,用紫外线灭菌、消毒仅限
于被照射的物体表面和空气。
④紫外线管要保持清洁。灯管上的灰污、油渍会减弱紫外线辐射
量,应经常用酒精纱布擦净,擦后也不能触摸。灯管寿命约2000小
时,必须定时更换。一般10-30平方米的房间需30瓦灯一支,照射
30分钟后,挂上遮光布30分钟则效果更好,也防止对人体的危害。
4、臭氧发生器。紫外线照射空气后会产生臭氧,产生臭氧的设
备称为臭氧发生器。
(1)灭菌机理。臭氧能使有机物氧化分解,是很有效的灭菌剂。
臭氧灭菌的气体扩散作用,对密闭的箱室内部无灭菌死角,所以灭菌
速度比紫外线快1-2倍,比药物快8-12倍。臭氧灭菌无残毒,只需
30-40分钟臭氧就能自行还原成氧气。对食用菌的生长和生育抑制也
有效。
(2)常用机型。国产常用的臭氧灭菌器有FCY系列环境消毒灭
菌器和MQ系列消毒灭菌器。SS-2801系列空气净化器属于空气高压
电晕放电产生负离子和臭氧的设备,风速为1-2米/秒,适用于为接
种室提供灭菌空气、菇房灭菌、食品短期保鲜、人防工程空气净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