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仁分子生药学研究报告进展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1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薏苡仁分子生药学研究进展

陈羽迪

【摘要】:薏苡(Coix lacryma-Jobi L.var.ma-yuen(Roman.)Stapf)为禾本科蜀黍族薏苡属植物,其干燥成熟种仁称薏苡仁( Coix seed) ,又名薏米、菩提子、六各米和胶念珠等[1]。早期药理研究表明,薏苡仁具有解热、镇静、镇痛等功效,对离体心脏、肠管、子宫有兴奋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薏苡仁具有抗肿瘤、提高免疫力、降血糖血钙、降压、抗病毒及抑制胰蛋白酶、诱发排卵等药理活性。近年来,对薏苡仁中具有药理作用的有效成分的分析已有大量的报道,笔者对薏苡仁的主要活性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薏苡仁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综述薏苡仁的。

【关键词】:薏苡仁康莱特抗肿瘤机体免疫力药理活性

1 化学成分

薏苡仁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酯类、不饱和脂肪酸类、糖类及内酰胺类等。其中,酯类是首先被发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成分,也是报道最多最受关注的化学成分,在中国临床上已得到普遍应用的康莱特注射液( KLT) 的有效成分便是提自薏苡仁中的酯类。1961 年,日本东京大学学者Ukita Chunoshin 首次从薏苡仁中分离出薏苡仁酯并人工合成,认为是抗肿瘤的活性成分。通过TLC 法、GC 及GC -MS法分析,认为薏苡仁抗癌活性成分中油脂性的成分是甘油三酯,并测得平均

相对分子质量为870. 97,脂肪酸残基为十六碳烷酸、十八碳烷酸、十八碳一烯酸、十八碳二烯酸。薏苡仁的丙酮提取物对小鼠移植瘤有抑制作用,其中的活性成分是一些酸性碎片。利用气相-液相色谱法分析,证实这些活性成分是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用酸水解纸层析法测得的薏苡仁多糖( coixan) 含有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半乳糖、葡萄糖,又采用凝胶过滤法测定分

子量,得coixan 分子量约为1. 5 ×104[1]。从薏仁麸皮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出5 种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用UV、IR、NMR、MS 等多种方法测定化学结构,最终确定是5 种内酰胺类化合物[2]。

2 有效成分研究进展

2.1

甘油三酯薏苡仁中脂肪油含量为7.2%。对薏苡仁的抗癌研究始于20 世纪50 年代,但直到1995 年薏苡仁油注射用乳剂即康莱特注射液( 含薏苡仁油10.0%) 才被国家正式批准用于抗癌治疗,现已作为一种较为理想的抗肿瘤药物广泛应用于肺癌、胃癌、肝癌、胰腺癌、鼻咽癌和肾癌等的治疗或辅助治疗。其具有控制肿瘤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控制癌性积液、抑制血管生成和提供高能量营养等多种功效,而且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目前普遍认为薏苡仁油中起主要作用的成分为甘油三酯,它是首先被发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成分,也是最受关注的化学成分。目前共有12 种甘油三酯得到了鉴定,其中含量大于3.0%的有XX油酸甘油酯、二亚油酸甘油酯、棕榈酸二亚油酸甘油酯、亚油酸二油酸甘油酯、棕榈酸亚油酸油酸甘油酯、三油酸甘油酯和棕榈酸二油酸甘油酯等7

种,总量占甘油三酯的90.0%以上。组成甘油三酯的脂肪酸主要为棕榈酸、亚油酸、油酸和硬脂酸,其中硬脂酸含量较少[2]。亚油酸是人体自身无法合成的必需不饱和脂肪酸,是细胞膜的必要成分,它在人体内不仅能阻止血栓形成,而且能够降低甘油三酯和血清胆固醇,是心血管患者的良好辅助治疗剂[3];

人体对油酸的消化吸收率较高,油酸含量高,有利于人体对脂肪的消化吸收; 此外,现代肿瘤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证明,油酸具有抗肿瘤作用[4]。

2.2

薏苡内酯现代中西医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薏苡中的有效成分———薏苡内酯( 薏苡素,Coixol,C8H7O3N) 对肌肉具有收缩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静、抑制、镇痛及降温与解热作用,还具有降低血压、抗菌等功效。此外,薏苡内酯还具有保健抗衰美容之功效[5]。由于薏苡内酯含内酯环,属于内酯类,可根据内酯的性质提取、分离、鉴定,如内酯易溶于甲醇、乙醇、氯仿和苯等

溶剂[6]。

2.3

薏苡多糖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薏苡仁多糖( Coixan)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前人从薏苡仁中分离提取薏苡多糖,观察其对多种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口服给予薏苡仁多糖对正常小鼠无明显降血糖作用; 腹腔给予薏苡仁多糖50 和100 mg /kg 时,能降低正常小鼠、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和肾上腺素高血糖小鼠的血糖水平,且呈量效关系。薏苡仁多糖通过抑制肝糖原分解、酵解,抑制糖异生作用,从而达到使血糖水平降低的目的[7]。此外,薏苡仁多糖还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苗明三等研究发现发现,薏苡仁多糖可显著提高

免疫低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促进溶血素及溶血空斑形成及淋巴细胞转化[8]。

2.4

甾醇类化合物薏苡仁中含有多个甾醇类化合物,目前报道的有阿魏酰豆甾醇( Feruloyl stigmasterol) 、阿魏酰菜子甾醇( Feruloy ampeaterol) 、芸苔甾醇

( Ampesterol) 和α,β-谷甾醇及豆甾醇[9]。

2.5

茚类化合物从薏苡仁甲醇室温冷浸提取物中,用HPLC 法分离纯化得到一个新的具有抗菌活性的茚类化合物[10]。

2.6

三萜类化合物从薏苡仁中得到的三萜类化合物有2个,分别是软木三萜酮( Friedelin ) 和异乔木萜醇( Isoarborinol) [11]。

2.7

生物碱类化合物目前仅从薏苡仁的水浸提取物中分到一个生物碱类化合物,为四氢哈尔明碱的衍生物[6]。

2.8

其他化合物此外,薏苡仁中的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也起到一定的药理作用。研究表明,薏苡仁蛋白质中含有丰富的精氨酸、赖氨酸、缬氨酸和亮氨酸等多种人体必需且体内又不能合成的氨基酸。其中缬氨酸含量占45.0%,亮氨酸占21.0%,谷氨酸占15.0%,胱氨酸占3.3%,脯氨酸占2.0% ~3.0%,

精氨酸占1.7%。另外,薏苡仁含P、Fe、Zn 等29 种元素及多种B 族维生素[12 -13]。

3 药理活性及机制

3. 1 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薏苡仁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主要包括抑制肿瘤血管的形成、促进细胞凋亡和抑制细胞增殖、对酶的抑制调节等几个方面。

3. 1. 1

抑制肿瘤血管的形成肿瘤血管的形成又要受多种因子的调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 就是其中重要的调控因子。VEGF 可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途径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间质中血管的形成。采用主动脉无血清培养模型检测康莱特( KLT) 对血管生成的作用,结果证明: KLT 对肿瘤血管的生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认为抑制血管生成是KLT 抗肿瘤的途径之一[3]。通过建立动物肿瘤模型,免疫组化实验显示: KLT 大、中剂量均可下调S180 瘤体内VEGF、bFGF的表达,说明KLT 对肿瘤血管的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降低VEGF、bFGF 的表达可能是其抑制肿瘤血管形成的主要机制之一[4]。3. 1. 2

促进细胞凋亡和抑制细胞增殖肿瘤发生的本质在于细胞增殖与凋亡的调节

失控,使本应脱离细胞周期而停止增殖或应自行凋亡的细胞不断进入细胞周期,从而出现无限制、自主的细胞增生和分裂,表现为肿瘤细胞在数量上无限制的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