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教学计划
- 格式:docx
- 大小:30.96 KB
- 文档页数:13
田径教学计划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田径》必修模块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1.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①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②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与健康行为。③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④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受益。
2.《田径类》是所有高中学生共同必修的内容,它在促进学生体能发展和意志品质培养方面有重要作用。《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求每一个高中学生在三年的高中学习生活中至少必修1学分,此模块教学以保证每一位高中学生在《田径》类项目中修满1学分。
二、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
①知道科学参加田径锻炼的原则,积极参加田径类运动并养成良好的田径锻炼习惯。②根据自身情况设置锻炼目标、制定锻炼计划并按计划坚持田径锻炼;③能用简单方法了解自己的体能变化并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的体能测试结果。
2.运动技能
①通过收听或观看有关体育节目或阅读报纸或上网等手段,对国内外重大体赛事了解,懂得竞技运动与健身运动与体育锻炼的区别,认识田径运动对身体、心理 健康和社会适应的价值。②积极学习并运用所学田径知识与运动技能进行健身活动,积极参加各种田径类体育比赛。③了解田径运动中出现的创伤、扭伤的简易处理方法。
3.身体健康
①通过田径类项目的学习发展学生的上、下肢力量与腰、腹肌力量和耐力。②了解田径运动对进一步发展体能和提高运动能力的作用,以及对其他运动项目技术和技能与进行选项学习的促进作用。③形成良好的田径运动习惯和健康行为。
4.心理健康
①通过参加田径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并在田径运动中运用所学方法调节情绪。②设置合理目标,使自己在田径运动中不断提高田径运动能力,并在此过程中体验成功。③努力克服田径运动中的心理恐惧等现象,体验在困难环境中或在具有挑战性的运动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三、模块教学计划表
单元名称 具体内容 教学重点 授课节数
田径运动知识 内堂课:田径运动知识简介 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 1
短跑 途中跑 培养学生协调放松跑的能力,发展学生快速跑的身体素质。 3 途中跑
接力跑
跨栏跑 起跑跨越第一个栏 以多种教学、锻炼手段,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 2
栏间跑
中长跑 途中跑 发展学生体能,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与拼搏精神。 2
全程跑
背越式跳高 助跑和起跳相结合 理解背越式跳高的锻炼价值,掌握发3
学习改进过杆技术
完整技术 展体能的方法,提高跳跃能力,体验运动带来的成功感、喜悦感。
挺身式跳远 助跑与起跳 掌握助跑与起跳的结合技术,改进与提高完整动作,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 3 改进腾空和落地技术
完整的挺身式跳远
滑步推铅球 改进最后用力的技术 发展肌肉的爆发力,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培养遵守纪律的优良品质和拼搏向上的精神。 3 改进滑步技术
完整技术
测试 学生自主选择两项测试项目 体现自主性,选择性。 1
四、各单元教学计划:
表一:短距离跑
项目 短距离跑 课时 3
教学
目标 1.懂得短距离跑的技术原理,知道三种以上提高速度的练习方法。
2.掌握短距离跑的途中跑、接力跑的动作技术,提高短距离跑的运动技术水平。
3.发展学生的速度素质,增强体能。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和积极进取、勇于拼搏的精神。
课次 教学内容 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学习策略
1 途中跑 1.重点:协调、放松跑能力。
2.难点:正确动作技术运用 1.跑的专门性练习(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车轮跑)
2. 分组作摆臂练习,一组做另一组纠正。
3. 60-80米中速跑,注意正确摆臂。
4. 放松大步跑40-60米中速跑练习。
2 途中跑 1.重点:途中跑速度素质发展
2.难点:协调、放松跑能力。 1.在跑道上设置不同距离的标志物、标志线进行提高步幅与步频的练习。
2.高抬腿跑40米接后蹬跑60米跑,改进前摆技术。
3.后蹬跑30-50米加速跑,改进后蹬技术。
4.用80%的速度跑60-100米,重复练习。
3 接力跑 1.重点:相互理解、主动配合。
2.难点:传、接棒的配合, 1.原地练习传、接棒技术。
2.两人一组做原地、走步、慢跑的有信号的传接棒练习。
3.反复在40-60米的中速跑中做有信号的传接棒练习。
4.在快速跑中进行有信号的传接棒练习。
教学
建议 1.在设计课堂教学时不是要过多、过细地追求动作技术细节,而是要以技术动作的学习与改进为载体,提高短距离跑的能力。
2.课堂教学的设计应以学生为主体,设置多种多样的练习方法、创设情境以提高学生兴趣,增强学生体能。
3.对技术的改进多从学生身体素质、意志品质、运动能力及对技术的认识和理解的角度去分析。
4.对于学生的拼搏、创新精神和抗挫折的精神,教师应及时表扬与鼓励。
表二:跨栏跑
项目 跨栏跑 课时 2
教学
目标 1.知道跨栏跑的技术原理与方法,懂得跨栏跑的竞赛规则。
2.掌握跨栏跑的技术和方法,并能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运用跨栏跑技术进行锻炼。
3.发展速度、弹跳、力量、柔韧、节奏感、时空感等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
4.培养学生勇敢、果断、不畏困难、勇于进取的心理素质和体育精神。
课次 教学内容 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学习策略
1 起跑跨越第一个栏 1.重点:跨栏步
2.难点:上体抬起的时机 1.在走动中迈过一定高度的小垫子,强调起跨腿侧摆,同侧臂前伸。
2.慢跑中越过低栏或小垫子,强调攻栏腿高抬、下压。
3.按能力分组,采取不等高、不等距或都不等的方法进行练习。①站立式起跑以较快的速度跑8步,在栏侧或标志点做起跨动作。②在地上画线,熟练掌握适宜步长与节奏。③站立式起跑,跑八步跨越第一个栏,保证跑动轻快、起跨积极、过栏后保持跑速。④蹲距式起跑跨越第一个栏,要求身体抬起比短跑早,步幅增长的快,重心要高。
2 栏间跑 1.重点:节奏
2.难点:体验成功,增强信心。 1.跑过适宜距离的实心球,学习体会栏间跑的节奏,培养运动感觉。
2.用适合于自己的节奏在跑动中侧过3-5个栏。
3.用较合理的节奏跑动中连续过两个栏。
4.跑动中连续过3-5个栏的练习。
教学建议 1.不过多地追求动作技术细节,要以多种多样的教学、锻炼手段,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及灵敏等身体素质和髋关节的灵活性,提高跑的能力。
2.适当地介绍一些跨栏跑的技术原理、竞赛规则等知识。
3.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设置不同难度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逐渐消除畏惧心理,使学生在不断进步中增强自信。
4. 充分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提供多种练习形式让学生自主选择,不断创新。
5.注意教学安全及与短跑相结合,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展学生的体能。
表三:中长跑
项目 中长跑 课时 2
教学
目标 1.知道中长跑的技术,正确认识中长跑对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2.掌握中长跑技术,懂得合理分配体力、正确的呼吸方法,正确处理好极点与第二次呼吸。
3.发展肌肉的有氧耐力,跑的能力,增强体能。
4.培养学生自我调控能力和吃苦耐劳,坚毅顽强的良好的意志品质。
课次 教学内容 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学习策略
1 途中跑 1.重点:呼吸的节奏与深度。
2.难点:跑速与节奏 1.中速跑150-200米,体会中长跑的途中跑技术。
2.进行200米或400米的分段跑练习,要求跑速中等、均匀、步子轻快,体会跑速与所用时间的关系。
3.重复跑400-600米,注意呼吸方法与深度。
2 全程跑 1.重点:动作轻松自1.定距离跑。2000-3000米。注意同学间团结协作、互相帮助。
然、重心高而平稳。
2.难点:合理分配体力。 2.定时跑,3分钟或12分钟定时跑。请注意按个人的速度感觉,计划分配体力,较好的克服“极点”反应,完成全程。
教学建议 1.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应充分重视中长跑的技术教学,结合学生的速度、时间等运动本体感觉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中长跑的技术,发展学生跑的能力,并进行良好的意志品质教育。
2.以学生的个人体力分配为切入点,充分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设计不同距离、不同时间的中长跑,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 充分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提供多种练习形式让学生自主选择,不断创新。
4.注意挖掘中长跑教学的潜在功能,并与其他运动技能的教学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注意教学安全不仅注意传授安全的运动处方,还要注意根据学生身体的个体差异和身体状况区别对待,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展学生的体能。
6.结合中长跑的“极点”反应,对学生进行顽强意志品质、拼搏精神、吃苦耐劳、敢于挑战自我、不甘落后等思想教育。
表四:背越式跳高
项目 背越式跳高 课时 3
教学
目标 1.知道背越式跳高动作方法和技术原理,知道三至五种发展跳跃能力的方法。
2.基本掌握背越式跳高的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及对腾空动作的控制技术,掌握三至五种发展跳跃能力的方法。
3.发展学生对腾空动作的控制能力及跳跃能力,促进身体健康。
4.培养学生勇于克服障碍和困难,敢于超越自我、迎接挑战的精神。
课次 教学内容 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学习策略
1 助跑和起跳相结合 1.重点:助跑与起跳的结合
2.难点:助跑的速度与节奏及准确起跳点的选择。 1.学习和改进弧线助跑技术,身体适度内倾,有速度和节奏。
2.1-3步助跑,在半径10米左右的圆周上,做连续起跳练习。
3.8-10步助跑,在横杆前跑过。
4.8-10步助跑,在起跳点做起跳练习。
2 学习改进过杆技术 1.重点:腾空动作的控制技术
2.难点:展胸、展腹、髋上挺 1.背对海绵包,双脚起跳,空中成“背弓”然后用肩背着垫子。
2.8-10步助跑起跳后,背越上海棉包。
3.8-10助跑起跳、过杆练习。(橡皮筋代替杆)
3 完整技术 1.重点:助跑与起跳的衔接
2.难点:过杆与落地动作 1.沿直径20米的圆圈做加速跑。要求:身体适度内倾,保持好平衡。
2.沿螺旋形弧线加速跑,逐渐缩小圆圈直径,逐步体会跑进中身体向内倾斜的感觉。
3.先沿直线跑,然后切入弧线跑。体会由直线到弧线身体的变化。
4.沿弧线跑三至五步,完成起跳动作。节奏合理,动作协调。
5.五步弧线助跑,起跳头触高物。要求:快速起跳充分向上。
6.海棉包前,确定助跑弧线的起跳过杆练习。要求:节奏合理、连贯,起跳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