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葵花课外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9
《青铜葵花》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青铜葵花》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及主题思想,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享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人物命运,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导入:《青铜葵花》简介,作者介绍,作品背景。
2. 精读:选取作品中的精彩片段进行阅读,分析人物性格,理解作品主题。
3. 讨论与分享:分组讨论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主题思想,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青铜葵花》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及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
2. 学具: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青铜葵花》的故事背景,作者及作品简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精读:选取作品中的精彩片段进行阅读,引导学生关注人物性格,理解作品主题。
3. 讨论与分享:分组讨论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主题思想,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人物命运,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六、板书设计1. 《青铜葵花》阅读推荐课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根据教学过程逐步呈现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等。
七、作业设计1. 阅读作业:阅读《青铜葵花》全文,做好读书笔记。
2. 写作作业:结合作品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角色的文章。
《青铜葵花》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阅读《青铜葵花》,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思辨能力。
二、教学内容《青铜葵花》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长篇小说,此次教学将重点关注以下内容:1. 故事背景和情节:学生了解小说的作者、出版时间和写作背景,把握故事的主要情节。
2. 人物形象和性格: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3. 文学风格和主题:理解小说的文学风格和主题思想,进一步深化对整篇小说的理解。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青铜葵花的形象,引起学生对小说的兴趣。
2. 简要介绍《青铜葵花》的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步骤二:阅读理解1. 教师带领全班齐读课文,学生跟读,师生一起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分析课文中一个重要情节,并展示给其他小组。
3. 全班讨论:根据小组展示的情节分析,全班共同探讨课文的主要故事情节,确保每个学生都对故事有全面的理解。
步骤三:人物形象和性格分析1. 分组活动:将学生继续以小组为单位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并用课文中的语句为支撑进行解读。
2.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负责展示一个人物的形象和性格,其他小组可以提出补充和建议。
3. 全班总结: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的内容,全班共同总结出每个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特点。
步骤四:文学风格和主题分析1.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小说的文学风格,比如描写手法、叙事结构等方面,着重引导学生注意作者的写作技巧和风格特点。
2. 学生针对小说的主题思想进行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并用具体的情节和细节进行支撑。
3. 教师点评和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小说的文学风格和主题,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
步骤五:写作训练1. 学生根据自己对《青铜葵花》的理解和感悟,进行写作训练,可以是书评、读后感等形式。
2. 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为彼此提供评论和建议。
《青铜葵花》阅读指导课教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青铜葵花》这本教材的第13章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青铜与葵花的相遇、青铜家的生活、葵花在青铜家的第一天。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把握《青铜葵花》的基本情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对作品中人物的情感体验和审美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体会亲情、友情等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人物内心活动的理解和分析。
教学重点: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品中的美好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青铜葵花》、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课件中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青铜与葵花的第一次相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朗读:让学生朗读第13章,了解故事情节。
3. 讲解:对重点词语、句子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4. 例题讲解:分析青铜与葵花相遇时,两人内心的活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析青铜与葵花的人物形象。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探讨青铜与葵花的感情变化。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青铜葵花》第13章阅读指导2. 板书内容:故事情节:青铜与葵花的相遇、青铜家的生活、葵花在青铜家的第一天人物形象:青铜、葵花情感体验:亲情、友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青铜与葵花相遇时,两人的内心活动。
分析青铜与葵花的人物形象,并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论证。
2. 答案:青铜与葵花相遇时,两人内心都充满了好奇和惊喜。
青铜形象:勇敢、善良、有爱心;葵花形象:聪明、可爱、坚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青铜葵花》的后续章节,深入了解人物命运。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人物情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亲情、友情,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青铜葵花》整本书阅读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青铜葵花》的整体理解和感悟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3. 促进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4.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体验生活,提升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内容:《青铜葵花》整本书阅读。
2.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青铜葵花》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和作品主题。
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组织小组讨论,进行课堂分享。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青铜葵花》,使学生理解和感悟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和人物性格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教学PPT。
2. 学具:学生阅读《青铜葵花》的书籍、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青铜葵花》的封面和简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引导: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提醒学生关注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和作品主题。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和理解。
4. 课堂分享:每个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课堂分享,分享小组的讨论成果和阅读感悟。
5. 教师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分享和讨论,进行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6. 课堂练习:教师布置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学生进行练习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青铜葵花》整本书阅读课2. 板书内容:故事情节人物关系作品主题阅读感悟七、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和自主阅读,完成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
2. 作业要求:学生要认真完成作业,做到答案准确、书写清晰。
八、课后反思2. 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感悟能力。
3.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提升,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培养阅读习惯和提高阅读能力。
《青铜葵花》阅读交流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简要介绍《青铜葵花》的作者、背景和故事梗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2 学生分享自己阅读《青铜葵花》的感悟和心得,促进彼此的交流。
1.3 明确本节课的目标:深入理解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情节和主题,提升阅读与表达能力。
第二章:人物分析2.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包括青铜、葵花等,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动机和成长变化。
2.2 学生分组讨论,选取自己喜欢的人物进行详细分析,分享对人物的理解和感悟。
2.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同学共同探讨,形成对人物的全面认识。
第三章:情节梳理3.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小说主要情节,引导学生关注情节的发展和转折点。
3.2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论对情节的理解和感受,分享与自己相似的经历。
3.3 教师引导学生从情节中提炼出小说主题,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第四章:主题探讨4.1 教师引导学生从小说中挖掘主题,如勇气、友谊、成长等。
4.2 学生分组讨论,选取自己关注的主题进行深入分析,分享对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4.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同学共同探讨,形成对主题的共识。
第五章:阅读与表达5.2 学生互相交流读后感,分享彼此的写作经验和心得。
5.3 教师对学生的读后感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
本教案旨在通过深入分析《青铜葵花》的人物、情节和主题,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写作实践,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第六章:作品比较阅读6.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其他类似题材的小说,如《草房子》、《小王子》等,分析它们与《青铜葵花》的异同。
6.2 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部自己喜欢的小说,比较其与《青铜葵花》在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的差异。
6.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同学共同探讨,形成对作品比较阅读的认识。
第七章:文学鉴赏与批评7.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文学鉴赏与批评的基本方法,如分析作品结构、品味语言艺术、理解象征意义等。
《青铜葵花》阅读交流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青铜葵花》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 激发学生对小说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教学内容:1. 介绍作者曹文轩及他的其他作品。
2. 简述《青铜葵花》的故事背景及主要情节。
3. 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阅读交流。
教学活动:1. 播放作者曹文轩的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他的创作风格。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关于曹文轩的其他作品。
3. 教师简要介绍《青铜葵花》的故事背景及主要情节。
4. 学生讨论为什么阅读对于个人成长很重要。
5. 布置作业:阅读《青铜葵花》第一章,准备下一步的交流。
第二章:人物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青铜葵花》中的人物关系。
2. 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对故事发展的影响。
教学内容:1. 分析青铜、葵花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2. 探讨人物之间的关系及互动。
教学活动:1. 学生分享对《青铜葵花》中的人物印象。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举例说明。
3. 学生分组讨论人物之间的关系及互动,展示成果。
4. 教师总结人物特点及其对故事发展的影响。
5. 布置作业:阅读《青铜葵花》第二章,分析其他人物。
第三章:情节探讨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青铜葵花》中的重要情节。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小说中的重要情节,如青铜与葵花的相识、葵花的失去等。
2. 引导学生思考情节对人物发展的作用。
教学活动:1. 学生分享对《青铜葵花》中重要情节的理解。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情节对人物发展的影响。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情节背后的深层含义。
4. 教师总结学生观点,强调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5. 布置作业:阅读《青铜葵花》第三章,准备下一步的交流。
第四章:主题探讨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理解《青铜葵花》的主题思想。
2.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青铜葵花》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如勇气、友情、成长等。
第一篇:《青铜葵花》阅读交流课教案(3)把握人物性格《青铜葵花》阅读课教案------人物形象【教学目标】1通过对小说主要内容以及男女主人公命运的阅读、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初步感受作品展示的大苦难、至爱与大美。
2、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激发学生对曹文轩纯美系列小说的阅读热情。
3、让学生从人物形象上来深层次了解小说。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阅读《青铜葵花》,搜集并了解曹文轩纯美系列小说。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1.本书中出现的人物很多,你认为主要人物是谁?(板书:青铜、葵花)接下来我们就走近青铜和葵花这两个小主人公。
2. 在你的心目中,青铜是个怎样的孩子?能结合书中具体的事例来谈谈吗?(善良勇敢聪明执着……)善良:嘎鱼故意解开了葵花乘坐的小船,还幸灾乐祸地看她的笑话,并且一次次戏弄葵花,而青铜却把葵花救上了岸。
为了妹妹,放弃了多年的上学梦。
勇敢:看马戏时,为了保护妹妹葵花,一个人和比自己大的几个孩子打架。
聪明:给葵花做冰项链。
执着:为给葵花补身体,在芦苇荡守了一天逮住了一只野鸭;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坚持背着芦花鞋去大街上卖。
……3. 在你的心目中,这个三岁丧母、七岁丧父的葵花是个怎样的女孩?你又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懂事乖巧:为了给奶奶攒钱看病,小小年纪的她就一个人外出打工——去江南采摘银杏;为了省下钱故意考差而以为可以不用上学刻苦:到同学家写作业,在月光下写作业,学习成绩优秀……第二篇:青铜葵花人物性格特点青铜葵花人物性格特点青铜:孝顺,懂事,乖巧,聪明绝顶,善良,一个让人摸不透心里的哑巴,自尊心强,有责任感,会保护妹妹葵花。
葵花:善良,孝顺,懂事,乖巧,聪明,灵巧,丧失了爸爸,乐于助人,秀气,与青铜在一起同甘共苦,一个惹人喜爱的女孩。
嘎鱼:家里养鸭,有钱,顽皮,淘气,前面与青铜葵花作对,喜欢捉弄葵花,爱搞恶作剧。
后来,又回心转意,帮助葵花躲藏,给青铜葵花送饭,善良。
《青铜葵花》阅读指导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理解《青铜葵花》的故事背景,了解青铜器时代的历史文化。
2. 分析作品人物形象,领会作品主题,培养审美情趣。
3.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和主题。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背景,掌握作品的基本情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自备《青铜葵花》书籍、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青铜器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青铜器时代,激发学生对《青铜葵花》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第一章至第三章的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主题。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设想自己是作品中的角色,讨论在青铜葵花的故事背景下,自己会怎么做。
4. 例题讲解:分析作品中的一段描写,讲解如何从文字中提炼有效信息,理解人物情感。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分析作品中的一段人物对话,体会角色心理。
六、板书设计1. 作品背景:《青铜葵花》曹文轩青铜器时代2. 人物关系:青铜葵花青铜家族3. 作品主题:成长、亲情、友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作品中的一段描写,谈谈你对青铜和葵花关系的理解。
2. 答案:学生需结合作品内容,分析青铜和葵花的感情变化,体会作品主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曹文轩的其他作品,如《草房子》、《根鸟》等,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与分析的有效性;6. 板书设计的合理性与清晰度;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深度;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重点关注作品的核心章节,即第一章《青铜的诞生》、第二章《葵花的到来》和第三章《青铜与葵花》。
这些章节涵盖了作品的开端、发展和高潮,是理解作品背景、人物关系和主题的关键。
青铜葵花教案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青铜葵花》阅读推荐课教学目标:1.推荐曹文轩纯美小说《青铜葵花》,让学生感受人性之美,体会人的真诚善良,自然美丽和谐。
2.通过品词析句,初步感受人物的苦难,体会文字之美、真爱之美。
3.学会读整本书的方法,吸引学生读整本书,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1、通过品词析句,初步感受人物的苦难,体会文字之美、真爱之美。
2、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认识作者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首先要请大家看一张照片。
(出示曹文轩照片)认识吗(告诉我你怎么认识的)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曹文轩。
(PPT出示:作者简介)谁愿意读一读揭题: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进曹老师的作品《青铜葵花》(出示手中书),初步感受一下它的与众不同的魅力。
板书:青铜葵花。
【PPT出示:封面】哎呀,厚厚一本书,该怎样去读呢谁能告诉我,你有哪些方法可以先了解到这本书的大概内容【封面、封底、目录、内容提要】二、初步感知师:这么厚的一本书,如何才能快速了解故事的呢?1、出示:内容提要2、学生自己读读,哪些给你印象最深?3、师述:读,到底怎样的苦,才是大苦到底怎样的美,才是大美到底怎样的爱,才是至爱内容提要让我们产生了一个个疑问,想不想去读这本书,去解开这些疑问4、结合这段文字,我们再来看看封面。
(PPT出示:封面)从封面上,你看到了什么?师:一个小女孩,身后是一条不见头尾的大河,几条木船,几只沙鸥,夕阳西下,一片葱茏的芦苇,多么富有诗意的画面啊!想知道在这美丽的芦苇荡到底发生哪些故事呢?同学们试着猜猜,这本书会写到哪些事物可能会讲一个怎样的故事5、到底写的是什么呢同学们是不是特别想从作品中得到证实让我们打开目录看一看吧。
(PPT出示:目录表)从目录中证实了你的哪些猜测(你很会猜,有时候,猜读也是一种很有效的读书方法。
《青铜葵花》阅读指导课教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青铜葵花》教材的第五章“葵花与青铜”,详细内容包括:对葵花与青铜关系的深度解读,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特点,探讨作者通过人物关系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说中的人物关系,深入体会人物情感。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对文本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3. 引导学生从人物关系中感悟生命的真谛,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人物性格特点的深入分析和主题思想的挖掘。
教学重点:理解人物关系,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青铜葵花》第五章内容预习、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葵花与青铜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2. 新课内容学习:a. 学生自主阅读第五章内容,了解葵花与青铜的关系。
b.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如勇敢、善良、坚韧等。
c. 举例讲解,分析小说中的具体情节,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关系。
3. 例题讲解:a. 出示范例题目,让学生尝试解答。
b. 教师讲解答案,分析解题思路。
4. 随堂练习:a.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b. 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指出错误和不足。
a. 你最喜欢哪个角色?为什么?b. 从葵花与青铜的关系中,你学到了什么?六、板书设计1. 《青铜葵花》第五章——葵花与青铜2. 主要内容:a. 人物关系:葵花与青铜的友谊b. 人物性格特点:勇敢、善良、坚韧c. 主题思想:生命的真谛,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结合本章内容,写一篇关于葵花与青铜的友谊的读后感。
b.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特点,举例说明。
2. 答案:a. 读后感:见仁见智,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
b. 人物性格分析:如勇敢、善良、坚韧等,要求举例具体。
《青铜葵花》整本书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品味故事,初步体会人物的大美、大爱、大苦难。
从而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兴趣。
2. 渗透批注、预测的读书方法,从读一本书迁移到读更多书。
教学重点、难点:渗透读书的方法,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兴趣。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奖项,知作者1.同学们这节课又是我们的新书推荐课,想不想知道我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好书?这本书曾经获得很多奖项。
这本书曾获得PPT出示:第十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七届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江苏精品图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
这本书被翻译成英、法、德、日、韩等多国文字。
看到这本书获得的奖项你有什么想说的?预设:(1)这本书里肯定有精彩的故事。
(2)能有什么故事会引起这么大的轰动?2.作者简介这本书的作者更了不起,要想透彻地读懂一本书,了解作者是非常必要的!出示作者简介PPT:他1954年1月出生于江苏盐城。
他是北京大学著名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的小说作品结构独特而又新颖,情节曲折而又智慧。
荣获了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这是中国作家第一次获得该奖项。
代表作有:《草房子》《青铜葵花》《红瓦黑瓦》《根鸟》......这就是曹文轩,今天我给大家推荐的书就是曹文轩的《青铜葵花》。
这本书里有一个小男孩叫青铜,有一个小女孩叫葵花。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青铜葵花》这本书。
(板书书目)二、解读封面,提取信息1.拿到一本书我们首先关注到的是什么?这本书的封面。
师:一本好书他的封面会说话。
看这张封面你获取了哪些信息?预设:书名、作者、出版社、人物、图画、封页上的文字。
师:我们不仅要关注这本书的文字还要关注这本书的图画。
2.学生说到图画,教师适机引导师:一个拿着花的小女孩,身后是一条不见头尾的大河,几条木船,几只野鸭,夕阳西下,一片葱茏的芦苇,多么富有诗意的画面啊!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大家读一读。
PPT出示:大麦田的环境描写。
大河,一条不见头尾的大河。
《青铜葵花》阅读交流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引入1.1 教师简要介绍《青铜葵花》这本书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2 学生分享自己阅读《青铜葵花》的感悟和收获,促进彼此的交流。
1.3 教师提出本节课的阅读交流主题,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第二章:人物分析2.1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喜欢或者印象深刻的人物,并说明理由。
2.2 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动机和行为,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2.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第三章:情节探讨3.1 学生选取自己认为重要的情节,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3.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情节的发展和转折点,探讨作者的写作手法。
3.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情节中的人物、情节和主题之间的关联。
第四章:主题思考4.1 学生思考《青铜葵花》所表达的主题,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4.2 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讨主题的内涵和外延,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4.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总结和归纳作品的主题思想。
第五章:阅读拓展5.1 教师推荐与《青铜葵花》相关的阅读材料,如作者的其他作品、类似题材的书籍等,供学生进一步阅读和探讨。
5.2 学生分享自己拓展阅读的成果和感悟,与同学和教师进行交流。
5.3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阅读交流内容,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和分享交流的价值。
第六章:文学手法分析6.1 学生选取书中印象深刻的文学手法(如象征、比喻、拟人等),分享其对文本理解和感受的影响。
6.2 教师引导讨论这些文学手法的具体运用和效果,分析它们如何增强故事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6.3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探讨不同文学手法在书中运用的例子,并讨论它们对整体故事的意义。
第七章:章节解析7.1 学生选择一个自己认为重要的章节,分享其理解和对章节内容的看法。
7.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章节在故事中的作用,包括对人物发展、情节推进和主题阐述的影响。
青铜葵花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青铜葵花》一课。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段落结构分析、主题思想探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写作特色,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通过课文学习,教育学生关爱家人,珍惜亲情,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写作特色,感悟课文主题思想。
重点:掌握生字词,朗读课文,分析句子和段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青铜葵花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课题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尝试理解课文内容。
3. 生字词学习: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强调重点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4. 课文解析:教师逐段分析课文,讲解句子和段落的结构,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写作特色。
5. 朗读指导: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 主题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主题思想的理解和感悟。
7.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青铜葵花》2. 生字词:葵花、青铜、珍惜、亲情等。
3. 课文结构:开头、发展、高潮、结局。
4. 主题思想:关爱家人,珍惜亲情。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珍惜亲情”的作文。
答案要求:结构清晰,语句通顺,表达真挚,不少于3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亲情的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组织一次亲情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和家人的感人故事。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2. 课文结构的分析和作者写作特色的理解3. 朗读指导和主题探讨详细补充和说明:一、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1. 选择重点字词:根据课文内容,挑选出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的生字词,如“葵花”、“青铜”等。
青铜葵花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语文》教材第七单元《青铜葵花》一课。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理解、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探讨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学习课文的写作特色。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短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分析青铜和葵花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对美好品质的赞美。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青铜和葵花的人物形象,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阅读理解、人物分析、写作特色学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课外阅读材料、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练习。
3. 人物分析: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关于青铜和葵花的描述,分析他们的人物形象。
4. 例题讲解:以课文中的一个例子为例,讲解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其他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
6. 写作特色学习: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具有特色的句子或段落,分析其写作技巧。
六、板书设计1. 课文青铜葵花2. 人物形象分析:青铜:勇敢、善良、担当葵花:坚韧、乐观、纯真3. 写作特色:生动形象、细腻感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青铜葵花》中你最喜欢的一个人物,写一篇短文。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的人物是青铜。
他勇敢、善良,敢于担当。
在故事中,他为了保护葵花,勇敢地与邪恶势力作斗争。
他的善良和勇敢让我十分敬佩。
2. 课后拓展:阅读其他有关成长题材的文学作品,进行对比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阅读《青铜葵花》,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进行评价与指导。
同时,鼓励学生阅读更多成长题材的文学作品,拓展他们的阅读视野,提高文学素养。
《青铜葵花》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青铜葵花》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一、《青铜葵花》阅读推荐课教学目标:1.推荐曹文轩纯美小说《青铜葵花》,让学生感受人性之美,体会人的真诚善良,自然美丽和谐。
2.通过品词析句,初步感受人物的苦难,体会文字之美、真爱之美。
3.学会读整本书的方法,吸引学生读整本书,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认识作者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首先要请大家看一张照片。
(出示曹文轩照片)认识吗?(告诉我你怎么认识的?)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曹文轩。
课件出示:作者简介)谁愿意读一读?揭题: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进曹老师的作品《青铜葵花》(出示手中书),初步感受一下它的与众不同的魅力。
板书:青铜葵花。
哎呀,厚厚一本书,该怎样去读呢?谁能告诉我,你有哪些方法可以先了解到这本书的大概内容?【封面、封底、目录、内容提要】二、初步感知1、曹老师在这本书的封底留下了这么一段文字,让我们先一起来读一读吧。
(出示:封底留言)2、结合这段文字,我们再来看看封面。
同学们试着猜猜,这本书会写到哪些事物?可能会讲一个怎样的故事?3、到底写的是什么呢?同学们是不是特别想从作品中得到证实?让我们打开目录看一看吧。
(出示:目录表)从目录中证实了你的哪些猜测?(你很会猜,有时候,猜读也是一种很有效的读书方法。
)4、不过从这本书的目录中得到的证实实在太少了,我们还是来读读内容提要吧。
谁愿意读?三、细细品味1、了解了书的大概,现在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故事的来龙去脉。
比如说你现在很想知道……指名说?(青铜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葵花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后来他们的命运怎样呢?)2、看来同学们有点迫不及待了,别急。
课前,老师认真读了这本书,选取了几个片段与大家共享!请看大屏幕(1)同学们先读读这一段文字。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
(3)同学们,读了这段话,你的脑海有画面吗?跟我们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