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野外实习考察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2
报告编号:YT-FS-4978-81长白山资源考察报告(完整版)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互惠互利共同繁荣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长白山资源考察报告(完整版)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
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长白山资源考察报告伴着美丽的朝阳,携着激动的心情,踏上梦想中的旅游巴车,我们开始了长白上的旅游资源考察,经过六个多小时的时间我们到了目的地,开始了我们的一个新的行程——漂流,漂流过后我们开始了新的旅途,蹬长白山,那种激动的心情我想以后带团时不会有的,毕竟这次我是以一个学生旅游者的身份去的。
坐着环保车,唱着从未唱过的歌,真的是山路十八弯,盘旋的山路,激动的心情,喝着我们“优美”的歌声(透漏点小秘密:是我带头的,主要是我比较有影响力呵呵~~)我们就来到了山顶,由于高原反应,我们很多人在山上到干呼吸困难,耳朵有胀的感觉,这也是我以后带团的一个经验,所以就必须事先贮备好糖补充能量,或者巧克力等,望着1236个台阶我的心狠狠的颤抖了一下,但是这是任务我是必须做到的,带着无数的不情愿开始了登山的旅途,一路上看到了很多从未看到的景象,还有施工人员在辛苦的劳作,真的很危险,但是他们却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工作着,真的很伟大,那时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可以说长白山是一个以原始美得山,蹬台阶的一路我仔细看了身旁的景色,都是以原始美为基础的,长白上的美不仅是美在原始,更多的是人们赋予的传说,让一个个触目惊心的场景犹如在眼前发生,它不仅孕育着那种让人琢磨不透的美,还有一种巍峨朴素的感觉,这种感觉是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无数旅游者的。
长白山考察报告为了探索加快旅游发展的新路子,学习外地旅游开发先进经验,开阔眼界、更新观念,借他山之石攻玉,7月24日至28日,政协五组赴吉林学习考察。
所到之处,大家强烈感受到思想之解放、政策之开明、发展之迅猛、变化之巨大,强烈感受到旅游经济不进则退的激烈竞争,得到深刻的启迪。
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考察印象1、长白山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是中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总面积为19万多公顷。
森林生态系统完整,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资源十分丰富,非常罕见。
因天公不作美,所到之日阴雨绵绵,但我们带着对天池的神秘向往,历经四个小时,驶向长白山。
一路上,群山环抱,绵绵悠长,印象最深的是山脚下的美人松,或一枝独秀,或三五成群,让人不禁想起诗句“松袅袅,涧湍湍,无穷好景汇名山。
”来到天池脚下,坐巴士,盘山路,随着海拔的增高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植被种类在变化。
山脚是以阔叶林为主的参天大树,山腰是由于风的走向而向一面倾斜的灌木丛,山顶是苔藓地带,仅留下的一点点簿土长出一片片淡黄色的野花。
山顶气温只有10度左右,天空飘着小雨,风很大。
只见云雾蒸腾,往下望去雾蒙蒙的一片,风惨云暗,深不可测。
很遗憾没有领略到天池的风采,但我们感受到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神秘。
除了天池,长白山还集瀑布、温泉、峡谷、地下森林、火山熔岩林、原始森林、云雾、冰雪等旅游景观为一体,构成了一道亮丽迷人的风景线。
大自然赋予了它无比丰富独特的资源,使之成为生态旅游的胜地。
2、防川具有“一眼望三国”的特殊地理位置。
防川,濒江临海,依山傍水,是我国唯一中、俄、朝三国鼎足地带,东南与俄罗斯哈桑镇包得哥尔那亚小镇接壤,西南与朝鲜的豆满江里隔江相望。
素有“鸡鸣闻三国,犬吠惊三疆,花开香三邻,笑语传三邦”之美誉。
站在望海阁向南望,图们江缓缓远去,俄朝铁路大桥横架江上;顺江远眺,江海相连,景色壮观;转向西南,朝鲜豆满江市境内群山起伏,柳绿江蓝;俯视东南,俄罗斯境地近在咫尺;再向远望是一片平坦辽阔的濒海平原和湖泊沼泽,平原尽头,蔚蓝的日本海与天际相连,宛如一条银色丝带漂浮于天际。
长白山植物实习总结报告董永然 20130131051.实习目的及意义本次实习意在培养学生掌握植物学的野外工作方法,近距离的接触大自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与方法分析,解答自然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培养学生探究自然,崇尚科学的,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
2.实习时间及地点实习时间为2015年7月11日到7月20日,实习地点为吉林省白山市露水河镇3.实习内容7月11日下午孙老师为我们这些初来乍到的同学们讲解有关长白山的基础性知识,以便于我们接下来的实践。
7月12日上午我们出发去了露水河镇永青林场,在那里采集植物,晚上认识植物、做标本并贴标签写采集记录。
7月13日下午我们处理一部分同学和老师非常辛苦从南山采集来的植物,由于植物表面的泥水比较多,所以处理起来比较麻烦。
7月14日上午我们去了露水河镇的水电站,进入了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偏僻的深山,进行植物标本的采集工作。
下午回到大本营之后就开始认识植物、做标本并贴标签写采集记录。
7月15日虽然主要是动物学与生态学实习,但是在红松种子园和红松王,我们也采集了一些在别的地方没见到过的植物,回来之后也对其进行了处理。
7月16日去了五道江口,在那个河漫滩草地上,我们也采集了一些生态实习的时候遇到的植物比如头穗莎草、翼果苔、狼把草、长芒野稗等。
7月17日我们去了长白山核心景区,那奇特的植被类型及植物旺盛的生命力带给我们很大的震撼。
7月18至20日,我们也采集了很多植物标本,但是重心在于鉴定标本,采集记录的整理。
4.主要实习成果长白山植物学实习贯穿整个实习过程,因为有之前的早春花实习,所以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当然经过长白山实习,也知道采集植物标本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比如藤本植物应该斩断后挖根,雌雄异株的植物应该分别都采集,同种植物同一生境下应该有复份标本,同种植物要采集不同生境下的植株,植物采集时应该保持根茎叶花果实的完整性等。
最后,我们一共做了200多份植物标本,并认识了唇形科、伞形科、大戟科、蓼科、豆科、虎耳草科等多种科的许多植物。
长白山天池火山地貌实践活动研究长白山天池位于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区内,是一座海拔2189米的火山湖泊。
长白山火山地貌特别丰富,包括了火山口、火山温泉、火山岩、火山水等多种形态。
为了更好地开展实践活动,我们选择了长白山天池作为研究对象。
我们对长白山火山地貌进行了详细的实地考察。
通过参观天池景区,我们了解到长白山火山地貌的形成是与火山喷发密切相关的。
长白山是一个活跃火山群,其喷发活动始于1000多万年前,最近一次喷发是在约3000年前。
这次喷发形成了一个直径约4.9千米的火山口,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天池。
在天池周边,我们还发现了一些火山岩。
这些火山岩是由火山喷发时喷出的岩浆经过凝固、破裂和风化形成的。
火山岩种类繁多,包括了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等。
通过对这些火山岩的观察和采集,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长白山火山的喷发历史和岩浆成分。
长白山还有许多火山温泉。
火山温泉是由地下热水与火山岩的热力作用形成的。
在长白山,火山温泉主要分布在火山口周边和天池附近。
通过实地观察和研究,我们发现这些火山温泉的地下水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益处。
除了以上的火山地貌,长白山天池还有一些其他的自然景观,如山峰、森林、湿地等。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了解到长白山生态环境的独特之处,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重建工作。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还进行了一些实验和研究。
我们通过采集火山岩样本,利用显微镜和化学试剂,研究了火山岩的成分和结构。
我们还对天池的水质进行了采样和分析,探究了火山温泉的矿物质含量和温泉的地热活动。
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加深了对长白山火山地貌的认识,还学到了很多实践技能。
我们学会了野外考察的方法和技巧,掌握了地质样本采集和实验分析的基本技能。
我们还增强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克服了困难和挑战。
长白山天池火山地貌实践活动是一次富有成果和收获的研究。
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验研究,我们对长白山火山的形成和演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2011年10月8日至2011年10月16日在我们学校的菌物研究所进行了药用菌物学的实习,为了加深我们对菌物的印象和对菌物有更好的了解老师先给我上了一节理论课,这使我们在以后的实习中更好的了解和认识菌物,以及菌物的生产和加工,通过这次实习让我们认识了多种药用菌和各种食药用菌,如冻蘑、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马勃等。
让我们对药用菌物有了更为深刻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1.了解药用菌物学的发展现状;2.掌握药用菌的食用价值;中国已知的药用菌有很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其中有: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
上述真菌分别生长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态环境中。
药用菌具有多种功效: 1止血活血消炎祛痛,如竹黄、安络小皮伞、肉球菌粉瘤菌。
2 清热解表,如麦散黑粉、雷菇。
3 息风镇惊,如蝉花、香棒虫草。
4 驱虫,,如雷丸。
5 抗菌抑菌,如大奇果菌,头状马勃。
6 调节机体代谢,如硫黄菌。
7 降压,如白栓菌、草菇、香菇。
8 利尿,如猪苓、茯苓。
9 消食和胃,如红曲、玉鬓、羊肚菌、华美牛肝。
10滋补,如冬虫夏草、银耳、金耳、黑柄炭角。
11抗肿瘤,种类:药用菌有几十种,包括灵芝、猪苓、茯苓、冬虫夏草、桑黄、香菇、草菇、姬松茸等等。
机理:药用菌抗肿瘤的主要成分为真菌多糖,如灵芝多糖、猪苓多糖、茯苓多糖、香菇多糖、等研究认为其抗肿瘤作用不是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而是通过免疫调节起作用的。
二实习内容(一)长白山实习在实习过程中我认识了许多的菌物如香菇、冻蘑猴头等。
香味成分主要是香菇酸分解生成的香菇精(lentionione)。
所以香菇是人们重要的食用、药用菌和调味品。
香菇的鲜味成分是一类水溶性物质,其主要成分是5′-鸟苷酸、5′-AMP、5′-UMP等核酸构成成分,均含0.1%左右。
其香味成分主要是香菇酸分解生成的香菇精。
长白山资源考察报告伴着美丽的朝阳,携着激动的心情,踏上梦想中的旅游巴车,我们开始了长白上的旅游资源考察,经过六个多小时的时间我们到了目的地,开始了我们的一个新的行程——漂流,漂流过后我们开始了新的旅途,蹬长白山,那种激动的心情我想以后带团时不会有的,毕竟这次我是以一个学生旅游者的身份去的。
坐着环保车,唱着从未唱过的歌,真的是山路十八弯,盘旋的山路,激动的心情,喝着我们“优美”的歌声(透漏点小秘密:是我带头的,主要是我比较有影响力呵呵~~)我们就来到了山顶,由于高原反应,我们很多人在山上到干呼吸困难,耳朵有胀的感觉,这也是我以后带团的一个经验,所以就必须事先贮备好糖补充能量,或者巧克力等,望着1XX个台阶我的心狠狠的颤抖了一下,但是这是任务我是必须做到的,带着无数的不情愿开始了登山的旅途,一路上看到了很多从未看到的景象,还有施工人员在辛苦的劳作,真的很危险,但是他们却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工作着,真的很伟大,那时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可以说长白山是一个以原始美得山,蹬台阶的一路我仔细看了身旁的景色,都是以原始美为基础的,长白上的美不仅是美在原始,更多的是人们赋予的传说,让一个个触目惊心的场景犹如在眼前发生,它不仅孕育着那种让人琢磨不透的美,还有一种巍峨朴素的感觉,这种感觉是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无数旅游者的。
长白山的天气可以说是“一日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我们做好了充分的登山准备,一路上有说有笑也就不觉得怎么累了,好不容易蹬上了山顶,唯一安慰我们大家心灵的是看到了天池,关于天池的传说一幕幕“播放".看着眼前是真但像假的景观真的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真的让我的知识丰富了很多,此次行程最大的体会莫过于开拓我的视野。
而且在我们准备的工作中就无形的丰富了我们的知识,而查找资料的过程是别人无法替代的。
长白山的资源开发有待进一步的规划,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应该以不破坏原有的资源为基础,进一步开发和开拓无限的资源为辅,而这种开发是一个艰巨的任务,真的要好好的规划和构思,长白山的魅力不在于表面的景色,不在于山的衬托,花的臣服,而是它以他独特的魅力无形的刻在每位登山人的心中。
长白山及中朝边界考察报告长白山位于中国吉林省和朝鲜境内,是中国东北地区的著名山脉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长白山的多样的自然环境及其充沛的人文历史,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
本文将围绕着长白山及中朝边界这一话题进行考察,并提出一些评估和展望。
自然地理环境长白山是倒木河山脉的主峰,地处中国东北-朝鲜半岛交界处,总面积达到2800平方公里,是中国大陆最大的一片原始森林。
森林覆盖率高达80%以上,植被种类丰富,数量众多,是全球少有的冰川雪山与林海草原交织的地区之一。
在长白山这个天然保护区的地区内,具有许多学术价值的自然景观包括有珍稀的高山湿地及许多独有的植物,比如说昆仑山梅花杜鹃、长白中腰位置的高山桦、坑泽草甸上的长叶杜鹃等许许多多。
除此之外,还有总共约有43条河流,在长白山脉上运行,其中以倒木河流域跨越中朝两国边界,总长大约115公里。
长白山上还有不少动物种类,其中有14种珍稀野生动物在国际野生物交易中被列入禁止交易名录之中。
长白山出现玄武岩和玄武岩流,情况可培育各种珍贵的地质体,包括长白山脉特殊的草甸沼泽景观和关键的石灰岩地貌。
长白山建立了自己的保护机制,像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长白山特区、长白山自然保护委员会等,为了保护长白山的生态环境,也是吸引了学者们的目光。
中朝边界长白山的另外一个重要的话题就是中朝边界。
中朝边界长约1416公里,其中长白山脉成为了边境线的一个自然界标志。
自建国以来,中朝边境一直处于战争状态,长白山成为了两国之间一个敏感的地区,也就更多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
长白山在中朝边界中的位置,使得它在两国交流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近些年,随着中朝经济合作的加深,中朝边境的贸易也开始活跃起来。
但由于交流的缺乏,目前双方之间的合作仅限于贸易和一些自然资源的互换,而对于文化交流、科技交流等方面的合作还有待加强。
而学者们的到访以及学术合作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增加相互了解,促进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和厚朴合作的发展。
长白山综合自然地理实习长白山是我国的名山,与五岳齐名。
我国人民对它的了解有着悠久的历史,周秦之前其为不咸山,意即“有神之山”,汉朝时称其为单单大岭,魏朝时称其为盖马大山,后魏时则称其为太白山,直至宋朝以后才称其为长白山。
夏古以来,人们一直喜爱它的美丽和富饶,敬仰它的洁白与崇高,许多关于它的神话故事世代流传。
因此,《长白山志》称其特点为“天工、神奇、博大”。
1.长白山的自然地理及生物资源概况1.1 自然地理概况长白山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处东经127º56′—128º06′、北纬41º58′—42º06′它涉及范围较广,跨延边、白山和通化三个地区。
其范围大致北起自我国安图县的松江镇,南和东南则沿伸至朝鲜境内,西始于抚松县,东止于和龙县的南岗岭。
在我国众多的名山中,唯有长白山的纬度最高(长白山天池位于北纬42º00′,东经128º03′),也是欧亚大陆东部最高的山峰(海拔高达2749m)。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位于亚欧大陆边缘,濒临太平洋的强烈褶皱带。
经过几次地质运动以后,喷出的熔岩和各种碎屑物堆积在火山口四周的熔岩高原和台地上,形成了以天池为主要火山通道的庞大的火山堆。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地貌为典型的火山地貌区域。
纵现长白山,可按高度和地貌部位将其分为三大部分,即火山锥体、山前熔岩高原和山前熔岩台地三个环状地带。
火山锥体是长白山的最上部分,范围为海拔2000—2700m,分上下两部分。
上部坡度很陡,河流沟谷呈放射状分布,流速湍急。
下部为山麓斜坡,如裙状围绕锥体,上覆较厚的火山灰、火山砂,坡度较陡,冲沟发育较多,河流以侵蚀为主,多“V”型谷。
该带气候较为寒冷,为温带山地苔原气候型。
年平均气温在-5℃以下,最高气温亦不超过10℃,无霜期约为60天,一年内约250天被冰雪所覆盖。
山前熔岩高原是长白山高峰(火山锥体)和玄武岩台地相联的缓斜地带,海拔1000—2000m,呈环状围绕着山体,为一熔岩高原区。
野外考察报告野外考察报告16月20日早我们到达松江河站:到达后乘车赴素有“小九寨沟”之称的——望天鹅风景区。
景区内有灰色气孔状玄武岩、黑色致密块状玄武岩、灰色板状鞍山玄武岩的形成的石壁、柱峰其柱状节理十分发育,多为四棱、六棱体,横向发育的柱状节理犹如天梯,放射状节理似孔雀开屏,纵向发育的节理外形多为四棱或六棱体。
望天鹅山远看有如一只昂首翘盼的天鹅,顾名“望天鹅”。
主峰周围怪石林立,古树参天,与长白山主峰的皑皑白雪相映成辉。
望天鹅风景区奇石怪岩多,泉水瀑布也多,让慨叹大自然的天工巧造。
望天鹅的瀑布多而奇特,或飞流直下,气势磅礴;或丝丝巧挂;或从岩缝中冒出一股,悄然静流。
宛如山中藏着一把看不见的巨壶在源源不断地倾倒着琼浆玉液,这里仅有名的瀑布就有蘑菇泉瀑布、母子瀑布、珍珠帘瀑布、九叠泉瀑布等,而无名的大大小小的瀑布就更多了。
结束一天行程晚上回酒店入住,期待第二天的天池之行。
21日早7:30我们从松林酒店出发,前往长白山西坡观赏天池。
到达山门后我们改乘观光车,沿途边听导游的讲解边欣赏山地垂直自然带。
最引起我注意力的是如地毯般铺展开去的草地上,常常可见松树和桦树两两相依的动人情景:松树高大挺拔,庄严肃穆,象一位阳刚伟男子;桦树枝叶舒展,体态婀娜,似一个柔媚俏佳人。
它们如同一对对情人在长白山幽会,又像在举行盛大的集体婚礼,形成了阵容强大的“松桦变”景观。
途经梯子河,我们下车5分钟时间。
梯子河很独特,说它是地上河流吧,却只深藏于地下、只闻隆隆水声难见河水;说它是地下暗河,拨开茅草俯身探望,却分明可见湍急的水流。
这条河流,多数地方人们一步就可跨过去,其最宽处也不过三米。
梯子河虽窄却深,平均深度有十几米,最深处竟达三十多米。
站在桥上或河边,小心翼翼地探头望去,只见沟谷直立如削,非常狭窄,两侧长着青苔,潮湿光滑。
谷底河水如黛,弯弯曲曲,时有时无。
站在河边,只觉一股凉气沁人心脾,加上峭壁湍流,令人心惊胆战。
扔个石头下去,好一会儿才听到回声。
考察长白山西坡观后感
今天老师带我们去考察长白山西坡,可有意思了!一路上,车开得“突突突”,我和小伙伴们趴在窗户上,看着外面的大树一个劲儿地往后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到了山脚下,凉风嗖嗖地吹,真带劲儿!我们跟着老师慢慢往上爬,踩在石头路上,脚底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像在给我们伴奏似的。
爬到半山腰的时候,哎哟,腿都有点酸了,不过远远看见天池那一刻,我眼睛都亮了!水蓝蓝的,像一面大镜子,周围的山尖上还挂着白雪,真是好看极了!小鸟在头顶“叽叽喳喳”地叫,像在跟我们打招呼,我忍不住大喊了一声:“长白山真美呀!”喊完山谷里还传来回声,可神奇了!
老师说这叫火山湖,还给我们讲了一些奇怪的传说,我听得目不转睛。
这次考察,让我觉得大自然真是太棒了!回到家,我一定要画一张长白山天池的画儿,让爸妈也看看这“哇塞”的景色!
—— 1 —1 —。
野外考察实习报告3篇野外考察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地点:凤凰古城(二):实习时间:(三):实习的目:1.学习并掌握野外实习的一般方法和基本技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2.扩大地理视野,提高地理思维能力。
3不仅开阔了视野,使课堂上所学饿知识和理论得到印证,而且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出现的许多地理学问题会引发我们去思索、去探索,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研究、理解和记忆,提高我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4沿途中的地理景观,能使我们产生浓厚的兴趣。
通过实习加强我们对区域地理的理解,了解凤凰的旅游发展能力,以及凤凰的人文资源,了解苗族风俗。
(四):实习内容:全面了解凤凰的地质地貌、气候气象、河川水文、植被状况、人文景观、历史文化、经济生活等自然人文现象,并依此研究分析凤凰旅游开发的具备的历史和自然优势,思考凤凰旅游资源发展的前景与存在的问题。
(五)实习方法:采取教师指导和个人独立钻研相结合,小组活动和集体讨论想结合的方式,遵循事实求是的原则,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
(六):实习路线一凤凰古城概况(万寿宫):位于沙湾,旧为江西会馆,建于清乾隆二十年间。
前临沱江水,背靠青龙山。
院内的遐昌阁高耸,河边的万名塔拱卫。
阁楼飞檐斗拱,建筑古雅典朴,风韵别致。
(天王庙又名三候祠):在东门外观景山麓,嘉庆三年修建。
从东门井登山进庙,有石阶100级,右侧有三个台阶,原各有一马一夫,大小与真人真马一般,工艺精巧。
庙内有大戏台,昔日常有戏班来县演出,是城内一个娱乐场所。
正殿有一尊高大的塑像,长年香火不绝。
1911年11月凤凰响应辛亥革命,田应会等曾在天王庙聚义。
建国后戏台、神像、夫、马均被拆毁。
1962年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4年县人民政府拨款修复庙宇。
(文庙):位于登瀛街,系古代祀孔之地。
清道光十九年(1839)重建。
保存的大成殿飞檐翘角,蟠龙矫绕。
朱漆金纹,浮雕飞动。
(朝阳宫):位于西门坳,旧为陈家祠堂,建于民国4年(1915)前有高大的门墙,粉红色的墙壁上有12副浮塑。
长**野外考察报告3篇本月19日,我们校组织参加培训的老师实地考察长**。
我们本次登山是从西坡出发的,长**的西坡景区开发相对较晚,正因为如此,西坡完整地保留了长**的原始风貌,有山地垂直自然带、有梯子河、还有锦江大峡谷等。
ﻭ长**是世界上森林景观保存最完整、生长最良好的原始温带森林生态系统。
从山麓到山顶,在几十公里的水平距离内,随着海拔的增高,层次分明地呈现出从北温带到北极圈几千公里的自然景色,“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地球北半球**中极为的现象。
由长**这类结构群组成的火山锥体、山麓倾斜高原和熔岩台地三大地貌种类,及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针叶林带、岳桦林带、高山苔原带5个植物垂直分布带组成的自然面貌,为世界其它**所不能替代.而在长白坡,这5个植物垂直分布带则表现得最为明显,只须走上几步之遥,便可领略从温带到极地中间每个层次的变化.到了**市,就到了的广义的长白坡,便进入了5个植物垂直分布带的第一、二个阶梯—-阔叶林带和针阔混交林带。
数千种植物、稀有植物和濒危植物就展现在了您的眼前.过了**河,您就到了长**主峰脚下的西坡。
也就到了针阔混交林带和针叶林带。
万顷原始森林里草木森森,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
到了火山锥体中、上部,您就走进了高山岳桦林带.您会被一种特殊的树摄住,那树皮暴枝虬,看似老态龙钟,实则刚劲有力,扭曲昂扬。
那枝那干,服于狂风暴雪,匍匐于地,又倔强地扬起不屈的头颅和手脚。
这面对狰狞又狰狞而立的神树,就是在长**的特殊环境生长的,被人们称为雪山硬汉的岳桦。
再往上走,您就到了高山苔原带。
那里的植物,植株低矮,匍匐垫状,花序大型,色泽鲜艳。
它们以矮小和弯转的身躯与风雪拼搏,以张扬生命的顽强与不朽,以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长**火山、冰蚀地貌和垂直的生态带谱为其构成了峰奇、水秀、树美、石怪、谷深、洞异的奇妙天然景观.似碧玉坐落在长**顶,水面海拔2189.1米的长**天池,以世界海拔最高的火山口湖列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在西坡,有规模宏大总落差70米的二级瀑布——锦江瀑布,和无处不在的瀑布群,向您展示了摄人魂魄的天河景观。
长白山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在长白山的社会实践中,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首先,长白山的自然环境十分壮观,我深受其美丽和深邃的气氛所感染。
每天早晨,我们都会到山上进行晨练,呼吸清新的空气,远离喧嚣的城市生活。
这个过程让我更加珍惜大自然的恩赐,也让我体验到简单生活带来的快乐。
其次,长白山的生态环境非常重要。
这里的山清水秀,植被茂盛。
我参与了一次山林清理活动,体验了大自然的力量和温柔。
通过参与实际的工作,我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该保护好环境,让后代子孙也能享受到美丽的自然景色。
除了自然环境,长白山的人文景观也吸引了我。
在游览过程中,我欣赏了当地丰富的民间文化和传统艺术。
我们还与当地居民交流,了解到他们的生活习惯和传统习俗。
这让我明白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它是我们历史的瑰宝,也是我们独一无二的精神财富。
在团队合作方面,长白山的社会实践让我学到了很多。
我们需要合理分工,相互配合,才能完成任务。
我体会到了互相信任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共同努力,才能走得更远。
总的来说,长白山的社会实践是一次宝贵的经历。
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培养了自己的意
志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我会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和体会带到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长白山资源考察报告长白山资源考察报告一、概述长白山位于吉林省白山市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交界处,是中国三大火山及40个“震旦生物群”之一。
其地形起伏,山峰众多,自然环境得天独厚。
随着旅游业发展迅速,长白山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日益重要。
本文主要是对长白山的资源进行考察,包括水资源、林木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
通过对长白山不同资源的研究分析,发现其资源潜力巨大,并提出了相应的资源开发和利用建议,以期为长白山的资源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水资源长白山雪水资源丰富,产生了许多中华水源。
其主要河流有图们江、额尔古纳河、松花江等。
在长白山地下存在着丰富的天然地下水源。
研究显示,长白山地下水的水质和产水量都非常好,可广泛用于生产和生态建设。
此外,长白山水量大,是全国著名的水能资源区之一。
基于上述分析,建议长白山充分利用其水资源丰富的特点,大力开发水能、地下水和生态水利资源,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利益。
三、林木资源长白山是中国著名的森林生态区之一,其森林覆盖率高达93%,是中国著名的天然林之一。
长白山森林资源丰富,绝大多数为天然生态林。
其中,长白山主要树种有红松、云杉、落叶松、辐射松、毛白杨等。
同时,长白山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也十分丰富。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长白山的野生动物种数有500多种,其中濒危动物达到4种以上,植物种类则有3000多种,其中有许多珍稀濒危物种,包括菊花、白丝草、兜脉白雪花、白菜花等。
通过上述分析,建议长白山保护其生态的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制定合理的保护措施和开发利用计划。
同时,可以在林木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充分利用资源的同时促进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四、矿产资源长白山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包括铁、锰、金、银、铝、铅、锌等数十种常见矿物,尤以金属、黑色金属为主要矿产。
其中,金属矿有金、银、铜、铅、锌、锡、钨、钼等,国内外均有较大需求。
黑色金属矿有铁、锰等矿种,是当前国内建设行业、交通行业、神舟工程等建设中,采用大量的进行加工的原始材料。
长白山野外实习考察报告
长白山野外实习考察报告
2001年7月15日晚8:30我们一行20人由何老师带领乘坐北京开往长春的T59次列车,开始了为期7天的毕业实习考察。
本次实习考察设有两个地点:长春和长白山。
7月16日早7:00我们到达本次实习的第一站:长春。
长春的实习时间为两天,住在站前的天池宾馆。
东北师范大学的王教授为我们介绍了长春城市地理概况,并利用两个半天的时间驱车带领我们参观了长春市容,介绍了长春市发展的历史。
在短暂的参观过程中使我感到这座坐落在东北平原腹地的城市正以自己独特的优势,持续快速地发展着。
长春是一座新兴的城市,建成历史200多年,现为吉林省省会和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面积20571平方公里,人口713万人。
长春地处东北地区的中心,自然条件优越,位于中温带,土壤肥沃,属黑土带,年均温4—5摄氏度,地貌类型为长白山到北部平原过渡的山前地带,因此城市街道呈波状起伏。
在市区内的东部自南向北有伊通河流过,是长春地区的一条重要的水运线。
1894-1895年日俄战争以后,长春市区以二道沟为界形成沙俄和日本国的附属地,现都有遗址保留。
1931-1945年侵华战争期间,长春为伪满州皇都,成为殖民地城市。
日本人在此开发,形成以同心圆(单中心)为中心的放射状街道布局形式。
1948年长春市解放以后,大规模进行经济建设,国家在此先后兴建了汽车厂、客车厂、机车厂、东北光学仪器厂等一批重点企业。
成为全国重工业基地之一。
长春市的科教育事业发达,是全国知识密集区。
科研单位众多,力量雄厚,著名的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市物理研究所,等成为全国研究中心。
吉林大东北师范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等一批大专院校,均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
发达的科技和教育,使长春蕴涵着极大的发展潜力。
长春有森林城的美誉,城市绿化覆盖率近40%,列全国大城市前列。
位于市区东北部的伪满州皇宫,是中国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第三次“登基”时的宫殿。
此外,伪满政府的“国务院”等“八大部”旧址成为国家级旅游景点。
一天半的长春之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使我深深感到这座城市的蒸蒸日上,极大的发展潜力。
愿长春市有更美好的未来。
7月17日下午乘K59列车从长春出发开往白河,第二天
上午到达长白山。
长白山的考察内容包括:参观长白山自然博物馆,观林-海;登主峰天池;长百第一瀑布,小天池,及地下森林的考察。
长白山,位于吉林省东部,是中、朝两国的界山,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全区南北最大长度为80公里,东西最宽达42公里,总面积196465公顷。
该地区属于受季风影响的温带大陆性山地气候,具有明显的垂直气候变化带。
长白山堪称自然资源宝库,同时又是一座拥有神奇自然景观的山。
这里“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从山下到山上,完整的垂直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令人称奇。
从山脚的阔叶红松混交林带到半山腰的暗针叶林带,从山腰的高山岳桦林带到高山苔原带,层次分明。
长白山森林资源丰富,且有林地大部分为天然林,在天然林中,主要的优势树种是混交林、针叶林、云杉林、阔叶林和落叶松林。
其中针叶林占59%,主要树种为红松、云冷杉、落叶松,阔叶林占41%,主要树种为水曲柳、胡桃楸、椴树、柞树等。
长白山地森林资源丰富,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植物种类也十分丰富,目前已发现的有2277种,其中低等植物17目59科550种,高等植物56目187科1727种。
高等植物中有36种珍稀物种,如:人参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还有刺人参、岩高兰、山楂海棠、长百松、天麻、刺五加、草苁蓉、野大豆等名贵药用植物有人参、d参、东北刺人参、黄芪、贝母、天麻、红景天、木灵芝等。
此外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的动物种类繁多,是一座生物物种的天然贮存库,目前野生动物有1225种,一级保护动物6种,国家二级保护动5种,这些珍贵的动植物资源构成了长白山天然的自然博物馆,1980年长白山加入了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列为世界自然保护区。
1986年,国务院批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长白山神奇、古朴的自然风光、别具一格的气候成为著名旅游胜地。
长白山是一座休眠火山,环抱天池有十六峰,形态各异,主峰白云峰海拔2691米,有人说她是“千年积雪万年松,直上人间第一峰”。
长白山天池,海拔2189米,集水面积21.4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04米,湖水终年不停向外流淌,行程68米高的长百瀑布,流入二道白河,成为松花江的正源。
登上白头山,俯看天池,恰逢晴空万里,水平如镜,湖水透蓝深邃,蓝天、白云、群峰倒映水中,有“处处奇峰镜里天”之美。
《长白山野外实习考察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