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鄂教版(20200812025712)
- 格式:docx
- 大小:9.75 KB
- 文档页数:6
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不同工具的科学原理和使用方法: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和科学道理。
例如,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其中简单机械包括像螺丝刀、钉锤、剪刀等构造简单的机械。
2. 杠杆的科学原理: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它有三个点: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
杠杆能否省力主要取决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的关系。
3. 轮轴的秘密:轮轴是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轮轴在轮上用力时省力,在轴上用力时费力。
当轴一样大时,轮越大越省力。
4.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5. 斜面的作用: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它能省力,省力大小和坡度有关。
坡度越小,斜面越省力;坡度越大,斜面越不省力。
斜面机械的例子包括大桥的引桥、螺丝钉、楼梯等。
6. 自行车的简单机械:自行车是简单、方便、环保的交通工具。
它的前进依靠人的力量,通过链条与两个齿轮的啮合来传递动力。
大小齿轮的转动速度有规律,大齿轮带动小齿轮时,小齿轮转动比大齿轮快;小齿轮带动大齿轮时,大齿轮转动比小齿轮慢。
以上只是对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的简要概括,具体内容可能因教材版本和地区差异而有所不同。
建议查阅教材或教辅材料,以获取更全面准确的信息。
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概述一、科学探究1. 科学探究的意义: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来获取知识的过程。
2. 科学方法:提出问题、进行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3. 实验安全:了解基本的实验安全知识,如穿戴防护装备、正确使用实验器材。
二、物质与能量1. 物质的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如密度、硬度)和化学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
3. 能量的形式: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
4. 能量守恒:能量在不同形式之间的转换,总量保持不变。
三、生态系统1. 生态系统的概念: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系统。
2. 生物多样性:不同种类的生物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 食物链与食物网: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关系。
4.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污染、破坏栖息地等。
四、地球与宇宙1. 地球的结构:地壳、地幔、地核。
2. 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
3. 太阳系的构成:太阳、行星、卫星、小行星带、彗星。
4. 宇宙的探索:恒星、星系、黑洞等。
五、天气与气候1. 大气层的组成: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
2. 天气现象:风、云、雨、雪、雷电。
3. 气候变化:全球变暖、极端天气事件。
4. 气候变化的原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六、植物的生长与发育1. 植物的分类:根据形态、生长习性、用途等分类。
2. 植物的生长条件:光照、水分、温度、土壤。
3. 植物的生命周期: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衰老。
4. 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七、动物的分类与习性1. 动物的分类: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 动物的生命周期:从受精卵到成体的发育过程。
3. 动物的习性:行为模式、食性、栖息地。
4. 人类与动物的关系:宠物、野生动物保护、害虫控制。
八、人体健康与营养1. 人体的基本结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2. 健康的概念: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3. 营养的基本知识:营养素、食物来源、均衡饮食。
12 345约678 9 10111 23)年在,最,下20、调查或查阅资料,看一看一天中气温变化与海洋或沙漠有没有关系。
(有关系,海洋散热慢,一天气温变化不大,沙漠散热快,一天中气温变化很大)21、有什么办法让肉鸡长得又肥又大。
(圈养、暗处,让肉鸡多吃多睡)22、查阅资料,了解一下我国冬天北方比南方冷的原因。
(北方太阳大都是斜射的接受的光照少,所以就冷一些)第四单元(10—16课)1、我们经常在(沙堆里)、(公路上)、(河床中)等地方见到卵石。
2、我发现卵石大都集中在河床的(下)游。
3、往石灰岩上滴几滴稀盐酸,我发现石头会(冒气泡)。
4、溶洞是奇特的(自然景观)。
溶洞大多位于(石灰岩)构成的山中。
5、我们省荆门最有名的三大溶洞我知道是(京山的空山洞)、(钟祥的黄龙洞)、(东宝的香龙洞)。
在语文课上,我还知道浙江金华有个著名的溶洞是(双龙洞)。
6、我曾经进过溶洞,我观察后发现,钟乳石是(吊在洞顶上的)、石笋是(从地下往上“长”的)。
7、黄河流到河南省郑州市以后,河床就逐渐高出两岸达(10)米以上。
9、(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
10、到了黄河的中下游,河中的泥沙含量达到每立方米(30)多千克。
11、沙尘暴多发生于(沙漠)、(沙地)和干燥的(沙质裸露)的地表。
12、我国沙尘暴发生的次数随着工业的发展在逐年(增加)。
13、我们都知道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时间为(2008年5月12日),地震强度为(8.0)级。
14、20世纪初,德国的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15、在2亿年以前,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是(一块大陆)。
16、河滩上的卵石是从哪里来的?(是通过流水的冲击从河的上游搬运下来的)17、河流上游的岩石是怎样变成下游的卵石的?(通过石块、河床[河岸]、流水等摩擦、冲击和流水的搬运而形成的)18、溶洞的形成应具备哪些条件?(1、石灰岩地貌,2、有含酸性的水流过)19、黄河下游河床中沉积下来的泥沙等物体是从哪里来的?(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带走了那里的大量的泥沙,被河水搬运到下游,流水速度减缓,泥沙就沉积下来了)20、黄河两岸的大量泥沙流失沉积到黄河中,是哪些原因造成的?(过度放牧、植被破坏、水土流失)21、产生沙尘暴的原因的什么?(过度放牧、植被破坏、土地沙化)22、地震是怎样产生的?(岩层相互跻压、变形,最后发生断裂,就发生了地震。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1课)(括号内为参考答案。
)1、要知道我与去年比较,身体发生了变化,就应该测量我的(身高)、(坐高)、(体重)、(头围)、(脚长)、(臂长)等数据。
2、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我身体变化比较明显的是(身高)和(体重).4、人在一生中一般要经历(婴儿期〈又叫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5、自己与妈妈或爸爸在形态特征等方面相似的现象,是一种(遗传)现象。
6、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的现象,是一种(变异)现象。
7、(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
10、动物、植物有遗传现象吗?举例说明.(有,如小猫、小狗、小鸡都分别与它们的爸爸、妈妈形态相似;小麦、稻谷、油菜等植物小的与大的也相似)第二单元(2——5课)1、世界上最早提出“地球说"的是(古希腊人)。
2、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认为“天地”就象一个(鸡蛋),地球是(蛋黄),蛋清、蛋壳就是(“天”)。
3、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4、地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州)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叫(赤道),在南北半球上各有一条纬线(虚线)叫(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6、地球最北端的一点叫(北极)。
7、地图上的颜色表示地形的高低,颜色越深的表示地形、地势越(高)、颜色越浅的表示地形、地势越(低)。
8、“0-360千米”表示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地球上的实际距离为(360千米).9、我国的首都是(北京),我省的首府是(武汉).10、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半径平均约(6371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11、联合国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知识点集锦第1课我们的生长发育1、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我身体变化比较明显的是(身高)和(体重)。
2、要知道我与去年比较,身体发生了变化,就应该测量我的(身高)、(体重)、(坐高)、(头围)、(脚长)、(臂长)等数据。
3、一个人一生经历的阶段:婴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4、我们发现自己与爸爸或者妈妈在形态特征等方面有相似的地方,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遗传现象。
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的现象,是一种变异的现象。
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5、比较五年级到六年级的变化数据与以往每年的变化数据,又有什么发现?答:同学们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每年的身高、体重等方面都在发生变化,而且发生的变化数据每年都不相同,女同学在9岁到12岁之间每年的身高、体重变化加快。
而且五年级到六年级这一年里比以前每年的变化大。
6、比较男女同学在三、四、五、六年级每年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数据,有什么发现?答:通过平均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在四年级以前,也就是10岁以前,男同学的平均身高、体重略大于女同学,从四年级开始到六年级,也就是从10岁开始到12岁,女同学在平均身高、平均体重方面都超过男同学。
7、动物、植物有遗传现象吗?举例说明。
答:动物、植物有遗传现象。
如小猫、小狗、小鸡都分别与它们的爸爸、妈妈形态相似;小麦、稻谷、油菜等植物小的与大的也相似。
第2课地球1、世界上最早提出“地球说”的是(古希腊人)。
2、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张衡认为“天地”就象一个(鸡蛋),地球是(蛋黄),蛋清、蛋壳就是(“天”)。
3、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4、地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州)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历程:居住地中心说——天圆地方说——地球说。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第1课)1、要知道我与去年比较,身体发生了变化,就应该测量我的(身高)(坐高)、(体重)、(头围)、(脚长)、(臂长)等数据。
3、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我身体变化比较明显的是(身高)和(体重)。
3、从统计结果看,我班女生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比男生(高)和(重)。
4、观察课本第3页中间图,人在一生中一般要经历(婴儿期〈又叫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
5、自己与妈妈或爸爸在形态特征等方面相似现象,是一种(遗传)现象。
6、(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
7、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现象,是一种(变异)现象。
二、问答题动物、植物有遗传现象吗?请举例说明。
(有。
如小猫、小狗、小鸡都分别与它们的爸爸、妈妈形态相似;小麦、稻谷、油菜等植物小的与大的也相似)第二单元(2——5课)第2课1、世界上最早提出“地球说”的是,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人)。
2、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张衡),认为“天地”就象一个(鸡蛋),地球是(蛋黄),蛋清、蛋壳就是(“天”)。
3、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4、地球上的七大洲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州)。
5、地球上的四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6、人类认识地球经历:(站在地面观察、航海环球观察、到太空中观察)。
7、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
8、在月球上看地球,地球(象一个蓝色为主的彩色“月亮”)。
第3课1、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成地球的模型,这就是(地球仪)。
2、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叫(赤道),与赤道平行的圆周线叫纬线。
3、地轴与地面相交的两点,是(南极和北极)。
4、在地球仪南北半球上各有一条(虚线)的纬线,分别叫(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
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科学课程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探索自然世界、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
六年级上册的科学课程通常涵盖了多个领域的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球科学。
以下是一些六年级上册科学课程可能会涉及的知识点概述:1. 物理科学- 力与运动:理解力的概念,包括重力、摩擦力等;学习物体运动的基本原理,如牛顿运动定律。
- 能量转换:探讨能量守恒的概念,了解不同形式的能量(如动能、势能、热能)及其相互转换。
- 简单机械:介绍杠杆、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2. 化学科学- 物质的组成:学习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的概念,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
- 化学反应:介绍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如反应物、生成物、化学方程式等。
- 化学性质: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酸碱性等。
3. 生物科学- 生物的分类:了解生物的分类体系,包括界、门、纲、目、科、属、种。
- 生物的适应性:探讨生物如何适应环境,学习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
- 生态系统:认识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4. 地球科学- 地球的结构: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地核。
- 地球的表面:学习地球表面的地貌类型,如山脉、平原、河流等。
- 自然灾害:了解自然灾害的类型和成因,如地震、洪水、火山爆发等。
5. 科学探究方法- 观察与实验:学习如何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收集数据,培养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
- 假设与验证:理解科学探究过程中假设的提出和验证的重要性。
- 数据记录与分析:学习如何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科学结论。
6. 科学、技术与社会- 科学与日常生活:探讨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食品保存、交通出行等。
- 科学与伦理:讨论科学发展中的伦理问题,如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等。
7. 科学态度与价值观- 科学精神:培养求真务实、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 科学责任:理解科学家在社会中的责任,如环境保护、公共健康等。
第一单元填空题:1、要知道我与去年比较,身体发生了变化,就应该测量我的(身高)、(坐高)、(体重)、(头围)、(脚长)、(臂长)等数据。
2、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我身体变化比较明显的是(身高)和(体重)3、从统计结果看,我班女生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比男生(高)和(重).4、人在一生中一般要经历(婴儿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5、自己与妈妈或爸爸在形态特征等方面相似的现象,是一种(遗传)现象。
6、(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问答题:1、动物、植物有遗传现象吗?举例说明。
答:都有遗传现象。
如:小猫、小狗、小鸡都分别与它们的爸爸、妈妈形态相似;小麦、稻谷、油菜等植物小的与大的也相似。
2、三——六年级时,男女同学生长发育有什么特点?答:女生在10岁左右生长发育速度加快,身高逐渐会超过男生。
男生在12岁左右生长发育速度加快,身高逐渐会超过女生。
3、如何看待克隆人(或技术)答:克隆就是不需要通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殖后代。
虽然克隆技术可以培育新品种,培植人体配件,挽救濒危物种,来造福人类,但是它的灾害也是无穷的。
第二单元(2——5课)1、世界上最早提出“地球说”的是(古希腊人)。
2、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张衡)认为“天地”就象一个(鸡蛋),地球是(蛋黄),蛋清、蛋壳就是(“天”)。
3、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4、(麦哲伦)率领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5、地球上有七大洲、四大洋,其中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亚洲)最小的(大洋洲),6、我国面积有(960 )万平方千米,属于(亚)洲;7、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太平)洋,面积最小的是(北冰)。
8、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叫(赤道)问答题:1、我们要怎样保护地球资源答:1、不随地吐痰2、保护地球上的生物3、多种花、草、树木4、不随便丢垃圾5、垃圾分类2、减少地质灾害的危害应注意什么答:1、加上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防灾意识。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内容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掌握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和科学原理。
-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实验和探究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树立科学精神。
- 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2.1 第一单元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物质的状态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及其转化。
- 物质的溶解:溶解过程、溶解度、溶液的浓稀。
- 物质的燃烧: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
2.2 第二单元生物与生活- 植物的生长:种子的结构、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的光合作用。
- 动物的特征:动物的分类、动物的感官、动物的运动。
- 人体生理:人体的主要器官、人体的营养需求、健康的生活方式。
2.3 第三单元地球与宇宙- 地球的结构:地壳、地幔、地核。
- 天气与气候:天气现象、气候类型、气候变化。
- 宇宙探索:太阳系、恒星、银河系。
2.4 第四单元技术与应用- 简单机械:杠杆、滑轮、斜面。
- 电与磁:电流、磁场、电磁感应。
- 信息技术:计算机的基本原理、互联网的应用。
三、教学建议3.1 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驱动、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 结合实验、观察、调查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2 教学资源-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教学挂图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和图书资料,拓展学习渠道和视野。
3.3 教学评价- 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态度。
-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团队协作能力。
以上是针对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内容的一份详细教学文档,希望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鄂教版)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1、人在一生中一般要经历、、、和。
自己与妈妈或爸爸在形态特征等方面相似的现象,是一种现象。
自己与妈妈或爸爸在形态特征等方面不相似的现象,是一种现象。
2、动物、植物有遗传现象吗?举例说明。
如小猫、小狗、小鸡都分别与它们的爸爸、妈妈形态相似;小麦、稻谷、油
菜等植物小的与大的也相似。
3、世界上最早提出“地球说”的是。
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认为“天地”就象一个,地球是,蛋清、蛋壳就是。
4、1519年9月,航海家率领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5、地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别是:、、、、、、和、、、。
6、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叫,在南北半球上各有一条纬线叫。
地球最北端的一点叫。
7、地图上的颜色表示地形的高低,颜色越深的表示地形、地势越、颜色越浅的表示地形、地势越。
8、我国的首都是,我省的首府是,我市的市府是。
9、地球的表面积约,半径平均约,地球赤道周长约。
10、联合国将每年的4月2 2日定为。
11、人类认识地球经历了哪些艰难历程?
12、地球表面是海洋面积大还是陆地面积大?地球陆地上是山多还是平原面积大?
13、在月球上看地球,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14、从地图上看,我国的地形有什么特点?我国的地形象什么形状?长江、黄河的源头在哪里?
15、“太阳中心”学说是的天文学家于1 5 4 3年在中提出来的。
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引起的。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天,地球绕轴自转一周约为小时。
地球的自转的方向是自转。
16、我国大陆最早见到太阳升起的地方是,最晚见到太阳升起的地方是。
17、一天之中,温度最高的时候是左右,温度最低的时候是早晨左右。
18、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趋势是早晨6点一下午12点,下午12点一早晨6点。
19、太阳照射地面的情况与温度的变化关系是。
20、大多数植物是白天夜晚。
21、地球绕太阳公转和绕地轴自转时,地轴的北极始终对着哪个方向?
22、太阳是不是宇宙的中心?
23、我国发射的神舟6号载人飞船一天绕地球16 8 圈,那么,飞船上的人一天可以看到多少次太阳升起和落下?
24、引起一天中气温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5、小学生为什么不能经常熬夜?
26、养鸡场为什么要用电灯给蛋鸡照明?
27、为什么要在黑暗处养蚯蚓?
28、经常睡懒觉的人为什么会发胖?
29、一天中气温变化与海洋或沙漠有没有关系。
30、有什么办法让肉鸡长得又肥又大。
31、我国冬天北方比南方冷的原因。
32、我们经常在、、等地方见到卵石。
33、我发现卵石大都集中在河床的游。
34、往石灰岩上滴几滴稀盐酸,我发现石头会。
35、我曾经进过溶洞,观察后发现,钟乳石是、石笋是
36、黄河流到河南省郑州市以后,河床就逐渐高出两岸达米以上。
37、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
38、沙尘暴多发生于、和干燥的的地表。
39、我国沙尘暴发生的次数随着工业的发展在逐年。
40、我们都知道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时间为,地震强度
为级
41、20世纪初,德国的科学家提出了。
42、在2亿年以前,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是。
43、河滩上的卵石是从哪里来的?
44、河流上游的岩石是怎样变成下游的卵石的?
45、溶洞的形成应具备哪些条件?
46、黄河下游河床中沉积下来的泥沙等物体是从哪里来的?
47、黄河两岸的大量泥沙流失沉积到黄河中,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48、产生沙尘暴的原因的什么?
49、地震是怎样产生的?
50、火山爆发是怎样形成的?
51、人类的活动给黄河带来了哪些影响?我们应该怎样做?
52、冬夜,仰望星空会看到很多闪亮的星星,其中最为明显了。
53、是找星座的最好办法。
在不同季节里,我们所能见到的主要星座都不一样,春季有座、夏季有座、秋季有座、冬季有。
54、星座可以帮助我们,晴朗的夜晚,我们可以利用找
到北方
55、地球上的四季的形成与有关。
56、我知道我家乡有水的地方在冬季不容易结冰,容易结冰。
57、我知道很多动物过冬的方法,如蚕、菜青虫等一些昆虫过冬,野兔、野鼠等躲藏过冬,牛、马、鸡、狗等一些家养地位过冬。
58、水稻、棉花、狗尾草等植物过冬;小麦、油菜等植物过冬;杨柳、石榴、梧桐、绊根草、槐树、皂角树过冬;红薯、地瓜、蒲草、篙瓜、洋芋过冬。
59、水有、、的变化
60、为什么不同的季节,看到的主要星座不一样?
61、找到北极星后,怎样确定东、南、西、北方向?
62、我们这个地方昼夜平分的季节是哪些节气?
63、我们看到的霜你知道是怎样形成的吗?
64、我们生活中你知道哪些物质有三态的变化?
65、冬天来了,大雁为什么往南飞?
66、你知道青蛙是怎样过冬的吗?
67、你夜里观察过星座吗?你认为大熊星座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样子的?
68、你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晴朗的夜晚如何辨别方向?
69、一年中气温的变化有什么特点。
70、测量温度时的注意事项。
71、冬天洗的衣服怎样让它干得更快?
72、雪是怎样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