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企业如何落实责任

浅谈企业如何落实责任

浅谈如何落实责任

一、严格制度落实,规范责任行为。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就是我们每个管理者手中的戒尺,要时刻丈量自己管理行为和管理方式。因此,我们必须在制度划定“责任田”里认真工作。上,我们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规制度,中,我们必须遵守业主、监理、设计的制度规范,下,我们必须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从以往的执行情况来看,前两者的执行情况还可以,因为国家和地方的法规制度有其强制性和震慑性,业主、监理、设计的制度规范带有市场规范性,但后者的执行情况还比较弱,这是我们企业管理目前最大的软肋。总有那么一部分管理者对我们企业的规章制度,实行选择性遵守,或者阴奉阳违,甚至直接无视,缺乏最基本的责任底线思维,连最起码的游戏规则都不讲。这也是导致部分项目起火冒烟、事故频发、劳务纠纷、进度不前、职工怨气冲天的最根本原因。

因此,我们必须严格制度落实,牢固树立责任底线思维。首先,要重视制度。作为企业的各级管理者,必须要让每一个员工清楚自己应该遵守哪些制度?这样才能使员工明确责任目标,规范责任行为,获取责任成果。作为员工,说大点,企业是承载梦想的平台,说小点,企业是养家糊口的依靠。同时,企业的健康发展也需要广大员工的共同努力。企强和工富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只有相互促进,才能实现

双赢。所以,企业的各类规章制度,作为保证企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大法,是我们每一个员工的责任底线,都必须严格遵守。其次,要严格执行。在平时的管理中,我们必须高标准、严要求,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不断强化执行力。同时,要加强监督检查,在一些管理顽疾上要“用重典,下猛药”。始终不忘纪律就是战斗力,只有纪律才能保证胜利,不听话就该挨“鞭子”,另外,必须保证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其三,要严格奖罚。有一句话讲得非常好,“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实际上就是一种规则,事实上就企业内部的法律,遵纪守法,做出成绩的要奖励,违法乱纪,触犯红线的要处罚。如果可能,我们也不惜“挥泪斩马谡”。

此外,我们虽然强调无规矩不成方圆,但并不等于什么都墨守成规,麻木守旧。因此,我们还要在遵守规矩的基础上创新。只要认准的能为国家负责、为客户负责、为企业负责,我们就要敢于创新,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坚持领导带头,建立责任团队。

始终“树立责任力就是领导力”的意识。要敢于负责,勇于负责,因为领导者最重要的素质就是负责任。责任的落实不落实,关键在领导。只有领导充分重视、干在前头,员工抓落实才会有压力、有动力、有效果。领导带头抓落实,关键要做到:一是率先垂范。凡涉及项目建设的主要决策、中心工作,各部门、各单位主要领导必须亲自谋划、亲自主

抓、亲自推动,特别是对重点环节、突出问题,不仅要时时刻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还要以身作则、亲力亲为,务求实效。要把全部的心思放在干项目、谋发展、抓落实上,把全部的精力用在项目建设上,用在企业发展上,走在员工中,干在员工前,乐在员工后。二是一线推进。目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面展开,要求我们领导干部带头抓落实,要改变隔窗看花、隔靴搔痒的工作状态,从俗务困扰中解放出来,从迎来送往中抽身出来,从机关中走到项目生产一线去,到一线推进落实工作。在项目建设上,各单位主要领导要到矛盾多、问题大的地方去,听取意见、查找问题、落实整改,确保领导在一线指挥、情况在一线了解、矛盾在一线处理、问题在一线解决。三是放手放胆。各部门、各单位的主要领导在抓落实的工作中,不要把“权”字看得太重,要善于发挥一班人的能动性,不专权、不独断,让副职有职、有责、有权,让班子成员和一般党员干部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心中有事干,建立各个层级的责任团队。要胸怀宽广,豁达大度,善于听取不同声音,善于吸纳不同的意见,在工作中加深了解,在拉练中相互支持,在相处中增进友谊,形成同步同调、和衷共济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

三、抓好细节落实,强化责任意识。

古语有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从“千里之堤,溃于蚁

穴”这个古训中,我们对“细节决定成败”已经有了一个充分的了解。前面的几个案例,也充分说明了我们企业,不缺勤劳不缺智慧,最缺的是做细节、负责任的精神。那么,怎么才能抓好细节落实,规范我们的责任行为呢?我认为,不论是做管理,还是干具体工作,都应该注重这三个方面:一是要在“点”上下功夫。当前的建筑施工领域,规范越来越严,标准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细,这就决定了我们在每个工作细节上都不能马虎,而且要高质量的做好,把每个工作点都要做细、做精、做漂亮。要严格实施和规范业务流程管理,特别是在项目变更索赔、二次经营等工作中,一定要把握好细节,达到业主满意、监理认可、设计支持的目标。二是要在“线”上求实效。每一项工作的开展都有其层次性和阶段性,我们必须在工作中理清思路,明确流程,注重环节,什么时候该干什么,由谁干,干到什么程度,必须责任到人,责权清晰。特别是当前我们正在全面推行“4个阶段、22个环节”的责任成本管理规范流程,必须强化节点思维,实现环环相扣,确保管理或工作目标完成。三是要在“面”上出成绩。做好细节最基本的工作在“面”上,只有全员负责,各类要素齐全,才能做出成绩。当前正值全局生产大干的黄金阶段,各单位主管领导,视觉要广,抓工作要不留死角,系统性的全面整合各类资源,协调各方力量,分解责任目标,充分发挥班子功能、团队作用和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使生产大干取得优异成绩。所以,抓好细节的基础在“点”上,重点在“线”上,关键在“面”上,只有“点线面”相互配合,相互支撑,才能真正把细节抓好,从而规范全员的责任行为,实现企业的健康运行。

四、全员学好本领,提升责任能力。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不断涌现,呈现井喷式增长。只有不断增强“本领恐慌”的意识,加强学习,员工才能适应当前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所以,提升自身工作能力,是企业员工最起码的责任。那么,如何做一名负责任的企业员工呢?我认为,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责任意识。要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没有年龄界限,我们一些老同志认为过几年就退休了,学不学已经无关紧要了,吃老本的思想严重;一些技术管理的骨干,认为自己经验丰富,经验主义盛行;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理论基础扎实,已经学够了,自满自傲的意识还大有市场。古人都有“秉烛夜读”的优良传统,作为21世纪的国企员工,更应该坚持学习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其次,要增强学有所长的责任意识。角色决定责任,这是责任的角色性的本质。你的木桶能装多少水,装什么水,都是由角色来确定的。没有角色的责任,就是不务正业。所以,我们必须把握好学习的方

向性和针对性。所谓“术业有专攻”,同时一个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因此,我们不能在学习上对员工求全责备。特别是当前社会知识更新速度进一步加快,专业界限越来越清晰,员工的充电学习一定要有针对性,立足岗位增强专业性。其三,要强化实践出真知的责任意识。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员工加强学习,根本目的是增强工作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习近平同志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就是反对学习和工作中的“空对空”。全员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带着问题学,到一线去,到掌子面上去,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千万不能夸夸其谈、陷于“客里空”。以后,对项目领导的考核,我们要逐步增加一项考核。就是根据项目的大小和难易程度,确定出多少人才,出什么样的人才,要定性,也要定量。不能一个项目干完了,钱亏进去了,牌子也砸了,却连人都没有培养几个,吃亏都不知道吃那里了,花钱连个教训都买不下,这是对企业的极大不负责任。

五、倡导负责精神,厘清责任界限。

老话说的好,“责任重于泰山”。一个缺乏负责精神的民族,是走向没落的民族;一个缺乏负责精神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企业;一个缺乏负责精神的人,是任何事情都不能做好的人。当前我们企业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人的问题,人的问题最核心的就是缺乏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精神。有

些领导干部眼中只有权和利,却把相伴而生的“责”当成“鸡肋”。有时候由于责任心缺失,所引发的“破窗效应”给企业能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我们的许多事故项目、亏损项目、砸牌子项目、丢市场项目等就是这方面的铁证。有些时候由于责任界限不清,事故责任却找不到责任人,这些往往成为企业管理的盲区和死角。目前,我们的企业还存在一推、二拖、三应付的情况,对上级的重大部署和重要工作,首先想到的就是推,你我之间踢皮球,实在推不掉就拖,拖不住了才仓促应付。从每次发生各类事故调查的情况来看,各种工作应付的痕迹太明显了,臵职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管理制度如同儿戏,这样的项目不出事还真是奇迹。因此,增强员工的负责精神是企业当前管理工作的需要。

那么,如何增强员工的负责精神?首先是要明确责任目标,厘清责任界限。责任是一种义务,是一种使命,是推动发展的原动力。责任只有轻重之分,而无敷衍塞责之理。有责就要有为,有为才能有位。要常思量自己工作岗位的来之不易,常掂量自己肩负的责任之重,以此增强荣誉感和责任感,爱岗敬业,兢兢业业,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尽其责。作为企业的各级管理者,必须在思想上强化责任意识,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用在抓工作上。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敢于直面困难,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积极化解各种复杂矛盾,做到事不避难,敢于担当,积极主动,扎

扎实实地推动工作。其次是落实责任。当前,要着力解决说得多、做得少,抓落实不够的问题。工作部署了就要下大力气督促检查,一抓到底。抓落实,要抓重点,抓决策的落实,抓重大项目、重点工作。要牢固树立履责应该、尽责光荣、失责可耻的思想,把落实责任纳入重要日程,做到只争朝夕抓落实、提高水平抓落实、转变作风抓落实、严格考核抓落实。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抓重点、抓关键、抓突破,想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苦干实干,开拓创新,不图虚名,不做表面文章,一步一个脚印,不达目的不罢休,不见成效不“收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