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气抽油泵防气原理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83.96 KB
- 文档页数:6
中国石油大学采油工程实验报告实验日期: 2014.10.31 成绩: 班级: 石工10-6班 学号: 11021276 姓名: 吴英立 教师: 战永平 同组者:陈本军、苟晨晨、牛博、康浩、司晓冬、龙涛、蒋金兴、王升升实验二 抽油泵泵效实验一、实验目的(1)观察抽油机、抽油泵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2)掌握泵效测量和计算的方法 ; (3)观察泵效和产气量之间的关系; (4)观察气锚的分气效果; (5)了解示功图的测试及工况分析。
二、实验原理抽油泵的效率是分析抽油机井工作状况的重要参数,根据气液混合物流过抽油泵的能量方程式和机械能守恒原理可以分析抽油泵的效率。
泵的实际排量要小于理论排量,两者的比值称作容积泵效率,油田称泵效,也称泵的排量系数,即:v rQQ η=式中:Q ——泵的实际排液量; r Q ——泵的理论排液量; v η——泵效;Sn D Q r 42π=式中:D ----泵径; S -----冲程; n -----冲次。
影响泵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油杆、油管的弹性变形,液体漏失及泵筒液体的充满程度和液体在地层与地面体积的差异等。
当有气体进入泵中时,泵效由于气体的影响而降低,增加气锚装置可将部分气体分离到环空,使泵效提高,通过测定有气锚和无气锚时的排量就可计算出气锚的分气效果(泵效的相对减少量):未通气时泵效通气时泵效未通气时泵效泵效的相对减少量-=实验用供液瓶代替地层供液,用小型抽油机带动活塞产液,由空压机供气。
在油管口用量筒和秒表计量实际排量。
三、实验设备和材料(1)实验设备:小型抽油机、深井泵模型、空压机、空气定值器、浮子流量计、 供液瓶、秒表等;(2)实验介质:空气、水。
四、实验步骤(1)记录实验深井泵的泵径;(2)移动支架使泵筒中心线与驴头对准,检查对应泵筒的进气管和进液管是否 通畅;(3)用手转动皮带轮带动驴头上下运动,记录柱塞冲程; (4)接通抽油机电源,测量冲次;(5)用量筒和秒表在油管口记录实际排液量,重复三次;(6)打开空压机电源,调节空气定值器旋钮,井进入泵筒中的气量定位0.2-0.4 L/min (小气量),待产液稳定后,记录三次井筒的排量;(7)打开空压机电源,调节空气定值器旋钮,井进入泵筒中的气量定位0.4-0.8 L/min (中气量),待产液稳定后,记录三次井筒的排量;(8)打开空压机电源,调节空气定值器旋钮,井进入泵筒中的气量定位1.2-1.6 L/min (大气量),待产液稳定后,记录三次井筒的排量;(9)关闭抽油机和空压机电源,轻抬支架更换泵筒,更换对应进液管和进气管; (10)重复5-9步; (11)清扫地面,实验结束。
气动水泵的原理气动水泵是一种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通过气压作用将水抽送到一定高度或距离的装置。
它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范围广泛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水泵工程、石油化工、矿山、建筑、农田灌溉等领域。
气动水泵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气动驱动器将压缩空气转换成机械能,从而实现水的抽送。
其主要部件包括气动驱动器、气驱腔和水泵本体三个部分。
气动驱动器是气动水泵的能量转换装置,是将压缩空气能量转换为机械能的核心装置。
气动驱动器通常由气缸、活塞和阀门等组成。
当压缩空气通过气动驱动器的气缸时,气缸内的活塞受到气压的作用而产生推动力。
气动驱动器的设计是关键,可以根据压力要求和使用环境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气缸结构和尺寸。
气驱腔是气动水泵中的特殊结构,它位于气动驱动器和水泵本体之间,起到传递动力和保护水泵的作用。
气驱腔内有两个阀门,一个是进水阀,一个是出水阀。
进水阀和出水阀的开启和关闭由气压控制。
当气压推动活塞运动时,进水阀关闭,出水阀打开,水泵本体就会开始工作。
当气压停止时,进水阀打开,出水阀关闭,水泵停止工作。
气驱腔的设计合理性可以影响气动水泵的性能和工作效率。
气驱腔通常采用耐磨橡胶或聚四氟乙烯等材料进行密封,以防止泄漏和磨损。
水泵本体是气动水泵中的另一个关键部分,它负责将气驱腔中进入的水抽送出去。
水泵本体的结构一般包括泵体、叶轮和密封装置。
在工作过程中,叶轮受到气动力的作用,迅速旋转并抽取水。
叶轮的设计和材料选择直接影响到水泵的抽水能力和效率。
同时,水泵本体还需要具备合适的密封装置,以防止水泵泄漏和受损。
在气动水泵的工作过程中,压缩空气通过气动驱动器的作用,产生了推动力。
推动力将杆活塞推动到一定位置,使进水阀关闭,出水阀打开。
此时,水泵本体开始工作,叶轮迅速旋转并抽取水。
当压缩空气停止供应时,进水阀打开,出水阀关闭。
推动力消失,水泵停止工作。
总结起来,气动水泵是利用压缩空气通过气动驱动器产生推动力,从而将水抽送出去的装置。
抽气机的原理及应用抽气机,也被称为真空泵,是一种用于抽取空气或其他气体的设备。
它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包括制药、化工、电子、食品加工、冶金等。
本文将介绍抽气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一、抽气机的工作原理抽气机的工作原理基于真空原理。
真空是指气体压力低于大气压力的状态。
抽气机通过创建一个低于大气压力的环境,使气体从高压区向低压区移动,从而达到抽取气体的目的。
1. 体积膨胀原理抽气机利用体积膨胀原理进行气体的抽取。
其工作过程如下:首先,抽气机的活塞向外运动,创建一个低压区域。
接着,这个区域的压力低于进气口的气体压力,从而使气体被抽取进来。
随着活塞继续向外运动,进气口关闭,并保持密封状态。
最后,当活塞开始向内运动的时候,低压区的体积减小,气体被排出。
2. 分子撞击原理分子撞击原理是抽气机另一种常见工作原理。
在此原理下,抽气机通过高速旋转的叶轮或离心机构来撞击气体分子,并使其获得足够的动能以克服外加压力,从而被抽取出来。
分子撞击原理适用于抽取高粘度、高温度气体。
3. 扩散原理扩散原理也被广泛运用于抽气机中。
抽气机通过创建一个差异浓度的气体混合物环境,利用气体分子的自由扩散运动,使气体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移动,从而达到抽气的效果。
二、抽气机的应用领域抽气机是许多工业领域的重要设备之一,以下是它在几个不同领域中的应用示例:1. 制药业在制药业中,抽气机广泛用于制药工艺中的真空干燥、蒸馏、浓缩和冷冻干燥等过程。
抽气机能够快速、高效地抽取工艺中产生的水蒸汽和有害气体,保证制药过程稳定性和产品质量。
2. 化工工业在化工工业中,抽气机被广泛应用于气体采集、废气处理、真空蒸馏和精馏等过程中。
抽气机的高抽气速度和稳定的工作性能使其在化工工艺中起到关键作用。
3. 电子工业在电子工业中,抽气机主要用于真空封装、电子元器件制造和半导体研发过程。
抽气机能够提供高真空环境,有效防止电子元件在制造和加工过程中因气体气泡而产生的缺陷,提高产品质量。
气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一、气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气泵上部为气动马达,下部为抽油泵。
气泵工作时发动机通过两个V形带驱动气泵的曲轴,以驱动活塞泵送空气,注入的气体通过管道引入储气罐。
另一方面,储气罐还通过气体管线将储气罐中的气体引入固定在气泵上的压力调节阀,从而控制储气罐中的气压,当储气罐中的气压达到压力调节阀设定的压力时。
当空气被电力连续压缩时,产生空气压力,从而驱动活塞进行空气抽吸,并且吹入的气体通过管道被引入空气存储器。
当气缸内的气压低于压力调节阀由于损失而设定的压力时,压力调节阀中的阀门由复位弹簧返回,气泵的控制气路断开,气泵再次开始吸气。
浅析白豹油田井筒防气技术的应用【摘要】白豹油田生产实践发现,气体是影响抽油泵泵效的主要因素。
抽油泵在抽汲过程中,泵腔内存在游离气、溶解气及凝析气。
上冲程中,如果在固定阀与游动阀之间有气体,且膨胀后不能使降低的压缩腔压力低于泵的吸入压力,固定阀不能打开,泵即发生上冲程气锁;当泵的排出压力低于油管内的液柱压力时,游动阀不能打开,即泵在下冲程时发生气锁。
严重时,在上、下冲程均有可能发生气锁现象。
在含气抽油井中,要防止抽油泵气锁和提高泵效,需要综合采取各种防气措施。
本文通过研究气体对油井的影响,从而提出一些井筒防气技术。
【关键词】白豹油田井筒防气技术泵挂白豹油田隶属于长庆油田第七采油厂,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西部,在相带上属于三角洲前缘亚相,开采主力层位为三叠系延长组长3、长4+5、长6油层。
笔者在白豹油田担任近3年的技术员期间,了解到低动液面、高气油比的油井,气体影响是影响泵效和单井产液量的主要因素。
下面我浅谈一下引起油井气体影响的因素及应采取的措施与对策。
1 气体影响因素引起油井气体影响的主要原因是:油气比高,原油脱气量大。
油层能量低、供液不足,在泵入口处的压力低于饱和压力,进入泵内的将是油气混合物。
一方面由于气体在泵筒中占据部分体积,降低了原油的充满程度。
另一方面由于气体的可压缩性,在活塞上下冲程中导致固定阀和游动阀打开或关闭迟缓,造成泵效过低。
抽油泵在抽汲过程中,泵腔内存在游离气、溶解气和凝析气。
泵上冲程时,若泵腔内的压力低于气体溶于液体的饱和压力,溶于液体中的气体就会从液体中分离出来。
这些气体占据泵腔的部分体积,也会降低泵的充满度,从而降低了泵效。
泵下冲程时,泵腔内气液两相流体被压缩,直到泵腔内压力大于游动阀上部的压力时,游动阀才打开,将泵腔内的原油排出。
含气油井中的抽油泵阀球一般都会开启滞后,当在泵腔内的气体所占据的体积足够大时,不但下冲程时游动阀打不开,甚至上冲程时固定阀也有可能打不开,整个上、下冲程中只是腔内气体在膨胀和压缩,而没有液体举升,此时抽油泵出现“气锁”现象,无法正常工作。
实验三有杆泵与抽油原理一.实验目的1. 观察抽油机、抽油泵的结构和工作过程(机杆泵四连杆机构)。
2.掌握有杆泵抽汲原理熟悉游梁式抽油机主要部件组成、各部件名称结构及工作原理。
3. 观察气锚的分气效果。
4.观察模拟泵在井筒内的工作状况。
二.实验内容1.抽油机工作原理有杆泵抽油是三大采油方法之一。
本实验装置由抽油机和井筒两大部分组成,见图1。
电动机的高速旋转运动通过皮带轮和减速箱减速,传递给曲柄轴,带动曲柄作低速旋转运动,经曲柄、连杆、横梁带动油梁作上下摆动,挂在游梁驴头上的悬绳器便带动抽油杆柱做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带动泵柱塞做上下往复运动。
图1 抽油机的实验装置组成示意图2.抽油泵工作原理有杆泵是由泵筒、衬套、柱塞、游动阀、固定阀组成。
泵的工作由三个基本环节组成,即柱塞在泵内让出容积,液体进泵和从泵内排出液体。
在理想的情况下,柱塞上下一次进入和排出的液体等于柱塞让出的容积。
上冲程,抽油机带动抽油杆连接柱塞一起向上运动,柱塞上的游动阀受柱塞上油管液柱压力作用而关闭,与此同时,泵腔内由于柱塞上行让出容积而压力降低,固定阀在油套环形空间液柱压力作用下被冲开,液体被吸入泵腔内,上冲程为泵吸液而油井排液过程。
下冲程,柱塞下行,固定阀关闭,泵腔内压力增高,当泵内压力大于柱塞以上液柱压力时,游动阀被冲开,泵腔内液体通过游动阀排入井筒中,见图2。
柱塞上下一次为一个冲程,在一个冲程内完成一次进液和排液的过程。
图2 泵的工作原理图3.气锚分离原理气锚是井下油气分离装置,其基本原理是建立在油气密度不同而起油气分离作用的。
气锚可分为旋转式、沉降式,其结构图见3.3。
气锚安装在抽油泵的末端。
沉降式气锚当柱塞上行时,由于抽吸和管外液柱压力作用,油和气进入锚内,由于油气密度的差异气体大部分上浮于气锚的上端,而液体则沉降于气锚的下端;当柱塞下行时,由于泵的阀被关闭,气锚内液体处于静止状态,气体上浮自锚上端的排气孔抛出,进入管外油套环形空间,而脱气原油自气锚中心管的下口被吸入到泵腔内,从而达到防止气体进泵,提高泵效的目的。
抽气器工作原理
抽气器是一种用于抽取气体或液体的装置,它基于以下工作原理:
1. 负压原理:抽气器通过创造一个负压环境,使得周围的气体或液体被抽入装置内部。
这是通过减小了装置内部的压力来实现的。
2. 手动操作:一些抽气器需要手动操作,通过一个手柄或按钮来创建负压环境。
当手柄或按钮被拉出或按下时,抽气器内部的容积减小,从而导致内部压力下降。
3. 机械设备:另一些抽气器则利用机械设备来创建负压环境。
例如,某些抽气器可以使用活塞或泵来减小装置内部的容积,从而降低压力。
4. 气密性:为了确保抽气器的效果,其内部必须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这样可以防止周围的空气或液体进入装置内部,从而保持负压环境。
总之,抽气器利用负压原理和适当的操作或机械设备来吸入气体或液体,实现抽取的功能。
中国石油大学采油工程实验报告实验日期:成绩:班级:学号:姓名:教师:同组者:抽油泵泵效实验1. 实验目的(每空1分,共20)(1) 抽油装置是指由抽油机、抽油杆、抽油泵所组成的抽油系统。
游梁式抽油机主要由油梁-连杆-曲柄机构、减速箱、动力设备、辅助装置等四大部分组成。
抽油泵主要由工作筒(外筒和衬套)、柱塞、游动阀、固定阀组成。
按照抽油泵在油管中的固定方式,抽油泵可分为管式泵和杆式泵。
(2) 游梁式抽油机是以油梁支点和曲柄轴中心连线做固定杆,以曲柄、连杆、油梁后臂为活动杆所构成的四连杆机构。
(3) 泵效是指油井生产过程中,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比值。
2. 实验内容(每题4分,共20分)(1) 光杆冲程:光杆从上死点到下死点的距离称为光杆冲程长度,简称光杆冲程。
(2) 气锁:在抽汲时由于气体在泵内压缩和膨胀,使吸入和排出阀无法打开,出现抽不出油的现象。
(3) 沉没度:表示泵沉没在动液面以下的深度。
(4) 动液面:油井生产时油套环形空间的液面。
(5) 冲程损失:由于抽油杆柱和油管柱的弹性伸缩而引起的光杆冲程与柱塞冲程之差。
3. 实验过程(每空1分,共10分)上冲程:抽油杆柱带着柱塞向上运动,活塞上的游动阀受管内液柱压力而关闭。
此时,泵内(柱塞下面的)压力降低,固定阀在环形空间液柱压力与泵内压力之差的作用下被打开。
上冲程是 泵内吸入液体 、 井口排出液体 的过程。
造成泵吸入的条件是泵内压力(吸入压力)低于 沉没压力 。
下冲程:抽油杆柱带着柱塞 向下运动 , 固定阀 一开始就关闭,泵内压力增高到大于柱塞以上液柱压力时,游动阀被顶开,柱塞下部的液体通过游动阀进入柱塞上部,使泵排出液体。
由于光杆进入井筒,在井口挤出相当于 光杆体积 的液体。
下冲程是泵向油管内排液的过程。
造成泵排出液体的条件是泵内压力(排出压力)高于柱塞以上的 液柱压力 。
4. 数据处理(写出算例)(30分)(1) 理论排量计算Qr=fr*s*n=3.14*3*3/4*37.6*5.3=1407.9ml/min(2)实际排量计算以无气锚泵未通气时数据为例计算:Q=(105+100)/2*5.3=543.25ml/min(3)泵效计算:以无气锚泵未通气时数据为例计算:%59.831407.9543.25===T Q Q η(4) 泵效计算结果(填上气量)(5) 以气量为横坐标,泵效为纵坐标做出泵效与气量的关系图(6)泵效与气量的关系曲线,以及实验时观察到现象,分析曲线。
防气抽油泵防气原理研究
作者:李顺平, 李华斌, 吕瑞典, 孙三朵, LI Shun-ping, LI Hua-bin, L(U) Rui-dian,SUN San-duo
作者单位:李顺平,LI Shun-ping(川东钻探公司,重庆,400025), 李华斌,吕瑞典,孙三朵,LI Hua-bin,L(U) Rui-dian,SUN San-duo(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成都,610500)
刊名:
石油矿场机械
英文刊名:OIL FIELD EQUIPMENT
年,卷(期):2008,37(5)
被引用次数:2次
1.沈迪成.艾万诚抽油泵 1994
2.陈家琅.陈涛平.魏兆胜水平垂直管内气液两相流动 1994
1.期刊论文吝拥军.徐涛.杨顺贵.祝明华.程戈奇.户贵华.段秋红抽油泵泵筒开孔制成中排气防气泵和长柱塞泵-石油机械2003,31(9)
打破传统的技术思路,在普通抽油泵泵筒上开孔,根据用途的不同,开孔的位置也不同,由此产生了中排气防气泵和长柱塞泄油泵.前者是在泵筒中部开孔,利用排气孔排气以提高泵效;后者则是在泵筒上部开孔,配以长柱塞,可用于泄油、防盐卡和正洗井.泵筒开孔技术的应用解决了抽油泵的防砂卡、防盐卡和柱塞密封等技术难题.中排气防气泵在工作制度不变的情况下泵效达47.6%,系统效率提高13.5%;长柱塞泄油泵用于结盐严重的间歇采油井,停井后下放抽油杆柱至碰泵,使油管内泄油,结果结盐几率减小,油井连续正常生产.
2.期刊论文李华斌.张键.康庆泽新型防气泵研究-通用机械2008,""(6)
针对在高气液比的井况条件下,分析了抽油泵在抽汲过程中,泵内液体和气体的体积变化,以及影响抽油泵泵效的原因,提出防气泵的防气功能在于清除余隙体积内的游离气和尽量减少余隙液体中的溶解气.提出了一种既大幅度提高泵效,成本低廉,又彻底解决了"气锁"的新型防气抽油泵,并介绍了该泵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组成.
3.学位论文唐良文可旋转柱塞抽油泵的结构研究与设计2006
旋转柱塞抽油泵可解决柱塞偏磨问题,它的结构研究和设计对于提高抽油泵使用寿命,减少修井作业频次,降低单井采油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旋转柱塞抽油泵结构机理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可旋转柱塞抽油泵结构,并从方法上结合具体的泵型、泵规格对柱塞螺旋体结构参数进行了理论计算,从转化为产品的角度对该泵的核心组件螺旋柱塞和活接头的图纸进行了具体的设计,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
1.该泵在井下工作时,泵筒和柱塞之间为均匀磨损,能有效提高泵的使用寿命。
该泵在结构上结合了防气泵和防砂泵的特点,非常适合于含气井、含砂井的开采。
2.旋转柱塞为单向间歇旋转,旋转角度为每冲程4°。
旋转柱塞与拉杆之间的相对旋转通过活接头来实现。
3.旋转柱塞旋转的角度与螺旋体结构和抽汲参数有关,可通过改变结构参数、抽汲参数来调整柱塞转动的角度。
4.本文中的计算都是在理想状况进行的。
在实际抽汲过程中,产生的旋转分力比计算的值小一些。
螺旋槽宽度b和内螺旋面的半径r取值要大一些。
4.期刊论文户贵华.童广岩.徐正国.姚爱国.吝拥军.杨宝华磁力强制开启防气泵的研制-石油机械2003,31(3)
研制的磁力强制开启防气泵与常规抽油泵不同之处主要是在游动阀下接头内增加了永磁滑块和顶杆.工作中永磁滑块可以在游动阀下接头内滑动,上冲程时,永磁滑块和顶杆相对柱塞下行,在磁力作用下游动阀关闭;下冲程时永磁滑块和顶杆相对柱塞上行,在顶杆作用下游动阀开启.在卫152井等4口井的现场应用表明,磁力强制开启防气泵比常规抽油泵提高泵效11.5%,防气效果明显.
5.期刊论文户贵华.姚爱国.张晓梅.刘艳秋防气泵在高油气比井中的应用-石油矿场机械2002,31(5)
常规抽油泵在高油气比井中,普遍存在泵效较低的情况.这是由于普通抽油泵结构较为简单,只适用于抽汲液态流体,不适应气液共存的情况,当气体进入泵筒不仅使充满程度降低,而且由于气体的可压缩性较强,将影响游动阀和固定阀的开启和闭合,造成泵效偏低,严重时造成气锁.
6.期刊论文薛令东.廖文山.宋全.陈荣华.XUE Lin-dong.LIAO Wen-shan.SONG Quan.CHEN Rong-hua国外新型有杆抽油泵及其特点-石油矿场机械2006,35(6)
有杆抽油泵是有杆抽油装置的最关键部分.为了推动有杆抽油的技术进步,提高采油经济效益,国外研制成功了一系列新型有杆抽油泵,即,双管泵和多相泵等抽稠泵;抗冲蚀泵、自旋转柱塞泵、防砂防气泵和旋流柱塞泵等防砂泵;连续油管抽油泵、下冲程泵和带收集柱塞抽油泵等高效抽油泵.文章简介了这些泵的技术特点.
7.期刊论文王琦龙石油套管柱塞式抽气泵技术的应用-油气田地面工程2003,22(12)
中原油田文、卫、马油田深层油藏富集,油井生产时伴生气较多,尤其是高油气比井,抽油泵充满程度较低,甚至发生气锁,致使产生不同程度的液击,加速地面与地下设备损坏.为此,现场采用下防气泵、高效气锚等措施,同时不可避免的有一部分气体游离于套管空间,储集较多时,套管压力升高,增加油层回压,同样影响泵效,现场采取定期放套管气,不但增加岗位工作量,而且浪费有效资源;针对此种情况,应用石油套管柱塞式抽气泵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它主要是利用抽油机为动力,抽汲油井套管气,以降低套管气对泵效的影响,减少岗位强度,达到增油增产目的.
8.学位论文李淑芳XJFB防偏磨抽稠泵的研制与现场应用2006
在综合分析研究国内外抽油泵及其应用条件的基础上,为了解决有杆泵井杆、管偏磨问题及提高稠油井、高气油比井和大斜度井的泵效的问题,研制了XJFB防偏磨抽稠泵。
该泵采用机械阀和双柱塞的结构,使抽油杆柱始终处于拉应力工作状念,不会发生失稳弯曲。
该泵具有如下技术特性:防偏磨特性;稠油井、高气油比井、大斜度井适用特性;提高泵效特性;现场可操作性强特性。
从杆柱负荷、排量、井况适应性等方面与现场使用的一些特种抽油泵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防偏磨方面该泵与防偏磨抽油泵相比,具有降低悬点负荷、作业时能够泄油的特点;在抽稠油方面,该泵与螺杆泵相比,具有可以实现深下和大排量的特点;在抽气方面:与防气泵等配套工具相比,具有有效率高、管柱简单的特点。
XJFB防偏磨抽稠泵现场应用45口井,可对比井有效使用寿命均在一年以上,泵效可以达到70﹪以上。
应用结果表明,该泵成功解决了杆管偏磨井的低成本治理问题,解决了常规稠油井、高气油比井和大斜度井的低成本高效开采问题,应用前景广阔。
1.王全宾.肖文生直线电机抽油机与游梁式抽油机工作性能对比[期刊论文]-石油矿场机械 2009(12)
本文链接:/Periodical_sykcjx200805024.aspx
授权使用:西华大学(xhdx),授权号:66a9d0c6-19e9-4321-a0b6-9e0101526fb2
下载时间:2010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