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杉达学院全英语教学课程

上海杉达学院全英语教学课程

上海杉达学院全英语教学课程
上海杉达学院全英语教学课程

上海杉达学院全英语教学课程

项目申报表

课程名称(中文)

(英文)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基础课课程对象(院系、专业)

选用教材

开设学期

课程负责人

申报日期

上海杉达学院教务处制

填写要求

一、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空缺项要填“无”。

二、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

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

说明栏中注明。

四、开设学期是指在教学计划中的开课学期。

五、表格空间不足的,可以扩展或另附纸张;均用A4纸打印,于左

侧装订成册。

1.课程负责人情况

- 1 -

- 2 -

2. 教学队伍情况

- 3 -

- 4 -

- 5 -

4. 经费概算单位:元

- 6 -

5. 推荐、评审意见

- 7 -

英语教学法教学大纲--专业

《英语教学法》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English Teaching Methodology 课程代码:0452117 学时数:32学时学分:2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英语(教育方向) 先修课程:教育学、心理学、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 考核方式:闭卷笔试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英语教学法》是英语(教育方向)专业必修课程,也是专业核心课程,在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在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语言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及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英语教与学的理论素养与实践技能,直接为学生的顺利就业打下基础。本课程立足于培养优秀的中小学英语教学应用型人才,除了让学生掌握扎实学习教学理论知识之外,还让其具备较强的实际教学能力,较强的分析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本课程的作用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英语教学的基本理论以及各教学层面的基本路子和方法,形成科学的教学观、语言观、学习观和方法观等,并具备一定的基本操作能力,旨在引导学生以本书阐述的理论为线索,了解英语教学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英语教学的理论知识,为将来从事英语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1章导论 【教学要求】 了解教学法的研究对象和意义以及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 重点和难点:教学法的内涵和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内容】

1、教学法研究的对象、内容; 2、学习英语教学法的意义; 3、何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 4、如何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法的内涵与本质;语言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 第2章、语言与语言教学 【教学要求】 了解语言的性质;了解语言学习的过程;了解语言教学的主要流派及其理论基础;了解语言教学的新趋势; 【教学内容】 1)语言、语言教学的性质; 2)英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 3)英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 4)语言教学的主要流派及其理论基础; 【教学重点与难点】 语言教学的主要流派及其理论基础;语言教学的新趋势; 第3章、英语教学方法 【教学要求】 理解交际能力的内涵;了解交际教学和任务性语言教学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特征;基本掌握交际教学原则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正确评价交际教学法和任务型语言教学; 【教学内容】 1、交际能力的内涵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2、交际能力的内涵 3、交际教学的基本特征; 4、交际教学活动的创设; 5、对交际教学法的评价;

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高职高专英语 2、课程学时:240 (理论教学学时180+技能教学学时60) 3、适用专业:全校三年制高职非英语专业 二、课程的定位和教学目标 本大纲依据教育部制定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而成,以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和培养应用能力为教育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从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遵循“以应用为目的”和“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能在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鉴于目前高职高专学生入学时的水平差异较大,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分为A、B两级。A级是标准要求,B级是过渡要求。入学水平较高的学生应达到A级要求,入学水平较低的学生应达到或接近B级要求。分级不分班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加强分类指导。 本课程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通过240课时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下列要求: 1、词汇 A级:认知3400个英语单词(包括入学时要求掌握的1600个单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并具有按照基本构词法识别生词的能力。对其中2000个左右的单词能正确拼写,英汉互译。学生还应结合专业英语学习,认知400个专业英语词汇。 B级:认知2500个英语单词(包括入学时要求掌握的1000个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其中1500个左右的单词能正确拼写、英汉互译。 2、语法

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规则,在听、说、读、写、译中能正确运用所学语法知识。 3、听力 A级:能听懂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中使用的结构简单、发音清楚、语速较慢(每分钟120词左右)的英语对话和不太复杂的陈述,理解基本正确。 B级:能听懂涉计日常交际的结构简单、发音清楚、语速较慢(每分钟90词左右)的英语简短对话和陈述,理解基本正确。 4、口语 A级:能用英语进行一般的课堂交际,并能在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交流。 B级:掌握一般的课堂用语,并能在日常涉外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交流。 5、阅读 A级:能阅读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简短英文资料,理解正确。在阅读生词不超过总词数3%的英文资料时,阅读速度不低于每分钟70词。能读懂通用的简短实用文字材料,如信函、技术说明书、合同等,理解正确。 B级:能阅读难度较低的一般题材的简短英文资料,理解正确。在阅读生词不超过总词数3%的英文资料时,阅读速度不低于每分钟50词。基本能读懂通用的简短实用文字材料,如信函、产品说明等,理解基本正确。 6、写作 A级:能就一般性题材,在30分钟内写出80-100词的命题作文;能填写和模拟套写简短的英语应用文,如填写表格与单证、套写简历、通知、信函等,词句基本正确,无重大语法错误,格式恰当,表达清楚。 B级:能运用所学词汇和语法写出简单的短文;能用英语填写表格、套写便函、简历等,词句基本正确,无重大语法错误,格式基本恰当,表达比较清楚。 7、翻译(英译汉) A级:能借助词典将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文字材料和对外交往中的一般业务文字材料译成汉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格式恰当。在翻译生词不超过总词数5%的实用文字材料时,笔译速度每小时250个英语词。

英语II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课程教学大纲(试行) —公共英语课— 英语II 一、教学对象 本课程为广播电视大学公共英语课,供各类专业的专科和本科根据该专业 的培养要求选择开设。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读、听、写、说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一般性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能进行一般性的书面交流和简单的口头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打下基础。 鉴于广播电视大学实行开放办学,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差异较大,公共英语课程设置不同层次的三个教学模块,使各专业可以根据该专业培养要求和学生的具体条件为专科和本科选择开设适当的英语课程。英语I为公共英语课程的预备阶段,专科应达到英语II 的要求,本科应达到英语III的要求。 英语课程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重

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英语II的基本要求为: 通过本阶段学习的学生应能掌握2,800左右的常用词汇(包括英语I要求掌握的1,600词)以及相关的常用词组;能够掌握并正确运用基本的语法知识;能够听懂日常生活中发音清楚、语速较慢的简短对话或陈述,并能用英语进行简短的日常交谈;能够阅读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简短英文文字材料,理解正确,并能够读懂通用的简短实用文字材料,如通知、介绍和广告等;能够写简短的应用文,如日记、信函、通知等。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 英语II总学时为108学时,6个学分,分2个学期开设,每学期54学时, 3个学分。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在选材上应注重语言材料的真实性,贴近生活,富有时代气息,能够学以致用;内容集知识性、趣味性与思想性为一体。(详见附录) 四、媒体使用与教学过程建议 英语课程的教学媒体设计既要按照英语教学的自身规律,又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COLLEGE ENGLISH 执笔者:吴勇 审核人:易强 编写日期:2017年10月 二、课程简述 《大学英语》课程是我校非英语专业本科基础阶段的公共基础课,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和素质,安排在第一、二学年的四个学期开设。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大学英语》课程实行分级教学,第一学期修读《大学英语1》,第二学期修读《大学英语2》,第三学期修读《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英语)》,第四学期修读《大学英语(学术英语)》。大学英语课程每学期48学时,3学分,两学期合计96学时,6学分,四学期合计192学时,12学分。本课程根据教育部制订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4)及我校人才培养定位实

际情况确定其教学内容和制订其教学大纲。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我校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入学时他们应已掌握基本的英语语音、词汇及语法知识,书面和口语表达具备一定的语篇组织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接近或达到《高中英语课程标准》8级水平,少数学生超过8级以上水平。 三、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所谓工具性,就是要在高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通用英语技能(听、说、读、写、译)及专门用途英语能力(学习学术英语或职业英语,获得在学术或职业领域进行交流的相关能力)。就人文性而言,就是进行跨文化教育,了解国外的社会与文化,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 《大学英语》课程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课程体系。本课程教学旨在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强调教学过程必须满足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个性化。为此,在分级教学、分类指导的教学原则指导下,通过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多媒体网络和外语自主学习相结合,使学生根据自己英语水平、语言能力和个人发展需要,利用多媒体网络课件和参加自己感兴趣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等来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在广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同时,注意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

《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专业外语》课程教学大纲 核能系环境工程教研室编 2017年4月2日 一、课程简介 该课程主要讲授 二、Introduction This course mainly teaches 三、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1 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对于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生专业英语能力训练和培养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对大学高年级学生继公共英语课程之后的一个重要补充和提高。 2 完成培养方案中哪项基本素质要求和业务培养要求 本课程着重从实用角度出发,使学生掌握水利类专业中大量的专业词汇、英语术语及用法,提高学生阅读和撰写英文科技文章的能力。通过教师讲解,结合学生课后查阅英文资料,培养学生听、说、写的综合能力,掌握本专业的当前动态和前沿发展。 四、课程学时分配表 总体安排:理论教学32学时,实验教学0学时。 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分别见下表:

五、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 1.教学内容及要求 (1)Chapter 1 Effective head of water turbine 基本要求:掌握水轮机工作的有效水头以及各种工作参数的定义。 (2)Chapter 2 Basic principles of turbine operation the Euler equation 基本要求:掌握水轮机的工作原理,特别是反击式水轮机的工作原理以及水轮机进口和出口速度三角形的描述与绘制。 (3)Chapter 3 Specific speed and classification of turbines 基本要求:掌握水轮机的比转速与水轮机的分类,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4)Chapter 4 Turbine efficiency and speed regulation turbine 基本要求:掌握水轮机的效率与水轮机的转速调节装置,并通过不同的工况特点,合理调节水轮机转速。 (5)Chapter 5 Operation of the turbine under varying head 基本要求:掌握不同工况下,也就是不同水头情况下,水轮机运行变化特点。 (6)Chapter 6 Purpose of draft tubes 基本要求:掌握设置尾水管的目的,与尾水管的基本工作原理。 2.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 重点:Basic principles of turbine operation the Euler equation 难点:各种生僻的专业词汇的掌握

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新编实用英语》第一册(第二版)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及在专业培养中的地位、作用等。 大学公共英语课程是培养人才素质的必修基础课,是学生掌握相关专业知识,进行语言交际的工具。根据我校高职的特点: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相对较短,且一定的时间用于教学实践和实习。从我校教学实际出发,因材施教,重视打好语言基础,强调提高语言应用能力。按学生不同层次,分别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不同要求。 二.本课程的先行课和后续课程简介。 本课程共上三个学期,共三册书(《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1-3册)。主要以应用文体的听、说、读、写为主。所学应用文体为:在第一册书中学习如何写名片、贺卡、指路、列时刻表、预报天气、毕业证书和文凭的格式、张贴海报、告示、公告、谈论饮食与食谱、如何写说明书。 三.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课的教学目的是:经过84学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鉴于目前我校高职、高专和成人高专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差异较大,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分为A、BC三级,实行分级指导。A级是标准要求,B级是过渡要求,C级是基础要求,入学水平高的学生应达到A级,入学水平较低的学生至少应达到B级要求。 各级要求如下: A 级 1.词汇认识2500个英语单词(包括入学时掌握的1000个单词)以及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 2.语法应掌握并正确运用所学的全部语法知识。 3.听力能听懂涉及日常交际的英语对话和短文。 4.口语能进行日常会话和简单的涉外活动对话。 5.阅读能阅读中等难度的题材的英文资料,理解正确,阅读生词不超过总词数的3%的英文资料时,阅读速度不低于每分钟50词,能读懂通过的简短实用文字材料,如信件,产品说明等。 6.写作能用所学词汇和语法写短文及应用文,如邀请函,广告,简历,菜谱等。 7.翻译能借助辞典将中等偏下难度的一般题材的文字材料译成汉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 B级 1. 词汇领会掌握2000个单词,以及一定量的常用词组并具有按照基本构词法识别生词的能力。 2.语法掌握并应用基本的语法知识。 3.听力能听懂日常交际的英语对话。 4.写作能用所学词汇及语法写简短的应用文,如信函等。 5.口语能进行日常会话。 C级

英语专业各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教学法与测试 课程编码: 209009 课程英文名称: English Teaching Methodology and Evaluation 课程类别:英语专业学科基础选修课开课对象: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 开课学期:第六学期学分:2 总学时:32 教材: 王蔷,2000.《英语教学法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 1. Jeremy Harmer. 1983. 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London: Longman. 2. Tang Lixing. 198 3. TEFL in China: Methods and Teaching.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3. Richards, J. C. & David Nuan. 2000.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4. Fang Yi & Rui Yuping. 1998. Way Out. Chongqing: Chongqing Publish House.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英语教学法与测试是英语专业语言学方向课程之一,主要内容为英语教学与测试理论、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课堂教学技巧等。本课程还介绍与英语教学法与测试相关的假设、热点论题和现有的教学模式。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了解英语教学与测试的主要理论,掌握课堂设计和课堂教学的设计和操作技巧,使学生能够针对特定的学生、根据特定的学生备课和教学。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基本了解英语教学和测试的基本方法,了解有关的重要理论和其主要内容,熟悉一些主要术语;了解英语教学和测试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前沿动态。掌握英语教学的主要方法,应用到将来的教学实践中去。 三、课程基本内容和学时分配 1.The Development, system and present status of English teaching methodology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it and other disciplines (2h); 2.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theories (2h); 3.Contrast analysis and error analysis (2h); 4.Major schools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n the world (2h); 5.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2h); 6.ELT and mental development (2h); 7.English teaching syllabus and textbook in middle schools (2h); 8.Principles of ELT in middle schools (2h); 9.Classroom teaching of English (2h); 10.Teaching of English knowledge (2h); 11.Practice methods of English linguistic competence (2h); 12.Electrical teaching of English (2h); 13.Second classroom activities of English (2h); 14.Artistic teaching of English (2h); 15.English test and evaluation (2h); 16. Research of ELT (2h).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大学英语 College English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 课程学时: 开设学期:第一至第四学期 适用对象:非英语专业大专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属于公共必修课,是高校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学英语教学以语言应用技能为先,融语言知识、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一体,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合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完整的教学体系。大学英语教学应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国际化、大众化、人本化”,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特别是国际交流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大学英语的课程性质:大学英语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必修基础课程。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教学模式为以计算机、网络、教学软件、课堂综合应用为主的个性化和主动式的教学模式;逐步将原来的以评价语法、阅读为主转变为以听懂为主、以实用为主。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使教学对象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英语水平要求,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具有较高的听、说、写、译能力和较强的阅读能力。通过学习,使英语成为学生交流专业信息、发挥专业特长的有力工具,使学生在毕业时能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用英语作为工具直接开展工作。大学英语教学应着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好的语言功底和较强的跨文化意识,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大学英语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大学英语教学的基本原则: 1. 大学英语课程要适应社会和学生的各种层次的要求。因此,课程必须多样化,要尽量多地向学生提供除大学英语基础课程外的各种应用性课程和文化交际性课程,为学生创造和提供更多的自我发展的机会。 2.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为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要采用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

《工业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工业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803701057 课程名称:工业工程专业英语 英文名称:Professional English for Industrial Engineering 课程类型:专业任选课 总学时:32 讲课学时:32 实验学时:0 学分:2 适用对象:工业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大学英语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专业英语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英语水平,特别是提高阅读科技英语及本专业英语资料的能力。其任务是培养学生阅读、写作科技英语等方面的能力,使其能以英语为工具顺利获取有关本专业所需要的信息。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专业英语的语法特点、专业英语的词汇特点及专业英语的各种文体中常用的符号、公式及其他。掌握工业工程专业的英语文献阅读和理解,能快速阅读科技文章,迅速获取信息和中心思想。理解专业英语翻译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1.Introduction to Industrial Engineering 了解工业工程的角色,工业工程毕业生的需求,学习本书的目的,掌握工业工程的定义。了解工业工程涉及的学科,工业工程的发展。了解美国工业工程专业在学科中的地位与中国的不同。 2.Work Study 工作研究和作业测量是工业工程领域最传统的研究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对工作研究和作业测量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3.Manufacturing Systems 了解制造系统的含义,制造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掌握几种典型的制造系统及成组技术、柔性制造系统、敏捷制造等先进制造系统各自应用范围及特点。了解CAD,CAM,CAPP 等辅助制造系统在各种制造系统中的应用。 4.Production Planning and Control 掌握生产计划的主要内容,体会生产计划在生产系统中的重要性,掌握生产预测、生产计划的制定、生产计划控制的各种原理及方法。 5.Logistics Engineering 掌握物流工程中的基本术语。了解物流工程的内容和特点。了解EOQ的概念。掌握仓库运作的术语。 6.Ergonomics 对人因学发展的历史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对基本的人因系统模型进行阐述,并对未来

经济学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纲要大纲.doc

《经济学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课程代码: 3025050 总学时: 40 学时 总学分: 2.5 课程类别 : 必修 预修要求 : 西方经济学 一、课程性质、目的、任务: 本课程兼顾英语语言的学习应用和经济专业知识两个方面,学生在锻炼英语应用能力的 同时,又可学到经济学方面的知识。通过将英语与经济学方面的原理和基础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会话及翻译能力,使他们能以英语为工具,顺利阅读本专业的英语材料、获取和交流本专业所需的信息、了解和熟悉经济学的最新发展与动态,并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形式以课堂讲解为主,结合单元练习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能熟练掌握 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及专业术语。加强学生的口头交流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个人发言和小组讨论相结合。除了完成课堂教学外,要求学生在课余进行广泛的相关内容的阅读。 三、大纲的使用说明: 1、推荐使用教材Pindyck和Rubinfeld合作编著的《Microeconomics》第6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本课程建议学时为40 学时。根据计划课时的不同,授课内容可作适当调整。 大纲正文 Chapter 1 Preliminaries时间:4学时 Key points:limits;trade-offs;prices;markets; models; positive versus normative analysis Contents: ①The importance of limits for economic analysis ②Why people have to face trade-offs? ③Why economists think with models? ④What difference is positive economic analysis from normative economic analysis? Additional Text: Markets for prescription drugs

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教学大纲

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编写。 学时:第一学期 64 学时,第二学期72学时,每周授课4学时,开设两个学期,共计 136 学时。 适应专业:高职高专各个专业。(商务英语专业除外)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公共必修课。 课程任务:经过两个学期的学习,完成《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一至二册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翻译和阅读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相关课程:根据各专业自行设计安排,部分专业在修完本课程后开设专业英语。(计算机英语、秘书英语、汽车英语等)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该达到以下要求: 1、词汇 认知 2500 个英语单词(包括入学时要求掌握的 1000 个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其中 1500 个左右的单词能正确拼写,能进行英汉互译。 2、语法 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规则,在听、说、读、写、译中能正确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 3、听力 能听懂涉及日常交际的结构简单、发音清楚、语速较慢(每分钟 120 词左右)的英语对话和不太复杂的陈述,理解基本正确。能理解具体信息,理解所听材料的背景,并能推断所听材料的含义。 4、口语 掌握一般的课堂用语,并能模拟或套用常用口头交际句型,就日常生活和有关业务提出问题或做出简单回答,交流有困难时能采取简单的应变措施。 5、阅读 能阅读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简短英文资料,理解正确。在阅读生词不超过总词数 3% 的英文资料时,阅读速度不低于每分钟 50 词。能读懂通用的简短实用文字材料,如信函、产品说明等,理解基本正确。并且掌握以下阅读技巧: 1)理解文章的主旨或要点; 2)理解文章中的具体信息; 3)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意思; 4)根据上下文做出简单的判断和推理; 5)理解文章的写作意图,作者的见解和态度等; 6)就文章内容做出结论; 7)快速查找有关信息。 6、写作 能运用所学词汇和语法写出简单的短文;能用英语填写表格,套写便函、简历等,词句

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计算机专业外语》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计算机专业英语 课程编码:0714232080 适用专业及层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3G移动通信软件开发方向) 课程总学时:36学时 课程总学分: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1、本课程的性质 计算机专业外语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计算机英文资料的能力,增强学生科技英语的写作水平及对外交流能力,使学生能够加深相关计算机课程的理解,为学生以后进一步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目的与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现代计算机专业英语词汇,能够比较熟练地看懂计算机屏幕信息的英语提示、菜单、帮助文件及出错信息,并能够基本阅读和翻译计算机的软、硬件手册、资料和说明书;学习和巩固计算机专业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难点 Chapter 1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Internet, and You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研究内容为 1.Five parts to an information system: 2.People 3. Software 4.Hardware 5.Data 6.Connectivity,The Wireless Revolution, and the Internet 【教学要求】:1.Explain the five parts of an information system: people, procedures, software, hardware, and data; 2.Distinguish between system software and application software; 3.Discuss the three kinds of system software programs; 4.Distinguish between basic and specialized application software 5.Identify the four types of computers and the six types of microcomputers. 6.Describe the different types of computer hardware including the system

新编英语语法教程教学大纲

《英语语法》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英语语法 英文课程名称: English Grammar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英语语言文学 总学时数:36 学分数:2 执笔者:外国语学院周世培 编写日期:2006年7月6日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新编英语语法教程》是为教育技术学、英语教育学两个专业二年级学生开设的基础课程。本教程是一部新型的、融合传统语法与现代语言学和语法学某些研究成果于一体的英语语法教材。编写内容深入浅出,反映了各个学科体系最新研究成果;编写思想上,除了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外,还照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英语语法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并能借助英语语法知识解决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学生有计划地阅读英语语法教材,探讨英语语言的结构,通过各种练习,牢固地掌握英语语法,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使学生真正成为我国21世纪所需要的外语专门人才。 二、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一单元 Introduction: Grammatical Hierarchy 总学时:2学时 重点与难点: ■ The concept of grammar. ■ The category of grammar. ■ Basic clause types and their transformation and expansion. 内容与要求: ■ Morphemes

■ Words ■ Phrases ■ Clauses ■ Sentences 要求学生课后作练习并掌握本章所讲的句子结构。 第二单元 Subject-verb Concord 总学时:2学时 重点与难点: ■ Guiding principles. ■ Problems of concord with a nominal clause as subject. 内容与要求: ■ The content of subject-verb concord. ■ The three guiding principles . ■ Problems of concord with nouns ending in -s 要求学生课后做该部分练习,巩固上课所学并预习下一单元。 第三单元 Genitive Noun 总学时: 2学时 重点与难点: ■ Formation and meanings of genitive noun. ■ The criteria and the rule of interpretation. 内容与要求: ■ The concept of genitive noun. ■ Formation, meanings and uses of genitive nouns. ■ Independent genitive and double genitive. 要求学生课后做该部分练习,巩固上课所学并预习下一单元。 第四单元 Determiners 总学时: 2学时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 前言 l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l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修订说明 前言 80年代初,受国家教委的委托,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英语组开始着手起草高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有关基础阶段和高年级英语教学的两个大纲经教材编审委员会英语组审定通过后,于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经国家教委高教司批准后在全国实施。十多年来,这两个教学大纲在规范和指导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工作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鉴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近十多年来的英语教学又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原有的两个大纲已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因而有必要作相应的修订。 受教育部委托,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于1998年由何其莘、何兆熊、黄源深、姚乃强、吴古华、陈建平、朱永生、钟美荪、王蔷和文秋芳10位教授组成了大纲修订小组,并于1999年6月起草了新大纲的征求意见稿。在听取了两百多所院校的意见之后,英语组在1999年10月的年会上逐条讨论了新大纲的各项内容,并在原则上通过了对新大纲的审定。年会之后,何其莘、黄源深和姚乃强三位教授根据各位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再次对大纲进行修订,并进行了文字上的润色。英语组于1999年12月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送教育部高教司审批。 经教育部批准实施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全国各类英语专业均有指导作用,是高校英语专业组织教学、编写教材与检查教学质量的依据,也是

落实和贯彻教育部批准下发的《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重要保证。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 2000年3月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为了规范全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特制订本教学大纲。本大纲所作的各项规定,对全国各类高等学校的英语专业均有指导作用,也是组织教学、编写教材和检查与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 一、培养目标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决定了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这些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也就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创新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二、课程设置 英语本科专业学制为4年。根据英语专业教学规律,一般将4年的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阶段(一年级和二年级)和高年级阶段(三年级和四年级)。基础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良好的学风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为进入高年级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高年级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继续打好语言基本功,学习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心业知识,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英文译名】:Professional English for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适用专业】:地理信息系统 【学分数】:3 【总学时数】:48 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课程性质 《专业英语》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在进行了两年的公共英语学习后,在巩固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科技英语的特点,具备教好的英语资料查阅及专业英语交流的能力。也就是说,开设本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具备“以英语为工具通过阅读获取专业所需信息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在科技词汇、专业英语文献阅读速度、准确理解和翻译专业文献、摘要写作上有较大的提高。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在学习完本课程后,能熟悉常用专业词汇,较流利地阅读并准确理解一般难度的英语原文专业文献和参考资料,能正确地撰写论文的英语摘要。 具体而言,本课程结束时,学生应掌握常见的科技英语词缀,识记词汇表中常见的300个左右专业词汇;阅读速度70词/分钟、理解力正确率70%;翻译(笔译、英→汉)350词(英)/小时;毕业设计(论文)的英语摘要语法、句法、词汇准确率达70%。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先修《综合外语L》。 修完本课程并考试合格后,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查阅英文资料等很有帮助。四、课程内容 课程的学习以阅读为主,精读部分要求准确理解文章内容,理解文章细节文法结构,泛读部分则通过大量快速的阅读理解,形成较为强烈的语言环境氛围,用以强化专业英语意识。并在学习中以分类词汇学习和汉英,英汉翻译和摘要写作练习为辅。 重点:巩固和提高学生在基础英语阶段中获得的能力,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培养科技英语写作能力。本课程的内容安排如下所示:

《英语语法》教学大纲

《英语语法》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英语语法是英语专业的基础课之一,旨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重点掌握英语语法的核心项目,提高学生在上下文中恰当运用英语语法的能力和运用英语的准确性,使学生对英语语法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并能借助英语语法知识解决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学生有计划地阅读英语语法教材,探讨英语语言的结构,通过各种练习,牢固地掌握英语语法,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教学要求学生达到: 1、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正确、清楚、完整的认识。 2、熟悉词性变化,句子的构成、转换、扩大和缩略的规则。 3、能运用语法知识,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对教材中所讲授的名词、冠词、代词、动词时态、助动词、非谓语动词、虚拟语气、形容词、副词、介词、被动语态、句子的种类及类型、"it"的用法及词序、倒装、省略、倒装等英语语法的基本结构与规律有一个明确完整的概念;能较熟练地运用这些语法的基本规则分析解释各种语法现象。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语法教学应该抓住形式、意义和用法三个环节,正确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明确让学员掌握语言形式是基础、了解其意义是关键、学会使用才是真正的目的。 2.课堂辅导应该贯彻讲练结合,精讲多练的原则,教师的讲解应该帮助学员比较确切地了解语法规则的概念、结构和用法,要突出语法现象中的难点、疑点和重点。适量的练习可以帮助学员在语言实际的实践中逐步掌握符合语法规则的语言表达方式。 3.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授一般语法规律外,还应该给学员提供大量的语言材料与例证。在这方面,最好选择学员所学的语言材料,让学员观察语法在实际语言中的运用,加强感性认识,学会总结使用。 4.在强调语法学习的必要性时,应该注意避免出现为语法而语法、死抠语法术语和个别概念而脱离语言实际的偏向。另外,学生应重视自学和自学能力的培养,逐渐熟悉语法项目内容,多看多练,以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四、学时分配表

英语专业各课程教学大纲

---------------------------------------------------------------最新资料推荐------------------------------------------------------ 英语专业各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教学法与测试课程编码: 209009 课程英文名称: English Teaching Methodology and Evaluation 课程类别:英语专业学科基础选修课开课对象: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开课学期:第六学期学分:2 总学时:32 教材: 王蔷,2000.《英语教学法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 1. Jeremy Harmer. 1983. 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London: Longman. 2. Tang Lixing. 1983. TEFL in China: Methods and Teaching.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3. Richards, J. C. & David Nuan. 2000.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4. Fang Yi & Rui Yuping. 1998. Way Out. Chongqing: Chongqing Publish House.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英语教学法与测试是英语专业语言学方向课程之一,主要内容为英语教学与测试理论、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课堂教学技巧等。 本课程还介绍与英语教学法与测试相关的假设、热点论题和现有的教学模式。 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了解英语教学与测试的主要理论,掌握课堂设计和课堂教学的设计和操作技巧,使学生能够针对特定的学生、根据特定的学生备课和教学。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基本了解英 1/ 2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