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利润管理)管理学名著精华——利润模式

(企业利润管理)管理学名著精华——利润模式

(企业利润管理)管理学名著精华——利润模式
(企业利润管理)管理学名著精华——利润模式

(企业利润管理)管理学名著精华——利润模式

战略模式

精明的管理者善于辨别各种战略模式。每种行业均因为战略模式的变化而产生新的形式,这种变化能够引起商业领域利润和实力的剧烈变动。有时候这些模式是缓慢形成的,有时候它们的形成非常迅速——可是变化壹直均于发生。预测公司的战略情况如何或者为什么变化,把症状和原因联系起来,然后开发新的战略把公司引向持续、显著的赢利,这些能力是壹门艺术和技能,商业和投资领域的每个人均能够培养这种能力使自己获益。预测战略模式的能力有助于管理者透过事物表面的复杂现象见到支配顾客和经济行为的动机。我们把这种能力称为战略预测,它不是百分之百的预测——而是准备好随时利用变化因素,制定胸有成竹的决策以便采取有利于公司的最佳举措或者对抗性举措。

随着变化和复杂性的增加,模式的出现更加频繁。模式识别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它从“知道了有好处”变为“必须知道。”

本书为管理人员和投资者提供了三十多种改变各行各业竞争态势的模式。掌握了这些模式以后,你就能够建立壹个举措和对抗性举措的备用库,于市场不断转化的过程中它会成为非常宝贵的盟友。辨认、了解和利用模式的艺术必须成为每位有志于实现利润持续增长决策者的大脑的思维过程。

学习和使用这些模式创造持续的利润增长不会轻而易举地实现。就像国际象棋比赛壹样,壹个人不可能壹夜之间成为大师。可是,尽早学习可能性会很高,掌握了基本规则和模式会使你于令人惊异的短时间内戏剧性地实现业绩改善。

价值转移

于过去的15年中,成千上万亿美元的市场价值已经从旧的企业设计转移到了新的企业设计中。最高的价值评估当下给予了那些最有效的企业设计,而它们且不壹定是最大的公司。这

些后起之秀定位于它们所于行业中的“利润区”中。这种定位可能包括规模,但真正驱动价值增长的是壹种强有力的企业运作新方式——这种新方式创造或利用了商业竞争的新规则。伟大企业设计的特征包括:

高度关注顾客λ

壹系列内部协调壹致的关于运营范围的决策(提供产品、参和价值链活动)λ

壹套出色的价值捕捉机制或利润模型λ

能够使投资者对未来现金流更有信心的、强大的差异化和战略控制的来源λ

壹套精心设计的、能够支持和强化企业设计的组织体系λ

模式识别是首先发现新机会——重新定义竞争规则和分行伟大的企业设计——的最有效的方法之壹。

通用电气公司,它的模式是“解决方案”。于这种模式下,该公司从销售传统的产品变为提供产品和包括融资、保险、咨询和管理于内的服务。

微软公司,它的模式包括“价值链分拆”模式,对“行业标准”和“基石建设”模式(从操作系统到应用软件到浏览器到内存)的应用。

可口可乐公司,它的模式是“重新整合”。为了使它于价值链原有的环节(可乐原浆销售和广告)上成功,它必须介入传统上留给其他厂商的价值链环节(装瓶和分销)。

耐克公司,关键的模式包括“外包”和“新品牌定位”。该公司于传统的60秒运动鞋广告之外,引入了60分钟的名人产品推介活动。

借助模式识别和企业设计创新的威力,传统的企业价值和规模成比例的定式走向了消亡。新的价值增长的获胜者涌现出来。于计算机、零售、原材料和很多其他行业中,成千上万亿美元的市场价值已经从旧的企业模型被重新分配到新的企业模型。成功的范例也已经不再是那些能够获得最大市场份额的公司,而是能够捕捉最大价值份额的公司。更多的关注顾客和企业设计主要方向——特别是利润模型和战略控制的公司已经取得了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价值转移要求公司换壹种眼光见市场,同时对顾客偏好的变化或新的竞争性企业设计作出反应。价值转移要求公司开始对竞争对手和顾客进行不间断的大范围扫描,同时也要处理大量的输入信息,从中辨别出那些可能意味着新的机会或威胁的偶然因素。

赢得市场认同

于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中,赢得市场认同已经成为企业管理者的头等战略考虑。

赢得市场认同的战略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1)赢得客户认同,使实力稍逊壹筹的公司难以追赶;(2)赢得投资者认同,为企业提供更多的竞争资源;(3)赢得人才的认同,增强目前及未来市场领先的可能性。

同时获得三种市场认同会带来释放巨大经济能量壹连串的反应。早期领先能够创造各种认同之间相互加强的循环效应。早期领先将导致强有力的新的企业设计。随着客户的不断增加,投资者的不断增资和运营人才的不断加入,领先者的声誉和利润自会如日中天。

30种模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的战略性市场出现从壹种客户偏好转向另壹种客户偏好的情况。现有的企业设计变得落伍,必须发明新的企业设计,以便向客户交付新的价值。有些高级管

理人员对这壹种现象非常清楚,他们重新打造公司的企业形象设计——其做未能就是充分利用价值机会。和之相反,另外壹些高级管理人员错过了价值转移的机会。他们的公司白白把价值捐了出去因为公司的价值对那些新的、和客户关系更密切的企业设计而言已经丧失殆尽。

经验丰富的竞争者能够察觉不同阶段和不同行业的价值动态;他们能够洞察竞争的模式。大部分模式均能够归于几大类,这几大类和这些模式得以体现的关键范畴有关。

七个大类:巨型模式、价值链模式、客户模式、渠道模式、产品模式、知识模式和组织模式。阅读这些模式时,壹定不要忘记它们的三个特点:多样性、变体和周期。同时仍要留意那些诊断性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帮助你更深地理解产生模式的原因,懂得怎样才能更好地利用模式。

巨型模式

无利润模式

俩个前提造成无利润模式。第壹个前提是行业内同样的商业设计过剩。每位选手用同样的方式参和竞争,导致了经济和商品活动的恶化。因为每个人的竞争方式均壹样,能够加以区别的唯壹途径只剩下价格。每位选手均千方百计降低价格来增加市场份额。竞争者没有努力进行革新尝试,而是同样以降价作为回应。

第二个前提是出人意料地撤走利润支柱或者支持系统,行业竞争者本来壹直依靠它来补偿使用同样商业设计所造成的风险。

英特尔接受了无利润模式的现实,作出了有史以来最艰难的决策——放弃。

如何获利?

放弃,或者发明壹种作生意的新办法。

趋同模式

边界被推倒了。竞争规则发生变化

于趋同模式下,以前属于界限分明的不同行业的竞争者开始争夺客户。

发现自己正处于趋同模式下的公司面临着几项战略性挑战。首先是扩展自己的雷达扫描仪来辨别所有可能和公司争压客户的竞争对的对手。这个范围可能比传统定义中狭隘的、紧紧挤于壹起的竞争者多出2—10倍。

第二项挑战是开发和利用竞争成功的新公式。

如何获利?

辨别新的竞争规则。明确自己最好的机会领域。成为领先者。不断改进你向选定的客户群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使其他竞争者无法插进来。

迫使新的竞争对手考虑其他领域的活动。

技术改变格局

象棋棋盘于移动,权力于转手易人

几乎每天均有技术发明。每年有成千上万的技术发明。它们改进产品功能、降低了成本、加快周转且为生产者和客户带来壹系列其他技术方面的便利。

只有很少的新技术产生特殊结果。这些技术变化的引入经常超出预期改变整个战略格局。它们的效果不于于业绩改善,而是涉及竞争领域实力的重新分配。有些公司发现自己被取而代之或者完全从游戏中排挤出局。另外壹些公司发现所有的基本关系,无论是竞争对手、客户仍是供应商,均被挪转、重塑和重新定义。

这种“技术改变格局”的模式是技术发展把游戏的所有参加者从已经习惯的位置转移出来的结果。这种模式的强大力量有几个典型例子,如电视、录像机、汽车和个人电脑的出现。1975年,个人电脑的空间无机器、无利润。1995年,个人电脑的空间代表壹亿美元的机器和2000亿美元的利润。

权力从IBM转移到DEC又转移到英特尔、微软和低成本经销商(戴尔、康柏和Gateway)。怎样获利?

到权力集中的地方。

价值链模式

价值链分拆

集中战胜壹体化

壹旦认识到整个产业价值链中战略控制点所于,就应该把公司定位于那个位置。

于分拆模式中,价值从壹体化公司手中转移到只控制着价值链壹俩个环节的专业化公司手中。

市场环境的变化是这种模式的催化剂。于多数情况下,不断变化的客户偏好、新客户群的出现、政府管制的放松,以及不断更新的技术均能够是这种模式的诱因。它们为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模式创新创造了机会。

如何获利?

专注于断裂后新的价值链的某个环节,且实现对其控制。

价值链压缩

跳出“钳子”攻势

当其上下游的供应商和顾客的力量不断增强时,他们将会对公司和其相同的竞争者造成很大的挤压。这种挤压力如果来势凶猛,企业将不会有利润增长的机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压缩?为什么企业于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变成受害者?有3个变化加速了这个模式:

相对匮贬(例如人才)λ

“钳子”俩端业绩快速的提高λ

“钳子”攻势水平能力的加强,使上下游参和者更加强大(例如,汽车供应商)λ

这些变化会于10年或20年内发生,但那些失败者往往忙于其他的事务,直到最后的几年中才见到威胁。

另壹种“钳子攻势”模式已经出当下计算机产业。攻势俩侧是微软和英特尔,被夹于中间的是传统的个人微机制造商。

企业如想避免价值链出现“钳子攻势”,有4种选择:

第壹,于模式变革时,它们能够进入价值链相邻的环节中。

第二,它们能够采取措施鼓励新加入者进入价值链中的相邻环节,使其“削弱价值链上下游的参和者”(英特尔通过创造附带装配线,使新的低成本供应商能够很容易进入OEM市场,从而大大削弱价值链上下游的企业)。

第三,制定新的商业计划,开发价值链环节之外的机会。最后的选择是面对且改变这种局面,希望更好的商业运作和产品创新使企业摆脱危险。有时这个方案是最有说服力的,但却很少成功。

如何获利?

比你的上下游企业(供应商和顾客)更快地提高业绩。通过鼓励新加入者限制他们的实力扩张。

强化价值链的薄弱环节

改善那些阻碍你创造价值业绩较差的上下游企业

如何获利?

以独特的方式强化薄弱环节,使其和你的企业设计壹致而成功。

价值链重新整合

重新整合价值链,捕捉系统中的盈利点

如何获利?

对于影响盈利性、客户信息或战略控制的价值链环节重新整合。除非必需,否则不要兼且,而采取签定合同、建立关系和占用小部分股权等方式。

利润转移

于很多市场,不是所有的客户均能够受益。把向客户出售的产品的定价和成本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可能会发现公司于许多客户账目上赔钱运营。于这种情况下,公司如果把这些客户引向竞争对手,情况可能会有所好转。

客户利润转移的模式于迅速扩散。它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然而,这种模式发现往往非常缓慢,也很不容易识别。因为利润转移模式不是突然发生的。不断转移的客户行为和日益增加的客户群的多样性(或者变化的行业经济)逐渐改变了盈利情况。

利润的稳步下降是这种模式的关键症状。这种情况就像落潮暴露出水面下的鱼群。随着整个利润的下降,暴露出那些没有利润的客户。以前曾经有足够的利润来支付为所有客户提供服务的成本。当下,许多客户造成的成本比他们提供的收入多得多。

扭转陷入这种不盈利的下行螺旋关键于于不断分割客户群,以及分析每种客户真正的盈利能力。客户盈利体系能够扭转这样的过程,使公司得以通过开发单个客户水平层次上的客户赢利能力精确动态模型,来挑选交展那些能够产生巨大长远价值的战略性客户,这也是管理无利润客户的壹个工具。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定价水平的调整和投资的重新分配,公司管理盈利的能力就会提高。模式扭转也会越来越顺利地发生。于利润上,不盈利的客户被转移,每股的收入得到提高。

扭转陷入这种不盈利的下行螺旋关键于于不断分割客户群,以及分析每种客户真正的盈利能力。客户盈利体系能够扭转这样的过程,使公司得以通过开发单个客户水平层次上的客户赢

利能力精确动态模型,来挑选且发展那些能够产生巨大长远价值的战略性客户,这也是管理无利润客房的壹个工具。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定价水平的调整和投资的重新分配,公司管理盈利的能力就会提高。模式扭转也会越来越顺利地发生。于利润上,不盈利的客户被转移,每股的季度收入得到提高。

每6个月到12个月把你的客户按照盈利多少排列顺序(根据发展阶段、将来的利润增长等进行调整)。采取行动私心最低的十分位变得能够盈利(改变条件和情况、不同的定价体系、不同的服务水平)。如果他们变得能够盈利——那就太好了。如果不行,继续改变条件直到他们觉得你的条件不如竞争对手优越为止。否则,你仍得用利润高的客户来补贴没有利润的客户——这个结果是双方均不应该得到的。

如何获利?

花些时间和精力建立客户盈利系统。每季度加以更新。相应地改变定价制度、服务水平和投资水平。

微型分割

从相同,到不同,到独壹无二

随着行业的成熟,不断增多的客户差异性和日益发展的客户成熟度改变着市场的基本性质。行业发展早期,大部分客户得到标准产品的良好服务。当这些客户对产品越来越熟悉且把它应用于不同的目的时,他们的需求开始朝不同的方向分化。供应商于是对产品进行改进以更好地服务于不同的客户群体。

分割得当的结果之壹是更大的市场。客户愿意为充分满足他们需求的某种产品或服务支付更高价格。于这种新的环境条件下,分割最适当的公司能够最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它们就是赢家。

微型分割模式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具备3种重要的市场条件。首先,客户的差异性必须增加;其次,客户必须更加成熟。当客户期望更完善的性能或者产品和服务个性比的提高,他们会要求更多的产品和服务以及更多选择。这俩个条件具备的时候,第三个市场条件——通过系统结构的技术变革——将使公司能够有效地为诸多的分割部门提供服务。

如何获利?

把木板刨得尽量光滑。辨认利润最大得“薄片”,为他们提供精心准备的选择。

然后于它们周围竖起栅栏,这样你的竞争者就会发现它们是昂贵的禁区,自己无法获得。权力转移

优势会来回地交替

客户和供应商之间总是存于壹种紧张关系。权力于买方和卖方之间的分配影响每壹次谈判和每壹笔交易,且对利润和价值的分配有着深远的影响。客户强大的时候,他们获得表现为低价和高性能形式的价值,只留下很小的价值能够显示供应商的努力。反之,当供应商强大的时候,客户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不得不支付额外费用为供应商创造高额利润。

若干因素能够触发权力转移模式:客户的巩固;专业采购群体的形成使客户对采购过程具有了大量专业知识;对供应商成本和业绩情况的充分掌握;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或者过去用来服务于客户的企业模式单壹没有区别等。

权力等式俩边的斗争每天均于每个市场上演。企业设计的每壹点变化、每壹种经济改动、信息流动的每壹项调整均能够使权力的天平倾斜,使利润和价值的流向逆转。预测且迅速对这种权力转移作出反应的公司获胜的机会更大,因为它们经常面临维护自己盈利地位的挑战。如何获利?

使权力等式重新取得平衡。如果不可能,重新定义客户。

使权力等式重新取得平衡

如果关键客户取得“上风”,公司该怎么办呢?考虑壹下下面的企业设计举措:

超过客户的密集度。如果关键客户比你更加集中,那么以更集中来应对。λ

权力导向的强化往往造成细分市场的领先地位。λ

改变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改变客户。λ

跳过客户。公司能够用强大的最终用户品牌、直接的渠道沟通和革新战略越过它们的客户,最大限度地弱化目前的客户反应。λ

成为客户。所有行动中最激进的是收购最大的客户(或者收购若干家且把它们集合起来)。为了创造价值,于权力开始转移到客户之前采取这壹措施,而不要等到转移已经于进行。默克于适当的时间收购了药品分销商Medco,从而加入了日益上升的客户权力而不是于其中苦苦挣扎。λ

重新定位

你希望自己的客户是什么样子?

有时候,从战略的框框中脱身的唯壹办法是从根本上重新定位客户。你的公司可能面临着不可逆转的权力向买方转移,或者已经到达利润增长的平台。或者,你的行业可能于客户基础方面遇到了饱和的问题。你不能很好地服务于当下的客户是因为其他潜于的客户挡于路上。如果存于这些战略性市场条件,客户重新定义的模式往往受到触发。预测和利用它能够为持续性价值增加创造新的机会。

价值链中最关键的连结是末梢,是和客户的联系。

有时候,机会的重新定位来自新客户群的出现。

大部分行业有稳定的客户群,它们的需求和首选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生转移。始终把客户作为主要关注对象的企业能够调整它们的企业设计以适应这些客户首选取要求的变化。然而,于某些行业,按照目前客户的要求行事仍不够;价值的剧烈转移可能是由全新客户的介入引发。

这些新的客户群的再现有很多原因——取消管制、成本价格的激烈变化、技术革新或者客户选择和要求的迅猛扭转。新客户群往往和传统市场中的客户有截然不同的选择和要求。

于重新定位模式中从旧的客户群向新的客户群转移,这是壹个于每种战略条件下均应该定期寻找的机会。即使对可能性的探讨也会形成公司里新的对话方式。

如何获利?

发掘现有客户群以外的新客户。于更广阔的领域探寻最重要、利润最丰厚的客户。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你的企业设计。

渠道模式

渠道倍增

从少到多

销售领域过去只有少数的主要通道:直销队伍、行业分销商、百货店、批量经销商、夫妻店。今天,渠道继续增加。但倍增的产生且非偶然或巧合。许多市场条件可能会激发渠道倍增模式的产生。

首要的市场条件是消费者类型的倍增。过去消费者可能会满足于通过壹二种渠道采购物品。而今天消费者却希望用不同的方式采购。他们寻找更多的购买选择方式;他们的需求和偏好更加多样化。

重大的技术变革则是另壹个导致变化的因素。

渠道功能不全所带来的经济效果恶化也激发了倍增模式。当壹个渠道难以和客户所需购买的方式相匹配时就导致效率降低,成本上升,最终是利润下降。而和客户购买方式十分相近的渠道则会提高资产效率和收益。

如何获利?

如果你是制造商,尽早采用新的渠道,且成为他们的首选。

如果你是传统渠道商,开发适应现有和潜于客户希望购买方式的新渠道业务设计。

渠道集中

从多到少

许多行业的渠道特点是由巨大数量的传统的小规模零售点组成,因为它们靠近客户,能够提

供个性化的服务,从而满足多数客户的购买标准和要求。

另壹方面,小零售点的人工和管理成本高,导致客户为有限的产品和服务支付更高的价格,客户常常为买到所需东西不得不多走几家零售店,零碎的系统和功能不齐全而导致的效率低下、不便利和费时是创造渠道集中模型的根本原因。

于经典的渠道集中模式中,每当新进入者给零碎、高成本的市场带来经济规模时,价值发生了转变。创新者将零散的服务组合成更大的单位。他们将50个点转化为5个点。于这种变化中有壹种权衡,消费者且不太于意销售点创办的减少,因为他们能够用更少的钱买更多的东西,且得到更好的服务。

这壹模式将持续到下壹次系统模式转变(例如,按需选购录像或于线销售)。

如何获利?

于程序上占据领先地位。思考下壹代模式应该是什么。

渠道压缩/无中间商

多余环节消失

多环节分销系统(批发商、分销商、零售商)是传统商业中的壹个普遍现象。系统的功能就是将大批量货物化整为零,然后将其分销给消费者。

可是这些功能的实现是有代价的:周期长、成本高和对变化的环境反应速度慢。而俩种力量正于对传统的多环节分销系统施加压力:(1)消费者对更低价格和更大便利的追求;(2)制造商对更有效的分销的追求。

随着这些正于兴起的优先考虑和现存的商业架构之间的差距拉大,渠道压缩模式就于许多行业开始出现。其结果是传统的分销渠道被压缩或无中间商化以便能提高效率,更加接近消费者,或消费者和供应商之间建立直接关系。

如何获利?

作为买家和制造商,尽早建立直接联系。

如果你仍然是属于“旧渠道”,以被和价值链相连企业挤出市场前,你必须创造新的增值点,否则就退出。

中间商再生

于分销系统中创造新的增值服务环节

渠道压缩/无中间商模式消除了传统的中间商,于供应商和其客户之间架设了直接沟通的桥梁。通过直接联系给公司带来了成本降低的好处,而消费者则享受到更低价格的产品或服务。然而,中间商再生模式也随之产生,虽然其规模不大,但势头于不断增长。再生模式使得“被驱走”的分销商或者新进入者以新的角色重新进入了分销渠道。其产生的原因于于供需之间的直接联系虽然提高了效率和反应速度,但往往局限于交易流程;多数情况,直销渠道壹般不提供面对面的销售增值服务或其他消费者见重的其他类型增值。随之而来的是消费者对新的“无中间商模式”的不满逐渐上升。许多公司发现这些关键差距和未满足的需求,从而以提供增值服务的中间商角色重新进入了流通渠道。

这些新的中间商主要专注做下列俩类事情之壹:(1)提供客户那些新的供需直接联系所不能提供的新的、重要的增值服务;(2)向客户提供更为有效的交易方式。无论哪种方式,其结果是产生了壹个建立于给客户带来增值的新的分销渠道。

如何获利?

作为买方和卖方,应尽早采用新的渠道。这会替你省钱。

而新渠道则应加大增值量,加快投资速度,减小第二位进入者可能生存的空间。

从产品到利润倍增器

从资产上盈利7次

利润倍增器模式是壹个从单个产品获取最大利润到重复多次利用这个产品的转移。这种模式是由那些成功地意识到客户感知到他们相对于竞争者的优势资产(他们的产品、品牌及其他资产),而且能够重复使用这些资产获取巨额利润和价值。例如迪士尼、布隆伯格。

从利润倍增器角度检视你自己公司的资产,你可能会发现几个意想不到的能为客户和你的公司带来效益的机会。壹位经理将利润倍增器模式说成“使公司资产出汗”。你的资产正于出汗,仍是正于闲置,作为你的竞争者是不是正于加紧工作以求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如何获利?

挑战你的组织,确认能将人的产品、品牌或技巧销售出去的所有手段。挑出最好的7个,建立壹套机制使它们发挥作用。

平台产品的威力

本质上,利润倍增器战略是壹个平台战略,平台产品是那些被创造出来、多次使用的资产。这种平台倍增器是对主打产品的壹个补充,它们的目的是相同的,即摊销开发专利资产日益增加的成本,它们只是用不同方式解决这个问题。

主打产品通过巨大的商业成功来立即摊销固定成本;λ

平台产品可被重复多次使用以产生乘数效果、适当的商业成功。它是平台计划中的主打产品。λ

于某情形下,壹个公司能够同时采用这俩种盈利模式(如迪斯尼、迈克尔?乔丹)。于大多数情形下,壹个公司会利用其中壹种模式增加其收益。假如壹个公司于任何壹种模式上成功了,它的财务情况将会有明显的改善。平台产品模式优于主打产品模式的地方于于它能被人们更容易地创造出来,而主打产品只有最聪明的少数人才能创造出来。

从产品到金字塔

创立壹个多层次产品体系

有时盈利机会从单个优质产品转移到创建和管理壹个多层次产品的金字塔。壹个金字塔是由具有不同价格、品牌、风格、设计、功能和性能的多层次产品组成的。所有层次的产品作为壹个体系来管理,以期增大和保护盈利能力。

当市场上客户及其收入有明显的层次性差异时,就能够采用产品金字塔模式。其目的是使壹个公司以非常不同的方式,用其知识和经验为低层次和高层次的客户群服务。渠道关系、运作经验、零配件能力和品牌有时均能够用来于这俩种客户群中竞争。于金字塔高端部分提供利润,于低端部分作为防火墙,以建立战略控制,阻止竞争。

如何获利?

于底部建立壹道防火墙,于顶部获取最大利润。如果需要,建立中间层次的产品。

从产品到解决方案

改进系统的经济性

于下壹个10年里,价值从产品转移到解决方案的模式会明显地变得更重要。这种模式是由于客户开始理解他们系统的经济性和于供应商寻求区别于他人的努力下而触发的。强大的产品功能不再能足以解决客户的问题。而应对失效的情况,创新的提供商开发了将产品、服务和融资捆绑于壹起的销售方式为客户带来更多价值的不是仅仅提供产品。向解决方案转变需要用壹种新的语言、新的衡量标准和新的思维方式。

解决方案通常极其难以开发,它们要求知道客户的经济性,以超越产品功能,创造能够附加价值的服务和系统。价值不仅仅按功能衡量(如“自动地算出百分比”、“将面包切成片”,或“每分钟贴20张标签”),而且仍要按经济术语衡量(如“节约3小时”、“提高产量7%”或“减少总成本15%)。通过预计客户系统经济性的演变,壹个公司就能开发出解决方案模式,提供特有的产品和服务,进而控制市场。

如何获利?

研究客户的系统,比客户更了解他们系统的经济性,创造壹个独特的解决方案改进他们的系统。

基石建设

从强项开始……加强……再加强

如何获利?

2012年南大社保考研 陈振明 公共管理学笔记 导论 公共管理学的视野

《公共管理学》读书笔记 书名:公共管理学 作者:陈振明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这次读书笔记的内容是关于公共管理学的,说起来不是为了考试或者做研究的,一般人是不会看的,这也是 实话实说。管理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作为管理学在公共部门中的应用,其性质也应该是一样。但这个 “艺术”究竟是不是如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丰富多采,那就真 要打上一个问号了。 这本书拿在手上是相当厚的,随意一翻,就会发现这本 书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古 今中外可以说都有,尤其是不厌其烦的对公共管理学理论渊 源和一些工具、方法的论文 综述,实在让一些不好学之人彻底放弃。 某曾经看过公共管理学大师欧文·E·休斯的《公共管理导论》,外国人写书在很大程 度上文风较为随意,意在让所有普通大众(而不是仅限于研究者)都乐意去看,事例生 动多样,阐述观点通俗易懂。相反国内研究人员的著作较多晦涩难懂,文风“严谨”, 让人难以下咽。这点在很多领域的学科著作中都得到了“广泛”的体现。同样一本研究 著作,难道是国外学者书中内容少,学术价值低,而国内学者的书更有学术价值?答案 自不必明言。

在豆瓣上看到对本书的评论确实让某也有相同的共鸣。以上谈到了文风问题,同时,更为现实一点,从这本书作为考研的专业课本来看,无疑是本书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从深度、广度来看也是其他同类书少有的。但某还是认为阅读这本书,与阅读其他科研著作有很大不同。 本书涉及内容太多,每节甚至每个问题涉及的小点一般都有6、7条之多,想要全部一一死记硬背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应该的。其中一些概念定义多多,让人难以取舍,一些内容模模糊糊,似是而非,甚至编者自己也没有给出答案,让人无法把握。 虽然某之读书亦是乏善可陈,也不知真题考察之所在。但是无疑要分清主次,同时对于一些问题,要在理解本书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然后形成自己的一套回答方式。风清扬教导令狐冲无招胜有招,读这书便也是如此,在意不在形。只有自己事先有过思考和总结,知晓这些问题的关键才行,不然走上考场,书中知识无法转化为答题要点,岂不哀哉!即使勉强过关,复试面试教授一问,东扯西扯,往往数词可答,却回答啰嗦异常,如何能给导师好印象。 同样,类似于《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一书,以下是这本书的读书笔记。其中某认为次要的内容标注了了解,并提出了一些问题。当然只做参考,切莫迷信。楷体内容为解释说明之语。 导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 一、公共管理及其相关概念 (一)公共行政(public administration)与公共管理(public management)1、“行政”与“管理”的区别 (1)从词源上看,“行政”是“为……服务”,“管理”是“控制或获得结构”。(Owen) (2)“行政”指遵从指示和服务;“管理”指获得结果以及为获得结果所负的个人责任。 2、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概念

管理学名著读后感

Who says the elephant can't dance ?》感奥巴马曾经说过:if I can get there as a human, who give you confidence to doubt ? 人不能怀疑自己,就算是没有把握,也要先上战场,后磨刀。 IBM 公司,长期以来执计算机世界之牛耳,被视为美国科技实力的象征和国家竞争力的堡垒,甚至《经济学人》杂志指出,“ IBM 的失败总是被视为美国的失败”。1993 年,郭士纳刚刚接手IBM 时,这家超大型企业因为机构臃肿和孤立封闭的企业文化已经变得步履蹒跚,亏损高达160 亿美元,正面临着被拆分的危险,媒体将其描述为“ one more step, and one more closer to the grave ”。 在郭士纳为IBM 掌舵的9 年间,这家公司持续赢利,股价上涨了10 倍,成为全球最赚钱的公司之一。有人评价,郭士纳的两个最突出的贡献就是:一、保持了IBM 这头企业巨象的完整;二、让IBM 公司成功地从生产硬件转为提供服务,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一个不制造计算机的计算机公司。 郭士纳在书中将自己使IBM 改天换地的辉煌岁月娓娓道来,既有只有CEO 才接触得到的第一手内部资料――各种会议卷宗、事态行将有变的种种蛛丝马迹、重压之下背本一战的各项决策,又有带领一家巨型公司大步向前的高屋建领、深思熟虑的管理思想。郭士纳是技术的外行,但是他却通过一系列战略性的调整让一家在国际经济舞台上举足轻重的IT 企业重振雄风。在这部惊涛骇浪的管理传奇中,郭士纳将他对管理、企业文化、企业规模与竞争力、企业转型的种种真知灼见寓于生动的记述当中,丰富、翔实、推心置腹,对所有商务人士备加关注的“传统企业如何转变为与世界经济接轨的、务实而灵活的现代企业”作了最完美和精彩的诠释。 郭士纳(Lou Gerstner ,Jr .),IBM 现任董事长、前任CEO 。在加盟IBM 之前,他是RJR 纳贝斯克公司董事长兼CEO 。此前还在美国运通公司任总裁11 年,兼任其最大的分公司董事长兼CEO 此前,他还曾任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总监。他在达特茅斯学院获工程学学士学位,在哈佛商学院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信息管理学基础-考研笔记.pdf

信息管理学基础 一、信息的含义 1. 本体论层次:在最为一般的意义上,亦即没有任何约束条件,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事物存在的方式和 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这里的“事物”泛指存在于人类社会、思维活动和自然界中一切可能的对象。“存在方式”指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运动”泛指一切意义上的变化,包括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思维的和社会的运动。 “运动状态”则是指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所展示的特征、态势和规律。在这一层次上定义的信息是最普遍 的、最广义的信息,可与物质、能量并驾齐驱,我们称其为本体论层次的信息。 2.认识论层次:在认识论层次上,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 主体所感知的是外部世界向主体输入的信息,主体所表述的则是主体向外部世界输出的信息。 3.本体论层次和认识论层次的信息的区别: 在本体论层次上,信息的存在不以主体的存在为前提,即使根本不存在主体,信息也仍然存在。在认识论层次 上则不同,没有主体,就不能认识信息,也就没有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 认识论层次的信息概念比本体论层次的信息概念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首先,作为主体的人具有感知能力,能 够感知到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其次,人具有理解能力,能够理解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的特定含义。第三,人具有目的性,能够判断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对其目的而言的效用价值。而且这三个方面是相互依存不 可分割的。人们只有在感知了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形式,理解了它的含义,明确了它的效用之后,才 算真正掌握了这个事物的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我们把同时考虑到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外在形式、内存含义和效用价值的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称为“全信息”,而把仅仅考虑其中形式因素的信息称为“语法信息”,把考虑其中内容(含义)因素的信息称为“语义信息”,把考虑其中效用因素的信息称为“语用信息”。认识论层次的信息乃是同进考虑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 语用信息的全信息。以申农为代表的信息论所研究的基本上不涉及信息的含义和效用,是纯粹的语法信息。 4.本书所研究的信息的定义:根据本书的目的,我们主要研究社会信息,即为了特定的目的产生、传递、 交流并应用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包括一切由人类创造的语言、符号和其他物质载体表达和记录的数据、消息、经验、知识。显然,这类信息是一个庞大的体系,都属于认识论范围内的信息。自然界、生物界及机器系统的 信息,只要有人类主体介入,并服从于人类社会的特定目的,都是我们所说的社会信息。 二、数据、信息、知识及相关概念 数据、信息、知识和情报是信息与信息管理领域的起点和基石,同时这些概念和它们所代表的外延之间又存在 着极为紧密的天然的联系。 1.数据:未经整理的、可被判读的数字、文字、符号、图像、声音、样本等。是载荷或记录信息的按照一定 规则排列组合的物理符号。它可以是数字、文字、图像,也可以是声音或计算机代码。人们对信息的接收始于 对数据的接收,对信息的获取只能通过对数据背景和规则的解读。背景是接收者针对特定的信息准备,即当接 收者了解物理符号序列的规律,并知道每个符号或符号组合公认的指向性目标或含义时,便可获取一组数据载 荷的信息,亦即数据转化为信息。数据+背景=信息 2.信息:在特定情况下经过整理的、表达一定意义的数字、文字、符号、图像、声音、信号等。信息是数据 载荷的内容,对于同一信息,其数据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3.知识:在信息这一原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的见解、认识。是信息接收者通过对信息的提炼和推理而获得的正 确结论,是人通过信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方式与运动规律的认识与掌握,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 组合的、系统化的信息集合。知识的传输一般遵循如下模式:传输者的知识-数据-信息-接收者的知识。信息能够转化为知识的关键在于信息接收者对信息的理解能力。对信息的理解能力取决于接收者的信息与知识准备。 信息只有同接收者的个人经验、信息与知识准备结合,也就是同接收者的个人背景整合才能转化为知识。信息+经验=知识。 可以认为,数据是信息的原材料,而信息则是知识的原材料,数据涵盖范围最广,信息次之,知识最小。 4.数据、信息和知识之间的关系:不能简单理解为相交或不相交,相关或不相关,三者具有独立内涵和典

管理类必备书籍汇总

管理类必备书籍汇总 1、一般管理 《经理的职能》————(1938)巴纳德 《动态的行政管理》————(1941)帕克.福列特 《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1949)法约尔 《管理的原理与实践》————(1953)布鲁克 《管理的实践》————(1954)德鲁克 《管理工作的实质》————(1973)明茨伯格 《管理:任务、职责和实践》————(1974)德鲁克《管理》————(1985)杰林和莫斯考 《艰难的管理》————(1990)帕斯卡尔 《独树一帜!》————(1993)塞姆勒 2、管理方法 《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1832)巴比奇 《科学管理原理》————(1911)泰勒 《动作研究》————(1911)吉尔布雷斯 《专业化管理》————(1973)路易斯.埃兰 3、质量管理 《质量是免费的》————(1979)克罗斯比 《走出危机》————(1982)戴明 《质量的计划》————(1988)朱兰 4、营销管理 《营销中的改革创新》————(1962)列维特 《营销管理》————(1967)科特勒 《颠峰表现者:商业的新英雄》————(1986)加菲尔德《真理时刻》————(1987)卡尔松 《建立一条顾客链》————(1990)施纳博格 5、组织 《进步中的工业》————(1931)穆尼和雷利 《组织的科学原则》————(1938)厄威克 《社会与经济组织理论》————(1947)韦伯 《个性与组织》————(1957)阿基里斯 《帕金森定律》————(1958)帕金森 《我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年代》————(1963)斯隆《彼得原理》————(1969)彼得和赫尔 《提升组织》————(1970)汤赛德 《理解组织》————(1976)汉迪

公共管理系列教材: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系列教材:公共管理学篇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公共管理系列教材(14本):公共管理学 党秀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精要 丁煌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陈振明 出版社:人民大学公共管理伦理学 张康之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公共危机管理 王宏伟编著 出版社:人民大学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 卓越主编 出版社:人民大学 公共项目管理与评估 朱彬齐中英朱彬齐中英 出版社:武汉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公共政策与经济分析 张昕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行政法学概论 胡锦光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及案例教程陈天祥编著 出版社:人民大学 公共政策分析 陈振明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公共冲突管理常健等公共行政导论(第五版)[美]杰伊·M·沙夫里茨公共部门经济学(修订版)高培勇崔军编著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公共管理伦理学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及案例教程 行政法学概论 篇二:公共管理学课程教材及阅读书目 公共管理学课程教材及阅读书目 篇三:经典教案系列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学

读书笔记 书名:《公共行政的精神》 乔治·弗雷德里克森(美) 第一部分:关于本书 本书从公共行政的本源——“公共性”谈起,对涉及公共行政领域的公正、公平、公民精神、自由裁量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指出当代公共行政在动荡的变革环境下,必须在政治、价值与伦理方面进行恰当的定位,从而构建公共行政官员所应遵循的价值规范与伦理准则,保证建立现代民主政府和政府治理的有效性。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作者在本书最后提出的公共行政八原则,值得每一位研究公共行政的专家、学者以及对公共行政感兴趣的读者加以研读与思考。第二部分:关于作者乔治·弗雷德里克森1987年起出任堪萨斯大学埃德温·斯滕尼特聘教授之职,此前,就任切尼和斯波卡尼的东华盛顿大学校长十年,同时任密苏里在学公共与社区服务学院院长,印第安纳大学公共与环境事务学院副院长。他曾经在马里兰在学、南加州大学、锡拉兵兹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任教。 弗雷德里克森是《公共行政理论与研究》杂志的主编,曾任美国行政学会会长。1990年获美国公共行政学会和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学院全美联合会共同颁发的特别研究奖。

10大管理学经典书籍书目及简介 2

10大管理学经典书籍书目及简介 1.《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为我国春秋时代孙武所著,距今已2500多年,是中国同时也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兵书,一直为历代政治家、军事家、商人、学者奉为至宝。 日本许多大公司把《孙子兵法》作为高级管理人员必读书。麦肯锡公司董事长大前研一曾表示:“没有哪本书像《孙子兵法》一样,为我们提供如此丰富的管理思想”。前东洋精密工业公司董事长大桥武夫,在企业濒临倒闭之际,发现《孙子兵法》有助于经营,很快使企业起死回生,为此他写了

一本专著《用兵法指导经营》,成为畅销书。 美国著名高等学府如哈佛大学商学院,也把《孙子兵法》融入了MBA的战略课程中。 全书共13篇,约6000字,是一部公认的最权威的“军事战略”著作,同时也被视为战略管理、成本管理、市场营销以及通过竞争获取事业成功的哲学书。 (1) 回复 1楼 2013-07-25 13:31 举报 |

龙吟e a r t h 远近闻名 10 2.《从优秀到卓越》 超级畅销书《基业长青》作者吉姆?柯林斯2001年的作品,是该年度《商业周刊》的十佳商业书。 柯林斯和他的研究小组耗费了5年,阅读并系统整理了近6000篇文章,创建了3.84亿字节的电脑数据,对1965年以来《财富》杂志历年500强排名中的每一家公司(共1400多家)逐一分析。研究结果令人震惊——只有11家公司实现从优秀业绩到卓越业绩的跨越。柯林斯将这11家公司与其他公司进行了对照,分析出了实现这一跨越的内在机制。 亚马逊书店对这本书的赞美之语是,“这是那种经理人和CEO们在若干年内需要一读再读的书。”

回复 2楼 2013-07-25 14:02 举报 |

华中师范大学情报学真题笔记(信息管理学基础 完全版)

信息管理学基础 第一章:绪论 1、信息的概念 (1)从信息的作用来定义信息,认为信息是“不确定性的消除”、“负熵”等。(没有揭示信息的本质) (2)从信息的范围来定义信息,认为信息是消息、知识、情报、数据等。(只指出了信息概念的外延,及信息的范围,定义应该表达概念的内涵) (3)从信息的内容来定义信息,认为信息是“交换的内容”。(已经注意到了信息的质的方面,但是a信息的范围没有划定,b这个“内容”到底是什么) (4)从本体论和认识论角度来定义信息,认为信息是物质的属性、规律、运动状态、存在标志等。 a、从本体论层次上来考察,信息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亦即“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状态以及状态变化的方式”。 b、从认识论层次上看,信息就是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达的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是反映出来的客观事物的属性。 (揭示了信息的本质,但不够通俗,并且从两方面定义,不便于对信息概念的整体把握)我们认为,信息是事物发出的信号所包含的内容。(此定义实际上包含了上面第三、四类观点,因此该定义基本上属于第三类定义,但事物发出的信号中所包含的内容,实质上是事物的存在方式、事物运动状态和相互联系特征的一种表达和陈述,也可以说是物质存在方式和状态的自身显示) 2、信息的属性 (1)普遍性。凡是有物质的地方必然存在着信息,相互之间也存在着信息交换。 (2)多样性。 (3)可识别性。信息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被不同的主体所识别。 (4)可加工性。信息可以被汇总和组织、分析和综合、扩充和浓缩,也就是说人们可以对信息的内容将进行加工处理。 (5)与载体的不可分析。信息需要传递和保存,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载体。 (6)与载体的独立性。绝大部分信息不会因载体形式的变化而改变其信息内容。 (7)可传递性。信息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传递或交流。 (8)可共享性。同一信息可以被很多人共同享用、同时享用。 (9)非消耗性。可以多次开发,反复利用。 (10)强时效性。信息老化和更替。 3、信息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1)信息与知识、情报 知识是通过人脑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信息,是人们对这自然和社会形态与规律的认识和描述。知识具有社会性(知识区别于信息的根本属性)、语言性、积累性等基本属性。 情报是具有特定利用价值的动态知识。情报具有知识性、动态性(情报区别于知识的根本属性)和有用性等基本属性。 从三者的范围大小来看,信息>知识>情报,三者之间属于一种包含关系 (2)信息与数据

管理者必读的十本管理学书籍

管理者必读的十本管理学书籍: 1.《有效的管理者》 在这本薄薄的书里,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提出一个重要的定律:管理者的效率,往往是决定组织工作效率的最关键因素。因此,在管理别人之前,你必须学会管理自己。 德鲁克也给出了有效管理者必须养成的五种习惯:正确统筹时间;致力于对外界的贡献;重视发挥长处,把工作建立在优势上;集中精力在少数主要领域;做有效地决策。 2.《孙子兵法》 企业管理中,战略制定与管理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是一部兵书,但《孙子兵法》所蕴含的“兵者,诡道也”,“久暴师则国用不足”等战略思想经历2500余年检验,一直为历代政治家、军事家、商人等奉为至宝。美国著名高等学府哈佛大学商学院也将《孙子兵法》融入MBA战略课程中。 3.《领导力21法则》 “领导力就是领导力,不论你身在何处或从事怎样的工作。时代在改变,科技也在不断地进步,文化也因为地域不同而有差异。但是真正的领导原则却是恒定不变的……”美国著名领导力大师约翰?麦克斯韦尔如是说。 在本书中,麦克斯韦尔先生描述了影响力法则、过程法则、哈顿法则、根基法则在内的21项领导力法则,想拥有非凡的洞察力,想要修炼所向披靡的实战能力,马上开始21法则训练。 4.《基业长青:理想公司的成功理念》 1994年,通过对包括惠普、宝洁、3M和索尼等18个行业领袖成功企业的研究,吉姆·柯林斯给出了伟大的公司何以伟大的答案: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不断自我改革、自我反省,使优势成为公司的特性。其人性化视角是本书的一大亮点。 5.《从优秀到卓越》 2001年《商业周刊》十佳商业书。吉姆·柯林斯耗费5年时间,对1965年来《财富》杂志列入500强的1400多家企业进行分析,得出令人震惊的研究成果——只有11家公司实现从优秀业绩到卓越业绩的跨越。 亚马逊书店评价本书说:“这是那种经理人和CEO们在若干年内需要一读再读的书。”

推荐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必读的行管著作

推荐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必读的行管著作(一)基础理论经典 1 、泰罗:《科学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年版 2 、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年版 3 、西蒙:《管理行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 4 年版 4、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5、F·J·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6、詹姆斯·Q·威尔逊:《美国官僚政治——政府机构的行为及其动因》,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年版 7、戴维·H·罗森布鲁姆:《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R·J·斯蒂尔曼编著、李方等译:《公共行政学》(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 9、R·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沙夫里茨和海德:《公共行政学经典》(英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二)基础理论前沿 1 、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 2 、巴泽尔:《突破官僚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 3 年1 月出版 3 、查尔斯·沃尔夫:《市场或政府——权衡两种不完善的选择》,中国发展出版社 1994 年版

4 、V ·登哈特和R·登哈特:《新公共服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 、简·莱恩:《新公共管理》。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出版社 6、弗里德利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 、奥斯本和盖布勒:《改革政丶府》。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 8 、亨廷顿:《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年 9 、罗西瑙:《没有政丶府的治理》。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版本 10、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年。 11、拉塞尔·M·林登:《无缝隙政丶府:公共部门再造指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12、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三)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 1、简·莱恩:《新公共管理》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2、帕特里克·敦利威:《民丶主、官僚制与公共选择-政治科学中的经济学阐释》,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3、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诺曼·弗林《公共部门管理》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5、B.G. 彼得斯:《政丶府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新思维—西方国家行政改革述评》,国家行政学院出版1998 6、B.G. 彼得斯:《政丶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第一版 7、欧文·休斯著《公共管理导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年 8、查尔斯·J·福克斯, 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1

信息管理学基础笔记

信息管理学基础笔记 一、名词解释 1、信息:狭义,是用以减少不确定性的东西。广义,本体论层次: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认识论层次: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 2、全信息:把同时考虑到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外在形式、内在含义和效用价值的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称为“全信息”(语法信息:把仅仅考虑其中形式。因素的信息称为“语法信息” ;语义信息:把考虑其中内容(含义)因素的信息称为“语义信息” ;语用信息:把考虑其中效用因素的信息称为“语用信息”)。 3、社会信息化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定现象,在这种现象出现时,人类对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对物质和能源的依赖程度则相对降低。 4、信息管理(狭义)就是对信息本身的管理,即采用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如分类、主题、代码、计算机处理等等)对信息进行组织、控制、存贮、检索和规划等,并将其引向预定目标;(广义)不单单是对信息的管理,而是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信息、人、机器、机构等)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以实现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信息要求。 5、信息交流就是社会活动中信息交流双方借助某种符号系统,利用某种传播渠道,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中实现的信息传输和交换行为。 6、知识组织是揭示知识单元(包括显性知识因子和隐形知识因子),挖掘知识关联的过程或行为,最为快捷地为用户提供有效的知识或信息。(特征: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 7、信息服务(Information?Service)通过研究用户、组织用户、组织服务,将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用户,最终帮助用户解决问题,是用不同的方式向用户提供所需信息的一项活动。 8、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网络和通讯设备、计算机软件、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成的以处理信息流为目的的人机一体化系统。信息系统的五个基本功能:输入、存储、处理、输出和控制。 9、国家信息政策是指在一国范围内,国家或政府为解决信息管理和信息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关系和涉及到公共利益、权益、安全问题,保障信息活动协调发展而采取的有关信息产品及资源生产、流通、利用、分配以及促进和推动相关信息技术发展的一系列措施、规划、原则或指南。 10、信息道德就是信息创造者、信息服务者和信息使用者在信息活动中普遍认同和共同遵守的符合社会一般要求的行为和伦理规范。 11、信息伦理是指人们从事信息生产、加工、分析、研究、传播、管理、开发利用等信息活动的伦理要求、伦理规范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伦理关系。 12、信息政策是国家和社会组织为实现信息管理目标而规定的信息管理行为准则,是进行信息管理决策的指导方针,代表了国家和社会组织的基本管理思想,

公共管理类图书 读书笔记(1)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读书笔记 蒲兴祖教授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是一部系统阐述中国政治制度的学术著作,通过阅读此学术著作,对于我正确理解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并由此而理解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有非常大的帮助。 全书详细论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历史发展,以及影响这一制度建立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政治体制改革等问题。着重论述、分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选举制度、国家元首制度、行政制度、国家公务员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国家结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人民直接参与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等各项重要政治制度。不仅如此,本书还对每项制度作了详细的研究分析,例如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行政制度、国家结构制度、政党制度分三章研究,而且对每项制度的研究都很具体。例如人大何时向代表发出会议通知、如何表决、写票、投票、计票等具体规范、程序和方式都作了细致入微的分析。因为政治制度是分层次的,任何基本制度都必须通过一系列可操作性的具体制度才能得以实现,如果不对政治制度进行细化研究,很多问题就只能停留在表面分析上,就不可能发现具体制度存在的缺陷和问题,从而也无法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何谓政治制度?早在23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在其名著《政治学》中表达了自己的理解:“一个政治制度原来是全城邦居民由以分配政治权利的体系。”这一理解对后世影响深远,但绝非盖棺定论。古往今来,众多的思想家、大学者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仅在当今美国就有20多种解释,法、德、日、印等国的大学教科书上也罗列着多家之说。浦兴祖教授认为,政治制度是指社会政治领域中要求政治实体遵行的各类准则(或规范),共包括四层含义:第一,它是整个社会制度的一个构成部分;第二,它的中心内容是国家政权的行为准则;第三,它内含着多层次的结构;第四,它包括“法内制度”与“法外制度”两种形态。根据浦兴祖教授的定义,可将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概括为: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选举制度、国家元首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国家行政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干部人事制度等等。

管理信息系统自己整理笔记.doc33

参考答案 1、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信息内容消除人们认识的( C不确定程度)。 2、下述对U/C矩阵描述正确的是(D U/C矩阵中,纵向表示功能,横向表示数 据类)。 3、系统分析的主要目的是( A、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方案)。 4、对于大型程序设计来说,首先应强调的是程序的( B、可维护性 )。 5、在工资系统中,水电费扣款一项,属于( B定个体变动属性)。 6、数据流程图DFD中,符号圆圈“B、外部实体)。 7、一般要求达到(A、第三范式)。 8、数据字典的建立应在( A 、系统分析阶段)。 9、中小企业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时,首选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一般是(C、SQL Server )。 10、诺兰模型把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归纳为六个阶段。信息系统可以满足各管理层次需求的阶段是( D、成熟阶段)。 11、身份证编号属于编码中的( C、区间码)。 12、与数据流程图相比较,业务流程图独有的内容是( D、系统中的人员) 13、下列描述中不属于信息特性的是( C、系统性)。 14、项目管理时可利用( C 、甘特图和网络计划技术),以便以最少的时间和资料消耗量来完成计划。 15、管理信息按决策层次的不同通常分为三级,即(C.战略级、战术级、作业级)。 16、下列决策问题中,属于非结构化问题的是( C、企业发展战略规划)。 17、系统的特征包括: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和(B、环境适应性)等特征。 18、每秒钟执行的作业数,称为系统的( B、吞吐量)。 19、判断树和判断表的功能是用于描述(C、处理逻辑)。 20、在管理信息系统结构化开发方法中,不属于系统分析阶段的是(A编写程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数据是记录下来可鉴别的(符号),信息是对数据的(解释)。 2.程序调试时,测试数据除采用正常数据外,还应编造一些(异常数据)和(错误数据)以检验程序的正确性。 3.可行分析报告的结论为:(立即开发)、(改进原系统)和(条件具备再开发)。 4.管理信息系统的维护工作主要内容包括(代码)维护, (程序)维护, (数据文件)维护和机器维修。 5.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有自行开发、(委托开发)、(联合开发)和(购买软件包)等. 6. 网络的拓朴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型和树型等多种,实际应用中,常将它们综合起来混合使用以构建复杂的计算机网络 三、简答题 1. 信息系统的详细调查方法有哪些? 答:详细调查是在信息系统分析阶段可行性分析论证完成之后进行的一项活动,目的在于完整地掌握现行系统的现状,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收集资料,为系统分析准备。 详细调查方法常有:(1)召开调查会;(2)访问;(3)发调查表;(4)参加业务实践。在实际的调查过程中,应遵循用户参与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应用

企业领袖必读的10本管理学书籍

企业领袖必读的10本管理学书籍 每一个壮志在怀的打拼者都希望成长为一个完美的领导者,或许你天赋异禀,能够凭借自身能力成长为一个伟大的领导者,但是,如果有位大师比如约翰?麦克斯韦尔(John C. Maxwell)或德鲁克在你耳边不停地告诫:“别只注意表象,你会忽略深藏海底的巨大冰山”,“你知道,Google比Facebook对你帮助更大”,“小心,如果你不想惹众怒,最好别那么做”……你的成功会来的更快些。 据悉,近期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领导力发展大师约翰?麦克斯韦尔有望访华,并开坛讲授领导力法则,无疑给中国的企业家们亲聆大师声音的机会。不过,能够近距离与大师接触的机会毕竟不多,如果想要随时跟大师交流,可能吗为此我们为你介绍十位更睿智的顾问,他们一天24小时跟随你,等候你的召唤——十本管理学书籍。 1.《有效的管理者》 在这本薄薄的书里,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提出一个重要的定律:管理者的效率,往往是决定组织工作效率的最关键因素。因此,在管理别人之前,你必须学会管理自己。 德鲁克也给出了有效管理者必须养成的五种习惯:正确统筹时间;致力于对外界的贡献;重视发挥长处,把工作建立在优势上;集中精力在少数主要领域;做有效地决策。 2.《孙子兵法》 企业管理中,战略制定与管理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是一部兵书,但《孙子兵法》所蕴含的“兵者,诡道也”,“久暴师则国用不足”等战略思想经历2500余年检验,一直为历代政治家、军事家、商人等奉为至宝。美国著名高等学府哈佛大学商学院也将《孙子兵法》融入MBA战略课程中。 3. 《领导力21法则》 “领导力就是领导力,不论你身在何处或从事怎样的工作。时代在改变,科技也在不断地进步,文化也因为地域不同而有差异。但是真正的领导原则却是恒定不变的……”美国著名领导力大师约翰?麦克斯韦尔如是说。 在本书中,麦克斯韦尔先生描述了影响力法则、过程法则、哈顿法则、根基法则在内的21项领导力法则,想拥有非凡的洞察力,想要修炼所向披靡的实战能力,马上开始21法则训练。

中山大学行政管理学

一、名词解释: 1.行政管理与行政管理学 2.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 3.职位分类与品位分类 4.行政效率与行政效能 5.行政职权与行政职位 6.最优决策与满意决策 7.国家预算与国家决算 8.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 9.行政道德与行政立法 10.行政职权与行政职责 11.行政干预手段与经济手段 12.行政效益与行政效率 13.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14.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 15.行政信息与行政质询 16.行政组织与行政职能 17.政府再造理论 18.新公共行政学理论 19.企业家政府理论 20.新公共管理运动 二、简答题: 1.简述西方行政组织理论的演变 2.简述行政信息的含义与其意义 3.简述政府行政管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4.简述我国行政管理的职能体系 5.行政领导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6.简述行政执行的基本手段

7.行政组织的编制管理有何意义 8.简述西方公务员制度的特点及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指导原则 9.行政咨询有何特点作用如何 10.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学的原则是什么 11.科学认识和确定行政职能有何意义 12.简述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制的含义与辩证关系 13.简述当代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趋势 14.人事行政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15.行政监督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16.什么事公共行政什么事公共管理 17.对一本行政学经典著作进行评价 18.当代西方行政发展的趋势如何 19.政府机构改革坚持以政府职能转变为中心有何意义 20.从“全能政府”走向“有限政府”的含义是什么 21.如何评价“政府失败论” 22.治理理论对行政管理学的影响 23.比较当代企业家政府理论与新公共管理理论 24.研究《帕金森定律》有何现实意义 25.说明“新公共行政学”对当代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意义 26.根据企业家政府理论,谈谈当代政府职能的定位 27.目标管理理论是如何在政府行政管理中加以应用的 28.简述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互动关系 29.简述里格斯行政生态学的主要内容 三、论述题

经典管理著作

经典管理著作-道勤推荐 2009-09-30 09:29:03来自: 成都道勤管理 《追求卓越》(In search of excellence: Lessons From America's Best-Run Compilation) 作者:彼得斯(Thomas Peters) 出版社:中国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年10月1日 彼得斯提出的杰出企业的8个特性:1.偏好行动而不是沉思;2.在产品和服务上接近顾客的需求;3.鼓励自治和放松,而不是紧密监督;4.对雇员的态度是鼓励其生产力,避免“我们”和“他们”这种对立情绪;5.以一种被称为“走动式管理”保持与大家的紧密接触;6.“专注于自身”以保持商业优势,因此避免了无关的风险; 7.组织结构简洁,人员精干;8.对目标同时保持松紧有度的特性,但却不窒息创新的控制系统。 n 《基业长青》(Built to Last: Successful Habits of Visionary Companies) 作者:詹姆斯·C·柯林斯(James C. Collins)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年5月1日 本书研究了18个基业常青公司的成功经验。作者分析的是公司、组织以及人在组织中的作用。作者从公司

的角度分析了使得企业长远发展的优势,以此分析企业取得这些优势并长期发展的原因。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不断自我改革、自我反省来达到这些优势,使其成为公司特性,从而保证长久发展。 n 《公司再造》(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 A Manifesto for Business Revolution) 作者:尼克·奥博伦斯基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年6月 聚焦在企业如何进行自我改造。提出再造企业的首要任务是BPR,只有建设好BPR,才能使企业彻底摆脱困境。至此,BPR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像一股风潮席卷了整个美国和其它工业化国家。 n 《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 作者:波特(Michael E. Porter)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年1月 波特通过本书把价值链分析引入到了商业世界中。本书被广泛认为是精通价值链的概念,并领会价值链对企业战略和运作的深层意义的良书。 n 《高效人群的七种习惯》(Seven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Powerful Lessons in Personal Change)

信息管理学基础-【考研笔记】

信息管理学基础(马费成) 一、信息的含义 1. 本体论层次:在最为一般的意义上,亦即没有任何约束条件,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这里的“事物”泛指存在于人类社会、思维活动和自然界中一切可能的对象。“存在方式”指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运动”泛指一切意义上的变化,包括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思维的和社会的运动。“运动状态”则是指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所展示的特征、态势和规律。在这一层次上定义的信息是最普遍的、最广义的信息,可与物质、能量并驾齐驱,我们称其为本体论层次的信息。 2.认识论层次:在认识论层次上,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主体所感知的是外部世界向主体输入的信息,主体所表述的则是主体向外部世界输出的信息。 3.本体论层次和认识论层次的信息的区别: 在本体论层次上,信息的存在不以主体的存在为前提,即使根本不存在主体,信息也仍然存在。在认识论层次上则不同,没有主体,就不能认识信息,也就没有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 认识论层次的信息概念比本体论层次的信息概念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首先,作为主体的人具有感知能力,能够感知到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其次,人具有理解能力,能够理解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的特定含义。第三,人具有目的性,能够判断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对其目的而言的效用价值。而且这三个方面是相互依存

不可分割的。人们只有在感知了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形式,理解了它的含义,明确了它的效用之后,才算真正掌握了这个事物的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我们把同时考虑到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外在形式、内存含义和效用价值的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称为“全信息”,而把仅仅考虑其中形式因素的信息称为“语法信息”,把考虑其中内容(含义)因素的信息称为“语义信息”,把考虑其中效用因素的信息称为“语用信息”。认识论层次的信息乃是同进考虑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的全信息。以申农为代表的信息论所研究的基本上不涉及信息的含义和效用,是纯粹的语法信息。 4.本书所研究的信息的定义:根据本书的目的,我们主要研究社会信息,即为了特定的目的产生、传递、交流并应用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包括一切由人类创造的语言、符号和其他物质载体表达和记录的数据、消息、经验、知识。显然,这类信息是一个庞大的体系,都属于认识论范围内的信息。自然界、生物界及机器系统的信息,只要有人类主体介入,并服从于人类社会的特定目的,都是我们所说的社会信息。 二、数据、信息、知识及相关概念 数据、信息、知识和情报是信息与信息管理领域的起点和基石,同时这些概念和它们所代表的外延之间又存在着极为紧密的天然的联系。 由事实—数据—信息—知识—智能五个要素构成“信息链”。简单的说,事实是人类思想和社会活动的映射;数据是事实的数字化、编码化、序列化、结构化;信息是数据在信息媒介上的映射;知识是对信息的加工、吸收、提取和评价的结果;智能则是运用知识的能力。

西方行政学名著推荐阅读书目

《西方行政学名著经典选读》参考书目与推荐读物 一、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经典译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美)乔纳森.R.汤普金斯:《公共管理学说史:组织理论与公共管理》,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2)(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美)曼瑟尔.奥尔森:《集团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5。(4)(美)戴维.奥斯本, 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2006。 (5)(英)简.莱恩:《新公共管理》,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6)(美)珍妮特.V.登哈特, 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 而不是掌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7)(美)特里.L.库珀:《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8)(美)查尔斯.J.福克斯, 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9)(美)戴维.约翰.法默尔:《公共行政的语言:官僚制、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0)(美)戴维.H.罗森布鲁姆,罗伯特.S.克拉夫丘克, 德博拉.戈德曼.罗森布鲁姆:《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1)(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三联书店,1999. (12)(澳)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3)张凤阳:《现代性的谱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14)薛冰:《历史与逻辑:公共性视域中的公共管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5)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

管理者必读的100部名著

管理者必读的100部名著 (1)《圣经》 它是了解西方文化的钥匙!作为基督教的正式经典,其最重要的主题是人和人性。 (2)《古兰经》 伊斯兰教的经典。从对世俗的征服来看,它表现的威力比任何神迹都大。尤其从极端伊斯兰教分子的种种劣迹可以窥见一斑。 (3)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没有牛顿,就没有近代科学。牛顿第一次表明人可以像上帝那样洞察世界的奥妙,这种思想在思想史上是空前的。 (4)达尔文《物种起源》 达尔文的伟大之处,就是在于在看来不变的事物中找到变化,在看来没有联系的事物中找到关系。 (5)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梦是最一般的心理现象之一,也是各种迷信和预言的来源之一。弗洛伊德主要功绩在于理性地把梦作为一种对象来研究,并得出划时代的发现--潜意识。弗洛伊德指出,人并不是自己行为和精神的主宰,他在很大程度上受潜意识控制。 (6)欧几里得《几何原本》 除了《圣经》以外,没有任何其他著作有这么多人阅读、学习和研究,正是《几何原本》把数学变成脱离实际的纯粹数学,并且对于近代科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7)亚当·斯密《国富论》 用科学的方法对经济体制运行规律进行研究,斯密发现了任何时代、任何社会运行的主要矛盾——公平与效率。 (8)马尔萨斯《人口原理》 两个世纪以来,马尔萨斯可以说被攻击得体无完肤。不过,即便他的每一句话、每个数据都是错的,其精神实质总是得到辉煌的证实。 (9)卡逊《寂静的春天》 同《人口原理》一样,《寂静的春天》是人类对自己的生存状况提出严重警告的警世之作,在它出版四十多年之后,"环境"已经成为最流行的热门词条之一。

(10)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这是一部气势磅礴的作品,同时它又是具有深刻思想的理论著作,这两者的结合造成它的非凡的影响。它是“共产主义的圣经”,真正影响了千百万人的思想和行动。 (11)《论语》 代表中国文化的首屈一指的著作。其核心思想在于人和人之间有差别、不能平等,这也是两千五百年来中国文化的核心。许多古代文化消亡了,而中国文化却在变化中存续下来,这可能是孔子和他的《论语》的功劳。 (12)孙武《孙子兵法》 它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以及最有影响的军事理论著作,它同儒家思想共同塑造了中国传统文化,而这种思想完全深入到现代人的思想之中。《孙子兵法》提供的"计谋"形成中华民族两千五百年来斗争哲学的主导技术,但单纯技术观点并不能带来胜利,许多情况下还遭到失败。 (13)拉瓦锡《化学原论》 人类面对的就是多样多彩的物质世界,化学就是关于多样性的科学,而且化学不单纯是"自然科学",它还是人工科学。不少人低估了化学革命,也没有对拉瓦锡的功绩予以充分的肯定。 (14)麦克斯韦《电磁通论》 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不仅在理论上是物理科学的重大突破和完美综合,而且从技术上产生出惊人结果。一方面通过电工学使整个文明社会电气化,使工业自动化成为可能;另一方面,通过电磁波的预言和发现,直接把人类引导到无线电世纪,而这构成了信息与传媒社会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 (15)M.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马克斯·韦伯是20世纪最伟大的社会科学家,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与马克思相提并论。马克思侧重经济基础,而韦伯则强调意识形态,特别是宗教的作用。在一个片面强调竞争、优胜劣汰、尔虞我诈的社会中,理性的经济伦理--诚实、信任、责任、互惠是多么难以建立起来。而这就是韦伯的新教伦理学说的重要意义。 (16)J.S.穆勒《论自由》 "自由"是一个美丽的字眼,但不少人对它只是泛泛而谈,许多人批判它更是偷换概念、言不及义。穆勒的《论自由》是迄今为止论述社会自由最重要的著作,也是第一批介绍到中国的世界名著。遗憾的是,一百年后,一些中国人对此书的内容仍然茫然无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