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优秀皮艇运动员的肌肉收缩特征
- 格式:pdf
- 大小:466.09 KB
- 文档页数:4
2022年(第12卷)第7期运动训练学青少年划艇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特征与方法解析王季春(浦东新区第一少年儿童体育学校上海201299)摘要:社会的进步已经能够满足人们对温饱的需求,这时人们将注意力放在体育赛事上,尤其是水上划艇竞技类比赛项目。
对于划艇运动项目而言,因为对运动员体能要求比较高,在做体能训练时,使用个性化训练方法,能帮助他们迅速提升训练效果。
该文主要针对青少年划艇运动员在进行体能训练过程中显现出来的共同特征进行分析,以此帮助他们提高成绩。
关键词:划艇体能训练训练特征训练方法中图分类号:G8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813(2022)03(a)-0042-03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ethods of Physical Trainingof Juvenile RowersWANG Jichun(Children's Physical Education School,Shanghai,201299China)Abstract:Social progress has been able to meet people's needs for food and clothing.At this time,people pay attention to sports events,especially water rowing competitions.For rowing events,due to the high physical requirements for athletes,the use of personalized training methods in physical training can help them quickly improve the training effect.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young rowers in the process of physical training,so as to help them improve their performance.Key Words:Rowing;Physical training;Training characteristics;Training methods对于划艇运动而言,想要在赛场上将青少年运动员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大众,适当的体能训练是必不可缺的,良好的体能是取得好成绩的基础。
皮艇运动员的腰部损伤与康复皮艇(也称皮划艇)是一项流行的水上运动项目,要求选手在水上用双桨划动皮艇前进。
由于该项目需要全身协调运动,尤其需要用力腰部来帮助划桨,皮艇运动员常常会因此面临腰部损伤的风险。
本文将探讨皮艇运动员常见的腰部损伤及其康复。
一、腰部损伤的类型与原因1. 腰肌劳损:皮艇运动员在划桨时,腰部肌肉需要进行反复挤压与拉伸。
如果动作不正确或力量过大,就容易引起腰部肌肉疲劳和损伤。
2. 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是腰椎之间的软骨垫,用于缓冲脊椎运动时的压力。
由于皮艇运动员需要经常用腰部扭动来划桨,腰椎间盘可能会受到过度压力,导致突出并压迫神经。
3. 腰部韧带扭伤:皮艇运动员常常需要快速转动和稳定腰部,尤其在执行技巧动作时。
如果动作不准确或力量过大,就有可能拉伤腰部韧带。
4. 腰部骨折: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通常是由于剧烈碰撞或高速撞击导致的。
二、腰部损伤的症状与诊断腰部损伤常常会引起以下症状:1. 腰痛:疼痛感可能在运动时尤为明显,尤其是用力扭动腰部时。
2. 肌肉酸痛:腰肌和韧带损伤会导致肌肉酸痛、僵硬和无力感。
3. 下肢放射性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可能会出现下肢局部或放射性疼痛。
4. 神经症状:腰椎间盘突出可能会压迫神经,导致腰背部的刺痛、麻木和无力感。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运动员应该尽快就医,并进行专业的腰部检查与诊断,以确定损伤的类型和程度。
三、腰部损伤的康复措施1. 休息与保护:在腰部损伤后,运动员需要充分休息,避免刺激性活动以防止损伤恶化。
2.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包括按摩、热敷、冷敷和理疗等手段,帮助减轻疼痛、舒缓肌肉,促进康复。
3. 修复性训练:在疼痛减轻后,可以进行修复性训练,包括针对腰背部肌群的力量训练和灵活性训练,以恢复腰部的功能和稳定性。
4. 运动技巧纠正:在康复过程中,运动员应当加强对运动技巧的学习和纠正,避免再次受伤。
5. 康复辅助用具:对于一些严重的腰部损伤,可能需要使用康复辅助用具如腰带或护背器来提供额外的支撑。
皮艇运动员的腰部损伤与康复皮艇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水上运动,它不仅考验运动员的体力和技术,还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来支撑运动员在比赛中进行各种动作。
由于皮艇运动的高强度和高频率,皮艇运动员的腰部损伤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腰部损伤不仅会影响运动员的竞技状态,还可能对其日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
及时的康复和调理对于皮艇运动员的健康至关重要。
腰部损伤的原因皮艇运动员的腰部损伤主要有两个原因:运动受伤和过度使用。
在进行划桨动作时,运动员的腰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如果动作不标准或者力量过大,就容易导致腰部受伤。
如果运动员长时间进行重复性的划桨动作,也会导致腰部肌肉疲劳和损伤,甚至引发慢性损伤。
皮艇运动员腰部损伤的症状主要包括腰部疼痛、僵硬、肌肉酸痛、局部肿胀等。
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出现腰部无法承受重力、神经根受压、下肢无力等症状。
这些症状不仅会影响运动员的竞技状态,还会影响其日常生活和工作。
针对皮艇运动员的腰部损伤,康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康复方法:1. 休息和放松腰部损伤后,首要的方法是休息和放松。
运动员需要停止进行任何可能导致腰部损伤的活动,并且尽量保持腰部的放松状态。
休息时,可以进行适当的局部按摩和热敷来缓解疼痛。
2.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康复的重要手段。
通过针对性的物理治疗,可以促进腰部肌肉的康复和恢复,缓解疼痛和肿胀。
物理治疗还可以帮助运动员调整身体姿势和动作,避免再次受伤。
3. 手法治疗手法治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康复方法,通过专业的手法按摩和调理,可以有效地恢复腰部肌肉的功能和弹性,缓解疼痛和紧张感。
手法治疗需要由专业的康复师来进行,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安全性。
4. 功能性训练功能性训练是康复的重要环节,通过有针对性的功能性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恢复腰部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提高运动员的核心力量和平衡能力,从而减少腰部再次受伤的风险。
5. 逐步恢复训练康复的最终目的是让运动员可以逐步恢复训练和比赛。
在康复期间,运动员需要听从专业康复师的建议,逐步恢复划桨训练,避免过度使用腰部,确保腰部完全恢复健康。
试析皮划艇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特征与方法皮划艇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和刺激性的水上运动,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非常高。
要想在皮划艇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运动员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技术水平,还需要有出色的体能素质。
体能训练是皮划艇运动员日常训练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和竞技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皮划艇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特征与方法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
1. 高强度:皮划艇是一项高强度的运动项目,要求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够快速、持久地划桨,需要良好的耐力和爆发力。
皮划艇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也需要保持较高的强度。
2. 多样性:皮划艇比赛项目繁多,包括平板皮划艇、激流皮划艇、海洋皮划艇等,每种项目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都有所不同。
体能训练也需要多样化,包括有氧运动、无氧运动、爆发力训练等多个方面。
3. 高危险性:皮划艇是一项高风险的运动项目,运动员需要具备较高的体能素质才能有效预防受伤。
体能训练也需要注重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稳定性和柔韧性。
二、皮划艇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1. 有氧耐力训练:有氧耐力是皮划艇比赛中非常重要的体能素质,可以通过长跑、游泳等有氧运动训练来提高。
还可以通过机器划桨、划艇模拟训练等方式来增强有氧耐力。
2. 爆发力训练:在皮划艇比赛中,瞬间的爆发力决定着比赛的成败,因此需要进行爆发力训练。
可以通过举重、器械训练等方式来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
3. 核心稳定训练:核心稳定性是皮划艇运动员非常重要的体能素质,可以通过平衡训练、仰卧起坐、俯卧撑等来增强核心稳定性。
4. 柔韧性训练:柔韧性对皮划艇运动员的身体协调性和受伤预防都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瑜伽、拉伸训练等来提高运动员的柔韧性。
5. 专业技术训练:皮划艇运动员在体能训练的还需进行专业的划桨、船艇控制等技术训练,以提高赛场上的表现。
试析皮划艇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特征与方法皮划艇是一项要求运动员具备较高体能水平的运动项目。
为了适应这项运动的要求,皮划艇运动员需要进行专门的体能训练。
下面将对皮划艇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特征与方法进行析述。
皮划艇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具有针对性和系统性。
针对性体现在训练的内容与皮划艇运动的特点高度契合,包括耐力、力量、爆发力、协调性等方面的训练。
系统性体现在训练计划的安排上,分阶段、分周期进行,有针对性地提高不同体能指标。
皮划艇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强调全面性。
皮划艇运动是一项综合性运动,需要运动员在多个方面具备较高的体能水平。
训练中要全面提高运动员的耐力、力量、速度、灵敏性等各项指标。
耐力是皮划艇运动员最重要的体能指标之一。
皮划艇比赛通常在10公里以上,甚至更长的距离进行,对运动员的耐力要求很高。
长距离有氧训练是体能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长时间的划艇训练、跑步、骑行等运动,以提高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和持久力。
力量是另一个重要的体能指标。
划艇运动需要运动员经常进行划桨动作,因此上肢的力量是至关重要的。
体能训练中应包括器械训练和自重训练,提高上肢、腰腹和下肢的力量水平。
爆发力是皮划艇运动员的优势之一。
在比赛中,运动员需要迅速起步、快速切换动作,爆发力是决定比赛成绩的关键指标之一。
爆发力的训练可以通过短距离冲刺、蛙跳、单腿跳等动作进行。
协调性和灵敏性也是皮划艇运动员体能训练的重点。
划艇需要协调的上下肢动作,因此运动员需要通过特定的训练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如屈伸体操、平衡练习等。
在体能训练方法上,传统的训练方法如循环训练、间歇训练等依然适用于皮划艇运动员的训练。
还可以采用高强度间隔训练、跳绳训练等方式来提高运动员的耐力和爆发力。
说明肌肉的收缩形式及其特点肌肉收缩是指肌肉纤维的缩短和产生力量的过程。
在人体中,肌肉的收缩形式有三种:等长收缩、等长收缩和吐力收缩。
每种收缩形式都有其特点和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三种收缩形式,并分享我对它们的观点和理解。
一、等长收缩等长收缩是指肌肉纤维在保持长度不变的情况下产生力量。
这种收缩形式也被称为异性收缩或等长吐力收缩。
在等长收缩中,肌肉纤维的长度不发生变化,但肌肉仍能产生力量。
等长收缩的特点在于能够维持身体的姿势和支撑重量。
举个例子,当我们保持站立时,肌肉会持续进行等长收缩来维持身体的平衡。
另外,许多体力活动,如提重物或进行静力支撑,也需要等长收缩来维持身体的姿势和支持。
等长收缩产生的力量主要取决于肌肉纤维的数量和神经肌肉的激活程度。
通过训练,我们可以增加肌肉的数量和改善神经肌肉的协调性,从而提高等长收缩的力量。
我的观点和理解:等长收缩是人体肌肉收缩的重要形式,它在日常生活和许多体力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练习和训练,我们可以提高肌肉的等长收缩力量,以便在各种情况下维持姿势和支持重量。
二、等速收缩等速收缩是指肌肉纤维在产生力量的同时缩短长度。
这种收缩形式也被称为同向收缩或同步收缩。
在等速收缩中,肌肉纤维同时产生力量和缩短长度,使肌肉纤维拉紧。
等速收缩的特点是能够产生较大的力量和速度。
它主要用于各种快速动作,如跑步、跳跃和快速抓取物体等。
肌肉通过等速收缩可以迅速产生力量并快速完成动作。
等速收缩的力量主要取决于肌肉纤维的横截面积和神经肌肉的协调性。
通过力量训练和快速动作的练习,我们可以增加肌肉纤维的横截面积和提高神经肌肉的协调性,从而增强等速收缩的力量和速度。
我的观点和理解:等速收缩在快速动作中起着重要作用,如运动员的爆发力和速度训练。
通过锻炼和训练,我们可以提高肌肉的等速收缩能力,从而在快速动作中表现出更好的力量和速度。
三、吐力收缩吐力收缩是指肌肉纤维在缩短长度的同时产生力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优秀女子皮艇运动员坐骨结节滑囊炎运动康复 作者:张思卓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年第05期
摘 要 坐骨结节滑囊炎是皮艇运动项目中的常见运动损伤。由于其与皮艇运动项目特点息息相关,单纯针对疾病本身进行治疗往往效果欠佳且复发率高。通过对4名优秀运动员3个月常规治疗之外有针对性的运动康复训练,比较和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VAS疼痛评级,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所观察到的现象和规律进行总结和讨论。结果:实验组运动员在采用运动康复方法后VAS评分下降并。且相较于单纯的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复发率更低。观察结果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皮艇运动中伸髋肌群的能力对坐骨结节滑囊炎产生有直接影响。
关键词 皮艇 运动康复 坐骨结节滑囊炎 中图分类号:G804.5 文献标识码:A 坐骨结节滑囊炎的发病与长期过久地坐位工作及臀部脂肪组织缺失有关,特别是体质较瘦弱者。由于坐骨结节滑囊长期被压迫和磨擦,囊壁渐渐增厚或纤维化而引起症状。因剧烈活动髋关节使附着在坐骨结节上的肌腱损伤,从而牵拉损伤滑囊或肌腱损伤处的疤痕刺激周围滑囊所致。
坐骨结节滑囊炎常见于皮艇运动员,多由于坐骨结节滑囊与周围肌肉长期摩擦挤压而发生。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皮艇运动员需要长期在屈髋坐位运动,另一方面是大腿后群肌肉在皮艇运动中长期重复的被使用。
原先多采用针灸、推拿等疗法给与病变局部进行治疗,但在皮艇运动员长期高强度训练的条件下不能根本上解决发病原因,造成病情反复,迁延难愈。
本实验尝试综合的运动康复方法,着重与缓解发病原因,效果明显,能给类似问题的解决有所参考。
1坐骨结节滑囊炎临床表现和诊断 1.1临床表现 臀尖(坐骨结节部)疼痛,坐时尤甚,严重者不能坐下。但疼痛局部局限,不向它处放射。日久臀尖部酸胀不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2诊断 长期坐位工作史、蹲伤史。坐在硬板椅上,臀部接触椅面的部位疼痛。在坐骨结节处局麻后,再让患者坐于硬板椅上,无疼痛,即可帮助确诊。疼痛部位仔细确诊可扪及边缘较清晰的椭圆形肿块与坐骨结节粘连在一起,压之疼痛。做屈膝屈髋动作时,可因挤压、牵扯滑囊而引起疼痛。坐骨结节部X线检查无异常。
青少年皮艇运动员和划艇运动员的身体结构和体成分马达【摘要】身体构造、生物年龄、一般健康状况、精神因素以及身体的适应性是竞技项目选拔人才的标准.此次研究目的是分析皮艇运动员和划艇运动员身体结构和体成分的差别,得出的结论可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该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为年龄在17~22岁之间的青少年男性运动员40人,其中皮艇运动员20人,划艇运动员20人.体成分的测量采用生物电阻抗法,使用Heath-Carter方法确定身体构造类型,统计学分析采用蹬验方法.形态学特征试验证明皮艇运动员和划艇运动员的研究参数有显著性差异,我们发现成绩好的皮艇运动员会比划艇运动员身高更高,而且皮艇运动员身体下半部分较划艇运动员更为发达.【期刊名称】《当代体育科技》【年(卷),期】2015(005)023【总页数】2页(P12-13)【关键词】体型;体成分;皮艇;划艇【作者】马达【作者单位】辽宁省丹东市航海运动学校辽宁丹东 118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04.49人类从远古时期开始使用船,并用于旅行、捕猎和战争等活动。
而且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制造了各种各样的船,直到今天美洲的土著居民伊洛魁族人仍在使用独木舟,爱斯基摩人也仍在使用皮船[1]。
皮划艇运动在1936年的第11届柏林奥运会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皮划艇包括皮艇和划艇两种小艇,皮艇和划艇的区别在于划艇是在相对平静的水面上进行,如河流和湖泊,皮艇是在海上进行。
皮艇和划艇都是技术性非常强的运动,对于参加这项运动的人有特别的力量要求。
皮艇有甲板覆盖并有一个座舱,运动员坐在座舱内面向前方使用双叶桨。
与皮艇相比划艇是开放式的而且没有操舵装置,运动员采取跪姿使用单叶桨[2]。
皮划艇运动的生理学特点有以下几点:(1)节律性、系统性、周期性运动;(2)皮划艇运动员运动间歇状态下脉搏平均每分钟55次,心脏射血量大约90 mL,肺活量大约5400 mL[3-4];(3)肌肉收缩和松弛交替进行代谢增加,可消耗大量能量和氧气[5-6];(4)皮划艇运动需要耐力和力量。
中国体育教练员2221年第29卷第1期科学训练与管理青少年皮划艇运动员选材方法万义(上海市普陀区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上海200093)摘要对青少年皮划艇运动员选材指标、方法、程序和原则等进行分析,认为青少年皮划艇运动员选材应从生理指标、心理指标、水感要求和遗传因素4个方面展开,紧扣项目特征,提高选材成功率。
关键词青少年;皮划艇运动员;选材指标;选材原则皮划艇项目特点鲜明,需要找到一个支点来完成划桨,是周期性高强度竞速项目[]。
根据划桨和船艇的区别皮划艇分为皮艇和划艇;根据比赛水域的不同可分成速度赛(静水)和激流回旋(动水)2种⑵。
运动选材是运动训练的基础,也是影响运动成绩的关键因素[-4]。
培养一个世界冠军需要3个因素,即运动员的运动天赋、科学的高水平训练及优化的训练环境^6 ],三者缺一不可。
在这3个因素中,运动员的运动天赋是与生俱来的⑺。
本文探究青少年皮划艇运动员的选材指标、方法、程序和原则,以及在选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旨在促进我国皮划艇项目的不断发展。
1青少年皮划艇运动员选材指标和方法青少年皮划艇运动员选材是根据皮划艇项目的特点和要求,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结合客观测量指标,对青少年运动员进行测试,从中挑选身体形态、素质、机能及水感、心理素质等均适合皮划艇项目的青少年运动员的过程。
青少年皮划艇运动员选材指标体系主要有4个方面:第一,生理选材指标,主要包括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身体机能3个方面;第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运动员取得优异运动成绩必不可少的因素;第三,结合皮划艇专项特征,运动员需具备良好的水感,即亲水性;第四,遗传因素不能忽略,生理指标中很多都有遗传优势,因此,在运动员选材时应考虑遗传因素。
11身体形态指标皮划艇运动员选材时,需对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进行综合测量和评估。
从上海市青少年皮划艇运动员二线队伍标准来看,身体形态指标主要有身高、指距身高差、肩宽等。
从青少年皮划艇运动员身体形态标准可以看出,皮划艇运动员对身高、指距身高差、肩宽的要求较高,同年龄段运动员,身高、肩宽越突出得分越高。
皮划艇(静水)运动的训练方法和手段皮划艇(静水)项目的训练方法和手段随着科技化、现代化的发展,不断发生着变化,在现阶段,皮划艇(静水)项目的训练方法和手段越来越符合科学化训练要求,训练已形成了完整、全面、多维度的科学体系,对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目前,皮划艇(静水)项目的具体训练内容主要包括水上训练和陆上训练。
前者更加关注运动员在水上的划桨技术掌握情况,以及水上的运动成绩,陆上训练则是更加关注运动员的力量素质,强调测功仪的训练。
训练过程中,主要发展运动员的有氧能力,以有氧能力为基础加强无氧能力的训练,提高运动员有氧和无氧代谢能力,并且训练过程中注意平衡有氧、无氧能力,通过控制训练的强度、训练量来保障运动员有氧、无氧能力的平衡。
此外,在皮划艇(静水)项目运动员的训练中,要时刻关注每名运动员的身体和心理状态,饮食上合理搭配,保障充足营养的摄入,并且注重训练过程中天气的变化和影响,减少不良天气造成的不良影响。
(1)皮划艇(静水)项目水上训练方法在皮划艇(静水)项目的水上训练中,主要按照强度的控制进行训练,训练方式主要采用单人艇,并结合多种有氧强度训练手段,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每一桨的训练效果。
水上训练强度共分为5个强度,不同的强度训练方法、计划和目的均不相同,随着训练强度的增加,训练的目的越高,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水上专项素质的训练效果越高。
(2)皮划艇(静水)项目力量训练方法力量训练是皮划艇(静水)项目训练中的重点内容,一直是皮划艇(静水)项目运动员重点训练的主要内容,传统的训练方法主要是运用组合训练器械在固定的场地进行训练,训练的动作以向心收缩为主,只是注重了运动员局部肌肉的力量素质发展,对训练动作的质量没有重视,训练效果并不高。
对力量素质的训练应根据皮划艇(静水)项目特点进行方法、动作的设计,并且要结合水上不稳定环境下专项技术特点,设计出多方向、多关节、多平面的动作训练模式,通过开展动作训练,加强运动员的专项技术动作掌握水平。
第28卷第3期 2008年5月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Guangzhou Sport University Vo1.28 N0I3
Mav.2008
想象训练结合离心训练对赛艇、皮划艇运动员肌 肉力量及肌电图研究木
周思红 (绍兴文理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摘要:为了研究想象训练结合离心训练对上肢肌肉的力量、协调性及肌电图影响,通过对16名赛艇、皮划艇运动员肱 二头肌和肱三头肌进行实验,结果发现,4周想象训练结合离心训练对运动员在以60o/S、120 ̄/S、180o/S进行测 试时,分翻在肌肉最大力矩、肌电图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想象训练;离心训练;肌肉力量 中图分类号:G8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23x(20o8)02—0082-05
Research of Imagination Training and Eccentric Training to the Muscular Strength and EMG for the Rowing Athletes
ZHOU Si-hong (Saoxin Literature and Science College,Saoxin 312000,China) Abstrct:In order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imagination training and eccentric training on the muscular strength and EMG of upper limbs muscle,the author makes experimentation upon biceps brachii and triceps brachii for 16 Rowing and Ca— noeists,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4 weeks imagination training influence the atheletes muscular strength in diferent de— grees and eccentric training when test by 60。/S、120。/S、180。/S. Key words:imagination training;eccentric training;muscular strength
钟××孙××高×平均排序斜方肌26.719.114.420.11三角肌后部14.910.08.511.12三角肌前部9.411.611.811.03肱二头肌10.210.810.810.64胸大肌 3.916.67.29.25冈下肌8.69.1 5.37.76背阔肌 4.7 6.6 5.3 5.57竖脊肌 4.7 2.5 6.5 4.68腹外斜肌 4.5 3.2 5.3 4.39股二头肌 2.9 2.1 5.7 3.510臀大肌 2.4 2.7 5.3 3.511腹直肌 1.3 2.5 6.5 3.412胫骨前肌 4.5 1.60 1.6 2.613股直肌1.31.603.62.214表2女子皮艇测功仪全力划全身主要肌肉做功比率(%)1皮艇运动的主要用力肌群为了研究皮艇运动的专项肌肉工作特征,必须首先找到该项目的主要用力肌群.为此,本研究选取安徽省优秀的皮艇运动员,进行了皮艇实战划和测功仪全力划时的肌电测试,运用肌电软件和数理统计方法,得到皮艇项目的主要用力肌群.在皮艇划桨动作中,上肢的运动方式、次数和幅度远多于躯干和下肢,故上肢肌肉———主要是肩带肌和上臂的肌肉做功比率较大,居第一位,如拉桨时的三角肌后部、肱三头肌和冈下肌、背阔肌等;摆桨时动用的胸大肌、三角肌前部和肱二头肌等.躯干回旋(扭转)和维持姿势的肌肉做功比率居第二位,如躯干回旋肌肉-腹外斜肌和维持姿势的肌肉-竖脊肌.下肢主动屈曲、蹬伸的肌肉居第三位,肌肉名称钟××孙××何×高×平均排序斜方肌19.419.1 4.313.114.01三角肌后部11.89.912.69.711.12胸大肌9.716.6 4.97.69.73肱三头肌7.60.012.39.09.64三角肌前部 4.211.68.09.08.25冈下肌8.39.1 4.38.37.56肱二头肌 4.810.8 6.8 5.57.07背阔肌 3.5 6.68.07.6 6.48腹外斜肌7.6 3.2 6.1 6.5 5.89股二头肌 4.8 2.110.8 4.9 5.710胫骨前肌 5.9 1.67.5 4.6 4.911竖脊肌 3.8 2.5 5.2 4.2 3.912腹直肌 4.2 2.5 2.8 5.7 3.813股直肌 2.4 1.6 3.8 3.0 2.714臀大肌2.12.72.31.52.215表1女子皮艇500m实战划全身主要肌肉做功比率(%)安徽省优秀皮艇运动员的肌肉收缩特征许敏(安徽省建筑工业学院体育部,安徽合肥230000)摘要:皮艇运动具有独特的动作和技术结构特征,由此决定了其肌肉收缩形式、工作性质和发力顺序亦不同于其他运动项目.以往进行专项力量专项训练研究时很少从肌肉工作规律入手,致使许多专项力量训练手段特异性和针对性不强.而本研究的核心研究内容就是找到皮艇专项肌肉群,根据这些肌群的工作特征制定专项力量训练方法.据此,本研究在研究清楚皮艇运动的动作和技术结构特征的基础上,运用三维录像与解析系统和表面肌电图仪分析系统,根据肌肉工作的基本原理,对皮艇运动的主要用力肌群及其收缩特征等进行深入地研究,同时将这些肌群的位置和功能以及在划船中所起的作用等知识及时地传授给教练员和运动员,将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地研究和设计皮艇专项力量训练方法,有助于教练员和运动员更易理解和正确使用专项力量训练原理和方法手段,亦可丰富皮艇运动的专项训练理论.关键词:皮艇;肌肉收缩;特征中图分类号:G8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8-0104-04Vol.28No.8Aug.2012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第28卷第8期(下)2012年8月肌肉名称林××曲××刘××王×张××平均排序三角肌前部14.216.413.513.49.114.21三角肌后部13.514.418.720.49.113.52胸大肌10.87.512.7 4.2 4.310.83腹直肌10.1 3.3 4.8 3.47.010.14背阔肌8.19.69.012.77.08.15冈下肌8.110.99.07.0 6.58.16肱二头肌7.4 4.1 6.0 6.3 4.87.47斜方肌 5.4 5.5 6.0 6.312.4 5.48腹外斜肌 4.912.58.611.4 5.4 4.99胫骨前肌 5.3 4.20.0 2.67.0 4.810臀大肌 4.57.57.910.113.4 4.511股直肌 3.6 4.2 2.4 1.3 3.2 3.612股二头肌 1.20.0 1.40.410.8 3.413竖脊肌2.80.00.00.00.02.814表4男子皮艇测功仪全力划全身主要肌肉做功比率(%)如胫骨前肌和股二头肌、股直肌等.由于运动员划桨时的姿势差异较大(表1、2),上述肌群的做功比率可以有所不同,但主要用力肌群不会超出本研究测试的这些肌肉.表1和2为女子皮艇和测功仪划桨的主要用力肌肉群做功比率和排序,二者肌肉的排序差异不是非常明显.突出的差异表现在下肢的胫骨前肌.皮划艇划时,胫骨前肌做功明显,主动收缩,使小腿积极的向足背靠拢,带动膝关节快速屈曲和骨盆积极回旋;而在测功仪上这种作用未表现出来.男子皮艇与测功仪划桨过程中主要肌群的做功比率和排序的差异较大(表3、4).皮艇划时以拉桨肌肉做功为主,而测功仪则以摆桨肌肉为主;由于测功仪的座位是可以前后移动的,并且在座位后部加载了10kg负重物,致使测功仪划桨时腹直肌持续收缩,以维持躯干姿势,但未加强躯干回旋肌肌肉名称刘××林××曲××刘××王×张××平均排序三角肌后部18.412.413.916.815.413.015.01肱三头肌14.213.1 6.68.015.410.811.42斜方肌 4.27.315.413.618.88.711.33三角肌前部9.213.811.07.2 6.8 6.59.14胸大肌7.89.48.813.6 6.0 5.08.45背阔肌7.87.37.3 5.612.0 5.87.66冈下肌 5.0 4.4 5.18.0 6.012.3 6.87腹外斜肌 5.9 5.98.08.9 4.4 5.7 6.58肱二头肌 4.2 5.1 5.97.2 4.39.4 6.09胫骨前肌 5.2 4.5 4.7 1.0 2.7 6.1 4.010竖脊肌 3.7 3.5 4.7 2.5 4.9 4.5 4.011腹直肌 6.3 3.5 2.3 2.50.0 5.3 4.012股直肌 4.1 5.2 3.0 3.30.5 2.9 3.213臀大肌 3.3 4.2 2.7 1.0 2.2 3.3 2.814股二头肌0.70.70.70.50.50.80.715表3男子皮艇500m实战划全身主要肌肉做功比率(%)肉的做功率.皮艇与测功仪划桨时下肢肌肉的表现相近似,二者均为胫骨,前肌的做功率大于其他肌肉,说明胫骨前肌的作用较股直肌和臀大肌等明显.2不同运动员的肌肉用力特征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皮艇运动员,在划桨的技术特征、姿势和肌肉用力类型等方面均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2.1皮艇不同运动员肌肉用力特征在女子皮艇运动员中,钟××是以爆发力好、短距离能力强为特点的运动员,其肌肉用力特征亦不同于其他运动员,突出表现在斜方肌做功比率远大于其他肌肉,而且拉桨时的上臂伸肌群、躯干回旋的腹外斜肌和胫骨前肌的贡献率皆较其他运动员高,因此该队员的划桨效果也比较好.男子皮艇运动员主要专项肌群SEMG分析在男子皮艇运动员中,刘××主要动用肩带和上臂伸肌群划桨,其他肌群的做功比率较低,但相对比较均衡;林××则表现出身体各部肌肉及各部分中的每一块肌肉之间均不够协调.综上所述,对皮划艇运动员进行肌肉工作类型的研究,可为分析每个运动员的技术特征和肌肉用力类型以及多人艇的配艇等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2.2运动员不同的肌肉工作能力作为体能类项目,除了需要了解运动员的肌肉用力类型,还要及时监控运动员的肌肉工作能力,这是在竞争中取胜的基本保障.据此,本研究还全程监测运动员皮艇整个训练过程中主要做功肌肉的输出功率的变化规律及各阶段肌肉做功的时相特点,以确定肌肉疲劳的发生阶段和肌肉的工作能力.从皮艇划监测的8块肌肉做功比率大小来看(图2),在整个训练中斜方肌动员的运动单位最多,力量最大;其次是三角肌后部,但其收缩力量波动较大,且出现了明显疲劳点;三角肌前部在最初11组划桨中肌肉力量大于背阔肌,但其力量呈下降趋势,在此后的划桨中其力量与背阔肌相近.腹外斜肌的用力大于竖脊肌,胫骨前肌的力量大于股直肌.SEMG反映肌肉中运动单位募集数量,其值越高,肌肉力量越大.MPF则反映肌肉的功能状态.斜方肌(图3)在整个训练中动员的运动单位最多,且其功能状态比较稳定,未出现明显的疲劳特征.斜方肌用力总的趋势是下降的,但下降的幅度较小.李×斜方肌的力量比较大.三角肌后部(图4)在整个训练中动员的运动单位数量处于第二位,是划水拉桨的主要用力肌肉,但其功能状态不够稳定,在划至第11—14组时出现了明显的疲劳特征,提示李×的肌肉力量耐力仍需进一步提高.图7李x水上划三角肌后部sEMG分析图8李x水上划三角肌前部sEMG分析三角肌前部(4)在整个训练中其肌肉用力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且下降幅较大.此外其功能状态也出现了小的波动.提示李×的该肌肉的力量有待通过仰卧飞鸟等练习进-步提高.3结论与建议3.1通过对运动员测功仪和皮艇肌肉工作的全程跟踪测试,确定了皮艇运动的主要用力肌群以及不同项目间主要用力肌群作用程度的差异;揭示了测功仪与皮划艇划技术结构和肌肉并无异议.3.2本研究通过多次测试分析,科学地证实了相同项目不同的运动员肌肉工作特点存在很大差异,并揭示了运动员各自的肌肉收缩特征.这一结果为皮艇专项力量训练和多人艇配艇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3.3建议教练员在力量训练和专项技术训练上,通过专项动作结构和肌肉工作特征,来提高皮艇运动员的专项力量.———————————————————参考文献:〔1〕富兰克·C·达罗,克萨巴·桑托.皮划艇手册[M].武汉体育学院,1993.90.〔2〕克萨巴·桑托.反划艇运动[M].中国皮划艇协会, 1996.〔3〕安迪·托诺.皮划艇大全[M].武汉体育学院,1981.〔4〕全国皮划艇教练员岗位培训班教材.皮划艇运动的技术和训练[M].武汉体育学院,1994.〔5〕宋启来.不同专项运动员伸膝力、功率及其相互关系的比较[D].第三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会议论文集,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