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轮储能技术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97.66 KB
- 文档页数:4
飞轮储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一、简介飞轮储能技术是一种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储能技术。
近年来,该技术在各领域发展迅速,成为新能源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从飞轮储能技术的基础原理、研究现状、应用前景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二、基础原理飞轮储能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机械能通过高速旋转的飞轮转化为电能。
在系统正常运行时,飞轮以高速旋转,具有较大的动能。
当系统需要释放储存的电能时,控制系统将飞轮转速调低,转动过程中动能转化为电能输出。
由于飞轮的旋转速度非常高,可以达到每分钟几万转的程度,所以飞轮储能技术在储能密度、高效转换、瞬时输出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三、研究现状目前,飞轮储能技术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飞轮储能系统的控制策略研究由于飞轮储能系统的转速非常高,一旦失去控制可能会对人员和设备造成重大危害。
因此,研究如何科学地控制飞轮储能系统的转速,是飞轮储能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现在,研究人员已经探讨了多种控制策略,包括PID控制、限制半径控制、模糊控制等,并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了实验验证。
2. 飞轮材料的研究飞轮的旋转速度非常高,因此要求其材料能承受高频不断的振动和巨大的离心力。
目前,常用的飞轮材料有碳钎维、镁合金、高强度钢等。
但由于不同材料性能的不同,需要在具体研发过程中耐心实验,在发挥材料优势的同时克服其缺陷,以保证储能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3. 飞轮储能系统的集成与优化飞轮储能技术的储能系统不仅需要高速旋转的飞轮,还需要与之配套的电子、电路、控制系统等组成。
如何合理地集成这些组件,并实现系统的优化控制,是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实践中,研究人员常常进行模拟和仿真试验,以选择最优方案并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四、应用前景飞轮储能技术已经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应用。
以下是部分应用领域的介绍:1. 交通运输领域飞轮储能技术可应用于汽车的动能再生系统中,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制动能转化为储存能量,通过控制系统驱动车辆继续行驶。
飞轮储能技术研究报告(一)引言:
飞轮储能技术是一种重要的能量储存和释放系统,其以高速旋转的飞轮作为能量存储介质。
本文将对飞轮储能技术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期提供一份详尽的研究报告。
正文:
一、飞轮储能技术的原理与工作原理
1. 飞轮储能技术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 飞轮储能系统的构造和工作过程
3. 飞轮储能系统的能量转换原理
二、飞轮储能技术的优势和应用场景
1. 飞轮储能技术的优势和特点
2. 飞轮储能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3. 飞轮储能技术在能源存储方面的应用
4. 飞轮储能技术在电动车辆领域的应用
三、飞轮储能技术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1. 飞轮储能技术面临的瓶颈和挑战
2. 飞轮储能系统的成本和效率问题
3. 飞轮储能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
4. 飞轮储能技术的控制和稳定性问题
四、飞轮储能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分析
1. 飞轮储能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现状
2. 飞轮储能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3. 飞轮储能技术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
五、飞轮储能技术的市场情况和商业应用
1. 飞轮储能技术的市场规模和潜力分析
2. 飞轮储能技术在商业领域的应用案例
3. 飞轮储能技术的商业化推广及市场竞争情况
总结:
本文对飞轮储能技术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分析,从飞轮储能技术的原理与工作原理、优势和应用场景、挑战和解决方案、发展趋势和前景、市场情况和商业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飞轮储能技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新能源领域和其他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随着技术和市场的不断发展,飞轮储能技术有望成为重要的能源储存和释放系统。
飞轮储能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1. 工作原理飞轮储能技术是一种利用旋转飞轮惯性来储存和释放能量的技术。
它基于能量守恒定律,通过将电能转化为旋转能量存储在飞轮中,然后在需要时将旋转能量转换回电能来提供供电。
其主要工作原理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能量存储:在电网供电充电过程中,电源通过电机将机械能转换成旋转能量,并通过传动装置将能量传输给飞轮,飞轮开始高速旋转并存储能量。
•能量释放:在需要供电时,利用传动装置将旋转能量传输给发电机,发电机将旋转能量转换为电能输出供电系统。
2. 应用领域飞轮储能技术具有许多应用领域,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1 电力系统稳定性•备用电源:飞轮储能技术可以作为备用电源,用于电网突发故障时的电力补偿。
具有高能量密度和短响应时间的特点,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为电力系统提供稳定的电源。
•平滑电力输出:飞轮储能技术还可以平滑电力输出,减少电力系统中的电压和频率波动,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2 新能源领域•太阳能和风能储存:飞轮储能技术可以解决新能源发电的间断性和不稳定性问题。
它可以将太阳能和风能转化为机械能,储存起来,并在需要时将其转换回电能,实现对新能源的有效利用。
•系统频率调节:在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电网的情况下,飞轮储能技术可以用于系统频率的调节,使新能源发电和供电系统实现动态平衡。
2.3 运输领域•电动汽车储能:飞轮储能技术可以用于电动汽车的储能系统,提供高能量密度和快速充放电的特点,大大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充电效率。
•公交系统应用:飞轮储能技术还可以用于公交车辆的动力系统,为公交车提供持续的高能量输出,提高公交车的运营效率和乘客的出行体验。
3. 优势和局限3.1 优势•高能量密度:飞轮储能技术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可以在较小的体积内存储大量的能量,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高效率:飞轮储能技术具有高效的能量转换效率,能够快速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在需要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飞轮储能技术研究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一、引言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能源的储存和利用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在多种可再生能源中,风能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而飞轮储能技术作为风能储存的一种重要方式,具有高效、环保、寿命长等优点,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飞轮储能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飞轮储能技术的现状飞轮储能技术是一种利用旋转的飞轮将动能转化为电能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当风能驱动飞轮旋转时,飞轮的动能被转化为电能,可以用于供电。
这种技术具有高效、环保、寿命长等优点,且适用于大规模的储能系统。
目前,飞轮储能技术已经在一些领域得到了应用。
例如,在风力发电厂,飞轮储能技术可以用于平衡电网负荷,提高电力质量。
此外,在电动汽车领域,飞轮储能技术也被用于提供额外的动力。
然而,飞轮储能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例如,飞轮的制造和维护成本较高,且存在磨损和失效的风险。
此外,飞轮储能技术的能量密度相对较低,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三、飞轮储能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尽管飞轮储能技术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但其在未来能源储存领域的应用前景仍然十分广阔。
未来,飞轮储能技术可能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1. 材料科学的进步可能会为飞轮的制造提供更多的选择。
新型材料如碳纤维和陶瓷等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耐久性,可以降低飞轮的制造成本并提高其使用寿命。
2. 新的设计和制造技术的应用可能会进一步提高飞轮的能量密度。
通过优化飞轮的形状和结构,以及采用新的制造方法,可以增加飞轮的旋转速度并提高其能量储存能力。
3. 飞轮储能技术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应用可能会进一步优化其性能和管理。
通过引入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飞轮的运行状态并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飞轮储能技术的组合应用可能会进一步扩展其应用领域。
例如,将飞轮储能技术与太阳能或氢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技术相结合,可以提供一种多元化的能源供应解决方案,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飞轮储能关键技术及其发展现状一、本文概述飞轮储能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储能方式,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全面解析飞轮储能的关键技术及其发展现状。
我们将深入探讨飞轮储能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要素、应用领域以及当前的发展状况,同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飞轮储能技术的系统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从业者以及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推动飞轮储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
文章将首先概述飞轮储能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为读者建立基础理解。
随后,将重点分析飞轮储能技术的关键技术,包括飞轮设计、材料选择、能量转换与存储等方面,揭示这些技术在推动飞轮储能技术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紧接着,文章将讨论飞轮储能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现状,如电力储能、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展示其广泛的应用前景。
我们将对飞轮储能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策略。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能够加深读者对飞轮储能技术的认识,为推动该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贡献力量。
二、飞轮储能关键技术飞轮储能技术是一种利用高速旋转的飞轮将能量以动能的形式存储起来的储能技术。
其关键技术主要包括飞轮设计、轴承技术、真空技术、磁悬浮技术、能量转换与控制技术等。
飞轮设计是飞轮储能技术的核心,它直接决定了储能密度和储能效率。
飞轮设计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飞轮材料的选择、飞轮形状的优化、飞轮强度的保证以及飞轮转动的稳定性等。
目前,常用的飞轮材料包括高强度钢、碳纤维复合材料等,而飞轮形状则多为圆柱形或盘形。
轴承技术是飞轮储能技术中的重要环节,它决定了飞轮转动的平稳性和效率。
飞轮轴承需要承受高速旋转带来的巨大离心力,同时还需要保证飞轮的转动精度和稳定性。
目前,常用的轴承技术包括滚动轴承和磁悬浮轴承,其中磁悬浮轴承具有无接触、无磨损、低噪音等优点,因此在飞轮储能技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减小空气阻力,提高飞轮储能效率,飞轮储能系统需要在高真空环境下运行。
飞轮储能的关键技术分析及研究状况在众多储能技术中,飞轮储能系统(flywheelenergystoragesystem,FESS)以效率高、容量大、响应快和对环境友好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飞轮储能系统是由高速飞轮、磁轴承系统、永磁电动/发电机、能量转换控制系统以及附加设备组成,它是以高速旋转的飞轮质体作为机械能量储存的介质,利用电动发电机和能量转换控制系统来控制能量的输入和输出,达到充电和放电的目的。
飞轮储能系统作为一种逐渐成熟的储能技术,已经应用到包括航空航天、电动汽车、电力等领域,逐步取代化学电池储能,成为储能行业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飞轮储能系统旋转时不会发生任何化学反应,其是纯粹的机械运动,对环境非常友好,因而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飞轮储能系统的工作状态根据暂态运行通常分为充电和放电2部分,其工作原理是当外部电能充足时,系统将电能通过飞轮电动机转化为机械能储存起来;当系统外部电能不足时,将飞轮存储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输出到外部负载。
作为一种新型的物理储能方式,飞轮储能与传统化学电池相比,具备有以下优点:1)充放电迅速。
从收到电网侧的调节信号到飞轮储能系统做出反应,时间极短,并且在之后数分钟时间内能够完成整个系统的充/放电过程,符合电网的短时响应与调节需求,相比于蓄电池、抽水蓄能、压缩空气等,具有较快的充/放电时间。
2)工作效率高。
一般的飞轮储能系统工作效率可以达到90%左右,相比于抽水蓄能的60%以及蓄电池储能的70%,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采用磁悬浮轴承的飞轮储能系统,其工作效率更高,接近95%。
3)使用寿命长。
飞轮储能系统虽价格昂贵,但是设计良好,其年平均维护费用极低,充放电次数明显优于蓄电池储能等,其达到了百万数量级,且一般免维护的时间是在10a以上。
4)环保无污染。
由于机械储能的缘故,飞轮储能不会排放出污染环境的物质,其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储能技术。
此外,飞轮储能系统还具有模块性、建设时间短、事故后果影响低等优点。
磁悬浮飞轮储能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储能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其中磁悬浮飞轮储能技术备受瞩目。
磁悬浮飞轮储能技术是指利用磁悬浮技术,将飞轮悬浮在真空中,并通过高速旋转来储存能量。
磁悬浮飞轮储能技术的优势在于其高效、可靠和环保。
首先,磁悬浮技术可以有效减少能量损失,提高能量转换效率。
其次,磁悬浮飞轮储能系统可以长时间稳定地运行,不受外部环境影响,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
最后,磁悬浮飞轮储能系统没有排放有害物质,对环境无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磁悬浮飞轮储能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磁悬浮飞轮储能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能源储存问题,为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提供支撑。
其次,在航空航天领域,磁悬浮飞轮储能技术可以为航空器提供动力支持,实现长时间飞行。
此外,磁悬浮飞轮储能技术还可以应用于高速列车、电网备用电源等领域。
磁悬浮飞轮储能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和产业合作。
在科技创新方面,需要加强对磁悬浮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
在产业合作方面,需要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模式,促进技术转化和产业化进程。
磁悬浮飞轮储能技术是一种高效、可靠、环保的储能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合
作,推动磁悬浮飞轮储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飞轮储能技术研究报告飞轮储能技术研究报告1.飞轮储能技术原理简介飞轮储能技术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但当时技术水平限制了其实际应用。
直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碳纤维材料和磁轴承技术的发展,美国科学家成功地研发出飞轮电池。
飞轮储能利用物理方法实现储能,实现电能和机械能的相互转化,工作过程中不会造成任何污染。
飞轮储能是一种物理储能方式,通过电力电子设备驱动飞轮进行高速旋转,利用飞轮高速旋转时所具备的动能进行能量存储,通过电动/发电一体化双向高效电机配合真空中的飞轮实现电能和动能的双向转换,如图1所示。
飞轮储能系统由高强度合金或复合材料做成的飞轮转子、高速轴承、电动/发电机、电力转换器、真空安全罩等部分组成,如图2所示。
飞轮储能设施充放电的实现方式为:(1)当飞轮存储能量时,电动/发电一体化双向高效电机实现电动机运行状态,将电能转换为飞轮转子的动能,飞轮转速升高实现能量的存储;(2)当飞轮释放能量时,电动/发电一体化双向高效电机实现发电机运行状态,将高速旋转的飞轮转子动能转换为电能,飞轮转速下降实现能量的释放。
飞轮所存储的能量计算公式为:E=Jω2,其中J为飞轮的转动惯量,ω为飞轮旋转的角速度。
从公式中可以看到,飞轮存储的能量值与飞轮转速的平方以及飞轮的转动惯量成正比。
提高飞轮的转速可以更显著地提高飞轮存储的能量值。
飞轮储能系统的控制策略原理如图3所示。
飞轮储能系统共有三种工作状态,分别为充电、维持和放电,可根据系统电压的高低自动响应充放电动作。
当系统电压抬高,电压值U>U2+a时,飞轮储能系统处于充电状态,吸收外部电能进行存储,充电的功率随系统电压的升高而增大;当系统电压降低,电压值U<U2-a时,飞轮储能系统处于放电状态,向外部释放电能,放电的功率随系统电压的降低而增大;当系统电压值在空载电压附近波动时,为飞轮的旋转维持区域[U2-a。
U2+a],飞轮执行维持转速指令,处于不充电、不放电的空转状态。
电力系统中的飞轮能量储存技术研究在当今快速发展的能源行业里,电力系统的稳定供应和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直是全球研究的焦点。
飞轮能量储存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可靠的能量储备方式,近年来备受关注。
本文将深入探讨电力系统中的飞轮能量储存技术研究,以期更全面地理解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飞轮能量储存技术的基本原理。
飞轮能量储存系统由惯性转子和轴承组成。
当系统需要储存能量时,电力将被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转子旋转。
而当需要释放储存的能量时,转子的旋转动能将转化为电能,满足电力系统的供电需求。
飞轮能量储存技术的优势在于其能够实现大功率短时储能和快速响应,在电力系统的调峰和削峰填谷中具有重要作用。
飞轮能量储存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电能质量调节。
飞轮能量储存系统能够迅速响应电网频率的变化,并通过转子的加速或减速来维持电网的稳定。
其快速的响应速度能够有效解决电力系统中频率调整的问题,提高电能质量。
其次是电力系统的削峰填谷。
电力系统负荷波动较大时,飞轮能量储存系统能够满足短时间内大功率需求,实现负荷调整。
与常规的化石燃料储能系统相比,飞轮能量储存系统可以更快速地响应,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再次,飞轮能量储存技术还可以用于电网蓄电池的备份。
当电网出现故障或断电时,飞轮能量储存系统可以迅速启动并提供持续的电力供应,确保供电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随着飞轮能量储存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人员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转子制造和轴承摩擦的磨损。
由于高速旋转,飞轮能量储存系统对转子的制造和轴承的摩擦有较高的要求。
研究人员需要寻找更加耐磨、低摩擦的材料和技术,以延长系统的寿命和运行时间。
其次是系统的能量损耗。
飞轮能量储存系统在传输和转换过程中会有一定的能量损耗,研究人员需要寻找更高效的转换技术,减少能量损失。
此外,飞轮能量储存系统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较高,如温度和湿度等,需要增加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飞轮储能研究报告论文题目飞轮储能研究报告论文题目引言:飞轮储能作为一种高效、绿色和可持续的能源储存技术,在当今能源转型的背景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飞轮储能以其高能量密度、快速充放电速度以及较长的寿命,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于许多领域,如电力系统、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
本文旨在对飞轮储能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做出展望。
一、飞轮储能原理:飞轮储能技术利用高速旋转的飞轮来存储和释放能量。
当系统需要存储能量时,电能通过电机传递到飞轮上,使其高速旋转。
当系统需要释放能量时,飞轮与电机相反地作为发电机,将其旋转动能转化为电能输出。
飞轮储能的关键在于如何减少能量损失,提高储能效率。
二、飞轮材料的选择:飞轮材料的选择对于储能系统的性能和寿命具有重要的影响。
常用的飞轮材料包括钢、碳纤维复合材料和铝合金等。
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机械性能、密度和成本。
因此,在选择飞轮材料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实现最佳性能。
三、飞轮储能系统的设计与优化:飞轮储能系统的设计与优化在于提高储能效率和减少能量损失。
首先,飞轮的轻量化设计可以减少转动惯量,提高系统的动力学响应。
其次,电机和发电机的效率也需要进行优化,以减少能量转化过程中的损失。
最后,系统的控制策略也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飞轮储能应用领域:飞轮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电力系统中,飞轮储能可以用于平衡系统功率波动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在航空航天领域,飞轮储能可以用于航天器的姿态控制和长时间航天任务的能源供应。
在轨道交通领域,飞轮储能可以用于制动能量回收和提高列车的能源利用率。
五、未来发展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能源供应的需求增加,飞轮储能技术将会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方面,飞轮储能系统的容量和效率将继续提高,从而满足更多领域的需求。
另一方面,新型飞轮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将有助于降低系统成本并提高可持续性。
此外,飞轮储能技术与其他储能技术的结合也将推动其在能源存储领域的应用。
飞轮储能技术研究报告1飞轮储能技术原理简介飞轮储能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但囿于当时的技术水平,该技术并没有得到实际应用;直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碳纤维材料的广泛应用和磁轴承技术的发展,飞轮电池被美国科学家研发成功。
它突破了化学电池的局限,用物理方法实现储能,实现电能和机械能的相互转化,工作过程中不会造成任何污染。
飞轮储能(Flywheel Energy Storage)属于一种物理储能的方式,通过电力电子设备驱动飞轮进行高速旋转,利用飞轮高速旋转时所具备的动能进行能量存储,通过电动/发电一体化双向高效电机配合真空中的飞轮实现电能和动能的双向转换,如图1所示。
图1飞轮储能系统的工作原理飞轮储能系统主要由高强度合金或复合材料做成的飞轮转子、高速轴承、电动/发电机、电力转换器、真空安全罩等部分组成,如图2所示。
图2 飞轮储能系统的本体结构飞轮储能设施充放电的具体实现方式为:(1)当飞轮存储能量时,电动/发电一体化双向高效电机实现电动机运行状态,将电能转换为飞轮转子的动能,飞轮转速升高实现能量的存储;(2)当飞轮释放能量时,电动/发电一体化双向高效电机实现发电机运行状态,将高速旋转的飞轮转子动能转换为电能,飞轮转速下降实现能量的释放。
飞轮所存储的能量计算公式为:221ωJ E =,其中J 为飞轮的转动惯量,ω为飞轮旋转的角速度。
从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飞轮存储的能量值与飞轮转速的平方,以及飞轮的转动惯量成正比。
飞轮的转动惯量取决于飞轮的质量分布和半径,在飞轮体积和质量分布一定的情况下通过提高飞轮的转速可以更为显著地提高飞轮存储的能量值。
飞轮储能系统的控制策略原理如图3所示:图3 飞轮储能系统的控制策略从图3可以看到,飞轮储能系统共有三种工作状态,分别为充电、维持和放电,可根据系统电压的高低自动响应充放电动作。
当系统电压抬高,电压值U>U2+a 时,飞轮储能系统处于充电状态,吸收外部电能进行存储,充电的功率随系统电压的升高而增大;当系统电压降低,电压值U <U2-a 时,飞轮储能系统处于放电状态,向外部释放电能,放电的功率随系统电压的降低而增大;当系统电压值在空载电压附近波动时,为飞轮的旋转维持区域[U2-a, U2+a],飞轮执行维持转速指令,处于不充电、不放电的空转状态。
飞轮储能技术及应用一、引言飞轮储能技术是一种高效、可靠且可持续的能量储存和释放系统。
它通过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在需要时将其转化回机械能,实现能量的储存和释放。
本文将详细介绍飞轮储能技术的原理、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二、原理飞轮储能技术的原理基于动能守恒定律。
当飞轮旋转时,它具有一定的动能。
通过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飞轮开始旋转并储存动能。
当需要释放能量时,飞轮将机械能转化回电能,供应给外部设备使用。
三、应用领域3.1 电力系统飞轮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作为短时储能设备,用于平衡电力系统的负荷波动。
当电力需求增加时,飞轮储能系统可以释放储存的能量,满足电力需求;当电力需求减少时,飞轮储能系统可以吸收多余的电能并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3.2 交通运输飞轮储能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作为电动车辆的辅助能源系统,提供额外的动力支持。
通过将制动能量转化为机械能并储存起来,飞轮储能系统可以在车辆需要加速时释放能量,提高车辆的加速性能和燃油效率。
3.3 工业制造飞轮储能技术在工业制造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峰值负荷削峰填谷,提高能源利用率。
在工业制造过程中,能量需求通常存在波动,而飞轮储能系统可以平滑能量供应,减少能源浪费。
3.4 可再生能源飞轮储能技术对于可再生能源的集成具有重要意义。
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具有间歇性和不稳定性,而飞轮储能系统可以作为能量储存设备,平衡能源供应和需求之间的差异,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
四、未来发展方向4.1 提高储能效率目前飞轮储能技术的储能效率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未来的研究应该集中在减少能量转化过程中的能量损耗,提高储能系统的效率。
4.2 提高安全性飞轮储能系统在高速旋转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未来的研究应该致力于提高飞轮储能系统的安全性,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4.3 降低成本目前飞轮储能技术的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大规模应用中的推广。
飞轮储能的原理
飞轮储能是一种利用旋转惯性来储存能量的技术,它可以在需
要时释放储存的能量,是一种高效的能量储存方式。
飞轮储能的原
理主要包括能量转换、惯性储能和能量释放三个方面。
首先,飞轮储能的原理涉及能量转换。
在储能过程中,外部能
量被转化为旋转动能,存储在飞轮中。
当需要释放能量时,旋转动
能再转换为外部能量,供给需要的设备或系统。
这种能量转换过程
是基于物理学的能量守恒定律,确保了能量的平衡和稳定。
其次,飞轮储能的原理涉及惯性储能。
飞轮通过高速旋转来储
存能量,其旋转惯性使得能量可以在飞轮内部得以保存。
惯性储能
的原理是基于物体运动的惯性特性,当飞轮旋转时,其惯性使得旋
转动能得以储存,形成了一种稳定的能量储备。
最后,飞轮储能的原理涉及能量释放。
当需要使用储存的能量时,飞轮可以通过控制其旋转速度来释放能量。
通过连接传动装置,飞轮的旋转动能可以转换为机械能或电能,供给各种设备或系统使用。
这种能量释放方式灵活可控,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应用。
总的来说,飞轮储能的原理是基于能量转换、惯性储能和能量释放这三个基本过程的相互作用。
通过这些过程,飞轮能够高效地储存和释放能量,为各种应用提供可靠的能源支持。
飞轮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将为能源储存和利用带来新的可能性。
电机控制系统中的飞轮能量储存技术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越来越多的电动车、工厂生产线、火车、电梯和飞机等设备使用电动机来驱动。
为获得更好的动力响应和能耗管理,飞轮能量储存技术在电机控制系统领域已经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飞轮技术的优点和应用场景,以及它与其他能量存储技术的比较。
一、飞轮技术的优点飞轮技术是一种机械储能技术,使用高速不间断旋转的飞轮来储存机械能,利用惯性力转换为电能等形式的能量,释放到其他系统供能使用。
相比其他储存技术,飞轮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 高效性飞轮技术在电能储存和回收方面比传统电池、超级电容和燃料电池等储存技术更高效。
它可以快速储存和释放能量,且可以经受高速运动带来的高能量和高功率输出。
因此,在应用场景需要快速响应和连续输出的领域下,飞轮技术是一个较理想的选择。
2. 长寿命飞轮技术受到慢性损伤的因素较少,因此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在电动车、电梯和飞机等应用场景下,长寿命优势是一个极其关键的优点。
3. 安全性高相比传统的锂电池和燃料电池等储能技术,飞轮技术因储能元件是一个旋转部件,没受到恶劣物理环境的引起的压力和爆炸等。
二、飞轮技术的应用场景1. 气象雷达气象雷达通常需要较高的纵向扫描速度,以获取更准确的天气预测数据。
在传统储存技术下,车载上的电池或超级电容本身对纵向加速度不太敏感,但是对于飞轮储存技术来说,它具有更高的纵向加速灵敏度。
2. 电动车在电动车的控制系统中加入飞轮技术,可以解决电动车启停时电机间隙的问题,并可以提高加减速性和制动时的能量回收效率。
以为慢充电的电池储能被飞轮储能技术所替代,从而延长了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3. 工厂生产线在生产线上使用飞轮技术,可以提高电机动力响应能力,由于飞轮技术具有响应时间短,输出快等优点,可以最大程度的优化生产线的效率和生产品质。
三、飞轮技术与其他储能技术之间的比较飞轮技术与电池储能技术和超级电容储能技术相比较,其储存密度低。
尽管飞轮技术支持高速长寿命,但是相比电池储存技术,飞轮技术需要更大的占地面积和更多的基础设施。
I 油气、地矿、电力设备管理与技术China Science & Technology Overview飞轮储能技术研究进展罗桂平卫宏强孟德超宋浩强(华驰动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1111)摘要:储能是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支撑技术。
近年来储能产业发展迅猛,各类储能技术也日趋成熟。
本文对各种储能技术进行了介绍,着重分析了飞轮储能技术的特性,对其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阐述,以期推动飞轮储能技术在 电力行业中的大规模应用。
关键词:储能;飞轮;智能电网;新能源中图分类号:TH1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20)20-0104-040. 引言能量具有多种形式,包括电能、机械能、声能、化学 能、电磁能、光能、热能及核能等。
储能是使能量转化为 比较稳定的存在形态,再通过介质或设备把能量存储起 来,以备在需要时释放的过程,主要是指电能的储存,此 外还有储热、储氢等。
1. 储能分类及特点1.1电化学储能电化学储能主要指各种电池储能,包括铅酸(铅碳) 电池、锂电池、钠硫电池和液流电池等,其在能量密度、系 统效率、响应速度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电化学储能主要 适用于调峰、削峰填谷等快速响应的大规模应用场景[11。
(1)铅酸电池。
铅酸电池具有安全性高、系统成本低等优点,可进行深度的充放电。
液流电池适用于平抑新能 源发电波动、辅助调峰、边远地区供电等,主要包括全钒 液流电池、锌溴液流电池、铁铬液流电池等[41。
1.2电磁储能(1)超级电容器。
超级电容器的电荷以静电方式存储在双电层界面上,其具有功率密度大、充放电速度快、循 环寿命长、工作温度范围宽等优点,以及能量密度低、自 放电率较高等劣势,可应用于功率大、时间短的场景,如 电力调频、平抑波动、轨道交通能量回收等。
(2)超导磁储能。
超导磁储能是利用超导线圈进行储能的一种技术,具有功率密度大、响应速度快、能量转换效率高、循环寿命长等优势,主要应用于改善电能质量、 稳定电力波动等场景。
飞轮储能装置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研究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如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飞轮储能技术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飞轮储能装置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及其带来的益处。
首先,飞轮储能装置是一种高效的能量存储系统,它通过高速旋转的飞轮来储存和释放能量。
这项技术如同一座“能量银行”,在轨道交通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列车制动时,产生的能量可以被飞轮吸收并储存起来;而在列车启动或加速时,这些储存的能量又能被迅速释放,为列车提供动力。
这一过程不仅提高了能量的循环利用率,还减少了对外部电网的依赖,实现了节能减排。
其次,飞轮储能装置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传统的轨道交通系统中,列车制动时产生的能量往往以热能的形式散失,造成了巨大的能源浪费。
而飞轮储能技术的引入,就像是给轨道交通系统装上了一台“能量回收机”,能够将这些原本被浪费的能量收集起来,用于列车的再次启动,从而降低了整体能耗。
然而,飞轮储能技术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并非一帆风顺。
它的推广和应用面临着成本高昂、技术成熟度不足等问题。
这些问题如同一道道“门槛”,需要我们跨越。
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逐步降低,飞轮储能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前景无疑是光明的。
此外,飞轮储能装置的应用还能够带来其他附加效益。
例如,它可以减少轨道交通系统对电网的冲击,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同时,由于减少了能量的浪费,也间接降低了轨道交通运营的成本。
综上所述,飞轮储能装置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它不仅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还能够提升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
当然,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我们在技术研发、成本控制等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
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飞轮储能技术定会在轨道交通领域大放异彩,为城市的绿色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飞轮储能的原理飞轮储能是一种利用旋转惯性来储存和释放能量的技术。
它的原理基于物体旋转时具有惯性的特性,能够将动能转化为储能,并在需要时释放出来。
飞轮储能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包括电力系统、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等。
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飞轮储能的原理及其工作过程。
首先,飞轮储能的原理基于动能的转化。
当飞轮旋转时,其具有一定的角动量和动能,这些动能可以通过机械装置转化为储能。
当需要释放储能时,储能可以再次转化为动能,从而驱动外部设备或系统工作。
这种转化过程是通过飞轮与外部装置之间的机械耦合来实现的,通常包括离合器、传动装置和控制系统等。
其次,飞轮储能的原理还涉及到能量的损耗和稳定性。
在飞轮旋转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摩擦和空气阻力,导致能量的损耗。
为了提高储能效率,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采用低摩擦材料、减小飞轮与外部环境的接触面积等。
此外,飞轮储能系统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稳定性,以确保在储能和释放过程中不会发生失控或损坏。
最后,飞轮储能的原理还涉及到动态平衡和控制。
由于飞轮在旋转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外部和内部力的作用,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持其动态平衡。
这通常包括采用精密的轴承和平衡装置,以及配备高精度的控制系统来监测和调节飞轮的运行状态。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确保飞轮在储能和释放过程中能够稳定运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飞轮储能的原理是基于动能的转化和稳定性控制,通过机械耦合和控制系统来实现能量的储存和释放。
这种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储能、交通运输的动力传输和工业生产的能量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飞轮储能将会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飞轮储能技术研究3魏凤春,张 恒,蔡 红,陈东明(郑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52)摘 要:介绍了飞轮储能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飞轮储能技术作为一种新型能源储备方式,具有大储能、高功率、无污染、适用广、维护简单、可实现连续工作等优点,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成为研究热点.关键词:飞轮储能;电力;复合材料;飞轮电池中图分类号:T M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13X (2005)02-0027-040 引 言近年来,世界各地屡屡发生大面积停电等重大电力事故.美国、加拿大、英国、瑞典、意大利等,都遭遇了地铁瘫痪、民航、铁路运输中断等事故,经济损失达上千亿美圆.大面积停电和严重缺电能够迅速波及整个网络,其损失和造成的影响都是难以估量的.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把用电低谷时多余的电能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时释放出来缓解用电压力是各国都在积极考虑的问题.现在已采取的储能技术有机械蓄能(飞轮、抽水、弹簧、压缩空气等)、热能蓄能(显热、潜热、蒸发、融解、升华等)、电磁蓄能(电容器、超导等)和化学蓄能(蓄电池、合成燃料、浓度差发电、物理化学能量等).其中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是抽水蓄能,其次是压缩空气蓄能,排在第三位的就是飞轮蓄能.飞轮蓄能装置可配置在城市和用电中心附近的变电所,用来调峰调频.它的规模已达几十和几百MW 级,特别是由于高温超导磁力轴承的开发和应用,将加速飞轮蓄能技术的发展.与其他形式的储能方式相比较,飞轮蓄能具有大容量、高效率、无限循环寿命、零排放、无污染和装置对环境无要求等优点.1 飞轮储能原理图1 飞轮储能结构示意图飞轮储能系统主要包括3个部分:(1)转子系统;(2)支撑转子的轴承系统;(3)转换能量和功率的电动/发电机系统.另外还有一些支持系统,如真空、深冷、外壳和控制系统.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1.1 飞轮转子飞轮转子是飞轮储能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储存在飞轮内的动能E 用下式表示为 E =1/2J ω2,(1)式中,J 和ω分别表示飞轮的转动惯量和转动角速度.考虑到制造飞轮所用材料强度的限制,其转动角速度有一个上限,超过此上限,飞轮将会因离心力而发生破坏.由此,储能计算公式则可表示为 e =2.72K s σ/ρ,(2)式中,e 为飞轮单位重量的蓄能,K s 为飞轮形状系数,ρ为材料的比重,σ为材料的许用应力.由式(2)可以比较出不同材料制造的飞轮的储能效率,经过研究与试验,发现复合材料是制造储能飞轮最好的材料.近年来,由于第20卷第2期2005年6月 洛阳大学学报JOURNAL OF LUOY ANG UN I V ERSI TY Vol .20No .2Jun .2005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0472106)收稿日期:2005-02-21高强度碳素纤维的出现,飞轮允许线速度可达500m /s ~1000m /s,增加了飞轮单位质量的动能储量.1.2 轴承系统目前飞轮有机械支撑、超导磁悬浮、电磁悬浮、永磁悬浮等4种支承方式,也有的是其中2种方式的组合.由于飞轮储能设备的旋转摩擦损耗较大,普通机械轴承有摩擦损耗,所以使用非接触轴承是首选.现在磁悬浮轴承技术已经很成熟,它能在径向和轴向上对轴定位,配合真空技术,可以降低机械摩擦,使飞轮运转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得到一定的提高.德国正在研制5MW ・h /100MW ・h 超导磁悬浮飞轮储能电站,每个飞轮重达12t,整个电站需要10tY -Ba -Cu (bulk Y BCO )材料,系统的效率高达96%.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末研制了储能700J (0.2W ・h )的实验装置,飞轮在空气中以1200r/m in 的速度旋转,采用的超导体为熔融法制造的Y BCO 高温超导块材.目前,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日本三菱重工和德国KFK 核物理研究所等均已有超导磁悬浮飞轮储能系统的试验样机推出.日本东京电力公司与四国电力公司合作开发了超导飞轮蓄电装置,这种飞轮以23000r/m in 的速度进行回转时,蓄电能力为102W ・h .1.3 电动/发电机系统飞轮储能装置中有一个内置电机,它既是电动机也充当发电机.在充电时,它作为电动机给飞轮加速,当放电时,它又作为发电机给外设供电,此时飞轮的转速不断下降,而当飞轮空闲运转时,整个装置则以最小损耗运行.由于电机转速高,运转速度范围大,且工作在真空之中,散热条件差,所以电机的工作性能要求非常高.从系统结构和降低功耗的思想出发,现在常用的电机有永磁无刷电机、三相无刷直流电机、磁阻电机和感应电机.其中以永磁无刷直流/交流电机应用居多,特别是应用在转速30000r/m in 以上的系统中.永磁电机结构简单,成本低,恒功率调速范围宽,在各种条件下都有较高的效率.目前永磁电机的转速可以达到200000r/m in,而且调速非常容易.美国I ndigo 能源公司的飞轮电池采用了三相高效的永磁无刷电机,其能量转换效率大于95%.1.4 其他系统飞轮储能系统还包括真空腔、外壳和控制系统等.真空腔的主要功能有2点:一是提供真空环境,降低风损、提高效率;二是屏蔽事故.飞轮转子的转速必须非常高(可达200000r/m in )才会有高的储能密度,在空气环境中高速运转的飞轮转子会造成极高风阻损耗,因此,飞轮转子必须在真空中工作.目前真空度一般可达到10-5Pa 的数量级.高速运转的飞轮转子如果发生断裂,将会有碎片飞出,那么包裹在飞轮外面的壳体是否能有效地阻止碎片穿透伤人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所以,飞轮的外壳要求选用密度小、强度高的复合材料.电力转换器是储能飞轮系统的控制元件,它控制电机,实现电能与机械能的相互转换.在输入电能时,可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驱动电动机;而在输出电能时则将直流变成交流,并且具有调频、整流、恒压等功能.美国Beacon 动力公司采用脉冲宽度调制转换器,实现从直流母线到三相变频交流的双向能量转换.马德兰大学也已开发出“敏捷微处理器电力转换系统”,用于电力转换器的控制.2 储能飞轮的应用飞轮储能技术在许多领域都已经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储能技术发展的已比较成熟.其主要应用在以下方面.2.1 电力调峰由于用电高峰与用电低谷时电力负荷差超过10%以上,所以电力调峰非常重要.飞轮储能发电系统具有能量的存储和释放非常方便的优点,可在任意时间间隔、以任意的规模进行,它可以就近分散放置,且零排放、低噪声,适应环境保护的要求.因此,飞轮储能技术被认为是近期最有希望和最有竞争力的新型调峰技术,国际上大多数研究机构均将电力调峰定为飞轮开发的最终目标.美国的马德兰大学已于1991年开发出了用于电力调峰的24k W ・h 电磁悬浮飞轮系统.飞轮重172.8kg,工作转速范围11610r/m in ~46345r/m in,破坏转速为48784r/m in,系统输出恒压110V /240V,全程效率为81%.德国在1996年着手研究储能5MW ・h /100MW ・h 的超导磁悬浮储能飞轮电站.电站由10只飞轮模块组成,每只模块重30t 、直径3.5m 、高6.5m ,转子运行转速为2250r/m in ~4500r/m in,最大外缘线速度600m /s,最大拉应力810MPa,能量输入、输出采用电动/发电机来实现,系统效率96%.2.2 不间断电源UPS 不间断电源是一种利用市电或蓄电池能源向负载提供高质量交流电源的设备.飞轮储能装置正・82・洛阳大学学报 2005 在逐步取代UPS 中的化学蓄电池,特别是用在通信行业的UPS,由于很多工作在户外,工作环境差,一般的化学蓄电池不能适应,而飞轮储能装置对环境无要求,工作适应能力较强.美国Active Power 公司主要生产作为不间断电源(UPS )的飞轮电池系统来取代传统的铅—酸电池,适应当今高品质电力的要求.该公司飞轮转子与电动/发电机、磁轴承整合在一起,用磁铁卸去80%的重量以延长飞轮轴承的寿命和减小损耗,飞轮的工作转速在7000r/m in ~7700r/m in,工作维持时间为几十秒到几分钟.美国的V ista 公司将飞轮引入到风力发电系统,实现全程调峰,飞轮机组的发电功率为300k W ,大容量储能飞轮的储能为277k W ・h .试验表明,风力发电系统电能输出性能及经济性能良好,较未采用飞轮储能有很大改善.加拿大CANMET 能源研究中心开发用于UPS 的飞轮电池,功率1500W ,能量1100W ・h,重量65kg,转速15000r/m in ~45000r/m in .2.3 飞轮电池Texas 大学和Texas 能源贮备局等联合组成的Texas 电动汽车计划研究出可以存贮2k W ・h 能量的功率可达100k W ~150k W 的飞轮电池,主要用于电动汽车,在军事上用于战斗车辆、电磁炮、电磁悬浮(在高机动多用途轮式车和M l 坦克上已用)、电磁干涉,其运行时的损失只有1%.AFS 公司和美国Hon 2ey well 公司的飞轮电池已经被安装在德国的BMW 汽车做实验.ARP A 也在进行电动汽车的研究和开发,包括M ll3军用人员运输车、B radley 步兵战斗车、高机动多用途轮式车、M939A I 货运卡车、电动航空器等.据报道,某些公司设计的纯飞轮系统供电的电动汽车一次充电可行驶450km ~500k m ,最高可传输600k W 的能量,这些飞轮夜间充电、白天工作,充电过程简单、方便,既可在家中也可在充电站中进行,一次充电花费仅为6美圆.飞轮安装在化学电池或内燃机供能的机车上起缓冲器作用与系统协同工作,称之为飞轮混合电池.汽车制动过程中,将制动能耗通过电动机转化为飞轮的机械动能储存起来,成为再生能源.当汽车需大功率工作时,飞轮再通过发动机将动能释放以供系统使用.研究表明,合理设计混合飞轮电池,可节约能耗30%,并能减少废气排放量75%.美国的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劳伦斯国家实验室、麻省理工学院、德国的磁电机公司和加拿大的Mc Master 大学等目前都在此方面有所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4 航空航天目前,航天器蓄电池的能量密度低、使用寿命有限、工作性能不稳定并且电量不确定,飞轮储能系统所具有的优点使其不仅可以取代蓄电池作为航天器储能装置,还可以利用储能飞轮产生的动量矩对航天器姿态进行有效控制.这种独特的双重功能对于提高宇宙飞船、空间站、人造卫星、运载火箭等诸多航天器的性能有其显著意义.美国的Satcon 技术公司、NAS A Leqis 研究中心、马里兰大学都已开发了卫星姿态控制用飞轮系统,NAS A 已做过太空运行试验.前苏联已成功地将磁悬浮飞轮应用到空间站姿态控制中.另外,Hytech 设计的Kinmo 飞轮电池在60000r/m in 的转速下可靠运行,而且其90000次充、放电性能不下降.美国陆军工程部已经订购了7套用于John H Kerr 水电站,目前正在和Boing 公司合作,并被Boing 公司核准作为NAS A 的“十年空间站计划”的电池供应者.飞轮储能系统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应用以外,还可应用到太阳能发电站、风力发电站、大功率机车、赛车、鱼雷、通讯系统信号传输等方面.3 展望随着新型材料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飞轮储能技术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在各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大量的资金投入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许多公司已有产品推向市场.储能飞轮尽管有很多优点,但由于技术上的问题使其成本较高,市场价格也相应提高,所以不能进一步扩大规模.如果能够降低成本,使飞轮储能系统技术进一步成熟,将会有更加广泛的应用.首先应该降低飞轮试验成本,由于飞轮实物强度试验成本比较高,应该大力开展动态仿真研究,同时进行模型试验,采用相似原理模拟实况.其次是降低飞轮生产成本,目前飞轮原材料价格并不高,费用主要用于提高其安全性能方面.由于飞轮储存能量所需要的高速旋转带来极大的离心力的作用,因此对安全性能提出了高的要求.除了应该在原有基础上降低这方面的成本外,还应该大力发展智能化安全保险研究.预测智能化安全保险研究将是今后的一个热点.・92・ 第2期 魏凤春等:飞轮储能技术研究 参考文献:[1]刘 玲,李维红.大容量飞轮蓄能发电系统发展趋势[J ].发电设备,1999,(2):33-35.[2]Hans J B.Concep tual syste m design of a 5MW ・h /100MW ・h super conducting fly wheel energy st orage p lant f or power utili 2ty app licati ons[J ].LEEE Transacti ons on App lied Superconductivity,1997,7(2):398.[3]程三海,韦忠朝,王雪帆.飞轮储能技术及其应用[J ].电机电器技术,2000,(6):31-33.[4]蒋书运,卫海岗,沈祖培.飞轮储能技术的发展现状[J ].太阳能学报,2004,(4):427-433.[5]李 雯,张 力.车用高速复合材料飞轮的研究[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3,21(3):44-48.[6]卫海岗,戴兴建.储能技术研究新动态[J ].太阳能学报,2002,23(6):748-753.[7]Christ opher Flavin,N icholas Lenssen .Reshap ing the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J ].Energy Policy,1994,22(12):1029-1044.[8]刘任先,陈定宙.飞轮储能电池的发展与应用[J ].电池工业,2003,8(5):221-224.[9]赵 韩,王志铁,王忠臣.新型高效飞轮储能技术及其研究现状[J ].中国机械工程,2002,13(17):1521-1525.Research on Flywheel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W E I Feng 2Chun,ZHANG Heng,CA I Hong,CHE N Dong 2m ing(College of Mechanics Engineers,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52,China )ABSTRACT:The theory of fly wheel energy st orage and its app licati on are intr oduced in this paper .The fly 2wheel st orage technol ogy as a ne w type energy st orage device,which includes s ome advantages such as great en 2ergy st orage,high power,free conta m inati on,extensive app licati on,si m p le maintenance and continuous working perfor mance and s o on,is paid attenti on by all over the world .KEY WORDS:fly wheel energy st orage;electricity;composite material;fly wheel battery(责任编辑:王 晓)・03・洛阳大学学报 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