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读者反映批评视角解析辛格《骑马下海人》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读者反映批评视角解析辛格《骑马下海的人》

摘要约翰·米林顿·辛格是爱尔兰著名剧作家,他创作的《骑马下海的人》被西方界誉为最为悲惨、最打动人心的独幕剧。本文运用德国学者姚斯的“期待视域”与伊瑟尔的“召唤结构”理论,对这部短剧的两处阅读期待偏离进行分析,并尝试充当“隐含读者”,对这些链接缺失进行弥补,以期充分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从而更深刻更全面地欣赏这部独幕剧。

关键词:约翰·米林顿·辛格《骑马下海的人》期待视域召唤结构

中图分类号:i106.3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骑马下海的人》又名《葬身海底》,是著名爱尔兰剧作家约翰·米林顿·辛格的代表作。这是一部独幕剧,剧本篇幅仅有13页,大约9000字,于1903年完成,次年被搬上阿贝剧院舞台。《骑马下海的人》剧情简单,除了一些直白的台词,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而恰恰就是这看似简单的普通人生活的描写深深地打动了读者。剧中男人的生存困境及女性对悲痛的承受力让人震惊。这部短小的独幕剧,之所以能产生震撼人心的效果,可以说是与作者的创作意图分不开的。笔者经研究发现,辛格在剧中有意留下思维空间,让读者参与其中,对这些空白进行合理地填补与想象。在本文中,笔者拟运用德国著名学者姚斯的“期待视域”理论以及伊瑟尔的“召唤结构”理论,对这部独幕剧进行剖析与补充。

“期待视域”和“召唤结构”是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的基本术语。读者反应批评理论源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著名学者罗伯特·姚斯和沃·伊瑟尔分别于1967、1970年发表了题为《文学史作为文学理论的挑战》、《文本的召唤结构》两篇论文。这两篇论文引发了文学批评研究方法的一次革命,即文学批评关注的中心转移到读者,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批评模式。姚斯认为,在作家、作品、读者三者之间的关系中,读者是主动性的、创造性的因素,而不是被动的、单纯的做出反应的环节;作品的意义和内涵不能局限在作者身上,也不像新批评结构主义那样把它局限在文本内部;意义的最终完成在读者的阅读活动中。运用读者反应批评理论来欣赏《骑马下海的人》,会给人的心灵带来无与伦比的震撼。

二期待视域

“期待视域”的概念是由姚斯提出的。该理论认为,读者在阅读活动之前大脑并非是空白一片,或者说当他面临一部文学作品时,脑海中曾有的阅读记忆以及以往的阅读经验,会使自己立刻参与到阅读活动当中,并产生阅读期待;而在阅读开始之时,期待得以保持的同时也会发生变化,即阅读期待和实际上的阅读会一致,也会偏离。在《骑马下海的人》中,至少有两点与读者的阅读期待发生了偏离。

1剧中主角与阅读期待发生偏离

当读者看到《骑马下海的人》这一剧名时,产生的阅读期待便是剧中的主角肯定是“骑马下海的人”。然而,当读者满怀期待开始

去接近“骑马下海的人”时,却发现剧中人物与读者的阅读期待并不一致,因为剧中的主要人物只有母亲毛丽雅和她的两个女儿凯瑟琳和诺娜,其他一些次要角色也只是几个老妇人和一个牧师。可以说,除了巴特里之外,读者没有从角色中找到任何其他“骑马下海的人”。巴特里是毛丽雅的第六个儿子,他是这个剧中唯一的“骑人”角色,但他总共也就那么三、两句台词。为什么作者为剧本起名为“骑马下海的人”,但剧中却几乎没有他们的角色呢?当实际上的阅读与阅读期待发生偏离时,读者的兴趣立刻被调动了起来,并在心中产生疑问:为什么辛格要将真正的主角隐含起来?这些骑马下海的人都到了哪里呢?

2毛丽雅对苦难的承受力与阅读期待发生偏离

剧中主角毛丽雅有两个女儿、六个儿子。从她的独白中,我们了解到,她的公公、丈夫、六个儿子都先后葬身大海。故事开头,她的第五个儿子迈克尔刚刚命丧大海,而她的第六个儿子巴特里,也就是毛丽雅的最后一个儿子又被马驹踢下海水。当巴特里的尸体被抬进毛丽雅家里时,读者的阅读期待是,这位老妇必定痛不欲生,哭天抢地,痛斥老天的残忍,不给她留下一个儿子能够为她送终。然而,毛丽雅的反应却出奇的镇静,这种镇定让人不可思议,与读者的阅读期待完全发生了偏离。面对着最后一个儿子的遗体,这位老妇人喃喃自语道:“老天哪,他们都走了,你还怎么奈何我呢?从此我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我可以在漫漫长夜睡上一个安稳的觉了”。

关于对苦难的承受力,古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堪称是人类的楷模。他为了给人间盗取火种,被宙斯用铁链吊在悬崖上,并每天都承受着被恶鹰啄食肝脏的痛苦。而传说中的基督耶稣,为了给全人类赎罪,也被活活钉死在十字架上。这些肉体的折磨曾经让读者肝肠寸断,并让读者认为,他们的确是神,不是我们这样的凡夫俗人。然而,毛丽雅的痛是精神之痛,比起肉体的疼痛还要难忍百倍。中年丧夫,已经是人间一大不幸。丧失一个儿子,足以让母亲心痛得似箭穿心。连续丧失六个儿子,这样的人间悲剧有谁曾经历过?尤其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当第五个儿子迈克尔已经遇难的消息传来时,作为母亲的毛丽雅本该不顾一切地阻止最后一个儿子巴特里出海。但她却还是尊重了孩子的选择,目送着最后一个儿子踏上了不归之路。毛丽雅为什么要这样做?一个老妇人,为什么能承受如此巨大的人间痛苦?

三召唤结构

根据德国学者伊瑟尔的“召唤结构”理论,作品具有一定的暗示作用,作者常常在作品中“留”下一些空白,“邀请”读者去填补;而空白中未曾明确写出的东西已经在写出的部分提供了重要的暗示。空白吸引读者,并激发读者进行合理想象、填充,使之具体化。能够顺着作者的思路对作品进行补充的读者就是作者的“隐含读者”。笔者在前面论述了作品中有两处与阅读期待发生了偏离,现在就充当“隐含读者”,响应作者的“召唤”,对所缺失的信息尝试着进行弥补。

1“骑马下海的人”全部葬身海底

在《骑马下海的人》中,“骑马下海的人”几乎都不在场。通过母女之间的信息交流,通过她们谈及“骑马下海的人”的生活状况,辛格已经为读者提供了重要的暗示,召唤读者自己去想象“骑马下海的人”的命运状况。他们到底是怎么样的人?为什么要骑马下海?这些疑问的答案都可以在剧情中找到蛛丝马迹。从剧情中,读者可以发现,阿兰岛上留守的全是妇女和小孩;她们经常提起自己的衣饰是父亲、丈夫、或是哥哥帮着在岛外买的;她们也时常议论某某家的男人遇到了海难,她们偶尔还会抬着男人们的尸体去安葬。根据这些已知信息,读者是这样想象“骑马下海的人”的生活状况的:

在爱尔兰西海岸,有一座名为阿兰群岛的孤岛,岛上的居民靠海为生。为了生计,女人们守在岛上耕种饲养,而男人们的任务就是把岛上的物产卖到岛外,换取生活必需品。然而,出海去卖掉这些东西,却是一件生死攸关的大事,原因之一是,在阿兰群岛与大陆之间有一片海域,海水凶险,恶浪翻滚,水流湍急。而接近岛屿附近的水域则不够深,致使船只无法靠近。所以要乘船到岛外,必需先淌水渡过浅水区,再转到停泊在深水区的船只上。通过浅水区通常都是靠骑在马身上,小心翼翼地向船只移动。这是一件及其危险的事情,因为马儿大多恐水,不肯进入水中,而进入海水后,它们又常常踌躇不前,需要主人高超的控制本领,才能降服这些畜生。快接近船只时,海水变深,海浪会更加汹涌,马儿会止步不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