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战国第一名将-庞涓

  • 格式:pdf
  • 大小:466.27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庞涓-东周战国初期魏国名将。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人,曾率领魏武卒横行天下,北拔邯郸,西围定阳。差点将赵国南面领土纳入魏国版图,桂陵之后尽数收回河西失地,又南取楚地千里,促使魏国称霸诸侯。其人智勇双全,爱兵如子,但对魏王过于忠心,且为人

他的人生起落成为了魏惠王霸权盛衰的标志,

的霸权敲响了丧钟,魏武卒也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庞涓是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历史的真想到底是什么?

最初会这样想,是因为我偶尔想到孙膑,孙膑是怎么样一个人呢?为什么他自称是庞便可以获得留用呢?孙膑自称是庞涓的同学,除了他自己以外,什么证据也没有,

也是容易被拆穿的谎话,然而孙膑却因此得到了进身的机会。

但是为了破椎而出,利用庞涓的名字制造了被放进袋子里

但是请别忘记,孙膑是怎样一个人,他受过膑刑,正常情况下孙膑是不可能获得这样的机会的,他连门子那一关都过不了,

被魏惠王(当时的魏侯莹)青眼,得到提拔,也因此才会有在后来的河西争夺战中发动群众的事。

第二:庞涓的的确确是个平民,虽然他也姓庞城的庞,但士兵的地位几乎比平民更为低下,生活也更加没有保障,大部分的士兵都是奴隶和刑徒,一个贵族子弟是不会主动去当兵的。

当时的魏国兵员大幅度的不足,魏惠王,当时的魏侯莹能够执政,是经过一场贵族派和平民派的争斗,一场牵连了赵、韩,几乎灭国的战争,魏侯萤借助当时的相国公叔痤(魏侯执政前称公子痤,公子、公叔(注1)都是家族地位的象征)为代表的贵族派力量,击败平民派的公仲缓,得以执政。之后连番和韩、赵、齐国交战,第五、六年的时候,和秦国一战又损失六万士兵(见《竹书纪年》),所以征兵很频繁,兵员的限制条件也降低,估计十五岁以上五十五岁以下都是预备役,实际上,家里没钱缴纳征税的人家,青壮年都被拉去当兵了。

同时,魏国极其缺乏有经验的老兵和有资质的将领,因为之前的这么多战争,还有派阀的倾扎(虽然魏候执政后没有清洗平民派的官员,但还是除去了不少有影响力的平民大臣,也有不少出逃的),在军队中从低级士官到高级将领都十分的缺乏,不得不以的军功大量提拔有才能的平民将领。之后魏惠王为了使国家内的平民派也掌握一定的权利,亲自提拔和培养了一批平民的高级军官。

其中就有庞涓。

庞涓当时在魏国的评价很高,尤其是他在公叔痤战败被俘的河西战场上大获全胜,把秦国从新迁的都城栎阳赶了回去。之后又攻克赵国邯郸,使魏国得以在秦、赵、齐、楚、宋、卫的联合多国战场上获得辉煌的胜利。强迫诸侯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这两场胜利,使魏惠侯产生了错误的判断,认为魏国已经无比强大,做出了如下的两个决定。

首先,魏惠侯决定称王,并且强迫周天子认同,从此和周天子平起平坐。诸侯中除了故作恭顺的秦国外,虽然没有主动承认,但也无可奈何。这是战国时代真正的开端,魏国是诸侯称王的第一人。楚、吴、越虽然早就已经称王,但都是自称,而且这几个国家地处东南,被认为是蛮夷,不被列为中原诸侯。

魏惠王之后称王的是齐威王,魏齐相继昌盛,魏国在庞涓战死,东西两线均战败的情况下勉强依靠大梁的防御和残留下来的兵力左右支拙,勉强保持不败,和齐王在徐州互相承认对方称王的合法性。又过了大约八九年,秦国也称王,之后诸侯都忍不住了,于是出现了魏国和韩、赵、燕、中山的五国互王。

庞涓作为战术家的才能,在战国这个舞台上充分的表现,如同黑夜中的焰火,闪亮时爆炸般的明亮,熄灭时尤有影影绰绰的残象。然而庞涓作为战略家的才能,却因为制度和他个人资质的关系没法得到充分的体现,因为军队迁调,人事任用全都是王室专利,而他本人又缺乏政治野心。庞涓提出的战略意见也未必被采纳,确切说因为他是庞涓,所以意见难以被采纳,因为权利阶层深怀着军事将领攻高震主的恐惧,不愿意看到庞涓通过参与国家战略决议,走上政治中心。庞涓本人也无意成为政治派阀的箭靶,所以在这方面的努力失败之后,就没有进一步的行动。

出于类似的理由,魏惠王做出了第二个错误的决定,他把太子申在军队中的职位,置于庞涓之上,庞涓从此归太子申直接管辖。《史记—魏世家》说:“使庞涓将,而令太子申为上将军”。虽然因为庞涓名声太大,太子申并没有直接干预他的战术安排。庞涓能以一人之力,把周围六个国家,都制住数年,小心谨慎自然是免不了的,所以很可能庞涓并不主张彻夜行军,并提出勘察马陵道。然而太子申也是用兵名家,带兵打仗的兴趣,还在当太子之上,凑巧马陵这个地方,又是太子申故所熟识,原不利于埋伏,所以认为庞涓太过小心,又沾沾自喜以为终于在领兵打仗方面也胜过了庞涓一次,于是坚持行军,谁知道日久经年,马陵的

地势大改。

悲剧的发生往往因为一点小小的理由,但这种结果并不是空穴来风的,其中有庞涓的性格弱点,有魏惠王的政治考量,也有太子申身为战术家的自傲。

关于魏惠王的政治考量,一种并不十分可信的说法中,加油添醋的说道,魏惠王此时年岁已高,八十多岁还活得很健壮,而太子申已经六十几岁,身体不是很好,魏惠王怕太子申成了白头太子,更怕太子申先他而死,所以心中怀有愧疚,允许太子申行使王的礼仪。而太子申则是个又孝顺,又敦厚老实的人,并不以礼仪自居,反而常常以公子的礼仪来约束自己。因为太子申很喜欢身为战术家的将领身份,并且对自己打仗的才能很自信,魏惠王就把这份无法发泄的愧疚变成了人事的安排,位于庞涓之上,在当时的魏国军队是至高无上的荣誉,相当于承认了此人的军事才能在庞涓之上。结果,事实再一次警告我们不要把人才安排在无法胜任的职位上。

另一种比较可信的说法,是魏惠王自己获得执政是经过了一场平民派和贵族派之间的战斗的,当时的他以太子的身份站在贵族派的最前列,深切的感受了权臣弄政和派阀战争给国家带来的痛苦。如今的形势如同往年,太子在公叔痤死了以后,成了贵族派的代表,而庞涓,虽然他没有什么政治抱负,但无论他自己愿不愿意,都是平民派的代表。魏惠王不愿意看到历史重演,打算让太子在登基之前先建立应有的威仪。所以才作出这样的决定。

也许两种说法兼而有之,但是我对于战国时代的人类是否能活这么久,是有一点怀疑的,魏惠王号称活了一百零二岁。要知道七十古稀,一百零二在当时大概算是个半仙了吧,不知道赵、齐、秦诸国是不是看在魏惠王老人家的年纪上,在太子申和庞涓败亡,公子昂被诱捕之后(注5),没有立刻瓜分魏国。

最后再说回到庞涓和孙膑。

我想也许有必要再度澄清,司马迁笔下的三对著名的同学:孙膑、庞涓;苏秦、张仪;李斯、韩非。其中两对,还都是鬼谷子的学生,虽然他们的故事充满戏剧性,但这并不是事实。他们不但都不是同学,其中最著名的苏秦和张仪,他们的生命轨迹几乎没有在战国的舞台相遇过。(注3)

而孙膑是齐国人,生于齐国的阿镇,庞涓则是魏国河西庞城人,在地理上相差很多。之前我们说过魏国的征兵政策,庞涓十五六岁进入军队,哪有机会去和孙膑认识。就算他们认识,双方的立场不同,也不可能谈到一块儿。当时的齐国和魏国一样强盛,齐威王更是礼贤下士,孙膑作为一个齐国人,不可能出于同学的原因去魏国谋官,他为什么不在齐国谋呢?虽然那个时候诸国已经比较开明,并不排斥外臣,但齐魏交恶,身为齐国人到魏国去谋官是不可能得到信任的,当初吴起为什么要杀妻求将,是仅仅因为他的妻子是敌国人,何况孙膑本人是敌国人呢?所以,事实就更倾向于孙膑借庞涓的名义谋官。

孙膑和庞涓不是同学的证据之一,是他们所谓的师傅鬼谷子,即便他真的存在,历史上的评价也仅仅是思想家、纵横家。行军打仗不同其他,一个从来没有带过兵,连士兵一顿吃多少粮都不知道的人,怎么可能成为战术家?说他是纵横家,还是看在他有一本著作留下来的份上。

言归正传。《史记-孙子吴子列传》说,庞涓在死的时候,曾经说:“遂成竖子之名!”。虽然庞涓未必说过这样的话,就算说过,太史公也无从知晓,但是在当时的文人眼里,庞涓这么说是恰当的。因为孙膑借用过庞涓的名义来求官,庞涓对于这种假冒的行为很可能没有多做解释,就算他解释过,在孙膑打败庞涓之后,还不是孙膑说了算,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真理是属于胜利者的。”

所以封建制度下的司马迁,写出这么一个故事来,从动机和情理上来说,是说得过去的,我们也可以理解司马迁对于孙膑同病相怜的额外照顾。不过我们并不想研究司马迁的想法,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