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一课一练

数学一课一练

数学一课一练
数学一课一练

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5.3 10 人教版(2020秋)(含答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10 一、单选题 1.“10-5○8”,比较大小,在○里应填的符号是() A. > B. < C. = D. + 2.“32=1”,在里应填的运算符号是() A. + B. - C. × D. ÷ 3.下图要使△比○多,可以把()。 A. △增加2 B. △增加3 C. △增加4 4.下列选项中数量多的是()。 A. ★★★★★ B. ○○○○○○ 5.“44=0”,在里应填的运算符号是()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6.口算下面各题. 9-6=________ 7+3=________ 2+6=________ 18+1=________ 16-4=________ 7.在4、10、9、6、2中,最大的数是________,最小的数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合起来是10。 8.在横线上填“+”或“-”。 6________4=10 5________5=0 9.在横线上填上“+”或“-”。

(1)7________3=10 (2)4________2=6 (3)2________2=0 10.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6>________ 8<________ 5>________ 7<________ 11.把表格补充完整。 三、判断题 12.(1)从左数起,是第(2)个. (2)把从左边数起的第6个水果圈起来. 13.观察下列数。 、2、7、5、10、8中最小两个数的和是7,最小两个数的差是3。 14.因为2×2=2+2,所以3×3=3+3。 15.细心观察我会辩 (1)与9相邻的两个数是8和10 。 (2)在一个队伍中,我的前面有5人,后面有4人,这个队伍一共有9人(3)20里面有2个十。 (4)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5)我的左面是小红,所以小红在我的右面。 四、解答题 16.一共有几条鱼?

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五章函数应用微专题集训(五)函数的综合应用一课一练(含解析)北师大版必修一

第五章函数应用 微专题集训五函数的综合应用 专题1 增长函数模型差异比较的应用 1.☉%*3¥*69@5%☉(2020·北京朝阳区练习)假设你有一笔资金用于投资,现有三种投资方案供你选择,这三种方案每天的回报如图5-1。 图5-1 横轴为投资时间,纵轴为每天的回报,根据以上信息,若使回报最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投资3天以内(含3天),采用方案一 B.投资4天,不采用方案三 C.投资6天,采用方案一 D.投资12天,采用方案二 答案:D 解析:由题图可知,投资3天以内(含3天),方案一的回报最多,A正确;投资4天,方案一的回报约为40×4=160(元),方案二的回报约为10+20+30+40=100(元),都多于方案三的回报,B 正确;投资6天,方案一的回报约为40×6=240(元),方案二的回报约为 10+20+30+40+50+60=210(元),都多于方案三的回报,且方案一的回报最多,C正确;投资12天,明显方案三的回报最多,所以此时采用方案三,D错误。故选D。 2.☉%*78#*@80%☉(2020·宜昌考试)甲、乙、丙、丁四个物体同时从某一点出发向同一个方向运动,其路程f i(x)(i=1,2,3,4)关于时间x(x≥0)的函数关系式分别为 f1(x)=2x-1,f2(x)=x2,f3(x)=x,f4(x)=log2(x+1),有以下结论: ①当x>1时,甲在最前面;②当x>1时,乙在最前面;③当01时,丁在最后面;④丙不可能在最前面,也不可能在最后面;⑤如果它们一直运动下去那么最终在最前面的是甲。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为。 答案:③④⑤ 解析:路程f i(x)(i=1,2,3,4)关于时间x(x≥0)的函数关系式分别为 f1(x)=2x-1,f2(x)=x2,f3(x)=x,f4(x)=log2(x+1),它们相应的函数模型分别是指数型函数、二次函数、一次函数和对数型函数。 当x=2时,f1(2)=3,f2(2)=4,故①不正确。 当x=5时,f1(5)=31,f2(5)=25,故②不正确。 根据四种函数的变化特点,对数型函数的增长速度是先快后慢,当x=1时,甲、乙、丙、丁四个物体的路程相等,当01时,丁在最后面,故③正确。 结合对数型函数和指数型函数的图像变化情况,可知丙不可能在最前面,也不可能在最后面,故④正确。

人教版数学必修一2.1.1-1根式---教案、学案、课后练习

2.1.1 第一课时根式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与初中所学的知识进行类比,理解根式的意义,掌握根式的性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类比的能力。 2、掌握根式的化简,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运算训练,养成学生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了解数学来自生活,数学又服务于生活的哲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根式概念的理解。 (2)根式的化简 教学难点: (1)根式的化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初中学习了平方根、立方根,那么有没有四次方根、五次方根…n 次方根呢?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我们本堂课研究的课题:根式 二、新知探究 1、提出问题 (1)什么是平方根?什么是立方根?一个数的平方根有几个,立方根呢? (2)如456 =a,,x x a x a ==根据上面的结论我们又能得到什么呢? (3)根据上面的结论我们能得到一般性的结论吗? (4)可否用一个式子表达呢? 活动:教师指示,引导学生回忆初中的时候已经学过的平方根、立方根是如何定义的,对照类比比方根、立方根的定义解释上面的式子,对问题(2)的结论进行引申、推广、相互交流讨论后回答,教师及时启发学生,具体问题一般化,归纳类比出n 次方根的概念,评价学生的思维。 讨论结果: (1)若2x a =,则x 叫做a 的平方根,正实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 如:4的平方根为2±,负数没有平方根,同理,若3 x a =,则x 叫做a 的立方根,一 个数的立方根只有一个。 (2)类比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得到相应的结果。 (3)类比(2)得到一个数的n 次方等于a ,则这个数叫a 的n 次方根。 (4)用一个式子表达是,若n x a =,则x 叫做a 的n 次方根。 教师板书n 次方根的意义:一般地,如果n x a =,则x 叫做a 的n 次方根,其中

一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84156

一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 一、填空题。( 共9题) 1.妈妈买红扣子18个,白扣子10个,黑扣子8个。 (1)红扣子比白扣子多个? (2)黑扣子比白扣子少个? 2.下面的题你会算吗? 3.1,1,2,3,5, 4.2只小鸭=4只小鸡 3只小鸭=6只小鹅 1只小鹅只小鸡 5.方框中应该填什么数呢? 6.找出下面的数列的规律并填空. 1,1,2,3,5,8,13,,,55,89 7.黑兔、灰兔和白兔三只兔子在赛跑。黑免说:"我跑得不是最快的,但比白兔快。"请你 说说,跑得最快,跑得最慢。 8.在里填数字,使下面的两位数都是双数 9.10、20、11、19、12、18、、、 二、计算题。( 共29题) 1.汽车总站有13辆汽车,开走了3辆,还有几辆? 答 2.第一个盘子里有5个梨,第二个盘子里有4个梨,把第一个盘里拿1个放到第二个盘里,现在一共有多少个梨? 答

3.小明和小亮想买同一本书,小明缺1元7角,小亮缺1元3角。若用他们的钱合买这本书,钱正好。这本书的价钱是多少?他们各带了多少钱? 小明带了3元-1元7角=1元3角小亮带了3元-1元3角=1元7角 答: 4.小明出去玩的时候,看了一下钟,时针在2和3之间,分针指向6,他回来的时候时针在6和7之间,分针指向6,小明一共外出了几小时? 答: 5.学校要把12箱文具送给山区小学,已送去7箱,还要送几箱? 答: 6.学校开运动会,一年级同学站成一排,昊昊往左数了数,自己左面有10个人;往右数了数,自己右面有8个人。老师问昊昊这排有多少人?聪明的小朋友你们会算吗? 答: 7.在一个箱子里面,乱七八糟的放着4只红色袜子和4只白色袜子。现在小红把手伸进去摸,请问至少摸几只就能保证拿到相同颜色的袜子? 答: 8.数一数共有多少个角? 答: 9.小青两次画了17个,第一次画了9个,第二次画了多少个? 答: 10.0、3、6、9、12、( )、( ) 答: 11.花园里有兰花40盆,菊花60盆,兰花再种多少盆就和菊花同样多? 答: 12.天色已晚,妈妈叫小明打开房间电灯,可淘气的小明一连拉了9下开关。请你说说这时灯是亮还是不亮?拉20下呢?拉100下呢? 【小结】初步认识奇偶数的概念。

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0的认识_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0的认识》同步练习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一、单选题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1.□里应填()。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

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A. 1 B. 2 C. 3 D. 0 【答案】D 【解析】【解答】直尺的最左端的刻度是0刻度。 【分析】根据0的意义,0既可以表示“什么也没有”,又可以表示“起点”,在直尺的最左端是0刻度。 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认识。 2.图中表示()。 A. 0 B. 1 C. 2 D. 3 【答案】A 【解析】【解答】图中表示的是0。 【分析】根据0的意义,0既可以表示“什么也没有”,又可以表示“起点”。图中盘子里什么也没有,所以用数字0表示。 故答案为:A。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认识。 3.用直尺测量物体时,要用()对齐物体的一端,看另一端到了数几。 A. 0 B. 1 C. 2 D. 3 【答案】A 【解析】【解答】用直尺测量物体时,要用0对齐物体的一端,看另一端到了数几。 【分析】根据0的意义,0既可以表示“什么也没有”,又可以表示“起点”。0表示直尺的起点,所以测量物体时,要用0对齐物体的一端,看另一端到了数几。 故答案为:A。本题是考查整数的认识。

答案(高一数学必修一一课一练)

1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C 4。C 5。C 6。B 7。D 二、填空题 8、3或-2 9、}00|),{(〉且y x y x < 10、{2,3} 11、3 12、{0,1,2,3} 三、解答题 13、解:集合A 中的元素是点,点的横坐标, 纵坐标都是自然数, 且满足条件x+y=6。所以用列举法表示为:A={(0,6),(1,5),(2,4),(3,3),(4,2),(5,1),(6,0)}。 14、解:当时,方程的解集为空集042 <-ac b , 当042 =-ac b 时,方程的解集含一个元素; 当元素时,方程的解集含两个〉 042ac b - 15、解:当k=0 时,原方程变为-8x+16=0,x=2,此时集合A={2} ; 当0≠k 时要使一元二次方程01682 =+-x kx 有一个实根,需06464=-=?k ,即k=1。此时方程的解为421==x x 。集合A={4},满足题意。 综上所述,使数k 的值为0或1当k=0时,集合A={2};当k=1时,集合A={4}. 2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B ;2.D ;3.B ;4.C ;5.B ;6.C ;7.B; 二、填空题8. (){}1,1-; 9.R; 10. {}5,4,3,2,0; 11。{}8,5,3,1 三、解答题12、1)a>8 9 ; 2)a=0或a=8 9;3)a=0或a≥ 8 9 13、? ?? ? ??32,314、C U A={}321≤≤=x x x 或 C U B={}2=x x A ∩B=A A ∩(C U B )=φ (C U A )∩B={}3212≤<=x x x 或 15、 a=-1或2≤a≤3. 3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 2、D ; 3、A ;4 、A ;5、D ;6、C ;7、D ;8、A 二、填空题9、{0,2,4} {0,2,3,5} ; 10、{x|105,20 x x ≤≤或}; 11、{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腰或直角三角形},{斜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既非等腰也非直角三角形}; 12.{1,5,9,11}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课课练(全册)

一、认识图形(二) 第1课时 1、连一连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2、 (1)个有(有(有()个。 (2)()最多,()最少,()和()同样多。 (3比多()个,比少()个。 3、数一数,填一填。 (1)从右往左数是第()个。 (2),右边是()。从左往右数,最后一个图形是();从右往左数,第二个图形是()

图形的拼组 第2课时 1、数一数 2、图一图。 (1)把下图中的正方形图上红色。 (2)把下图中的长方形图上黄色。 3、数一数。 有()个△, 有()个□, 有()个○, 有()个□ 4、下面的图形是从上面哪个图形中剪下来的?连一连 5、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一个()或()形。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 第1课时 十几减9 1、比一比,算一算。 9+( )=13 13-9=( ) 9+( )=17 17-9=( ) 9+( )=12 12-9=( ) 9+( )=16 16 -9=( ) 9+( )=15 15-9=( ) 9+( )=18 18-9=( ) 2、圈一圈,算一算。 14-9 = 11-9= 18-9= 3 、比一比,再 里填上“>” “<”或“=”。 15-9 7 8 17-9 12-9 4 18-9 5 14-9 5 16-9 9 4、填表。 5、 6、快帮小猫来钓鱼,用线连一连。 原来 15个 18个 12盏 卖出 9个 9个 9盏 还剩 ( )个 ( )个 ( )盏

十几减几 1、算一算,把结果等于花蕊里的数的算式打上“√”。 2、看图写算式。 □□□□□□□★★★★★★□□□□□□□★★★★★★★ 14 -= 13-= 14-= 13-=3、看谁先到家,把得数写在上面的里。 18-8 16-7 12-5 14-6 4、比一比,哪辆车跑得快。 5、小动物们的信在哪?快连一连。 6、小冬和亮亮共买了15个气球。 7、 11 16 13 15 14 12

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1.1数一数 人教新课(2020秋)(含答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数一数 一、单选题 1.数一数,图中表示()。 A. 2 B. 1 C. 0 2.数一数,图中表示()。 A. 4 B. 5 C. 7 D. 8 3.想一想,哪幅图里的水果个数和珠子数一样多. (1) A. B. (2) A. B. 二、判断题 4.判断。 上图中一共有8个数. 5.从6数到10,数了4个数。 三、填空题 6.数一数写一写。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7.数一数,写一写。 一个一个地数从7数到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数一数,填一填。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9.填数字(从左到右填写,右面由上到下填写)

________ 四、解答题 10.请你先数一数图中有几只白鸽,再圈数. 11.看图照样子圈数. 五、综合题

12. (1)有________个,有________个,有________个. (2)比多________个.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 (3)和一共有________个.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 (4)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请提出并算一算.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解答】一个一个地数,图中有一个头像 【分析】根据基数的意义,基数表示物体的多少。图中表示头像的数量是1 故答案为:B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认识 2.【答案】D 【解析】【解答】一个一个地数,图中共有8颗星星 【分析】根据基数的意义,基数表示物体的多少。图中表示星星数量的多少是8 故选:D本题是考查整数的认识 3.【答案】(1)A (2)B 【解析】 二、判断题 4.【答案】错误 【解析】 5.【答案】错误 【解析】 三、填空题 6.【答案】6;3;4;2;5 【解析】【解答】解:第一幅图有6个气球,第二幅图有3个辣椒,;第三幅图有4个桃子,第四幅图有2个娃娃,第五幅图有5个气球。 故答案为:6;3;4;2;5【分析】数数时从一边开始一个一个地数,注意不要多数也不要漏数。 7.【答案】7;8;9;10 【解析】 8.【答案】6;8;5 【解析】【解答】一个一个地数,图中共有6个,8个,5个。

人教A版新课标高中数学必修一练习 《诱导公式》第1课时同步测试

《诱导公式》同步测试 第一课时 1.sin 7π 6的值是() A.- 1 2B.-2 C.2 D. 1 2 2.化简sin2(π+α)-cos(π+α)·cos(-α)+1的值为() A.1 B.2sin2α C.0 D.2 3.已知sin(π+α)= 3 5,α为第三象限角,则cos(π-α)=() A. 3 5B.- 3 5C. 4 5D.- 4 5 4.已知tan???? π 3-α= 1 3,则tan? ? ? ? 2π 3+α=() A. 1 3B.- 1 3C. 23 3D.- 23 3 5.求值:(1)cos 29π 6=________;(2)tan(-855°)=________.6.化简: cos(3π-α) sin(-π+α)·tan(2π-α)=________. 7.已知sin α= 1 5,cos(α+β)=-1,则sin(2α+β)=________. 8.已知f(x)= ?? ? ??sin πx,x<0, f(x-1)-1,x>0, 则f???? - 11 6+f? ? ? ? 11 6的值为________.9.已知cos(α-75°)=- 1 3,且α为第四象限角,求sin(105°+α)的值.◆填空题 ◆选择题 ◆解答题

10 .已知 1+tan(θ+720°) 1-tan(θ-360°)=3+22,求: [cos2(π-θ)+sin(π+θ)cos(π-θ)+2sin2(θ-π)]· 1 cos2(-θ-2π)的值. 答案与解析 第一课时 1.解析:选A.sin 7π 6 =sin ? ? ?? ? π+ π 6 =-sin π 6 =- 1 2 .故选A. 2.解析:选D.原式=(-sin α)2-(-cos α)·cos α+1=sin2α+cos2α+1=2. 3.解析:选C.因为sin(π+α)= 3 5 ,所以sin α=- 3 5 .因为α为第三象限角, 所以cos α=- 4 5 .所以cos(π-α)=-cos α= 4 5 . 4.解析:选B.因为tan ? ? ?? ? 2π 3 +α=tan ?? ? ?? ? π- ? ? ?? ? π 3 -α=-tan ? ? ?? ? π 3 -α, 所以tan ? ? ?? ? 2π 3 +α=- 1 3 . 5.答案:(1)- 3 2 (2)1 解析: (1)cos 29π 6 =cos ? ? ?? ? 4π+ 5π 6 =cos 5π 6 =cos ? ? ?? ? π- π 6 =-cos π 6 =- 3 2 . (2)tan(-855°)=-tan 855°=-tan(2×360°+135°)=-tan 135°=-tan(180°-45°)= ◆填空题 ◆选择题

一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数一数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一年级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 第二节《数一数》同步练习 一.圈一圈,数一数,有多少根小棒? 1.()根。 2.()根。 二.想一想,填一填。 1.十个1是(),()个10是一百。 2.一双手是( )个十,两双手是( )个十,10双手是( )个十,也就是( )个百。 3.35的前面三个数是()、()、()。 4.98的后面两个数是()、()、()。 5.与40相邻的两个数是()、()。 三.选一选。

1.下面哪一列与其他三列不同() A.1、3、5、7 B.14、16、18、20 C.21、23、25、27 D.13、16、19、21 2.8添上()变为11。 A.2 B.3 C.5 D.1 3.从34数到43,一共要数()个数。 A.9 B.11 C.10 D.8 四.找规律,填一填。 1.15、20、()、()、35、(); 2.21、24、27、()、33、()、(); 3.()、66、()、68、69、()、71;五.数一数,再画多少根就变为100了。

再画()根就变为100根了。答案与点拨

一. 1.45 解析:所有的小棒是由 4 捆小棒(每捆有 10 根小棒组合而成)和单独的 5根小棒组成的。用接着数的方法:整捆小棒十根十根地数,十、二十、三十、四十,单根小棒一根一根地接着数,四十一、四十二……四十三、四十四、四十五。 2.50 解析:成捆的小棒有2捆(每捆有10根小棒组合而成),还有单独的小棒,对于单独的小棒,我们采用凑十法,如下: 单根的小棒有 30 根,可以捆成 3 捆,一共是 5 捆小棒。整捆小棒十根十根地数,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 二. 1.10、10 解析:我们以一根小棒代表 1,从一开始,每拿出一根小棒就加一,一直数到十,一、二、三……八、九、十。数到十的时候,拿出了 10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五章三角函数5.5.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一课一练(含解析)人教A版必修一

第五章三角函数 5.5三角恒等变换 5.5.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第1课时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1) 考点1 半角公式的理解和简单应用 1.(2019·山东青岛四校高一下期中考试)已知sin2α=13,则cos 2 (α-π 4)=( )。 A.-13 B .-23 C .13 D.2 3 答案:D 解析:cos 2 (α-π 4 )= 1+cos(2α-π 2 )2 = 1+sin2α2 =2 3 。 2.(2019·安徽芜湖高一上期末考试)已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余弦值等于7 25,则它的底角的余弦值为( )。 A.3 4 B.3 5 C.1 2 D.4 5 答案:B 解析:设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α,底角为β,则cos α=7 25 。又β=π2-α 2 ,所以 cos β=cos (π2-α2)=sin α 2=√ 1- 725 2 =3 5,故选B 。 3.(2019·西安一中单元检测)cos α=7 25,0<α<π 2,则sin α 2为( )。 A.45 B.35 C.25 D.1 5 答案:B 解析:∵α∈(0,π 2),sin α 2 =√ 1-cosα2 =√1-7 252 =√925=3 5 。 4.(2019·浙江诸暨中学高一段考)若θ∈(π,2π),则√1-cosθ 1+cosθ= 。 答案:-tan θ 2 解析:∵θ∈(π,2π),∴sin θ<0,∴ √1-cosθ1+cosθ=√1-cos 2θ(1+cosθ)2=-sinθ1+cosθ =-tan θ2。 考点2 积化和差公式的理解和简单应用 5.(2019·浙江金华一中高一期中考试)已知cos 2α-cos 2 β=m ,那么sin(α+β)sin(α-β)=( )。 A.-m 2 B.m 2 C.-m D.m 答案:C

2017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课练习题集

第1节:复习加减混合(1) 一、算一算。 二、算一算。 4+3-2= 4-2+3= 2+3+4= 9-6+3= 8-2-2= 9+1-5= 4+5-7= 3+7-2= 1+4+5= 10-4-4= 2+7+0= 7-6+5= 8-1-3= 2+6-7= 3+3+3= 7+2-5= 10-6+5= 9-2-2= 9-8+5= 10-4+5= 三、在□填数。 □+5=9 □+7=10 □+3=8 2+□= □+3=7 5+□=10 四、填空后写出四个算式。 10 6 □○□=□□○□=□□○□=□□○□=□ 复习加减混合(2) 一、算一算。 9-4= 7-7= 10-5= 6+3= 8+2= 10+0= 10-0= 0+9= 5+5= 10-6=

9-9= 0+0= 0-0= 9+1= 10-1= 二、算一算。 3+7-5= 8-6+2= 10-7+0= 9-6+5= 10-6+0= 8-7+1= 3+2+4= 10-3-7= 10-6+2= 8-8+8= 10-9+7= 9+3-8= 8+2-7= 4+5+1= 7-7+6= 2+3-5= 三、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10 ()+2=8 ()+()=10 9+()=10 8+()=9 4+()=9 ()+6=8 ()+2=7 ()+7=8 4+()=10 认识图形(1) 一、填空。 (1)长方形有()条边,正方形有()条边,三角形有()条边。 (2)用()根小棒可以摆一个长方形。 (3)用()根小棒可以摆一个正方形。 (4)用()根小棒可以摆一个三角形。 (5)硬币是()的。 二、 有()有() 三、给涂上颜色。

一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全册)

一年级下册数学作业设计 第1节:复习加减混合(1) 一、算一算。 二、算一算。 4+3-2= 4-2+3= 2+3+4= 9-6+3= 8-2-2= 9+1-5= 4+5-7= 3+7-2= 1+4+5= 10-4-4= 2+7+0= 7-6+5= 8-1-3= 2+6-7= 3+3+3= 7+2-5= 10-6+5= 9-2-2= 9-8+5= 10-4+5= 三、在□填数。 □+5=9 □+7=10 □+3=8 2+□= □+3=7 5+□=10 四、填空后写出四个算式。 10 6 □○□=□□○□=□□○□=□□○□=□

复习加减混合(2) 一、算一算。 9-4= 7-7= 10-5= 6+3= 8+2= 10+0= 10-0= 0+9= 5+5= 10-6= 9-9= 0+0= 0-0= 9+1= 10-1= 二、算一算。 3+7-5= 8-6+2= 10-7+0= 9-6+5= 10-6+0= 8-7+1= 3+2+4= 10-3-7= 10-6+2= 8-8+8= 10-9+7= 9+3-8= 8+2-7= 4+5+1= 7-7+6= 2+3-5= 三、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10 ()+2=8 ()+()=10 9+()=10 8+()=9 4+()=9 ()+6=8 ()+2=7 ()+7=8 4+()=10

认识图形(1) 一、填空。 (1)长方形有()条边,正方形有()条边,三角形有()条边。 (2)用()根小棒可以摆一个长方形。 (3)用()根小棒可以摆一个正方形。 (4)用()根小棒可以摆一个三角形。 (5)硬币是()的。 二、 有()有() 三、给涂上颜色。 四、给涂上颜色。 五、给△涂上颜色。

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1.1数一数 人教版(秋)(含答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数一数一、单选题 .和数量一样的是( )。 . ○○○○○ . ○○○○○○ . ○○○○○○○ .看图,一人一块糖,应该准备() . 块 . 块 . 块 . 块二、判断题 .如图: 图中共有只小鸭子。 可以看成正数,也可以看成负数。 .从数到,数了个数。 三、填空题 .在里填数。 .看图填数

.一共有人,前排有人,后排有人;我们敬队礼时应举手。 .丽丽家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丽丽,家人每人一盒牛奶,应该买盒。.看图回答 上面是一群小动物在一起休息。从左数起小马在第位上,从右数起小象 在第位。小鹿的右边有个小动物,左边有个小动物。一共 有个小动物。 四、解答题 .我会画 ()

() .猜一猜。 小明竖着写了个数字,上面的数字表示一个也没有,下面的数字是最大的一位数,它们各是几,请你把这两个数填在方框中。 .看数接着画下去。 () () () 五、综合题 .数一数。 ()一共有只小动物。 ()从左数排第,从右数排第。 ()从右边数第三个是,从左边数第三个是。 ()从右边数排第,从左边数排第。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答案】 【解析】【解答】和数量一样的是○○○○○. 故答案为:. 【分析】数一数可知,老虎一共有只,再数一数各选项中的○的个数,然后对比即可. .【答案】 【解析】 二、判断题 .【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由图可得,小狗有个、小猫有个、小鸡有个、小鸭子有个,故“图中共有只小鸭子”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数据收集即从题目中得到相关的数据信息,据此通过数数得出小鸭子的只数。 .【答案】错误 【解析】【分析】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答案】错误 【解析】 三、填空题 .【答案】 【解析】【解答】解:前面的数是。 故答案为:。 【分析】前面是个也没有,用来表示。 .【答案】;;;;;;;;; 【解析】【解答】数一数可得, ;;; ;;;

一年级上数学一课一练-看数射线做加减法|沪教版

2015年小学数学沪教版一年级上册看数射线做加减法1.把数射线填完整。 2.看数射线,做加法。 3.看数射线,做加法。 4.看数射线,做加法。 5.看数射线,做加法。 6.看数射线,做加法。

7.看数射线,做减法。 8.看数射线,做减法。 9.看数射线,做减法。 10.看数射线,做减法。 11.看数射线,做减法。

12.看数射线,做减法。 13.看数射线,做减法。 14.看数射线,做减法。 15.看数射线,做减法。 16.看数射线,做减法。 17.5-5= 6+0= 7-7= 4+0= 9+0= 10-9= 18.10-3= 6+1= 9+1= 8-3= 9-6= 4+3=

19.8+2= 7-5= 7+2= 10-10= 9-9= 1+1= 20.6-5= 10-5= 4+3= 2+2= 2+1= 6-5= 21.5+3= 5-3= 6-6= 8+1= 9+1= 10-4= 22.7-4= 9-5= 5+5= 3+3= 7-7= 8-7= 23.8-5= 8+2= 9-7= 4+4= 10-5= 4+2= 24.9-4= 10-3= 9-3= 10-7= 7-5= 6-4= 25.8-4= 6+0= 5+2= 10-9= 10-8= 8+2= 26.6+3= 7+2= 9+1= 7+1= 8-5= 6-3= 27.4+2= 7-4= 7-6 = 10-8= 10-3= 5+3= 28.10-6= 8-6= 8-5= 8-3= 5-4= 5-1= 29.5+0= 10-2= 5-2= 7-3= 6-4= 8-4= 30.7-0= 6-1= 7-3= 8-5= 4-2= 9-7=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题(全册)

班级姓名 一、看看谁能算得又对又快。 16+30= 15-8= 45+40= 50+6+3= 8+8+50= 23+6= 65+30= 23+5= 5+61+2= 40+20+32=37+50= 80-40= 5+32= 20+60+13= 63―3+26=二、估计得数是几十多。 53+20(十多) 8+81(十多) 34+30(十多)45+2(十多) 40+34(十多) 3+73(十多)三、不计算,在○里填上“<”“>”或“=”。○ 4+24○40+24 30+45○30+25 34+2○2+34 67―7○67―60 56+1○56+2 43+4○45+4 四、在()里把正确的得数圈出来。 35+40(39 75) 8+40(48 84) 74+5(79 89)24+20(44 46) 52+3(82 55) 72+1(82 73)四、在方框里填数。 = 30+= 2、 一共有多少件?柳树再种几棵就和松树同样多?□○□=□□○□=□

班级 姓名 一、填一填。 1、 65-20= 先算( )减( )得( ) , 再算( )加( )得( )。 2、 先算( )减( )得( ), 再算( )加( )得( )。 3、 二、在○里填上“<”“>”或“=”。 8―3○80―30 69―5○69―50 48―20○38―10 78―20○68―20 35―2○35―5 64―30○23+10 三、解决问题。 1、学校图书室有76本故事书。 □○□=□( ) 2、 还有几个空座位?□○□=□(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题3 班级 姓名

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一课一练53071复习进程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1) 一、直接写出得数。 4+9= 12-6= 6+8= 13-7= 12-2= 15-10= 16+2= 17-6= 6+5= 16-7- 11-5= 7+7= 二、比一比,算一算。 5+2= 50+20= 9+1= 90+10= 6-3= 60-30= 8-2= 80-20= 三、填空。 1、10、20、30、()、()、()、()、80、()。 2、被减数是50,减数是20,差是()。 3、两个加数都是20,和是()。 4、由8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的数是()。 5、9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四、算一算。 10+40= 20+70= 60-50= 70-30= 40-20= 40+20= 20+60= 30+50= 10+90= 60-10= 90-40= 40+60= 五、在○里填“>”、“<”或“=”。 10+10○19 30-20○1 60+30○50+40 61○40+30 100○30+70 90-30○20+50 六、解决问题。 1、买一件雨衣和一把雨伞一共要花多少钱? 2、一件雨衣比一把雨伞便宜多少钱?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2) 一、口算。 5+9= 15-9= 4+8= 12-8= 7+5= 11-7= 6+5= 13-5= 12+6= 17-5= 16-10= 16-6= 二、算一算。 20+40= 76-6= 60-10= 80-20= 50+5= 9+30= 40+60= 100-50= 三、画线计算。 90-20+30= 60+20+10= 70-20-30= 60+40-50= 80-60+30= 40+10-20 80-40+20= 50+50-20= 四、解决问题。 1、红花有50朵,白花有40朵,黄花有10朵。 (1)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朵? □○□=□(朵) (2)红花比黄花多几朵? □○□=□(朵) (3)三种花一共有多少朵? □○□○□=□(朵) 2、小明要做18道题,还要做9道就做完了。他做好了几道题? □○□=□(道) 3、买一个书包60元,买一个文具盒20元。书包比文具盒贵 多少钱? □○□=□(元)

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1.1数一数 人教版含答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1.1数一数 一、单选题 1.和数量一样的是( )。 A. ○○○○○ B. ○○○○○○ C. ○○○○○○○ 2.看图,一人一块糖,应该准备() A. 7块 B. 8块 C. 9块 D. 10块 二、判断题 3.如图: 图中共有4只小鸭子。 4.0可以看成正数,也可以看成负数。 5.从6数到10,数了4个数。 三、填空题 6.在里填数。 ________ 7.看图填数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8.一共有________人,前排有________人,后排有________人;我们敬队礼时应举________手。 9.丽丽家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丽丽,家人每人一盒牛奶,应该买________盒。 10.看图回答 上面是一群小动物在一起休息。从左数起小马在第________位上,从右数起小象 在第________位。小鹿的右边有________个小动物,左边有________个小动物。一共 有________个小动物。 四、解答题 11.我会画 (1)

(2) 12.猜一猜。 小明竖着写了4个数字,6上面的数字表示一个也没有,6下面的数字是最大的一位数,它们各是几,请你把这两个数填在方框中。 13.看数接着画下去。 (1)6 (2)9 (3)5 五、综合题 14.数一数。 (1)一共有________只小动物。 (2)从左数排第________,从右数排第________。 (3)从右边数第三个是________,从左边数第三个是________。 (4)从右边数排第________,从左边数排第________。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1.2.2.2课时练习习题(含答案解析)

1.2.2.2 一、选择题 1.集合A ={a ,b ,c },B ={d ,e }则从A 到B 可以建立不同的映射个数为( ) A .5 B .6 C .8 D .9 [答案] C [解析] 用树状图写出所有的映射为: a →d ??? b →d ????? c →d c →e b →e ? ???? c →d c →e a →e ??? b →d ????? c →d c →e b →e ????? c →d c →e 共8个. 2.已知f (x )=????? x 2+3 (x >0),1 (x =0), x +4 (x <0). 则f (f (f (-4)))=( ) A .-4 B .4 C .3 D .-3 [答案] B [解析] f (-4)=(-4)+4=0, ∴f (f (-4))=f (0)=1, f (f (f (-4)))=f (1)=12+3=4.故选B. 3.已知函数f (x )=-x 2+2x +m 的图象与x 轴有交点,则实数m 的范围是( ) A .m >-1 B .m >1 C .m ≥-1 D .m ≥1 [答案] C [解析] f (x )=-x 2+2x +m 的图象与x 轴有交点,即方程-x 2+2x +m =0有实根,∴Δ≥0即4+4m ≥0, ∴m ≥-1,故选C. 4.下列从P 到Q 的各对应关系f 中,不是映射的是( ) A .P =N ,Q =N *,f :x →|x -8| B .P ={1,2,3,4,5,6},Q ={-4,-3,0,5,12},f :x →x (x -4) C .P =N *,Q ={-1,1},f :x →(-1)x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及答案第一单元 一、看一看,说一说。 1.小鸭在小猫的面。猴在小鸡的面。 2.羽毛球拍和羽毛球在皮球的面。.小狗在第二层的最面。 4.任选其中一个小动物或一个物品说说它的位置。 二、说一说,填一填。 1.桌子面有书,桌子面有书包。.把书按从前往后的顺序编号。.把书包按从左往右的顺序编号。 三、看图填空。 1.名同学站在排,5名同学站在排。.小方站在第排,从数第一个。 3.小明的边有3名同学,边有1名同学。 四、想一想,每幅图画的是左手还是右手,把答案填在括号里。 左手的号码是右手的号码是 五、猜猜看。 玲玲、桐桐、宁宁家的阳台—厂都摆着花。玲玲住在桐桐楼上, 桐桐住在宁宁楼—卜。玲玲家住在第层,桐桐家住在第层,宁宁家住在第层。

六、想想,看看,填填。 人们常用上、,前、,左、来确定位置。 说说你的上、下,前、后,左、右都有什么?教材基础知识针对性训练与基本能力巩固提高、探究拓展能力强化训练与应用综合能力的养成 1.找找谁是小青?让他露出头来,给他画一个笑脸。 小青的右边有小方,他的左边有小红、小明。 2.照样子说话,用到“上”或“下”这样的词。 电视机,上面有花瓶??.看图提问。 4.根据五名参赛选手的话,给他们排名次。 A、我不是最后,我后面还有—个人。 B、当我跑过终点时,没有选手在我前向。 C、有两名选手比我先到终点,有两名选手比我晚到终点。 D、我不是最后一个。 第二单元 一、口算 6+7=12-7=7+8= 14-8=+6= 16-8=5+6= 12-8=+5=13-7=11-4=14-6= 二、在里填数 三、判断□里的数对不对?对的画“√”,错的画“×”。 1.13-6=5.15-7=9.11-2=9.6

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分类青岛版

第1课时分类 1.把bǎ蔬shū菜cài圈quān出chū来lái。 2.把bǎ植zhí物wù圈quān出chū来lái。 3.分fēn一yi分fēn,可kě以yǐ吃chī的de画huà“○”,可kě以yǐ穿chuān的de画huà“△”,可kě以yǐ用yònɡ的de画huà“√”。 4.请qǐnɡ你nǐ按àn不bù同tónɡ的de分fēn法fǎ分fēn一yi分fēn。 第1课时分类 1.略 2.略 3.○√△○△√○△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4.答案不唯一,如以下两种。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第一种:按长、短袖分。长袖:①⑤短袖:②③④⑥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第二种:按颜色分。白色:②③⑤黑色:①④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