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年人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变化

老年人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变化

老年人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变化
老年人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变化

老年人各系统生理功能的变化

--转抄于《老年护理》

一、感觉系统

(一)皮肤

皮肤老化导致皮肤萎缩、弹性差、损伤代谢和修复能力减弱,皮肤变薄,真皮表皮连接变平,对剪切力的承受差,易受机械、物理、化学等刺激而损伤,长期卧床老人易出现压疮,去除胶布辅料时也可能导致损伤而出血。皮下脂肪少,感受外界环境的细胞数减少,体温调节功能下降,对冷、热、痛、触觉等

反应迟钝,特别是下肢。皮肤腺萎缩,皮肤分泌减少或成分改变,使皮肤表面

干燥、粗糙、无光泽,皮肤排泄功能和体温调节功能降低。

(二)眼和视觉

随着老化,眼部肌肉弹性减弱,眼眶周围脂肪减少,老年人可出现眼睑皮肤松弛,上眼睑下垂,下眼睑可能发生脂肪袋装膨出及眼袋。泪腺、杯状细

胞功能下降,眼泪产生减少,但是眼睛流泪现象并不少,主要因为组织萎缩导

致泪点的移位和较少的有效排出。

(1)角膜的直径轻度变小或呈扁平化,使角膜的屈光率减退引起远视及散光。

角膜表面的微绒毛显著减少,导致角膜干燥及角膜透明度减低。60岁以

后会在角膜边缘基质层因胆固醇酯、胆固醇、中性脂肪的沉积而形成一

圈灰白色环状,称“老年人环”。

(2)晶状体老化调节功能逐渐减退,可出现“老视”。晶状体弹性降低和睫状肌的聚焦功能减弱,视近物能力下降,出现远视,即“老花眼”。晶

状体中非水溶性蛋白增多而出现晶状体浑浊,使晶状体的透光度减弱,

增加了老年白内障的发病率。晶状体悬韧带张力降低,使晶状体前移,

有可能使前房角关闭,影响房水回流,导致眼压增高,。病理性眼压增

高可引起视神经损伤和视力障碍,发生青光眼。

(3)玻璃体的老化主要表现为液化和玻璃体后脱离。随年龄增长,玻璃体液化区不断扩大。玻璃体后脱离可引起视网膜剥离,同时玻璃体因衰老而

失水,色泽改变,包涵体增多,可引起“飞蚊症”。

(4)视网膜的老化主要是视网膜周边带变薄,出现老年性黄斑变性。另外,视网膜血管狭窄、硬化,甚至闭塞,色素上皮层细胞及其细胞内黑色素

减少,脂褐质增多,使视力显著下降。由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变薄和玻

璃体的牵引,增加了老年人视网膜玻璃的危险。

(5)由于老年期瞳孔括约肌的张力相对增强,瞳孔缩小,视野变窄。老年人对光照条件的改变适应较慢,主要由于瞳孔僵硬、晶状体不透明,光色

素合成变慢,在低光条件下适应减弱,由明到暗时感觉视物困难,并可

能述说视物不明亮。同时,晶状体的改变增强了光散射,使老年人对强

光特别敏感,到室外时往往感觉特别耀眼。

(三)耳和听觉

耳廓表皮皱襞松弛、凹窝变浅,收集声波和辨别声音方向的能力降低。

听觉高级神经中枢对音信号的分析减慢,反应迟钝,定位功能减退,造成在噪音环境中听力障碍明显。老年人耳垢干硬,堆积阻塞,容易形成中耳耳垢嵌塞,可造成传导性听力障碍。

(四)味觉

随着年龄的增长,味蕾逐渐萎缩,味觉功能减退。口腔粘膜细胞和唾液腺发生萎缩,唾液分泌减少,口腔干燥也会造成味觉功能减退,食欲缺乏,因而影响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摄取,还可增加老年性便秘的可能性。为提高老年人对事物的敏感性,往往在烹饪时增加2~3倍的盐,但过量摄入盐会对患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健康不利。

(五)嗅觉

随着年龄的增长,嗅神经数量减少、萎缩、变性,嗅觉敏感性下降是非常明显的,老年人识别熟悉的气味能力降低,对一些危险环境的分别能力下降,如编制的食物,有毒的气体如煤气等。老年人食欲的下降,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嗅觉的丧失,将影响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摄取。

二、呼吸系统

(一)上呼吸道

老年人鼻粘膜变薄,腺体萎缩,分泌能力减退,分布于鼻粘膜表面的免疫球蛋白(IGA)减少;鼻道变宽,鼻黏膜的加温、加湿和防御功能下降。。因此老年人易患鼻窦炎及呼吸道感染;加上血管脆性增加,容易导致血管破裂而发生鼻出血。

(二)气管和支气管

老年人气管和支气管粘膜上皮和粘液腺退行性变,纤毛运动减弱,防御和清除能力下降,容易患支气管炎。细支气管黏膜萎缩、黏液分泌增加,可导致气管腔狭窄,增加气道阻力;同时细支气管壁弹性减退及其周围肺组织弹性牵引力减弱,在呼吸时阻力增高,使肺残气量增高,也可影响分泌物的排出,而易导致感染。

(三)肺

肺泡壁变薄,泡腔扩大,弹性降低,导致肺活量降低,残气量增多,咳嗽反射及纤毛运动功能退化,老年人咳嗽和反射机能减弱,使滞留在肺内的分泌物和异物增多,易感染。

(四)胸廓和呼吸肌

老年人大多易发生骨质疏松,造成椎体下陷,脊柱后凸,胸廓前突,引起胸腔前后径增大,出现桶状胸。肋软骨钙化使胸骨顺应性变小,从而导致呼吸

费力。胸壁肌肉弹性下降,肋间肌和膈肌弹性降低,会进一步影响胸廓运动,

从而使肺通气和呼吸容量下降。因此,老年人在活动后易引起胸闷、气短、咳嗽,使痰液不易咳出,导致呼吸道阻塞,更易发生肺部感染,使肺功能进一步

损害,甚至引起呼吸衰竭。

三、循环系统

(一)心脏

心脏增大,80岁左心室比30岁时增厚,心肌细胞纤维化,脂褐素沉积,

胶原增多,淀粉样变,心肌的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均降低,心瓣膜退行性

变和钙化,窦房结P细胞减少,纤维增多,房室结、房室束和束支都有不同程

度的纤维化,导致心脏传道障碍。

(二)血管

随着年龄的增加,动脉内壁增厚,中层胶原纤维增加,造成大动脉扩张而屈曲,小动脉管腔变小,动脉粥样硬化,由于血管硬化,可扩张性小,易发生血压上

升及体位性低血压。

四、消化系统

(一)口腔

牙龈萎缩,齿根外露,齿槽管被吸收,牙齿松动,牙釉质丧失,牙易磨损、过敏,舌和咬肌萎缩,咀嚼无力,碎食不良,食欲下降,唾液腺的分泌减少,

加重下消化道负担。

(二)食管

肌肉萎缩,收缩力减弱,食管颤动变小,食物通过时间延长。

(三)胃

胃粘膜及腺细胞萎缩、退,胃液分泌减少,造成胃黏膜的机械损伤,粘液

碳酸氢盐屏障的形成障碍,致胃粘膜易被胃酸和胃蛋白酶破坏,减低胃蛋白酶

的消化作用和灭菌作用,促胰液素的释放降低,使胃粘膜糜烂、溃疡、出血、

营养被夺,加之内因子分泌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吸收维生素B12的能力下降,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造血障碍;平滑肌的萎缩使胃蠕动减弱,排空延迟,是

引发便秘的原因之一。

(四)肠

小肠绒毛增宽而短,平滑肌层变薄,收缩、蠕动无力,吸收能力差,小肠分泌减少,各种消化酶水平下降,致小肠消化功能大大减退,结肠粘膜萎缩,肌

层增厚,易产生憩室,肠蠕动缓慢无力,对水分的吸收无力,大肠充盈不足,

不能引起膨胀感等,造成便秘。

(五)肝

肝细胞数目减少,变性,结缔组织增加,易造成肝纤维化和硬化,肝功能减退,合成蛋白能力下降,肝解毒功能下降,以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由于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差,易引起蛋白质等营养缺乏,导致肝脂肪沉积。

(六)胆囊

胆囊及胆管变厚、弹性减低,因含大量胆固醇,易发生胆囊炎、胆石症。

(七)胰

胰腺萎缩,,胰液分泌减少,酶量及活性下降,严重影响淀粉、蛋白、脂肪等消化、吸收,胰岛细胞变性,胰岛素分泌减少,对葡萄糖的耐量减退,增加了发生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危险。

五、泌尿系统

(一)肾

肾重量减轻,间质纤维化增加,肾小球数量减少,且玻璃样变、硬化,基底膜增厚,肾小管细胞脂肪变性,弹性纤维增多,内膜增厚,透明变性,肾远端小管憩室数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可扩大成肾囊肿。肾单位减少,70岁以后可减少1/2~1/3.肾功能衰减,出现少尿,尿素、肌酐清除率下降,肾血流量减少,肾浓缩,稀释功能降低,肾小管分泌与吸收功能随年龄增长而下降,肾小管内压增加,从而减少有效滤过,使肾小球滤过率进一步下降。肾调节酸碱平衡能力下降,肾的内分泌机能减退。

(二)输尿管

肌层变薄,支配肌肉活性的神经减少,输尿管驰缩力降低,使泵入膀胱的速度变慢,且易反流。

(三)膀胱

膀胱肌肉萎缩,纤维组织增生,易发生憩室,膀胱缩小,容量减少,残余尿增多,75岁以上老年人残余尿量可达100ml,随年龄增加膀胱括约肌萎缩,支配膀胱的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致排尿反射减弱,缺乏随意控制能力,常出现尿频或尿意延迟,甚至尿失禁。

(四)尿道

老年人尿道肌萎缩,纤维化变硬,括约肌松弛,尿流变慢,排尿无力,致较多残余尿、尿失禁。由于尿道腺体分泌减少,男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分泌减少,使尿道感染的发生率增高。

六、神经系统

(一)脑

随年龄增长脑组织萎缩,脑细胞数目减少。一般认为,人出生后脑神经细胞即停止分裂,自20岁开始,每年丧失0.8%且随其种类、存在部位等的不同

而选择性减少。60岁时大脑皮质神经和细胞数减少20%~25%,小脑皮质神经减

少25%。70岁以上老年人神经细胞总数减少可达45%。

(二)脑室

老年人脑室扩大,脑膜增厚,脂褐素沉积增多,阻碍细胞的代谢,脑动脉

硬化,血循环阻力增大,脑供血减少,耗氧量降低,致脑软化,约半数65岁以上的正常老年人的闹多种神经递质的能力下降,导致老年人健忘、智力减退、

注意力不集中、睡眠不佳、精神性格改变、动作迟缓、运动震颤、痴呆等,脑

神经突触数量减少发生退行性变,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导致老年人对外界事物

反应迟钝,动作协调能力下降。

七、内分泌系统

(一)下丘脑

下丘脑是体内自主神经中枢。一些学者认为“老化钟”位于下丘脑,其功

能衰退,是各种粗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或作用降低,接受下丘脑调节的垂体

及下属靶腺的功能也随之发生全面减退,从而引起衰老的发生与发展。随着年

龄的增加的发生,下丘脑的受体数减少,对糖皮质激素和血糖的反应均减弱。

对负反馈抑制的阈值升高。

(二)垂体

随年龄增加垂体纤维组织和铁沉积增多,下丘脑-垂体轴的反馈受体敏感性

降低。

(三)甲状腺

老年人甲状腺重量减轻,滤泡变小,同化碘的能力减弱,T3(三碘甲状腺

原氨酸)水平降低,血清抗甲状腺自身抗体增高,甲状腺再外周组织的降解率

降低,垂体前叶促甲状激素释放激素(TRH)刺激的反应性也降低。

(四)甲状旁腺

老年人的甲状旁腺细胞减少,结缔组织和脂肪细胞增厚,血管狭窄,

PTH(甲状旁腺素)的活性下降,Ca2+运转减慢,血清总钙和离子钙均比年轻人低。老年妇女由于缺乏能抑制PTH的雌激素,可引起骨代谢障碍。

(五)肾上腺

老年人的肾上腺皮质、髓质细胞均减少,不论性别,随年龄增长肾上腺皮

质的雄激素皆直线下降,使老年人保持内环境稳定的能力与应激能力降低。

(六)性腺

男性50岁以上,其睾丸间质的睾酮分泌下降,受体数目减少,或其敏感性

降低,致使性功能逐渐减退。女性35~40岁雌激素急剧减少,60岁降到最低

水平,60岁以后稳定于低水平。

(七)胰腺

老年人随年龄增加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减少,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减少

和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致65岁以上老年人43%糖耐量降低,糖尿病发生率高。

(八)松果体

老年人垂体产生的胺类和肽类激素减少,使其调节功能减退,下丘脑敏感

阈值升高,对应激反应延缓。

八、运动系统

(一)骨骼

老年人骨骼中有机物质含量逐渐减少,骨小梁数目减少,骨皮质变薄;肌

纤维逐渐萎缩,肌力减退,弹性变差,因此老年人易发生骨质疏松及骨折,还

易出现肌疲劳和腰酸腿痛等症状。此外,老年人还会出现骨老化。骨老化的总

特征是骨质吸收超过骨质形成。皮质变薄,髓质增宽,胶质减少或消失,骨内

水分增多,碳酸钙减少,骨密度减低,骨质疏松,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肋

软骨钙化、易断、老年人骨质畸形,越活越矮。

(二)关节

老年人关节软骨含水量和亲水性粘多糖减少,软骨素也减少,关节囊滑膜沉积磷灰石钙盐或焦磷酸盐而僵硬;滑膜萎缩、变薄,基质减少,液体分泌减少,关节软骨和滑膜钙化、纤维化、失去弹性;血管硬化,供血不足,加重变性,

韧带、腱膜、关节素纤维化而僵硬,使关节活动受到严重影响,引起疼痛,骨

质增生形成骨刺。

(三)肌肉

老年人随年龄增长使得肌细胞水分减少,脂褐素沉积增多,肌纤维变细,重量减轻,肌肉韧带萎缩,耗氧量减少,肌力减低,易疲劳,加之脊髓和大脑功

能衰退,活动减少,反应迟钝、笨拙。

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随着生理机能的逐渐衰退,老年人的大脑功能也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这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运动反应迟缓: 视觉和触觉等感官接受到外界给与信号后的瞬间,便向大脑传输针对性极强烈的感官信号,再经大皮层分析处理后,将反馈信号传输给运动系统,出现一系列动作。 老年人的感官系统随着机体的衰老,将发生反应迟缓,传输信号减慢或减低,而这样的变化常常表现在老人们的行走,持物动作,发音,等诸方面。 老年人的反应速度较比青年和成年人的反应速度减慢20%-30%,可以出现显而易见的迟缓表象。 2、记忆能力的错位: 人的记忆力在45岁之后将进入逐渐衰退的阶段,达到70岁之后又将进入另一个记忆力明显降低的阶段。因此记忆力降低是老年人一个显著的特征。 其特点如下: (1)理解记忆保持较好,机械记忆明显衰退。 (2)回忆能力衰退明显,再认能力衰退不明显。 (3)记忆速度明显减慢。 (4)短时记忆能力明显下降。 (5)远事记忆良好,近事记忆衰退。 3、思维衰退速度较慢: 年老过程中思维的衰退出现较晚,尤其是熟悉的专业有关的思维能力在年老时仍能保持。但老年人由于感知和记忆力方面的衰退,在概念、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方面的能力有所减退,而其中尤为明显的则是思维的敏捷性、流畅性、灵活性、独特性以及创造性。 4、人格的改变:

老年人的价值、信念较少改变,因而常给人一种保守的印象;老年人由于脑生理功能衰退,表现出心理能量的减少,在生活中表现出一种被动、退缩和迟缓的印象,这不是消极的,而是一种主动地自我保护,老年人学会了将有限的生活能量用在最有效的生存活动上,是一种适应性变化。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减退和慢性疾病发病率高使其常常体验到躯体不适,因而容易产生抑郁感和孤独感。

老年人生理功能的变化

老年人生理功能的变化 老年人消化功能的改变: 老年人因牙周病、龋齿、牙齿的萎缩性变化,而出现牙齿脱落或明显的磨损,以致影响对食物的咀嚼和消化。舌乳头上的味蕾数目减少,使味觉和嗅觉降低,以致影响食欲。每个舌乳头含味蕾平均数,儿童为248个,75岁以上老人减少至30-40个,其中大部分人并出现味觉、嗅觉异常。粘膜萎缩、运动功能减退。年逾60岁者,其中50%可发生胃粘膜萎缩性变化,胃粘膜变薄、肌纤维萎缩,胃排空时间延长,消化道运动能力降低,尤其是肠蠕动减弱易导致消化不良及便秘。消化腺体萎缩,消化液分泌量减少,消化能力下降。口腔腺体萎缩使唾液分泌减少,唾液稀薄、淀粉酶含量降低;胃液量和胃酸度下降,胃蛋白酶不足,不仅影响食物消化,也是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之一;胰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分泌减少、活性下降,对食物消化能力明显减退。胰岛素分泌减少,对葡萄糖的耐量减退。肝细胞数目减少、纤维组织增多,故解毒能力和合成蛋白的能力下降,致使血浆白蛋白减少,而球蛋白相对增加,进而影响血浆胶体渗透压,导致组织液的生成及回流障碍,易出现浮肿。 神经组织功能的改变: 神经细胞数量逐渐减少,脑重减轻。据估计脑细胞自30岁以后呈减少趋势,60岁以上减少尤其显著,到75岁以上时可降至年青时的60%左右。脑血管硬化,脑血流阻力加大,氧及营养素的利用率下降,致使脑功能逐渐衰退并出现某些神经系统症状,如记忆力减退,健忘,失眠,甚至产生情绪变化及某些精神症状。心血管功能的改变: 心脏生理性老化主要表现在心肌萎缩,发生纤维样变化,使心肌硬化及心内膜硬化,导致心脏泵效率下降,使每分钟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心脏冠状动脉的生理性和病理性硬化,使心肌本身血流减少,耗氧量下降,对心功能产生进一步影响,甚至出现心绞痛等心肌供血不足的临床症状。血管也会随着年龄增长发生一系列变化。50岁以后血管壁生理性硬化渐趋明显,管壁弹性减退,而且许多老年人伴有血管壁脂质沉积,使血管壁弹性更趋下降、脆性增加。结果使老年人血管对血压的调节作用下降,血管外周阻力增大,使老年人血压常常升高;脏器组织中毛细血管的有效数量减少及阻力增大,使组织血流量减少,易发生组织器官

老年病人病理生理改变的特点

一.老年病人病理生理改变的特点: A心血管系统 1.动脉硬化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致使脉压波沿血管系统传导速度加快,并且提早从外周反射回来。致使老年病人心脏舒张功能降低和收缩压(和脉压)升高,进而导致心室肥厚和射血时间延长。 2.心肌松驰减慢和心室肥厚引起心脏舒张期充盈延迟和舒张功能不全。 3.静脉血管容积缩小使捶缓冲失血“血容量储备”能力降低。 4.压力感受器反射性减弱:如有容量、体位、麻醉深度变化或区域麻醉所引起的交感神经阻滞,常发生低血压。 5.老年人的最大心率反应随着年龄而降低、每搏量无明显变化。 6.老年人最大氧耗量由于动静-静脉氧分压差和心排血量的下降而下降。 B.呼吸系统 1.老年人肺的弹性回缩力进行性下降,肺顺应性降低。残气量、闭合气量和功能残气量渐进性增加而肺活量和1秒用力呼气量逐渐降低。进行性的通气/血流比值失调,动脉血氧分压随年龄增长而降低。解剖无效腔增加,气体弥散能力下降。 2.随年龄增加胸壁的僵硬程度亦渐增加,呼吸肌群逐渐萎缩。 3.老年人对低氧和高碳酸血症的通气反应降低。 4.老年人保护性气道反射能力下降,增加误吸风险。 C中枢神经系统 1.老年人神经元数量的进行性减少,神经递质的活性降低,对麻醉药的需求量减少。 2.一般而言,老年人大脑对血压、二氧化碳及氧反应自主调节功能仍保持正常。D肾脏 1.随着年龄的增加,肌酐清除率逐渐降低,但血肌酐却仍然保持平稳,这是由于从骨骼肌中产生的肌酐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相应减少所致。因此,对于老年人来说,血肌酐不能完全准确地预测肾功能。 2.随着肾皮质萎缩和肾小球硬化,老年人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均降低。 3.用于调整水、电解质失衡,血容量变化的肾脏储备功能降低。 4.老年人的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导致药物经肾脏的消除半衰期延长。 E.肝脏 1.肝脏组织和肝血流随着衰老而减少,致肝脏对药物的清除能力降低。 2.细胞血素P450活性随着年龄的增加而病弱。 3.Ⅰ相反应(氧化和还原)和Ⅱ相反应(结合)能力下降。 F.身体组成和体温调节 1.老年人骨骼肌萎缩、脂肪组织增加,基础代谢率和体热的产生随之减少。 2.由于体温调节中枢敏感降低,以及身体组成成份的变化尤其是肌肉组织的减少,老年人易发生低体温。 3.老年人肌肉组织和体液总量减少、脂肪含量增加,致使水溶性药物的分布容积减少,而脂溶性药物的分布容积增加。 二.瑞芬太尼的药理机制? 1.外周神经阿片受体。 2.与位于脊髓背角胶质(第二层)感觉神经上的阿片受体结合,抑制P物质释放,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人到老年,身体各器官组织自然老化,器官功能逐渐衰退,新陈代谢过程变慢,身体活动能力下降,从而使老年人好静不好动,活动相对减少,这就进一步促进了老化的发展。因此,老年人及时认识和了解自身的生理特点及体育锻炼对身体各器官系统的良好影响,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就可能有效地增进健康、减缓衰老过程,起到延年益寿的良好作用。 一、神经系统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神经系统生理机能也发生许多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感受器退化、中枢处理信息的能力降低、平衡能力和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下降。表现在视力、听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对刺激反应迟钝,容易疲劳,恢复速度减慢等。 中枢处理信息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神经细胞萎缩和死亡。老年人脊髓运动神经元数目减少37%,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减慢10%,因而使神经肌肉活动能力受影响,表现单纯反应时和复杂反应时变慢,运动时延长。65岁的老年人反应时比20岁年轻人延长了50%。老年人由于脑干和小脑中细胞数量减少,中枢肾上腺素能系统发生退行性变化,神经系统内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逐渐降低,小脑皮质B一肾上腺素能受体密度降低,加上外周本体感受器机能下降,限制了精确地控制身体运动的能力,导致平衡能力和运动协调性减退,容易跌倒。由于脑动脉硬化和椎动脉血流受阻,老年人中有15%~24%的人会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研究表明,老年人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其反应时较不锻炼的老年人短。连续20年体育运动的老年男子的动作反应时与20岁无运动的青年男子相似或更快。因此,有规律地进行体育活动,在某程度上能延缓神经肌肉功能的生物学衰老。 二、运动系统 (一)骨骼肌 在衰老过程中,骨骼肌发生显著的退行性变化。其特征是肌纤维的体积和数量减少,尤其是下肢肌的快肌衰退更明显。伴随着肌肉体积的减小,肌肉力量也下降。因而老人的动作灵活性、协调性及动作速度下降。研究表明,老年人最大力量的下降为18%~20%,并认为肉力量下降的速度与肌肉活动情况有关。经常进行抗阻训练,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保持肌肉体积及力量,降低其衰老的速度。例如,以80%最大肌力进行抗阻练习,屈膝力量和

老年人生理特征的改变与合理用药

老年人生理特征的改变与合理用药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的各重要器官都会发生明显的生理功能和解剖结构的不同程度的变化、衰退。因此,老年人要合理用药。这些变化有: (一)神经系统 衰老时,老年人的中枢神经会有某种病理变化的缓慢发展,脂褐质、淀粉样蛋白、丝状物等沉积在神经元内和神经元周围,使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功能减退直至丧失,出现从对近期的记忆受损,逐渐发展到痴呆状态。 老年人神经系统的改变对用药的影响,有: (1)因记忆力变差易引起服药差错。对需要有稳定血药浓度的药物常会因漏服而出现病理症状,或因多服而出现毒副反应。 (2)对神经系统有毒性的药物应慎用,因其毒性往往增加。 (二)心血管系统

衰老时,胶原和淀粉样蛋白在心脏沉积增多,使老年人的心脏血管硬化,使动脉壁的膨胀性降低,心室充盈的顺应性受损,每搏输出量降低;窦房结自律性降低,房性心律失常增多,应激时调节最大心率的能力下降;心肌细胞的收缩力、收缩速度和氧耗均下降。同时,由于老年人的心脏血管硬化会使外周阻力升高,心输出量下降,表现为血压有较高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不高或反而降低,脉压增大。而调节动脉压的压力感受器就位于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上,老年人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改变对用药的影响,有: (1)慎用降压药和利尿剂,以避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2)应注意甲亢和感染,特别是肺部感染等疾病的控制,并注意输液用量。 (3)肾脏 衰老时,老年人会出现肾血管硬化和萎缩,使肾脏重量减轻。肾小球减少约30%,肾小球滤过率降低。40岁后每年约降低1 ml/min。这些变化会影响到老年人的内环境适应机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教学内容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人到老年,身体各器官组织自然老化,器官功能逐渐衰退,新陈代谢过程变慢,身体活动能力下降,从而使老年人好静不好动,活动相对减少,这就进一步促进了老化的发展。因此,老年人及时认识和了解自身的生理特点及体育锻炼对身体各器官系统的良好影响,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就可能有效地增进健康、减缓衰老过程,起到延年益寿的良好作用。 一、神经系统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神经系统生理机能也发生许多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感受器退化、中枢处理信息的能力降低、平衡能力和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下降。表现在视力、听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对刺激反应迟钝,容易疲劳,恢复速度减慢等。 中枢处理信息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神经细胞萎缩和死亡。老年人脊髓运动神经元数目减少37%,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减慢10%,因而使神经肌肉活动能力受影响,表现单纯反应时和复杂反应时变慢,运动时延长。65岁的老年人反应时比20岁年轻人延长了50%。老年人由于脑干和小脑中细胞数量减少,中枢肾上腺素能系统发生退行性变化,神经系统内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逐渐降低,小脑皮质B一肾上腺素能受体密度降低,加上外周本体感受器机能下降,限制了精确地控制身体运动的能力,导致平衡能力和运动协调性减退,容易跌倒。由于脑动脉硬化和椎动脉血流受阻,老年人中有15%~24%的人会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研究表明,老年人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其反应时较不锻炼的老年人短。连续20年体育运动的老年男子的动作反应时与20岁无运动的青年男子相似或更快。因此,有规律地进行体育活动,在某程度上能延缓神经肌肉功能的生物学

衰老。 二、运动系统 (一)骨骼肌 在衰老过程中,骨骼肌发生显著的退行性变化。其特征是肌纤维的体积和数量减少,尤其是下肢肌的快肌衰退更明显。伴随着肌肉体积的减小,肌肉力量也下降。因而老人的动作灵活性、协调性及动作速度下降。研究表明,老年人最大力量的下降为18%~20%,并认为肉力量下降的速度与肌肉活动情况有关。经常进行抗阻训练,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保持肌肉体积及力量,降低其衰老的速度。例如,以80%最大肌力进行抗阻练习,屈膝力量和伸膝力量都增加,随着力量的显著增长,肌纤维也产生适应性肥大。老年人运动训练引起的力量变化和年轻人是相似的。老人进行步行或慢跑训练,可选择性地使I类和II a类肌纤维横断面增大,毛细血管和肌纤维比值、毛细血管的数目、密度增加。线粒体增大、增多.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增加。 (二)关节 随着年龄增长,关节的稳定性和活动性逐渐变差。衰老常伴有胶原纤维降解,关节软骨厚减小及钙化、弹性丧失,滑膜面纤维化、关节面退化。骨关节的变性会使关节僵硬,活动范围受限制。但老人的骨关节炎是衰老的结果还是反复损伤(引起病理性变化)的结果尚未清楚。体育锻炼可增加肌肉力量,防止肌肉萎缩的退行性变化,保持关节韧带的韧性和关节的灵活性,使老年人的动作保持一定的幅度和协调性。据研究表明,经常参加太极拳练习的老年人脊柱外形多保持正常,脊柱活动功能较一般人好,脊椎椎体唇样增生的发生率大大低于一般的老年人。

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性格特征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性格特征 “健康乃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这一界定把人的精神、情感、心理活动作为健康的重要标志,因这些活动和变化的本身就是人体各项生理活动、功能状态是否正常的综合性的反应。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世界人口老龄化已日趋明显,这已成为21世纪各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全世界大于60岁的老人已达6亿,目前全世界大约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现有老年人口1亿多人,为全世界老年人口的1/5,80岁以上的人口达900余万。人口平均寿命普遍延长,老龄化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根据老年人特殊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开展老年护理工作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老年期生理特点 衰老过程是人们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它给老年人带来许多不适、烦恼和困境1.形态的老化衰老引起形态的变化必然导致老人不满意自己的形象,挫伤老年人自尊心,并由此提示老年人已是来日无多。离休或退休,必然带来社会角色的改变。进入老年后,人的各种生理机能都进入衰退阶段,这必将引起心身一系列变化。 2.感觉器官功能下降老眼昏花、听力下降、味觉迟钝,这些都会给老年人的生活和社交活动带来诸多不便。例如,由于听力下降,容易误听,误解他人谈话的意义,出现敏感、猜疑、甚或有心因性偏执观念。 3.神经运动机能缓慢老年人的行动以及各项操作技能变得缓慢、准确、不协调,甚至笨拙,操作性动作缓慢、迟钝。这些都会减少老年人外出参加一些社会活动的积极性。、 4.记忆减退老年人的记忆特点是:近事容易遗忘,而远事记忆尚好。速记、强记虽然困难,但理解性记忆、逻辑性记忆常不逊色。 二.老年期心理特点: 1、感知衰退:随着年龄增长,感知觉的适应性变化最明显。表现为视力明显减退,出现所谓的“老花眼”;听力下降,尤以70岁以后明显;味觉、嗅觉、皮肤觉在60岁以后都有明显下降; 2.记忆衰退:记忆力下降表现为记忆广度、机械识记,再认和回忆等均减退。 3.思维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组织质量和脑细胞数减少,萎缩,思维迟缓迟钝。 4.智力变化:受许多因素如教育水平、某些生活经历、生活环境等影响,智力也不同程度下降。 5、情绪情感变化:老年人由社会人变成自由人,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短期内可能不适应,情绪易变而不一定外露,随之而带来情绪上的变化,表现为消沉、郁闷、烦躁等。 6、人格行为变化:不安全感主要表现在身体健康,经济保障两方面。由于权势的失落而诱发的孤独感;由于子女关心照顾的较少,或失去配偶等因素而导致的孤独和苦楚。适应性差对周围环境的态度和方式趋于被动,依恋已有的习惯对新环境很难适应,拘泥刻板,速度减退,趋于保守,会产生多疑、依赖、易激动的情况。 三.老年人性格特征 性格是一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对周围事物和对整个生活环境所抱的态度和

老年期生理变化及特征

老年期生理变化及特征 关键字:生理变化 (一)生理性衰老的主要表现 1.人体结构成分的衰老变化 (1)水分减少60岁以上老年人全身含水量男性为51.5%(正常为60%),(细胞内含水量由42%降至35%),女性为42%-45.5%(正常为50%),所以老年人用发汗退烧药要注意发生脱水。 (2)脂肪增多随着年龄的增长,新陈代谢逐渐减慢,耗热量逐渐降低,因而食入热量常高于耗消耗量,所余热量即转化为脂肪而储积,使脂肪组织的比例逐渐增加,身体逐渐肥胖。人体脂含量与水含量呈反比,脂肪含量与血总胆固醇含量呈平行关系,因此血脂随增龄而上升。 (3)细胞数减少,器官及体重减轻。细胞减少随增龄而渐加剧。75岁老人组织细胞减少约30%,由于老年人细胞萎缩,死亡及水分减少等,致使人体各器官重量和体重减轻,其中以肌肉、性腺、脾、肾等减重更为明显,细胞萎缩最明显的是肌肉,肌肉弹性降低、力量减弱、易疲劳。老年人肌腱、韧带萎缩僵硬,致使动作缓慢,反应迟钝。 (4)器官功能下降。主要表现在各器官的储备能力减少,适应能力降低和抵抗能力减退等。 2.老化性代谢(三大代谢平衡失调) 在代谢上,青年期的特点是进行性,同化性和合成性,而老

年期的特点则是退行性、异化性和分解性,这种倾向通常在衰老症状出现前就已开始了。 (1)糖代谢的变化,老年人糖代谢功能下降,有患糖尿病的倾向。研究证明,50岁以上糖代谢异常者占16%,70岁以上异常者占25%。 (2)脂代谢的变化随机体的老化,不饱和脂肪酸形成的脂质过氧化物易积聚,后者极易产生自由基,血清脂蛋白也是自由基的来源,随年龄的增长,血中脂质明显增加,易患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及脑血病。 (3)蛋白质代谢的变化蛋白质代谢的衰老变化是人体生理功能衰退的重要物质基础,随增龄血清白蛋白含量降低,总球蛋白增高,而且蛋白质分子可随增龄而形成大而不活跃的分子,蓄积于细胞中,致使细胞活力降低,功能下降。老年人蛋白质代谢分解大于合成,消化、吸收功能减退。随年龄的增长,各种蛋白质的量和质趋于降低。蛋白质轻度缺乏时,可出现易疲劳、体重减轻、抵抗力降低等症状。严重缺乏时则可引致营养不良性水肿、低蛋白血症及肝、肾功能降低等。但老年人长期过量的高蛋白饮食,可增加功能已减退的肝、肾等器官的负担。随增龄,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易发生翻译差错,导致细胞的衰老与死亡。 (4)无机物代谢的变化老年人细胞膜通透功能减退,离子交换能力低下,最显著的无机物异常代谢表现为骨关节性,尤以骨质疏松为甚。

老年人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变化

老年人各系统生理功能的变化 转抄于《老年护理》 、感觉系统 (一)皮肤 皮肤老化导致皮肤萎缩、弹性差、损伤代谢和修复能力减弱,皮肤变薄, 真皮表皮连接变平,对剪切力的承受差,易受机械、物理、化学等刺激而损伤, 长期卧床老人易出现压疮,去除胶布辅料时也可能导致损伤而出血。皮下脂肪 少,感受外界环境的细胞数减少,体温调节功能下降,对冷、热、痛、触觉等 反应迟钝,特别是下肢。皮肤腺萎缩,皮肤分泌减少或成分改变,使皮肤表面 干燥、粗糙、无光泽,皮肤排泄功能和体温调节功能降低。 (二)眼和视觉 随着老化,眼部肌肉弹性减弱,眼眶周围脂肪减少,老年人可出现眼睑 皮肤松弛,上眼睑下垂,下眼睑可能发生脂肪袋装膨出及眼袋。泪腺、杯状细 胞功能下降,眼泪产生减少,但是眼睛流泪现象并不少,主要因为组织萎缩导 致泪点的移位和较少的有效排出。 角膜的直径轻度变小或呈扁平化,使角膜的屈光率减退引起远视及散光。 角膜表 面的微绒毛显著减少,导致角膜干燥及角膜透明度减低。 60岁以 后会在角膜边缘基质层因胆固醇酯、胆固醇、中性脂肪的沉积而形成一 圈灰白色环状,称“老年人环”。 晶状体老化调节功能逐渐减退,可出现“老视”。晶状体弹性降低和睫 状肌的聚焦功能减弱,视近物能力下降,出现远视,即“老花眼”。晶 状体中非水溶性蛋白增多而出现晶状体浑浊,使晶状体的透光度减弱, 增加了老年白内障的发病率。晶状体悬韧带张力降低,使晶状体前移, 有可能使前房角关闭,影响房水回流,导致眼压增高,。病理性眼压增 高可引起视神经损伤和视力障碍,发生青光眼。 玻璃体的老化主要表现为液化和玻璃体后脱离。随年龄增长,玻璃体液 化区不断扩大。玻璃体后脱离可引起视网膜剥离,同时玻璃体因衰老而 失水,色泽改变,包涵体增多,可引起“飞蚊症”。 视网膜的老化主要是视网膜周边带变薄,出现老年性黄斑变性。另外, 视网膜血 管狭窄、硬化,甚至闭塞,色素上皮层细胞及其细胞内黑色素 减少,脂褐质增多,使视力显著下降。由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变薄和玻 璃体的牵引,增加了老年人视网膜玻璃的危险。 由于老年期瞳孔括约肌的张力相对增强,瞳孔缩小,视野变窄。老年人 对光照条件的改变适应较慢,主要由于瞳孔僵硬、晶状体不透明,光色 素合成变慢,在低光条件下适应减弱,由明到暗时感觉视物困难,并可 能述说视物不明亮。同时,晶状体的改变增强了光散射,使老年人对强 光特别敏感,到室外时往往感觉特别耀眼。 (1) (4)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

总的来说,老年人科学饮食特点是营养既应全面,又要合理,还要注意食物质量和饮食卫生习惯。具体说,有以下几点: (1)食物要全面:保持多样化,不要偏食,五谷杂粮、畜禽蛋乳、水陆菜蔬、干鲜果品、鱼贝虾蟹、山珍海味等都要吃。不要因为有高血压、冠心病,就“谈荤色变”,患这两种病的老人,瘦肉、牛奶可以吃,豆类更宜多吃。否则会因营养不良而身体消瘦,抵抗力减退,反而对身体健康不利。 (2)饮食宜清淡:由于老年人味觉减退,因此特别喜欢吃味浓油腻和油炸的食物,但这类食物不易消化,应该节制。中医认为,过食肥甘厚味,容易助湿生痰,甚至化热为毒,所以应以“清淡饮食”为主。以谷为养,果菜为充,肉类益之,既可满足各种营养素的供应,又可保持大便通畅。但清淡不等于吃素。 (3)饮食有节:老年人胃肠道适应能力较差,应避免暴饮暴食。暴饮暴食会使运化功能失常,气血郁滞,食物腐败,从而引起腹胀、泄泻、嗳气等症状,甚至因发生急性胃扩张或诱发心肌梗塞而死亡。曾有一高龄老人,当他152岁时,因饮食过度而死,他的尸体曾被著名的解剖生理学家哈维氏所解剖,发现他的各器官的衰老现象还不明显,如不暴食还不致死亡。(4)饭菜宜软烂:老年人因牙齿磨损、松动或脱落,咀嚼能力降低,各种消化酶分泌减少,消化能力差,因此应该把食物切碎煮烂,肉可以做成肉糜,蔬菜宜用嫩叶。烹调多采用焖、炖、蒸、氽等方法,少用煎炸油腻食品及刺激性调味品。同时还要注意荤素搭配,干稀相得,色香味俱好,以增进食欲,促进消化。 (5)要少食多餐:老年人肝脏合成糖元的能力降低,糖元储备较少,对低血糖耐受力较差,容易感到饥饿和头晕。因此,在睡前、起床后或二餐间老年人可适当吃少许食物作为点心。一般每日可安排五餐,每餐的量不宜太多,餐间不吃零食,特别是甜食,以免影响食欲,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6)温度要适宜:由于老年人唾液分泌减少,口腔粘膜抵抗力下降,所以,不宜进过热的食物,据认为进食过热饮食,是引起食道癌的原因之一。相反,进过冷饮食,容易损伤胃气,所谓“生冷伤脾,硬物难化”是有道理的。 (7)食物要新鲜:对于已腐败、变质的鱼肉食品,已腐烂的水果,酸败的油脂,霉变的花生、谷豆,隔夜的剩饭菜等,都不宜食用,以免引起食物中毒或诱发癌症。 (8)要多吃果菜:老年人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给。其中果胶和纤维素有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它可防止粪便在肠内滞留,对预防便秘和肠道肿瘤的发生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时,老年人吃海带、紫菜等海生植物食品,对防止动脉硬化,减少脑血管疾病发生意外有一定的作用。 (9)水分要充足:给老年人常做些汤、羹、菜泥之类的菜吃,既补充了水分,又有利于消化。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各种器官的生理功能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尤其是消化和代谢功能,直接影响人体的营养状况,如牙齿脱落、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道蠕动缓慢,使机体营养成分吸收利用下降。如何加强老年保健、延缓衰老进程、防治各种老年常见病,达到健康长寿和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已成为医学界大力研究的重要课题。老年营养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合理的营养有助于延缓衰老,而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紊乱则有可能加速衰老的进程。因此,从营养学的角度探讨衰老的机制和生理变化,研究老年期的营养需要及合理膳食十分重要。 1 老年人的生理代谢特点 1.1 代谢功能降低 一是基础代谢降低。与中年人相比大约降低15%~20%。这与代谢速率减慢、代谢量减少有关。二是合成代谢降低,分解代谢增高。合成与分解代谢失去平衡,引起细胞功能下降。1.2 机体成分改变 体内脂肪组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而脂肪以外的组织(lean body mass)则随年龄增长而减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人到了40岁以后,机体形态和机能逐渐出现衰老现象,通常认为45~65岁为初老期,65岁以上为老年期。老年人,在身体形态和机能方面均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主要表现在:①机体组成成分中代谢不活跃的部分比重增加,比如65岁与20岁相比,体脂多出部分可达体重的10~20%;而细胞内水分却随年龄增长呈减少趋势,造成细胞内液量减少,并导致细胞数量减少,出现脏器萎缩。②器官机能减退,尤其是消化吸收、代谢功能、排泄功能及循环功能减退,如不适当加以调整,将会进一步促进衰老过程的发展。 (一)老年人消化功能的改变 1.老年人因牙周病、龋齿、牙齿的萎缩性变化,而出现牙齿脱落或明显的磨损,以致影响对食物的咀嚼和消化。 2.舌乳头上的味蕾数目减少,使味觉和嗅觉降低,以致影响食欲。每个舌乳头含味蕾平均数,儿童为248个,75岁以上老人减少至30~40个,其中大部分人并出现味觉、嗅觉异常。 3.粘膜萎缩、运动功能减退。年逾60岁者,其中50%可发生胃粘膜萎缩性变化,胃粘膜变薄、肌纤维萎缩,胃排空时间延长,消化道运动能力降低,尤其是肠蠕动减弱易导致消化不良及便秘。 4.消化腺体萎缩,消化液分泌量减少,消化能力下降。 口腔腺体萎缩使唾液分泌减少,唾液稀薄、淀粉酶含量降低; 胃液量和胃酸度下降,胃蛋白酶不足,不仅影响食物消化,也是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之一;胰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分泌减少、活性下降,对食物消化能力明显减退。 5.胰岛素分泌减少,对葡萄糖的耐量减退。肝细胞数目减少、纤维组织增多,故解毒能力和合成蛋白的能力下降,致使血浆白蛋白减少,而球蛋白相对增加,进而影响血浆胶体渗透压,导致组织液的生成及回流障碍,易出现浮肿。 (二)神经组织功能的改变 1.神经细胞数量逐渐减少,脑重减轻。据估计脑细胞数自30岁以后呈减少趋势,60岁以上减少尤其显著,到75岁以上时可降至年青时的60%左右。 2.脑血管硬化,脑血流阻力加大,氧及营养素的利用率下降,致使脑功能逐渐衰退并出现某些神经系统症状,如记忆力减退,健忘,失眠,甚至产生情绪变化及某些精神症状。 (三)心血管功能的改变 1.心脏生理性老化主要表现在心肌萎缩,发生纤维样变化,使心肌硬化及心内膜硬化,导致心脏泵效率下降,使每分钟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心脏冠状动脉的生理性和病理性硬化,使心肌本身血流减少,耗氧量下降,对心功能产生进一步影响,甚至出现心绞痛等心肌供血不足的临床症状。 2.血管也会随着年龄增长发生一系列变化。50岁以后血管壁生理性硬化渐趋明显,管壁弹性减退,而且许多老年人伴有血管壁脂质沉积,使血管壁弹性更趋下降、脆性增加。结果使老年人血管对血压的调节作用下降,血管外周阻力增大,使老年人血压常常升高;脏器组织中毛细血管的有效数量减少及阻力增大,使组织血流量减少,易发生组织器官的营养障碍;血管脆性增加,血流速度减慢,使老年人发生心血管意外的机会明显增加,如脑溢血、脑血栓等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年青人。 (四)呼吸功能的改变

老年人生理功能的变化

老年人生理功能的变化:(一)心血管系统 1.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的程度逐渐加重,动脉血管管壁变硬,弹性降低,使周围血管阻力增加;2.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对血压的调节功能差;3.冠状动脉血管粥样硬化,血管腔变窄,斑块易破溃脱落;4.老年人心输出量较年轻人平均减少30%~40%,窦房结内的自律细胞减少。因此,老年人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心肌梗塞、心跳过慢、早搏、心房颤动及传导功能障碍等健康问题。(二)呼吸系统 1.胸廓弹性降低及胸壁顺应性降低,胸式呼吸减弱,腹式呼吸相对增强;2.呼吸肌、隔肌以及韧带萎缩,肋软骨钙化,使肺及气管的弹性降低,呼吸功能减退;3.肺泡弹性下降,肺活量相应减少;反射性咳嗽功能下降,气管分泌物不易排出。因此,老年人易发生肺部感染、肺气肿、阻塞性肺病等健康问题,严重者发生呼吸衰竭。(三)消化系统 1.发生牙周炎和龋齿的机会增多,牙齿易脱落;2.口腔粘膜萎缩,唾液减少,味蕾萎缩;3.支配吞咽的神经和肌肉功能减退;4.胃、肠蠕动减慢,胃排空延缓。因此,老年人易出现食欲减退、误吸、消化不良、便秘等健康问题。(四)泌尿系统 1.肾脏逐渐萎缩,肾血管硬化,管腔缩小,致使肾血流量减少;2.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管吸收功能减退,对水电解质调节功能降低;3.膀胱容量减少,排尿收缩能力减弱,膀胱残余尿量增多。因此,老年人易发生脱水、钠储留,从而导致心力衰竭及肺水肿;还易出现夜尿、尿急、尿频甚至尿失禁等健康问题。(五)神经系统 1.颅内某些中枢神经递质减少; 2.脑血流量及脑耗氧量逐渐减少; 3.儿茶酚胶含量减少。因此,老年人易出现记忆和认识功能减退、睡眠欠佳、抑郁、表情淡漠、动作缓慢等症状和体征。(六)内分泌系统1.对胰岛素反应能力降低,。或对释放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2.甲状腺功能降低;3.性腺功能降低:因此,老年人易患糖尿病、骨质疏松等病症,并易出现皮肤干燥、心率减慢、倦怠等现象。(七)感官系统 1.皮肤皮下脂肪减少,汗腺减少,皮下毛细血管减少。因此,老年人对冷、热、痛的感觉迟钝,易出现皮肤损伤,且愈合能力差。 2.视觉眼睑下垂,泪液分泌减少;眼底血管硬化,视网膜变薄。因此,老年人易出现老花眼、青光眼、白内障及视网膜病变等症状。 3.听觉耳蜗和听神经的变性易导致老年人神经性耳聋。 4.味觉和嗅觉口腔粘膜萎缩、唾液减少及味蕾萎缩易导致老年人食欲减退。(八)运动系统 1.骨骼中有机物质含量逐渐减少,骨小梁数目减少,骨皮质变薄;2.肌纤维逐渐萎缩,肌力减退,弹性变差;因此老年人易发生骨质疏松及骨折,还易出现肌疲劳和腰酸腿疼等症状。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导读:人到了40岁以后,机体形态和机能逐渐出现衰老现象,通常认为45~65岁为初老期,65岁以上为老年期。…… 老年人,在身体形态和机能方面均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主要表现在:①机体组成成分中代谢不活跃的部分比重增加,比如65岁 与20岁相比,体脂多出部分可达体重的10~20%;而细胞内水分却随年龄增长呈减少趋势,造成细胞内液量减少,并导致细胞数量减少,出现脏器萎缩。②器官机能减退,尤其是消化吸收、代谢功能、排泄功能及循环功能减退,如不适当加以调整,将会进一步促进衰老过程的发展。 (一)老年人消化功能的改变 1.老年人因牙周病、龋齿、牙齿的萎缩性变化,而出现牙齿脱 落或明显的磨损,以致影响对食物的咀嚼和消化。 2.舌乳头上的味蕾数目减少,使味觉和嗅觉降低,以致影响食欲。每个舌乳头含味蕾平均数,儿童为248个,75岁以上老人 减少至30~40个,其中大部分人并出现味觉、嗅觉异常。 3.粘膜萎缩、运动功能减退。年逾60岁者,其中50%可发生 胃粘膜萎缩性变化,胃粘膜变薄、肌纤维萎缩,胃排空时间延长,消化道运动能力降低,尤其是肠蠕动减弱易导致消化不良及便秘。4.消化腺体萎缩,消化液分泌量减少,消化能力下降。 口腔腺体萎缩使唾液分泌减少,唾液稀薄、淀粉酶含量降低;

胃液量和胃酸度下降,胃蛋白酶不足,不仅影响食物消化,也是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之一;胰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分泌减少、活性下降,对食物消化能力明显减退。 5.胰岛素分泌减少,对葡萄糖的耐量减退。肝细胞数目减少、纤维组织增多,故解毒能力和合成蛋白的能力下降,致使血浆白蛋白减少,而球蛋白相对增加,进而影响血浆胶体渗透压,导致组织液的生成及回流障碍,易出现浮肿。 (二)神经组织功能的改变 1.神经细胞数量逐渐减少,脑重减轻。据估计脑细胞数自30岁以后呈减少趋势,60岁以上减少尤其显著,到75岁以上时可降至年青时的60%左右。 2.脑血管硬化,脑血流阻力加大,氧及营养素的利用率下降,致使脑功能逐渐衰退并出现某些神经系统症状,如记忆力减退,健忘,失眠,甚至产生情绪变化及某些精神症状。 (三)心血管功能的改变 1.心脏生理性老化主要表现在心肌萎缩,发生纤维样变化,使心肌硬化及心内膜硬化,导致心脏泵效率下降,使每分钟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心脏冠状动脉的生理性和病理性硬化,使心肌本身血流减少,耗氧量下降,对心功能产生进一步影响,甚至出现心绞痛等心肌供血不足的临床症状。 2.血管也会随着年龄增长发生一系列变化。50岁以后血管壁生理性硬化渐趋明显,管壁弹性减退,而且许多老年人伴有血管壁

老年病人病理生理改变的特点

一.: A心血管系统 1.动脉硬化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致使脉压波沿血管系统传导速度加快,并且提早从外周反射回来。致使老年病人心脏舒张功能降低和收缩压(和脉压)升高,进而导致心室肥厚和射血时间延长。 2.心肌松驰减慢和心室肥厚引起心脏舒张期充盈延迟和舒张功能不全。 3.静脉血管容积缩小使捶缓冲失血“血容量储备”能力降低。 4.压力感受器反射性减弱: 如有容量、体位、麻醉深度变化或区域麻醉所引起的交感神经阻滞,常发生低血压。 5.老年人的最大心率反应随着年龄而降低、每搏量无明显变化。 6.老年人最大氧耗量由于动静-静脉氧分压差和心排血量的下降而下降。 B.呼吸系统 1.老年人肺的弹性回缩力进行性下降,肺顺应性降低。残气量、闭合气量和功能残气量渐进性增加而肺活量和1秒用力呼气量逐渐降低。进行性的通气/血流比值失调,动脉血氧分压随年龄增长而降低。解剖无效腔增加,气体弥散能力下降。 2.随年龄增加胸壁的僵硬程度亦渐增加,呼吸肌群逐渐萎缩。 3.老年人对低氧和高碳酸血症的通气反应降低。 4.老年人保护性气道反射能力下降,增加误吸风险。 C中枢神经系统 1.老年人神经元数量的进行性减少,神经递质的活性降低,对麻醉药的需求量减少。

2.一般而言,老年人大脑对血压、二氧化碳及氧反应自主调节功能仍保持正常。 D肾脏 1.随着年龄的增加,肌酐清除率逐渐降低,但血肌酐却仍然保持平稳,这是由于从骨骼肌中产生的肌酐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相应减少所致。因此,对于老年人来说,血肌酐不能完全准确地预测肾功能。 2.随着肾皮质萎缩和肾小球硬化,老年人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均降低。 3.用于调整水、电解质失衡,血容量变化的肾脏储备功能降低。 4.老年人的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导致药物经肾脏的消除半衰期延长。 E.肝脏 1.肝脏组织和肝血流随着衰老而减少,致肝脏对药物的清除能力降低。 2.细胞血素P450活性随着年龄的增加而病弱。 3.Ⅰ相反应(氧化和还原)和Ⅱ相反应(结合)能力下降。 F.身体组成和体温调节 1.老年人骨骼肌萎缩、脂肪组织增加,基础代谢率和体热的产生随之减少。 2.由于体温调节中枢敏感降低,以及身体组成成份的变化尤其是肌肉组织的减少,老年人易发生低体温。 3.老年人肌肉组织和体液总量减少、脂肪含量增加,致使水溶性药物的分布容积减少,而脂溶性药物的分布容积增加。 二.xx芬太尼的药理机制? 1.外周神经阿片受体。 2.与位于脊髓背角胶质(第二层)感觉神经上的阿片受体结合,抑制P物质释放,从而阻止疼痛传入脑内。

最新护理资格知识:老年人生理功能变化引起的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1.下列哪项是老年人生理功能变化引起的: ( A ) A.老视 B.高血压 C.糖尿病 D.冠心病 2.以下哪种沟通技巧的运用可使对方有较多的控制权: ( C ) A.沉默 B.核实所听内容 C.开放式提问 D.封闭式提问 3.癫痫持续状态时确保病人安全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 B ) A.取头低位或平卧头侧位 B.发作时按压肢体,防止乱动 C.放置牙垫,防止舌咬伤 D.放置床档,以防坠床 4.对截瘫患者的护理不包括 ( B ) A.保持肢体功能位置 B.保护角膜 C.防止泌尿系感染 D.勤翻身防止压疮形成 E.保持大小便通畅 5.下列哪种药不属于器官移植常用的免疫抑制药 ( A ) A.乳酸林格液 B.环孢素 C.肾上腺皮质激素 D.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E.环磷酰胺 6.细菌不进入血液,只有其产生的毒素进入血液,引起全身症状,称为 ( C ) A.菌血症 B.败血症 C.毒血症 D.脓毒血症 E.病毒血症 7.口腔真菌感染时,漱口液应选择 ( B ) A.1%~2%龙胆紫 B.1%~3%碳酸氢钠溶液 C.0.1%利凡诺溶液 D.0.02%呋喃西林 E.朵贝液 8.目前引起输血后肝炎的主要肝炎病毒为 ( C ) A.甲性肝炎病毒 B.乙型肝炎病毒 C.丙型肝炎病毒 D.戊型肝炎病毒

E.庚型肝炎病毒 9.痛风最易累及的关节是: ( C ) A.膝关节 B.肘关节 C.第一跖趾关节 D.踝关节 10.急性胰腺炎最基本的治疗措施是: ( C ) A.抗生素 B.手术治疗 C.禁食补液 D.糖皮质激素 11.物理降温后半小时测得的体温记录应 ( B ) A.在降温前的同一纵格内用红点红虚线表示 B.在降温前的同一纵格内用红圈红虚线表示 C.在降温前的同一纵格内用蓝点蓝圈表示 D.在降温前的下一纵格用蓝圈蓝虚线表示 E.在降温前的下一纵格用蓝圈红虚线表示 12.以下哪项为最轻程度的意识障碍: ( A ) A.嗜睡 B.意识模糊 C.昏睡 D.昏迷 13.狭义的牙周病是指: ( D ) A.发生于牙周组织的牙龈病 B.发生于牙周组织的牙周炎 C.造成牙齿支持组织破坏的牙龈病 D.造成牙齿支持组织破坏的牙周炎 14.低蛋白膳食病人每天蛋白质摄入量为: ( D ) A. 15.呕血患者的饮食应该是 ( D ) A.软食 B.冷流质 C.普食 D.暂禁食 E.半量流质 16.器官移植病房的消毒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C ) A.每8小时用0.5%过氧乙酸擦拭 B.每天用电子消毒器照射3次 C.每次电子消毒器照射2小时 D.患者所用的被:服需高压灭菌 E.保持室内干燥 17.病人自主性是指: ( C ) A.病人合乎理性的决定和行动 B.病人在治疗上的自我决定

老年人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变化

老年人各系统生理功能的变化 --转抄于《老年护理》 一、感觉系统 (一)皮肤 皮肤老化导致皮肤萎缩、弹性差、损伤代谢和修复能力减弱,皮肤变薄,真皮表皮连接变平,对剪切力的承受差,易受机械、物理、化学等刺激而损伤,长期卧床老人易出现压疮,去除胶布辅料时也可能导致损伤而出血。皮下脂肪少,感受外界环境的细胞数减少,体温调节功能下降,对冷、热、痛、触觉等反应迟钝,特别是下肢。皮肤腺萎缩,皮肤分泌减少或成分改变,使皮肤表面干燥、粗糙、无光泽,皮肤排泄功能和体温调节功能降低。 (二)眼和视觉 随着老化,眼部肌肉弹性减弱,眼眶周围脂肪减少,老年人可出现眼睑皮肤松弛,上眼睑下垂,下眼睑可能发生脂肪袋装膨出及眼袋。泪腺、杯状细胞功能下降,眼泪产生减少,但是眼睛流泪现象并不少,主要因为组织萎缩导致泪点的移位和较少的有效排出。 (1)角膜的直径轻度变小或呈扁平化,使角膜的屈光率减退引起远视及散光。角膜表面的微绒毛显著减少,导致角膜干燥及角膜透明度减低。60岁以后会在角膜边缘基质层因胆固醇酯、胆固醇、中性脂肪的沉积而形成一圈灰白色环状,称“老年人环”。 (2)晶状体老化调节功能逐渐减退,可出现“老视”。晶状体弹性降低和睫状肌的聚焦功能减弱,视近物能力下降,出现远视,即 “老花眼”。晶状体中非水溶性蛋白增多而出现晶状体浑浊,使晶状体的透光度减弱,增加了老年白内障的发病率。晶状体悬韧带张力降低,使晶状体前移,有可能使前房角关闭,影响房水回流,导致眼压增 高,。病理性眼压增高可引起视神经损伤和视力障碍,发生青光眼。 (3)玻璃体的老化主要表现为液化和玻璃体后脱离。随年龄增长,玻璃体液化区不断扩大。玻璃体后脱离可引起视网膜剥离,同时玻璃体因衰老而失水,色泽改变,包涵体增多,可引起“飞蚊症”。 (4)视网膜的老化主要是视网膜周边带变薄,出现老年性黄斑变性。另外,视网膜血管狭窄、硬化,甚至闭塞,色素上皮层细胞及其细胞内黑色素减少,脂褐质增多,使视力显著下降。由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变薄和玻璃体的牵引,增加了老年人视网膜玻璃的危险。 (5)由于老年期瞳孔括约肌的张力相对增强,瞳孔缩小,视野变窄。老年人对光照条件的改变适应较慢,主要由于瞳孔僵硬、晶状体不透明,光色素合成变慢,在低光条件下适应减弱,由明到暗时感觉视物困难,并可能述说视物不明亮。同时,晶状体的改变增强了光散射,使老年人对强光特别敏感,到室外时往往感觉特别耀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