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英语专题二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第一讲(上)

小学英语专题二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第一讲(上)

小学英语专题二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第一讲(上)
小学英语专题二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第一讲(上)

小学英语专题二: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第一讲(上)

[专题介绍]

主持人: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来自北京市崇文区教育研修学院,是小学研修部的主任兼英语教研员。非常高兴主持今天的研修活动,欢迎老师们参加今天的研修活动。这次研修活动是新课程国家级远程研修小学英语学科的研修活动。本期研修活动的主题是小学英语故事教学。

在今天的活动当中我们将围绕小学英语故事教学展开以下内容的研讨活动。

这些问题是: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意义是什么?开展故事教学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是什么?在实施故事教学的时应该注意什么?如何在故事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故事教学与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哪些关系等等。也许老师们还有些其他的问题,欢迎老师们登录我们的网站与我们的学科专家进行网上交流。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请到了两位专家,他们是新课程国家级远程研修英语课程团队的首席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院长、英语课程标准核心组成员、程晓堂教授。另外一位是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英语教研员沈玲娣老师。

介绍认识了两位专家之后我们就开始下面的讨论了。首先想提出一个问题,对于小学开展英语的故事教学对小学英语教学有哪些意义呢?我们首先欢迎程晓堂教授

就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意义做一个简洁介绍。

程教授:

各位老师,我首先对小学英语教学中采用故事或者说通过故事进行英语教学,它的意义做一个简单地介绍。英语课程标准倡导小学阶段英语教学,它的目标首先是培养学生的兴趣。首先在语音、听力、口语等方面打一个基本的基础。那么为什么要建议在小学阶段采用故事教学呢?我想这有几个理由。

第一,故事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有语境的语言素材。大家都知道,学外语最好是采用有意义的有语境的语言素材,这样便于学生理解语言的意义、理解语言运用的具体情况。也就是说我们孩子们在学一句话或者学一个单词的时候,如果脱离语境的话恐怕难以理解,另外即便理解这些词或者是句子的意思,他们也不知道这些词和句子将来具体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所以如果我们采用故事教学的话至少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语言的意义以及语言具体的使用的情况。

第二,故事是小孩子感兴趣的学习材料。那么我们从小到大对故事都感兴趣,大人对故事都感兴趣,小孩子就更感兴趣了。因为故事有情节。现在很多小学英语教材里面故事,虽然有一些故事比较简单,但是还是有一些情节的。另外有的教材编的故事非常有趣,这样小学生在学英语过程中,如果能够通过故事来学英语,我想能够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另外一点,我们知道小学生,特别是中国的小学生学英语需要大量的接触各种各样的语言素材。由于我们中国学生学外语这种自然的学习环境还不是特别理想,所以需要大量的接触英语。那么接触英语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阅读。所以我们在小学阶段,即便是低段我们也安排一些小故事,让学生来阅读、来表演,这样能够通过学习故事、表演故事,能够有更多语言输入。

那么基于以上几个原因,我们认为小学阶段建议在不同的教学环节采用故事教学。有的老师可能觉得小学生英语水平不是很高,那么故事能不能读得懂?能不能讲?能不能表演?实际上,我们认为是可以的。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一个是我们说的故事并不一定是一个非常完整的、语言比较难的故事,很可能就是几个人的一个活动。有一些对话可能是一个故事,故事也可能是一段完整的叙述性的文字。另外不同

年龄段、不同年级,比如说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一直到六年级故事会有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难度。所以我们这里说的故事是一个广义的故事。

另外一点,就是我们对于学生讲故事、读故事和表演故事的要求,应该是要灵活把握的。比如说我们倡导在低年级就有讲故事的环节。那么这个讲故事,我们讲的不是说老师把故事完完整整地给学生讲,而是老师和学生一起来根据图片的提示、根据我们提供的音像材料来理解故事,或者说描述故事,这也叫讲故事。所以我们说讲故事也是能做得到的。再就是表演故事,表演故事其实最简单。表演几个动作也是表演故事,把一个故事几个环节用一些手势、用一些表情表演也是一种表演故事。当然如果是用语言表演,故事表演就更充分一些。

我们首先讲故事教学的意义,另外我们认为故事教学在小学阶段是可行的。那么具体怎么做,具体怎么操作,我们后面的讨论还要进一步的深入。

主持人:谢谢程老师。

刚才程老师在介绍故事教学意义的时候,也谈到了小学英语的故事教学,他所指的广义上的故事教学侧重指我们教材当中所呈现的故事的内容上是比较丰富多彩的,有的是童话故事,有的内容就是结合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交流的语言。这些在我们的教材上都是有所体现的。在新课程实施以来,老师围绕我们教材当中呈现的这种大量的故事进行了很多有意义的实践。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教材所呈现的这些故事都有哪些特点。

PPT呈现教材

通过看这些教材,老师们一定看到了教材所呈现的故事方式基本上是有两种。一种是将故事体裁的内容呈现在各单元教学之首,在单元教学开始的时候用图文结合的形式,用小故事来呈现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而另一种是将一篇有趣的故事放在各单元结束的部分,

作为这一个单元的巩固和补充,通过这种巩固和补充来帮助学生内化新知识点,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和初步的阅读能力。为了便于研讨,我们暂且将故事呈现教学内容,即将故事呈现新教学内容的这种方式称之为基于故事的教学,而另一种将故事作为巩固补充教学之用的形式称之为故事阅读教学。

今天的研讨活动中,我们首先重点来研讨基于故事的教学。基于故事的教学,我再解释一下,也就是说,当教材呈现在老师面前的时候,映入老师和学生眼帘的首先是一篇完整的故事,用故事来呈现本单元所学习的这些主要语言内容。那基于故事的教学所呈现的这些故事有些什么特点,为什么用这一种形式来呈现,教材用这种形式呈现的意图是什么呢?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我想老师们也有这样的一些疑问,那我们接着再有请程晓堂教授对此进行一个说明

程教授:

两种故事教学的方式实际上就是,第一种方式把故事放在每一单元的前面,作为一个单元学习的开始,在单元后面所有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是围绕故事来开展的;第二种方式

是把故事放在一个单元的后面,作为复习巩固提高的一种素材,或者叫做一种阅读学习的材料,来给学生提供一个进一步学习的机会。

我们今天首先研讨的第一种方式就是基于故事教学。也就是说,我们首先给学生提供一个故事,然后学生在理解故事的情况下再开展其他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有几个问题需要回答,刚才王建平老师也提到了故事的特点,安排故事教学的意图,以及故事教学需要达到的要求。

首先故事应该有情节。故事就是一件事情,那么没有情节就不称为故事。我们有的教材

可能就有几幅插图,有那么两个对话,这个还不能称为故事。至少它没有情节,也没有真实的语境,所以这个不算所以我们现在说的基于故事的教学。比如说有一系列图

片,就是由连环画构成的这么一个连串的事件,中间有一些故事中人物讲的话,就是speech barber,另外可能有的教材,就是把故事内容做一个描述。所以要有情节。

第二是要有语境。实际上语境是故事最重要的部分,但是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很多教材从教材本身设计来看它有插图,插图里面有少量的对话,故事语境怎么体现,实际上这个语境是通过这个插图来反映的。比如说有一套教材,它就是每个单元的前两页全部是连环画

,连环画里面有人物的对话,但是这个对话本身并不是故事的唯一,也并不是故事的主要部分,而这个故事大部分内容比如说它的语境是通过这个图画来呈现的,所以一定要有这个语境,而且这个语境要相对真实、还要相对的完整。

第三个特点是要有趣味性。我们过去有一些教材里的故事就是简单的一个环节,比如说早上起床然后去上学、上课等等,这也可以称为故事。但是这一类故事缺乏趣味性,孩子们不一定特别喜欢看,所以我们现在说基于故事教学主张是更有趣味性的故事。比如说这个故事发生过程中有一些surprise的环节,或者在故事结尾让人感觉到有一些意外、或者故事初衷还有一些插曲等等,总之它有一些趣味性。

第四个特点,就是这些故事要涵概或者要包括我们这个单元重点学习的内容,或者我们叫语言点。我不太喜欢用语言点这个词,就是说语言点给人的印象就是说这一课就要学这些词或者是句型,实际上应该是学语言。就是这个单元重点学习的语言内容,包括单词、包括语法、还有日常教学用语、还有一些其他的语用方面的知识,所以这也是故事的特点。

当然整体来讲,故事难度要适合学生的水平,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问题是在一个单元中安排故事,它的意图是什么?大家知道外语教学强调一个输入和输出,这是重要的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之间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系,也就是先有输入

然后再有输出。对小学生来讲,他的输入主要应该来自于他阅读的故事,或者他听到的这些内容。所以我们在每一个单元前面,之所以安排这个故事就是为了提供输入。那么第二个重要的就是说故事因为它是有语境的、有情境的,这么一个真实语言素材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我们试图让学生学习或者掌握的语言现象。比如过去我们有这种做法,我们一个单元或者一课就单独的拿出一些单词,有的当然也给出一些图片还给出一些句型,然后就反复的学习这些单词、操练这些句型。但是这些恐怕不是特别适合小学生,我刚才已经提到过了,就是小学生学外语他要首先理解这个语言所发生的背景。这样他不仅能理解语言的意义,还能理解语言的使用的具体情况,所以先给学生一个故事,然后再围绕故事学习其中的重要的语言现象、训练重要的语言技能,就基于这么一个目的。

我们在一个单元的前面呈现故事,然后学习故事,这个时候对故事要掌握到什么程度,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很多老师经常问我们。第一,就是这个单元第一课时是故事,故事我要掌握到什么程度?故事中的词汇掌握到什么程度?对故事中的语法掌握到什么程度?对故事本身要熟悉到什么程度?要不要背诵故事?要不要讲故事、表演故事?我觉得这些问题提得很好,那么根据我个人的经验我认为如果是按照我们刚才说的设计意图,就是一个单元第一课以故事来呈现本单元的重点学习内容的话,我认

为这个对于掌握的程度要非常的注意把握。首先由于我刚才讲就是我们故事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语言素材,使学生在语音中理解重要语言现象的意义和用法,所以显然第一课是不要求学生对于故事,以及故事中所涵概的重要语言现象全部掌握,或者不需要他完全掌握。如果你第一阶段就完全掌握得话那后面的课几乎就没有意义了。这个当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个人的主张在第一课时或者在第一次接触故事的时候有几个要求把握的。第一要理解故事。理解故事包括理解故事中的人、物、环境以及人所做的事情,它前后的逻辑关系、以及人说话的意义,这些需要理解。那么这个理解当然也

不是百分之百的理解,应该说基本理解,当然完全理解是更好的。另外一点就是要对这个故事中

重点出现的语言现象,我们说的词汇句型,知道它所用的这个环境。举一个简单例子,如果说这个故事有那么一句话,比方说Hello,how are you!这么一个问候的话,学生就知道这个话是在什么情况下用的,这个不需要老师讲解都没有关系。因为学生通过看图片就知道谁和谁见面,谁和谁见面说的这一句话,也就是学生需要了解重点语言发生的背景或者是情境。还有一个要求,就是要求学生能够独立的去阅读故事,就是通过前面几个环节,比如说在老师带领下他已经能够理解故事了,能观察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情境以外,他现在能够独立去读故事。怎么读,就是看到课本中的文字,不一定是朗读,就是他能够看见文字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当然这个要求也并不低。那么老师们要根据自己的学生实际情况来考虑掌握的程度。还有一个要求是表演,当然这个要求是比较高的要求。我们并不是说所有的学生都需要能够表演故事,程度比较好的、故事比较简单的可以表演,另外表演的时候也并不是原原本本的按照教材中故事发生的情况和所使用的语言去表演,而是可以做一些改变,比如说可以简化,简化一个是把故事的情节简化,另外故事中的语言现象可以简化,还有可以鼓励学生

有一些灵活性的创造。他在表演故事的时候不是原原本本说教材中的话,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可以用自己的话。我们在有的地方表演故事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学生一人拿一本书,你念一句我念一句,这实际上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表演故事,实际上就是朗读故事中的内容,所以我们并不主张这么去做。那么老师们就比较担心一节课中学生好象都没有掌握,其实没有关系,因为我刚才反复强调第一阶段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个相对真实、完整、有意义的语言素材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为后面的学习做一个铺垫。

以上是关于故事教学的三个问题,就是它的特点,它的意图以及掌握的要求。

主持人:

在程老师的介绍当中,特别是对学习故事之后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做了一个重点说明。我记忆犹新的有这么几点,一个是理解故事;还有一个是能够独立读故事,条件可能还比较提倡大家去表演故事,在表演的故事当中可结合学生们自己的情况在给予新的补充.

我想程老师刚才也强调了对有些要求可能是第一课时能够达到的,但对于有的要求来讲

它是不是也是一个单元目标,最后学习完之后学生能够达到的。所以老师们在处理故事的时候也应当能够分清楚你第一课时的目标是什么,还有你在学习完这一个单元之后它的目标是什么。这个定位清楚之后,自己教学的针对性会更强一些。

第二点我印象比较深的就是在程老师介绍故事的时候,谈到了老师不要光想着这些语言点或者是需要这一单元学习的重点的语言内容,还有三个特点需要注意,就是故事的情节性,要有情节、要有语境、还要有趣味性。所以老师们在分析和用这个故事的时候要充分的挖掘这三点,它的情节、它的语境、它的趣味。很多老师在故事教学当中肯定也有很多思考希望老师们在挖掘教材的时候在这方面想得更多一些,挖掘得更透彻一些。

四川成都有一位老师叫陈力。这位老师在故事教学方面进行了很多尝试,下面我们就有请北京教科院基教研究中心的沈玲娣老师对这节课进行介绍。

课例介绍

沈老师:

下面我就成都陈力老师的这节课向大家做一个简要的介绍。这是一节一年级起点四年级上册的一个故事教学。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学习五个方位介词以及相应的功能句型是Where is it?It’s on the desk.这是单元的目标,那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故事教学,作为第一课时它的教学目标定为学生能够理解故事的大意,并在学习故事中感知这五个介词on,under,in,behind,in front of和句型Where is it?

的用法。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学生可以选择分角色朗读故事或者表演故事,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创编故事。

因为这一节课我没有和这位老师进行沟通,我们整体就是把这节课根据老师的课堂教学录像分为五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free talk活动;第二个环节是教师讲故事;第三个环节是学生自己读故事;第四个环节是学生和教师一起复习故事;第五个环节是按角色读故事或表演故事。

由于时间关系对这五个环节我是简单地介绍,对其中的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我给大家放一些片断向大家介绍。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free talk,free talk这个活动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活动。它的优点在于体现了语言运用的真实性,学生在交谈中学会与人交流,通过运用学习过的语言进行交流会使孩子们感受到语言的真实流畅和自然。由于教师选择的交谈内容往往与所要学的这个话题相关,所以free talk这个环节不失为课堂教学导入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在这节课上陈力老师通过与学生讨论What do you like?Who likes nuts?到老师说I likes nuts very much.告诉学生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a short story about nuts.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Where is it? Where is the nuts? 时间并不多,老师用了2分钟却激发起学生对这个故事的好奇心,使他们能够以极大的

兴趣来开始学习这个故事.

第二个环节,老师就进入了讲故事这个环节。老师采用的是逐图讲故事的方法,具体是通过一个个问题来引导学生观察图画,预测图画中人物会说些什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等等。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一下这个课例。

课例略

那么刚才我们看的这个片断是教师带着学生围绕着第一幅图在讲故事。教师不断地询问学生What can you see in this picture?学生陆续地说出来了I can see a big tree. I can see a bird, a snake, a frog等等。当学生说出这些词语的时候教师继续不断地问Where is it? Where is the snake? Where is the bird?并鼓励学生到前面show us,指着图说出他们看到的东西。因为这个时候学生他并不能够用这些方位介词很好的来表示出这个东西在哪。

我们看到老师鼓励学生,让学生到前面来指着图show us,而这同时教师也不失时机用英语说出学生所指的这个事物的位置,比如说It’s in the water.It’s behind the tre,等等。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这第一幅图其实是包含了本单元重点的学习内容,即五个介词的用法,而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这幅图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重复、询问,自然的让学生感知了新的语言。比如说Where is the bird?Where is…?同时这个介词也在这里很好的得到了渗透。那么我想这也正是故事教学的特点之一。

那么接下来我们再继续看第二幅图到第八幅图,教师是如何继续讲故事的?这7幅图教师基本采用的是让学生观察故事中的人物在做些什么,预测他们会说些什么,并且通过听录音来印证他们的预测是否正确。老师采用的方法有让学生独立的去预测,独立的去观察,也有通过pair wor或者是group work的方式来进行。我们看到学生在热情的参与,尽管有的学生说得结结巴巴甚至有的可能说的还不完全对但他们还是积极的参与并且获得了一种成功的体验。而特别我们要提到的是教师的宽容态度使学生感到很放松、很安全,当学生不能预测出来的时候或者不能清楚地重复出录音所说的内容的时候教师不断地告诉学生It does’t matter. You can check it lat er.那么我觉得在这个环节教师把握的就非常好。这个环节老师的意图就是说让学生能够大致理解这个故事的梗概就可以了,对于具体的一些语言的学习的内容那么在后面的环节通过学生再去读,再去印证他听的是不是正确,或者是他没有听清楚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对自己拥有的知识进行了输出,而且还发展了思维力和想象能力。通过刚才的课例我们能够看到学生在努力的去观察,努力的去猜测,在这个环境

当中比如说Mocky或者是Lulu它们会说些什么,那么在教师的这种引导下学生完成了对故事的初步理解和对新的语言初步的感知。

接下来我们就进入第三个环节。在此基础上在学生对故事梗概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之后学生就开始自己阅读故事,对故事的细节进行学习,加深对故事的理解。教师对学生在阅读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处理。我们说这是基于故事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也就是说我们学习故事不仅仅是获得一种兴趣同时还要通过这个故事学习来理解来学习我们英语的语言。在这个环节教师让学生自己读故事,同时让学生用铅笔画出不懂的句子和不认识的词语并且通过采用多种手段,比如说是实物、图片,甚至于老师和学生做动作来帮助学生理解新的语言并且还要求学生尽量用英语来解释。这个环节在教学中教师们往往不太好把握,我们发现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在读完或者听完故事后马上就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马上就去读课文而跳过了语言理解这个环节,而有的教师把语言理解这个环节变成了语言操练使得故事学习整体性大大削弱,所以如何把握好故事教学中语言点的处理的技巧是基于故事教学的一个难点。

第四个环节是学生和教师一起讲故事。实际上也就是说当学生初步的理解故事完了以后对故事当中的语言点也进行了深入的学习以后,在老师和学生一起对这个故事进行一下巩固和复习。为了复习和巩固这个故事教师要帮助学生来设计很多这种活动来巩固这个故事,而这种活动也是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来进行的。在这节课上,我们看到老师通过和学生采用了一起画图画来回忆故事的内容从而复习巩固故事中重点

语言学习内容。这种方法很新颖,我们看到学生在一边画,一边回忆这个故事的内容,并且在说出这个故事当中重点的语言学习内容。我有一个建议,如果在这个环节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比如说一个人说,另一个人画或者说画完以后能够让更多的学生来说一说,让更多的学生来参与,我想效果会更好。

第五个环节教师设计的是按角色读故事或者是表演故事,那么通过这节课我们看到老师

教学的特点,因为她所讲的是show time,可能每节课老师都会给学生提供表演这种机会。在这节课上教师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了不同的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和条件选择相应的活动并得到相应的鼓励,比如说老师采用的这种方法,如果你要是选择朗读故事就可以得到3个 stickers,如果你表演故事就可以得到4个 stick ers,如果你完全创编一个故事就可以得到5个stickers,这对学生无疑是一个挑战而且老师给了孩子很大的空间,学生可以根据他自己的条件同时他也可以自主的下位子去选择他的合作伙伴来完成这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我们看到最后学生基本上都能够完成他们自己所选择的这个任务。

上面我就是大概的把这节课向大家做了一个介绍,那么最后简单地谈一下本节课的特点。我想它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教师通过故事教学不仅渗透了语言学习内容还体现了对学生多方面语言素质的培养,比如说观察能力、推测能力、想象能力等;那么第二个特点是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和语言运用的

空间使得学生拥有较大的主动性和学习的兴趣;那么第三点我们能够看到教师在努力的尝试讲故事,最近我也看了一些书

就很多书都提到了在教师讲故事的时候Do not read it but tell it. Use your wa ys to colour.那么,为什么这样提,为什么要提tell story,我想这样能够使故事更加生动,更加有趣,达到更好的效果。

这节课我也有不成熟的建议。我觉得这节课教师对故事中人物的内心活动关注得不够,也就是刚才程老师讲的故事教学有几个特点,一个是有情节、有情境、有趣味性和语言的真实性,所以我们不光是去关注语言点。比如说在这节课第一幅图Mock y站在树下看见树上有那么多的nuts,那么它的感受是什么,因为它特别喜欢nuts,所以实际上这时候它心里面很高兴,很想上去摘这些nuts,到下面有一个Mockyy i s sad,再到第8幅图Mocky is happy now.这实际上就体现了这个故事人物内心的发

展。同时情景一种联系、一种发展,那么这种情绪的变化老师没有关注到,更没有引导学生在朗读课文或进行角色表演时能去模仿、体验故事中的人物的语气变化。我想故事为什么学生那么喜欢,正因为这个故事它有开头,有结尾,中间还有像程老师说的,他可能有一些意想不到的surprise的情景在里面,所以它才会深深的吸引学生。所以我们在故事教学当中还应该引导学生去观察人物说话特定的情景,这样将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并了解这个语言使用的真实的这种意义。

主持人:

通过沈老师刚才的介绍我又一次对故事教学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程老师,是不是能说故事教学它所呈现给我们综合的东西,全面的东西还有待于我们老师再进一步去挖掘它。

如果说用好了故事教学对学生自身的成长,不仅仅是语言的发展,帮助还是非常大的。

但是确实像刚才沈老师介绍当中所谈到的陈力老师的课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

刻的印象,特别是孩子在课上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参与的热情,还有学生在参与的时候他想用语言去表达这个事情、讲这个故事的时候,他的愿望是非常强烈的。我想之所以能够在课堂上达到这样的境界,让孩子全身心的参与进来,在课当中老师的支持和引导,这个作用是非常大的。

陈力老师在处理这个故事的时候将本单元故事所展现出来的语言点融入故事的

情境当中让孩子在边听、边说、边玩当中去理解,来感知故事,而又在演故事、编新故事当中尝试运用语言,我觉得这个思路确实是值得我们老师们借鉴。但是毕竟对这一课的内容来讲我觉得它相对简单。因为只是询问物品在什么地方,然后有几个表示位置的介词。但是确实在我们的教材当中有很多的故事它的语言点相对学生学习的内容还是比较多的,特别是一些词汇,有的时候确实也比较复杂。另外还有很多支持这个故事的情境词。因此在我们处理故事的时候能不能不仅向陈力老师这样我们简单地用一两分钟交流之后马上就进入故事教学呢?有的老师想,我能不能在进入故事之前拿出一定的时间,相对的处理一下故事当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内容,从视听这个途径入手来学习故事呢?

老师们有这样的问题,不知道我们收看节目的老师是不是也想过这样的问题,请您思考一下我们之后继续讨论。

老师们,刚才在陈力老师的这节课上,老师通过一、两分钟简单地交流就进入了故事的学习。在老师生动的故事讲解中,孩子们学故事,非常高兴,进入了语言最佳学习状态。

刚才我同时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当教材当中语言点比较多的时候是否能够借助其他媒体通过视听这样一种途径进入故事学习呢?

面我再给大家介绍一节课例,这节课是北京市密云县一位老师,张春洋老师执教的.这节课的内容和陈力老师所上的课完全一样.请大家仔细看一看这一课的教学内容,就像我们刚才所介绍的同样是在教材本单元开始的部分呈现的这篇故事.故事讲

的是非常可爱的小猴子 Mocky到森林里去玩,它看到了非常非常多的松果想去摘取.在这个森林里面有很多的其他小动物分别在不同的位置,这样就引出了主题,询问物

品在哪,然后学习表示方位的介词.在课开始的时候,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过程,将整个课设计成故事前,故事中和故事后三个大的环节。在进入故事前,老师做了一些故事前的准备活动,老师采取了两种方法,一种是进行了一个TPR的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老师说学生做。这是大家通常使用一种方法。在这样的一个活动当中,大家可以看一看PPT上呈现出来老师说的内容,在情境中和老师做动作的过程当中感受到了这节课要学习的一些介词on,in,under等等的意义,感受到了它的一种基本的含义,在这种做动作的过程当中进行了初步的理解。在理解之后,老师又给孩子们呈现了一个 Guessing game的活动,非常巧妙地将一个nut放在自己的手里然后让孩子们一起来猜What’s in the teacher’s hand?在孩子这种猜测当中学习了新词n

ut,老师随后又问Do you like nuts?What kind of animals likes nuts? 这些问题很自然的引出了这一个故事当中另外一个新词squirrel.这是故事前的一个活动,对故事当中的一些学习内容做了一些处理,之后进入了故事中的这种学习。在学习故事的时候呢,老师同样是给学生提出了一些问题,比如老师提出了这些问题:There are some animals you know in the story,What are they?Let’s watch. 在老师问题的支持下,孩子们通过多媒体课件来看整篇的故事内容。通过看之后回答老师的问题。看完这个课件之后老师又接着问那这么多的动物Where are they?它们都在哪呢?Let’s watch again.让孩子们再一次的来从视听的角度学习故事.看之后,老师也用回忆的方法帮助孩子们来梳理不同的小动物在不同的位置。活泼可爱的(M ocky)

在故事当中做什么呢?What is monkey doing in the story?这时候老师提出第三个问题这个问题,我感觉是贯穿故事情节的一个非常主要的问题。大家可以看一下,在这个故事当中Mocky开始是非常高兴地来摘nut,但是后面它的一种情绪发生了变化,老师引导孩子来观察图片,Is Mocky happy? 找不到它的nut 就变成very sad,

但到最后故事结束的时候呢,又找到了nut,又变为happy,从sad到Happy,这条主线老师抓住了。然后让孩子接着来学习第三遍,学习这篇故事。我想老师提出问题,从视听入手,紧紧抓住故事情节的变化帮助学生感知和理解故事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一种方法。在故事中的活动老师还运用了模仿、让学生跟读、学生分角色来读故事、给故事配音,之后表演故事等等一些方法。在课即将结束的前5分钟,老师开展了一个故事后的活动

同样用故事这个情节来设计故事后的活动。大家可以看一下这张图,Mocky找到了它的nut,What is Mocky going to do?拿到这个nut之后,它又去做什么呢?学习这套教材的同学都知道Mocky有很多的朋友,像Ken,Ann,孩子们一定会顺着这个思路去猜测,Mocky会不会把nut 送给它的这些朋友,它的这些朋友又都在哪呢? 这时候就在真实的课堂,老师把 Mocky 又带到了它的朋友生活的一个环境, Mocky来到了这个房间,来找它的这些朋友。而这些朋友藏了起来,都藏在哪呢?通过后续故事的活动,让孩子们继续在活动当中运用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

在我所介绍的这个课例中,老师将故事教学分为故事前、故事中和故事后,这样的一种设计的思路你一定有所了解了。这一节课主要的一个特点,我觉得老师在这三个步骤的

活动当中在故事前做了一些预设,做了一些处理。那这种处理对学生在整个了解语言的内容是不是有所帮助呢?为了更好的呈现这样的一种思路,下面还想再向你介绍一节课例。这节课例是北京市崇文区景泰小学王玥老师所上的这样一节课。下面我们就请王玥老师来介绍她这节课。

课例介绍

各位老师,上午好!

我是来自北京市崇文区景泰小学的英语教师王玥。很荣幸能够和各位专家老师们面对面交流小学英语故事教学。对于小学英语故事教学老师们通常从听说和阅读两种方式着手。那么现在我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三年级英语教材3B课本中的《Green berries》一课的故事教学进行简单介绍。请专家老师们给予指导。

本次授课的内容是《Unit 11 Green berries》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作为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借助情景整体感受和理解故事。本课的故事情节非常生动,故事主人公Ken因为吃了没有被洗过的蓝霉而肚子疼,他的好朋友Mocky来问候他,并将他带到Uncle Booky家,请Uncle Booky为他治病。后来在Mocky和Uncle Booky的共同帮助下,Ken康复了。通过学习本课故事,学生应能够学会如何询问别人的健康状况,表达自己或他人身体的某部分不舒服的语句。

主要的句型为“How are you?I’m (not) well. What’s the matter? My (stoma ch) hurts.”

根据《课标》的要求,本课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时在教学活动设计中主要采用全身反应法、直观情景教学法、活动式教学法及多媒体教学法等激发学生兴趣,让歌曲、游戏、表演进入英语课堂,促使学生通过“用英语做事情”的过程获得对语言学习的初步体验。

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能听懂、会说并初步认读表示某些身体部位的词语。

2、能在一定情境中询问某人的健康状况如何,能初步表达自己或他人某个身体部

位不舒服。

3、能初步读懂本单元的故事。通过故事情境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关心他人的品质。

本课的教学重点为学习表示身体部位的词语,并初步学会一定情景中如何询问及表达某人的健康状况如何。

教学难点在于帮助孩子准确运用表示身体部位的词语在情境中进行交际。

针对以上教学目标,本课主要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

首先,(故事前)利用多种活动形式激发兴趣,启发学生积极参与、实践。

在故事的准备阶段,运用学生喜爱的英文歌曲、TPR游戏以及画简笔画猜“Who’s this?”等活动形式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中,使课堂以活泼的形式开始,同时帮助学生复习学过的表示身体部位的词语如eyes, nose, mouth等等。

课例片断

然后通过呈现多媒体课件及运用肢体语言,发挥学生在学习中“主人”的身份,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原有认知,带动全体学习表示body的新词,比如arm, hand, fi nger, leg ,foot and knee等等,为故事的学习作铺垫。

课例片断

其次,(学习故事的过程)创设丰富的故事情景,以课文为载体,引导学生体验新语言。

本课充分发挥师大版教材故事性强的特点,始终以故事情节贯穿课堂,开展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模式,注重创设故事问题情景,设置一些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整体感知故事内容、继而回答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想象。比如教师通过板画和课件中Ken的两种不同的表情画问孩子“Is Ken happy? Why? ”帮助孩子理解故事的大意。然后通过多媒体课件以及教师与课件中人物的人机对话,学生与人物的人机对话引导学生观察故事图片,让学生置身于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之中,让学生在类似真实的语境中模仿、体会、理解,主动参与实践,学习新的语言内容。

课例片断

之后抓住 Where is Ken? What is Ken doing? What is Ken eating? Do yo u know them? Who helped ken? Are they very kind? How is Ken today? 等一系列问题层层深入,通过动画呈现课文,引导学生对具体情节的理解,教会学生质疑。

课例片断

语言输出环节,通过模拟的活动,给予学生时空的自由,帮助学生内化新知,体验语

言学习的乐趣。

语言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交际。在本课中通过提供情景让学生任意选择图片,模仿受伤动作与同学们互问互答,以及和小伙伴编对话的具体任务形式巩固新语言,教师从旁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大胆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渗透第三人称“His arm hurts”的表达法。

最后,通过Guessing game猜动物玩具哪个身体部位受伤进一步巩固和内化语言,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为下一课时的学习作铺垫。

课例片断

主持人:

看完了王玥老师这节课,我想帮助老师分析一下是不是我们从处理故事的着手点上,

这两位老师都是在进入故事前帮助孩子们扫清了一些障碍,特别是在词汇、结构这些方面。

老师在处理故事的时候抓住核心内容,然后将这些内容融入在故事当中来培养学生的一种语言能力,我想老师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来处理这个故事,特别是在进入故事前处理这些语言内容的时候,如何去选择这些内容,这样的方法处理是否可行,如果我们选择了一些内容帮助孩子们来理解处理这些内容,老师处理的时候要关注些什么,处理到什么样的程度更合适?

下面我们就接着请程晓堂教授和沈老师对这些问题发表一下他们的看法。

程教授:

那么刚才王老师讲了有一些老师在处理故事的时候可能先用一点时间来处理词汇或者是句型,为什么有老师这样做呢?实际上我们可以先回顾一下过去的很多教学方法。在过去的时候很多老师把课文、故事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使用的。这样他会一边讲故事,一边就讲故事中的词或者是句型,这样有可能就使这个故事的整体性就损失了。现在很多老师就为了保证故事整体性或者用整体教学方法呈现故事,不打乱故事的情节,所以在讲故事之前先用一点时间处理词汇。

这有一个问题在讲故事前处理词汇,处理哪些词,选择哪些重点词来处理,第二掌握到什么程度,处理到什么程度,也就是说很多老师经常问的处理到什么程度为好。我们经常听课的时候发现有的老师在这个环节上做得太多。我们点评的时候认为老师是不是花的时间太多了,老师们就有困惑,如果我不做的话,词不掌握的话学生不能理解故事。那么回到这个具体问题,我们围绕什么来选择这些重点词汇或者是句型?我个人认为两个标准。第一就是学生可能在理解上有困难的,或者说有一些词或者有一些概念,或者有一些文化背景的知识,如果是学生不理解的话影响他理解整个故事的内容,这些词或者是重要的内容需要拿出来做一些处理。另外一个需要处理的就是本单元重点的语言现象。就是把重点内容拿出来让学生知道要重点关注这些内容。比如说刚才王老师放的课例里面,有一些词是介词,介词很显然肯定不是学生难以理解的词,至少不会引起他大的理解的障碍,但是为什么把介词拿出来,主要是因为这些介词是这个单元重点内容。我们先拿出来,通过一些例句让他理解这些介词的意思我想也是可以的。选词的两个标准,一个就是是否会引起学生理解上的障碍,第二是否是本单元的重点。

那么处理到什么程度,我觉得如果是容易引起学生理解障碍的词或者是句型的话,处理程度就以理解为准,学生明白这个词的意思就可以了。如果是本单元重点句型、重点词的话第一是要理解,第二稍微体验一下这些词使用的语境我想就可以了。我不主张在这个时候

要求学生把这些词完全掌握,甚至有的老师在这个环节要求学生能够听说读写。而且很多老师容易一呈现一个新词以后马上就how to spell,就让学生拼写。拼写实际上很困难,如果这样一个是会增加这个环节任务的难度,第二会使后面的故事教学的时间没有保障,所以我觉得不要要求过高,要适可而止,这是一个建议。另外一个就是老师们容易在这个时候设计过多的活动,就好象介词学生没有完全掌握他怎么能理解故事呢?其实我说基本理解就可以了,实际上我们也听过这样的课。老师们事先没有做过这样的处理,他也理解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所以,我见过两种课也听过两种老师的声音,一种老师认为不处理词学生理解不了故事,但是我也见过这样的课,就是他没有处理词他也理解得挺好,反而那些就是说处理词比较多的时候他在理解故事的时候就没有挑战性了。而且那个时候学生就好象没有学这个故事故事就已经会讲

了。所以我们在听课的时候觉得这个课学生怎么这么好,原来是因为他在之前把那个词汇具体反复的操练了。这里还注意一点,我发现个别课的老师在选词的时候他选一些既不是难点又不是重点的,而是一个新的语言现象,但是这个现象不是特难懂的而反复的练。举一个例子,一个老师曾经把一个故事里面的You’re welcome.就是表示不用谢、别客气,他把这个作为重点反复练而且把welcome作为重点词汇来学习,又是它的读音,又是它的拼写,这显然在选择词方面有一点偏差.

沈老师:

我非常同意程老师刚才讲的。我觉得特别有一点就是说实际上我觉得在培养学生

语言学习的过程当中我们要培养很多学生一种潜在的语言学习能力。比如说这种猜测,去猜测词意,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如果我们把什么都帮助学生扫清了障碍,那么学生的一些能力的形成可能就失去了这样的机会了,所以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做的我们就应学生自己去做,自己去发现,而教师他的关键作用就是在学生真正、实在做不了的时候会给他一个支持、给他一个帮助。

主持人:

非常好您说的这一点。就是说在学语言的过程当中还是让他本身在学习活动当中他来学,而不是说老师总是掰开了揉碎了给学生。

刚才我们提到是在故事前的这些活动是可以这样做的,但是这个程度就像程教授所讲的要把握好。那在学习故事当中也就是处理故事的时候,首先也要帮助孩子来整体的理解这个故事。从目前我们看课来讲,老师经常采用的方法就是设计问题,通过问题来引导孩子、

帮助他们来理解故事。程老师我想问问,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老师都应当注意一些什么?

程教授:

其实课堂上设计问题是非常复杂的一件事情。那么针对故事设计阅读理解问题也比较复杂,因为看上去很简单,就是针对故事提几个问题。但是提什么问题,怎么提,我个人觉得并没有那么简单。因为我们经常到小学听课,比如说发现老师提的问题要么太简单,学生根本不用动脑筋就能回答,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太大、太泛,或者本身措词不清楚,这个学生回答不了。这是我们学生经常遇到的,所以我觉得这两个问题需要思考。我个人建议首先提问的时候尽量不要提那些特别明显的、一看就知道,甚至连学生都不用想一想就直接回答的。

尽量是让学生略微有一些需要思考、或者需要观察一下的,比如说我们看了一些图,这个图里面有一些东西是显而易见的,比如说有三个人,你问学生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这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你要看你的学生,如果你的学生是基础不是特别好的可以问这样的问题,但是如果比较好的学生这个问题可以跳过。另外要去观察,比如说我们曾经有一个故事里面,第一幅图是一个大的背景,那个背景到底是什么,其实并不是特别的明确。有可能是一个大商场里面的一部分,有可能街上一个街角。这个可以让学生去观察。另外还有一个地方,比如水果摊有一个人在卖水果,问学生这到底是个什么地方呢,是一个free market,还是一个水果展示的地方,还是一个什么其他的场景,可以让学生做一些讨论。所以提的问题不要太简单,要引导学生去观察,包括观察环境和人物。另外提的问题也不要仅局限故事中人物说的话。因为很多老师一看故事眼睛马上盯着那个barber中的那些话语,然后就问故事中的人物在说什么。这样就简单了。就是说,他不针对故事的情境去设计,而是其中一部分话语,这些话语不是不可以设问,就是你不要只局限于这些话语来设问。还有一个就是提的问题不要太general,就是太泛了,学生不容易回答。比如说故事里有很多人,然后有的时候老师就问What is the girl doing?那么这个故事有好几个girl,老师心里可能知道

是哪个girl,但是故事里面有好几个女孩的话学生就不知道你说哪一个,这个时候没有根据

说名字,包括故事中没有名字的人物。我记得有一个故事里面背景有一些除了主人公以外

还有其他的人物,男的女的都有,老师提问题的时候就要具体说一下,那个穿什么衣服的那个女的在做什么或者是什么样的,这样就更具体一些,不要提得太泛。另外老师们也不要一味的去检查学生是不是理解了。因为这些问题是帮助他去理解的,他的问题不是完全检查他是否理解,这个时候是引导他通过回答问题去理解故事,而不是像我要看你懂了没有,我先提几个问题检测一下。

主持人:

不要从检测的角度去提问题。程老师我还想再问您,在老师们设计这些问题的时候,

您刚才那些建议都非常好,现在比如说有这样的一种说法,就是说老师在提问的时候,针对这个故事设计问题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分层次。比如说他所先设计的问题是针对这个故事整体的然后我再进一步提出针对这个故事它具体情节当中每幅图的。需要不需要有这样一个层次呢?

程教授:

肯定需要有层次的。因为所有的问题,比如说有一些问题是直接能看出来的,有一些问题可能需要动点脑筋。特别是我们有一些故事之间它的逻辑关系,教师有时候故意设计一个悬念学生需要去观察不同的图之间找到一个点。比如说有一个故事里面,他们在量体重,结果一个个子矮的孩子的体重反而比个子高的那个孩子体重更重,后来发现是Mocky在人家量体重时他把脚放在那上面去了。结果个子比较矮的Ann的体重反而比个子高的Ken的体重还要重。这个时候就反映故事故意编排的埋伏,这个时候问题设得稍微难一点会更好。

主持人:

刚才程教授谈到了设计问题、提问题,主要还是帮助孩子们来理解故事,千万不要把它做成一种检测的方式。除了这种用设计问题、提问题帮助孩子来理解故事,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

沈老师:

我觉得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某一个教学环节它的具体的教学目标或者是目的

我觉得还可以有一些很好的方法。比如说在教学当中,我们发现有一些老师,就是在听完了整体的故事以后让学生去听故事排故事的图片。这样的故事往往是它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生听完以后

能够把它根据他听到的内容能够排下来,排顺序。还有就是根据学习的内容,可以把描述的故事的句子和图来匹配,这肯定是要求比较高的,这就让学生能够认读这个词、认读这个句子然后和图片匹配。还有在教学当中,我们发现有的老师是通过表格让学生边听边填写。比如说先提出像程老师说的,先提出一个问题,在表格当中比如画了几个人物,你都听到了哪些人物呢,你给画出来每个人物都在做什么,比如说购物,谁买了什么样的东西,那么某一个东西的价格是多少,我想这可能都是一种对故事理解的很好的一种方法。

程教授:

实际上就是说从故事中获得信息,完成一个图或者完成一个表,或者完成其他的问题都有可能。过去我们可能过多强调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其实另外一个重要的进展就是获得信息,从所听所看到的材料获得信息。获得信息和理解并不是完全一样的,这恐怕也是一个要加强的。

主持人:

刚才我们谈的是理解故事都有哪些方法。下面我还想再问一个问题,程老师,就是在学习故事的时候需不需要孩子们去模仿故事当中的人物,去练习讲故事。

程教授:

讲故事的时候肯定首先要有一个表情,另外语音要带感情色彩,所以肯定要模仿。而且模仿故事中的人物说的话,比如有的话是比较夸张的带感情色彩的。另外我们讲小学生学英语模仿还比较重要的,所以我建议孩子需要模仿录音。但是要注意,第一不要过于机械的模仿,第二不要模仿得太多,有时候恨不得10分钟、20分钟一直在跟着那个录音读故事。

这个可能有一点机械,另外也效率不是很高。但是就是说要模仿,特别是要注意模仿故事中的语音语调。我现在在小学听课发现有的学生在说话的时候重音掌握得不对,比如说这个问题是这样问的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有多少人,回答的时候是Three people.重点是three,但是有的小学生说Three people,他把重音放在people 这个词上面。这是不自然的语调了。我们教材录音带,或者说光盘都比较自然的话他还是值得模仿的,老师也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到或者是感觉到这些录音中的语调的变化。

主持人:

在教学当中我们经常看到老师用光盘也好或者说用录音也好让孩子去听然后

模仿。

但是正像程教授所讲,老师关注孩子模仿语音语调不够。设计了这个活动,尽可能让这个活动达到它的实效,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

视听这种形式来学故事更突出了对学生英语学习方面听说能力的培养。

程教授:

故事教学肯定会有利于听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我们刚才讲的第一种模式是基于故事的教学。因为基于故事前面大量的环节是听和说,所以肯定会提高他的听说能力。主持人:

所以无论老师讲故事还是通过其他媒体视听来学故事都非常强调利用故事有效、高效的来输入语言,为学生今后的说打一个非常好的基础。那我还想问,在这种模式下我们怎样能够更好的把握好语言的输入和输出这两者的关系呢?

程教授:

前面我也提到过小学英语教学要讲究输入,而且在足够输入的情况下去输出。这里面有几个问题需要讨论的,有的老师认为就是只有大量的输入之后我才去输出,结果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给学生输出的机会,这到是也有专家学者认为是正确的。但是也有一种相反的观点认为输出并不一定要等到输入量积累多的时候才开始,有的老师就问那等到什么时候,等到四年级还是五年级,还是六年级?所以有人主张输出也要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有一些。

我个人倒是觉得不要去争论这个到底需要输入多少才可以输出。我个人理解是在我们每一节课里面既要有输入又要有输出。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原理、原则吧!但是在每一节课里面涉及到具体的一节课的时候我觉得还是要考虑输入的量。就像刚才提到过的有的老师让学生听一遍录音就让学生去或者听两遍就让学生去讲故事、去演故事,这肯定是不够的。第一输入的量还不够,至少频率还不够。第二他还没有对语言进行一些足够的学习和操练,你让他输出的话就不行,所以我觉得首先要有输入,而且量也要强调有一定的量。第二输入之后

还不能马上过渡到输出,中间可能还有一些学习的环节,然后是输出。还要强调输出的时候

不要过于强调输出的准确性,因为小孩子刚刚学了这些东西,你输出他能输出就不错了?能够表达自己的经验、情感就不错了。如果你过于强调准确性的话第一是做不到,第二可能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主持人:

那我想再接着问一下,比如说在故事学习之后,语言的输出体现了语言能力的一种提升,

这是老师现在尤其是在新课程当中都非常关注的。但是作为故事教学来讲它的内容还是比较丰富的。那如果说在故事教学当中体现语言能力的提升,具体可以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程教授:

我觉得这个故事教学是综合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比如说我,我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真正有利于我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是跟同学或者跟外国人用英语交流,讲述自己的经历,讲述自己经历过的事情,讲述自己的观点等等的时候来提高的。所以小孩子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肯定要综合运用他各方面的知识。那么首先他会提高他口头表达能力和他听的能力,这个没有问题。同时还有就是提高他的思维能力,因为讲故事他并不是把话讲出来就完了,他还要去进行一些思考,然后对故事前后的逻辑关系、事件的顺序、人物的关系等等做一些思考他才能够把故事讲出来,否则的话讲出来的话都是孤立的一句话,那不叫故事。所以我觉得讲故事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组织语言的能力。那么长期这么做这个学生的语言肯定会提高,但是现在也有一些老师觉得我今天讲故事讲了半天,我学什么了,我掌握什么了,好象能力没有提高。但是能力的提高,特别是语言能力的提高它不是立竿见影的。更不是今天学了今天就能提高了,这是看不清楚的,它是一个慢的过程。所以希望老师们也不要急功近利。我觉得在这个过程当中老师还需要比如说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在逐步的有计划的给学生一些

语言支持。比如说讲故事,开始你如果让孩子们去完整的去表达就像刚才沈老师说的不要要求太高,只要让学生能够真实的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实际上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内化的过程,我觉得语言的学习,听得再多.重复得再多,如果没有变化内化,没有变化自己表达真实的思想,那他最后不会形成自己的一种语言.所以我想,比如像我们故事教学,我们在教学当中经常提比如说这一个故事讲完以后,学生你就可以挑一幅你最

感兴趣的图你哪怕说上一句,说上两句,这是一种真实去介绍这幅图、去讲这个故事。所以我想教师要有一种宽容的态度,那比如像我们刚才看的陈莉老师的这节课,我觉得这个老师就很好,他给学生提供了很多的空间。那么首先要提高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要提供这种空间,要给学生提供这种语言的情景,让他能够去说,让他有的说,这样的话我想学生就会慢慢积累起这种语言。同时也有这种体验,以后他也就更有信心。

主持人:

两位专家讲完以后,我想老师是不是能够记住这么一个观点,就是培养学生这种语言能力是我们课程要达到的一种目标,我们老师在日常授课的时候要处理好我们每一课时和我们每一个课程这两个目标之间的关系,我想可能把握起来就更好了。

我想再引起老师们思考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说进行故事教学的时候有的老师认为总是听故事,听老师说故事,让孩子重复故事,这之间缺少一些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但是新课程又非常提倡这种师生间的生生间的互动。那么在我们故事教学当中怎么样更好的达到语言的互动两位老师有什么建议没有?

程教授:

王老师提的问题很普遍。我听过一节课,老师也是在讲故事。但是他是把故事7, 8幅图都贴在黑板上,然后自己在课堂上一幅一幅的去讲。我们听课的时候感觉这个故事教学没有互动,后来老师就跟我讲,那你不是强调讲故事吗,那我就讲。实际上这是种误解,首先讲故事并不是老师一个人讲,而是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在讲故事。另外一点就是说怎样使这个讲故事过程中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有一种互动呢?或者

老师通过什么样的语言来达到这个目的呢?我个人觉得有这么几个建议。第一你不要

老想着书上的故事到底怎么讲的,不要想着书上的故事都有什么话,实际上你现在是跳出这个书本,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这个故事

和学生一起来讲这个故事,或者说你和学生一起来体验故事发生的过程。另外一点就是老师们在和学生说话的时候尽量用真实和自然的语言和同学去说话。我曾经听过一节课这个老师上课的时候他整个课堂上好象就不断和孩子们在说话,所以日常交流的话并不是说这节课,第几单元第几课我们要学什么内容。他不说这些,他到教室第一课到最后结束课的时候一直在和学生就是说一些话,你感觉他不是在上课,其实他把上课的内容都融在里面了,这很自然。他也不会刻意的提一些原来想好的问题他说的话也不局限于咱们教材中的话,就是有很多其他自然的话,让人感觉这一课是孩子和老师在自然的交流,这样就能实现师生互动。

另外从我们老师措词中看,我们有的老师上课的时候他在教案里面至少写上stu dents,

用这种话实际上你面对学生的时候你不能说students,也不能说pupils,因为你面对学生

要用you这样的词。当然还有老师用class这样的词表示全班同学,其实我觉得这都不需要。

你直接就是用学生的名字或者用you这个代词就行了。为什么论述这个,这就反映我们老师

实际上他拉大和同学的距离,从他的用词就可以看得出来。所以主张老师们在课堂互动的时候要真实自然的和学生进行交流,在真实自然的交流当中让学生学会讲故事。我想这是我们教学所追求的。

主持人:

学生来自不同的年级,他的年龄特点、心里特点也都不相同,那针对不同的年龄段的孩子让学生学会讲故事,这个过程中是不是有一些方法是有所侧重呢?两位老师能否就此给提一些建议吗?

沈老师:

我觉得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以及教学内容我们可以采取多种的方式。比如说在低年级,在故事教学当中我们经常采用的TPR,我觉得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这个时候我觉得比如说这个故事老师可以通过讲让学生来做动作,看看学生对这个故事是不是理解了,同时在这个过程当中老师可以带着学生一边做一边来说我觉得这种方法可能更适合于低年级,到了中年级,我觉得可以更多的比如说从听录音,听完以后让学生去去排序可能这种方法更好。

那么到了高年级可能就可以在认读方面设计一些这样的学习活动,比如说他借助复述然后逐渐培养他能够去讲故事。

程教授:

复述只是讲故事一种形式之一。因为到了高年级故事越复杂,让学生从头到尾讲也不是每次都有必要。复述不是原原本本的复述,是对故事主要内容进行复述。我想高年级做也是可以的,其实我觉得在讲故事过程当中很关键的就是说老师的作用。我觉得在不同的环节教师他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可能有的时候他是一种参与者,有的时候他更多是一个引导者,他是学生的语言用的过程中是一个支持者,所以有的时候我觉得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给一些语言的支持我觉得很重要。比如说你刚才说复述,如果你只是让学生上来就给他一个很大的general passage让他从头到尾复述我觉得学生可能会很难,如果我们老师能够抓住几个key words或者几个线让学生去复述的话我想可能能够减轻学生的这种难度同时也通过这种key words实际上也帮助他给他一种思路,真正讲故事的时候应该如何来讲。

主持人:

谢谢两位老师!

对于基于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两位老师给我们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我想一定带给老师们很多的思考,特别是针对听说我们来学故事您还了解了一些方式方法。但是老师们是不是想到了对于故事教学我们还有另外一种途径那就是通过阅读来学故事。在明天的研修活动当中

我们将就如何通过阅读来学故事展开讨论,欢迎老师们继续来参加我们的研讨。在您离开之前请您看一下下面屏幕上为您显示的三个问题,仔细思考,如果有一些问题、有一些思考的话欢迎您登录我们的网站和专家们进行交流。

小学英语专题二: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第二讲(上)

主持人:

各位老师好,欢迎大家回到小学英语的研修活动,继续我们的讨论。看书读故事也是最常见的学故事的方法之一。通过阅读可以更好的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综合语言能力。新课标明确规定了小学毕业时要达到二级标准,在二级目标中对“读”有明确的描述。即:

能够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一群阅读的习惯,能正确朗读所需故事或短文。新课标为什么对此提出要求呢?下面我们首先请北师大程教授对此进行解读。

程教授:

简单的说一下为什么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读故事提出一些明确的要求。实际上这里要求已经是最基本的一个是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故事或短文,并养成按一群阅读的习惯。这个主要是从理解的角度,就是能够读懂故事而且强调按意群阅读的习惯,也就是说故事中的话语不是单个的单词组成的而是按意群,包括一个短语,或者一个小句,或者一个完整的句子。另外一个要求就是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这就是两个最基本要求。一个能理解故事,

另外能朗读。为什么把朗读作为故事阅读的一个目标呢,就是小学生学英语朗读是很重要的,包括读对话、读故事,他能读出来实际上是为了他进一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所以我们现在

提两个最基本的要求,这是所有的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那为什么要突出故事呢?这个我们前面已经讲过的,因为故事本身作为一种阅读素材是有利于学生理解英语、体验英语的使用,理解英语的用法和提高语言应用能力的一种素材,所以特别要明确的要求学生能够读懂故事。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有的老师说小学生怎么能读懂故事呢?这个对故事的理解有一些偏差,其实三两句话也是个故事,一连串的图画每个图画里面加一句话也是故事,对故事理解要全面。我们有一个最小的故事就是每一页一幅图,每一页底下就是一句话,最简单的还不是一句话就是一个短语,比如说a cat或者a big cat,就是一个短语也可以构成故事,所以希望大家能正确理解故事的含义。学生在真正读故事的时候他读的不仅仅是文字

还有图片给我们呈现出来的大量的一种信息。

主持人:

阅读故事可以帮助孩子发展自身的阅读能力。在阅读的过程当中形成爱读书,会读书的积极的这种情感并掌握一定的方法,真正的做到会读书。下面我们依然从课例的研讨开始。

我们有请北航附小的谢乃莹老师为我们介绍一节课。我们请老师们跟随着谢老师的课例介绍走进小学英语故事阅读的教学。

谢老师:

大家好!

我现在来介绍一节六年级上学期学生学的故事阅读的教学。这个单元的话题是F amous people,执教的老师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小的樊凯老师和北京市海淀区实验二小的鳝建军老师。这节课是他们两个老师共同设计的。

本单元它学习的主要的交际用语实际上是介绍的名人的姓名和他的出生日期,和他是做什么的,然后学习他是因为什么而出名的, 即This is Qi Baishi. He was a Chi nese artist. He was born in 1864. He is famous because he painted shrimps.

我们现在说的故事阅读和我们在前两讲讲的基于故事教学是有不太相同的地方的。内容是我们通过学习了本单元的主要的交集用语后让学生来阅读本单元的故事。现在看他这篇故事。

因为这是六年级的内容,所以它没有连续的几幅图,而是一幅图和一段文字。应该说这个故事是符合这个六年级学生英语学习特点的。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他们两位老师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对阅读材料的学习,复习巩固本单元的词汇和句型。

?能力目标:通过对本课阅读材料的学习,渗透阅读策略培养,训练学生从阅读材料

?中捕捉主要信息,并根据捕捉到的主要信息进行复述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爱迪生的生平,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科学的情感。

同时激发

?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

两位老师在设计课的时候他是按照pre-reading,while-reading和post-re ading这三个大环节设计的。在pre-reading这个环节老师做了三件事,与学生一起谈论了爱迪生,导出了爱迪生的名言,之后他又谈论了爱迪生的其他的一些诸如他的发明,还有他为什么耳朵会聋啊这样一些事情,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新的词汇。

课例片断(略)

谢老师:

下面我们来看while-reading环节的设计,老师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老师设置了一些问题,问题是老师和同学一起设置的而不是老师单方面的来设置。

课例片断(略)

我们看到的是学生第一遍读故事,第二遍读故事的时候老师要求学生完成了下面一些句子,这些句子实际上是爱迪生在不同的年龄段做了哪些事情,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把he后面补充完整。答案不是唯一的,因为学生会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填写是词义或者是短语。

?When he was 9 years old, h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hen he was 10 years old, h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hen he was 15 years old, h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hen he was 22 years old, h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hen he was 84 years old, h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个while-reading的设计实际上是帮助学生理解了故事大意。下面我们再来看最后一个大环节post-reading这部分。那么post-reading这部分老师也是做了两件事,第一是尝试着让学生retell the story,复述故事对学生来讲是有挑战性的。

我们不可能把故事完整的让学生背下来,实际上他是应该把故事当中的语言简化,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他把他这个故事呢说出来。学生复述故事的时候,在黑板上也写了主要的key words给以提示。第二是为了进一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因为我们在读故事的时候并不是说我们只局限于这一个故事,而我们是要通过这一个故事来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根据这个话题老师又设计了八个八个名人的阅读的事迹,请学生来选择阅读。读完以后,然后老师给学生了一张名人的信息卡要求学生根据自己读的这个故事呢填写信息卡。再根据刚才复述爱迪生做retell的形式他喜欢的这个名人的故事再进行retell。

课例片断(略)

最后老师留了家庭作业,教师把课堂的教学延伸到了课外。六年级学生完全有上网上搜索信息或者是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读故事的这种能力。家庭作使学习延伸到了课外。

Homework:

Talk about the famous people with your friends or families, if you are in terested, you can read some books about them.

这节课的特点是,基本上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所设计的活动基本上符合学生的年龄

特点和认知能力,教学的过程有利于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

这节课通过阅读培养抓取信息的能力。本节课基本上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还有学生的认知能力。六年级是接近于上中学,英语学习能力应该多关注自主学习,这样对他上中学非常有好处的。老师没有逐字逐句的带着读课文而是只是在前面把生词给扫了一下然后让学生自己去阅读的。但是,老师还是带的比较多,特别是在是在跟老师交流的过程当中,老师总是怕学生不会,特别是怕那些学习能力不强的孩子读不懂。我觉得可以放一下手,如果能够调动学生自己去主动阅读故事的话可能效果会更高。程教授:

谢老师对这节课做了个介绍,我想特别是谢老师在最后提出的这节课有一个值得改进的地方说的很准确。就是还是老师带的多学生自主阅读空间略少一些。当然这一点点小问题,前面总体来讲设计思路是合理的。从这个故事的开头讨论开始,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了爱迪生的一些情况到这个读故事到读完再有一些后续的复述的活动,应该说这是非常完整的。

刚才谢老师讲了这节课有一个pre-reading,while-reading和post-reading三个阶段。那么这三个阶段实际上我们为中学阅读教学提出的一种建议,小学阶段不一

定用的很多。但是作为小学六年级这么用的话也是可以的。六年级已经接近初中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包括将来学习需求都需要这种层次的、这种类型的阅读教学活动。

这节课到底它的价值在什么地方呢?虽然说是阅读但事实上涉及了大量的讨论活动,包括这个读故事之前的讨论和读故事之后的讨论和复述活动。至少从语言技能的角度,阅读的技能和口头表达的技能都是训练了,另外他还有一定的写的活动。有一个完成句子的练习,来回答问题这也是一种书面表达的活动。根据我们对课的要求,五六年级需要能够写句子,写一半句子作为一种学习活动是可取的。而且现在包括我们的中考也开始采用这种形式,让学生写句子来回答问题或者写一半的句子,和这个活动很相近的。

但是小学阶段阅读课或者读故事来训练阅读是不是都这么上呢?那倒不一定。一个是要考虑他这个年龄段和年级,一年级到六年级差距很大的。高年级,对六年级可以,那么四年级用这种方法需不需要做哪些调整,那么三年级、二年级可不可以用这种方法,

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这是需要把握的。另外一点,就是说不同年龄段,不同年级如果讲故事的话它的目的或者它的侧重点也需要考虑的。

刚才谢老师讲了这节课里有一个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学生获得信息的能力。那么获得信息是我们阅读很重要的内容之一,并不是所有的故事都可以做这样的。像这个故事是关于爱迪生的生平,这个事情我们可以有大量信息可以获得。如果有些故事比较简单就不一定是获得信息了,那就是属于理解为主了。所以我觉得要要考虑到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的这个特点

来设计这个故事。

主持人:

刚才通过谢老师的介绍和程老师的点评都谈到了培养学生的能力问题。程老师谈到了

要培养听说能力,还要适当的结合读写能力。除了这种语言技能的发展以及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如何去培养孩子捕捉信息的这种能力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能力吗?您能够

再给我们老师

细致的再提一提让老师们在教学当中借鉴吗?

程教授:

刚才讲了就是说阅读故事有语言技能目标,比方说阅读、口语、还有书面表达,再就是知识目标,通过读故事获得一些语言知识和一些文化知识。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能力目标,

比如说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特别将来我们可能高年级遇到一些更加复杂的故事的,

那么对故事中的这个所反应的事件的解决的方法以及这个故事的发展的来龙去脉可

能需要做一些思考,做一些分析,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些故事可能反应一些情感、态度、价值观问题、社会问题、文化问题,这样可以通过读故事培养学生这些欣赏能力、鉴别能力、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就达到我们这个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所以读故事、讲故事的应该说是一个有能够实现很多目标的基础。这就是我们需要在教育中把握准确,千万不能只局限于故事的所涵盖的单词、句法以及语法等纯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应该想的更广一些。

主持人:

包括我们经常看到老师在读故事的过程当中采用一些小组合作或group work这种形式,

其实在这种形式当中也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通过刚才课例的介绍老师们是否已经注意到了在谢老师的介绍当中把阅读故事分为了基本三个环节,它们是pre-reading还有while-reading和post-reading。那作为每一个环节,我们这个环节,设计这个环节活动的时候它的侧重点是什么,结合这个环节的作用我们比较提倡老师用一些什么样的方法更好的达成我们的教学目标呢?

程教授:

我觉得王老师提的问题很好。其实我们故事教学或者是用故事来进行阅读教学应该有一些大的环节。谢老师给我们呈现这节课里面有pre-reading,while-readin g和post-reading。那么每一个环节的目的是什么,这个是我们老师需要把握的。第一点,在pre-reading部分一个最重要的目的是背景上的介绍,让学生进入这个故事的发生的背景。另外做一些准备活动像warming up,包括这种知识的准备和这个文化背景的准备。比方说刚才这个爱迪生这个故事,老师跟同学先介绍爱迪生的一些生平、一些重要的事情,通过这个激活学生现有的知识,也就是说pre-reading部分是以准备为主,实际上就是为后面学习做些准备活动。

那么while-reading部分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去理解关键信息,去获得关键信息。我们要求学生在读故事过程中一定要能够动手操作一些事情,比方说一边读一边填写表格、完成图形或者是摘录信息等。这些工作要做,就是一边读一边要做的,那这个时候重要的是训练阅读技能。主要是训练阅读技能,也包括一些知识目标我们也可以做这么一些活动,比如说一边阅读一边在文章中找出某些类型的或者某些主题的词汇,做成一组词。有的老师会把语法也作为这个时候的一项内容,比方说一边读一边把这个文章中的重点的某些句型找出来,这也不失为一种while-readi ng的时候的一些活动。

第三个大的环节就是post-reading。读后就是理解性的检测,这恐怕需要的做些复述性的活动,主要是为了巩固和提高特别是在语言表达方面。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读后的活动是

是联系所读的故事让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做一些讨论和思考。我们过去重视不太够的一个地方,比方说我们学完爱迪生的故事以后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爱迪生这个故事。

我们讲的一些重要发现对于我们今天社会有什么意义,假如说我们爱迪生的某个发明没有的话我们今天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的,这样就能够把故事和学生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这就是我们过去强调的读后活动。除了检测学生对故事理解之外还要有所延伸,就是把故事内容结合学生周围的世界联系起来做一些讨论或者是一些其他方面的语言活动。

主持人:

故事阅读的三个环节我想要把握好这个重点,各个阶段不同,重点不同。

在pre-reading环节,您刚才说了要可以预测这个故事的一个内容。预测也是一种很好的

一种方法,但有的老师可能就认为让学生猜半天、想半天有的时候会耽误课堂上的一些宝贵的时间,就觉得这种方法是不是好呢?

程教授:

我们提倡老师可以在这个环节用预测这种方法。如果要用好预测需要注意一些什么?

实际上大家认为浪费时间我觉得没有太大道理。说实话,我们生活中我们所有的人每天都在预测。我们都在预测下一步要干什么。比方我们去看电影,我们一直在预测电影下一步要发生什么事情,内容是什么,所以预测是必要的。那么小学故事教学预测的作用是就是说让学生自己去建构故事。他预测是正确的或者不叫正确,他预测的和故事是吻合的,这也是一种学习的方式,如果他预测的不吻合最后通过读故事发现这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课的研究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课的研究 [日期:2011-12-14] 来源:作者:纪丽[字体:大中小] 北师大版英语教材每个单元的第一、二页都是一个发生在Ken ,Ann ,Mocky 三个主要人物之间的有趣的小故事,由这个小故事引出本单元要学习的主要单词、句型,体现了全语言教学思想。故事中人物性格鲜明,情节曲折生动,表现手法夸张,学生们十分喜欢。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有些老师担心直接听故事学生会听不懂。于是在学习故事之前先教会了单词,练会了基本句型,再让学生听课文的小故事,然后再针对课文提几个问题,待学生回答问题后读两遍课文故事教学部分就算结束了。另有一部分老师则认为既然是讲故事,那就以讲为主吧。课堂上教师们讲得眉飞色舞,口干舌燥,好学生偶尔说上两句,更多的学生则是坐在那里听故事。这样的故事教学模式是否符合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是否符合编者的设计意图?是否是新课标所倡导的语言学习方式呢?我一直都不得其解。 在仔细研读了《英语课程标准》后,我对以往的教学方式产生了质疑。《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显然,前面提到的故事教学模式有悖于新课标所倡导的主旨。因此,近两年我进行了故事教学的尝试与研究。通过实践,我对故事教学的思路逐渐清晰起来。 一、围绕课文情景上好故事教学课 1、利用故事情景导入新知 巧妙的导入会使听者耳目一新,学者兴趣倍增。因此,教师们都精心设计每课时的导入部分。故事教学是每个单元的起始课,自然更不例外。在听课过程中常可以看到老师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想出一个个新奇的方法吸引学生,尽而导入新课。可是看后总有一种舍近求远、画蛇添足的感觉。其实,课文中安排的一个个小故事非常富有戏剧性。教师们完全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故事画面(尤其是主题图),仔细体会画面之间的内在联系,精心设计提问,引发学生思考、交流。 例如4B中的Let's go !一课,课文的第一幅图(隐去文字,见图1)画的是Mocky , Ken ,Ann 三个人躺在草地上高兴地谈论着什么...... 上课时,我首先出示课件让学生仔细观察这幅主题图,思考:这是什么时间?他们在哪儿?他们正在谈论什么? 由于画面上看不出明确的答案,学生们的思维一下子就活跃起来,有的同学说:“这是周二的下午,他们不上课,可能想去公园。"有的同学则说:“这是星期日, 他们做完作业后打算一起踢足球。"有的同学提出自己的异议:“Ann是个女孩,可能不太喜欢踢足球,也许他们想去看电影。"就在学生们争执不下时,我提出建议:“让我们一起听听课文录音,思考三个人到底去了哪儿?”自然地引出了要学的故事内容。 在故事教学时,教师一定要依托故事情景,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故事画面,激发他们主动思考,大胆想象,自然而然地转入新课的学习。

小学英语导入设计方案案例

小学英语导入设计案例 黑东小学刘秀丽 一、谈话导入新课 [案例一] T: Boys and girls, before you go to a city, 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it? S1: I want to know how I can get there. S2: I want to know about the places of interests there. S3: I'd like to know about the delicious food. … T: I want to know about the weather there. … (CAI呈现“天气”图片,学习新知识) [思考]谈话导入法是我们日常教案中最常见的导入方法之一。这种方法是通过教师和学生间的问与答来实现的,其特点是直接、明确,通过师生间的互动来活跃课堂的气氛。通过轻松、自然的提问、对话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思维,激发兴趣,从而顺利地导入所学内容。从以上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有生活经验的积累,思维非常活跃。他们对老师提的问题有各种各样的答案。可是没有同学按照老师的预设提到“天气”,因此教师自己提出了这个话题。本人认为。这位老师还是有一定的教案机智的。她的导入设计目的没能顺利实现,但又不能无限制拖下去,否则新授的时间势必会受到影响。新课导入毕竟不是教案的主体过程,不允许占用过多的时间。即使允许多占时间,语言啰唆、冗长也易使学生不得要领,或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二、图文结合,利用讲故事的形式导入 [案例二] T: My: hobby is drawing. Let me show you some of my pictures.(实物投影出自制图片。) T: Look at the man in picture 1. Is he happy? S1: No, he isn't. What's the matter with him? T: Good question! He can't go home by plane because it's foggy now. Ss: Oh, I see. T: Here's picture 2. Now the man is happy now. Why? Can you guess? S2: He can go home. It's not foggy now. T: Wonderful. What's the weather like now? Ss: It's sunny. …

小学英语教学小故事

小学英语教学小故事 做孩子们心目中的“super English teacher” 宝塔区东关小学崔改梅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崇拜的歌星,影星。那些人都是孩子心目中的super star。这种感情就像S.H.E在歌曲中唱的一样,“你主宰,我崇拜,没有更好的办法,我只爱你,you are my super star !”super star像一块磁体一样牢牢吸引着无数的fans。在英语课堂上如果教师就是那super teacher,孩子们就是那一群fans的话,那么我们一直追求的有效课堂、有生命力的课堂不就实现了吗?是啊,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从我这个super English teacher做起。 三年级的英语课基本上下午都安排,下午上英语课,孩子们在课堂上表现得萎靡不振,连跟我读课文也变的拖泥带水,整个课堂就像是一只瘟鸡。我用提高嗓门法,全班站立上课法都没收到良好的效果。打又不行,算了就来点幽默也算是自嘲吧。我停止讲课对一个正在打瞌睡的男孩子说:“Hello, boy, are you sleeping ? Is it time for sleeping?”其他学生明白了我的意思都笑了起来,这一笑,也把瞌睡给赶跑了,孩子们就像打了支强心针又焕发活力了,课堂教学又有了最初的生命力。三年级学生读英语的拖腔是我一直在努力纠正的问题,可是效果一直不行,一次课堂教学中我实在听不下去了,我对学生说:“孩子们,现在我们国家的火车都提速了,你们读英语的速度是不是也该考虑加快点呢?”孩子们都笑了。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他们只要读慢了,我就说该提速啦!孩子们立刻心领神会。值得欣慰

的是,现在三(3)班英语朗读比刚开学时好多了。三年级小学生刚开始学英语,孩子们在背单词背对话都出现困难,每次在让孩子们背之前我会先背给他们听,他们其中有些人特佩服我这个super English teacher,其实孩子们的那几个单词和课文对我来说还真是小case.孩子们见老师都会背了,自己也不太好意思偷懒了,除了那些实在差的,大部分学生都能背出了。 现在无论在何时无论在何地,只要遇到我的学生,他们都会亲切地喊我Miss Cui 这一声我听的心里暖暖的。做一个super English teacher,让孩子们彻底爱上英语,为此我会一直努力着。

小学英语专题二小学英语故事教学 第一讲(上)

小学英语专题二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第一讲(上) 第一讲(上)[专题介绍]主持人: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来自北京市崇文区教育研修学院,是小学研修部的主任兼英语教研员。非常高兴主持今天的研修活动,欢迎老师们参加今天的研修活动。这次研修活动是新课程国家级远程研修小学英语学科的研修活动。本期研修活动的主题是小学英语故事教学。在今天的活动当中我们将围绕小学英语故事教学展开以下内容的研讨活动。这些问题是: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意义是什么?开展故事教学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是什么?在实施故事教学的时应该注意什么?如何在故事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故事教学与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哪些关系等等。也许老师们还有些其他的问题,欢迎老师们登录我们的网站与我们的学科专家进行网上交流。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请到了两位专家,他们是新课程国家级远程研修英语课程团队的首席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院长、英语课程标准核心组成员、程晓堂教授。另外一位是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英语教研员沈玲娣老师。 介绍认识了两位专家之后我们就开始下面的讨论了。首先想提出一个问题,对于小学开展英语的故事教学对小学英语教学有哪些意义呢?我们首先欢迎程晓堂教授就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意义做一个简洁介绍。程教授:各位老师,我首先对小学英语教学中采用故事或者说通过故事进行英语教学,它的意义做一个简单

地介绍。英语课程标准倡导小学阶段英语教学,它的目标首先是培养学生的兴趣。首先在语音、听力、口语等方面打一个基本的基础。那么为什么要建议在小学阶段采用故事教学呢?我想这有几个理由。第一,故事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有语境的语言素材。大家都知道,学外语最好是采用有意义的有语境的语言素材,这样便于学生理解语言的意义、理解语言运用的具体情况。也就是说我们孩子们在学一句话或者学一个单词的时候,如果脱离语境的话恐怕难以理解,另外即便理解这些词或者是句子的意思,他们也不知道这些词和句子将来具体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所以如果我们采用故事教学的话至少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语言的意义以及语言具体的使用的情况。 第二,故事是小孩子感兴趣的学习材料。那么我们从小到大对故事都感兴趣,大人对故事都感兴趣,小孩子就更感兴趣了。因为故事有情节。现在很多小学英语教材里面故事,虽然有一些故事比较简单,但是还是有一些情节的。另外有的教材编的故事非常有趣,这样小学生在学英语过程中,如果能够通过故事来学英语,我想能够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另外一点,我们知道小学生,特别是中国的小学生学英语需要大量的接触各种各样的语言素材。由于我们中国学生学外语这种自然的学习环境还不是特别理想,所以需要大量的接触英语。那么接触英语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阅读。所以我们在小学阶段,即便是低段我们也安排一些小故事,让学生来阅读、来表演,这样能够通过学习故事、表演

(完整版)小学英语课堂故事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英语课堂故事教学案例分析 一、背景介绍 如何以故事为载体,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每个小学英语教师在设计教案、组织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然而,不少教师在对课文进行分析时,仅就文章细节和某些事实向学生提问,即根据文章内容提出一些直接的或命令式的问题,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和记忆力是必要的;但仅停留在这一层次上,无益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在英语课堂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的,以多媒体为辅助工具,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课堂成为师生间和学生间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的场所。牛津英语教材的故事中蕴涵着丰富的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和创造意识的素材,从中挖掘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本堂课的课题"Alittle,greenman"是一则故事,主要句型为动词过去式的结构。重点是故事的阅读理解,难点是动词过去式的变化。为了让学生掌握重点,解决难点,训练学生的独立学习和阅读能力,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和质疑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多媒体课件,以交际法为主,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语言信息的输入,运用多媒体声、色、形结合的特点,为学生创设了活动情境,交际的空间,诱导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二、案例实录 1、利用话题,引入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一开始,我就问学生What'syourfavouritething?这个话题学生比较熟悉,贴近他们的生活,纷纷举手发言。 S1:Myfavouritethingisdoll. S2:Ilikefootballbest. 随后,我让学生猜猜:What'smyfavouritething?学生非常感兴趣,一方面很想知道我的最爱是什么,另一方面也想表现出自己非常了解我,于是他们的思考热情和发言欲望得以初步激发。以下是部分学生的回答: S1:Yourfavouritethingismoney.(你最喜欢钱。) (学生和听课的老师都笑了) S2:Yourfavouritethingisus.(你最喜欢我们。) (我点头说:Yes,Iloveyou.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我用真诚的眼光望着学生,与学生进行心理交流。) 这些书本上永远找不到的回答非常符合实际,表明学生的确了解我。这一话题的引出,通过教师的问,学生的答、猜,既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启发了他们的独立思考,又为师生间创造了一个情感交流的场所,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充分体现了语言交际性的特征。 在引出了spaceship,本故事中一个重要因素后,我又以spaceship为话题,提出以下问题: What'stheanothernamefor'spaceship'? S1:UFO. (原本我并没有百分百的肯定会有学生回答出这个问题的,可事实证明学生的知识面真广,教师不应该小看他们,一定要给他们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我立即翘起大拇指予以表扬,其他学生都以羡慕的眼光看着他。) 随后我又问学生:

小学英语教学小故事

的这一特征,课上,我充分利用图片,让他们游戏、表演、竞赛,在愉快的、有意义的情景中发现、归纳、创造。 复习食物类单词时,我借助图片让学生做游戏,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我把学生分成A、B、C三组,A组代表fruit,B组代表food。 我先对A组说:“I like fruit very much,What’s your favourite fruit” A组的一位学生说:“I like I have a mango , please” 我就把带有mango的图片递给A组的这位同学。 以同样的方式将带有的食品的图片交给A、B二组,然后要求持图片的学生随意地站成一个圆圈,让C组做游戏。 我说:“Put the fruit on the desk,Put the food on the chair。” C组评出他们中谁做得对,谁做错了,把自己的图片错放在别人的地方,对方就得到这张图片。 接下来叫A组学生说出fruit包括哪些,依次类推。哪组说错单词,哪组就要对方图片,最后决出哪组的图片多,教师就奖励冠军队。 这样,不仅参加游戏的学生的热情高涨,就是在座位上的学生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 让每个孩子都成为主角 蔷薇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机敏的教学机智应表现在对孩子主体的尊重,表现为对孩子的体验的理解等,而更多地则表现在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主角。 英语课上,每次积极举手的往往都是那些英语佼佼者,但是那些不敢举手的中等生或差生更需要关注。 记得一次,我上课提问,有一个学生平时成绩很一般,上课极少举手,可这一次我从他期待的眼神中,发现他很想回答,但又不敢举手。我带着鼓励的语气叫了他,他的回答有些紧张,发音也有些错误。我纠正了他的发音,鼓励他再说一遍。他看看我,又看看其他同学,低着头想了想。正在我以为他会放弃的时候,他抬起了头对我说:“老师,你能不能把问题再说一遍。”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共篇.doc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_共10篇 范文一:英语教学小故事果园小学王燕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在英语教学中尤为重要。首先在课前,我是以歌曲导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歌曲是必不可少的。针对孩子们天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用英语歌曲导入,组织课堂教学,效果很好。对于低年级的同学来说,他们爱表演,所以我给每首歌都编了简单的动作,例如“Twinkle,twinkle,littlestar.”;“Thefarmerinthedell.”;“TenlittleIndians.”(动作示范)等等,尽管有些动作很简单,但是学生却很乐于参与。我也曾让他们根据歌曲的意思自己编动作,孩子们更是喜欢,甚至有些孩子编的动作比我编的还要好。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活泼好动,利用英文歌曲,加上简单的动作就可以形成较好的课堂组织教学形式了。 对于游戏,孩子们也是乐此不疲的,我在平常的英语教学中,“猜一猜”、“传话筒”、“模仿秀”、“吊小人”等游戏都是常做的。我在设计游戏时还要考虑到游戏的难度及适用度,尤其是一些具有挑战性、竞赛性的游戏,孩子们更是喜欢。利用游戏教学,能够真正地实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书本是死的,人是活的”,所以我在教授内容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材进行适当地删除添补,把一些内容提前或者推后。比如说,在第一堂英语课上,我们不要急着要学生记单词、学句子,可以把一些有趣的活动提前。如把“Standup,sitdown.”这一环节提前,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让他们觉得学英语原来是如此地有趣。再比如说添补,例如我在教学生学习动物词时,添加了一些书本上没有的但是学生较感兴趣的动物单词。如“lion,ox,wolf”等等。还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学过的单词,自己编一个小故事,主题为“森林里的故事”。例如:“以前,在大森林里面,有一只调皮的monkey....”,鼓励他们利用学过的表示动物的单词,自己编故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为了保持小学生们学习英语的持久兴趣,在英语课上,我把他们所学的其它学科的相关内容融入

小学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案例的写法 一、案例的结构要素 (1)背景 教学案例应该把背景交代清楚,即说明故事发生的环境和条件,以便案例的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的,是普通班还是实验班,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等等。这样就能让读者既能设身处地思考案例中的问题,也能摆脱情境的束缚,去探讨更深层的问题。 (2)主题 案例应有一个主题,常常用一个醒目的标题来衬托。主题对于一个案例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它通常应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常见问题、困扰事件,例如:你是想说明怎样转变差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思维,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等等。写作时应该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切入,选择并确立主题。(3)细节 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是要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特别是要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对于教学案例故事中真实事件的细节选取,常常要考虑这样几个要素: *选择充满内部矛盾、存在相互冲突、看似无法解决的事件。 *案例故事所选取的事件必须是以大量细致的研究为基础。 *案例故事必须倾向于对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是能促进个人自省的。 (4)结果 一般来说,教案和教学设计只有课前的预案、设想而没有实施的结果,教学实录通常也只记录教学的过程而不介绍教学效果;而案例则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教学的结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读者知道了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过程内涵的了解。 (5)评析 对于案例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同样一个“后进生”转化事例,我们可以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评析不一定是理论阐述,可以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引起人的共鸣,给人启发。 最实在,最适用的教学案例,应该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个个生动、真实的故事再加上发自内心的一些感悟”。 二、写好案例的关键 写文章要考虑方法,但有了完整的故事结构,并不等于有了好的案例。写好一个教学案例,有三个关键问题需要注意: (1)选择复杂的情境

小学生英语教学故事范文(三篇)

小学生英语教学故事范文(三篇) 导读:本文小学生英语教学故事范文(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 我从事小学英语教学工作已有一段时间了,在此期间,我通过自己的学习摸索及向他人的借鉴,我总结了自己的一些教学形式, 虽然有着一定的效果,但总体上来说,还有更多需要改进及加强的方面。尝试着失败,享受着愉悦,总之就是把心态摆正,去发现学生的可爱之处,上英语课也就不会那么烦恼了。在英语教学中我也积累一些教学心得,体现在:英语课堂中我喜欢采用多样化活动教学。就是把歌曲、简单的动作、游戏、画画、比赛等融入到课堂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使每堂英语课真正地“活”起来。“兴趣是的老师”,对小学生尤其是这样,他们还没有行成良好的学习意志,在课堂中很喜欢乱动,在课前,我喜欢找一些和本课内容相关的歌曲导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歌曲是必不可少的。针对孩子们天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用英语歌曲导入,组织课堂教学,效果很好。对于游戏,学生们也是乐此不疲的,我在平常的英语教学中,“猜一猜”、“模仿秀”、“开火车”等游戏都是常做的。我在设计游戏时还要考虑到游戏的难度及适用度,尤其是一些具有挑战性、竞赛性的游戏,孩子们更是喜欢。利用游戏教学,能够真正地实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篇二】

多样化活动教学就是把小故事,歌曲,笑话,比赛等融入到课堂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使英语课真正活起来。俗话说"兴趣是的老师",这一点在英语教学中尤为重要。首先在课前,我是以歌曲导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歌曲是必不可少的。针对孩子们天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用英语歌曲导入,组织课堂教学,效果很好。对于低年级的同学来说,他们爱表演,所以我给每首歌都编了简单的动作。尽管有些动作很简单,但是学生却很乐于参与。我也曾让他们根据歌曲的意思自己编动作,孩子们更是喜欢,甚至有些孩子编的动作比我编的还要好。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活泼好动,利用英文歌曲,加上简单的动作就可以形成较好的课堂组织教学形式了。对于游戏,孩子们也是乐此不疲的,我在平常的英语教学中,"猜一猜"、"传话筒"、"模仿秀"、"开火车"等游戏都是常做的。我在设计游戏时还要考虑到游戏的难度及适用度,尤其是一些具有挑战性竞赛性的游戏,孩子们更是喜欢。利用游戏教学,能够真正地实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书本是死的,人是活的",所以我在教授内容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材进行适当地删除添补,把一些内容提前或者推后。比如说,在二年级的一堂英语课上,我不是急着要学生记单词、学句子,而是把课文中的小诗编成一首顺口的儿歌,学生熟悉了这首有节奏的韵律诗,也就学会了课文中的新单词,这样就降低了学习课的难度。可以把一些有趣的活动提前。如把"Stand up,sit down."这一环节提前,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让他们觉得学英语原来是如此地有趣。还有在教授四年级教材的时候,学生学习了

小学英语演讲比赛看图说话、变故事范文

1.公园休闲类: 时间:Sunday Saturday morning \ afternoon 地点:garden。人物:@ ,@ and I . 事件:paint , boating, climb, take photos, play games…..(可替换) 范文:Today is Sunday , it’s sunny\cloudy, the sky is so blue, we are free. @@ and I go to the garden for fun| to draw picture, the lake is very clear. And there are many people boating on the lake. The flowers are blooming, the trees are green. @play guitar and I sing. We talk and draw .We all have a good time. How I wish we can come again. 2.公园休闲类: 时间:Sunday Saturday morning \ afternoon 地点:garden。人物:@ ,and I . 事件:sing and play guitar (可替换) 范文:Today is Sunday , it’s a sunny day, the sky is so blue, @ and I go to the garden for fun| , the lake is very clear. And there are many people boating on the lake. The flowers are blooming, the trees are green. @play guitar and I sing. How happy we are! I wish we can play again. 3.购物休闲类go shopping.. . 时间:Sunday Saturday morning \ afternoon 地点:街上。人物:@ ,@ and I . 事件:go shopping.. Today is Sunday. It’s sunny\cloudy, the sky is so blue, we are free. @@ and I go to the street to buy some books. There are many people, a lot of shops and nice things in the street. We find many interesting books in the book store. And we have 3 picture books. How happy we are! 4.购物休闲类, eat and drink. 时间:Sunday Saturday morning \ afternoon 地点:街上。人物:@ ,@ and I . 事件:drink in the coffee shop(可替换) Today is Sunday. It’s sunny\cloudy, the sky is so blue, we are free. @@ and I go to the street to have fun. There are many people, a lot of shops and nice things in the street. We buy ice cream and drink a cup of coffee|tea(many tasty food). What a happy day we have! 5..购物休闲类, buy gift for a friend. 时间:Sunday Saturday morning \ afternoon , It’s @’s birthday.地点:街上。人物:@ ,@ and I . 事件:buy a gift for @ Today is Sunday, it’s fine, the sky is so blue, we are so excited because today is XiaoLi’s birthday,@@ and I go to the street to buy a gift. for Xiaoli. There are many people, a lot of shops and nice things in the street. We choose some flowers for him. We wish xiaoli have a good time and happy birthday. 6.海滩休闲 范文:Today is Sunday , it’s sunny and hot, the sky is so blue, @ and I go to beach for fun| , the water is so clean. And there are many people on the beach,the trees are green. Firstly,@ and I swim in the water. Then, we rest and eat ice cream. How relaxing and happy we are!. 学习类 1.(在公园读书)Today is Sunday , it’s sunny, the sky is so blue, @ and I go to the garden to have fun, the flowers are white ,the trees are green ,we read under a tree, it’s so cool. we read and talk . How happy we are! 2.(在家中读书)Today is Sunday , we are free. @ and @come to my study to study with me,. My study is clean and beautiful. We study and have fun. We help each other .We all have a good time. How I wish we can study together everyday. 图片类看图说话范文 1.运动类:时间:Sunday Saturday morning \ afternoon 地点:运动场。人物:@ ,@ and I . 事件:play basketball, football...... 范文:Today is Sunday , it’s sunny\cloudy, the sky is so blue, we have no lessons, @@ and I go to the playground for fun, we play basketball….., it’s very interesting. We are tired but We all have a good time. How I wish we can play again. 2运动类:时间:Sunday Saturday morning \ afternoon 地点:运动场。人物:@ ,@ and I . 事件:have a walk.

故事表演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故事表演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动听的故事对儿童具有一种普遍的吸引力。儿童的生活环境和活动范围相对狭小,他们有比成人更强烈的探索和认识世界的愿望。故事提供的虚拟世界突破了平淡而狭隘的现实世界,跨越了时空的界限,为儿童的想象提供了空间和机会。再加上绘声绘色的表演,能牢牢的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唤起儿童强烈的情绪反应。近年来我尝试着把故事表演引入小学英语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英语教学的学科特点。 一、故事表演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故事表演,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排除学生怕开口说英语的心理障碍,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1、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兴趣是学生积极认知事物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小学生对枯燥的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即使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往往满足于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的句型,满足于考试取得好成绩,真正把英语学习变为乐趣,主动积极去学的很少。 那天,我在上第七模块的教学时,有一个老爷爷的表演。我让同学提前准备一些道具,上课是学生就拿出了自己的道具开始表演。张利翔同学弯腰驼背的带着一个老爷爷的面具上台了,那样的逼真形象连我都有些吃惊,同学门的情绪高涨起来了。一个个争着上去表演。很快句子背会了,同学门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我再依次尝到了表演

的甜头。 故事表演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特别是中、高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熟知很多有趣的童话故事,用英语去表演对他们来说是一件非常新鲜的事。有限的英语知识局限了他们,却使他们产生了学习英语的需要。表演成功的愉快体验会促使学生不断地去揣摩故事的内容,又会推动他们进一步去学习新的英语知识,以获得新的成功的体验。这样,学英语变成了获得表演成功的手段,学习的过程更多地充满了一种探索的喜悦,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2、形成健康人格,培养合作精神 故事表演需要孩子动脑动口,耳听目视,手脚并用,穿插跳、唱、说等多种活动形式,非常符合孩子好动爱玩的生理心理特点。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英语课上他们总是喜欢保持沉默,开口说英语比让他们说中文要困难得多,对老师提的问题也会由于心理紧张的原因而吞吞吐吐难以流畅回答,对英语学习自信心不足,长此以往就会产生自卑的心理。而故事表演所营造出来的轻松愉快的气氛会缓解他们心中的紧张情绪,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选择相应的角色。在故事扮演中,他们可以随意地大声“喊”英语或小声说英语。这样的活动,有助于让那些心理有障碍的同学克服自卑的心理,对学生的健康人格形成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现在的小学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体验他人的感受。由于故事表演的形式基本上是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必须分工合作,在合作中他们能够逐步学会协商,尊重他人,不断培养合

小学英语教育故事

小学英语教学故事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我已从事英语教学十一年了。俗话说“家有半斗粮不当孩子王”,教师作为“孩子王”,整日与孩子在一起,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清楚。作为“孩子王”我彷徨过,迷惘过,烦恼过,但更多的是收获和成长。在这短短的几个月时光中,我深深的体会到了这份工作的纯真与美好。望着那一张张天真可爱的笑脸,一切的烦恼与忧愁刹那间消退,生活的诗画便在眼前飞扬,使心田灿烂,温馨甜美……我觉得小学教师是一个纯真和美好的职业。 作为英语老师,我深深地感受到身上神圣的使命感,但同时也感到这份职业带来的压力。刚刚踏上这个岗位时,我感到手足无措,要干的事很多,但我又不知道如何着手。渐渐地,我从观察其他老师并向他们讨教中进入状态,从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脸和积极的表现中找到了自信。 可喜的是经过半年的学习、积累、探索,我在英语教学上日趋成熟,逐渐收放自如,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法。 “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将会使教学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我教学中最深刻的体会。我任教的年级为三、四年级,他们接触英语的时间不长,对英语充满了好奇与向往。在教授新课前,我采用歌曲和TPR热身活动导入新课,目的是激发学生兴趣并通过一些活动复习旧知引入新知。在教授单词课时,我使用了大量的图片、实物、头饰、

音乐等作为教学工具,设计了丰富多采的教学游戏,如:what’s missing、guessing game、boom game等等,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身心愉悦地上英语课,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知识。在教授句型课时,我设计情景并采用角色扮演,在情景中交际学习语言,如在教授uint3 My Friends 描述朋友的句型完毕后,利用现场资源4人为一小组进行活动:描述自己在班中的朋友并请其他组员猜一猜。Chant是一种很好的操练句型和单词的方式,如在uint6 Meet My Family中教授职业单词和询问职业句型What’s…?就可以把下一课时的chant 提前,加入到本课时教学中。在教授读写课时,我知道记单词是学生最头疼的事,我把读音和书写结合起来,能读就能拼。为了记忆一些单词,我也自创了一些方法,如记忆chicken这个单词,我就自编故事帮助学生记忆:“小c和小c在肯德基(ken)碰面了说了声hi。”并让学生复述,复述完后他们都笑了,他们都说这样记单词很有趣,在此后的听写中这个单词也其本全对。 除了课堂教学外,作业的辅导和课外活动也是重要的内容。刚开始,我布置的英语作业有写的和听录音、读课文,第二天抽查有许多学生不能完成,心里十分着急。后来我向其它英语教师讨教,在他们的建议下,我对英语书面作业基本要求在校完成并当场讲评。读课文利用早读、课前我放录音他们跟着多读,并让他们自读,不会读举手问,最后请几个学生读,读得流利奖给一个小印章,如果能背诵则奖给三个小印章。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法的几个步骤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法的几个步骤 Step1.创设故事教学环境 故事教学与单词教学、对话教学、歌曲教学相比,对教学的准备要求更高些。故事教学 需要精心创设环境、恰当使用教具,否则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在创设故事教学环境时,教 师可根据故事的具体要求布置教室,如在墙上挂一些场景画、人物画、或者把图片、实物展示出来,也可在黑板上画上故事情节的连环画。这些教学准备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对教学效果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进行故事教学前,教师可采用唱英文歌,或用游戏复习单词或句子,或是问一些与故事内容有关的简单问题,以导入故事情节。 Step2.整体感知故事内容 整体式语言教学理论认为,应在“自然”、“真实”、“完整”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学习,让 学生感知整个语篇的“意义”。学生在感知语篇意义的过程中,建立起外语的语感。教师可 以采用录音、录像或口述等方式,通过语言、音乐、图画等视觉与听觉的多方位输入,使学 生对整个故事有一个大致的、生动的了解。在感知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并激发 学生去想象,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先前的准备工作,边听边猜测,从而主动建构语言知识。 Step3.扫除语言障碍 学生在整体感知故事后,对故事已有一个基本的轮廓,接下来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法帮 助学生解决故事中出现的新单词、新句子、新语法。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教师可利用先前 准备的各种实物、图片,借助手势、眼神、表情等帮助学生再次感知整个故事,同时也要调 动学生动用各种感官来体验故事;可让学生表演故事中角色的动作或模仿声音;可在故事情节关键地方,让学生预测故事下一步的发展;可在关键词句出现的地方,停下来让学生猜测词义或句意。教师也可采用集中识字法,让学生反复,重点地听准生词或词组的读音,提高发音的准确性,并理解生词或词组的含义。教授语法也可以采取利用单词、词组学习的形式。扫除了语言障碍后,学生才能对故事留下深刻的印象,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故事内容。 Step4.学生复述故事 故事复述,是一种先听后说的活动,是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说的能力,记忆、思维和创新能力,复述的形式多种多样: 教师可以展示有关故事的图片、故事书、实物等,让学生根据所给提示进行复述,也可 以让学生利用关键词,短语或重点句子把故事情节串起来。 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给予一个角色,小组一起进行角色练习后,学生接力复述故事,这样做可以帮助害羞的学生演起来会感到更自然、更安全,也可以让基础差的学生模仿他人,给予他们一个学习与锻炼的机会,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学生个体进行复述故事比赛。 在复述故事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复述不是背诵,教师应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 已有的知识经验,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大意,借此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2)复述不是表演。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相对开放、自由、民主的空间,允许学生相互讨论、合作、交 流、互助,让学生自由充分地发挥,不断探究,相互摩擦,激发出创新的火花。 Step5.学生表演故事 的天性。而表演英国儿童教育专家Jayne Moon的研究表明,孩子具有“go for meaning” 故事为小学生使用英语提供了包含丰富意义的情景,赋予语言以生命力。在学生对故事情节有了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以后,就可以让他们进行角色表演了。教师要把时间留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练习说英语。教师可把学生按故事角色分成小组,使用他们会说的语句重建英语情景,这样就可完成从情景到语言,再从语言到情景的过程。表演故事一方面是输出语言,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交流,达到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目的;另一方面,教师可

小学英语四年级故事教学教学案例

小学英语四年级故事教学教学案例 本课为小学英语四年级故事教学,内容选自PEP四年级上册unit 5 dinner’s ready Part C story time部分,故事是以对话文本形式展开,内容是Zip到Mr Cat的参观就餐的故事,她先后点了米饭和鱼,面条和牛肉,汤和蔬菜,最后账单被小鸟叼走。我在执教本课时,着眼于故事本身,巧设故事前因,运用多种方式进行续编故事,阅读新故事等拓展活动,让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逐步提升。 教学片段一:歌曲热身,游戏激趣。课件呈现歌曲视频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视频中两人以说唱的形式回答,歌曲部分内容如下:I’m hungry, too.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tonight? I’d like a hamburger…由于歌曲旋律轻快,动感十足,学生很快能随着音乐一起说唱,同时模仿视频人物的肢体动作,气氛热烈。之后,教师顺势问学生: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学生自由回答。 随后,我射界了一个抓单词游戏。课件先呈现了一个光圈,在动感音乐中,光圈中心迅速出现食物类图片和单词,之后迅速消失,在食物出现时,让学生伸出双手做抓食物的动作,并读出单词。 教学片段二:整体输入,提取信息。两次播放故事视频,内容时故事的前五幅图。第一次播放视频时在学生猜测Zip点餐内容后,

带着自己的疑问观看视频,找出点了什么菜,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菜单上勾选菜名。第二次播放视频时,学生需要找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点餐时分别点了什么菜。 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设计合理,内容童趣,紧紧围绕故事本身展开教学,真正体现了故事课的故事味。给予对故事教学的理解和对本节课的反思,我觉得故事课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故事主体倒入要有趣,以趣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既可以承上启下,又可以温故知新。为了能让学生从一开始就积极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在故事课导入于热身阶段,教师应围绕故事主体营造一种能吸引儿童注意的外语学习氛围,或吟诵歌谣,或播放歌曲,或做个游戏,甚至可以给故事编一个有趣的前因,优先读前活动,激发学生探求故事发展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第二,故事内容学习要渐进,以任务来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故事教学中可以通过多个任务将学习内容串联起来,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关注故事情节,关注文本理解,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并获得情感体验。比如本课中教师先让学生猜测Zip会点什么菜来预测故事内容,再让学生观看视频整体感知故事并获取信息,再根据三次点餐场景设置不同的任务,之后让学生将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专题

小学英语专题二: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第一讲(上) [专题介绍] 主持人: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来自北京市崇文区教育研修学院,是小学研修部的主任兼英语教研员。非常高兴主持今天的研修活动,欢迎老师们参加今天的研修活动。这次研修活动是新课程国家级远程研修小学英语学科的研修活动。本期研修活动的主题是小学英语故事教学。 在今天的活动当中我们将围绕小学英语故事教学展开以下内容的研讨活动。 这些问题是: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意义是什么?开展故事教学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是什么?在实施故事教学的时应该注意什么?如何在故事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故事教学与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哪些关系等等。也许老师们还有些其他的问题,欢迎老师们登录我们的网站与我们的学科专家进行网上交流。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请到了两位专家,他们是新课程国家级远程研修英语课程团队的首席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院长、英语课程标准核心组成员、程晓堂教授。另外一位是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英语教研员沈玲娣老师。 介绍认识了两位专家之后我们就开始下面的讨论了。首先想提出一个问题,对于小学开展英语的故事教学对小学英语教学有哪些意义呢?我们首先欢迎程晓堂教授就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意义做一个简洁介绍。 程教授: 各位老师,我首先对小学英语教学中采用故事或者说通过故事进行英语教学,它的意义做一个简单地介绍。英语课程标准倡导小学阶段英语教学,它的目标首先是培养学生的兴趣。首先在语音、听力、口语等方面打一个基本的基础。那么为什么要建议在小学阶段采用故事教学呢?我想这有几个理由。

第一,故事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有语境的语言素材。大家都知道,学外语最好是采用有意义的有语境的语言素材,这样便于学生理解语言的意义、理解语言运用的具体情况。也就是说我们孩子们在学一句话或者学一个单词的时候,如果脱离语境的话恐怕难以理解,另外即便理解这些词或者是句子的意思,他们也不知道这些词和句子将来具体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所以如果我们采用故事教学的话至少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语言的意义以及语言具体的使用的情况。 第二,故事是小孩子感兴趣的学习材料。那么我们从小到大对故事都感兴趣,大人对故事都感兴趣,小孩子就更感兴趣了。因为故事有情节。现在很多小学英语教材里面故事,虽然有一些故事比较简单,但是还是有一些情节的。另外有的教材编的故事非常有趣,这样小学生在学英语过程中,如果能够通过故事来学英语,我想能够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另外一点,我们知道小学生,特别是中国的小学生学英语需要大量的接触各种各样的语言素材。由于我们中国学生学外语这种自然的学习环境还不是特别理想,所以需要大量的接触英语。那么接触英语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阅读。所以我们在小学阶段,即便是低段我们也安排一些小故事,让学生来阅读、来表演,这样能够通过学习故事、表演故事,能够有更多语言输入。 那么基于以上几个原因,我们认为小学阶段建议在不同的教学环节采用故事教学。有的老师可能觉得小学生英语水平不是很高,那么故事能不能读得懂?能不能讲?能不能表演?实际上,我们认为是可以的。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一个是我们说的故事并不一定是一个非常完整的、语言比较难的故事,很可能就是几个人的一个活动。有一些对话可能是一个故事,故事也可能是一段完整的叙述性的文字。另外不同年龄段、不同年级,比如说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一直到六年级故事会有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难度。所以我们这里说的故事是一个广义的故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