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

单元备课

一、教材内容解读

1.价值观释义:文明

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传承中华文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单元主旨

文明是社会历史进步和人美开化状态的基本标志,凝结着民族的价值追求。中国特色社主义文化为社会主义文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面对当今世界纷紫复杂的思想文化,我们更加需要坚定文化自信,培有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面对快速发展导致的人口、资源、环境间问题,我们更加需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共筑生命家园。

3.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文明与家园”为主题,包括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

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的主要内容是:了解中华文化的特点、内容;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把握文化自信的重要性,积极增强文化自信;体会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作用,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和影响,以实际行动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理解伟大民族精神的内涵、作用,积极培育民族精神,做民族精神的建设者、传播者、实践者;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层面的目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的主要内容是: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理解我国人口的特点和人口问题的严峻性;理解我国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理解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积极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中,自觉将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学会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建设美丽中国。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性

2.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3.民族精神的含义、重要作用

4.为什么要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人口问题的特点;资源、环境现状

6.怎样建设生态文明?

7.如何走绿色发展道路?

难点:

1.正确看待文化自信

2.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3.民族精神的特点

4.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的原因

5.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师友合作

四、课时安排:8课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