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教案第__5_篇 文题 _ 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4
家乡的特产教学设计一.教材解读本次习作是写家乡的一种产品,介绍的内容很广泛,可以是农副产品,也可以是工业产品。
要写清楚产品的外部特征、价值、用途等,语言表达要有序、具体、活泼生动。
为了全面深刻地了解这种产品,还要进行认真观察,查阅资料或者调查访问。
要在语文实践活动和习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的习惯和“乐于表达”的兴趣。
在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真实的见闻之后,习作就可以水到渠成。
因此,指导学生观察、调查家乡产品是本次习作的“源头活水”。
二.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例文《银杏》,懂得要全面了解某一事物,光靠看是不行的,还得通过调查、咨询、查阅资料。
同时了解其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初步感知作者是抓住哪些方面来写银杏的,学习小作者有序、细致、生动的表达方法。
(2)能在习作中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先介绍它的外部特征,在写出它的价值或用途等。
(3)通过对家乡这种产品的观察、调查、咨询、查阅资料,提高学生搜集资料、运用资料、合理表达等综合能力。
(4)通过学生全面了解、介绍家乡的一种农副产品或工业产品,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本次习作应把着力点放在指导学生搜集习作材料上,通过观察、调查、访谈等多种途径,运用上网、查阅资料、请教别人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走出家门和校门,到社会、自然或其他媒体等更大的范围去有意识地搜集材料,努力提高学生搜集习作素材的能力。
同时,要指导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学会运用资料,学会表达时要有序、清楚、明白,表达时要注意详略得当。
进一步使学生养成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习作五——介绍家乡的一种特产。
课件出示习作要求并提出思考问题: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
它可以是农副产品,如水果、水产品等:也可以是工业产品,包括食品和工艺品等。
确定习作内容,自拟题目。
思考:属于四大类文章的哪一类呢?(状物)(二)趣味猜谜,列出提纲猜猜看,并思考这些谜语从哪些方面,用什么方法来写物?1.好象苹果红又红,好象柿子没有盖,能当水果能当菜,营养好来人人爱--西红柿(写了外形,用途,营养价值,用了比喻,拟人)2.一个婆婆园中站,身上挂满小鸡蛋,又有红来又有绿,既好吃来又好看--枣树(写了生长环境,外形,用了比喻,拟人)3.把把绿伞土里插,条条紫藤地上爬,地上长叶不开花,地下结串大甜瓜--红薯(写了生长环境,外形,用了比喻,拟人)4.黄包袱,包黑豆,尝一口,甜水流。
习作五一、教材分析读懂例文《家乡的银杏》,懂得要全面了解某一事物,光靠看还不行,还得要学会问,学会查资料。
能就家乡的一种产品,进行细致视察,并询问有关的人,查阅有关的资料,对这种产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培育搜集材料的实力和良好习惯。
将视察到的、询问到的与查阅到的资料整理成文。
二、学情分析能就家乡的一种产品,进行细致视察,并询问有关的人,查阅有关的资料,对这种产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培育搜集材料的实力和良好习惯。
将视察到的、询问到的与查阅到的资料整理成文。
三、教学要求:通过阅读《银杏》,懂得要全面了解某一事物,光靠看不行,还得请教别人,查阅资料。
能在习作中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先写出它的外部特征,再写出它的价值或用途等,题目自定。
四、教学重难点:能在习作中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先写出它的外部特征,再写出它的价值或用途等。
五、课时支配2课时第一课时一.指导阅读例文,小结写法1.轻声自读例文,思索:这篇习作是围绕一个什么主题写的?记叙了哪些材料?2.再读例文,思索:作者具体写了哪些材料?略写了哪些?为什么略写?这些材料是怎么来的?3.提问:从中,你得到了什么“秘诀”?4.小结:要围绕一个主题选材,要依据主题的须要搜集材料,支配详略。
5.再读例文,思索:在例文的材料写作上,作者所写的侧重也是不一样的。
你看出来了吗?为什么?6.小结:在写作时,要搜集多方面的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写这一事物。
用不同的写法,这样会使文章内容更丰富多彩。
二.指导选材1.提示:课前,我们搜集了有关家乡特产的各方面材料,选择一个主题,围绕主题选材,确定详略,列一个提纲。
2.组织沟通。
3.提示:听了同学的发言,你有什么启示?修改你的提纲。
三.进行习作1.老师巡察。
其次课时习作练习老师巡察,指导修改。
第三课时一.小结1.小结此次习作的大致状况。
2.表扬此次习作写得好的同学,并请他们朗读自己的优秀片断。
3.表扬此次习作有进步的同学,并请他们朗读自己的优秀片断。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教案第__5_
篇 文题 _ 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
第__5_篇 文题_ 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
备课时间:11、3 上课时间: 11、6 课时编号:
05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例文《银杏》,了解其主要内容和写作
思路,初步感知作者是抓住哪引起方面来写银杏的。让学生
懂得全面了解某一事物,光靠看还不行,还要学会问、学会
查找资料。
2、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一种产品,进行仔细观察,并
询问有关的人,查找有关资料,对这种产品有一个较为全面
的了解,培养搜集材料的能力的良好的习惯。
3、借助习作要点的提示,学习例文的方法,引导学生
把观察到的、询问到的与查阅到的资料按一定的顺序整理成
文。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例文获取作文材料的方法。
2、训练学生如何把观察到的、询问到的、查阅到的资
料整理成文。
教学时间: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观察,激发兴趣
1、出示挂图,让学生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谈话:刚才同学们观察了这幅画,说了自己观察到
的内容,如果我们就这样写下去,不仅显得零乱,而且也不
够形象、逼真。沈平平同学根据金老师的要求写了这棵银杏,
写得很好,下面我们就来向她学习,看看她是怎么写的。
二、初读例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轻读例文,思考:这篇例文先写了什么,
后写了什么?用“—”画出来。
2、讨论交流。
3、小结:这篇例文先写了银杏的枝干、叶、花、果的
特点,再写银杏的价值,最后写出人们为什么称银杏为“活
化石”。
三、再读例文,讨论写法
1、学生自读,思考:沈平平是如何一步一步地按照金
老师的要求完成《银杏》这篇习作的。
2、交流讨论。
小结:⑴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沈平平同学介绍了银
杏的干、靶、花、果的特点,还写了形状、颜色等。 ⑵在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观察的基础上,沈平平询问自然老师,查阅有关资料,知道
了银杏的价值和为什么银杏被称为“活化石”。
3、读“习作要点提示”,对照例文,明确写作要求。
⑴齐读例文后面的“习作要点提示”。
⑵讨论本次写作的要点和重点。
⑶小结:这是一篇状物类的习作训练,习作内容:介
绍家乡的一种产品,可以是农副产品,也可以是工业产品。
习作题目:自定。习作重点:把观察到的、询问到的、查阅
到的资料整理成文。
四、读写迁移,运用写法
1、确定习作内容及要点。在写作时,要 搜集多方面
的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写这一事物。用不同的写法,这样会
使文章内容更丰富多彩。
提示:课前, 我们搜集了有关家乡特产的各方
⑴你准备介绍家乡的哪一种产品?
⑵在观察的基础上介绍产品的外部特征,如形状、颜色、
大小、质地等。
(3)在询问和查阅资料的基础上,介绍该产品的营养
价值或用途、食用方法或使用方法。
⑷通过询问和查阅资料,介绍该产品在食用或使用时
应注意的问题。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2、组织学生交流、评议。
3、教师指点:介绍产品的三个方面内容时不要平均用
力,要注意有详有略,侧重写一两个方面的内容,注意说法
要有根据
4、学生起草慰习作,教师巡视指导。选择一个主题,
围绕主题选材,确定详略,列一个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