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教育学,心理学基础

幼儿教育学,心理学基础

幼儿教育学,心理学基础
幼儿教育学,心理学基础

幼儿教育学基础

绪论

一、幼儿教育学(概念):幼儿教育学是一门研究3——6岁幼儿教育规律和幼儿机构的教育工作规律的科学,它是从人们教育幼儿的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教育理论。

二、案例分析:

情景一:父母带孩子逛商场,孩子看中了一件玩具,而父母认为不适合他,不给他买。于是孩子往地上一躺,哭闹起来,父母怎么劝告都无效,场面难以收拾……孩子为什么变的这么任性?是孩子生性犟脾气、不听话吗?对这样任性的孩子该怎么办?如果父母迁就顺从,要啥买啥,或者打骂威胁,强令其顺从就能解决问题吗?你对这个案例子怎么看?

——幼儿的任性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是家庭教育方式一贯不当造成的恶果。父母不从根本上改变“溺爱”、“专横”等不正确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孩子的任性是难以纠正过来的,孩子个性健康发展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养方式影响孩子的个性。

第一章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幼儿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一、广义的教育(概念15页):这里的教育包括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范围很广,一般称为广的教育。

二、学校的独特结构和功能,使其成为近代以来教育活动中的核心部分,在各种教育中起着(示范)和(主导)的作用。

三、幼儿教育(概念):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就称为幼儿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心理各方面发展的活动都是幼儿教育,而狭义的幼儿教育则指幼儿园教育。

幼儿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它专门研究3-6岁幼儿的教育,探索其特点和规律。

四、幼儿教育的意义:(简答和论述)

(一)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

(二)开发大脑潜力,促进智力发展;

(三)发展个性,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

(四)培育美感,促进想象力、创造性的发展;

总而言之,幼儿教育担负着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重任。

五、敏感期(概念)幼儿期是语言、形状知觉、音感等发展的敏感期。我们把这个阶段称为敏感期。

第二节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一、1、学校诞生时间:幼儿教育机构首先在欧洲诞生,最值得一提的是由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于1816年创办的幼儿学校,最初出现的幼儿教育机构多由一些慈善家、工业家举办,实质上不过的慈善性质的社会福利机构而已。

2、德国幼儿教育家福禄贝尔被世界誉为“幼儿之父”,是他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

3、(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幼儿通过他特制的玩具-——(“恩物”)来学习。

4、我国幼儿教育机构:我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是1903年湖北

武昌创办的湖北幼稚园。当时的这些幼儿教育机构完全抄袭日本,显示出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的特点。

5、幼儿园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尖锐抨击的三种大病:一是外国病,二是

花钱病,三是富贵病

6、1989年6月,国家教委制定发布了《幼儿园管理条例》,这是新中国成立

以来,经国务院批准颁发的第一个幼儿教育法规。

二、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

(一)德国福禄贝尔

1、幼儿自我发展的原理:福禄贝尔认为,幼儿的行为是其内在生命形式的表现,命令式的、强制的、干涉的教育方法对幼儿的发展是无效的,而必须尊重幼儿的自主性,重视幼儿的自我活动。

2、游戏理论:福禄贝尔是第一个阐明游戏教育价值的人,他认为幼儿是通过游戏将内在的精神活动表现出来的;他强调游戏对幼儿人格发展、智慧发展有重要意义。

3、协调原理:让孩子和周围的环境、社会、自然结合,协调一致。

4、亲子教育:他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为母亲们开办的“讲习会”,后来还专门写了一本《母亲之歌与爱抚之歌》

★被誉为20世纪初的“幼儿园改革家”的蒙台梭利于1907年在罗马贫民区创办了一所“幼儿之家”

★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的要点是:

1、幼儿自我学习的法则:每个儿童都是一个遵循自身内部法则的生物体,都有各自不同的需要和发展进程表。

2、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

有准备的幼儿教育环境的特点?(简答)

(1)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2)一个有秩序的环境(3)一个生气勃勃的环境(4)一个愉快的环境。

3、教师的作用:教师是一个环境的创设者、观察者、指导者。

★对蒙台梭利教育的缺点和贡献(简答):缺点:(1)偏重智能而较忽视幼儿情感的陶冶;(2)其感觉教育教具脱离幼儿的实际生活,过于狭隘、呆板,操作法过于机械等等;

贡献:重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重视幼儿的自主性和自我学习,重视环境的作用,以及她对教师作用的观点等等,无论在蒙台梭利时代还是在今天,都具有不衰的生命力。

(三)陶行知

★陶行知的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包括哪几方面?(简答)

①解放儿童的头脑②解放儿童的双手③解放儿童的嘴④解放儿童的空间⑤解放儿童的时间

(四)陈鹤琴

★他于1923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创立了“活教育”理论。他先后在江西和上海创办省立、国立实验幼师和幼专,为我国幼儿教育资格培训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课程的结构: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文学活动等五项,称为“五指活动”。

第二章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

第一节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一、我国的教育目的?(简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目的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二、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结构?(简答)

●教育目的。它是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总目标,是金字塔的顶端。

●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即幼儿教育阶段目标。《幼儿园工作规程》所表述的幼儿园保育、教育目标就属于这一层次。

●各个幼儿园具体的教育目标。

三、制定幼儿园具体教育目标时应注意的问题?(简答)

1、教育目标分解的方法要恰当

2、教育目标的涵盖面要全面

3、教育目标要有连续性和一致性

第二节幼儿园的任务

一、幼儿园的双重任务:一)幼儿园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二)幼儿园为家长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二、幼儿教育的原则有哪些(简答和论述):

幼儿园教育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教育的一般原则,另一部分是幼儿园教育的特殊原则。

★教育的一般原则:

(一)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

1、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

2、保障儿童的合法权利。

(二)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

1、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

2、儿童的发展应是协调的发展;

3、儿童的发展是有个性的发展。

(三)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

1、教育要促进每个儿童的发展;

2、教育要促进每个儿童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

3、多种组织形式促进儿童的发展。

(四)充分利用儿童、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的原则。

★幼儿园教育的原则:

(一)保教结合的原则。1、保育和教育是幼儿园两大方面的工作;2、保育和教育工作互相联系、互相渗透。3、保育和教育是在同一过程中实现的。

(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三)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原则。1、教育的活动性;2、教育活动的多样性。(四)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的原则。

第三章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第一节全面发展教育与幼儿的发展一、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59页简答)

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是指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基本素质的教育。全面发展并不意味着个体在各方面齐头并进地、平均地发展,可以允许幼儿个体在某方面突出一些。

第二节幼儿体育

二、幼儿体育的目标: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三、幼儿园体育的内容:

1、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2、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基本动作主要是走、跑、跳、平衡、投掷、钻爬、攀登等

3、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4、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幼儿园体育应以增强(幼儿体质)为核心全面的综合的为幼儿有一个强壮、健康的身体创造条件。(填空、选择和判断)

第三节幼儿智育

四、幼儿智育(概念):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幼儿获得粗浅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增进对周围事物的求知兴趣、学习“如何学习”,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过程。

★幼儿智育的目标: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多种感官和运用语言的基本技能能力,以及初步的动手能力。

五、幼儿智育的内容:

1、发展幼儿的智力;

2、引导幼儿获得粗浅的知识;

3、培养幼儿求知的兴趣和欲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四节幼儿德育

六、幼儿德育的内容:

幼儿品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与发展幼儿(个性)两个方面

1、发展幼儿的社会性①培养爱的情感②形成必要的社会行为规范③学习人际

交往的技能和能力

2、发展幼儿个性

幼儿德育要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如良好的性格,有自信心、主动性、独立性,诚实、勇敢、意志坚强等等。

七、幼儿德育的途径:

1、(日常生活)是实施幼儿德育最基本的途径;

2、专门的德育活动是实施幼儿德育的有效手段;

3、利用游戏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

八、幼儿德育必须从情感入手,重点放在道德行为的形成上,具体应注意什么?(74页简答和论述论述时要扩充)

(1)由近到远,由具体到抽象

(2)直观、形象,切忌说教,切忌空谈

(3)注意个别差异

第四章教师和幼儿

第一节幼儿教师

一、幼儿教师必备的素质(92页)

(一)幼儿教师的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素质

没有正确的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对于一个幼儿教师来说,忠诚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思想品德素质,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热爱幼儿,把自己的身心奉献给幼教事业,是幼儿教师社会主义服务感、道德责任感、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和信念最实际、最集中的体现。

(二)健康的身心素质

没有健康的身体不可能搞好幼儿教育工作,这是没有异议的。要搞好幼儿教育工作,为人师表,教师的情感、个性、性格、行为方式等心理素质也是同样重要的。

(三)幼儿教师的能力素质

作为幼儿教师,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任务是促进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因此有效地、高质量地与幼儿相互作用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就成为老师必备的素质。正如思想家卢梭所说的一样,“热心可以补才能的不足,而才能不能补热心。”

二、幼儿教师必备的能力

(一)观察力

幼儿教师的观察力(概念):(93页)主要是指对幼儿直觉的、原样的、不加任何操作的自然观察力,表现在随机的观察和有计划的观察中。

在随机观察时,观察能力的高低表现为教师能否敏感地捕捉到幼儿发出的动作、表情或语言等各方面的信息并且快速的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93页)有计划的观察要求预先有拟定的观察项目,教师根据观察内容选择最有代表性的场景,列出最能反映问题本质的观察要点,然后按计划进行观察。既可观察幼儿的发展水平的差异,也可观察幼儿的个体发展的独特性。(94页)

(二)沟通的能力

教师的沟通能力主要包括(教师与幼儿)、(教师与家长)、和(促进幼儿之间)相互沟通的能力。

教师和幼儿的沟通方式有(非言语的)和(言语)的两种。

非语言沟通的途径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三、案例分析题:一位教师曾有这样的体会:“过去手工课,我总是让全班幼儿按我的示范要求统一做。我的注意力集中在大喊不会做的幼儿身上,帮了这个帮那个,忙的什么也没仔细看。后来尝试观察幼儿的操作,从幼儿的小肌肉入手,发现幼儿的差异很大。积累了一定的资料后,经过进一步的分析、比较,我将全班幼儿平分为5等,布置任务时,按幼儿的不同水平提出要求,基本做到任务难度略高于幼儿现有水平。总之,哪个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我心中有数了。”你对这个案例如何理解?(94页)

答: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了,发展型教育必须从观察开始。它还说明,对幼儿现有状况的了解,有助于把握不可见的幼儿发展的“下一步”,这是促进幼儿发展最有意义、然而又最困难的课题之一。教育既要促进幼儿发展,但又不能操之过急,拔苗助长。如何把握这个“度”?解决这个难题最可行的办法,对老师来说,就是对幼儿长期地、深入地观察。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阿莫什维力所说的那样,“唯一的尺度就是我们教育的直觉。它是建立在对每一个人的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的。”每个幼儿的现有水平和“下一步”都不同,只有观察才能去发现这些差异,让教育建立在幼儿发展可能性的科学基础上。

四、在幼儿园中言语沟通方面存在什么问题?(简答、论述96页)

⑴教师习惯了自己讲幼儿听,总认为自己讲的是有价值的,而对幼儿的见闻、感受、提问等缺乏共鸣,所以很少有双向的交谈;

2 谈话多在集体活动时,以教师提问、幼儿回答的形式进行,个别交谈很

少。

⑶教师对幼儿的谈话中,批评、否定多于表扬、肯定;指导、命令多于情感、经验的交流和分享。

⑷教师以为幼儿理解了自己的话,其实幼儿并没有理解;教师以为自己理解了幼儿的话,其实并没有理解

⑸教师缺乏与幼儿言语沟通的技能技巧或必要的倾听的耐心。比如幼儿口齿不清、谈话内容含糊、语法错误多时,常打断他们。

⑹对幼儿不能一视同仁,很少与那些认为不乖巧,调皮、不漂亮的幼儿交谈

四要提高教师与幼儿的沟通质量,使教师从权威的地位转到与幼儿平等的交流、共同分享的地位,教师必须具备的技能?

★引发交谈的技能。

善于敏锐的抓住时机,创造气氛,发现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将幼儿自然的引入交谈中;或者善于用多种方法引起幼儿对某个特定话题的兴趣

★ 倾听的技能。

用恰当的言语或非言语方式热情的接纳和鼓励幼儿谈话、提问,让幼儿产生“老师很喜欢听我说”“老师觉得我的问题很有意思”的喜悦感和自信心,并相信老师是自己随时得以交谈的对象。

五教师与家长的沟通

(1)了解家长的技能(97页)

一般来说,教师需要了解家长的需求与希望、家长的性格类型、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家长的职业、文化水平、待人接物习惯等,以确定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沟通策略。

★ 第一类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对幼儿园的工作都有正确的态度,沟通、合作都很容易;

★ 第二类的家长很关心自己的孩子的教育,但对幼儿园的态度可能不大信任,甚至对教师可能较多指责,因此面对这类家长时,教师会感到压力,需要特别的冷静、理智,严于责已。只要真心诚意地从孩子出发,就能找到与家长沟通的渠道;

★ 第三类家长一般信任教师,而常把教育的责任全托付给幼儿园。对这种家长工作的重点是让他们关心孩子的教育,帮助他们找回对孩子教育的信心,辅以有效的方法指导,变消极为积极;

★ 第四类家长常常让教师困扰,自己不尽责任,可遇到问题就全怪罪教师。对这类家长特别需要精心地、艰苦地、反复地沟通,并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来做家长的工作。

(2)与家长交流的技巧(98页)

★告状式:“我提醒过××好多次了,要他拿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时要先征得小朋友同意,他就是不听,每次都抢,所以常和别人发生纠纷。”

★描述式:“××年龄小,每次看到小朋友玩玩具时,就想玩得很,记不得先要说什么,拿过来就玩。小朋友不肯,就争起来了。”

六分组能力(102页)

合理的分组表现出三个特点:有层次、有特色、有变化。

★ 有层次,指教师分组时纵向地考虑幼儿的水平差异。

★ 有特色,指各组各有特点。

★ 有变化,指分组是动态的,不是一劳永逸的。

第二节幼儿和教师的相互关系(105页)

一、儿童观

儿童观是指儿童的认识、看法以及与此有关的一系列观念之总和。

在欧洲古代和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认为儿童仅仅是父母的隶属,他们是带着罪恶来到人世的。在那个时代,儿童自身的特点和价值是完全被忽视的,更谈不上有独立的人格。因此,他们可以随便被杀掉或抛弃,打骂、体罚儿童是那时教育的特点。

文艺复兴运动后,儿童观开始出现了大转折。著名的如17世纪英国教育家洛克提出的“白板论”儿童观,即认为儿童不是生而有罪,而是一块纯真无瑕的白板,因此有巨大可塑性的存在。18世纪法国卢梭确立的“自然论”的儿童观,即认为儿童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白板”,而是有自己内在规律的自然的存在。美国教育学家杜威的儿童中心教育,对全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现代儿童观认为:儿童是与成人平等的、独立的、发展中的个体,社会应当保障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应当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和权利,尊重他们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尊重他们的能力和个性,应当为他们创造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

第三节幼儿和教师的相互作用

一、活动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和源泉(108页)

活动(概念):幼儿是在与环境积极地相互作用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的,这一相互作用过程就是活动。

幼儿的活动可大致分为内部活动和外部活动两类。

幼儿的实践活动(外部活动)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操作实际物体的活动;二是人际交往活动。

(1)实物操作活动对幼儿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10页)

A幼儿在实物操作活动中发展自我意识

B幼儿在实物操作活动中发展思维能力

C实物操作活动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

(2)人际交往活动的作用表现在:(111页)

A让幼儿体验社会角色

B是幼儿重要的信息源

C是幼儿实际的社会生活

二、教师“教”的活动(114)

“教”的活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进行,一是直接地“教”,二是间接地“教”(1)所谓直接“教”的方式(概念),指教师按照教育目的,直接地把教育的内容传递给幼儿。比较适宜的:

★ 对幼儿进行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使幼儿能在短时间内获得人类用漫长时间创造的大量精神财富。如给幼儿讲古今中外的故事、讲科学家的发现、教幼儿念诗歌、文学作品等。

★ 规定必要的行为规范、行动规则,讲解必要的社会生活常识等,这些东西不需要幼儿自己去尝试,或不适合幼儿去尝试,甚至尝试是危险的。如教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红灯不能过马路,告诉幼儿不能喝生水、不能跟陌生人走等安全、卫生常识。

★ 教给幼儿必需的知识或概念,让幼儿能高效率地获得比较系统地有条理的知识,如讲解哺乳动物的概念、生活习性,讲解数的加减计算方法等。

★ 某些技能、技巧,需要教师用同种方法介绍给全体幼儿。如工具、物品的使用方法、画画涂色的技巧等。

★ 传递必要的信息,如告诉幼儿一些他们能理解的国家大事、新闻消息、周围环境中发生的有关事情等。

直接“教”的优点:教师直接“教”的时候,教育内容、方法、步骤等都按照教育目标进行了精心准备。因此,这种方式清楚明确、系统有序、省时经济,而且教师操作起来有一定的模式可循,即使是新教师,也能较快地掌握操作方法。

直接“教”的缺点:

★ 由于幼儿缺乏知识和经验,对言语的理解能力又有限,因此对“教”的内容不容易真正掌握。

★ 教师与幼儿之间难以双向交流,容易成为教师向幼儿单向灌输和说教。

★ 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少,其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得到发挥。

(3)所谓间接“教(概念),是指教师不是把教育要求直接讲幼儿听,而是通过环境中适当的中介,比如利用环境中的玩具、榜样、幼儿关心的现象或事件的作用等,迂回地达到教育目的。

三、幼儿“学”的活动

1、接受学习(118页)

在教师使用直接“教”的方式时,与之相应的幼儿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接受学习”。

所谓“接受学习”(概念),是指学习者主要通过教师的言语讲授获得知识、技能、概念等的学习方式。

2、发现学习

在教师间接“教”的时候,幼儿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发现学习。

发现学习(概念),即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亲自实践,与人交往等去发现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从而获得各种直接经验、体验以及思维方法的学习方式。

非智力因素主要有:(120页)

★ 主动性

★ 好奇心

★ 自信心

★ 坚持性

第五章幼儿园环境第一节幼儿园环境概述

★一段时期以来幼儿园的教育在经历了致力于教育教学研究之后,开始了人本主义的观点,回归教育的本体,更致力于孩子学习的研究。另外,终身教育理念的确立,要求一个健全的社会人,必须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为此幼儿教育上也开始提出了要让孩子学会自主学习。什么是自主学习呢?它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中,学习者按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根据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水平、自己的行为方式,独立的接触事物,获得信息取的经验,提升认识,自主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的性质是由环境决定的,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学习,幼儿自主学习的骨架特征,就是选择性。自主学习中孩子需要一个可以让他们进行选择的环境,来培养和表现主体的独立性和主动性。试想一统的环境,连选择都谈不上哪来的独立自由。但是幼儿园是一个教育机构不可能像弄堂的游戏那样来等待“无心插柳”的收获,因此,这个可选择的环境是有“一定”的界限的,是由教师提供的,确切的说是老师根据孩子的需要创设的它包括可选择的外在环境和可选择的内在环境,前者指的是孩子们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材料的可选择性,而可选择的内在环境,是指学习时机和学习方式的可选择性,孩子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时机,适合自己的发展进程,选择自己的视角和思维方式进行学习。

可选择的外在环境的创设,需要的是老师对孩子的了解,而可选择的内在环境的营造,需要的是老师对孩子的理解。所以可选择的环境虽然是老师创造的,却是给孩子用的,不是摆事和花架子。孩子能否自由学习,可选择的环境是关键。

那么什么样的环境才是孩子可选的环境呢?

(一)可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

我们发现,孩子的学习状态,并不在于内容的深浅,而在于这个内容是不是孩子喜欢的,是否能激起孩子热情的,可否引发孩子探索和认识的兴趣,能不能使之成为孩子当前的需要,因此,在自主学习中,我们尽量从孩子中,从孩子的问题和矛盾冲突中,确定孩子的学习内容。

一、幼儿园环境的含义

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幼儿园的内部小环境,又包括园外的家庭、社会、自然、文化等大环境。狭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物质与精神的要素的总和。

好的材料、玩具除了安全、卫生、美观、耐用之外,应有变换性、多功能性,即一种材料或玩具可以用多种方式去摆弄它,去玩它,这对于保持材料、玩具的新鲜性,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是很有意义的。另外,材料、玩具应当是经济的,有的昂贵的玩具玩法固定,又容易损坏,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发展价值。而水、沙、粘土等自然材料以及各种废旧物资如果加以有效利用,是非常符合幼儿特点及活动需要的。因为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是农村,所以这里我给大家讲的也是接近我们周围生活的一些东西。

★让乡土材料在区域活动中大放光彩

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的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它是教师从幼儿的兴趣出发,为使幼儿进行高效学习,获得最佳发展而精心设计的环境;它可以让幼儿自由地进出各个区域开展游戏活动;它有着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满足幼儿发展的不同需要。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而区域活动正符合这一要求。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社会、心理条件的综合,是儿童发展的资源。皮亚杰认知结构理论明确指出:儿童的发展是通过自身感知操作而得来的。根据上述理论,我们认识到,要使幼儿得到发展,一要创设环境,二要引导幼儿主动活动。我园离农村很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对幼儿充满诱惑,因此,充分利用农村的乡土材料,来进一步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和幼儿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各种资料图片(利用农村资源的)

二、幼儿园环境的特点

环境的教育性环境的可控性

第二节幼儿环境创设的原则(139页)

一、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则

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要体现环境的教育性。即环境设计的目标要符合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

二、发展适宜性原则

发展适宜性原则是指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

三、幼儿参与性原则

幼儿参与性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合作、共同参与的过程。环境创设过程本身的教育意义主要体现在:

(1)培养幼儿的主体精神,发展幼儿的主体意识。(2)培养幼儿的责任感。(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正确的观念:幼儿的参与是权利,不是“帮忙”。幼儿在参与中发展,克服“幼儿无能的思想”。

四、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时应把大、小环境有机结合,形成开放的幼儿教育系统。

五、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应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园所的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因陋就简。

教师控制环境的作用是指教师能利用环境来激发和保持幼儿的活动积极性,能帮助幼儿利用环境的条件来发展自己。

第六章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

第一节幼儿为什么要与家庭、社区合作(157页)

一、幼儿的教育离不开家庭

(一)家庭是幼儿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

(二)家庭是人的第一个学校

(三)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力量

★家长的参与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家长是教师最好的合作者,没有谁比父母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因此家长是教师了解幼儿的最好的信息源。

★家长与教师的配合使教育计划的可行性、幼儿园课程的适宜性、教育的连续性和有效性等等都能更好地得到保证。

★家长本身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

二、社区(概念)由居住在一定区域范围的人们所结成的文化生活共同体。在城市以街道委员会为基础,在农村以乡、村为依托。

三、幼儿园教育需要社区的配合

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意思是,幼儿园与其所处的社区、与幼儿家庭所处的社区密切结合,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

1、社区环境的教育性

充分利用社会环境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革命历史文物、遗迹等,不仅是扩大教育的空间,更是其教育内容的丰富和深化。

2、社区资源对幼儿园教育的意义

社区作为一个生产功能、生活功能、文化功能兼备的社会小区,能为幼儿园提供教育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教育场所等等多方面的支持。

3、社区文化对幼儿园教育的意义

一般来说,文化和文明程度高的社区,幼儿园的园风、教育质量也不错。

第二节幼儿园怎样与家庭、社区合作

一、家园合作的主要内容

1、鼓励和引导家长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幼儿园教育,同心协力培养幼儿

2、幼儿园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

家园合作的方法

1、家长直接参与方面。家长开放日、“爸爸、妈妈老师”制度、亲子游戏、

夏令营活动

2、家长间接参与方面。家访、家园联系簿、个别谈话、家长专栏、家长委员

会、家长座谈会、家长学校

二、幼儿园怎样与社区合作(论述)(164页)

(一)与社区资源共享,发展以幼儿园为核心的社区幼儿教育

(二)为社区精神文明的发展服务,共创幼儿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三)幼儿园与社区结合的问题

第七章幼儿园课程第一节幼儿园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概念(177页)

课程系指在学校的教师指导之下出现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总体。从这一课程意义上来说,课程不仅包括课表上所指定的教师有计划组织的各学科的教学活动,还包括学生自动自发和有计划组织的所有课外活动,甚至包括课间10分钟活动。在幼儿园,课程就不再是传统的“六科”学习活动,而应包括各类游戏活动和日常生活活动。

幼儿园课程(概念)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各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课程的基本要素通常是指(目标)、(内容)、(组织)与(评价)

二、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一)幼儿园课程融合于一日生活之中

幼儿园课程融合在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与环节之中,包括集体活动、小组活动、自选活动、转换过渡与收拾整理、进餐、盥洗、午睡以及入(离)园等等。

案例一:离园时,李老师发觉奇奇的衣服挺别扭,仔细一瞧,原来是纽扣错位了。在李老师的指导下,奇奇笨拙地解开了一个又一个纽扣,准备重扣。正在这时,奇奇妈妈出现在活动室门口。显然,她已看到了一切,脸上写满了不高兴。只见她快步上前,动手要帮奇奇扣纽扣。李老师一把拉住她说:“瞧这衣服模样,就知道肯定是奇奇自己穿的。奇奇能够独立穿衣,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啊!让他再练习一下,相信他会有进步的,你说对吗?”奇奇妈妈听了李老师的话,似乎悟出了什么,脸慢慢由阴转晴,笑眯眯地对奇奇说:“乖孩子,慢慢扣,妈妈等着

你!”

[评:纽扣错位的故事告诉我们,教育应该如何做才能不错位。孩子能做的事,教师不要代替,家长也不要包办。这个道理,光老师知道不行,家长也要明白。学校教育既不像古希腊学者柏拉图所说的那么“无能”,但也绝不像17—18世纪的理性主义者爱尔维修等人所认为的那么“万能”。因此,学校和家庭必须通力合作,才能为孩子营造一个顺利成长的环境,才能更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案例二:取鞋

午睡起床时,烨烨发现小床边的鞋子不知怎的到了床底下。为了拿到鞋,烨烨趴在地板上,用手伸进床底下去拿,但够不着,将身体挪近床沿后再试,还是够不着。在一边仔细观察的王老师提示他,能不能找样东西来帮忙。烨烨便找来一根绳子,一试,发现绳子是软的,无法够到鞋子。他不甘心,索性坐下来,一只手臂勾住床侧的档板,一条腿伸到床底下勾鞋还是不行。于是,他的脚如钟摆在床底下晃动,虽然碰到了鞋子,却依然弄不出来。于是,烨烨干脆拿起老师做卫生的笤帚,慢慢地移动鞋子,他终于拿到了鞋子。站在一旁多时的王老师伸出大拇指,微笑着对烨烨说:“你真棒!”

[评:取鞋的故事不由得让人重新审视教和学的问题。王老师对孩子的密切关注、适时提示、耐心期待和热情鼓励给教师的“教”赋予了新的内容和意义。建构主义认为,意义学习发生于真实的学习任务之中,即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中通过自己解决问题来建构知识的。烨烨的取鞋过程给我们的启示是:幼儿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二)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

如果幼儿园用上课来代替幼儿游戏的话,幼儿园课程就会“小学化”,幼儿园课程也就不成其为幼儿园课程了。

(三)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第二节幼儿园课程目标(181页)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作用(简答)

(一)制定教育教学计划的依据

(二)引导教育教学过程的方向

(三)评价教育教学效果的标准

第三节幼儿园课程内容

选择与确定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原则(186页简答)

(一)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整体需要,有效地发挥各领域的教育作用

(二)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幼儿必要的和有效的学习内容。

例如:对小班的幼儿而言,由于他们自我照顾能力有限,情感上还很依赖成人的关怀,同时又开始发展自我意识,因此,在内容生活上就着重以常规生活和多种自选游戏活动来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帮助幼儿建立安全感和自信心,而不应该侧重学科知识的学习。如果时机不成熟而勉强让幼儿学习,会让他们感到在学习上有挫折感导致产生消极的学习兴趣。(小班的教具)

“彩旗飘飘”

(三)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与兴趣,内容具有时代性、丰富性

在为幼儿提供学习内容时要尽可能使幼儿看的见、摸的着,让他们亲身感受与体验,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的:“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小水洼的故事”

(四)适合幼儿的能力与发展需要,对幼儿的进一步学习具有挑战性

第四节幼儿园课程的实施

一、(简答)幼儿园教育教学计划应该包括以下几下方面的内容:

1、教师按课程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和组织的教育活动

2、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安排与组织

3、幼儿自选活动的提供与指导

4、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创设与利用

5、家长工作和与社区的联系等。

对幼儿一日活动的安排,可参照以下建议:(简答)

★ 一日生活安排尽可能减少环节的转换。

★ 根据动静交替的原则来安排一日生活。

★ 使用相对稳定的一日生活日程表,帮助幼儿掌握每一环节的名称,使他们知道下一环节干什么

★每环节结束时有明确的信号,让每个幼儿意识到要转换活动了

★ 确定转换时幼儿集合的地点

★ 一旦幼儿集中后马上转入下一活动,即使还有部分幼儿未到场,

教案的设计:

教案是一个教学活动的具体计划,它阐明在预定的教学时间内要做什么,怎样做,达到什么目标等。

二、选择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方法、手段和途径

1、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

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有三种: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

在幼儿园过多使用集体活动是不合适的。

2、教育教学的方法

(1)观察

重点是教幼儿学会运用自己的感官去观察事物的方法,而不是只知道观察的结果“是什么”。

(2)实验

幼儿园的科学实验主要是利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或材料,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进行尝试和探索。

在使用实验方法时,应重视实验的过程,而不在乎是否能得出一个什么结论或有个什么了不起的发现,只有在过程中才能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认真、专注等科学态度,才能让幼儿学会观察、提问、实验、分析、推理等科学方法。

(3)游戏操作

(4)参观

组织参观要注意几个要点:①参观要有明确的目标,根据教育教学的要求进行。

②参观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取得对方的合作与配合,也需要得到家长们的支持。③参观时,要特别注意幼儿的安全。④参观后,要组织幼儿谈话和讨论,并提供机会和条件让幼儿用各种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如绘画、手工制作等。

(5)谈话、讨论

(6)讲解、讲述

在教学中,很少单独使用讲解的方法,如果讲解与其他方法结合起来运用,可能得到较好的效果。

3、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手段(196页)(简答)

(1)实物

(2)图书。为幼儿选择图书要求画面清楚、色彩赏心悦目,而且画面要大,最好一页只有一个画面。

(3)挂图、图片、照片

(4)幻灯片、录像带

(5)自制教具

(6)多媒体

4、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途径(简答)

(1)专门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

(2)日常活动与生活

(3)学习环境

(4)家园合作

第五节幼儿园课程评价(199页)

一、课程评价概述

1、评价的目的

第一了解幼儿的实际发展状况,使教师能够针对幼儿的需要、特点及个体差异,决定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及活动形式、指导方式等。

第二了解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过程,以及幼儿整体的发展状况,从而评价课程是符合教育目的和适合幼儿。

3、评价的作用

它具有(鉴定)、(诊断)、(改进)、(导向)等作用。

二、课程评价的内容(简答)

教育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对(幼儿)、(教育活动)、(教师)这三个方面作出评价。

对幼儿的评价,不只是评价他们掌握与课程有关具体知识的情况,更重要的是评价他们的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方法、行为方式等。

对教育活动的评价重点是:是否为幼儿提供了与目标相一致的学习经验,所提供的经验是否与幼儿生活经验及已有经验相联系,使幼儿可有效地进行学习。

对教师的评价,主要着眼于评价教师从设计、准备直到实施每个阶段所进行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包括工作的技巧和态度。

课程评价的原则(简答)

(一)评价应有利于改进与发展课程;

(二)评价中发挥教师的主体性;

(三)评价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四)评价应客观与真实。

总之,评价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改进和完善课程,为幼儿提供更适宜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

第八章幼儿游戏第一节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216页)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是他们最早、最基本的交往活动,游戏是幼儿交往的主要形式之一。交往,有助于培养幼儿健全的个性。(一)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增加交往机会。(二)在游戏中培养交往语言交往语言是在主动活动中构成的,游戏有助于巩固儿童的知识技能。如在角色游戏中,幼儿以角色身份出现,以角色的口吻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情感,这时他即是角色,又是自己,他会发现自我语言与他人语言的区别,也能自然的学会交往语言。另一方面,游戏的魅力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儿童的积极性,使儿童在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进行学习,使交往语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三)鼓励幼儿积极交往独生子女家庭结构中少一个“儿童的群体”。这个群体对孩子个性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幼儿只有在与同伴相互交往的过程中才能学会共同生活,相互合作。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采取一些喜闻乐见的形式,促使幼儿间积极主动地进行交往。可安排一些促进幼儿交往的游戏,让幼儿认真参与,以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的精神。(四)培养幼儿在游戏中的创新意识★幼儿游戏的特点(简答或者论述)

(一)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活动。

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活动,主要表现在游戏的内容、形式、进程等由幼儿自己选择,而不由成人直接控制。

(二)游戏无强制性的外在目的。幼儿玩游戏的目的在于游戏活动本身,是为了好玩而游戏,除此这外,别无其他目的。

(三)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体验。只要幼儿在活动中具有满足感、成功感等积极的内心体验,就可以说幼儿具有了愉悦的情绪体验。

(四)游戏活动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发展的。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会使幼儿产生遐想,从而萌发做游戏的愿望。在环境的创设上,注意放一些实物和操作材料,这样,不仅可以为幼儿游戏提供必要的玩具,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游戏中,我们常常能发现幼儿的一些问题,也能看到一些同伴间的矛盾,冲突等。这就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找出一条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从中学习调节自己的行为。要鼓励幼儿进行角色游戏,因为孩子扮演不同的角色,能学会不同的角色间的交往方式,在游戏中获得群体意识。

★定义:

教学游戏:幼儿教师为了实现幼儿园教育的任务、目的,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我们通常把这种活动称为教学游戏或游戏化的教学。

★游戏的功能:(简答)

(一)游戏对幼儿认知发展的作用。

游戏是幼儿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借助于想象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活动。因此,游戏可以使幼儿的联想、想象、创造力得到发挥。

(午餐)四、反思

在不经意中我捕捉到了这个短暂的一刻,也是绽现幼儿创造的一幕。反过来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我想我们还是得继续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

首先以幼儿为主体,应该成为我们教学的首要准则。在上述的案例中教师从头到尾都只是个旁观者,但幼儿的游戏热情并未因此而减退,反而更加的有规则性。那么,我们的教学中是否也应该给幼儿多点自由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少些教师的说教,让孩子乘着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于创造的天空呢。

其次,应该从幼儿好玩、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出发,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适宜的进行教学。使幼儿可以将在同一事物中产生的经验建立在不同的体验方式和不同的实践当中。

(二)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三)幼儿游戏对幼儿情感发展的作用。

(四)游戏对幼儿身体发展的作用。

★怎样使游戏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222页简答)

(一)重视幼儿的自发游戏;(二)充分利用游戏组织幼儿园各类教育活动;(三)满足幼儿对多种游戏的需要

★自发性游戏(概念):是指幼儿自己想出来的、自己发起的游戏,这种游戏完全符合游戏的特点,最贴近游戏的本质,也是幼儿最愿意玩的游戏。

幼儿教育学-陈幸军-教案完整版

第一单元学前教育学概述 教学目标: 1、理解“学前教育”概念;掌握学前教育的意义,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作用;会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学习学前教育学。 2、在了解本课程的性质、特点、地位与作用的基础上,初步形成对本课程的学习态度,并能根据本课程特点和自己的实际情况拟订学习计划,明确资料摘录和分类的方法,会做学习卡片。 教学重点:学前教育的意义 教学难点:学前教育学的地位与作用 教学课时:3课时 主题一什么是学前教育,什么是学前教育学 教学目标: 1、识记“教育”“学前教育”“教育学”“学前教育学”等概念;理解“学前教育”概念;掌握学前教育的意义。 2、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掌握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教学准备:学前园活动录像片段;CAI课件(古今中外教育家论教育,学前教育案例);各种版本的《学前教育学》教材。 教学重点:理解学前教育的含义 教学难点:掌握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归纳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育和教育学 (一)教育——一种促进更和谐、更可靠的人类发展的主要手段 【经验陈述】 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理解谈谈什么是“教育”? 【理论研讨】 教育史上,不同的人对“教育”有不同的解释。《教育学》对教育的解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有目的、有意识地对人身心施加影响并促进人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的任务就是把原本作为自然人而降生的孩子培养成合格的社会成员。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狭义:指学校教育,如学前园教育,小学、中学和大学教育以及其他人们为了某种目的而特别组织的教育。它是教师根据社会的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体力和智力的活动,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的变化,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由专业的教师承担,教育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系统性很强,是一种可控性很强的、规范的教育,因此一般来说效率、效果也更好。 【观点辨析】

幼儿教育学基础知识点

幼稚教育學基礎知識點 第一章幼稚教育的產生和發展 第一節幼稚教育的概念和意義 一、廣義的教育(概念 15 頁):這裡的教育包括了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範圍很廣,一般稱為廣的教育。 二、學校的獨特結構和功能,使其成為近代以來教育活動中的核心部分,在各種教育中貣著(示範)和(主導)的作用。 三、幼稚教育(概念):對 3-6 歲年齡階段的幼兒所實施的教育就稱為幼稚教育。從廣義上說,凡是能夠影響幼兒身體成長和認知、情感、性格等心理各方面發展的活動都是幼稚教育,而狹義的幼稚教育則指幼稚園教育。幼稚教育學是教育學的一個分支,它專門研究 3-6 歲幼兒的教育,探索其特點和規律。 四、幼稚教育的意義:(簡答和論述)(一)促進生長發育,提高身體素質;(二)開發大腦潛力,促進智力發展;(三)發展個性,促進人格的健康發展;(四)培育美感,促進想像力、創造性的發展;總而言之,幼稚教育擔負著促進幼兒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重任。 五、敏感期(概念)幼兒期是語言、形狀知覺、音感等發展的敏感期。我們把這個階段稱為敏感期。 第二節幼稚教育事業的產生和發展 一、幼稚教育機構的產生 1、學校誕生時間:幼稚教育機構首先在歐洲誕生,最值得一提的是由英國空想社會主義者歐文於 1816 年創辦的幼兒學校,最初出現的幼稚教育機構多由一些慈善家、工業家舉辦,實質上不過的慈善性質的社會福冺機構而已。 2、德國幼稚教育家福祿培爾被世界譽為“幼兒之父”,是他創辦了世界上第一個幼稚園。(遊戲)是幼兒的主要活動,幼兒通過他特製的玩具-——(“恩物”)來學習。 3、我國幼稚教育機構:我國自己創辦的第一所幼稚教育機構,是1903 年湖北武昌創辦的湖北幼稚園。當時的這些幼稚教育機構完全抄襲日本,顯示出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的特點。 4、幼稚園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尖銳抨擊的三種大病:一是外國病,二是花錢病,三是富貴病。 5、1989 年 8 月,國家教委制定發佈了《幼稚園管理條例》,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經國務院批准頒發的第一個幼稚教育法規。1989年6月制定頒發了《幼稚園工作規程》,1996年6月正式施行。 二、幼稚教育思想的發展 (一)德國福祿培爾(遊戲) 1、幼兒自我發展的原理:福祿培爾認為,幼兒的行為是其內在生命形式的表現,命令式

幼儿教育心理学(全套教案)

第一篇导论 第一章幼儿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学目的 1、明确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含义,研究对象、任务及研究内容。 2、理解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与意义。 3、掌握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研究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含义、研究对象、原则。 难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一、什么是幼儿幼儿一般指的是3—6、7岁的儿童 二、什么是教育 广义:教育是造就、培养人才的经验传递系统。 Eg:①你父亲教你怎样做人。 ②看了这场电影对你有什么意义。 狭义:指的是学校教育 △教育的本质:“3个人” 人教育人成人人 (教师)(学生)(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人;体现做人的人;使他懂得有尊严的人)(家长)(子女) 三、学校教育的分类: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教育等等 1、幼儿教育:幼儿园教育∕非幼儿园教育 2、幼儿教育的最典型的形式——幼儿园教育 3、幼儿园教育中:幼儿是主体,教师是主导 教师主导幼儿反馈教师 四、什么是心理学 心:心思、思想、感情 理:规则、规律 心理学——psychology Psychology=psyche(灵魂)+logos(科学) 1、心理学——研究人的心里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 3、心理现象包括的内容 心理现象:<1>心理过程(共性)①认识过程(感、知、记、思、想) ②情感过程 ③意志过程 注:注意伴随整个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个性差异):①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 ②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 4、心理学的分类(把它形象的比喻成一棵大树) 普通心理学:感觉心理学 知觉心理学 记忆思维言语情感等心理学 意志心理学 个性心理学等等 发展心理学:1、比较心理学:①动物与人比较心理学 ②动物之间比较心理学 2、年龄及发展心理学:①婴儿、幼儿(婴幼儿)心理学 ②儿童心理学 ③青年心理学 ④成年心理学 ⑤老年心理学等等 应用心理学:①教育心理学 ②工业心理学 ③医学心理学 ④护理心理学 ⑤司法心理学 ⑥艺术心理学 ⑦体育心理学 ⑧军事,商业心理学等等 五、什么是幼儿教育心理学 1、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一门科学。 2、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①研究幼儿(3——6、7岁)心理的形成规律。 ②如何应用规律。 3、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 ①揭示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的心理形成和发展规律,从而心理科学在幼儿教育领域中得以 向纵深发展。 ②研究如何应用幼儿的心理规律来提交教育效能,加速幼儿健康成长的心理原则。 4、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即本书的知识体系) 简单来说,本书由四部分组成:①导论 ②幼儿心理形成规律与教育 ③幼儿的心理健康 ④幼儿教学心理与教师心理

幼儿教育学第三章

2015届福建省高职招考学前教育专业 《幼儿教育学》第三章作业(满分100分) 姓名:座号: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幼儿教师不仅要根据幼儿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精心组织各项活动,使幼儿吃好、睡好、玩好、学习好;而且还要严密防止集体教养中传染病的发生等,做好卫生保健工作。这体现了幼儿教师劳动的() A.师范性 B.长期性 C.复杂性 D.科学性 2.幼儿教师职业的角色具有() A.客观性 B.教育性 C,多元性 D.全面性 3.()是幼儿与社会沟通的中介者。 A.教师 B.家长 C.园长 D.社会人员 4.()是幼儿最早接触的家庭以外的社会环境。 A.社会 B.幼儿园 C.公园 D.游乐场 5.()是幼儿重要的学习形式。 A.上课 B.劳动 C.生活 D.模仿 6.()是指幼儿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符合教师职业要求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综合。 A.道德 B.规则 C.行为规范 D.职业道德 7.()是我国目前教育的组织形式。 A.小组活动 B.个别活动 C.上课 D.班级授课制 8.教师与幼儿的语言沟通,一般是围绕一个()展开的。 A.问题 B.故事 C.话题 D.情节 9.()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时不仅要考虑幼儿园园内环境的要素,同时也要重视园外环境的要素,两者有机结合,协同一致地对幼儿施加影响。 A.环境与教育目标一致的原则 B.适宜性原则 C.幼儿参与的原则 D.开放性原则 10.()是幼儿生活中主要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幼儿的交往和促进其社会化。 A.亲子关系 B.师幼关系 C.同伴关系 D.与其它社会成员的关系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要素。() 2.教育的产品是人。() 3.健康的心理是搞好幼教工作的重要前提。() 4.幼儿教师要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5.微笑、点头、抚摸、拥抱等属于语言沟通。() 6.幼儿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步骤是“学习―设计-实施-诊断”。() 7.幼儿是发展中的个人。()

幼儿教育学基础知识点

幼儿教育学基础知识点 第一章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幼儿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一、XX的教育(概念15页): 这里的教育包括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范围很广,一般称为广的教育。 二、学校的独特结构和功能,使其成为近代以来教育活动中的核心部分,在各种教育中起着(示范)和(主导)的作用。 三、幼儿教育(概念): 对3-6 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就称为幼儿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心理各方面发展的活动都是幼儿教育,而狭义的幼儿教育则指幼儿园教育。幼儿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它专门研究3-6 岁幼儿的教育,探索其特点和规律。 四、幼儿教育的意义: (简答和论述) (一)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 (二)开发大脑潜力,促进智力发展; (三)发展个性,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 (四)培育美感,促进想象力、创造性的发展;总而言之,幼儿教育担负着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重任。 五、敏感期(概念)幼儿期是语言、形状知觉、音感等发展的敏感期。我们把这个阶段称为敏感期。 第二节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幼儿教育机构的产生

1、学校诞生时间: 幼儿教育机构首先在欧洲诞生,最值得一提的是由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于1816 年创办的幼儿学校,最初出现的幼儿教育机构多由一些慈善家、工业家举办,实质上不过的慈善性质的社会福利机构而已。 2、德国幼儿教育家福禄培尔被世界誉为“幼儿之父”,是他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幼儿通过他特制的玩具-——(“恩物”)来学习。 3、我国幼儿教育机构: 我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是1903 年湖北武昌创办的湖北幼稚园。当时的这些幼儿教育机构完全抄袭日本,显示出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的特点。 4、幼儿园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尖锐抨击的三种大病: 一是xx 病,二是花钱病,三是xx。 5、 1989年8月,国家教委制定发布了《幼儿园管理条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国务院批准颁发的第一个幼儿教育法规。 1989年6月制定颁发了《幼儿园工作规程》, 1996 年6 月正式施行。 二、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 (一)xxxx 培尔(游戏) 1、幼儿自我发展的原理: 福禄培尔认为,幼儿的行为是其内在生命形式的表现,命令式的、幼儿自 我发展的原理命令式的强制的、干涉的教育方法对幼儿的发展是无效的,而必须尊重幼儿的自主性,重视幼儿的自强制的、干涉的我活动。 2、游戏理论:

幼儿教育学基础知识点

☆☆☆知识改变命运☆☆☆ 幼儿教育学基础知识点 第一章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幼儿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一、广义的教育(概念 15 页):这里的教育包括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范围很广,一般称为广的教育。 二、学校的独特结构和功能,使其成为近代以来教育活动中的核心部分,在各种教育中起着(示范)和(主导)的作用。 三、幼儿教育(概念):对 3-6 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就称为幼儿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心理各方面发展的活动都是幼儿教育,而狭义的幼儿教育则指幼儿园教育。幼儿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它专门研究 3-6 岁幼儿的教育,探索其特点和规律。 四、幼儿教育的意义:(简答和论述)(一)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二)开发大脑潜力,促进智力发展;(三)发展个性,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四)培育美感,促进想象力、创造性的发展;总而言之,幼儿教育担负着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重任。 五、敏感期(概念)幼儿期是语言、形状知觉、音感等发展的敏感期。我们把这个阶段称为敏感期。 第二节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一、幼儿教育机构的产生 1、学校诞生时间:幼儿教育机构首先在欧洲诞生,最值得一提的是由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于 1816 年创办的幼儿学校,最初出现的幼儿教育机构多由一些慈善家、工业家举办,实质上不过的慈善性质的社会福利机构而已。 2、德国幼儿教育家福禄培尔被世界誉为“幼儿之父”,是他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幼儿通过他特制的玩具-——(“恩物”)来学习。 3、我国幼儿教育机构:我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是1903 年湖北武昌创办的湖北幼稚园。当时的这些幼儿教育机构完全抄袭日本,显示出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的特点。 4、幼儿园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尖锐抨击的三种大病:一是外国病,二是花钱病,三是富贵病。 5、1989 年 8 月,国家教委制定发布了《幼儿园管理条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国务院批准颁发的第一个幼儿教育法规。1989年6月制定颁发了《幼儿园工作规程》,1996年6月正式施行。 二、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 (一)德国福禄培尔(游戏) 1、幼儿自我发展的原理:福禄培尔认为,幼儿的行为是其内在生命形式的表现,命令式的命令式的、幼儿自我发展的原理命令式的强制的、干涉的教育方法对幼儿的发展是无效的,而必须尊重幼儿的自主性,重视幼儿的自强制的、干涉的我活动。 2、游戏理论:福禄培尔是第一个阐明游戏教育价值的人,他强调游戏对幼儿人格发展、智慧发展有重要意义。 3、协调原理:让孩子和周围的环境、社会、自然结合,协调一致。 4、亲子教育:他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为母亲们开办的“讲习会”,后来还专门写了一本《母亲之歌与爱抚之歌》 (二)蒙台梭利 被誉为 20 世纪初的“幼儿园改革家”于 1907 年在罗马贫民区创办了一所“幼儿之家”、 1、幼儿自我学习的法则:每个儿童都是一个遵循自身内部法则的生物体,都有各自不同的需要和发展进程表。 2、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有准备的幼儿教育环境的特点?(简答)(1)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2)一个有秩序的环境;(3)一个生气勃勃的环境;(4)一个愉快的环境。 3、教师的作用:教师是一个环境的创设者、观察者、指导者创设者、创设者观察者、指导者。 3、教师的作用。环境的创设者、观察者、指导者。 4.幼儿的自由发展和作业相结合 5.重视感觉教育(教具) ★对蒙台梭利教育的缺点和贡献(简答)缺点(1)偏重智能而较忽视幼儿情感的陶冶;:缺点缺点:(2)其感觉教育教具脱离幼儿的实际生活,过于狭隘、呆板,操作法过于机械等等;贡献:重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重视幼儿的自主性和自我学习,重视环境的作用,以及她对贡献教师作用的观点等等,无论在蒙台梭利时代还是在今天,

热学第三版标准答案

第一章温度 1-1在什么温度下,下列一对温标给出相同的读数:(1)华氏温标和摄氏温标;(2)华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3)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 解:(1) 当时,即可由,解得 故在时 (2)又 当时则即 解得: 故在时, (3) 若则有 显而易见此方程无解,因此不存在的情况。 1-2 定容气体温度计的测温泡浸在水的三相点槽内时,其中气体的压强为50mmHg。 (1)用温度计测量300K的温度时,气体的压强是多少? (2)当气体的压强为68mmHg时,待测温度是多少? 解:对于定容气体温度计可知: (1)

(2) 1-3 用定容气体温度计测得冰点的理想气体温度为273.15K,试求温度计内的气体在冰点时的压强与水的三相点时压强之比的极限值。 解:根据 已知冰点 。 1-4用定容气体温度计测量某种物质的沸点。原来测温泡在水的三相点时,其中气体的压强;当测温泡浸入待测物质中时,测得的压强值为,当从测温泡中抽出一些气体,使减为200mmHg时,重新测得,当再抽出一些气体使减为100mmHg时,测得.试确定待测沸点的理想气体温度. 解:根据 从理想气体温标的定义:依以上两次所测数据,作T-P图看趋势得出时,T约为400.5K亦即沸点为400.5K.

题1-4图 1-5铂电阻温度计的测量泡浸在水的三相点槽内时,铂电阻的阻值为90.35欧姆。当温度计的测温泡与待测物体接触时,铂电阻的阻值为90.28欧姆。试求待测物体的温度,假设温度与铂电阻的阻值成正比,并规定水的三相点为273.16K。 解:依题给条件可得 则 故 1-6在历史上,对摄氏温标是这样规定的:假设测温属性X随温度t做线性变化,即,并规定冰点为,汽化点为。 设和分别表示在冰点和汽化点时X的值,试求上式中的常数a和b。 解: 由题给条件可知 由(2)-(1)得 将(3)代入(1)式得

幼儿教育学第三章检测题

第三章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检测题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15小题,共30分) 1.实施幼儿德育最基本的途径是() A、专门的德育活动 B、角色游戏 C、日常生活 D、实践活动 2.以下不属于幼儿园体育内容的是() A、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 B、培养幼儿的求知的兴趣 C、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D、促进幼儿对健康成长 3.下列不属于幼儿园体育目标的是() A、增强幼儿体质 B、培养幼儿多种感官的基本活动 C、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 D、促进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 4.在幼儿园教育中,体育、智育、德育和美育四者的关系是?() A、四育中智育最重要 B、体育重要,美育不重要 C、四育可以相互替代 D、四育是统一的整体,不可分割 5.幼儿园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是() A、音乐教育 B、课堂教学 C、艺术教育 D、户外活动 6.智力的核心是() A、思维力 B、注意力 C、记忆力 D、观察力 7.幼儿园智育区别于小学智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A、动手能力的培养 B、求知欲的培养 C、感知能力的培养 D、语言能力的培养 8.对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和品格起着至关重要的是() A、体育 B、智育 C、美育 D、德育 9.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兴旺发达的是() A、幼儿体育 B、幼儿智育 C、幼儿德育 D、幼儿美育 10.每天应保证幼儿至少有()小时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 A、1小时 B、1.5小时 C、2小时 D、2.5小时 11.在人的智力结构中,()是一种最基本而又十分重要的学习能力。 A、感知能力 B、动手能力 C、语言能力 D、创造能力 12.对幼儿美育的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A、引导幼儿直接感受美 B、培养审美观念为主

幼儿教育学练习

幼儿教育学练习 一、单选题 1.在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中,活教育方法的核心是()。 A.做 B.教和做 C.教和学 D.学和做 2.幼儿园课程组织应采取的形式是() A.以学科为中心的组织形式 B.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组织形式 C.以儿童为中心的组织形式 D.混合型的课程组织形式 3.主要作用在于帮助幼儿获得新知识、新技能,并整理、扩展、提升幼儿的已有经验的教育途径是() A.教学活动 B.游戏 C.日常生活和常规性活动 D.学习环境 4.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 A.区别教师的教学水平 B.鉴别幼儿的发展水平 C.了解课程的适宜性、有效性,以便调整、改善、选择和推广课程,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 D.评价园长的课程领导水平 5.学前知识系统化教学中,幼儿园活动的类型主要分为日常生活活动和() A.游戏活动 B.项目活动 C.作业 D.传统活动 6.“我们来玩过家家吧?”这属于幼儿游戏语言中的() A、伙伴之间交际性语言 B、角色之间的交际性语言 C、以自我为中心的想象性语言 D、以上都不是 7.游戏活动实施的基本条件是() A、建立游戏规则 B、保证幼儿的自由活动时间 C、创设活动区域 D、以上都是 8.()既是课程实施的终点,又是课程实施的起点。 A.课程目标 B.课程内容 C.课程评价 D.课程方案 9.目前幼儿园教育教育活动中的主要形式是()(在农村幼儿园学科活动仍然是主要形式) A.学科活动 B.单元主题活动 C.方案活动 D.区域活动 10.区域活动的核心是() A.制定计划 B.操作活动 C.整理与打扫 D.回顾和总结 11.区域的()主要表现在区域之间、区域与非区域之间,存在有机联系和积极互动。 A.对话性 B.开放性 C.参与性 D.动态性 12.“围绕某一主题,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将各种学习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是对下列哪种活动的基本特点?() A.学科活动 B.单元主题活动 C.方案活动 D.区域活动 13.关于幼稚园课程的编制,陈鹤琴提出了圆周法、直进法以及() A. 间接引导法 B. 混合法 C. 游戏式教学法 D. 小团体教学法 14.幼稚园行为课程的创编者是() A. 陈鹤琴 B. 蒙特梭利 C.张雪门 D.福禄贝尔 15. 蒙特梭利认为感官教育的敏感期是指() A. 3—7岁B. 3-6岁C. 0-6岁D. 0-7岁 16. 间接教学中幼儿的学习方式是( ) A.以接受学习为主 B.以发现学习为主 C.以机械学习为主 D.以无意学习为主 17.幼儿在直接教学中的学习基本是一种()。 A.接受学习B.无意学习C.无计划学习 D.发现学习 18.蒙台梭利教具中最具特色的是()。 A.生活训练教具B.感官训练教具 C.学术性教具 D.文化艺术性教具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电子版

附件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教育部 2012年9月

目录 (二)表现与创造 ................. 错误!未指定书签。

说明 一、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二、《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三、《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 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指明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教育建议部分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 四、实施《指南》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2.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3.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4.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

幼儿教育学基础知识点讲解学习

幼儿教育学基础知识 点

幼儿教育学基础知识点{请认真读完} 第一章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幼儿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一、广义的教育(概念 15 页):这里的教育包括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范围很广,一般称为广的教育。 二、学校的独特结构和功能,使其成为近代以来教育活动中的核心部分,在各种教育中起着(示范)和(主导)的作用。 三、幼儿教育(概念):对 3-6 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就称为幼儿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心理各方面发展的活动都是幼儿教育,而狭义的幼儿教育则指幼儿园教育。幼儿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它专门研究3-6 岁幼儿的教育,探索其特点和规律。 四、幼儿教育的意义:(简答和论述)(一)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二)开发大脑潜力,促进智力发展;(三)发展个性,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四)培育美感,促进想象力、创造性的发展;总而言之,幼儿教育担负着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重任。 第二节幼儿教育的发展 一、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 (一)德国福禄培尔(游戏) 1、幼儿自我发展的原理:福禄培尔认为,幼儿的行为是其内在生命形式的表现,命令式的命令式的、幼儿自我发展的原理命令式的强制的、干涉的教育方法对幼儿的发展是无效的,而必须尊重幼儿的自主性,重视幼儿的自强制的、干涉的我活动。 2、游戏理论:福禄培尔是第一个阐明游戏教育价值的人,他强调游戏对幼儿人格发展、智慧发展有重要意义。 3、协调原理:让孩子和周围的环境、社会、自然结合,协调一致。 4、亲子教育:他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为母亲们开办的“讲习会”,后来还专门写了一本《母亲之歌与爱抚之歌》 (二)蒙台梭利 被誉为 20 世纪初的“幼儿园改革家”于 1907 年在罗马贫民区创办了一所“幼儿之家”、 1、幼儿自我学习的法则:每个儿童都是一个遵循自身内部法则的生物体,都有各自不同的需要和发展进程表。 2、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有准备的幼儿教育环境的特点?(简答)(1)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2)一个有秩序的环境;(3)一个生气勃勃的环境;(4)一个愉快的环境。 3、教师的作用:教师是一个环境的创设者、观察者、指导者创设者、创设者观察者、指导者。

《幼儿教育学》(第三版)教学大纲

《幼儿教育学》教学大纲 一、说明 幼儿教育学是研究我国3-6岁幼儿教育现象和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幼师班的主要专业学科之一。教学目的在于以幼儿教育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武装幼师学生,培养他们运用理论知识于教育实践的基本技能,同时提高幼师学生对幼儿教育工作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幼教事业并具有研究幼儿教育的兴趣和能力,应注重树立学生正确的教育思想,以便将来在工作实践中能批判与抵制违反教育规律的现象。这是做好幼儿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二、教学内容编写原则 (一)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和《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指导思想,总结了我国建国以来幼儿教育实践的经验,并吸取了国内外幼儿教育的科研成果,努力做到既反映幼儿教育科学的新成就,又突出我国幼儿教育的特色。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练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际,以及新的历史时期对幼儿教育提出的新任务;联系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特点;联系学生思想实际,突出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及幼儿个性全面发展的培育中幼儿教师的作用以及对幼儿教师的要求。 (三)从幼师专业的实际出发,照顾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的特点。论述教育和教学的基本理论时,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现象到本质,揭示幼儿教育及幼儿园教学工作的规律。 (四)力求内容充实,论述基本理论通俗易懂,又有一定深度,既着重用正确教育思想武装学生,又教给学生从事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方法;既要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又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能力。 (五)为了帮助学生自学,每章结束后要有学习重点与思考题,便于学生自学,做好预习、复习,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安排的基本指导思想 (一)注重反映现代教育、幼儿教育的新观念、新思想、新信息;注意结合我国幼儿教育改革中的新问题、新情况,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幼儿教育的特点;注意把理论的阐述与幼儿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或现象结合起来,使学生能意识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降低理论学习的难度,以增进学习教育理论的兴趣。

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学基础重点知识整理剖析

2015 年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学基础重点知识整 理一 绪论 一、幼儿教育学(概念):幼儿教育学是一门研究3-6 岁幼儿教育规律和幼儿机构的教育工作规律的科学,它是从人们教育幼儿的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教育理论。 二、案例分析:情景一:父母带孩子逛商场,孩子看中了一件玩具,而父母认为不适合他,不给他买。于是孩子 往地上一躺,哭闹起来,父母怎么劝告都无效,场面难以收拾……孩子为什么变的这么任性?是孩子生性犟脾气、不听话吗?对这样任性的孩子该怎么办?如果父母迁就顺从,要啥买啥,或者打骂威胁,强令其顺从就能解决问题吗?你对这个案例怎么看? ——幼儿的任性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是家庭教育方式一贯不当造成的恶果。父母不从根本上改变“溺爱” 、“专横”等不正确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孩子的任性是难以纠正过来的,孩子个性健康发展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养方式影响孩子的个性。 第一章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幼儿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一、广义的教育:这里的教育包括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范围很广,一般称为广义教育。 二、学校的独特结构和功能,使其成为近代以来教育活动中的核心部分,在各种教育中起着(示范)和(主导)的作用。 三、幼儿教育(概念):对3-6 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就称为幼儿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心理各方面发展的活动都是幼儿教育,而狭义的幼儿教育则指幼儿园教育。 幼儿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它专门研究3-6 岁幼儿的教育,探索其特点和规律。 四、幼儿教育的意义:(简答和论述) (一)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 (二)开发大脑潜力,促进智力发展; (三)发展个性,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 培育美感,促进想象力、创造性的发展)四(总而言之,幼儿教育担负着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重任。 五、敏感期(概念):幼儿期是语言、形状知觉、音感等发展的敏感期。我们把这个阶段称为敏感期。[page] 第二节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一、1、学校诞生时间:幼儿教育机构首先在欧洲诞生,最值得一提的是由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 欧文于1816 年创办的幼儿学校,最初出现的幼儿教育机构多由一些慈善家、工业家举办,实质上不过是慈善性质的社会福利机构而已。

常微分方程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1.2 1.dx dy =2xy,并满足初始条件:x=0,y=1的特解。 解:y dy =2xdx 两边积分有:ln|y|=x 2+c y=e 2x +e c =cex 2另外y=0也是原方程的解,c=0时,y=0 原方程的通解为y= cex 2,x=0 y=1时 c=1 特解为y= e 2x . 2. y 2dx+(x+1)dy=0 并求满足初始条件:x=0,y=1的特解。 解:y 2dx=-(x+1)dy 2y dy dy=-1 1+x dx 两边积分: -y 1=-ln|x+1|+ln|c| y=|)1(|ln 1+x c 另外y=0,x=-1也是原方程的解 x=0,y=1时 c=e 特解:y=| )1(|ln 1+x c 3.dx dy =y x xy y 32 1++ 解:原方程为:dx dy =y y 21+31x x + y y 21+dy=3 1x x +dx 两边积分:x(1+x 2)(1+y 2)=cx 2 4. (1+x)ydx+(1-y)xdy=0 解:原方程为: y y -1dy=-x x 1+dx 两边积分:ln|xy|+x-y=c 另外 x=0,y=0也是原方程的解。 5.(y+x )dy+(x-y)dx=0

解:原方程为: dx dy =-y x y x +- 令 x y =u 则dx dy =u+x dx du 代入有: -112++u u du=x 1dx ln(u 2+1)x 2=c-2arctgu 即 ln(y 2+x 2)=c-2arctg 2x y . 6. x dx dy -y+22y x -=0 解:原方程为: dx dy =x y +x x ||-2)(1x y - 则令x y =u dx dy =u+ x dx du 2 11 u - du=sgnx x 1dx arcsin x y =sgnx ln|x|+c 7. tgydx-ctgxdy=0 解:原方程为: tgy dy =ctgx dx 两边积分:ln|siny|=-ln|cosx|-ln|c| siny=x c cos 1=x c cos 另外y=0也是原方程的解,而c=0时,y=0. 所以原方程的通解为sinycosx=c. 8 dx dy +y e x y 32+=0 解:原方程为:dx dy =y e y 2e x 3 2 e x 3-3e 2y -=c. 9.x(lnx-lny)dy-ydx=0 解:原方程为:dx dy =x y ln x y

幼儿教育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思考与练习 1、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教育的理解。 2、幼儿教育有什么意义?谈谈你打算如学习幼儿教育学。 3、实例分析:阅读下面的案例,联系对幼儿园及幼儿教师的了解谈谈你的感受。 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1、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教育的理解。 答:教育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对人的身心施加影响并促进人向社会要求的向发展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是在人们专门设置的教育机构中实施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 2、幼儿教育有什么意义?谈谈你打算如学习幼儿教育学。 答:5岁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幼儿教育的意义是有利于人的社会性、人格品质发展,幼儿期是儿童形成各种行为、习惯和性格的重要时期;有利于人的认知发展,幼儿期是人的认知发展最为迅速、最重要的时期,幼儿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期是个体心理多面发展的关键期;有利于教育事业发展;有利于家庭生活的和谐幸福。 如学习幼儿教育学:首先,钻研教材,作好课堂学习笔记;其次,广泛阅读,善于积累,善于反思,做到“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利用“情境学习法”学习教育理论,积极参加小组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3、实例分析:阅读下面的案例,联系对幼儿园及幼儿教师的了解谈谈你的感受。 答:略。

第二章幼儿教育的产生、发展 思考与练习 1、名词解释:恩物、五指活动、儿童中心主义 2、谈谈你对卢梭的自然教育和佩斯泰洛奇和谐发展教育的理解。 3、谈谈你对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理解。 4、鹤琴的“活教育”理论对我们今天的幼儿教育的发展有什么启发? 5、试比较蒙台梭利和卢梭教育思想的异同。 6、福禄贝尔为幼儿教育事业做出了哪些贡献? 7、简述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 8、选择题: (1)1904年颁布的癸卯学制规定幼儿教育机构的名称是( ) A.幼稚园 B.小孩察物学堂 C.蒙养园 D.蒙养院 (2)蒙台梭利提出,儿童对秩序的敏感期出现在( ) A.1—4岁 B.2—3岁 C.3—4岁 D.4—5岁 (3)()认为教育应该把重心放在儿童的身上,以儿童为中心,因此儿童在托幼机构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均应根据儿童的兴趣来进行,活动式灵活多样,不受任拘束。()A.杜威 B.蒙台梭利 C.维果茨基 D.戈尔曼 (4)教育史上第一个承认游戏的教育价值并有系统地把游戏列入教育过程的教育家是()。 A.福禄贝尔 B.夸美纽斯 C.蒙台梭利 D.维果茨基 (5)在教育史上( )是提倡爱的教育和实施爱的教育的典。

(完整版)学前教育学_黄人颂

考大题(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和发展) (第三章学前教育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 (第四章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 (第六章幼儿园的游戏) (第七章幼儿园的课程与教学活动) (第九章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第十章中幼儿园的家长工作) 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和发展 第一节学前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 一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专门研究从出生到六岁前儿童教育的规律的科学。 学前教育泛指初生至6岁前儿童的教育,包括学前教育机构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二教育(全民教育、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是21世纪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关键) 三学前教育价值:基础性(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先导性公益性 四学前教育的性质:保育、教育、教学三者的整合 五学前教育学的任务:总结我国学前教育的经验,研究学前教育理论,引进国外学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讨我国学前教育的规律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为培养新生一代的基础教育做科学指导。 第二节学前教育学的建立和发展 一孕育阶段(15世纪以前)学前教育学的思想散见在各种著作中 柏拉图——《理想国》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的主张 亚里士多德——《政治论》胎教第一个作出年龄分期的尝试 昆体良——人的教育应该从摇篮开始 二萌芽阶段(16世纪后)在一些教育论著中,包括有对学前教育的论述,随着教育学的建立,学前教育理论也逐渐丰富起来 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世界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 洛克——英国——《教育漫话》(第一部体/德/智育分为三部分) 卢梭——法国——《爱弥儿》 福禄贝尔——德国——《人的教育》 这些著作的学前教育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点: 1提出热爱儿童,尊重儿童,按照儿童的特点发展儿童个性的观 点 主张学前教育应该有特殊的内容和方法;反对把儿童看成是天 生有罪的人或是小大人,反对压抑与摧残儿童个性的旧教育。 2提出教育必须“适应自然” 认为儿童一出生就具有一切道德的,理智的,身体的能力萌芽, 如果用适当的教育加以培养,就能使儿童一切内在能力和谐地 发展起来。 3系统提出了家庭教育的完整体系 夸美纽斯——《母育学校》——提出家庭是一所母育学校, 母亲便是主要的老师,对一至六岁儿童进行学前教育,并详 细论述了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4重视儿童主动参加活动 发展感官,获得直接经验,并提出直观的教学方法。

幼儿教育学第三章测试

教育学第三章测试、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1月19日) 一名词解释 1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 2幼儿智育 3幼儿体育 4幼儿德育 5幼儿美育 二填空题 1.幼儿______________和抗疾病的能力强弱是体质好坏的主要标志。 2.良好的______________习惯是幼儿健康的必要条件。 3.幼儿体育的真谛:不在于让幼儿掌握体育的技能技巧,而在于通过体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其身心健康地成长。 4.基本动作主要指走、跑、跳、平衡、投掷、______________、攀登等。 5.发展幼儿基本动作通过______________、体操、户外体育活动、体育课等来完成。 6.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中的反复训练。 7.体育活动形式多样,主要有______________、体育课、体育游戏、户内外体育活动等。 8.幼儿体育应以______________为核心。 9.______________是增强幼儿体质的有效途径。 10.______________是智力的核心。 11.幼儿学习的举主要包括:探究的兴趣、______________、创造的兴趣及动手兴趣等。 12.幼儿______________,这对今后学习至关重要。] 13.______________是幼儿智育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也是幼儿同智育区别于小学的一个重要特征。 14.______________是幼儿求知兴趣和欲望的最初表现。 15.______________是发展幼儿智力的有效途径。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进行智育有主要途径。 17.______________是对幼儿实施智育的重要途径。 18.______________指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的心理因素,包括情感、意志、性格、兴趣等方面。 19.教师可以从培养幼儿广泛的举和______________入手,发展幼儿的非智力品质。 20.幼儿知识结构是建立在______________基础上的。因此,它与中小学那种从科技概念为中心的学科知识体系有本质 的不同。 21.德育课上就是______________的过程。 22.幼儿德育目标强调从______________入手。 23.幼儿德育主要包括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与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24.______________是幼儿社会性发展教育的核心和导向力量。 25.幼儿应当养成的行为规范主要有文明礼貌、守纪律、讲卫生、______________等。 26.______________是实施幼儿德育最基本的途径。 27.______________是实施幼儿德育的有效手段。 28.______________是幼儿德育的基本形式。 29.______________是躺在幼儿进行德育的前提。 30.尊重幼儿首先要尊重幼儿的人格和______________。 31.人的每一种品德都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______________四要素构成,其中道德认识、______________ 等发展较差。

辽宁省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幼儿教育学-第五章至第九章【圣才出品】

第5章幼儿园课程 5.1考点精讲 一、幼儿园课程概述 1.课程的概念 (1)课程的定义 课程是指在学校的教师指导下出现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总体。 (2)课程的要素 ①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在教育过程中的具体化,指明了学习者通过课程的学习应该达到的成就。它是课程的其他要素抉择的依据和标准,并对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起着导向作用。 ②课程内容:是依据目标以及相应的年龄阶段的学习者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而选定的学生能够学、并应该学、适宜学的知识范畴,其中包括概念、方法、态度和技能的学习等。 ③课程组织:是依据目标的要求,对构成教育的基本要素或课程实施的各种因素,加以编排、组合、平衡的方式。它包括教育教学计划、学习材料及活动设计、环境创设与布置、教育组织形式、时间与空间的安排等。 ④课程评价:是以目标为标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或某阶段终结时,对课程各要素的适宜性以及效果进行测量和评估,为教育行政部门鉴定课程方案提供决策的依据,也为课程实践者完善课程、提高课程的适宜性提供调整的信息。 2.幼儿园课程 (1)幼儿园课程的概念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

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2)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①幼儿园课程融合于一日生活之中 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保教合一,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幼儿的保育中包含着教育,教育中蕴涵着保育。即幼儿在园所进行的各种活动都包含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幼儿园课程融合在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与环节之中,包括集体活动、小组活动、自选活动、转换过渡与收拾整理、进餐、盥洗、午睡以及入(离)园等等。 ②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 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园通过游戏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而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形式是上课,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这是幼儿园课程不同于中、小学的又一特点。 ③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幼儿园课程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基础,让幼儿以获得直接经验为主。幼儿主要通过感官来认识环境中的事物的,即用眼睛看到物体的外形,耳朵听到声音,舌头尝到味道,鼻子嗅到气味,皮肤感到温度和质地等,且他们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 因此,幼儿只有通过感官确切地接触到事物,并操作它们,才会比较容易地真正达到理解。幼儿园课程应积极发挥幼儿感官的作用,让他们正确地运用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进行学习。 二、幼儿园课程目标 1.课程目标与教育目标 (1)当采用课程的广义概念时,课程目标与教育目标实质上是一回事,都是教育目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