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规划演讲稿ppt
- 格式:ppt
- 大小:1.65 MB
- 文档页数:39
试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业化摘要:高校大学生就业难已经引起社会的高度关切。
应该在科学的就业理论指导下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充分理解并发挥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业化特质,全面提升各高校对大学生就业开展专业化指导的水平。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专业化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7-0000-01 就业乃民生之本,各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目前更是引起社会的严重关切。
大学毕业生是我们国家最为宝贵的人才人力资源,直接关系着国家与民族的未来竞争力。
各高校的大学毕业生目前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学生现实就业难引发的诸多问题,必然要影响千万家庭的日常生活,影响着国家的科学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理性构建。
一、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专业化的理论基础系统理论可以作为大学生就业指导专业化的理论基础之一。
系统理论最初是在20世纪40年代由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所开创的关于逻辑与数学领域的理论体系。
一般而言,早期的系统论主要包括系统论、信息论与控制论,后来又相应出现了突变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与超循环理论等理论形态。
系统理论可以运用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专业化方面的主要观点有:一是强调整体性,通常体现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二是强调有序性,系统内部结构由低向高逐渐高移化具备有序特征,其中系统开放性是必要条件。
三是强调反馈性,系统通过正反馈与负反馈能够进行有效的系统控制。
四是强调自组织,系统内部在没有外部干预的条件下可以获得自组织。
生涯规划相关理论可以作为大学生就业指导专业化的理论基础之二。
生涯规划的理论分支较多,主要有以下几个论点:一是强调特质因素论,此观点源于人职匹配的对应概念,特质通常指的是个人的人格特征如兴趣、价值观与个性等,并且可以进行量化检测出个人的潜能。
二是强调生涯发展论,这个理论提出一种诠释个体职业发展的模式,规划自身职业生涯,根据职业的渐进发展而对职业进行理性选择。
三是强调类型论,该理论分支把现实的人分为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传统型等六种类型,根据不同的职业大类来反观适应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