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后出血的急救_陈锰

产后出血的急救_陈锰

产后出血的急救_陈锰
产后出血的急救_陈锰

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

[12]Oppenheimer L.Diagnosis of low-lying placenta :can migration in the

third trimester predict outcome [J ].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 ,2001,18(2):100-102.

[13]Becker RH.The relevance of placental location at 20-23gestational

weeks for prediction of placenta previa at delivery :evaluation of 8650cases [J ].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 ,2001,17(6):496-501.[14]Taipale P ,Hiilesmaa V ,Ylostalo P.Transvaginal ultrasonography at

18-23weeks in predicting placenta previa at delivery [J ].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 ,

1998,12(6):422-425.[15]Allahdin S ,Voigt S ,Htwe TT.Management of placenta praevia and

accreta [J ].J Obstet Gynaecol ,2011,31(1):1-6.

[16]Sharma A ,Suri V ,Gupta I.Tocolytic therapy in conservative manage-ment of symptomatic placenta previa [J ].Int J Gynaecol Obstet ,2004,84(2):109-113.

[17]Stafford IA.Ultrasonographic cervical length and risk of hemorrhage

in pregnancies with placenta previa [J ].Obstet Gynecol ,2010,116(3):595-600.

[18]Ghourab S.Third-trimester transvaginal ultrasonography in placenta

previa :does the shape of the lower placental edge predict clinical outcome [J ].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 ,2001,18(2):103-108.[19]Oyelese Y.Placenta previa :the evolving role of ultrasound [J ].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 ,2009,34(2):123-126.

[20]Second and third trimester bleeding.ACR Appropriateness Criteria

[S ].2009.

[21]Oyelese Y ,Smulian JC.Placenta previa ,placenta accreta ,and vasa

previa [

J ].Obstet Gynecol ,2006,107(4):927-941.[22]Daniel R ,Mishell TMG ,Placenta A.Management of common prob-lems in 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 [J ].Fourth Edition Part ,2002,35:137.

[23]Palacios-Jaraquemada JM.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placenta ac-creta [J ].Best Pract Res Clin Obstet Gynaecol ,2008,22(6):1133-1148.

[24]Sentilhes L.Maternal outcome after conservative treatment of placenta

accreta [J ].Obstet Gynecol ,2010,115(3):526-534.

[25]Timmermans S ,van Hof AC ,Duvekot JJ.Conservative management

of abnormally invasive placentation [J ].Obstet Gynecol Surv ,2007,62(8):529-539.

[26]Cunningham F.Catherine Spong Obstetrics Haemorrhage [M ]//WLl-lams.Obstetrical hemorrhage.23st edition.New York :McGraw-Hill Professional ,2010:757-803.

[27]Lee W.Vasa previa :prenatal diagnosis ,natural evolution ,and clinical

outcome [J ].Obstet Gynecol ,2000,95(4):572-576.

[28]Robinson BK ,Grobman WA.Effectiveness of timing strategies for de-livery of individuals with vasa previa [J ].Obstet Gynecol ,2011,117(3):542-549.

(收稿日期:2012-12-25)

【通讯作者简介】刘兴会,女,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学组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围产营养与代谢专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产科感染与肝病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科技奖第三届评审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医学会围产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等。研究方向:高危妊娠及胎儿医学。

产后出血的急救

陈锰,刘兴会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产后出血仍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其早期的诊断和及时的救治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本综述主要从产后出血的早期诊断、

及时干预及合理转诊对产后出血的急救进行阐述,并根据我国产后出血的诊疗现状,以期帮助产科医务人员对产后出血的诊治有更深一步的认识。

【关键词】产后出血;孕产妇死亡;急救

【中图分类号】R714.4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6170(2013)02-0020-04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CHEN Meng ,LIU Xing-hui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West China Second University Hospital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41,China )

【Corresponding author 】LIU Xing-hui

【Abstract 】Postpartum hemorrhage is a leading cause of maternal death in China.Early detection and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play a key role in reducing maternal mortality rate.This review mainly focus on the early diagnosis ,effective treatment and transportation of patients with postpartum hemorrhage in China in order to help the obstetric medical staffs to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is life-threatening condition.

【Key words 】Postpartum hemorrhage ;Maternal mortality ;Emergency treatment

产后出血是我国孕产妇死亡最主要的原因之

[1,2]

。一旦发生产后出血,若未得到及时的识别

和处理,则容易发展成失血性休克,进而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孕产妇死亡。产后出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大多是可以避免或创造条件可以避免的[3,4]

早期的诊断和及时有效的处理是抢救产后出血的关

键。

1充分识别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做到评估“提前一步”

虽然目前尚无公认统一的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评分系统,但是产科医生应随时警惕可能引起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对存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应更加密切监测和评估。根据产后出血的病因,可将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也归纳为宫缩乏力、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和凝血功能障碍四大类[5]。

1.1宫缩乏力高危因素宫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最主要的原因,其高危因素包括全身因素如产妇体质虚弱、合并全身性疾病等,药物因素如麻醉剂、镇静剂或宫缩抑制剂的使用,产程因素如急产、产程延长或试产失败等,产科并发症如子痫前期,子宫因素如子宫过度膨胀(羊水过多、多胎妊娠、巨大儿)、子宫手术史或子宫发育异常等。

1.2产道损伤高危因素急产、手术产(产钳、胎吸)、软产道水肿或瘢痕、胎位不正、多产次、子宫手术史、第三产程处理不当等因素均可能在分娩时导致孕产妇产道的损伤。

1.3胎盘因素多次人工流产、多产次、子宫手术史、前置胎盘、胎盘植入、胎盘早剥等均是发生产后出血的胎盘相关高危因素,尤其是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和胎盘早剥,常常威胁到孕产妇生命。

1.4凝血功能障碍产后因为凝血功能障碍发生产后出血主要是由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如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血小板减少症等)、肝脏疾病(重症肝炎、妊娠急性脂肪肝等)及某些严重产科并发症(羊水栓塞、重度胎盘早剥、重度子痫前期等)所导致。

2准确判断产后出血的情况,做到诊断“提前一步”

要准确判断产后出血的情况,不但应该准确估计产后出血量、积极寻找产后出血可能的原因,并考虑到失血的速度和持续出血的可能性,同时还应结合患者自身的血容量、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指标,才能做到诊断”提前一步“,从而为治疗赢得宝贵时间。

2.1客观估计产后出血量产后尤其是产后两小时应密切关注产妇的失血量,若存在持续的出血,必须积极寻找产后出血的原因,并反复估计产后出血的总量。估计产后出血量较为客观的方法有称重法和容积法,肉眼估计常常会低估产后失血量[6];另外,可用于间接估算产后出血量的指标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休克指数(心率/收缩压)、血红蛋白测值等[5],具体的估算方法在此不作赘述。

WHO的产后出血指南[7]也强烈推荐:对于每个产妇,都应该在产后严密监测其出血量和相关的临床指标,如心率、血压等。但目前尚不清楚由于失血导致的何种临床指标的改变对诊断和治疗产后出血的价值最大。

2.2积极寻找出血原因确定出血原因是成功抢救产后出血的前提。必须强调的是,在寻找产后出血原因的同时,就要开始进行抢救,包括容量管理、监测等,切勿错过抢救的最佳时机。分娩后,应常规检查产妇宫缩情况、胎盘完整程度和产道损伤情况,还应注意是否有相关的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做到有针对性地检查。若怀疑有凝血功能障碍,应及时检查凝血功能,以便及时补充相应的凝血因子。如果已经对相应的出血原因进行了处理而仍然有持续的出血,则应再次检查以找出病因,不能忽略任何可能导致产后出血的潜在原因。

3及时给予有效的救治措施,做到治疗“提前一步”

孕妇由于孕期自身血容量的增加而对失血的代偿能力增强,失血性休克早期往往表现不明显,其发展至休克失代偿期的间隔较短,常常不易被察觉,而一旦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则治疗就颇为棘手,可能导致孕产妇死亡。因此,一旦诊断产后出血,则应迅速响应,立即启动抢救程序,在抗休克治疗的同时积极寻找出血原因并及时处理。

3.1抢救原则英国皇家妇产科学会(RCOG)2011年修订的产后出血预防和治疗指南提出临床处理产后出血“四管齐下”的救治原则,即联络人员、复苏治疗、监测评估和控制出血同时进行[8],其强调了团队合作在抢救产后出血中的重要性。同样,我国在2009年制定的《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草案)》也是将“求助”作为产后出血抢救程序的首要措施。以下的产后出血抢救措施虽然是分开阐述,但其绝非是几个独立的救治措施或程序,在抢救产后出血的过程中,应同时进行且相辅相成。

3.2联络人员产后出血量一旦超过500ml或产后2小时出血量超过400ml就应该立即开始产后出血的抢救,而第一步就是联络人员,形成产后出血的抢救团队。若产后出血量在1000ml以内,至少应通知负责的助产士、一线产科医生和麻醉师;而一旦产后出血量超过1000ml,必须第一时间通知包括高年资的助产士、高年资的产科医生和麻醉师,同时还应联系血库、检验科及相关送检人员,必要时联系

血液科医生,并安排专人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抢救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人都必须分工明确,且随时保持沟通和联络,以保证在抢救过程中兼顾患者的监测评估和治疗。

3.3复苏治疗复苏治疗的关键在于容量管理和保证患者足够的携氧能力,并应做好气道管理、循环评估,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等。容量复苏主要包括液体替代治疗和血制品替代治疗。准确的评估和预测在产后出血复苏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出血尚未控制之前,产科医生要评估和预测止血的难易程度、持续出血的可能性甚至发生失血性休克失代偿的可能性,和团队人员一起做好提前预判,尽早、尽快开始容量复苏,保证复苏治疗的“提前一步”,尽可能阻止休克失代偿的发生。

液体替代治疗应在输血治疗之前或等待输血的过程中首先尽快开始,但应注意容量的管理,液体替代输注绝非越多越好。有指南建议在输血前或等待输血的过程中,可最多快速灌注2000ml的林格氏液加上1500ml的胶体液[9]。虽然目前尚无证据支持何种液体是最佳的容量复苏替代液,但是WHO 产后出血指南根据当前的循证医学证据强烈推荐等渗性晶体液作为产后出血患者容量复苏的首选,而并非是胶体液,理由是胶体液不但价格更贵,而且不良反应更多。当然,应尽可能将输注的液体提前加热并快速输入,同时对患者亦应采取相应的保暖措施。

关于孕产妇失血性休克的血制品替代治疗,目前尚无统一的指征,何时输注血制品应由产科医生、麻醉师甚至血液科医生共同商定。2006年英国血液病杂志发表的指南提出:大出血抢救的主要目标包括维持血红蛋白水平在8g/dL以上、血小板计数在75?109/L以上、凝血酶原时间(PT)低于参考值的1.5倍、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低于参考值的1.5倍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在1.0g/L以上[10]。

另外,关于重组活化VII因子(rFVIIa)和抗纤溶药用于抢救产后出血的价值尚存争议,有待更多的证据以证实。

3.4监测评估监测评估贯穿了整个产后出血的抢救过程。除了一般生命体征如脉搏、血压、体温的严密监测之外,还应记录出入量、检测血常规、凝血功能、生化指标、交叉配血等,必要时行动脉插管和中心静脉置管进行监测循环指标。良好的麻醉管理和监测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监测评估过程中,若发现相关指标的异常要第一时间进行沟通、交流,让抢救团队的人员均知晓,及时处理并适时复查。3.5止血治疗止血治疗的前提是找出产后出血的原因,对因治疗是抢救产后出血最根本的治疗措施,也是产后出血治疗成功的关键所在。

3.5.1宫缩乏力的治疗虽然大部分的产后出血是由宫缩乏力所致,但应首先排除因为其他原因导致的出血,如胎盘残留、软产道损伤、子宫破裂、阔韧带血肿甚至子宫内翻等。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应按照阶梯治疗方案进行处理:首先使用宫缩剂、子宫按摩等非手术治疗方法,若不能有效止血则可选择性使用手术止血,如宫腔填塞、B-Lynch缝合、血管结扎,必要时行盆腔动脉栓塞术,以上措施都无法控制出血则应考虑行子宫切除术以挽救患者生命。

WHO产后出血指南推荐[7]:缩宫素应作为治疗产后出血的一线药物,起始剂量为1L液体加入20U缩宫素稀释后60滴/分钟静脉滴入,若需后续治疗可以相同剂量40滴/分钟静脉滴入,缩宫素总剂量不超过60U,禁止一次性静脉给予缩宫素;若使用了缩宫素,则不再需要使用米索前列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若缩宫素治疗无效,可使用前列腺素制剂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一旦诊断为产后出血,应立即开始经腹子宫按摩,经阴道分娩者有时也可行双手按压子宫;宫腔填塞不应作为经阴道分娩后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措施。如果宫缩剂和保守治疗(如子宫按摩、子宫按压等)仍无法止血,则应考虑应用其他手术治疗措施,首先应采取保守手术治疗,如子宫压迫缝合,若止血不成功则可行血管结扎,有条件的医院还可行子宫动脉栓塞术,若仍无法止血或有致命性出血就应该尽快决定行子宫次全切除术。

3.5.2产道损伤的治疗产道损伤的治疗原则是找出损伤部位,进行缝合和恢复解剖位置。产道血肿可根据情况行血肿切开引流并缝合,子宫内翻应及时还纳,子宫破裂需立即开腹修补或行子宫切除术。

3.5.3胎盘因素的治疗若胎儿娩出后胎盘未自然娩出,可给予10U缩宫素联合控制性牵拉脐带协助胎盘娩出,脐静脉注射稀释后的缩宫素也可用于治疗胎盘滞留,但这些均非强烈推荐使用,原因是证明其治疗效果的循证医学证据尚不充足。如果控制性牵拉脐带和给予缩宫素后胎盘仍未娩出,则可行手取胎盘,并给予单剂量抗生素(氨苄西林或一代

头孢类抗生素)以预防感染。另外,不建议对胎盘滞留者使用前列腺素制剂。若仅为部分胎盘、胎膜残留,可行清宫治疗;若诊断为胎盘植入,出血量较大且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应及时考虑行子宫切除术以避免进一步出血。

3.5.4凝血功能异常的治疗凝血功能异常的治疗原则是补充相应的凝血因子。一般地,血小板低于(20 50)?109/L时应考虑输注血小板,纤维蛋白原低于1g/L时应考虑输注冷沉淀,每输注6U红细胞应相应输注4U新鲜冰冻血浆,PT或APTT高于参考值的1.5倍时也应考虑输注血浆。

4合理的产后出血转诊体系,做到转运“提前一步”

不同级别医院的产科医务人员的水平迥异,各医院的医疗设施和条件也各不相同,这些都会导致不同医院对产后出血诊疗水平的差异。三级医院和危重孕产妇转诊中心有较好的处理产后出血的经验和条件,而一些医疗设施不足的医院如乡镇卫生院等医疗机构则缺乏处理产后出血的经验和能力。因此,在发生产后出血而所在医院又可能无法处理的情况下,及时的转诊或院际会诊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生产后出血时,要保证及时有效的转诊,不但要求产科医生对产后出血的有较好的识别能力,掌握好患者转诊的指征,还要求所在医院有具备较好的转运条件,同时接诊医院应具备相应的治疗和抢救条件。如果患者无法耐受转运,则应尽快联系就近的上级医院医生进行远程会诊。

总之,产后出血的转诊强调一个“早”字,做到转运“提前一步”能为抢救提供宝贵的时间,也是提高产后出血救治成功率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

5对我国产后出血诊治的建议

提到我国产后出血的诊治,不得不提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就是我国《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草案)》的出台,这一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加拿大、英国、美国等国的产后出血诊治指南和我国产后出血的临床处理经验而制定的指南在2009年可谓姗姗来迟,为我国产后出血的规范化诊治确定了方向,且将来还会进行修订和完善。

近10余年来,随着“降消”项目的深入开展,我国孕产妇死亡率已逐年下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指日可待。但是,产后出血仍然是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尤其是在欠发达地区,产后出血所占的孕产妇死因比仍然居高不下,这些地方应作为关注的重点对象。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孕产期保健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住院分娩率;建设好产科急救的“绿色通道”,保障产后出血的孕产妇得到及时的转诊和有效的救治;进一步规范和提高产科质量,有针对性地开展产科医生和助产士的培训,提高各级医疗机构的产后出血诊治水平。

另外,目前我国产后出血的指南并非适合所有的医疗机构,其主要应用在具有较好医疗设施的医院。各级医院应在该指南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合自身的产后出血诊疗指南,若有必要还应同时制定出产后出血的转诊流程和规范。

总之,根据目前我国产后出血的诊疗现状,还应从上述多个方面提高我国产后出血的救治水平,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Feng XL,Zhu J,Zhang L,et al.Socio-economic disparities in mater-nal mortality in China between1996and2006[J].BJOG,2010,117:1527-1536.

[2]熊庆,梁娟.孕产妇死亡率及死亡构成的变化趋势[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26(1):1-2.

[3]吴方银,赵梓伶,肖兵,等.2009年四川省孕产妇死亡评审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6):2452-2454.

[4]Liang J,Dai L,Zhu J,et al.Preventable maternal mortality:geograph-ic/rural-urban differences and associated factors from the population-based Maternal Mortality Surveillance System in China[J].BMC Public Health,2011,11:243.

[5]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草案)[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9,44(7):554-557.

[6]Patel A,Goudar SS,Geller SE,et al.Drape estimation vs.visual as-sessment for estimating postpartum hemorrhage[J].Int J Gynaecol Obstet,2006,93:220-224.

[7]Kumar S,Dadhwal V,Sharma J,et al.WHO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ostpartum haemorrhage and retained placenta:RHL guideline[M].The WHO Reproductive Health Library,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1.

[8]Royal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aecologists(RCOG).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postpartum haemorrhage[M].London (UK):Royal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aecologists(RCOG),2009.

[9]Scottish Obstetric Guidelines and Audit Project.The Management of Postpartum Haemorrhage:A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Profes-sionals Involved in Maternity Care in Scotland.SPCERH Publication No.6.Edinburgh:Scottish Programme for Clinical Effectiveness in Reproductive Health[EB/OL].1998,http://www.nhshealthquali-ty.org/nhsqis/files/MATERNITYSERVICES_PostpartumHaemor-rage_SPCERH6_JUN98.pdf.

[10]Stainsby D,MacLennan S,Thomas D,et al.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massive blood loss[J].Br J Haematol,2006,135:634-641.

(收稿日期:2013-01-04)

产后出血原因及其防范急救措施

产后出血原因及其防范急救措施 目的:分析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总结出预防和护理措施,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从而提高产科质量。方法:分析总结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为子宫收缩乏力,占77.5%;6例为胎盘因素,占15.0%;3例为软产道损伤,占7.5%。患者无凝血功能障碍问题,均痊愈出院。结论:引发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胎盘因素、宫缩乏力及软产道损伤。通过相应的防范和急救措施,能预防和减少发生产后出血,让产妇得到更好的救治。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ause of maternal postpartum hemorrhage,sum up the prevention and nursing measures,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thu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obstetrics.Method:The data of 40 cases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patients from author’s hospital was analysed.Result:31 cases were uterine contraction weak factor,accounting for 77.5%,6 cases were the placenta factor,accounting for 15.0%,3 cases were soft birth canal injury factor,accounting for 7.5%.Patients without blood coagulation dysfunction,all patients were recovered.Conclusion:The main causes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were the placenta factor,uterine contraction weak and soft birth canal injury.Through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and emergency measures to prevent and reduce postpartum hemorrhage occurs,let women get better treatment. [Key words] Postpartum hemorrhage;Prevention;First aid 產后出血在妇产科临床上比较常见,通常发生在产后24 h内,特别是产后2 h及第三产程超过15 min的产妇中,这会对孕妇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要想真正预防产后出血现象的发生,就得对产后出血原因进行详细分析,给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此外,还需在产后出血的急救和护理方面做好工作,才能最大程度地减轻产后出血带来的危害[1-3]。选择笔者所在医院近三年4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情况进行简单地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接收住院的40例产后出血患者,36例于本院分娩,其他4例患者从外院转入的,年龄20~38岁,平均28岁,剖宫产18例,顺产22例。 1.2 出血量测量方法 出血量的测量方法包括容积法和容积法+称量法这两种。容积法是指在胎儿分娩后马上在产妇臀下放置聚血盘,2 h后取出。容积法+称量法是指在胎儿分娩后马上在产妇臀下放置聚血盘,待接生完毕给产妇垫上产妇垫,24 h后取出称重,

产后出血的急救与护理

产后出血的急救与护理 概念]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依据发生的时间可分为两种:早期产后出血和晚期产后出血。产妇在分娩24小时后到6周内所发生的子宫大出血称为晚期产后出血。大部分的晚期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6-10天,又称为继发性的产后出血。 由于妊娠子宫血运丰富,胎盘剥离创面大,血窦开放,产后出血一但发生,血流量可高达300-800 ml/分。往往来势凶猛,如果处理不及时,不正确就会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失血,危急生命。因此,必须识别原因及时抢救。这种抢救最生动和最真实的体现了“时间就是生命” [病因] 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其中以子宫收缩乏力所致者最常见,占产后出血总数的 70%-80%。 1.子宫收缩乏力影响产后子宫肌收缩和缩复功能的因素均可引起产后出血。常见因素有: (1)全身性因素:产妇精神过度紧张,临产后过多使用镇静剂、麻醉剂;产程过长或难产,产妇体力衰竭;合并急慢性全身性疾病等。 (2)局部因素:子宫过度膨胀,如双胎妊娠、巨大胎儿、羊水过多,使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如子宫畸形或合并子宫肌瘤等,可影响子宫肌正常收缩;子宫肌水肿及渗血,如妊高征、严重贫血、子宫胎盘卒中,

以及前置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血窦不易关闭等,均可发生宫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 2.胎盘因素根据胎盘剥离情况,胎盘因素所致产后出血类型有:(1)胎盘剥离不全:多见于宫缩乏力,或胎盘未剥离而过早牵拉脐带或刺激子宫,使胎盘部分自宫壁剥离。由于部分胎盘尚未剥离,影响宫缩,剥离面血窦开放引起出血不止。(2)胎盘剥离后滞留:由于宫缩乏力、膀胱膨胀等因素影响,胎盘从宫壁全部剥离后未能排出而潴留在宫腔内,影响子宫收缩。(3)胎盘嵌顿:由于使用宫缩剂不当或粗暴按摩子宫等,引起宫颈内口附近子宫肌呈痉挛性收缩形成狭窄环,使己全部剥离的胎盘嵌顿于宫腔内,影响宫缩引起出血。(4)胎盘粘连:胎盘全部或部分粘连于宫壁不能自行剥离为胎盘粘连。全部粘连时无出血,部分粘连时因胎盘剥离面血窦开放以及胎盘滞留影响宫缩易引起出血。子宫内膜炎症或多次人工流产导致子宫内膜损伤,是胎盘粘连的常见原因。 (5)胎盘植入:由于子宫蜕膜发育不良等因素影响胎盘绒毛植入子宫肌层者为胎盘植入,临床少见。根据植入面积大小分为完全性与部分性两类,前者因胎盘未剥离不出血,后者往往发生大量出血。 (6)胎盘和(或)胎膜残留:部分胎盘小叶、副胎盘或部分胎膜残留于宫腔内,影响子宫收缩而出血,常因过早牵拉脐带、过早用力揉挤子宫所致。 3.软产道裂伤子宫收缩力过强,产程进展过快,胎儿过大,接产时未保护好会阴或阴道手术助产操作不当等,均可引起会阴、阴道、宫颈裂伤,严重者裂伤可达阴道弯隆、子宫下段,甚至盆壁,形成腹膜后血肿或阔韧带内血肿。过早行会阴后-斜切开术也可引起失血过多。

产科产后出血急救演练

产科产后出血急救演练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 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 当此类事件发生时, 医护往往是 首先的发现者和处理者,如何采取迅速有效的措施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为了提高医护的应急能力, 作为临床医疗第一线的产科,组织进行了产后出血急救演练。 演练时间: 2018年4月25日 地点:产房,产妇环境安全,温度适宜,适合抢救。 内容:产后出血的急救演练 目的:熟练掌握产后出血的急救流程 参加人员:二线医师、产科值班医师、助产士、护理人员3人。 病例摘要:产妇李萍,女, 32岁,以“停经40周,腹阵痛5小时伴阴道流水2小时”之主诉急诊入院, 经产妇,足月单胎,无妊娠合并症,定期产检,产前血红蛋白110g/l,凝血功能正常。产前检查:胎心130次/分, 宫缩40-50秒/1-2分钟, 估计胎儿大小4000g , 内诊:宫口开大10cm , 先露:头, S+2,胎膜已破,见羊水清亮,骨产道,软产道无明显异常。给予分娩指导。于10点自然分娩一体重4300克的男性活婴, 胎儿娩出后常规给予缩宫素10单位肌肉注射,预防产后出血,臀部放置弯盘,测量出血量100ml ,5分钟后胎盘自然娩出,胎盘胎膜娩出完整,弯盘测量,阴道出血量达400ml。 助产士:胎盘娩出后阴道出血增多,达400毫升,色暗红,有血块,检查胎盘胎膜完整,李萍:你现在出血有点多,请您放松,我帮你检查一下,胎盘娩出后,阴道有活动性出血,约400ml,伴有血块,按摩子宫,促进子宫收缩,检查软产道完整,护士淮靖,通知一线医师及两名护士,启动一级预警。 护士孙敏:一线医生产房1床产后出血,请带2名护士马上过来抢救。 一线医师到、护士淮靖到、护士孙敏到。 一线医师:小杨产妇什么情况? 助产士:产妇李萍:单胎足月,无妊娠合并症,定期产检无异常,第一程5小时,第二产程30分,于10点自然分娩一体重4300克男性活婴,5分钟后胎盘胎膜自然娩出完整,胎儿娩出后常规给予缩宫素10单位肌肉注射,预防产后出血,胎盘娩出后有活动性出血约400ml,伴有血块。 护士小淮:产妇分娩前血压120/70mmHg,呼吸20次/分,脉搏78次/分,现在血压 110/60mmHg,呼吸22次/分,脉搏90次/分,血氧饱和度98%,常规留置导尿,尿色清亮。 一线医师:护士淮靖你负责执行医嘱,护士孙敏你负责记录产妇的生命体征、出血时间和出血量,通知参加抢救小组的人员到达时间和各项处理时间。

产后出血病人的急救与护理

产后出血病人的急救与护理 发表时间:2013-01-24T15:08:24.90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8期供稿作者:王景梅[导读] 注意适当活动,早日康复。 王景梅(开封县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河南开封475100) 【摘要】总结58例产后出血病人的急救与护理。强调应迅速补充血容量,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及时吸氧,查找出血原因,迅速止血,加强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关键词】产后出血急救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8-0243-01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是产科最常见和最危险的并发症,严重者可造成失血性休克、继发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甚至死亡。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因此如何减少产后出血,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和急救护理措施是关键。本文对我院收治的产后出血5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阐述了产后出血的急救及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产妇,产后出血达58例。年龄18-42岁,平均30岁。分娩方式:顺产35例,剖宫产18例,胎头吸引3例,臀位牵引2例。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40例,占比68.97%;胎盘因素10例,占比17.24%;软产道裂伤7例,占比1 2.07%;凝血功能障碍1例,占比1.72%。 2 急救护理 2.1 成立抢救小组一旦产妇出现产后出血,应迅速组织以当班医生为组长的抢救小组,组长负责统一指挥,其他成员分工合作,严格按照产房产后出血流程图进行,使抢救工作有条不紊。 2.2 常规护理 为病人提供安静的环境,帮助产妇保持正确的体位,取中凹卧位,利于下肢静脉回流,增加心排出量。保持头偏向一侧,注意保暖,尽量不搬动病人,积极预防并发症。 2.3 迅速补充血容量 立即建立2条静脉通道,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困难时做静脉切开。做好必要的检查及交叉配血,监护仪监测产妇心电图、血压、脉搏、呼吸,观察尿量及宫缩情况,精确测量出血量,并做好记录。及早发现休克的早期征象,并报告医生。正确掌握输液速度,在纠正血容量不足的同时,也要避免输液过快发生肺水肿。 2.4 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及时吸氧 失血使全身脏器灌流量减少,组织缺血缺氧。采用面罩吸氧[2],流量为4L/min-6L/min。密切观察面色、口唇周围、指甲是否转红润,呼吸是否通畅,机体缺氧是否得到改善,休克症状是否缓解。 2.5 查找原因迅速止血 产后出血来势快,出血凶猛,护士应积极抢救,同时密切配合医生查找原因,迅速止血[3]。根据出血发生的时间和特点,通过各种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分析出血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对因子宫收缩乏力造成的出血,应迅速采取按摩子宫、应用宫缩剂等最有效加强宫缩的办法;若为软产道损伤造成的出血,要及时准确缝合;若为胎盘因素,根据不同情况,迅速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出血。 2.6 积极预防感染 产后出血的患者因大量出血,机体抵抗力低下,应给予大量的抗生素药物治疗。出血控制后注意加强会阴护理,用1:4碘伏溶液一日两次擦洗会阴。 3 讨论 3.1 重视和加强各种急救物品、设备和药品的管理 做到定位、定量放置,保证药品在有效期内,完好率达100%。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登记,用完后及时补充维修。定期检查和完善各种抢救设备和物品,以备抢救之所需。 3.2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进行护理操作技能训练和考核,特别强调护理人员的急救技术训练,使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妇产科各种危重病人抢救常规,熟悉各种急救设备、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3.3 产后出血抢救最重要的在于及时发现与处理,而及时发现产后出血主要依靠助产士和护士认真细致的观察。因此必须以高度的工作责任心,严谨的科学态度,崇高的敬业精神,做好病情观察,对产妇要严密观察子宫收缩情况,注意阴道流血量,以及宫底的高度。 3.4 不同原因引起子宫出血的特征识别 3.4.1 子宫收缩乏力引起出血的特征是:宫缩时出血量少,松弛时出血量多,开始先在子宫及阴道内贮留,以后再流出,血呈暗红色或有凝血块,在短时间内大量出血,产妇迅速出现急性失血性休克症状。 3.4.2 宫颈及软组织裂伤引起出血的特征是:持续不断地有鲜血从阴道流出,视伤及血管粗细的不同而流出血量多少不一。 3.4.3 凝血功能障碍出血的特征是:从阴道流出的血暗红色,不凝、无血块,如血水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出血,如果有输血条件,及时给予成分输血,补充凝血因子。如果没有输血条件的情况,要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及时安全地把病人转入有输血条件的上级医院进一步救治。 3.5 做好心理护理 产后大出血患者情绪都很紧张恐惧,而这种情绪又会加重出血和休克,因此要消除产妇的恐惧心理,关心体贴产妇,给予耐心解释,使其配合医护治疗,加强产褥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丰富而易消化的食物。注意适当活动,早日康复。参考文献 [1]辛会英,刘春侠.妇科产后出血60例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10,19(15):636-637.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4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4) 作者: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单位:来源:中华妇产科杂志产后出血是目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绝大多数产后出血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是可避免或创造条件可避免的,其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已于2009年制定并发表了《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草案)》,对指导产后出血的临床诊治工作、降低其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产后出血是目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绝大多数产后出血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是可避免或创造条件可避免的,其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已于2009年制定并发表了《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草案)》,对指导产后出血的临床诊治工作、降低其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率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有关防治产后出血的研究取得不少新的进展,因此,有必要对该指南草案进行修订。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组织专家进行了多次讨论,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推出了《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4)》。本指南在《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草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主要参考WHO、国际妇产科联盟( FIGO)、加拿大、美国和英国关于产后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以及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国内外有关的临床经验,旨在规范和指导全国妇产科医师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处理。 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其高危因素 产后出血的四大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和凝血功能障碍;四大原因可以合并存在,也可以互为因果;每种原因又包括各种病因和高危因素,见表1。所有孕产妇都有发生产后出血的可能,但有一种或多种高危因素者更易发生。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孕产妇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贫血、脱水或身材矮小的产妇等,即使未达到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也会出现严重的病理生理改变。 产后出血的定义与诊断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 ml、剖宫产分娩者出血量≥1 000 ml; 严重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 1 000 ml;难治性产后出血是指经宫缩剂、持续性子宫按摩或按压等保守措施无法止血,需要外科手术、介入治疗甚至切除子宫的严重产后出血。 诊断产后出血的关键在于对出血量有正确的测量和估计,错误低估将会丧失抢救时机。突发大量的产后出血易得到重视和早期诊断,而缓慢、持续的少量出血和血肿容易被忽视。出血量的绝对值对不同体质量者临床意义不同,因此,最好能计算出产后出血量占总血容量的百分比,妊娠末期总血容量的简易计算方法为非孕期体质量( kg) x7%×( 1+40%),或非孕期体质量(kg)x10%。

产后出血的急救与护理

产后出血的急救与护理 概念]胎儿娩出后24 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 者称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依据发生的时间可分为两种:早期产后出血和晚期产后出血。产妇在分娩24 小时后到 6 周内所发生的子宫大出血称为晚期产后出血。大部分的晚期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6-10 天,又称为继发性的产后出血。 由于妊娠子宫血运丰富,胎盘剥离创面大,血窦开放,产后出血一但发生,血流量可高达300-800 ml/ 分。往往来势凶猛,如果处理不及时,不正确就会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失血,危急生命。因此,必须识别原因及时抢救。这种抢救最生动和最真实的体现了“时间就是生命” [病因]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其中以子宫收缩乏力所致者最常见,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80% 。 1.子宫收缩乏力影响产后子宫肌收缩和缩复功能的因素均可引起产后出血。常见因素有: (1) 全身性因素:产妇精神过度紧张,临产后过多使用镇静剂、麻醉剂;产程过长或难产,产妇体力衰竭;合并急慢性全身性疾病等。 (2)局部因素:子宫过度膨胀,如双胎妊娠、巨大胎儿、羊水过多,使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如子宫畸形或合并子宫肌瘤

等,可影 响子宫肌正常收缩;子宫肌水肿及渗血,如妊高征、严重贫血、子宫胎盘卒中,以及前置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血窦不易关闭等,均可发生宫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 2.胎盘因素根据胎盘剥离情况,胎盘因素所致产后出血类型有: (1)胎 盘剥离不全:多见于宫缩乏力,或胎盘未剥离而过早牵拉脐带或刺激子宫,使胎盘部分自宫壁剥离。由于部分胎盘尚未剥离,影响宫缩,剥离面血窦开放引起出血不止。(2) 胎盘剥离后滞留:由于宫缩乏力、膀胱膨胀等因素影响,胎盘从宫壁全部剥离后未能排出而潴留在宫腔内,影响子宫收缩。(3)胎盘嵌顿:由于使 用宫缩剂不当或粗暴按摩子宫等,引起宫颈内口附近子宫肌呈痉挛性收缩形成狭窄环,使己全部剥离的胎盘嵌顿于宫腔内,影响宫缩引起出血。(4)胎盘粘连: 胎盘全部或部分粘连于宫壁不能自行剥离为胎盘粘连。全部粘连时无出血,部分粘连时因胎盘剥离面血窦开放以及胎盘滞留影响宫缩易引起出血。子宫内膜炎症或多次人工流产导致子宫内膜损伤,是胎盘粘连的常见原因。 (5)胎盘植入:由于子宫蜕膜发育不良等因素影响胎盘绒毛植入子宫肌层者为胎盘植入,临床少见。根据植入面积大小分为完全性与部分性两

2020年产科产后出血急救演练

作者:非成败 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 产科产后出血急救演练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 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 当此类事件发生时, 医护往往是首先的发现者和处理者,如何采取迅速有效的措施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为了提高医护的应急能力, 作为临床医疗第一线的产科,组织进行了产后出血急救演练。 演练时间: 2018年4月25日 地点:产房,产妇环境安全,温度适宜,适合抢救。 内容:产后出血的急救演练 目的:熟练掌握产后出血的急救流程 参加人员:二线医师、产科值班医师、助产士、护理人员3人。 病例摘要:产妇李萍,女, 32岁,以“停经40周,腹阵痛5小时伴阴道流水2小时”之主诉急诊入院, 经产妇,足月单胎,无妊娠合并症,定期产检,产前血红蛋白110g/l,凝血功能正常。产前检查:胎心130次/分, 宫缩40-50秒/1-2分钟, 估计胎儿大小4000g , 内诊:宫口开大10cm , 先露:头, S+2,胎膜已破,见羊水清亮,骨产道,软产道无明显异常。给予分娩指导。于10点自然分娩一体重4300克的男性活婴, 胎儿娩出后常规给予缩宫素10单位肌肉注射,预防产后出血,臀部放置弯盘,测量出血量100ml ,5分钟后胎盘自然娩出,胎盘胎膜娩出完整,弯盘测量,阴道出血量达400ml。 助产士:胎盘娩出后阴道出血增多,达400毫升,色暗红,有血块,检查胎盘胎膜完整,李萍:你现在出血有点多,请您放松,我帮你检查一下,胎盘娩出后,阴道有活动性出血,约400ml,伴有血块,按摩子宫,促进子宫收缩,检查软产道完整,护士淮靖,通知一线医师及两名护士,启动一级预警。 护士孙敏:一线医生产房1床产后出血,请带2名护士马上过来抢救。 一线医师到、护士淮靖到、护士孙敏到。 一线医师:小杨产妇什么情况?

经典总结:产后出血的主要诊断选择

经典总结:产后出血的主要诊断选择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ml者,称为产后出血,虽然对产后大出血在临床上没有具体定义,但是普遍认为超过1000ml即可认为是大出血。 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和凝血功能障碍,以上原因可互相共存或相互影响;同时,因为产后出血量的多少对产妇身体的影响及恢复有很大不同,并且临床采取的治疗措施也有很大的区别,而且产科的情况比较复杂,会出现原因不明或者复杂原因的产后出血,当临床医师以产后出血或产后大出血作为主要诊断时,编码员究竟是以产后大出血为主要诊断,还是以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为主要诊断。本文通过案例分析,阐明这类产后出血病例的主要诊断选择方法。 一、产科主要诊断选择原则和依据 产科的主要诊断应当选择产科的主要并发症和合并症。复杂诊断如果病因诊断能够包括疾病的临床表现,则选择病因诊断作为主要诊断。 产科出血病例,病情发展变化比较复杂,合并和继发疾病较多,虽然有的产科医师认为产后出血、产后大出血也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可以作为主要诊断,编码员也应严格依据编码原则进行综合分析,以

导致产后大出血的原因作为主要诊断,可以将产后大出血作为第二诊断表明出血量大的严重程度。 二、产后出血常见原因 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为宫缩乏力、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和凝血功能障碍,几大原因可以合并存在,也可以互为因果,每种原因又包括各种病因和高危因素。 1、引起宫缩乏力的因素有全身因素和高危因素。 全身因素多因分娩产程过长造成产妇极度疲劳及全身衰竭所致,此外,产妇体弱,有全身急慢性疾病,或使用镇静剂过多,或产科手术时深度全身麻醉均可引起。 局部因素为多胎妊娠、巨大儿、羊水过多等引起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多次分娩而致子宫肌肉退行性改变;妊高症或重度贫血致子宫肌层水肿;前置胎盘附着的子宫下段收缩不良;胎盘早剥而子宫肌层有渗血;或因子宫肌瘤、子宫发育异常等影响子宫的收缩、缩复。 2、产道损伤包括会阴、阴道、宫颈及子宫裂出血。 3、胎盘因素包括胎盘滞留、胎盘粘连及部分胎盘或胎膜残留均可影响子宫早剥、羊水栓塞、死胎等引起,少数由原发性血液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或重症病毒性肝炎等引起。 三、产后出血主要诊断选择分析

产后出血急救措施方案

产后出血急救措施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 3%。若短时间内大量失血可迅速发生失血性休克,严重者危及产妇生命,因此产后出血急救护理技术是助产士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技能。 目的 1.针对出血原因,迅速止血。 2.积极容量复苏,补充血容量、防治休克、预防并发症。 物品准备1.一般物品输液车、阴道检查包、吸氧管、心电监护仪等。 2.抢救物品成人抢救车,Cook止血球囊或避孕套、纱布或碘纺纱等。 操作程序1.评估 (1) 产妇评估:生命体征、神志、出血量的评估。 (2) 环境评估:操作台是否无菌,环境是否安全、安静、宽敞、清洁。 2.准备 (1) 助产士准备:着装整齐,戴口罩、帽子,洗手。 (2) 物品准备:备齐用物,将用物放在合适的位置。 (3) 孕妇准备:向孕妇解释操作目的,取得其合作。 (4) 环境准备:疏通环境,扩大抢救空间,转移抢救室间非抢救物品和人员 3.操作 (1) 产后2小时出血量>400ml为产后出血处置预警线,应迅速启动一级急救处理,立刻大声呼叫:“产后出血,快帮忙抢救。”即刻通知助产士(主管或高级助产士)、产科上级医师。准备急救物品,配合医师抢救。若产妇清醒,向产妇告知病情,予以安抚,指导其配合。

(2) 迅速建立2条畅通的静脉通道容量复苏,持续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和尿量,交叉配血。通知血库和检验科做好配血和输血准备。容量复苏原则为补液应先晶体后胶体,先盐后糖,纠正酸中毒,必要时输血。15-20分钟内输注晶体液1000ml,再输注胶体液500ml。 (3) 进行呼吸管理,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面罩给氧,流量7~12L/min,维持血氧SPO2≥95%。进行基础的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DIC组合、肝肾功能检查等)并行动态监测。 (4) €€缩剂的应用:遵医嘱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250ug宫颈或肌内注射,再给予平衡液500ml加入缩宫素10-20U静脉滴注维持6小时,视情况用前列腺素制剂,如卡孕栓1mg塞肛内使用或米索前列醇400-600mg口服。 (5) 积极寻找出血原因,迅速止血 1)子€€收缩乏力:排空膀胱。按摩子€€,一手握拳置阴道前穹隆,向前、向上压住子宫前壁,另一只手在腹部按压子宫后壁,并作按摩,可刺激子€€收缩宿并能压迫子宫内血窦;按摩时间以子€€恢复正常收缩并能保持良好收缩状态为止,并配合应用宫缩剂。水囊或纱条€€腔填塞,用于产后出血经按摩和宫缩剂治疗效果不佳者。水囊可以用Cook止血球囊或避孕套做成,放入宫腔,注入生理盐水500ml。纱条则可用码纱或碘纺纱从一侧宫角填起,顺序均匀填满€€腔至阴道上段,宫腔填塞后应密切观察出血量、子宫底高度、生命体征变化等,动态监测血红蛋白、凝血功能的状况,以避免宫腔积血,水囊或纱条放置24- 48小时后取出,要注意预防感染。若子宫仍然出血,止血效果不佳,有介入手术条件的即做好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或急诊子宫切除手术的各项准备。 2)胎盘残留:胎儿娩出后阴道流血较多或15分钟后胎盘无剥离征象,通知医师,与产妇解释病情后行徒手剥离胎盘术。若剥离胎盘后检查部分胎盘残留,子宫活动性出血,必要时协助医师超声介导下清€€。

产前出血-产后出血急救演练流程

产前出血-产后出血急救演 练流程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产前出血--产后出血急救演练流程 一位孕周孕妇由医院“120”接诊入院,当时孕妇情况……… 提问式: 提问:1、护士应做什么?立即将孕妇安排在病床上,通知当班医生。开放V1-2条,给氧,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留置导尿管记出入水量。 2、医生应做什么?询问病史,必要检查、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准备估计出血量,根据孕妇当时情况,立即报告科主任——电话通知。 3、科主任到现场时应做什么? ①认真听取当班医生、护士的口头汇报(主要体查情况); ②根据医、护口头汇报,科主任现场检查患者,确定初步诊断,是什么诊断? 产前出血:主任应指导医生做什么护士长应指导护士做什么产前出血:(1)绝对卧床,监测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及胎心状况;(2)心电监护;(3)血凝四项、血生

化、血交叉、备血等;(4)电话通知妇产科抢救小组成员,口头向组长汇报孕妇出血情况;(5)积极查找产前出血的主要原因,口头回答,是前置胎盘胎盘早剥 4、前置胎盘 科主任提问当班医生,怎么处理? 科主任提问1: 孕35周前如何处理,用什么药当班医生回答,抑制宫缩止血,药物名称、剂量、用药方法。 口头医嘱,护士要复诵一遍,看护士在执行中三查八对一注意情况(护理部主任、护士长现场计分)。 孕妇孕期≧35周或保守无效,当班医生怎样处理,口述治疗方案,讲述终止妊娠的原因。 急救小组组长: 提问科主任,如果是胎盘早剥,怎样处理? 科主任: 提问助产士,迅速分娩的具体措施(口述),防治产后出血。 急救组长:

阐述产后出血的急救及护理

阐述产后出血的急救及护理 本文根据产后出血的相关原因,总结阐述了产后出血的急救技术措施,同时介绍了产后出血的各项护理方法措施。 标签:产后出血;急救;护理 1前言 产后出血是女性分娩最为担忧的因素之一,也是各个医院产科无法避免的医疗状况。如果稍微处理不慎,就有可能给分娩产妇的身体以及心理甚至是医院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什么是产后出血?产后出血又是由什么原因造成? 产后出血的医学定义是指就是指孕妇在分娩生产过程中,当胎儿娩出以后一定时间内出血量超过500 ml。这是一种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1-4],也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造成产后出血的具体原因包含产妇高龄高危妊娠、妊娠时间过长、子宫收缩或者胎盘问题、软产道出现裂伤或者凝血功能有一定障碍等。产后出现的发生一般都是突然意外,但是病情一旦发生却会迅速恶化甚至造成继发性肾衰或失血性休克等各种缺血性综合征或产后并发症危及产妇生命。医护人员面对产后出血状况的发生如果能够高度重视并且提前准备应急预案和预防措施,冷静及时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才能增加产妇分娩生产过程中一旦产后出血的生存机会。 最近几年的医院临床调查显示,随着现代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护人员以及产妇自己和家属对产后出血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目前通过无论是剖腹产还是顺产只要注意急救预案和护理,产后出血在800ml上的越来越少,基本可以保证住院3d~1w就安全出院。 2 发生产后出血的急救技术措施 急救措施不仅仅是针对产后出血当时,还应该是在发生前就应该做好预防准备工作。医院为产妇提供的待产环境应该安全安静舒适,产妇临产前可以利用专业保健操和按摩操等预防腿部静脉曲张同时缓解临产恐惧感,同时注意产前保暖避免感冒。医护人员必须密切关注产妇临产前身体各项变化,有针对性的提前制定科学产前产后护理计划和产时应急预案。 产妇在分娩生产过程中如果出现产后出血,医护人员首先应该保持冷静,边以良好的沟通技巧通过交谈消除产妇的恐惧心理,然后才能争分夺秒的展开各项抢救工作。其次应该根据出血时间和特点迅速确定出血原因,不同的出血原因采取不同的急救技术迅速止血。主要急救措施为:①迅速有效地为患者补充降低的

产后出血的急救

产后出血的急救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产后出血,据统计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高居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产后出血的急救措施如下:产后出血紧急措施: (1)嘱产妇卧床休息,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神志变化。观察皮肤、粘膜、嘴唇、指甲的颜色,四肢的温湿度及尿量,及早发现休克的早期征兆。密切注意子宫复旧情况。 (2)迅速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做好输血前的准备工作,加快输液速度,遵医嘱输液输血,以维持足够的循环血量。 (3)准确收集并测量出血量、颜色、气味及有无凝血块等。发生产后大出血时,准确收集测量出血量对积极纠正休克,减少产后出血的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4)遵医嘱应用止血药或宫缩剂。 (5)密切配合医生积极查找出血原因,争分夺秒进行抢救工作。 产前出血

绝大多数上升至正常位置。故多数学者认为在孕28周以后,经超声、阴道检查、剖宫产或阴道产后确定胎盘种植异常者,方可诊断为前置胎盘。孕中期出血患者,虽经超声发现胎盘位置异常,仍诊断为晚期流产,其病因可能与胎盘位置异常有关。现代超声发现孕中期胎盘位置的异常较孕晚期为多,故引产时需注意前置胎盘的存在。前置胎盘的发生率为1/200次妊娠,国外发生率0.26%~0.9%,国内发生率0.24%~1.57%。 症状 为无痛性的阴道出血,常在夜晚睡觉时突然发现,出血量或多或少,常会反复发生。由于出血来自胎盘的开放性血管,是属于母亲的血,少量时并不会对胎儿有立即的影响。要注意的是完全性的前置胎盘与部份性的前置胎盘在阵痛时会导致大量出血,故生产宜接受剖腹生产,并且常在产后容易引起产后大出血,有部分案例可能需要立即施行子宫切除以止血,特别是合并植入性胎盘者。若发生出血时胎儿尚未成熟,孕妇宜完全卧床休息,若出血不多且胎儿与母亲皆未受影响则可等待到胎儿成熟再行生产。 产前出血的原因是胎盘早期剥离,原本胎盘应在胎儿出生后才与子宫剥离而娩出,然而胎盘早期剥离却是在胎儿未出生前即已剥离,由于胎盘是胎儿在子宫内生命维系的所在,故发生胎盘早期剥离是很严重的情况。胎盘早期剥离发生的原因至今不是很清楚,但若怀孕合并有子痫前症,则发生率会增加,另极少数与外伤有关。胎盘早期剥离的处理原则是尽快将胎儿生出来,若是子宫颈口已适合立即生产,则也是可以经由阴道生产,否则应立即剖腹生产。胎盘早期剥离所引起的出血常比阴道的出血量多很多,故输血设备是不可缺少的。若是发生胎盘早期剥离时已引起胎儿窘迫,则胎儿的死亡率也会增高。当然除了以上两种原因外,包括早产、子宫颈靡烂、子宫颈息肉或子宫颈癌等原因皆有可能引起怀孕中后期的出血。总之,在发现有产前出血现象时,应立即就医。在确定无胎儿窘迫及母亲的生命现象稳定时,绝对的卧床休息是有很大帮助的。 治疗 产前出血为产科急症,如就诊或处理不及时则后果严重,常危及母儿生命。引起产前出血的原因很多,常见对母儿影响最大的是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剥。 1.前置胎盘前置胎盘是胎盘附着于子宫的位置异常,胎盘附着于子宫的下段。如完全盖住宫口,甚至从一侧越过宫口卷到另一侧,为中央性前置胎盘。未完全盖过宫口为部分性前置胎盘。 前置胎盘

-产后出血护理常规

产后出血护理常规 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80%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多见于产后1~2周。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在我国产后出血近年来一直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第一位原因,特别是在边远落后地区这一情况更加突出。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由于测量和收集出血量的主观因素较大,实际发病率更高。 病因 产后出血的发病原因依次为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四大原因可以合并存在,也可以互为因果。 1.宫缩乏力 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占70%。正常情况下,胎儿娩出后,不同方向走行的子宫肌纤维收缩对肌束间的血管起到有效的压迫作用。如果出现子宫肌纤维收缩无力即宫缩乏力则失去对血管的有效压迫作用而发生产后出血。常见的因素有:①全身因素:产妇因对分娩过度恐惧而极度紧张,尤其对阴道分娩缺乏足够信心则可以引起宫缩不协调或宫缩乏力。此种情况在临产后可能需要使用镇静剂及麻醉剂等将引增加产后宫缩乏力而引起产后出血;②产科因素:产程过长造成产妇极度疲劳及全身衰竭,或产程过快,均可引起子宫收缩乏力;羊水过多、巨大儿及多胎妊娠使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产后肌纤维缩复能力差,多次分娩而致子宫肌纤维受损,均可引起子宫收缩乏力。子痫前期(重度)、严重贫血、宫腔感染等产科并发症及合并症使子宫肌纤维水肿而引起子宫收缩乏力;③子宫因素: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如子宫畸形或子宫肌瘤等。 2.胎盘因素 占产后出血原因的20%左右。根据胎盘剥离情况,胎盘滞留、胎盘粘连及部分胎盘和/或胎膜残留均可影响宫缩,造成产后出血。胎盘滞留:胎盘在胎儿娩出后30分钟尚未排出者称胎盘滞留。可能与宫缩剂使用不当或粗暴按摩子宫等,刺激产生痉挛性宫缩,在子宫上、下段交界处或宫颈外口形成收缩环,将剥离的胎盘嵌闭于宫腔内引起胎盘滞留;宫缩乏力或因膀胱充盈压迫子宫下段,也可以致胎盘虽已剥离而滞留于宫腔。如胎盘滞留妨碍正常宫缩则引起产后出血,且血块多聚于子宫腔内,进而引起宫腔增大致宫缩乏力,如果不及时处理则形成恶性循环并导致严重后果;胎盘粘连发生的原因主要与操作手法不当有关。如胎儿娩出后过早或过重按摩子宫,干扰了子宫的正常收缩和缩复,致胎盘部分剥离,剥离面血窦开放而出血过多;也可由于既往多次刮宫或宫腔操作使,使子宫内膜损伤而易引起胎盘粘连或植入。 3.软产道裂伤 软产道裂伤包括会阴、阴道及宫颈及子宫下段裂伤。常见因素:外阴组织弹性差,外阴、阴道炎症改变;急产、产力过强,巨大儿;阴道手术助产;软产道检查不仔细,遗漏出血点。缝合、止血不彻底等。 4.凝血功能障碍

产后出血的应急演练(建议收藏)

产后出血的应急演练 一、时间:2015年7月25日 二、地点:十楼病房 三、演练人员:全体护士 四、演练内容:产后出血的应急演练 五、演练的目的: 1、培养护士对产后出的急救反应 2、使护士掌握产后出的急救流程 六、疾病特点: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剖宫产时超过1000ml,称为产后出血,80%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多见于产后1~2周。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在我国产后出血近年来一直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第一位原因,特别是在边远落后地区这一情况更加突出。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由于测量和收集出血量的主观因素较大,实际发病率更高.产后出血的发病原因依次为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四大原因可以合并存在,也可以互为因果。...。..文档交流七、介绍病例: 产妇赵梅,女,30岁,孕4产1运36周,瘢痕子宫,中央性前置胎盘,于2015年7月1日由门诊入院,患者及其家属拒绝即刻手术,要求待产,于7月7日9:58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产术+刮宫术+瘢痕剔除术+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宫腔填纱条术,术中分娩一男活婴,体重3060克,手术中出血1000毫升,于10:48返回病房,按压宫底,宫底脐下一指,阴道出血100ml,即刻通知医生。。。.。。.文档交流

八、演练过程: 旁白:10:48患者由手术室返回病房,护士甲到病床前接患者,按摩宫底,阴道出血100ml 1、护士甲:小乙快帮我通知医生,赵梅阴道出血100毫升 旁白:护士甲在请求支援的同时,迅速安置患者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并给予氧气吸入、心电监护、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监测生命体征,按摩子宫,遵医嘱立即给予腹部置冰袋6小时。。。。..。文档交流 2、护士乙推抢救车到病房配合急救,迅速建立第二条静脉,与此同时医生来到病房,按摩宫底,给予患者卡孕栓2mg置肛,嘱给予患者NS250ml+缩宫素10u静滴,通知血库为患者备悬浮红细胞2u,血浆400ml。护士甲复述医生口头医嘱,,医生确认无误后给药,护士乙做好用药记录及病情观察,医生将医嘱写在医嘱本上.。.....文档交流 3、护士乙行心电监护,快速报告:血压110/60mmHg,脉搏:90次/分,血氧饱和度98%(吸氧气),护士甲报告患者神志清,精神差,宫底脐下一指,腹软,持续按摩子宫,阴道出血100ml。.。.。..文档交流 4、护士丙于11:20由血库取血归来,医生核对、与护士甲双人核对,即刻输入悬浮红细胞2u,护士乙报告血压101/49mmHg,脉搏:91次/分,血氧饱和度98%(吸氧气),护士甲按摩子宫,宫底脐下一指,阴道出血100ml,遵嘱观察..。.。.文档交流 5、12:30患者血压100/48mmHg,脉搏:90次/分,血氧饱和度98%,护士甲按摩宫底宫底脐下一指,腹软,阴道出血100ml,悬浮红细胞输入中,遵嘱观察.。.。...文档交流 6、13:45护士乙报告患者血压97/60mmHg,脉搏:81次/分,血氧饱和度98%,悬浮红细胞输入中,护士甲按摩宫底,脐下一指,患者术后至目前阴道出血共420ml,护士甲遵医嘱给予患者欣母沛250ug肌肉注射,NS250ml+缩宫素10u静滴,即刻取血细胞分析和高凝常规,再次联系悬浮红细胞2u,密切观察阴道出血情况,化验结果回报: WBC:22.77*109、N:95。3%、HGB:131g/L、PLT150*109、D—二聚体46.6mg/L纤维蛋白原浓度:2.61g/L,抗凝血酶3:73。3%,遵嘱观察,护士甲密切观察病情。......文档交流 6. 14:20护士乙报告患者意识清楚,血压105/60mmHg,脉搏:66次/分,血氧饱和度98%,宫底脐下一指,腹软,阴道出血100ml,遵嘱观

产后出血护理查房

产后出血护理查房记录 时间:2018年5月21日 地点:妇产科护士办公室 参加人员:产科全体护士 主题: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 主讲人:护士长 记录人:杨伟灿 责任护士杜玲丽介绍病情:患者,廖满芝,女,40岁,患者平时月经规则,LMP 2017-11-2,EDC 2018-8-9,自停经以来,无明显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孕4+月自觉胎动,活跃至今,孕期产检6次,孕19+周做21-三体、18-三体及13-三体检测示低风险。孕中期在我院做检测发现有地中海贫血(轻型),做系统彩超发现胎儿双侧肾盂分离均约3mm。孕23+周在我院做系统彩超示宫内妊娠横位,胎盘低置状态,当时建议复查。未做。未做糖尿病筛查,4月13日在我院B超示宫内单活胎约32周3天,臀位,脐带绕颈一周。上次产检时间1月26日,今日18时左右出现腹部阵痛,不规则,无阴道见红及流液,遂在家属陪同下来我院,测胎心音76次/分,拟1.宫内妊娠35周单活胎2.疤痕子宫3.急性胎儿宫内窘迫收住我科。 患者入院予以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示大致正常,血型O RH+.因胎儿濒死、产妇不能排除内出血,病情紧急,拟立即剖宫产终妊,开放静脉通道,备血,通知新生儿科医师刘磊监产,通知科主任胡金甫及副主任吴娟医师参与抢救,通知手术室做好抢救准备,立即入手术室手术。术中进入腹腔,见大量暗红色血液涌出,胎儿及完整剥离的胎盘位于腹腔内,于19:25娩出一重度窒息早产儿交台下新生儿抢救小组新生儿医师刘磊及产科副主任医师吴娟抢救。子宫前壁体部及子宫底部完全破裂,子宫已收缩,裂口呈T型,收缩后子宫底部裂口横径约10cm,体部裂口纵径约8cm,裂缘处有

渗血。组织钳钳夹,拭净宫腔,扩张宫颈,1号可吸收线间断缝合子宫体部及子宫底部裂口肌层,1号可吸收线连续扣锁缝合浆肌层,查无出血,探查双侧附件,双侧卵巢外观正常,双侧输卵管水肿,增粗,伞部闭锁。术中吸出游离血约2000ml,血块约1000g,术中生命体征平稳,输液1500ml,输浓缩RBC4u,术毕见尿管通畅,尿液清亮,约300ml.术后诊断:1、G5P2,宫内孕35W,再剖一活婴2、疤痕子宫3.子宫破裂4.地中海贫血5.试管早产儿6.新生儿重度窒息7.失血性休克 李凡(护师)分析病因:产后出血的发病原因依次为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四大原因可以合并存在,也可以互为因果。 罗琳(护师)提出预防措施: 1)加强孕期保健,全面了解孕妇健康情况,对贫血,血液系统疾病或其他全身性疾病要及时纠正,对有妊娠合并症,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孕妇应择期住院待产。已确诊为胎盘早期剥离或死胎者应及早处理,并注意防止发生DIC. 2)分娩期加强观察,正确的处理,护理三个产程,预防产后出血。 第一产程加强心理护理,解除产妇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注意休息,睡眠,加强能量补充,保持精神愉快,避免体力过度消耗,严密观察产程,防止产程的延长,有诱发产后出血因素者,应做好输液,输血的准备,积极防治子宫收缩乏力。 第二产程宫口开全后,勿使胎头娩出过快,胎头娩出后不可忽略胎肩的缓慢娩出。以免软产道的损伤。助产手术时,避免操作粗暴,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第三产程①对有诱发产后出血因素者,于胎儿娩出后立即静脉注射缩宫素10~20u. ②正确处理第三产程,正确判断胎盘剥离征象,在胎盘娩出前不应揉挤子宫或牵拉脐带,以免扰乱正常宫缩。引导适时娩出胎盘。③胎盘娩出后,要仔细检查胎盘及胎膜是否完整,有无遗缺。④仔细测量和认真估计出血量,特别对于少量持续出血者,以免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