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宜铁路工程测量监理细则

汉宜铁路工程测量监理细则

汉宜铁路工程测量监理细则
汉宜铁路工程测量监理细则

工程测量监理实施细则

一、工程概况及监理范围

新建铁路武汉至宜昌工程为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的组成部分,东起汉口站,西至宜昌东站,途经汉川、仙桃、天门、潜江、荆州、枝江、宜昌等市,线路全长293.096km。全线设汉口、汉川、仙桃、潜江、荆州、枝江、宜昌东等7个车站,其中5个新建站、2个既有站(汉口站、宜昌东站)。全线共划分6个标段,本标属第6标段。

起止桩号为DK206+500~DK293+623.24,正线全长87.41km。

主要工作内容有正线桥梁34577.4m/39座(双线)、4665.63m/6座(单线),隧道及明洞2375m/8座,路基47.81km。正线铺轨170.40km,站线铺轨14.09km。制架梁4030片。

HYZQ-6标地处湖北省荆州市和宜昌市境内,工程区地理位置为东经111°~112°,北纬30°~31°。其中,荆州市至枝江市为南北向垄岗地貌,垄岗与宽阔的沟谷相间,地势平坦开阔,高程30~50M。枝江市往西进入丘陵区,高程50~210M,相对高差30~130M,宜昌附近进入低山区。沿线除农作物用地外植被发育。

本细则适用于武汉至宜昌铁路工程DK206+500~DK293+623.24段内设计院交桩复测,桥涵、隧道、路基、轨道等工程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理。

二、编制依据

1 、合同依据

2、技术依据

(1)《时速200~250KM有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指南(试行)》(铁建设函【2007】76号)。

(2)《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

(3)《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程》(GB/18314-2001)(5)《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1-91)

(6)新建武汉至宜昌铁路工程相关文件。

三、测量监理工作流程

1、根据监理合同约定和工程项目的规模,配置测量设备和仪器,设备和仪器应能满足相应的精度要求。

2、检查施工单位测量人员的资格,测量仪器和设备的检定情况,审核施工单位的测量方案。

3、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写测量监理实施细则。

4、对施工单位施工测量的内、外业资料进行检查,对其内、外业成果资料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进行复核,采取抽查或旁站的方法对测量过程进行检查和复测。

5、监理工程师应特别注意相邻合同段搭接处测量结果及资料的符合性,必要时应组织相邻合同标段进行贯通测量和跨标段联测。

6、督促施工单位在测量工作中采取行之有效的多级复核制,完成交桩复测、控制测量、施工放样测量、竣工测量以及导线网、导线点和水准点保护等工作。

工作流程图

四、组织现场交桩

1、开工前,组织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测量成果资料和现场桩橛交接,并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一起签署交接桩文件记录,履行交接手续。

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交桩的范围应包括:

(1)GPS点、导线点、水准点成果表及点之记。

(2)桩橛包括GPS点、导线点、水准点等。

(3)大型建筑物(如桥梁、隧道等)或复杂地段的平面控制桩及设计单位提供的测算和精度评定资料。

(4)测量技术报告。

2、按照招标文件和规范要求检查交桩数量、精度,签署纪要(各种数据应齐全)并报建设单位。若重要桩位丢失,不能满足复测和施工测量需要时,应向建设单位和设计院报告。

施工单位应对测量成果进行全面复测,复测内容如下:(1)GPS点的基线边长度。

(2)导线点的转角、导线点间的距离。

(3)水准点间的高差。

五、CPI、CPII控制网测量及CPIII控制点施测

1、各级平面控制网的作用为:

(1)CPI主要为勘测、施工、运营维护提供坐标基准。

(2)CPII主要为勘测和线下工程施工提供控制基准。

(3)CPIII主要为轨道铺设和运营维护提供控制基准。

平面控制网布网要求按表1执行。

2、平面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GPS测量的精度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1 平面控制网布网要求

表2 GPS测量的精度指标

(2)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3)GPS测量作业应满足表4中的基本技术要求。

表4 各级GPS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

3、CPIII控制网的测量

(1)CPIII控制点应在CPII的基础上采用导线测量方法施测,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3中的要求。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控制的需要进行选点埋石,并按相应规定埋石且作点之记。

(2)CPIII导线测量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CPIII导线测量应起闭于CPII控制点,采用标称精度不低于2″、5㎜+5PPM的全站仪施测。

②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

③导线边长测量,读数至毫米。距离和竖直角往返各观测2测回。各项限差应满足表6的要求。

表6 距离和竖直角观测限差

注:Md=(a+b×D),为仪器标称精度。

式中a-仪器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

b—比例误差系数(㎜/㎞);

D—测距边长度(㎞)。

电磁波测距仪的测距精度划分标准(测距长度为1㎞时):

I级|Md|《5㎜

II级5㎜<|Md|《10㎜

④CPIII导线应在方位角闭合差及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满足要求后,采用严密平差计算。

4、高程控制测量

(1) 高程控制测量应按三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宜使用水准仪测量,其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7的规定。

(2)水准点可与平面控制点共桩,也可单独设置,新建线路单独设置的水准点据线路中线距离宜在50~150M之间。

(3) 重点工程(大桥、長隧及特殊路基结构)地段应根据实际情况增设。水准点应选在土质坚实安全僻静观测方便和利于长期保存的地方。

表7 各等级水准测量精度要求(㎜)

注:表中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为㎞。

(4) 水准测量使用的仪器应满足表8的要求。

表8 水准测量使用的仪器精度要求

六、施工测量

按照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检查施工单位的测量结果,并签署意见,未经监理工程师签认的施工放样结果禁止施工。

根据工程的情况,监理工程师应在施工过程中检查线路、桥梁、隧道、轨道、房建、设备安装的施工放样方法,审核施工放样测量结果。

1、对于大型和重点工程建筑物、构筑物和设计文件中要求进行变形测量的工程,在工程开始时,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施工单位进行变形测量,其质量控制要点如下:

①审核测量方案和测量计划;

②检查基准点、工作基点和变形观测点位置和精度。每个工程至少有3个稳固可靠的基准点;工作点应选在比较稳定的位置;变形观测点应设立在变形体上能反映变形特征的位置;

③变形测量的观测周期,应根据建筑物、构筑物的特征、

变形速率、观测精度要求和工程条件综合考虑。在观测过程中,根据变形量的变化情况,应作适当调整。

④检查变形测量的测量方法、测量精度和测量结果。

2、施工单位应对复测内容进行全面复测,GPS点的施工复测按表4中的基本技术要求执行。

①CPI控制网按C级GPS控制网要求进行复测。基线边长度复测较差达到1∕80000时,应采用设计单位勘测成果。

②CPII GPS控制点按D级GPS控制网要求进行复测。基线边长度复测较差达到1∕50000时,应采用设计单位勘测成果。

③CPII导线点的施工复测按表3四等导线的精度和要求进行。复测结果与设计单位勘测成果的不符值在下列规定范围内时,应采用设计单位勘测成果。

水平角检测较差5″;

闭合差5√n″。

距离导线边长2√2Md(同一高程面);

相对闭合差1/40000。

3、水准点复测应按三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复测,复测高差与设计单位勘测成果的不符值≤20√L时,应采用设计单位勘测成果。

4、当复测结果与设计单位提供的勘测成果不符时,必须重新复测。当确认设计单位勘测资料有误或精度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应与设计单位协商对勘测成果进行改正。

5、施工控制网加密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施工平面控制网加密按CPIII控制点的要求进行选

点、埋石和测量。

②施工高程控制点加密测量按四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

施测。

6、桥梁、隧道施工控制网的建立应根据桥轴线精度、隧道贯通精度建立独立的桥梁、隧道施工控制网。

桥涵的控制测量监控:

(1)一般特大桥、大、中、小桥和涵洞复测的质量控制要点

①桥梁施工前,应对桥梁的平面控制网(三角网)、水准点(跨河水准点)、线路中线等进行复测。复测时,监理工程师按规定比例抽检。

②特大桥、大桥施工水准点测设精度不应低于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桥头两岸应各设置不少于两个水准点,中、小桥和涵洞水准测量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设置水准点。

③并行线桥梁施工放样应以左线为准,先放出左线墩台位置后,再依据设计图上左右线墩台关系放出右线墩台位置。左右线间距较大的双线桥、设计图上两桥分开设计成曲线布置的,应按两桥分开放样。

④测设墩台中心时,应自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进行,距离方向应起、闭于桥头控制点。也可根据地形自中间墩向两端测设。

⑤桥跨短、跨数多的曲线桥采用偏角法测设曲线,确定墩位。首先测出各墩位的线路中心,然后从线路中心向曲线外测量出偏心距定墩位中心。

(2)复杂特大桥及重要大桥复测的质量控制要点

①检查控制三角网的等级和精度。

②测得的斜距应加常数改正、气象改正、倾斜改正、投影于轨底(或墩台)高程的改正。

③检查水平角观测测回数、水平角观测、三角形闭合差的限差。

④检查水准测量等级。

⑤检查水准测量视线长度、前后视距累积差及高度限差。

隧道的控制测量:

(1) 隧道施工前,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施工单位做好隧道控制测量工作(洞外控制测量、洞内控制测量,对于采用竖井开挖的隧道,还应考虑洞外和洞内的联系测量),以保证隧道中线和高程能按规定精度要求贯通,并使隧道内平、纵断面符合设计要求及隧道建筑限界的要求。

(2) 对于直线隧道长度大于1000m,曲线隧道长度大于500m,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施工单位根据横向贯通精度要求进行隧道平面控制测量设计;洞外两开挖洞口(包括横洞口、斜井口)间水准路线长度大于5000m,应根据高程贯通精度要求进行隧道高程控制测量设计。

(3) 洞外控制测量的质量控制要点:

①检查隧道洞外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方法。

②洞外控制测量应在每个洞口附近测设不少于三个平面控制点(包括洞口投点及其相联系的三角点或导线点)和两个水准点,作为洞内测量的起测依据。如施工被破坏或移设应按原测精度进行补设,同时对原有三角点、导线点进行

检测。

③洞外控制测量的水平角观测,以水平方向观测法为主。

④隧道水准点的高程应利用一端洞口线路定测水准点的高程作为起始高程进行测量,并传算至隧道另一端洞口与定测高程闭合。

(4) 洞内控制测量的质量控制要点

①布设洞内导线应以洞口投点(插点)为起始点组成多边形闭合导线环。

②洞内水准路线应由洞口高程控制点向洞内布设,结合洞内施工特点,每隔200m至500m设立一对高程控制点,并应定期复核。

(5)施工放样复核

①监理工程师应按照设计图纸及验标要求检查施工单位的放样测量结果,并签署意见,施工放样结果未经监理工程师签认的工程禁止施工。

②根据工程的情况,监理工程师应在施工过程中检查隧道的施工放样方法,审核施工放样测量结果。

(6)竣工测量审核

①主体工程完工后,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施工单位做好竣

工测量,并设置永久性控制桩及水准点。

②监理工程师检查竣工测量的永久性控制桩和水准点的设置情况。

③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竣工测量成果资料及检查记录。

④按设计图纸要求,监理工程师实测实量抽查结构物的各部位位置、尺寸、高程等数据。

⑤隧道竣工测量的质量控制要点

检查测量隧道净空断面,包括内拱顶高程、起拱线宽度、轨顶面以上1.1m、3.0m、5.8m处宽度、铺底或仰拱高程,均以线路中心为准。

检查埋设永久中线点及其标志。

复核永久中线点、水准点的实测成果及示意图。

7 、施工放样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施工放样前,应在CPII复测的基础上,用附合导线加密施工控制点CPIII,其平均边长以200M为宜。

②施工放样应置镜于CPI 、CPII、CPIII控制点上采用极坐标法测设。

③中线控制桩放样测量坐标与设计坐标之差不得大于10㎜。中线控制桩包括曲线五大桩和长曲线上、直线上每200M 一个的中线控制桩。中桩和加桩放样测量坐标与设计坐标之差不得大于30㎜。

④涵洞、200m以下中小桥、1000m以下短隧道施工定位测量应满足涵洞中心、墩台中心、隧道洞口中线控制桩放样测量坐标与设计坐标之差不得大于10㎜。放样测量完成后应进行检核测量,涵洞中心、墩台中心应与相邻中线控制桩闭合,闭合差不应超过20㎜,隧道进出口中线控制点间应沿线路中线敷设导线闭合,闭合差不应超过40㎜。

⑤路基开挖边桩、挡土墙的定位,可在中桩或加桩上按设计位置直接放样。

七、竣工测量监控

1、主体工程完工后,督促施工单位做好竣工测量,并设置永久性控制桩及水准点。

2、检查竣工测量的永久性控制桩和水准点的设置情况。

3、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竣工测量成果资料及检查记录。

4、按设计图纸要求监理工程师实测实量抽查结构物的各部位位置、尺寸、高程等数据。

5、线路竣工测量的质量控制要点

(1)检查路基竣工测量的限差。

(2)在有桥、隧地段的线路竣工测量,中线贯通应以桥、隧中线为依据向两端进行引测贯通,同时还应检查该直线上建筑物是否超限,路基中线最大偏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3)竣工测量时,水准点应移设于接近线路的稳固建筑物或在桥梁墩台上,水准点间距不应大于2 Km。

(4)线路中线贯通测量后,直线上的转点、曲线上的控制点及交点桩均应进行固桩。

(5)复核加设的线路中桩和设置水准点、地界桩等。

6、桥梁竣工测量的质量控制要点

(1)桥梁竣工后应测定桥梁中线、跨距、墩台、梁部尺寸和桥面顶标高。

(2)检查顶帽及支承垫石的高程。

(3)检查支座位置及底板高程。

(4)特殊桥梁应按相关规定办理。

7、隧道竣工测量的质量控制要点

(1)检查隧道净空断面,包括内拱顶高程、起拱线宽度、轨顶面以上1.1m、3.0m、5.8m处的宽度。

(2)检查埋设永久中线点及其标志。

(3)复核永久中线点、水准点的实测成果及示意图。

8、房建竣工测量的质量控制要点

(1)检查建筑物、构筑物的坐标和几何尺寸。

(2)所有建筑物的室内净空和地面高程。

(3)复核永久水准点的实测成果。

八、铺轨测量

1、铺轨前施工单位应进行线下工程竣工测量,包括中线测量、构筑物测量(隧道限界、桥梁墩台高程等)和路基横断面测量。线下工程竣工测量完成后,建设单位组织运营管理单位、轨道铺架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进行验收(现场复测),并办理交验报告。

2、线下工程验收合格后,施工单位按要求设置基桩、线路中线控制加桩。曲线上按CPIII的测量精度每60m左右设置一个加密基桩(在铺轨基桩点间加密),曲线的直缓、缓圆、曲中、圆缓、缓直、边坡点里程以及竖曲线的起、终点里程应各增设一个。线路中线控制基桩距线路中线的外移距离一般为 2.5~4m,线路中线控制基桩应设置混凝土桩,并符合CPIII控制桩的有关规定。

3、线路中线控制基桩,在直线部分宜设在下行线左侧

路肩上,基桩的测设,平面应按表1及表3和CPIII导线的要求施测;高程应按四等水准测量的要求施测。

4、线路中线控制基桩测设后,施工单位根据基桩距中线的外移距离,进行中线测量。测量后的线路、桥梁、隧道中线应相符合,其位置应满足路基宽度和桥梁、隧道等建筑限界的要求。

5、线路中线控制加桩设置,直线地段每25m加桩,曲线地段每10m加桩。曲线五大桩、道岔中心、变坡点、竖曲线起终点、立交桥中心、桥涵中心、大中桥台前及台尾、隧道进出口、隧道内断面变化处、车站中心、支挡工程的起终点和中间变化点、道砟厚度变化点、跨越线路的电力线、通信线和地下管线中心等处均应设置加桩。

6、铺轨前施工单位应对线路控制点进行贯通测量,线路控制点包括:曲线上的直缓、缓圆、曲中、圆缓、缓直、直线转点等。测量成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核。线路中线贯通测量的方法和精度要求,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控制点贯通测量时与CPIII进行联测,联测时后视不得取用短边。水平角采用全测回法测量右角,观测一测回,2个半测回间角值较差的限差为10″.边长测量可用I级或II 级测距精度全站仪或光电测距仪进行;距离和竖直角的测量限差应符合表6的规定。

②控制桩贯通测量闭合差的限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水平角闭合差fβ≤15√n(″),n为测角个数;

距离相对闭合差⊿L/L≤1/15000(水平角平差)。

7、铺轨平面测量满足以下要求:

①直线上利用外移控制桩采用穿线法测量进行轨道铺设控制。点为横向误差的限差每150m不超过5㎜。

采用10m弦量的轨向铺设精度,时速200公里时不应超过3㎜、时速250公里时不应超过2㎜。

曲线上利用贯通测量设置的曲线控制基桩和加密基桩进行轨道铺设控制测量。有砟轨道曲线静态圆顺度满足表9的要求。

表9 有砟轨道曲线静态圆顺度(㎜)

8、铺轨时竖曲线测量满足以下要求:

①在竖曲线里程范围内,直线上以左轨、曲线上以内轨为基准线在钢轨上每5m标注一个里程点;

②计算每个里程点的设计高程,曲线外轨应加上设计超高值;

③用中平法测量每个里程点的高程,应在一个测站上完

成整个竖曲线的测量;

④竖曲线范围内里程点的高程与设计值之差应小于±3㎜

9、轨道工程竣工测量

(1)检查测量碴肩宽度、道床厚度、轨面标高。

(2)检查轨道和道岔几何尺寸。

(3)检查线路中桩、支线、夹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起始点。

(4)测量检查轨道正线间距、站线线间距、车站主要建筑物和设备与线路中心间距。

10、全线竣工后,施工单位应向运营管理单位交接下列资料:

①线路平、纵断面图;

②构筑物的竣工图;

③各种测量资料、桩橛,桩橛包括CPI点、CPII点、

水准点、铺轨基桩(CPIII)等。

九、隧道监控量测监控

1、设计为复合式衬砌的隧道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监控量测。

2、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应将监控量测计划报监理工程师

审批,监控量测计划应包括量测项目及方法、量测仪器的选择、测点布置、量测频率、数据处理及量测作业人员的组织等内容。

3、监控量测实施

1)现场观察

A检查开挖面地质素描及状态记录表、围岩级别判定卡填写情况。

B检查初期支护观察记录。

C检查洞外地表沉陷、边仰坡稳定情况等项目观察记录。

2)现场量测

A检查量测频率及量测记录。

B抽查测点布置位置合理性及稳固情况。

(4)监控量测资料整理与反馈

1)复核根据监控量测数据绘制的时态曲线及回归分析计算书。

2)复核隧道稳定性判定结论。

3)督促监控测量单位按经审批的监控量测计划向设计单位反馈监控测量成果。

附:

1、隧道监控量测工作要点:

隧道施工必须进行监控量测。现场监控量测是隧道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化施工的重要内容。通过施工现场的监控量测,它不仅能指导施工,预报险情,确保安全,而且通过现场监测获得围岩动态的信息(数据),为修正和确定初期支护参数,混凝土衬砌支护时间提供信息依据,为完善隧道工程设计与指导施工提供可靠的足够的数据,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量测的测点、测频、方法严格按照《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J721-2007)、《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10108-2002)的要求实施,设专

水泥土(灰土)挤密桩工程施工监理细则

水泥土挤密桩监理细则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编制日期:2010年月日

目录 第一章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监理工作重点 (1) 第三章监理工作流程 (2) 第四章监理工作控制要点 (4) 第五章监理工作方法与措施 (5) 第六章监理旁站具体部位 (5) 第七章安全监控 (6)

大西铁路新建大同至西安客运专线监理1标 水泥土(灰土)挤密桩工程施工 监理细则 第一章总则 一、工程概况 大西铁路监理1标起止里程为DK166+850~DK377+804.81,标段长度178.944公里,共有路基15.461km,整个区段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技术标准高,为推进项目管理,加强现场安全、质量、文明施工的控制,确保施工过程有序可控,安全、优质、高效完成施工生产任务,根据工作要求和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制定路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实施细则。 二、编制依据 1、《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2、《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3、《郑西铁路客运专线施工图设计文件》 4、《大西铁路客运专线工程建设路基施工管理办法》 第二章监理工作重点 1、灰土挤密桩:土料选用黄土,石灰选用Ⅲ级以上新鲜块灰,使用前7~10天浇水充分消解并过筛,颗粒直径应小于5mm,不含未熟化生石灰块。灰土配合比按设计要求采用厂拌。根据室内土工试验严格控制灰土含水量,若含水量大采用分摊晾干,若含水量小采用洒水润湿。每天施工前测定土的含水量,使拌和后灰土的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灰土拌制根据回填要求随拌随用,已拌成灰土不得超过24小时或隔夜使用,被雨水淋湿、浸泡灰土(水泥土)严禁使用,按作废处理。下雨

路基监理细则

新建呼和浩特至准格尔铁路工程路基监理细则 编制: 审核: 批准: 内蒙古沁原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新建呼准铁路工程项目监理部 二0一三年一月

新建呼和浩特至准格尔铁路工程监理细则 -2- 内蒙古沁原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新建呼准铁路工程项目监理部 Tel (Fax ): 目 录 一、编制依据..........................................................................................3 二、工程概况..........................................................................................3 三、监理工作范围....................................................................................4 四、监理工作程序....................................................................................4 五、监理工作控制要点、目标及监控手段................................................... 14 六、各专业工程监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 18 1、 施工测量....................................................................................... 18 (1)测量监理工作.................................................................................18 (2)交接桩与复测.................................................................................19 (3)工程施工测量.................................................................................20 (4)施工放样复测.................................................................................21 (5)竣工测量.......................................................................................21 2、路基工程监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 22 (1)路基工程关键工序控制要点............................................................ 22 (2)路基工程监理工作流程.................................................................. 23 3、路基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23 (1)地基处理监理实施细则.....................................................................23 (2)路基填筑监理实施细则.....................................................................27 (3)基床监理实施细则 ............................................................... 31 (4)过渡段监理实施细则..................................................................... 32 (5)路堑开挖监理实施细则.....................................................................34 (6)路基支挡监理实施细则.....................................................................36 (7)路基防护监理实施细则.................................................................. 38 (8)路基排水监理实施细则.................................................................. 40 (9)附属设施监理实施细则.................................................................. 42 (10)既有线施工安全控制监理实施细则 (43)

5. 铁路路基工程监理细则

5. 路基工程监理细则 5.1 地基处理工程 5.1.1 原地面清理及填筑前压实监理工作流程图 5.1.2 原地面处理工程监理工作控制要点 5.1.2.1.原地面处理前,监理工程师应对地基地质资料进行核查,路堤地基条件是否符合设计文件。施工单位采用静力触探试验等沿线路纵向每100m检验2点,监理工程师及勘察设计单位现场确认。 5.1.2.2.监理工程师检查原地面处理后的外观是否符合下列要求: 1、基底无草皮树根等杂物,且无积水; 2、原地面基底密实平整,坑穴处理彻底,无质量隐患; 3、横坡应符合设计要求。 5.1.2.3.原地面坡度陡于1:5时,应自上而下挖台阶,并整平碾压,沿线路横向挖台阶宽度、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沿线路纵向挖台阶宽度不得小于2m。施工单位每个台阶检查3点,监理工程师见证

检验。 5.1.2.4.路堤高度小于2.5m的低路堤,监理工程师检查基床范围内的地基土比贯入阻力Ps值是否大于1.5MPa或允许承载力[σ]是否大于0.18MPa。不能满足时要求施工单位按设计要求采取土质改良或加固措施。 5.1.2.5.原地面符合路堤地基条件时,其处理应符合下表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压实系数6点(水位距地表>0.5m黏性土地基的每一压实层),其中:距路基边线1m处左、右各2点,路基中部2点;或抽样检验地基系数4点(砂类土、砾石、碎石类土地基表面及换填渗水土每填筑约0.9m),其中:距路基边线2m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间2点。监理工程师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20%进行平行检查,且每检验批不少于2点。 5.1.3强夯工程监理工作控制要点 5.1.3.1.在地基加固前,应根据设计处理,深度选择有代表性的场地进行试夯,当工点范围较长或地形起伏较大时,每200m或于不同地貌单元选一处进行强夯,每一试夯度落长、宽均不得少于10m。 5.1.3.2.试夯过程中,应记录夯锤质量,托升高度,及两遍夯

铁路路基基床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基床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目录 一、监理依据 (2) 二、专业工程特点及其技术、质量标准 (2) 三、监理工作范围及重点 (3) 四、监理工作流程 (4) 五、监理控制要点、目标及监控手段 (6) 六、监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 (12) 七、旁站监理工作 (16)

1、监理实施细则编制依据 (一)《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规范》 (二)《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13) (三)《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TB10402-2003 (四)《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五)《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六)已批准的《监理规划》 (七)相关标准规范 (八)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 (九)德龙烟铁路公司相关文件、指令。

2、专业工程特点及技术、质量要求 2.1 专业工程特点 路基基床表层厚0.6m,采用A、B组填料填筑。路堤地段基床底层厚1.9m。 2.1 技术、质量标准 基床填料应分层压实,压实标准应符合下表要求: 碎石道床段基床压实标准

3、监理工作的范围及重点 3、1、监理工作范围: 本监理标度内路基基床填筑施工。 3、2、监理工作的重点: 基床是路基结构中承受荷载的重要部位,其填料质量和压实度要求高于基床以下路堤,为监理控制的重点。 1、基床填料的种类、质量符合要求 2、基床压实质量及施工工艺

4.监理工作流程 基床填筑监理控制流程如下:

5.监理工作控制要点、目标及监控手段 5.1监理工作控制要点 1、施工前应检查与复核测量、放线设施(标桩、定位线、水准点)可用性及有关数据的正确性; 2、在基床以下路堤填土验收合格后开始填筑基床底层;基床表层填料应在底层验收合格后(采用堆载预压地段在预测工后沉降满足要求与预压土卸载后)进行填筑。 3、基床施工严格根据基床表层、基床底层的结构形式、材料类型和规格、压实标准等技术要求进行。基床底层厚度1.90m,基床表层厚度0.6m。基床表层填料的颗粒粒径不得大于1500mm,细粒土含量应小于15%。基床分层填筑施工前,填层的铺填厚度与压实遍数应通过现场压实试验确定。压实标准应根据结构位置、材料类型和规格同时满足多项指标要求。每一水平层的全宽采用同一种填料填筑。不同填料每层的具体摊铺厚度及碾压遍数应按照试验段工艺试验确定的并经过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参数进行控制。上下相接的填筑层使用不同种类及颗粒条件的填料时,其粒径应符合D15<4d85的要求。 4、基床底层施工要严格按照四区段、八流程进行流水作业,各道工序严格按技术要求进行检测、验收,并做好记录、签认,在上一道工序满足技术要求条件下,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5、在位移变形监测及工后沉降分析的基础上,当工后沉降满足要求时,才能施工路基上部的轨道工程;当工后沉降未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采取其他处理措施,并重新进行工后沉降分析评价,直至达到工后沉降要求。 6、设置路基的附属工程(电缆槽、声屏障、综合接地、接触网立柱基础、集水井、排水管等),要求与路基工程同步施工的,施工应根据设计的要求安排施工工序,不得遗漏或倒序进行。同时严格做好路基(特别是基床)防、排水工程,尤其做好隐蔽工程、建筑物之间的施工缝、伸缩缝的连接、填塞,防止表水的下渗。 7、填筑高度小于3.0m的低路堤和浅挖路堑,施工中应通过原位测试或钻探等方法对地质资料进行核对,铺设有砟轨道时应无Ps<1.5MPa或σ0<0.18MPa的土层,当不满足要求时应挖出换填或地基处理。同时基床以下底层应满足基底地基条件的要求,否则应加大深度挖出换填或进行地基加固。当挖出换填层达到设计高程时,对土质

高速铁路监理监理试验检测监理实施细则

目录 1 总则 (1) 2 工程项目概况及质量目标 (1) 2.1工程概况 (1) 2.2主要工程数量 (1) 2.3主要技术标准 (2) 2.4质量要求 (2) 3 编制依据 (2) 4 试验监理工作范围及工作程序 (4) 4.1试验监理工作范围 (4) 4.2试验监理工作程序 (4) 5 原材料检验控制要点、目标及监控手段 (8) 5.1水泥 (8) 5.2粉煤灰 (11) 5.3磨细矿渣粉 (12) 5.4混凝土外加剂 (14) 5.5拌合用水 (19) 5.6粗骨料 (20) 5.7细骨料 (23) 5.8钢筋原材 (26) 5.9钢筋连接 (27) 5.10预应力混凝土钢绞线 (29) 5.11金属螺旋管 (30) 5.12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31) 5.13卷材防水层材料 (32) 6 混凝土工程控制内容及技术要求 (34) 6.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4) 6.2混凝土施工 (37) 6.3砌体分项工程 (41) 6.4特殊混凝土 (44) 7 桥涵主要控制内容及技术要求 (53) 7.1明挖基础 (53) 7.2桩基础 (53) 7.3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 (55) 7.4桥面附属设施 (57) 7.5涵洞 (57) 8 隧道工程主要控制内容及技术要求 (58)

8.1加固处理 (58) 8.2洞口及缓冲结构工程 (58) 8.3洞身开挖 (59) 8.4支护 (59) 8.5衬砌混凝土 (61) 8.6辅助坑道及附属洞室 (62) 8.7明洞工程 (62) 8.8防水和排水 (62) 9 路基工程主要控制项目及技术要求 (66) 9.1原地面处理 (66) 9.2换填 (66) 9.3强夯加固地基 (67) 9.4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 (67) 9.5基床以下路堤 (69) 9.6路基基床底层 (70) 9.7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 (71) 9.8路堑 (75) 9.9级配碎石基床表层 (76) 9.10路基支挡工程 (78) 10 监理工作方法与措施 (80) 10.1监理工作方法 (80) 10.2监理工作措施 (81) 11 试验方法、检测频率及检测要求 (83) 11.1试验方法 (83) 11.2检测频率 (85)

路基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新疆甘泉堡神信铁路专用线工程 路基工程 监理实施细则 编制: 批准: 北京现代通号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甘泉堡神信铁路监理站 二0一三年六月

目录 封面 (1) 目录 (2) 第一章工程特点及技术质量标准 (3) 第二章监理主要内容、工作范围及重点 (6) 第三章监理工作流程 (8) 第四章监理工作目标 (9) 第五章监理工作方法措施及手段 (13) 第六章旁站具体部位及工序 (29)

第一章工程特点及技术、质量标准 一、工程概况 本专用线工程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甘泉堡工业园区内,自乌准线甘泉堡站接轨向北布设甘泉堡西和甘泉堡北站,吸引神华新疆能源、神华中顺、农六师煤电公司,主要为园区煤电、电解铝、煤制油、煤焦化等项目生产、原材料及产品运输服务。本线作为甘泉堡工业园区货物到发运输的服务平台,是园区重要交通基础设施,为园区货物运输服务的铁路专用线。 新建甘泉堡神信物流公司铁路专用线位于新疆乌鲁木齐是境内甘泉堡工业园区内,线路全长42.9km。 (二)主要工程数量 本标段路基工程为区间路基土石方948702立方米,(其中借土填方864654立方米,A、B组填料84048立方米),站场土石方982769立方米(其中挖土方608立方米,借土填方888021立方米,A、B组填料94140立方米),路基附属工程34.585铺轨公里,新建站场3座,为甘泉堡北站、信发卸煤站、信发综合装卸部。 (三)工程特点 外部制约、干扰因素多,征地拆迁难度大。本标段工程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境内甘泉堡工业区,部分地段位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辖区,征地拆迁、道路改移、电力线路迁改、给水管路迁改、外部电源配套等有关事宜,协调工作较多。同时,拆迁工作政策性强、牵扯面广、难度大,施工人为环境条件差,制约因素多。

铁路工程隧道工程监理细则

第一部分专业工程特点 一、D1K9+000~D3K81+600段工程地质特征 1、D1K9+000 ~D1K19+600段 属低山侵蚀、剥蚀丘陵地貌,丘槽相间,槽谷平缓开阔。缓丘普遍为Q4dl+el黏土、粉质黏土所覆盖,厚2~15米,糟谷中地表或Q4dl+pl黏性土中呈透镜体状分布有0~2米的软黏土、淤泥质土;下伏基为C1d1、C1y2、C1y1灰岩、泥质灰岩、泥灰岩及页岩。段内主要发育有“井边村断裂”、“边村背斜”,F(“黄甸村断裂”),岩体较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富含孔隙水、裂隙水及岩溶管道水。溶隙、溶孔太充填溶洞较为发育。 2、D1K19+600~D1K21+800段 属河流侵蚀阶地地貌。地表为Q4dl+el、Q4al、Q2al黏土、粉质黏土、粉土、卵石土层所覆盖厚5~21米;下伏基岩为Cy灰岩夹泥灰岩、白云质灰岩及页岩,段尾Cy夹薄层煤,煤层厚度小于0.3米,为无烟煤。地表水发育,湘江由西向东迳流;富含孔隙水、裂隙水及岩溶管道水。溶蚀发育,地下溶孔、溶隙及充填溶洞发育。 3、D1K21+800~D1K28+000段 属低山侵蚀、剥蚀丘陵地貌,丘槽相间,槽谷平缓开阔。缓丘普遍为Q 黏土、粉质黏土所覆盖,厚2~15米,局部糟谷中地表或Q 黏性土中呈透镜体状分布有厚0~2米的软黏土、淤泥质土;下伏基岩为Cd、Cy灰岩、泥质灰岩、泥灰岩及页岩。以“扶塘庙—高林桥断裂”及次级断裂为主要构造,岩体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富含孔隙水、裂隙水及岩溶管道水。溶

隙、溶孔及充填溶洞较为发育。 4、D1K28+000~D1K30+200段 属低山丘陵地貌及河流侵蚀、剥蚀地貌。缓丘为Q4dl+el黏土覆盖,厚0~6米,局部槽谷中地表或Q4dl+pl黏性土中呈透镜体状分布有厚0~2米的软黏土;下伏基岩为C2-3ht、C1d、C1y白云岩、灰岩、泥质灰岩、泥灰岩及页岩,硬质岩多于地形陡峻处出露并被开采。以“老埠头—栗塘断裂”及次级断裂为主要构造,岩体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富含孔隙水、裂隙水及岩溶管道水。溶隙、溶孔及充填溶洞较为发育。 5、D1K30+200~D1K39+100段 属低山侵蚀、剥蚀丘陵地貌。缓丘为Q4dl+el黏土及少许粉质黏土覆盖,厚0~12米,槽谷中地表或Q4dl+pl黏性土中呈透镜体状分布有厚0~6米的淤泥、淤泥质土及软黏土;下伏基岩为K2d、K1s、砂岩、泥岩、砾岩,Pd+g、C ht、C1d、C1y灰岩、白云岩、泥质灰岩、铁锰质岩、泥灰岩及页岩;以“吊石岩向斜”及次级断裂为主要构造,岩体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富含孔隙水、裂隙水及岩溶管道水。溶隙、溶孔及充填溶洞发育于可溶岩层中。 6、D3K39+100~D3K48+100段 属河流堆积地貌及少许剥蚀丘陵地貌。宽敞槽谷中普遍为Q2al、Q4al+pl、Q4dl+pl粉质黏土、卵石土及细、粗砂覆盖,厚2~30米,局部软塑~流塑状淤泥、淤泥质土呈透镜体状分布于少许槽谷地表,厚0~6米;少许Q4dl+el 粉质黏土、黏土分布于缓丘表层,厚0~4米。下伏基岩为K2d、d3x、D2t 砂岩、泥岩、砾岩、页岩等,D3x1、D3s、D2q灰岩、白云岩、泥质灰岩、泥灰岩及页岩。富含孔隙潜水、裂隙水及岩溶管道水。

铁路D型施工便梁使用监理实施细则

铁路D型施工便梁使用监理实施细则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D型施工便梁监理实施细则 一、编制依据 1、设计文件、施工组织设计; 2、铁路桥涵施工规范; 3、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4、铁路工务安全规则; 5、铁道部关于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规定及呼局实施细则; 6、呼铁局关于加强营业线桥涵顶进施工管理的通知。 二、工程地点 京包线K608~K609上下行线水害整治工程、平改立工程。三、监理工作流程 ⑴D型便梁适用范围。 ⑵便梁运输、装卸。 ⑶便梁支墩的施工。 ⑷便梁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⑸便梁安装及检查。 ⑹便梁使用中注意事项。 ⑺拆除便梁注意事项。 ⑻其它应注意遵守的事项。 1、D型便梁适用范围。

⑴D型便梁适用于既有线或既有站场的桥涵施工。它的最大优点是在不中断行车的情况下,利用它替代路基,承托住线路进行桥涵的开挖和施工。并且具有运输和拆装方便的特点。 ⑵D型便梁适用于单、双线的直线、曲线(R≥400m),行车限制速度为45Km/h,线路钢轨不轻于43Kg/m的新轨。 ⑶便梁采用铁路“建限-1”限界。 ⑷便梁分为D12型、D16甲型、D20型、D24型四种型号;其跨度分别为LP=12.06M、LP=16.08M、LP=20.1M、LP=24.12M以适用于各种跨度的桥涵施工。 2、便梁的装卸、运输 ⑴D型便梁由纵梁、横梁、各种配件组成。纵梁较长、较重,横梁及配件数量较多。根据这一特点,适宜用轨道车运输,在区间施工时,需要点途卸。 ⑵卸车时宜采用吊车卸车,确认捆绑好后再起吊,做到轻放支垫稳,严禁无支垫或卸在不平整的地面上。 3、便梁支墩的施工 便梁支墩应提前施工。使用前砼强度应达到规定的强度。支墩施工中应按设计施工图控制好尺寸、标高;严格控制好墩顶标高、墩身尺寸;基顶标高、基础尺寸,钢筋应进行隐蔽工程检查,砼按常规做好原材料及配合比的检查验收,浇筑砼时应进行旁站监理。 4、便梁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铁路改建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新疆中亚金谷国际物流有限责任公司 奎屯铁路改扩建工程 监理实施细则 编制: 复核: 批准: 天津市路安电气化监理有限公司奎屯铁路项目监理部 2012年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3 二、监理依据--------------------------------------------5 三、监理工作范围及目标----------------------------------5 四、监理工作流程----------------------------------------8 五、监理工作控制方法及监控手段--------------------------15 5.1测量工程----------------------------------------------15 5.2混凝土工程及砌体工程------------------------------------17 5.3路基工程----------------------------------------------30 5.4桥涵工程----------------------------------------------37 5.5轨道工程----------------------------------------------43 5.6工程质量监理-------------------------------------------53 5.7工程质量评定和竣工验收----------------------------------56 六、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57 七、旁站监理具体部位及工序-------------------------------61 八、安全管理及组织协调-----------------------------------63 九、施工现场监理管理办法---------------------------------65

1新建铁路工程监理ⅱ标监理站路基工程监理实施细则19324

新建X铁路工程监理Ⅱ标监理站 路基工程 监理实施细则 编制: 审核: 批准: X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X铁路工程监理站 二O一四年十月

目录 第一章专业工程特点及其技术、质量标准1 一、项目概述 (1) 1 主要参建单位 (1) 2 主要技术标准 (1) 3 质量标准 (1) 二、工程概述 (2) 1 线路地理位置 (2) 2 主要工程及数量 (3) 3 本标段重点难点工程 (3) 4 自然地理条件 (3) 4.1地形地貌 (3) 4.2地质条件 (4) 4.3水文地质 (4) 4.4气象特征 (4) 5 工程特点 (5) 第二章监理工作范围及重点 (6) 一、监理工作范围 (6) 二、监理工作重点 (6) 第三章监理工作流程 (7) 第四章监理工作控制要点、目标及手段7 一、施工准备 (7) 二、路基的控制测量 (8) 三、地基处理 (10) 1 浅层地基处理质量控制要点 (10) 2 深层地基处理质量控制要点 (10) 2.1 高压旋喷桩 (11) 2.2 浆体喷射搅拌桩 (11) 3 软土地基处理质量控制要点 (11) 3.1 砂垫层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2) 3.2 PHC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2)

3.3 双向搅拌桩质量控制要点 (14) 3.4 水泥搅拌桩质量控制要点 (15) 3.5 钢筋混凝土筏板施工质量控制要点17 四、基床以下路堤 (18) 五、过度段 (25) 5.1 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两侧及锥体填土29 5.2 基床表层以下填料过渡段填层29 六、基床 (30) 6.1 基床底层 (30) 6.2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32 6.3 路基面 (36) 七、路基坡面防护 (37) 八、路基排水 (41) 九、路基相关工程 (43) 十、沉降观测 (45) 十一、路基工程安全控制 (47) 11.1 一般要求 (47) 11.2 路堤 (48) 11.3特殊路基 (48) 11.4 支挡结构 (49) 第五章监理工作方法和措施 (49) 一、监理工作方法 (49) 二、监理工作措施 (50) 第六章旁站的具体部位和工序 (52) 第七章本细则的补充与调整 (52)

铁路轨道工程监理细则

改建锡林浩特至多伦铁路扩能改造工程 (锡林浩特至正蓝旗)段 轨道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编制人: 审核人: 编制单位:内蒙古沁原监理公司锡多铁路扩能改造项目监理部

编制时间:二OO九年十一月一日 改建锡林浩特至多伦铁路扩能改造轨道工程 监理实施细则 一.监理工作的范围、技术标准 1.监理工作的范围: 改建锡林浩特至多伦铁路扩能改造工程锡林浩特至白音库仑段、白音库仑至桑根达来北段、桑根达来北至正蓝旗段全部站前、站后工程的监理。主要监理内容有:标段范围内的一章迁改,二章路基,三章桥涵,五章轨道,六章通信、信号及信息,七章电力及电力牵引供电,八章房屋,九章其他运营生产设备及建筑物,十章大型临时设施和过渡工程,从工程施工准备到竣工投产运营、工程保修的监理全过程。 2.设计线路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 I级; 正线数目:双线; 设计行车速度:120km/h; 限制坡度:12‰; 最小曲线半径:一般地段1200m、困难地段800m; 牵引种类:电化,内燃过渡; 机车类型:SS4,DF4D过渡;

牵引质量:电力5000t,内燃4000t; 到发线有效长度:1050m; 闭塞方式:自动闭塞; 建筑限界:电化。 二.专业工程的特点及依据 1专业工程的特点 新增正线的轨道设计采用轨道标准为:钢轨采用60kg/m,区间无缝线路;钢轨所用的接头夹板级高强螺栓及10级高强度螺母、以及高强度平垫圈,钢轨采用1667根/公里,有挡肩Ⅲ型钢筋混凝土轨枕,有碴桥面采用Ⅲ型钢筋混凝土桥枕每公里铺设1667根;弹条II型扣件。 碎石道床及铺设厚度: 采用一级碎石道床重型轨道顶宽3.4m;土质路基采用双层道床,面层0.3米碎石,底层0.2米垫层。硬质岩石路基采用单层碎石道床厚0.3米;道床边坡坡度1:。 既有线未改建地段的轨道标准维持既有。改建地段,钢轨:采用50kg/m-25m钢轨。轨枕:采用新II型轨枕。正线轨道采用双层碎石道床,表层0.3米、底层0.2米。 轨道工程监理工作的依据 轨道工程的目的为满足客货运铁路轨道的稳定性和高平顺性,保证施工质量达到按设计行车速度安全、舒适运行的要求。主要标准依据有: 《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3-2003) 《新建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3]76号) 《铁路碎石道床底碴》(TB/T2897) 《铁路碎石道碴》(TB/T2140) 《胶接绝缘钢轨技术条件》(TB/T2975) 《钢轨焊接接头技术条件》(TB/T1632) 《铁路碎石道碴针状指数和片状指数试验方法》(TB/ 《铁路碎石道碴黏土团及其他杂质含量试验方法》(TB/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等十九项验收标准修订条文(铁建设[2007]159号) 铁道部其它规范、规程、标准

路基过渡段监理实施细则

路基过渡段监理实 施细则

路基过渡段监理实施细则 一、编制目的 明确本标段路基过渡段施工期间的理监要点与控制重点,监督路基施工单位按现行的施工规范和,形成规范的技术文件,用于指导以后的施工理监工作,确保工程质程量及检测结果符合设计文件及规范的要求。 二、编制依据 (一)根据项目委托监理合同、南广铁路项目监理规划、建设单位颁布的“建设管理办法”和《指导性施工组织细则》(二)《南广铁路路基过渡段施工管理暂行办法》 (三)《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TB10402- (四)《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160号 (五)《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 (六)国家颁布的有关项目建设的法律法规、规范、验收及行业标准、设计院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设计文件、监理规范等编制本监理实施细则。 三、路基过渡段的监理工作范围及重点 本细则适用于南广铁路IDK120+000(=DK116+098.58)~DK252+662范围内路基施工监理。本标段内包含桥梁、涵洞、路

堑、隧道等多种结构类型,过渡段施工工程量大,工艺环节要求高,工期紧,综合分析监理工作重点为:路基与桥台过渡段,路基与涵洞横向结构物过渡段,路基与隧道过渡段,两桥(隧)间短路基过渡段,桥、隧、涵相互间短路基过渡段,路堤与路堑过渡段、半填半挖及土石分界路基等过渡段。 四、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工作 监理人员必须熟悉设计文件,充分了解南广铁路的设计标准.同施工单位一起现场核对路基范围内的地质、地形,如发现与设计不符时应向指挥部和设计单位提出,督促施工单位全面做好施工准备工作,确保施工工期。

[浙江]铁路路基工程监理实施细则13624

xx扩能改造工程监理II标路基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编制: 复核: 审批: xxxx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2011年12月

目录 一.专业工程特点及技术、质量标准 (5) 1.1.工程概况 (5) 1.2.编制依据 (5) 1.3.专业工程特点及技术、质量标准 (6) 二.监理工作流程 (11) 2.1.路基工程监理工作流程 (11) 2.2.路基填料监理工作流程 (13) 2.3.原地面清理及填前压实监理工作流程 (13) 2.4.软土地基加固监理工作流程 (14) 2.6.旋喷桩监理工作流程 (15) 2.8.改良土监理工作流程 (16) 2.9.边坡锚喷加固监理工作流程 (176) 2.10.边坡预应力锚索加固监理工作流程 (17) 2.11.填土预压监理工作流程 (18) 2.12.填土工程质量监理工作流程 (19) 2.13.填土压实监理工作流程 (20) 2.14.挖方路基监理工作流程 (21) 2.15.路基修整监理工作流程 (22) 2.16.支挡构造物监理工作流程 (24) 三.监理方法、措施 (25) 3.1.方法及内容 (25) 四.路基地基处理(桩基、换填)监理实施细则 (36) 4.1地基基础技术要求 (36) 4.2质量标准 (37) 4.3.监理工作范围及重点 (39) 4.4.监理工作控制要点、目标及手段; (39) 4.5.对重点部位和关键工序旁站 (49) 五5.路堤填筑(含特殊土)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47) 5.1.路基路堤填筑施工技术要求 (47) 5.2.监理工作范围及重点 (54) 5.3 变形观测 (66) 5.4.对重点部位和关键工序旁站 (68)

高铁试验监理细则

高铁工程 试验监理实施细则 上海天佑***监理站 201 年月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 ●《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4-2010)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23-2004) ●《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 ●《建筑用砂》(GB/T14684-2011) ●《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11)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铁路混凝土强度检测评定标准》(TB10425-94) ●《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1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98-2010)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 ●《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JC477-2005) ●《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2008) ●《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 ●《铁路工程水质分析规程》(TB10104-2003)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 ●《铁路站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3—2003) ●《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 ●《高速铁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9]218号) ●《普通砼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50080-2002) ●《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 ●《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体管道压浆技术条件》《TB/T3192-2008》

路基土方监理细则

宁启铁路泰州火车站货站通站公路工程 (路基土方工程) 监 理 实 施 细 则 盐城市交通工程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XTZJL-1 HZGL-1驻地监理组 二00四年七月

宁启铁路泰州火车站货站通站公路工程 路基土方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一、本细则引用的规范及标准 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 2、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059—2000 3、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 4、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 5、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JTJ077—2000 二、施工准备阶段监理 1、定线测量 监理单位应督促施工单位对设计文件中提供的导线点及路线中桩进行详细复测(包括平面坐标及高程),需要时利用GPS图根导线点对导线控制点及中桩进行恢复和加密,并及时提供测量放样成果(包括平面坐标及高程),填报测量放样报验单,监理组将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复测,对承包人报验内容予以确认。 导线复测应采用全站仪或红外测距仪,所用仪器应定期进行检查和校正,校正周期为六个月。角度闭和差为10√n (n为测点数);坐标相对闭和差±1/15000;高程闭和差±20√L (L为水准线路),中桩加密为每20m一桩,并应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出公路用地范围;百米桩应采用护桩法控制,以利于桩位恢复;临时高程点应置于坚固、不易损毁处,密度以测设高程不需转点为宜。承包人对导线控制点应妥善保护,路基范围内的点应及时移出,保证能使用到全部工程结束。监理工程师应监督承包人完成上述事宜,以利于工程进展。

2、材料试验 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承包人对路基取土区的土质进行分析,及时上报试验成果,同时取样送监理试验室作平行试验。监理组将对承包人自检结果进行核实,并与抽检结果一起上报指挥部中心试验室,由其下达执行标准。 这些试验包括: (1)、击实试验。确定最大干密度与最佳含水量,按重型击实标准,用标准电动击实仪进行试验。每一取土区土质均按素土、3%、5%、8%、10%、12%、14%等石灰剂量分别进行试验,绘制出最大干密度与石灰剂量关系曲线,供检测时使用。 (2)、土质的颗粒分析。液、塑限及塑性指数试验,必要时还需进行土质现场含水量、相对密度及膨胀量等试验。 (3)、石灰质量测定。凡进场使用之石灰,包括块灰、消石灰及生石灰粉,都应进行有效钙镁含量测定及未消解残渣试验,以确定石灰等级,必要时还应作细度等试验。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承包人在材料进场之前完成试验,自检合格后才能进场使用,进场材料还应按规定每100T一批号进行抽检,由现场监理取样送监理试验室。 使用的石灰应达到三级灰标准。对于钙镁含量易损耗的生石灰粉,进场前可以由双方共同检验,确定其等级。对于不合格的石灰,监理人员应监督承包人清退出场,不得使用。 3、审查开工报告 承包人在正式开工前,应向监理组提交完整的开工报告书,其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施工组织设计。详述施工总体方案,质量保证体系,工期安排、

【最新】铁路路基工程首件评估监理实施细则

联合体 合肥至福州铁路客运专线(闽赣段)HFMGJ Ⅰ标 (DK343+180~DK438+883.24) 路基工程首件评估监理实施细则 编制: 向 杰 审核: 张占彪 批准: 日期: 2020 年 12 月 30 日 北京中铁诚业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莫特麦克唐纳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

目录 1 编制依据 (1) 2 工程概况 (2) 2.1工程概况 (2) 2.2路基工程概况 (2) 2.3路基工程首件评估段选定及其概况 (2) 3监理工作的范围及重点 (4) 3.1路基工程首件评估段监理工作的范围 (4) 3.2路基工程首件评估段监理工作的重点 (4) 4监理组织机构 (5) 4.1监理项目部组织机构 (5) 4.2路基工程首件评估段监理人员配置及分工 (5) 5 监理工作流程 (7) 5.1路基工程监理工作流程框图 (7) 5.2换填施工监理工作流程框图 (7) 5.2换填施工监理工作流程框图 (8) 5.3挤密桩施工监理工作流程框图 (9) 5.4CFG桩施工监理工作流程框图(长螺旋钻) (10) 5.5CFG桩施工监理工作流程框图(振动沉管) (11) 5.6混凝土灌注桩施工监理工作流程框图 (12) 5.7筏板施工监理工作流程框图 (13) 5.8土工格栅加筋垫层施工监理工作流程框图 (14) 5.9堆载预压施工监理工作流程框图 (15) 5.10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施工监理工作流程框图 (16) 5.11桥路(涵路)过渡段施工监理工作流程框图 (17) 6 监理工作控制要点、目标及手段 (18)

6.1地基加固处理 (18) 6.2无复合地基加固地段,地基表层处理 (24) 6.3路基基床以下路堤填筑A、B组填料施工 (25) 6.4基床底层填筑A、B组料施工 (26) 6.5桥路(涵路)过渡段施工 (27) 6.6路堤边坡施工 (31) 6.7堆载预压 (31) 6.8沉降观测 (32) 6.9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 (33) 6.10排水工程 (34) 6.11路基边坡防护 (35) 7监理工作的方法和措施 (37) 7.1质量控制的监理措施 (37) 7.2质量控制的监理工作方法 (38) 7.3质量控制的监理工作手段 (39) 8旁站具体部位及工序 (40) 8.1旁站具体部位及工序 (40)

铁路D型施工便梁使用监理实施细则

D型施工便梁监理实施细则 一、编制依据 1、设计文件、施工组织设计; 2、铁路桥涵施工规范; 3、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4、铁路工务安全规则; 5、铁道部关于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规定及呼局实施细则; 6、呼铁局关于加强营业线桥涵顶进施工管理的通知。 二、工程地点 京包线K608~K609上下行线水害整治工程、平改立工程。 三、监理工作流程 ⑴D型便梁适用范围。 ⑵便梁运输、装卸。 ⑶便梁支墩的施工。 ⑷便梁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⑸便梁安装及检查。

⑹便梁使用中注意事项。 ⑺拆除便梁注意事项。 ⑻其它应注意遵守的事项。 1、D型便梁适用范围。 ⑴D型便梁适用于既有线或既有站场的桥涵施工。它的最大优点是在不中断行车的情况下,利用它替代路基,承托住线路进行桥涵的开挖和施工。并且具有运输和拆装方便的特点。 ⑵D型便梁适用于单、双线的直线、曲线(R≥400m),行车限制速度为45Km/h,线路钢轨不轻于43Kg/m的新轨。 ⑶便梁采用铁路“建限-1”限界。 ⑷便梁分为D12型、D16甲型、D20型、D24型四种型号;其跨度分别为LP=12.06M、LP=16.08M、LP=20.1M、LP=24.12M以适用于各种跨度的桥涵施工。 2、便梁的装卸、运输 ⑴D型便梁由纵梁、横梁、各种配件组成。纵梁较长、较重,横梁及配件数量较多。根据这一特点,适宜用轨道车运输,在区间施工时,需要点途卸。 ⑵卸车时宜采用吊车卸车,确认捆绑好后再起吊,做到轻放支垫稳,严禁无支垫或卸在不平整的地面上。 3、便梁支墩的施工

便梁支墩应提前施工。使用前砼强度应达到规定的强度。支墩施工中应按设计施工图控制好尺寸、标高;严格控制好墩顶标高、墩身尺寸;基顶标高、基础尺寸,钢筋应进行隐蔽工程检查,砼按常规做好原材料及配合比的检查验收,浇筑砼时应进行旁站监理。 4、便梁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便梁的安装可由施工单位根据现场情况,自行编制安装设计,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报监理工程师审核后进入准备工作阶段。 5、便梁的安装及检查 ⑴方案一: α、纵梁就位。按计划位置,先将一片纵梁就位,另一片纵梁垫高高出线路枕木面0.2M 左右,以便抽换枕木,待纵梁垫稳撑牢后,安装联结板及牛腿。 b、抽换枕木。安装便梁的位置应与枕木位置一致,所以应事先将枕木间距适当调正。抽换横梁应按工务规则要求“六抽一”,由纵梁两端向中心排列抽换,抽一根枕木塞一根横梁。其中一根钢枕下,需要垫大块绝缘橡胶板,防止轨道电路短路,影响信号和行车。塞入横梁时要对准纵梁连接板并定位,同时垫好橡胶垫、上好扣件。 c、在长钢轨地段施工时,为增加钢轨的横向稳定,防止线路中心偏移,要在横梁上安装挡碴板(随梁来的配件),并捣固道床。 d、将垫高的一片纵梁降落就位,并连接纵横梁。 e、逐段扒除道碴,安装斜杆和所有联结系统。组装过程中,连接板及牛腿上的螺栓孔均应上满螺栓、弹簧垫圈或锁母不得漏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