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中塑化剂的来源及其检测方法

食品中塑化剂的来源及其检测方法

食品中塑化剂的来源及其检测方法
食品中塑化剂的来源及其检测方法

食品中塑化剂来源及其检测方法

摘要:塑化剂就是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可以改善塑料可塑性和提高塑料强度的一常用化学助剂。该化学助剂不以化学键方式与塑料成分结合,在适当条件下不断向周围环境释放而污染食品。有些种类塑化剂毒性较大,长期食用残留有这些塑化剂的食品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本文对食品中塑化剂的来源、危害以及国内外对食品中塑化剂残留检测方法进行了评述及展望。

关键词:塑化剂;食品;来源;检测方法

Abstract: Plasticizer is a group of important chemical of phthalates, which can

improve the plasticity of plastic and strength of plastic . The chemical additives are not chemically but physically bound to the polymor materials. in appropriate conditions so they can continue to release to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the contamination of food in appropriate conditions. Some kinds of plasticizer have severe toxicity and long-term consumption of residues of these plasticizers food will cause great harm to human health. In this paper, the source,harm and common analytical methods for phthalate esters acid residues in foods were reviewed basedm on references,in order to promote more effective residual detection and supervision.

Keywords Plasticizer; food; source ;the analytical methods

1 引言

塑化剂(增塑剂)是一种通过降低高分子材料的转变温度而使其变得更加柔软或者直接液化的塑料助剂,主要用于使塑料变得更加有韧性或使材料直接液化。由于其具有增塑效率高、使用成本低、易与其他助剂配合使用等优点[1]而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儿童玩具、化妆品、纺织品和生物医学设备等软质塑料中[2-4]。由于塑料工业生产以及塑料制品处理过程中的释放,使得邻苯二甲酸酯类通过多种途径污染食物,如大气、饮用水、土壤、食品包装材料等。研究表明,PAEs 及其代谢产物和降解产物不但会损伤人体肝脏、肾脏、生殖器官,还会干扰人体正常内分泌[5],影响体内荷尔蒙含量,长期在体内积累还可能会导致畸形、癌变和细胞突变[6-8]。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将塑化剂在食品中的含量降到最低水平。本文主要论述了食品中产生塑化剂的来源,对人体的危害及其检测方法,使我们加深塑化剂的认识和关注。

2 食品中塑化剂的来源

2.1 通过环境迁移至食物链

由于塑化剂在与塑料的成型过程中是以分子间力连接并没有完全与塑料高分子碳链聚合,因此塑化剂可不断地迁移至大气,土壤和水中,进而通过食物链,最终进入动物和人体。大量塑料制品废弃后其中所包含的 PAEs 必将被释放到周边环境,已有报道多个城市饮用水受到不同程度塑化剂污染,主要来源于环境中废弃塑料制品塑化剂的释放[9-10]。有研究报道,蔬菜对土壤中塑化剂具有较强的吸收累积能力,不同蔬菜类型、不同地点、不同塑化剂污染类型下蔬菜的累积量不同[11-12]。

2.2 通过食品包装迁移至食品

我国食用油包装大多采用无塑化剂的 PE、PP 材料,若采用含有塑化剂的包装材料,其塑化剂的污染则会迁移到食用油中,一些不法企业使用劣质塑料油桶、瓶盖等,其塑化剂含量更高。经检测,所有 PVC 制品都含有塑化剂,而 PVC 的保鲜膜、托盘、塑料瓶、垫片等在企业生产和家庭生活日用品中广泛使用。其次,橡胶垫片、聚偏二氯乙烯(PVDC)包装膜、回收塑料产品等。包装材料可能会添加塑化剂柳春红等[13]发现在上海市场上购买的食用油样品中 DBP 和 DOP 含量高的,可能是由于塑料容器中 DBP 和 DOP 含量较高及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被增塑剂污染所致。王东辉等[14]对购买的 25 种食品包装用塑料制品检测,发现普遍含有一种或多种 PAEs 类污染物。美、日、韩等国家早已经全面禁止使用 PVC 食品保鲜膜。

2.3非法添加至食品

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产品的外观诱人,比如饮料的黏稠、酒类的挂壁,在食品中非法添加塑化剂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又达到了高品质的外观要求。如台湾塑化剂事件中不法商家以便宜却有毒性的塑化剂取代价格昂贵的乳化剂,以节省成本。

3 食品中塑化剂的危害

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属环境荷尔蒙,已成为全球性的主要环境有机污染物。其生物毒性主要是抗雄激素活性[15],造成内分泌失,影响正常生育能力,包

括生殖率降底流产、天生缺陷、异常的精子数、睾丸损害。长期摄食塑化剂对男性生殖力的影响较大,可能造成小孩性别错乱。在体内长期蓄积会导致畸形、癌变和突变[16]。

依据台湾对于塑化剂 DEHP 对人体危害的确定性研究,塑化剂会危害男性的生殖能力,使女性早熟;长期大量的摄入塑化剂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甚至可能造成肝癌;长期大量的摄入塑化剂还会造成基因毒性,伤害人类的基因,透过基因危害下一代。

4 食品中塑化剂的检测方法

4.1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GC)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分配系数的差别,使不同化合物从色谱柱流出的时间不同,达到分离目的。气相色谱可以将测试样品各个组分进行分离,通过标准品分析后再与样品分析结果对比进行定性分析,通过峰面积或峰高进行定量分析。

2008年,王鑫等[17]采用SPE-GC法同时测定了水样中DEP、DIBP、DBP、DEHP

固相萃取柱净化富集不同水样中4种PAEs,并优化了洗脱的含量。该方法以C

18

溶剂、水样流速、洗脱体积3个因素。实验结果显示:洗脱溶剂为乙酸乙酯,水样流速为4mL/min,洗脱体积3mL净化富集效果最好,加标回收率为71%~105.5%,RSDs<5.5%。2009年,彭丹祺等[18]以活性炭纤维SPME-GC联用技术分析了海水中4种PAEs含量。该实验以活性PYC碳纤维为萃取材料,优化了盐离子浓度、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解析时间。实验结果显示:在盐浓度为15%、萃取温度为60℃、萃取时间60min、解析时间5min时效果最好。实验结果显示:最优条件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1000μg/L;检出限为0.01~10μg/L;RSDs≤10%,能满足实际检测的需要。2012年,Farajzadeh M A等[19]建立了空气辅助液液微萃取LLME-GC-FID法检测水样品中5种PAEs含量的方法。该方法以15μL 1,1,2,2-TCE(四氯乙烷)为萃取溶剂萃取5mL样品中的PAEs残留,用10mL注射器反复推吸萃取溶剂和样品的混合物辅助萃取,4000r/min离心分离萃取溶剂。实验结果显示:最优条件下,该方法的检出限和检测限分别为0.121.15ng/mL和0.85~4ng/mL,富集因子为889~1022,添加回收率89%~102%,日内和日间变

异RSDs<4%,并成功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

4.2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HPLC与GC原理基本相似,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测定时流动相的选择上,HPLC 选用的是含有塑化剂的溶液,而GC选择的是含有增塑剂分子的气体溶液。HPLC 对GC不能分离的不稳定不挥发的塑化剂组分有很好的分离效果。

佟晓波等[20]在采用Diamonsil C8色谱柱、用紫外吸收检测器来测定化妆品中DEMP、DMP、DEP、DIPP、DPP、BBP、DBP、DNHP、DHP、DOP、DNP等16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含量时,该方法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0%~110%、相对偏差小于10%、在0.1㎎/mL ~0.8㎎/mL范围内基本呈线性。该方法分析效果好,加标回收率也比较能够满足定性定量分析的需要。张明明等[21]建立了检测食用油中PAEs总量的HPLC方法。该方法采用皂化酸解工艺,将食用油中的PAEs转化为邻苯二甲酸,正己烷萃取除去脂肪酸后,用乙酸乙酯萃取邻苯二甲酸,旋转蒸发

色谱柱,紫外检测器,流动相为甲醇-磷酸盐缓浓缩后甲醇溶解。色谱条件:C

18

冲液(25mmol/L,pH2.5)梯度洗脱,流速1mL/min,通过检测邻苯二甲酸含量估算PAEs总量。实验结果显示:最优条件下,所建立方法的回收率为79.12%~110.01%,RSDs<10%,检出限为0.02mg/L。该方法前处理简单,有利于大批量样品中PAEs总量的检测。王少杰等[22]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DMP残留时,选用C18色谱柱、在室温进样、以紫外检测器检测待分离物,该检测方法在2μg/ml~50μg/ml呈线性、最低检出限为0.025μg/ml,最终检测得到蔬菜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含量为0.4㎎/㎏~7.7㎎/㎏。

4.3 气质联用法

气质联用法(GC-MS)可同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多种PAEs化合物。该方法样品用量少、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广泛应用于食品中PAEs残留的检测。

2008年,我国出台了采用GC-MS法测定食品中16种PAEs残留含量的国家标(GB/T 21911-2008)。国标中不含油脂样品采用正己烷提取;含油脂样品用乙酸乙酯和环己烷(1∶1,V∶V)混合溶剂提取,0.45μm滤膜过滤,滤液经凝胶渗透色谱装置净化,流出液浓缩后供GC-MS分析。色谱采用的色谱柱为HP-5MS

石英毛细管柱,进样口温度250℃,载气为氦气,流速1mL/min;质谱采用选择离子扫描模式,电子轰击源(EI),碎片丰度比定性,标准样品定量离子外标法定量。国标方法的含油脂样品中PAEs的检出限为1.5mg/kg,不含油脂样品中PAEs 的检出限为0.05mg/kg。颜慧[23]在 2009 年采用 GC-MS 法测定了水中的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邻苯二甲酸二( 2-乙基己基) 酯和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等 6 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检测限为 2 ~ 10 μg/kg,该方法的前处理环节较为简单,即将样品经正己烷提取后,无需净化直接上机分析; 邵栋梁[24]也在 2010 年提出了白酒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检测方法,基本原理类似,操作也较为简单。Cacho J I 等[28]采用搅拌棒吸附萃取联用GC-MS方法测定了袋装蔬菜中PAEs含量。该方法用甲醇提取样品中PAEs后,再经搅拌棒吸附萃取提取液中的PAEs,解析装置与进样器相连,解析后用GC-MS检测。实验结果显示:最优条件下,该方法对DEHP 检测限为12.7pg/g。2013年,Wu X L等[25]建立了分散固相萃取(DSPE)联用GC-MS 技术检测水样中PAEs残留的检测方法。该方法以新型吸附材料石墨烯作为DSPE 方法的吸附剂对样品进行前处理,优化了石墨烯用量、洗脱溶剂、吸附时间、解吸时间、溶液pH等条件。实验结果显示:最优条件下,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71%~117%(RSDs <10%),DMP、DEP、DIBP、DBP、BMPP、DPP、DHXP、BBP和DEHP的检测限和检出限分别为5.0μg/L和2.0μg/L,DMEP、DEEP、DBEP和DCHP(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的检测限和检出限分别为20.0μg/L和6.0μg/L。

4.4 液质联用法

液质连用的原理与气质联用色谱法基本相似,但与GC-MS相反,HPLC-MS适用于分析对液体溶液的分析。

目前,GC-MS不仅是检测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最常用的方法,也是对其他种类塑化剂进行分析主要采用的方法。它虽能在短时间内对塑化剂分子进行分离测定,但在用它来测定某些增塑剂分子时却出现与事实相反的检测。结果,对此,祝伟霞等[26]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油脂类食品中的18种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含量进行测定。该方法用乙腈溶液粗提取后稀释、再用正己烷溶液细致萃取、

色谱柱分离后进行测定。最后加甲醇至所需体积后得到待测溶液,然后采用C

18

在该条件下,18种邻苯二甲酸酯的检测限在0.05~0.5㎎/㎏、相对标准偏差为

7.2%~24.6%、回收率为53.4%~107.9%。另外,袁永天等[27]在用HPLC-MS法测定牛奶中的邻苯二甲酸酯时得到了相对偏差小于10%、相关系数不低于0.9983、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8.0%~103.1%的好结果。事实证明,该方法适用于牛奶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测定。

2012年,Ranjbari E等[28]建立了磁力搅拌辅助分散液-液微萃取(MSA-DLLME)联用HPLC测定酒和环境水中4种PAEs含量的检测方法。该方法以注射器推吸辅助磁力搅拌加速乳化来提高萃取效率,优化了萃取溶剂、萃取时间、溶液pH等条件。实验结果显示:最优条件下,该方法的线性范围2~1000μg/L,检出限和检测限分别为0.13~0.38mg/mL和0.43~1.27mg/mL。对实际酒样和水样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能满足实际检测需要。

4.5 免疫检测法

免疫检测法是在免疫酶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免疫测定技术,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度高、成本低等优点,是食品检测领域应用较多的快速检测方法之一。

2010年,Zhang M C等[29]建立了间接竞争荧光免疫分析测定水样中DCHP含量的方法。实验结果显示:在最优条件下,该方法的定量范围0.1~200μg/L,检出限为0.05μg/L,与PAEs结构类似物的交叉反应小于10%,在实际水样检测中回收率达到91.3%~107.8%,能满足实际样品检测的需要。

2011年,Zhang M C等[30]建立了直接竞争荧光免疫和直接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水样中DMP残留的方法。该方法以HRP为酶标记物,异硫氰酸荧光素为荧光标记物。实验结果显示:最优条件下,直接竞争荧光免疫分析方法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是酶联免疫分析的4倍左右,两种方法与8种结构类似物的交叉反应小于16%。

2013年,Zhang M C等[31]建立了直接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流质食品中DCHP残留的方法。该方法以DCHP偶联BSA为免疫原制备多克隆抗体,以戊二醛法连接HRP为酶标探针。实验结果显示:最优条件下,该方法的定量范围为0.1~100(r2=0.9989),检出限0.03ng/mL,与结构类似物的交叉反应均小于10%,样品添加回收率为96.6%~112.4%。该方法成功用于果汁、牛奶、酸奶等食品中DCHP 残留的检测,为该方法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免疫方法检测食品中的PAEs残留具有快速、特异性强、检测限低等优点,

而且应用胶体金技术制作的试纸条,可实现现场快速检测,是食品中PAEs残留检测发展的新趋势。

5 展望

食品质量安全的隐患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干扰着我们的生活和健康,“塑化剂”的食品安全事件无疑为我们在食品质量安全的问题上又敲响了一次警钟。食品质量安全的问题不是一个短时期内能解决的问题,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任重而道远,因而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监督媒体和社会大众的共同努力,加强对食品塑化剂的检测,建立起缜密的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以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维护人们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 卢跃鹏,胡筱静,方慧文,等.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塑料桶装食用油中四种邻苯二甲酸酯[J].粮食与油脂,2010,11:37-39.

[2] Muczynski V,Cravedi J P,Lehraiki A.Effect of mono–(2-ethylhexyl)phthalate on human and mouse fetal testis:In vitroand in vivo approaches[J].Toxicology and Applied Pharmacology,2012,261:97-104.

[3] Olsén L, Lind L, Lind P M.Associations between circulating levels of bisphenol

A and phthalate metabolites and coronary risk in the elderly[J].Eco 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2012,80:179-183.

[4] 李婷,汤智,洪武兴.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含油脂食品中17种邻苯二甲酸酯[J].分析化学,2012,40(3):391-396.

[5] 吴惠勤,朱志鑫,黄晓兰,等.不同类别食品中21种邻苯二甲酸酯的气相色谱-质谱测定及其分布情况研究[J].分析测试学报,2011,30(10):1079-1087.[6] 杜丹.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含量检测方法的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2,13:125.

[7] 张道来,林学辉,周明.气相色谱-质谱法快速测定罗氏海盘车中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有机污染物[J].岩矿测试,2012,3(11):159-165.

[8]Michele D C,Alessia P,Giampiero S,et al. Determination of phthalate esters in wine using solid -phase extraction and ga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J].Food Chemistry,2008,111:771-777.

[9] 戴树桂,张东梅,张仁江,等.环境水样中邻苯二甲酸酯固相膜萃取预富集方法[J].中国环境科学,2000,20(2):146-149.

[10] 杨润,刘华良.饮用水中 16 种邻苯二甲酸酯的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法[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2,29(9):825-827.

[11] FU X W,DU Q Z,Uptake of di-( 2-ethylhexyl) phthalate of vegetables from plastic film greenhouses[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11,59( 21) : 11585-11588.

[12] 王家文,杜琪珍,宋英琦.塑料工业区附近农田蔬菜 DEHP的浓度水平及评价[J].环境科学,2010,31(10):2450-2455.

[13] 柳春红,孙远明,杨艺超,等.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信息污染及暴露评估现状[J].现代食品科技,2012(28):339-342.

[14] 王东辉,李懿睿,田玉平等.食品包装用塑料中八种邻苯二甲酸酯的检测方法[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10.34.

[15] 刘红河,黄晓群,王晖,黎源倩,张克荣.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

[16] GUO B Y,WEN B,SHAN X Q,ZHANG S Z,LIN JM.Separ-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phthalates by micellarelectro-kinetic chromatography. J Chromatogr: A,2005.1095.

[17] 王鑫,许小苗,俞晔,等.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中的酞酸酯类环境

激素[J].食品工业科技,2008,29(4):287-289.

[18] 彭丹祺,孙同华,贾金平,等.活性炭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联用测定海水中酞酸酯[J].分析化学研究简报,2009,37(5):715-717.

[19] Farajzadeh M A,Mogaddam M R.Air-assisted liquid-liquid microextraction method as a novel microextraction technique;Application in extraction and preconcentration of phthalate esters in aqueous sample followed by gas chromategrap hy-flameionizationdetection[J].AnalyticaChimica,2012,728:31-38.

[20] 佟晓波,李莹等. HPLC法测定化妆品中十六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J]. 香料香精化妆品,2012(3).

[21] 张明明,孙远明,杨艺超,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用油中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物总量[J].中国油脂,2012,37(7):46-50.

[22] 王少杰,孟雨吟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残留[J]. 山东农业科学,2012,44(1).

[23] 颜慧,张春雷.GC-MSA 法测定水中邻苯二甲酸酯[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1) : 111-113.

[24] 邵栋梁.GC-MS 法测定白酒中邻苯二甲酸酯残留量[J].化学分析剂量,2010,19(6) : 33 -35.

[25] Wu X L,Hong H J,Liu X T,et al. Graphene-dispersive solid-phase extraction of phthalate acid esters from environmental water[J].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13,444:224-230.

[26] 祝伟霞,杨翼州,袁萍等.大气压化学电离-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油基食品中的18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J].现代食品科技,2012,28(1).

[27] 袁永添,刘正华,李拥军等.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牛奶中的9种邻苯二甲酸酯[J].广东农业化学2012,6.

[28]Ranjbari E,Hadjmohammadi M R.Magnetic stirring-assisted dispersive liquid- liquid microextraction follow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for determination of phthalateesters in drinking and environmental water samples [J].Talanta,2012,100:447-453.

[29] Zhang M C,Liu B L,Cong Y,et al.Development of highly specific fluorescence immunoassay and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for detection of dimethyl phthalate in water samples[J].Food and Agricultural Immunology,2011, 22:297-309.[30] Zhang M C,Hu Y R,Liu S H,et al. Rapid monitoring ofdipropyl phthalate in food samples using a chemiluminescent enzyme immunoassay[J].Food Analytical Methods 2012 ,5:1105-1113.

[31] Zhang M C,Wang Y,Yu X N,et al.Rapid monitoring of dicyclohexyl phthalate in foods using the direct competitive ELISA[J].Food and Agricultural Immunology 2013,DOI:10.1080/09540105.2013.768964.

总局关于规范食品快速检测方法使用管理的意见

总局关于规范食品快速检测方法使用管理的意见 食药监科〔2017〕4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规范食品快速检测(以下简称“食品快检”)方法使用管理,合理发挥食品快检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提出以下意见: 一、食品快检是指利用快速检测设施设备(包括快检车、室、仪、箱等),按照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或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规定的快检方法,对食品(含食用农产品)进行某种特定物质或指标的快速定性检测的行为。 二、食品快检主要适用于需要短时间内显示结果的禁限用农兽药、在饲料及动物饮用水中的禁用药物、非法添加物质、生物毒素等的定性检测,检测主要针对食用农产品、散装食品、餐饮食品、现场制售食品,对于预包装食品原则上以常规实验室检验为主。 三、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日常监管、专项整治、活动保障等的现场检查工作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快检方法进行抽查检测。监管人员应当严格按照快检方法使用要求规范操作,详细记录检测食品品种和名称、数量、检测项目、检测日期、检测方法、检测人员姓名、检测结果以及所使用的快检产品生产企业、产品型号批号等信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监管人员对所检食品的快检项目结果负责。 四、现场快检结果呈阳性的,被抽查食用农产品经营者应暂停销售相关产品,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当及时跟进监督检查和抽样检验,防控风险。被抽查食用农产品经营者对快检结果无异议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当依法处置;对快检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或应当收到检测结果时起四小时内申请复检。复检不得采用快检方法。 五、各省(区、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省会城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按照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制定发布的《食品快速检测方法评价技术规范》和相应快检方法等要求,通过盲样测试、平行送实验室检验等方式对正在使用和拟采购的快检产品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不符合国家相应要求的,要立即停止使用或者不得采购。 六、食品快检不能替代食品检验机构利用常规实验室仪器设备开展的食品检验活动,不能用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部署的食品抽样检验。 七、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可以根据食品安全监管需要,组织专业技术机构对不属于国家规定的食品快检方法开展评价,评价结果符合有关要求的,可用于所在省(区、市)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初步筛查。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2017年6月2日

食品中脱氢乙酸检测方法的研究

食品中脱氢乙酸检测方法的研究 脱氢乙酸(DHA),是一种无色结晶或淡黄色粉末,难溶于水,溶于苯、乙醚、丙酮及热乙醇中。脱氢乙酸作为一种防腐剂,允许在食品中添加,但是国家对添加量有着严格的规定,不同食品中的允许添加量不同。例如,腌渍的蔬菜中的脱氢乙酸最大使用量为1.0g/kg,发酵豆制品、果蔬汁中的最大使用量为0.3g/kg,面包、糕点和熟肉制品中的最大使用量为0.5g/kg。对食品的脱氢乙酸的检测是为了确保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我们为了现实的工作需要,统计了近期全球食品中的脱氢乙酸的检测方案研究。 脱氢乙酸的的使用方法和最新深层次研发进展 不同机制的样品,使用的检测方法和前处理方法不同。检测食品中的脱氢乙酸使用前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机制较简的液体样品进入仪器检测;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样品一般需要沉淀剂沉淀蛋白然后才能进入仪器检测。样品都需经过提取、分离后才能进行检测。随着社会的发展,前处理的方式有了非常大的进步,这些年也研究出了一些更快更精准的测试方法。 沉淀蛋白的最新方法。糕点、卤肉、红豆腐等含有蛋白质的样品,需要添加沉淀剂才能进行检测,对常规的蛋白沉淀和新的试剂进行对比,我们发现新的试剂有了非常高的提

升。对饮品和奶酪进行检测数据表明回收率能达到90%。此项研究为检测部门提供有据可循的参考价值。 ASE和GPC的最新深究技术以及应用。试样提取液通过加速溶剂萃取仪(ASE)萃取,经凝胶渗透色谱仪(GPC)净化后上机检测。和以往技术相比新技术提取时间少,消耗也较少,并且效率比较高。采用乙酸乙酯作为提取液,此项研究是提取的优化方式,来降低消耗品的使用,提取速度更快。相对我国现有的标准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具有非常高的实践意义。 分散液体提取(dllme)的使用方式。分散液体萃取技术,是微型提取技术的一种,而且花费比较低,用的提取液也比较少,对土地污染小,可以算是高效、高能、低排放。先有采用微型机付出分散液相当于微型提取技术同时也测试了 食品总很多含防腐剂的含量,使用这个方法可以用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混合使用,不用添加不溶解剂,利用机器强化扩散,加速提取,可以提取不同食物中的脱氢乙酸。非常方便的解决了之前的处理方式中遇到的问题,可以说是化繁为简。 脱氢乙酸最新的测试方式 我们深层探究了一种采用蒸馏法提取各种食品中的防 腐剂,然后用一种方法进行检测的方法。实验采用了柱(5μm,250 mm×4.6 mm),流动相为甲醇-乙酸铵,柱温33℃,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知识测试题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知识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类农药不是农药速测卡的常检农药种类? A、有机磷 B、有机氯 C、氨基甲酸酯 2、试剂保管时应注意以下因素? A、高温热源 B、潮湿 C、阳光照射 D、密封 E、以上都是 3、具有很好的漂白、抗氧化和防腐等作用,还能掩盖发霉的蜜栈半成品、银耳和虾仁等霉斑。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硫化氢 4、酱腌菜由于腌制、储存或加工不当,会含有高浓度的。 A、亚硝酸盐 B、硝酸盐 C、亚硫酸盐 5、甲醛检测时,以下食品应作为最重点的检测与监管对象? A、水发品、血制品 B、鲜香菇 C、干香菇 D、豆制品; 6、硫磺燃烧时可产生气体,可使食品表面颜色显得白亮,鲜艳,有漂白和保鲜食品作用。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硫化氢 7、以下样品浸泡液不需再处理就可直接用于检测? A、有明显可见色泽 B、混浊或有悬浮物; C、澄清透明 D、以上都不是。 8、下列物质中属于食品添加剂的是。 A、甲醛 B、二氧化硫 C、硼砂 D、吊白块 9、食品加工添加吊白块是利用其分解产生的具有增加食品弹性,亚硫酸盐有漂白食品的作用。 A、甲醛 B、二氧化硫 C、亚硫酸盐 10、以下食品用工业双氧水处理后,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 A、干果类; B、干制水产; C、病死禽畜肉; D、牛奶 11、鱼丸、肉丸比较可能还有的含有的有毒物质是。 A、甲醛 B、二氧化硫 C、硼砂 D、亚硝酸盐 12、国家标准肉肠的亚硝酸盐含量为≤ mg/kg。 A、30 B、70 C、10 D、50 13、食品检测采样时,根据样品作用可以分为试验样品、复验样品、。 A、原始样品 B、平均样品 C、保留样品 14、仪器快速检测西式火腿样品的亚硝酸盐含量为98mg/kg时,适宜的处理方法为。

食品中非法添加硼砂的危害

=综述>食品中非法添加硼砂的危害 曹艇1刘梦溪2 硼砂(borax)是一种化工原料和药物,也是一种外用消毒防腐剂。硼砂的化学成分是四硼酸钠,主要存在矿床中,是制造光学玻璃、珐琅和瓷釉的原料。按照我国5食品卫生法6的规定,硼砂属于有毒、有害物质,是禁止在食品中添加的防腐剂。 1硼砂毒理学的研究进展 111硼砂在人体内的生物转化:硼酸往往表现出低度毒性,可以由口摄入和鼻吸入,经完好皮肤吸收的毒性可以忽略不计112。当前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署对四硼酸纳PE L限值是10mg/m3,包括饮用水、饭食和营养补充剂中吸收的总和122。 硼砂在沸水和甘油中易溶,乙醇中不溶,可部分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100ml水可以溶解硼砂的最大值为:10e,116g;20e,419g;25e, 613g132。硼在体内代谢的半衰期近1d。主要在动物的骨骼中蓄积,在软组织中很少。软组织、尿、血液中硼的正常值<0105@10-6。中毒事件中可能达到10@10-6,脑和肝脏组织中硼酸的数量高达2000@10-6。血液和大部分的软组织中的硼浓度会在几天内很快地上升到15@10-6的稳定水平。动物骨骼中的硼不会出现最高限,7d的喂食后高达47@10-6。停止喂食后很快会降下来142。 连续16d给雄性大鼠喂食200@10-6的硼砂,结果老鼠于进食后的第2、5、9、12、19、21、26和28天死亡。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严重的细胞核和细胞质损害,胸腺中出现了众多的巨噬细胞,损害在喂食硼砂后的第21、26和28天程度最甚152。 112硼砂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在细胞转化实验中,大剂量的硼砂和硼砂矿石会对哺乳动物细胞产生细胞毒性和极微弱的遗传毒性,但是否对人体有致癌作用尚未见报道。在毛旋花子苷抗性的突变实验中,无论是天然硼砂矿石、四水硼砂矿石,还是精制硼砂都不会诱导人类包皮纤维原细胞突变,在中国地鼠的V79细胞氮杂鸟嘌呤抗性的突变实验中,也仅有微弱的致突变作用。精制硼砂不会诱导细胞癌变,天然的硼砂矿石,四水硼砂矿石仅有微弱的致突变作用162。 113硼砂对男性生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毒性影响:摄入硼砂会对男性生殖系统产生毒性影响。美国环境健康科学协会最新的研究表明,当喂以9000@10-6的硼酸时,雄性哺乳动物的繁殖能力会下降。大鼠及狗长期喂食硼砂可在睾丸中蓄积,生殖细胞减少及睾丸萎缩172。实际上,硼砂对生殖系统 作者单位:11羊城铁路总公司韶关卫生防疫站,广东韶关512023;21韶关学院和内分泌系统皆可产生毒性影响,当人每公斤体重日均吸收26mg硼时,就会对睾丸激素和激素分泌产生影响。最敏感的应该是大鼠出生以前的生长和形体发育,最小有作用剂量是1219mg BE/(kg#d),最大无作用剂量是916mg BE/(kg#d)182。 2食品中非法添加硼砂对人体的毒害 随食品进入体内的硼砂由胃肠道吸收,对人体肾脏等器官有毒性作用。尸体解剖发现肝、肾有炎症反应,大脑水肿,有些病例则出现小肠坏死,内脏充血,脑组织血液循环停滞及肺水肿。通常在口服摄入数天后因肾脏受损,循环衰竭及休克而死亡。 中毒剂量,成人摄入硼砂1~3g可引起中毒。成人食用15~20g,小孩食用5g,可造成死亡192。有的研究表明100起意外中毒病例中平均致死率为55%,但1岁以下婴儿致死率为70%。 硼砂中毒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在心脏血管、神经、胃肠、生殖泌尿、体温调节和皮肤等多个方面。人食用含有硼砂的食品后,轻者会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严重者会造成呕吐、腹泻、红斑、循环系统障碍、休克及昏迷等硼砂中毒症状。 3食品中非法添加硼砂情况的调查 近年来,时有发现商贩在食品中非法添加硼砂,以增加食品的韧(弹)性、脆度、保水性及保存期,起到防腐和改良面粉的作用。含有硼砂的食品主要是牛(鱼)肉丸、成品湿面、粽子和腐竹。这些食品加了硼砂后,可以改善口感。使成品湿面和腐竹等产品色泽亮丽,韧度高久煮不糊,以此达到招徕顾客而赢利的目的。所以在食品中非法添加硼砂的现象十分普遍。 据媒体报道显示,此类行为多发生在广东、福建和江西3省。最早的报道见于2000年8月1日的深圳特区报,时值深圳市卫生防疫站对全市海产品、肉类市场进行抽样大检查,结果1140份食品样本中有71份检出含有硼砂。防疫站查封了一家经营含硼砂的湿面的摊点,为堵住源头还进行了追查。中国青年报2001年03月19日报道,江西省抽查27个批次的腐竹产品,结果有22个批次产品添加了硼砂或吊白块(甲醛),掺假率达到8115%。江西省技术监督部门对这些不合格的产品依法进行了处理。另2001年3月11日的东南早报报道,厦门市有关职能部门,重点查处了农贸市场里使用甲醛浸泡水产品、水发品以及在肉丸、鱼丸制品中加入硼砂的违法行为,检查加工销售摊店160多家,现场抽检66份,检出含有甲醛的共13份、含有硼砂的有9份。

塑化剂检测相关标准

塑化剂检测相关标准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塑化剂检测相关标准 塑化剂(增塑剂)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助剂,也是环境雌激素中的酞酸酯类(PAEs phthalates),其种类繁多,最常见的品种是DEHP(商业名称DOP)。DEHP化学名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是一种无色、无味液体,工业上应用广泛。 塑化剂种类多达百余种,但使用得最普遍的即是一群称为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化合物。邻苯二甲酸酯,又称酞酸酯,是邻苯二甲酸形成的酯的统称,主要包括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甲苯基丁(BB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丙酯(DPr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邻苯二甲酸二戊酯(DP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等数十种。科标检测专业提供塑化剂检测服务,针对客户的不同需求,专业的工程师制定不同的检测方案,为客户提供精准的检测服务。 检测项目: 科标检测塑化剂检测项目包括: 1.苯二甲酸酯类(包括邻苯、对苯、间苯二甲酸酯); 2.脂肪族二元酸酯类(包括己二酸酯、壬二酸酯、癸二酸酯); 3.磷酸酯类(包括磷酸脂肪醇酯、磷酸酚酯和含氯磷酸酯)。 4.多元醇酯类(包括甘油三醋酸酯、一缩二乙二醇苯甲酸酯等)。 5.苯多酸酯类(包括偏苯三酸三辛酯、偏苯三酸三己酯、均苯四酸四酯)。 6.柠檬酸酯类[包括柠檬酸三乙酯、乙酰柠檬酸三乙酯、柠檬酸三丁酯、乙酰柠檬酸三(2-乙基已)酯等]。

食品快速检测实验报告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 实验报告 指导教师:邬旭然 实验小组: 12组 班级:应101-2 小组成员:李恒国 201055501244 张明军 201055501243 冯亚雪 201055501242 1. 实验时间:2012年11月15 日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定义以及快速检测的意义所在。 2.初步了解我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现状以及在当代食品速测的必要性。 3.明确各种食品添加剂的国家安全标准。 4.学会几种快速检测试剂的配制和使用。 5.掌握NaOH的标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1.快速检测原理: (1)亚硝酸盐快速检测原理:食品中的亚硝酸盐可迅速与本试剂反应生成紫红色产物,颜色越深,表示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越高,与标准品比较,可以得出样品中亚硝酸盐是否超标的半定量结果。 (2)碘盐快速检测原理:碘遇淀粉呈蓝色,颜色深浅与碘含量成正比,与标准色卡比对确定碘含量。 (3)食醋总酸速测原理:食醋中主要成分是乙酸,含有少量其他有机酸,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以指示剂显示终点,得出样品中总酸的含量。 (4)乳品蛋白质速测原理:蛋白质具有两个以上的肽键,具有双缩脲反应现象,在碱性溶液中,能与Cu2+形成紫红色络合物,颜色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故可以用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2.食醋中酸的总含量的半微量检测原理 (1) NaOH溶液的标定 因NaOH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和CO 2 ,其纯度、浓度均不定。配制准确浓度的NaOH 溶液,先配成近似浓度的溶液,再用标准物质标定出准确浓度。本次实验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NaOH溶液。 反应方程: KHC 8H 4 O 4 +NaOH=KNaC 8 H 4 O 4 +H 2 O 滴至化学计量点时溶液呈弱碱性,故采用酚酞作指示剂。 1mol KHC 8H 4 O 4 ~~1mol NaOH ∴c(NaOH)*V(NaOH)=c(KHC 8H 4 O 4 )*V(KHC 8 H 4 O 4 ) ∴c(NaOH)=c(KHC 8H 4 O 4 )*V(KHC 8 H 4 O 4 )/V(NaOH) 也可用草酸来标定NaOH: H 2C 2 O 4 +2NaOH=Na 2 C 2 O 4 +2H 2 O (2).总酸含量测定,利用酸电离出的H+与溶液的反应,已知碱的体积与浓度,酸的体积,计算得到酸的总量。 反应方程式: H++ OH- == H 2 O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汇总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汇总 快速检测技术广泛用于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临床检验、检验检疫、毒品检验等公共领域。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是指对食品利用便携式分析仪器及配套试剂快速得到检测结果的一种检测方式。 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有害污染物 1.农药、化肥:有机磷,有机氯,硝酸盐 2.兽药:兴奋剂,镇静剂,抗生素 3.重金属离子:镉,铅,汞,铬,砷,钼 4.生物毒素:黄曲霉毒素,呕吐毒素,肉毒素 5.致病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等 快速检测含义 包括样品制备在内,能够在短时间内出据检测结果的行为称之为快速检测。三方面体现: (1)实验准备要简化 (2)样品经简单前处理后即可测试,后采用先进快速的样品处理方式 (3)分析方法简单,快速,准确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分类 按分析地点: 现场快速检测,实验室快速检测 按定性定量: 定性快速筛选检验,半定量检验,全量检验 农药残留检测方法 (一)生物法 1.生物化学测定法(酶抑制率法,速测卡法) 2.分子生物学方法(如:ELISA) 3.活体生物测定法(发光细菌,大型水藻,家蝇) 4.生物传感器法

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1)食品成分分析 (2)食品添加剂的分析 (3)农药和抗生素残留量分析 (4)微生物和生物毒素的检验 (5)食品限度的检验 (二)化学方法酶抑制法酶联免疫检测法 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快速测定 将NO3-还原N02-后,芳香胺与亚硝酸根离子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重氮盐再与芳香族化合物发生偶联反应,生成一种红颜色偶氮化合物(偶氮染料),其颜色强度与硝酸盐含量呈正比,通过试纸由无色变为红色,变色的试纸放入基于光学传感器原理的硝酸盐检测仪中比色测定硝酸盐含量。仪器与材料:硝酸盐试纸. 快速测定仪 硝酸盐速测管 适用范围:乳品、饮用水、蔬菜等食物中硝酸盐的快速检测。 方法原理:按照国标GB/T5009. 33盐酸蔡乙二胺显色原理,在格林试剂中加入硝酸盐转化剂,并将其做成速测管,速测管中的试剂可将N03-还原为N02-后,再与芳香胺(氨基苯磺酸) 发生重氮反应,生成重氮盐,重氮盐再与芳香族化合物( A-祭胺)发生偶联反应,生成红色偶氮化合物(又叫偶氮染料),颜色深浅与硝酸盐含量成正比,与标准色卡比对,确定硝酸盐含量. 兽药残留快速检测微生物法检测 检测管中的培养基预先接种了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并含有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以及pH指示剂。只需加入100ul样品于检测管中。 将含有样品的检测管放入64±1℃水浴中加热一段时间。奶或奶制品在培养基中迅速扩散,若该样品中不含有抗生素(或者抗生素低于检测值),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将在培养基中生长,葡萄糖呗分解后所产生的酸会改变Ph指示剂颜色,由紫色变为黄色。相反若高于检测限的抑菌剂,则嗜热脂肪芽孢杆菌不会生长,指示剂颜色不变仍为紫色。 黄色表明该样品没有抗生素残留或抗生素残留的含量低于试剂盒的检测限(阴性) 紫色表明该样品中含有抗生素残留且浓度高于试剂盒的检测限(阳性) 如果介于黄色紫色之间,则说明该样品可能不含抗生素残留或者抗生素残留的含量低于试剂盒的检测限(部分阳性) 免疫金标记技术

食品安全检测

食品安全检测 实验项目: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方法。 2(掌握检测的原理及流程。 3(根据国家食品检测标准,对食品样品中的浓度指标含量进行检测,看是否超标,给出结论。 二、实验原理 被检食品与检测夜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特异反应,反应后生成不同颜色深度的产物,这些产物对不同波长可见光会产生有选择性吸收,通过颜色深浅即吸光高低反应样品中该指标成分的浓度。因此检测的吸光度值经仪器内置的标准曲线软件自动计算可得出样品中该指标成分的准确浓度及是否超标的结果。 三、仪器和试剂 1.仪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微型电子秤、移液枪、量筒、比色皿、样品杯、剪刀、药勺。 2.试剂:测试液 四、实验步骤 1(开机/关机 开机:接通电源,仪器有蜂鸣声并显示开机画面,仪器自检(约需5秒)结束后按任意键,仪器进入待检测状态。关机:请确认取出所有比色皿,将电源按到“?”的位置。调零与检测 调零:在检测状态下调零。在相应比色孔中放入相应对照液,将光标移至对应项目,按“调零”键,屏幕显示调零完成,表示完成本项目的调零。 2(检测流程

亚硝酸盐 取10 g左右样品剪碎混合后,称取2 g于样品杯中,加入18 mL去离子水,放置10-15分钟,其间振荡数次,得到样品处理液; 在干净比色皿中加入2 mL去离子水,以及样品处理液0.5 mL,然后加入3滴绿盖检测液,混匀,放入相应通道调零; 调零后取出,加3滴蓝盖检测液B,摇匀;静置3分钟后,震荡混匀,放入仪器相应的通道中检测。 各食品中亚硝酸盐(以亚硝酸钠计)限量标准及依据 样品名称样品含量mg/kg 限量标准mg/kg 限量标准依据 GB 2714-2003 酱腌菜 腊肠 GB 2760-2011 香肠 二氧化硫 取20 g左右样品剪碎混合后,称取2 g于样品杯中,加入18 mL去离子水,放置10-15分钟,提取过程尽量不要振荡,得到样品处理液; 在比色皿中加入2 mL去离子水,以及样品处理液0.5 mL,然后加入3滴绿盖检测液,混匀后放入相应通道调零; 调零后取出,再加入3滴蓝盖检测液,摇匀; 静置5分钟后,震荡混匀,放入仪器相应的通道中检测。 各食品中二氧化硫限量标准及依据 样品名称样品含量mg/kg 限量标准mg/kg 限量标准依据 啤酒 蘑菇 GB2760-2011《食品添加剂使

塑料测试方法国家标准

塑料测试方法国家标准 1.GB1033-70 塑料比重试验方法 2.GB1034-70 塑料吸水性试验方法 3.GB1035-70 塑料耐热性(马丁)试验方法 4.GB1036-70 塑料线膨胀系数试验方法 5.GB1037-70 塑料透湿性试验方法 6.GB1038-70 塑料薄膜透气性试验方法 7.GB1408-78 固体电工绝缘材料工频击穿电压、击穿强度和耐电压试验方法 8.GB1409-78 固体电工绝缘材料在工频、音频、高频下相对介电系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试验方法 9.GB1410-78 固体电工绝缘材料绝缘电阻、体积电阻系统和表面电阻系数试验方法10.GB1411-78 固体电工绝缘材料高压小电流间歇耐电弧试验方法 11.GB1039-79 塑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12.GB1040-79 塑料拉伸试验方法 13.GB1041-79 塑料压缩试验方法 14.GB1042-79 塑料弯曲试验方法 15.GB1043-79 塑料简支梁冲击试验方法 16.GB1633-79 热塑性塑料软化点(维卡)试验方法 17.GB1634-79 塑料弯曲负载热变形温度(简称热变形温度)试验方法 18.GB1635-79 塑料树脂灰分测定方法 19.GB1636-79 模塑料表观密度试验方法 20.GB1841-80聚烯烃树脂稀溶液粘度试验方法 21.GB 1842-80 聚乙烯环境应力开裂试验方法 22.GB1843-80 塑料悬臂梁冲击试验方法 23.GB1846-80 聚氯醚树脂稀溶液粘度试验方法 24.GB1847-80 聚甲醛树脂稀溶液粘试验方法 25.GB2406-80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氧指数法 26.GB2407-80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炽热棒法 27.GB2408-80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燃烧法 28.GB2409-80 塑料黄色指数试验方法 29.GB2410-80 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试验方法 30.GB2411-80 塑料邵氏硬度试验方法 31.GB2412-80 聚丙烯等规指数测试方法 32.GB1657-81 增塑剂折光率的测定 33.GB1662-81 增塑剂结晶点的测定 34.GB1664-81 增塑剂外观色泽的测定(铂-钴比色法) 35.GB1665-81 增塑剂皂化值及酯含量的测定 36.GB1666-81 增塑剂比重的测定(韦氏天平法) 37.GB1667-81 增塑剂比重的测定(比重瓶法) 38.GB1668-81 增塑剂酸值的测定(一) 39.GB1669-81 增塑剂加热减量的测定 40.GB1670-81 增塑剂热稳定性试验 41.GB1671-81 增塑剂闪点的测定(开口杯法) 42.GB1672-81 增塑剂体积电阻系数的测定

食品快速检测方法评价技术规范

食品快速检测方法评价技术规范 目的 为保证食品快速检测方法评价工作科学合理、标准统一,特制定本规范。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组织开展的食品(含食用农产品)中农兽药残留、非法添加、真菌毒素、食品添加剂、污染物质等定性快速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评价。 评价指标 灵敏度 特异性 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 与参比方法一致性分析 评价方法 最低检出水平(检出限)设置对于禁用物质或者无残留限量的物质应小于或者等于参比方法的检出限水平,对于存在国家标准限值规定的物质应小于或等于限值规定。所有参数需要在不同种类或者类型的食品中测定的实际结果进行统计。 灵敏度 灵敏度是指方法在实验条件下达到的实际最低检出水平时,检出阳性结果的阳性样品数占总阳性样品数的百分比,具体计算要求见附表,评价中可描述为该百分比下方法的检出限。 特异性 特异性是指方法在实验条件下达到的实际最低检出水平时,检出阴性结果的阴性样品数占总阴性样品数的百分比,具体计算要求见附表,评价中可描述为方法检出限下不存在干扰的百分比。 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 假阴性率是指方法在实验条件下达到的实际最低检出水平时,阳性样品中检出阴性结果的最大概率(以百分比计),具体计算要求见附表,计算结果为方法最大假阴性率的结果。 假阳性率是指方法在实验条件下达到的实际最低检出水平时,阴性样品中检出阳性结果的最大概率(以百分比计),具体计算要求见附表,计算结果为方法最大假阳性率的结果。 与参比方法一致性分析 快速检测方法应与方法中规定的参比方法进行一致性比较。与参比方法一致性分析统计方法常见卡方检验,具体可见附表中显著性差异(c2)所示,一般: c2=(?a-b?-1)2/(a+b) a:样品被待确认方法证实为阳性而参比方法检验为阴性的数目; b:样品被待确认方法证实为阴性而参比方法检验为阳性的数目。 c2<3.84表示待确认方法与参比方法的阳性确证比率在95%的置信区间内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如果待确认方法比参比方法存在更高的回收率,则以上两种方法的阳性确证比率存在显著性差异是可以接受的。 c2>3.84表示两种方法的阳性确认比率在95%的置信区间内有显著性差异。 如果能够证实待确认方法灵敏度优于参比方法,则两种阳性比例的显著性差异可以接受。在考察与参比方法的一致性分析中,也需要考察在检出限或者报告限度水平附近的检测结果与浓度之间的趋势一致性。

《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

《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1号) 《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已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2月1日起施行。 局长张勇 2014年12月31日 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实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的抽样检验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负责组织开展全国性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指导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实施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本级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并按照规定实施上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 第四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承担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义务,依法配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实施的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 第五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建立食品安全抽样检验数据库,定期研究分析食品安全抽样检验数据,完善并督促落实相关监督管理制度。 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信息技术建设,按照相关要求及时报送食品安全抽样检验数据。 第六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发现和查处食品安全问题为导向,依法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 第七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与承担食品安全抽样检验任务的技术机构(以下简称承检机构)签订委托协议,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 第八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对承检机构进行监督评价,发现存在检验能力缺陷或者有重大检验质量问题的,应当及时采取有关措施进行处理。 第九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负责组织制定食品安全抽样检验指导规范。食品检验机构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抽样检验指导规范开展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第二章计划 第十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科学性、代表性的要求,制定覆盖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食品安全抽样检验计划,实现监督抽检与风险监测的有效衔接。 第十一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根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需要,制定全国性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年度计划。

食品快速检测方法现状及建议

食品快速检测方法现状及建议 发表时间:2019-11-27T13:22:33.487Z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4期作者:徐颖[导读] 食品方面的安全问题是人们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并且随着一系列的安全事件的发生,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这个问题。由于当前的食品种类特别多,人们在进行食品的购买过程当中对于食品包装当中的成分以及含量都不太了解,同时质量监督的管理部门对这种食品的安全监管不到位,就会使得人们的生命健康受到一定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可能会,对人们造成一些心理方面的影响。为了保证,人们在生 活当中,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避免受到食品安全问题摘要:食品方面的安全问题是人们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并且随着一系列的安全事件的发生,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这个问题。由于当前的食品种类特别多,人们在进行食品的购买过程当中对于食品包装当中的成分以及含量都不太了解,同时质量监督的管理部门对这种食品的安全监管不到位,就会使得人们的生命健康受到一定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可能会,对人们造成一些心理方面的影响。为了保证,人们在生活当中,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避免受到食品安全问题的影响,因此就需要建立以及完善这一种食品检测的方法。本篇文章主要是对于这一种快速食品检测的方法,相关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当前国内的检测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在当前的食品检测技术当中存在有许多问题,因此要想,提高食品的检测过程,需要对这种技术进行加强,本篇文章当中就对这样检测技术应用的提高,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 0 引言 食品安全是当前人民健康以及构建一种良好的和谐型社会的重大问题,随着近些年来环境污染的问题以及食品添加剂滥用等问题,使得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逐渐提升。这种食品安全的检测技术是进行科学监管的一项重要的技术,也是对于食品安全进行监督执法的科学依据之一。在以往的一些监督过程当中,使用传统的检测方法,虽然准确性比较高,但是检测方法比较复杂,耗费的时间和成本都比较多,就没有办法迅速的对食品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测,也不适合进行大量样品的检测,因此就需要推动,快速检测方法以及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 1 食品快速检测概述 当前没有对食品快速安全的检测进行定义,通常都认为的是使用较短的时间来进行准确的检测。这一种检测基础首先是,能够缩短安全检测的时间,并且在进行操作的过程当中也能够比较简便,在这样的意义之上,检测的技术,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的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是,进行检测的实验比较简单,样品通过一些简单的处理之后就可以进行测试。其次,是对技术操作的人员要求比较低,不需要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也能够进行检测。并且这种样品在进行检测过程当中能够迅速的检测出结果。最后一点则是,使用的成本比较少,尤其是在一些大量的检测过程当中,可以减少时间的成本以及金额的耗费。按照一些检测的时间与应用场合的不同,这种检测的方法也可以分为现场快速检测以及实验室快速地检测,在实验室当中的检测,主要指的就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当中将样品进行检测并化验出最后的结果。现场的快速检测就是在30分钟就可以出具一种检验的报告。 2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运用 2.1 国外应用现状 在韩国和美国的一些国家开始投入快速研究方法的研究。比如说在对疯牛病的污染进行检测的过程当中,就使用了快速检测的方法。并且一些比较发达的国家还使用了速测卡等检测的方法。国外在对快速检测技术进行研究的过程当中,主要将重点放在控制食品生产的一些关键环节。在发达国家由于一些食品企业的自律意识比较强,并且国家的法律执行力度也很大,在快速检测这一方面的重要性并不凸显,仅仅只是从现场快速检测的技术来说,每个国家按照他们不同的国情以及不同的关注焦点来进行检测。实验室当中快速筛选以及检验的技术,在发达国家当中,重视程度比较高,一般使用的就是进出口检验分析。另外在一些发达国家,由于他们在食品生产的规模化方面程度比较高,因此对于生产当中的仪器和控制的技术,有特别的要求。 2.2 国内应用现状 国内对于快速检测方法的关注度也开始逐渐提高,在2006年的时候,主要对于食品出口的企业进行检测,在此之后,许多企业开始大规模的使用。当前食品快速检测的装备已经应用在一些食药监的系统当中,不仅仅,是应用在各个节日期间的安全管理当中,还可以广泛的运用在日常的快速检测过程当中,这样能够对餐饮食品的安全进行日常的检测与监控。 3 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研发 通过我国的食品安全检测的科研人员,多年的努力,在一些农药残留以及兽药残留的检验当中,有着较大的检验成果,在这些方面的检测技术以及方法都有着很大的进展。特别是在十五期间,国家还建立了一种重大科技专项,这一种专项的建立也进一步的使得我国检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进行了5年的不懈努力之后,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特别是在检验的方法以及相关检验技术方面的研究有较大的成功。而在检验的设备方面,科研人员已经研究出了一批,有先进技术水平的检验设备。 4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及建议 从20世纪开始,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就开始发展到如今,研究出了一种便携式的检测仪器,并且从一些简单的项目检测发展到如今的几百个项目的检测,从早期的食物中毒的处理到今天,对于食品安全的检测与预防,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变革。当前现场快速检测的技术与国家规定的标准方法,具有相同的操作简单并且检测结果快速的优点,但是由于许多的检测方法,再进行样品的处理以及操作规范性方面,还是有许多不足之处就需要最后的研究过程当中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当前仅仅只是能够通过快速筛选,并不能作为最终食品安全诊断的依据。当前的食品快速检测当中,仪器设备检测的灵敏度逐渐提高对其中的残留物分析水平也开始提高,第二点则是,检测的速度开始逐渐加快,第三点则是,对于快速检测的技术选择性开始增多,第四点则是,检测的仪器开始不断的发展,不再是之前的大型检测仪器,而是可以设计出一些便携的检测仪器。针对我国当前的国情,许多的单位对于这种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还比较少,应该加强这种快速检测技术的推广以及应用。 综上所述,当前在市场当中最常用的,快速检测的方法,主要是对一些食品添加剂以及污染物方面进行检测,基本上可以满足对于日常的食品的安全检测。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当中,快速检测技术使用的主要问题,就是体现在使用的成本以及准确性和简便性的方面。并且,我国相关部门也需要积极的进行配合,拓展市场当中的安全监管的范围完善,在流通过程当中的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督体系,促进食品安全监管平台的发展,使得快速检测的技术能够应用在食品检测过程当中的各个方面。参考文献

食品中塑化剂的分析与检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75658108.html, 食品中塑化剂的分析与检测 作者: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2011年第07期 中国台湾目前出现,在食品添加物起云剂中加入有害健康的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的事件。并查出多家知名运动饮料及果汁,酵素饮品已遭污染。截至6月1日,台湾被检测出含毒食品已达537项。此外,多篇研究报告显示,大陆市场的方便面等多种食品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塑化剂污染。此次污染事件规模之大为历年罕见,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针对此次事件,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地区迅速采取措施,全面加强对台湾进口饮料、果汁、茶饮料、果酱、果浆,胶锭粉类等食品及相关食品添加剂的检验监管,深入排查风险隐患,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本刊记者特邀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所顾振华所长、河北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李挥博士和张永辉工程师,以及美国AB SCIEX中国公司产品经理赵贵平先生,针对塑化剂检测标准及方法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讲解和分析,并对目前我国食品监管方面的举措提出了宝贵建议。 记者:据了解,塑化剂首先在饮料中发现,请问塑化剂是否还在其他食品中存在?企业将这种非法添加物添加到饮料中的原因是什么? 顾振华:塑化剂在中国大陆称之为增塑剂,主要用于塑料、涂料,橡胶制品中,也可用于食品包装材料中。由于塑化剂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剂,因此不得用于食品之中。食品中的塑化剂主要来自于食品包装材料向食品的迁移,凡是与塑料、涂料和橡胶制品接触的食品均可能存在塑化剂,但塑化剂的迁移量是有限的,一般为1PPM以下。 李挥:塑化剂在食品中违法添加主要起到乳化,增稠的作用,一方面使各类物质在食品中均匀存在,另一方面可提高口感。塑化剂除了可能在饮料中存在,在油脂、食用香精,奶油、乳制品中也可能违法添加。 赵贵平:如顾所长所说,塑化剂是一种常见的软塑料制品添加剂,在软塑料制品加工过程中起到增塑的作用,如降低结晶度,改善分散性能,提高延展性等,是一类高分子材料加工的常用工业化学品。这类化学品是严禁出现在任何食品中的,但这次中国台湾曝出饮料中含有这类化学品,主要是非法商人利用其化学特性,代替原本由阿拉伯胶。乳化剂,棕榈油及多种食品添加物混合制成的“起云剂”,从而降低产品成本,扩大利益。 由于这类化学品是软塑料制品常见的添加剂,早在上世纪70年代标准又是怎样的?在标准出台前能否借鉴其他国家的标准进行判别? 顾振华:近期卫生部公布了第六批可能用于食品中非食用物质名单,包括17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并提供相应检测方法,其中DEHP、DBP和DINP三种塑化剂还规定了食品中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采样数量和方法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采样数量和方法 采样数量应能反映该食品的卫生质量和满足检验项目对试样量的需要,一式三份,供检验、复验、备查或仲裁,一般散装样品每份不少于0.5Kg。 鉴于采样的数量和规则各有不同,一般可按下述方法进行。 (1)液体、半流体饮食品。如植物油、鲜乳、酒或其它饮料,如用大桶或大罐盛装者,应先行充分混匀后采样。样品应分别盛放在三个干净的容器中,盛放样品的容器不得含有待测物质及干扰物质。 (2)粮食及固体食品应自每批食品的上、中、下三层中的不同部位分别采取部分样品混合后按四分法对角取样,再进行几次混合,最后取有代表性样品。(3)肉类、水产等食品应按分析项目要求分别采取不同部位的样品或混合后采样。 (4)罐头、瓶装食品或其它小包装食品,应根据批号随机取样。同一批号取样件数,250g以上的包装不得少于6个,250g以下的包装不得少于10个。掺伪食品和食物中毒的样品采集,要具有典型性。 由于食品数量较大,而且目前的检测方法大多数具有破坏作用,故不能对全部食品进行校验,必须从整批食品中采取一定比例的样品进行校验。从大量的分析对象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样品作为分析化验样品,这项工作即称为样品的收集或采样。食品的种类繁多,成分复杂。同一种类的食品,其成分及其含量也会因品种、产地、成熟期、加工或保藏条件不同而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同一分析对象的不同部位,其成分和含量也可能有较大差异。从大量的、组成成分不均匀的被检物质中采集能代表全部被检物质的分析样品(平均样品),必须采用正确的采样方法。如果采取的样品不足以代表全部物料的组成成分,即使以后的样品处理、检测等一系列环节非常精密、准确,其检测的结果亦毫无价值,甚至导出错误的结论。可见,采样是食品分析工作非常重要的环节。 正确采样,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第一,采集的样品要均匀一致、有代表性,能够反映被分析食品的整体组成、质量和卫生状况; 第二,在采样过程中,要设法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防止成分逸散或带入杂质。 1.采样步骤 样品通常可分为检样、原始样品和平均样品。采集样品的步骤一般分五步,依次如下。 (1)获得检样由分析的整批物料的各个部分采集的少量物料成为检样。(2)形成原始样品许多份检验综合在一起称为原始样品。如果采得的检验互不一致,则不能把它们放在一起做成一份原始样品,而只能把质量相同的检样混在一起,作成若干份原始样品。 (3)得到平均样品原始样品经过技术处理后,再抽取其中一部分供分析检验用的样品称为平均样品。 (4)平均样品三分将平均样品平分为三份,分别作为检验样品(供分析检测使用)、复验样品(供复验使用)和保留样品(供备查或查用)。 (5)填写采样记录采样记录要求详细填写采样的单位、地址、日期、样品的批号、采样的条件、采样时的包装情况、采样的数量、要求检验的项目以及采样人等资料。

食品安全检测仪检测食品安全的方法步骤

食品安全检测仪检测食品安全的方法及步骤 食品安全检测仪可快速定量检测农副产品及其制品、日常食品及其制品、海产品及其制品中的违禁化学品(甲醛、硝酸盐、亚硝酸盐、二氧化硫等)和农药残留(有机磷类、氨基甲酸脂类),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意组合,每个样品有程序控制分别独立工作,不会相互干扰。食品安全检测仪预留其他项目检测程序和端口,可根据日后需求自主增加检测项目。 近年来,食品安全形势越来越严禁,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先后值定理严格的监管措施,加强了监测力度,食品安全检测仪可检测的项目有:农药残留检测、三聚氰胺检测、激素及代谢产物检测、抗生素检测、霉菌毒素检测、动物疾病检测、禽病类检测等。广泛应用于工商、农业和水产品等部门,亦可用于生产企业、农贸市场、超市、质量监督、卫生防疫等部门对食品安全的检测。 现在很多人都不太相信国内食品安全了,主要是因为这些年国内爆发了太多的食品安全事故了。从“孔雀石绿”事件到苏丹红鸭蛋;从三鹿三聚氰胺毒奶到地沟油;瘦肉精、塑化剂、镉大米、毒豆芽、注水肉、上海福喜问题肉事件;假醋、假烟、假酒事件;过期月饼、过期药物事件。2016年、2017年的网络平台违法销售餐饮事件、冒充知名品牌奶粉被查事件、亿元工业明胶用于制作食品进行销售事件。还有滥施违禁农药、滥用药物和环境严重污染的有毒农产品事件。食品安全问题涉及的品种之多,造假方式方法之广,违法违规手段之恶劣,让人惊心。对于食品安全,一方面加强检测,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向市场;另一方面则是加强立法,用法律规范企业行为。 食品安全检测仪使用原理: 1.酶抑制率法 在一定条件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胆碱酯酶正常功能有抑制作用,其抑制率与农药的浓度呈正相关。正常情况下,酶催化神经传导代谢产物(乙酰胆碱)水解,其水解产物与显色剂反应,产生黄色物质,在412nm处测定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值,计算出抑制率,通过抑制率可以判断出样品中是否有高剂量的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存在。 2.分光光度法 不同的物质由于其分子结构不同,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能力也不同,因此具有其特有的吸收光谱。即使是相同的物质由于其含量不同,对光的吸收程度也不同。标准曲线法就是利用这一特性来测定物质含量,先配制一系列浓度由小到大的标准溶液,分别测定出它们的A值,以A值为横坐标,浓度为纵坐标,作标准曲线。在测定待测溶液时,操作条件应与制作标准曲线时相同,以待测液的A 值从标准曲线上查出该样品的相应浓度。 3.胶体金法 将特异性的抗原或抗体以条带状固定在膜上,胶体金标记试剂(抗体或单克隆抗体)吸附在结合垫上,当待检样本加到试纸条一端的样本垫上后,通过毛细作用向前移动,溶解结合垫上的胶体金标记试剂后相互反应,再移动至固定的抗原或抗体的区域时,待检物与金标试剂的结合物又与之发生特异性结合而被截留,聚集在检测带上,产生显色反应。当光源照射到检测带,反射光被收集并转化为电信号,根据信号的强弱即可判断被测物质的阴阳性。 4.滴定分析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