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重点专业建设方案

最新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重点专业建设方案

最新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重点专业建设方案
最新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重点专业建设方案

专业三计算机应用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

一、需求论证

(一)建设背景

随着计算机、通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各行各业普遍将计算机作为办公的必备工具,需要大量的计算机硬件维护、网络应用、图文编辑、视频处理和平面设计人才。根据相关调研显示,未来5年黑龙江省技术工种人才缺口将达到80万,其中就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仍高居榜首。而由于XX市将着力打造新型农业、现代化物流、现代生态旅游、煤灰等产业集群。随着这些产业集群的发展,对计算机人才缺口将达到1万余人,而XX的地理位置属于边境城市,吸收外地人才相对困难,这一缺口仍会增加,这也为我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提供了良好契机。

通过近几年对XX市社会用人单位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要求及原有计算机应用人才的基础分析,预测主要有以下五个岗位群急需人才补充:平面设计及广告设计、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计算机网络组建与设备调试、计算机网站搭建及网页维护、多媒体动漫设计等。

(二)建设基础

计算机应用专业作为我校的龙头专业,办学至今历经二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已培养毕业生近万人,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人才效益和经济效益,被黑龙江省教育厅正式认定为黑龙江省重点专业。

作为全市计算机应用和软件技术领域技能型人才培训基地,实施校企合作,已摸索出“职业素养+专业理论+专业实训+特色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校内现有各类计算机1037台、实训室28个。均参照企业生产环境建设,开设的实训项目绝大部分是生产性实训。首创的学生工作室——FN工作室,模拟实际工作环境,实现了专业与产业、课程与岗位的有效对接。另外,校外有宏德广告公司等6家合作企业,10余种岗位可供学生实习实训。通过订单培养的方式有5家本地企业作为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就业基地。

计算机应用专业拥有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现有专职计算机教师28名,本科以上学历占100%,省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骨干教师1人,有23名教师具备计算机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双师型”教师比例83%。

多年来计算机应用专业以初中级技能型计算机技术人才

为培养目标。在培养在校学生的基础上,还面向社会提供计算机相关培训。截止目前,所有毕业生100%通过计算机系统操作员、计算机网络管理员中级工职业技能鉴定认证。每年为社会培训计算机应用人才1000余人。

计算机应用专业目前在校生1024余人,占在校生总人数的25%。

二、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以深化“双元主体、重德强能、岗位定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以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为保障,以基于岗位任务的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为引领,主动适应黑龙江省信息化建设和XX市各企、事业单位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全面加强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内涵建设,校企互动,共同努力,将本专业建设成为黑龙江省具有引领作用的示范性专业。

2.具体目标

(1)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目标

在“双元主体、重德强能、岗位定向”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深度与企业融合,进一步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即以培养德能兼备的,熟练掌握计算机各方面应用知识的,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团队协助能力、沟通与交流能力的,能适应XX社会计算机五大岗位群需求的中级专业技术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2)课程体系建设目标

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活动的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重组,争取两年内打造1门省级标准精品课,5门优质核心课程。完成《计算机技能实训教材》、《计算机多媒体设计案例》等4本校本教材的开发,并实现教材在XX地区广泛应用。建成1套“标准化、共享型”的围绕5门优质核心课程的专业教学资源包,并通过数字化校园搭建公共教学资源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与社会服务。

(3)教学模式目标

围绕加强实践教学、优化教学环境、信息技术运用在三大突破点,两年内使专业课全面实现“岗位定向”培养模式的要求,其中平面设计相关课程可达到企业用人高级要求。

(4)评价机制目标

建立学校、企业(行业)、教育行政部门三位一体的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强化校内外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

两年内建立1套校企合作和教学评价制度,搭建社会、企业、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并将评价体系按学年细化执行,使专业办学质量得到更好的提升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5)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计划两年内培养高素质的“双师型”专业带头人2人,引入行业资深专业带头人3人,培养骨干教师5人。保证专业教师都能有机会到企业顶岗实践培训或参加国内外各级各类调研、培训,两年内培训不少于15人次。另外,每年督促1名青年专业教师参加研究生学习。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力争两年内建成一只不少于15人的兼职教师资源库,逐步形成兼职教师在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和顶岗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主导地位。积极承担科研课题,计划确立省、市级课题4项。

(6)校企合作目标

重点构筑起“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企业岗位实习”三级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与“基础训练—仿真锻炼—实际操练”三层递进的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机制。两年内力争增加3家校企合作单位。完善顶岗实习的运行管理制度建设,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完善校内原有基础实训室的建设,扩建2个多功能计算机实训中心。创建1个可供学生实习、实训、就业的广告公司。

(7)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目标

开展教学资源输出,提供技术服务工作,逐步扩大服务范围,推进市场化办学进程,两年根据企业、用人单位订单要求招生至少200人,每年平均为社会和行业培训达500人次以上。确保培训人员广泛得到企业的认同,提升社会影响力。

三、建设思路

专业在建设过程中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要求为标准,以把计算机应用专业建成省内外有影响力的品牌专业为目标。将本着实效探索为原则,双元主体为依托,贯彻工学结合为思想,采取分阶段递进式建设策略,即第一阶段夯实基础,划分责任,制度建设;第二阶段,推进以重点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五项建设工程。第三阶段,创新提高,总结经验,积淀特色,发挥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在建设过程中突出一个重点(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突破一个难点(由课堂为中心的理论知识性课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计算机网络专业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当地劳动力市场需求,以信息产业人才需求调查结果为基本依据,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倡导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培训理念和建立多样性及选择性相统一教学机制,通过综合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习者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根据本地区经济、技术、社会以及职业教育及培训的发展水平和区域特点,着力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技术服务能力,培训计算机网络型人才。本专业领域技能培养中应体现以下基本原则: 1. 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以科学的劳动观及技术观为指导,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技术发展、劳动生产组织变革和劳动活动的关系,充分认识职业和技术实践活动对经济发展和个人成长的意义和价值,使受教育者形成健康的劳动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学校要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把学生培养成为企业生产服务一线迫切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 2. 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以就业为导向 将满足企业的工作需求作为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全力提高学校教育的针对性和适应性。积极探索和建立根据企业用人“订单”进行教育及培训的机制。学校有关部门要关注企业需求变化,根据企业用人需求,调整专业方向,确定培养培训规模,开发、设计实施性教育及培训方案,在设备、师资、课程开发上要加强及企业的合作,争取得到企业的支持。

3. 适应行业技术发展,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前瞻性 学校要关注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流程和新方法,克服专业教学存在的内容陈旧、更新缓慢、片面强调学科体系完整、不能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弊端。要结合专业要求,在扎实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及时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最新技术发展方向,实现专业教学基础性及先进性的统一。 4. 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学组织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要根据当地经济技术的发展情况,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技能、经验及兴趣,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模块化的学习资源。要力求在学习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给教师和学生提供选择和创新的空间,构建开放式的课程体系,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采用“大专业、小专门化”的课程组织模式,用本专业职业能力结构中通用部分构筑能力平台,用灵活的模块化课程结构和学分制管理制度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二、培养目标及规格 专业名称:计算机网络技术 修业年限:3年 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 培养目标:以IT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本位,以铸造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型中等技能人才为中心,着力设置社会急需的、能宽口径就业的专业方向,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及道德修养,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工程设计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终极版)

项目一: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 项目组负责人: 刘文娟计算机信息技术工程系主任教授物联网开发高级工程师 高健德州财富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软件工程高级工程师 项目组成员: 张克瑜计算机应用技术教研室主任副教授软件设计师 孙育红电脑美术教研室主任教授平面设计师 李春辉网络技术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网络工程师 祝瑾恵计算机公共基础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硬件维修工程师 刘伟信息中心主任副教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石朝晖骨干教师副教授硬件维护工程师 孙凤庆骨干教师副教授数据库管理工程师崔宁骨干教师讲师软件设计师 李娟骨干教师讲师硬件维护工程师 牟艳霞骨干教师讲师硬件维护工程师 许华信息中心技术科科长讲师软件设计师 刘涛专任教师讲师网络工程师 李颖专任教师讲师数据库管理工程师张静专任教师讲师软件设计师 刘洪涛德州财富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软件工程高级工程师王保东工商银行德州分行信息中心主任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高继珍德州天嘉电子有限公司信息技术部信息系统监理师

杨士海德州同联科技有限公司网络部网络集成高级工程师 一、建设基础 (一)专业建设背景 1.行业背景 《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产业是增长最快的朝阳产业,是具有高额附加值、高投入高产出、无污染、低能耗的绿色产业。计算机应用产业的发展将推动知识经济的进程,促进从注重量的增长向注重质的提高方向发展,是典型的知识型产业。 德州市委、市政府这些年始终高度重视信息化的建设,一直把加快信息化建设作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项重大举措,使城市整体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德州市推出的“10+3”主导产业集群计划,将电子信息产业列入三大新兴产业,与中国移动山东公司就“智慧德州”建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今后5年内投资35亿元,建设以互联网、物联网、通信网、无线宽带网“四网合一”为基础的智能型城市。德州市自古就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是华东、华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地处鲁西北、冀东南经济区域带。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是德州市唯一一所国办高职院校。利用地理上的优势,计算机系与德州市以及齐鲁软件园、苏州软件园、中关村软件园等区域内的大量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通过深入的交流和合作,一方面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多层次的能力训练机会。地方经济的发展,为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2.人才需求分析

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专业建设方案-初稿

《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设置 1、平面设计广告业的发展前景 从竞争的角度看,广告业未来发展前景还是不错的,现在企业对广告宣传特别重视,选择的媒体也从单一走向多元。这也是企业之间竞争带来的一种附加效应。从行业角度看,在中国,广告行业的发展非常快,行业细分的趋势,企业原来都有自己的广告部,但是从管理和专业性都跟不上时代发展及市场要求,因此,他们必须找更专业的公司去做好广告设计。从经济发展看,在国外,广告公司的生存空间是非常大的,特别是一些创意能力强的广告公司。中国的市场经济相对落后一点,所以,通过发达国家可以看到发展中国家未来的趋势,广告行业确实有广泛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大中小企业的宣传意识和企业文化有了很大进步和提升。这样提供具有专业和创意的平面广告设计。给平面设计广告公司提供了大量的业务:企业画册、公司年报、公司请柬、招标投标书、标志及企业形象设计等数十种。 2、学校发展定位需要 根据合肥市十三五规划和肥西县的发展规划,新的职教中心要做到登高对接,适应合肥区域内的经济发展需要,做好服务经济、服务社会,为人们的生活添上丰富多彩的空间。这正是我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能为大家做到的。 3、师资方面情况 我校现有8名计算机专业专任教师,均具有信息技术类或艺术设计类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专业能力,能够开展理实

一体化教学,具有信息化教学能力。对于紧缺人才采取从企业聘用兼职教师,兼职教师是经过教学能力专项培训,并能够承担该专业的教学任务。 4、实训(实验)基本条件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及课程设置的需要,按每班30名学生为基准,校内实训(实验)教学功能室有计算机基础实训室、摄影摄像技术实训室、画室、平面实训室。各室配置如下: 5、实习基地情况 该专业现有校外实训基地3个,分别是合肥国晶微电子、合肥京东方、合肥联宝电子科技等企业。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100%,主要去向是联宝(合肥)电子科技、合肥科大讯飞、上海三星电子等企业。 6、《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标准 1、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计算机平面设计(090300) 2、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3、基本学制 3年 4、培养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面向计算机平面设计领域,培养从事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广告设计与制作、桌面排版、电子出版、网页美工、装饰装潢设计、工程效果设计、数字影像处理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

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建设方案

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建设方案 目前计算机应用技术涉及到几乎所有的机关、企业、事业、公司单位,任何有关IT行业的单位都需要用到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对计算机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工作就变的十分重要,因此,该专业的适用领域非常广泛。由于计算机应用领域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高,要求从事该职业的人员要熟悉计算机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具备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一定的文化素养。为此,计算机应用专业现代化建设就成业推动我国各企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动力资源。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人才,在全国提升人力资源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的来源依赖于课程这个主渠道。而我们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开设的时间不长,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在校领导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专业建设不断完善、成熟,教育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从市场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情况来看,我们的计算机教学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因此,课程建设是重点,它的建设要从修订教学计划入手,对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系统改革,构建素质、能力为主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新模式。课程建设与改革是迫切的,必须的,同时也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一、计算机应用专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教育目标受某一社会发展阶段对文化优化、对人才就业的现代化影响,而教育既承担人的培养任务,又有文化发展的前瞩性目标。所以,教育目标既是现代化的课题,又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改革。对我国现代化而言,还是一个由中国国情出发,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体转换过程。因而,在专业现代化建设的教育体系里,计算机应用专业对文化整体转换过程。因而,在专业现代化建设的教育体系里,计算机应用专业对文化整体现代化的需求,对教育内部现代化的评价标准,对教育外部赶超世界水平,产业发展优势的定位,都有许多亟待研究的现代目标。 (一)教学目标 1.明确培养目标。 针对当前我校学生基础理论相对薄弱,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社会需求较大的特点,对我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学改革,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为主。其主要的培养方向是: (1)能熟练使用办公自动化软件、胜任计算机日常维护和保养的电脑操作人员; (2)能进行简单网页制作、网页动画设计、产品演示课件制作的企业Internet维护与应用人员; (3)能熟练使用PhotoShop等图形图片处理软件进行印刷图片、产品广告、网页图片及课件设计与制作的人员。 (4)能熟练运用电路基础及单片机课程的知识。 (5)能进行一定能力的软件设计与开发。

计算机网络技术品牌专业建设方案

济南市中等职业学校品牌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专 业 建 设 方 案 济南信息工程学校 2015.11

济南信息工程学校 济南市中等职业学校品牌专业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见》(鲁政发教发〔2012〕49号)文件精神,不断提升办学能力,提高办学质量,增强社会吸引力,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根据《济南市中等职业学校品牌专业建设方案》文件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建设方案。 一、建设背景 学校占地133.55亩,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实训设备总值1850万元。拥有专业机房、实训室26个,录播教室1个,多媒体教室54个,专业工作室7个,名师工作室1个,多功能报告厅1个,音乐教室1个,济南市四部委联合认定为“济南市信息技术实训基地”。开设有计算机网络技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技术应用、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五个骨干专业,2015年新增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网站建设与管理专业,在校生3073人。 现有专任教师170人,其中高级教师55人,中级90

人;本科学历168人、研究生27人;专业教师中获得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双师型”教师比例达90%以上。设有三二连读大专、普通中专、职业中专三种办学模式。 学校坚持“服务发展为宗旨、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紧紧围绕“内涵、特色、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品牌铸校”的发展战略,致力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教学模式的改革、教育教学内容的拓展、评价模式和评价机制的构建,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济南领先、山东一流、国内有较高影响的现代化职业学校。 二、建设基础 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自1999年开办职业中专、普通中专,为济南市骨干示范专业(2001年)、山东省教改试点专业(2002年),2002年增设三二连读大专办学模式。现有专业教师16人,兼职教师5人,在校生442人。学校连续多年蝉联济南市技能大赛网络搭建项目一等奖,2013年获该项目省赛第一名,2014年获省赛二等奖,入围省协作组。2013、2014年网络综合布线项目获济南市技能大赛网络综合布线项目二等奖。2014年物联网技术应用与维护获得国赛银奖,2015年物联网项目获得国赛金奖。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

2.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方案1 计算机网络技术特色专业建设方案 一、专业建设背景 1、行业和社会背景 (1)政府:2011年将是电子政务十二五建设的规划之年 计世资讯(CCW Research)《2011年中国政府行业信息化建设与IT应用趋势研究报告》指出,2011年政府行业IT投入较2010年减少4.9%,投入规模为462.2亿元。 (2)制造企业IT投资增长比率重回2位数 云计算概念的普及、虚拟化在服务器上的应用、SOA对企业IT架构的升级、商业智能的深化、移动应用和SaaS服务的尝试,这些新技术应运而生对于推动中国制造企业业务的发展和变革正当其时,技术推动与业务驱动在2010年制造企业的IT应用建设发展中成为最核心的两大推动力。 (3)企业网市场IP应用增长强劲 网络安全方面:政府将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在信息行业,政府信息安全、研究机构信息安全、运营商、金融等机构安全都将成为网络安全建设投资的重点,从而拉动政府与大型企业的需求。 IP多媒体应用:包括IP监控、IP视频、IP语音等方向,近年来增长迅速。据CCID数据统计,从2006年起中国监控市场的实现了整体快速增长,预计2012年其市场规模将达到491.6亿元。

(4)三网融合催化产业业务发展提速 目前,开展三网融合业务最大的障碍是网络建设水平较低,网络带宽达不到要求。有线电视网、电信网的升级改造将是必然的举措。根据网络建设需求测算,未来几年,网络设备投资规模将在3000亿元左右,这也会给相关的设备厂商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 2010年是我国“三网”融合元年,三网融合将产生巨大的IP地址需求,如近期的以IPTV为代表的视频业务和远期的云计算、物联网等相关业务等。因此通过IPV6解决未来网络地址紧张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 (5)3G技术作为信息界的热门技术 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830 万家中小企业,目前只有47 %的企业把业务接入互联网,并且大多数的企业只是在网上开设个主页和电子邮件地址,网站的信息长期得不到更新,而在网上进行电子交易的企业则只有11.1 %。这种现 象在许多国内重点企业中,也表现得相当明显,据一份针对国内500 多家重点企业的调查显示,虽有98.6 %的企业已经接入互联网,83.7 %的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企业网上的应用重点,主要是集中在发布产品服务信息、企业新闻以及收集客户信息等较低的层面。很明显,目前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应用,离既定的目标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距离的背后,网络应用人才的普遍缺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根据国内资料显示,每年全国各类企业对网络工程师的人才需求缺口有至少60 万之众,而实际需求远远大于这个数字,就业市场开阔让3g网络工程师就业前景一片光明。信息技术是全球化趋势的动力之一,因此,信息技术产业是21世纪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信息资源的集成、处理、流通与共享已成为当今和未来的重要技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加快了各行各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进程,刺激了计算机网络人才市场的持续强劲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一、专业建设的基础 (一)行业背景分析 1.全国及江苏省计算机网络技术产业现状 中国大力发展网络技术和开展网络服务已成定势。据分析,到2010年,网络服务 创造的经济产值将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2%,达0.8-1.2万亿元;2020年为3%,达7.6-8.2 万亿元。而从事网络服务的人员并不多,2004年全国只有20万多人。在今后的5年中, 中国这部分人员的数量预计增加4-6倍,整个行业的需求将达到80-120万人。未来 的网络行业将成为中国的“金领行业”。 近几年来,江苏省信息产业快速发展,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超万亿元的历史性突破, 达到1.2万亿元,产业规模是2002年的7倍,5年年均增速48.5%;信息产业占全省工业 销售收入的比重达20%,占全国信息产业的比重达21%。而在信息产业中,计算机软件 和应用技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十一五”期间,江苏省政府信息化、企业信息化、 社区信息化、教育信息化都将有很大的发展。截至2007年底,江苏省网民规模为1757 万人,总量居全国第二,全省互联网普及率为23.3%,位列全国第七。江苏省互联网发 展水平处于全国前列。根据江苏省的人才优势和计算机产业的特点,省委、省政府把计 算机相关产业作为“十一五”期间江苏省第一优先鼓励的产业来加快发展。根据“十一五” 规划,到2010年,计算机产业要实现销售输入上千亿元。 同时,江苏省重点建设“中国软件名城”、推进国民经济社会信息化等方案的实施 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2.苏州市计算机网络技术产业现状 近十年来,苏州市经济突飞猛进,仅世界500强就有100多家落户苏州市,近年来 每年要新增IT企业300多家,而苏州网络公司也有上百家。现在信息化网络技术已经 渗透到企业的各个方面,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苏州市的信息化等人才的培养远远满足不 了企业的需求,为此,苏州市人事局制定了《苏州市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意见》,大力扶 持职业教育,将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列为苏州市紧缺专业人才培养项目。针对目前的实际 状况,苏州市将用五年的时间,逐步构建一个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适应不同层次 人才培训需求,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人才培养网络体系。 (二)需求分析 1、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指导下,急需企业网络化和信息化专业人才 目前我国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状况是:92.5%的建设了企业内部网;76.3%的建设 了财务管理软件;73.8%的建设了企业外部网站。根据国家人力资源部门的统计,2007 年的江苏人才市场分析,需求量最大的是计算机应用和网络专业的毕业生约占总需求的

中职计算机专业建设方案

中职计算机专业建设方案

目录 O、引言 (1) 一、指导思想 (1) 二、培养目标与规格 (2) 三、文化基础课教学要求 (6) 四、专业基础课教学要求 (7) 五、专业核心课教学要求 (8) 六、实习实训要求与安排 (10) 七、师资设备保障 (10) 八、教学质量评估 (11) 九、教学安排建议 (11) 十、教学安排表 (13)

O、引言 抓好专业建设是办好一个专业的关键,本方案是我校多年专业建设的经验,结合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防科工委、信息产业部、交通部、卫生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精神,全新设计的一个专业建设方案。本方案有以下特点: ?体现“紧缺人才”提出的以就业在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要求 ?结合当地经济,提出符合当地用工需要的专业方向 ?打破分专业招生的现状,实行2+2教学模式 ?建立一套形成性学习评估体系,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一、指导思想 根据当地劳动力市场需求,以信息产业人才需求调查结果为基本依据,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倡导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培训理念和建立多样性与选择性相统一教学机制,通过综合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习者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根据浙江地区经济、技术、社会以及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发展水平和区域特点,着力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技术服务能力,培训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本专业领域技能培养中应体现以下基本原则: 1. 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以科学的劳动观与技术观为指导,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技术发展、劳动生产组织变革和劳动活动的关系,充分认识职业和技术实践活动对经济发展和个人成长的意义和价值,使受教育者形成健康的劳动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学校要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把学生培养成为企业生产服务一线迫切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 2. 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以就业为导向 将满足企业的工作需求作为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全力提高学校教育的针对性和适应性。积极探索和建立根据企业用人“订单”进行教育与培训的机制。学校有关部门要关注企业需求变化,根据企业用人需求,调整专业方向,确定培养培训规模,开发、设计实施性教育与培训方案,在设备、师资、课程开发上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争取得到企业的支持。 3. 适应行业技术发展,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前瞻性

计算机专业建设方案

潜山县职教中心计算机专业 建 设 方 案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日 (第二版) 《计算机专业建设方案》

编委会 主编舒根海 副主编林斗宏胡积洲操云龙金文兵责任编辑孙成银朱爱笙黄根宝 计算机教研组全体教师

目录 一、课程设置 二、课时安排 三、文字录入课程标准实施及方案 四、公共课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要求 五、计算机专业相关专业课的教学要求 六、考核与评价 七、教学研究与建议 八、机房管理制度

自2007年以来,潜山县职教中心招生规模日益扩大,为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我校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本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要求统一,考核取证统一和协调管理统一”的课程建设指导思想。我们教务处、教科室、实训处、计算机专业组经过广泛调研和深入论证,就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实训、师资队伍建设、机房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酝酿和专题研讨,将文字录入与office办公软件使用作为我 校公共基础课,形成如下。 (说明:此为教研组制订的专业方案,具体开课由教务处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一、课程设置 1、计算机网络及应用(对口高考班):我校多年创办的骨干专业,主要学习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为普通高校输出合格人才,本专业有一支专业技术过硬、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在历年的对口高考中,成绩喜人,位居全市之首,我校有多名学生录取到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继续深造。 主要开设的专业: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基础、数据库应用基础、计算机组成与工作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等相关课程。 2、计算机网络及应用(就业班):培养能从事计算机系统的管理、维护,熟练使用办公软件,对图形、图像处理及多媒体制作技术有较深了解的中等专业人才。 主要开设课程:语言、数学、英语、计算机基础、数据库应用基础、计算机组成与工作原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Flash、Photoshop、CorelDraw网络应用基础、就业指导、物理等。 3、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我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计算机专业实训室建设方案修改.docx

阳泉市第一高级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专业实训项目综合解决方案 1.问题分析与设计理念 1.1当前存在问题分析 实训室作为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实现知识技能转化的平台,对于职 业院 1. 问题分析与设计理念.................................................................. 1.1当前存在问题分析............................................................................. 1.1.1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与规划 ........................................................ 1.1.2缺乏必需的实训设备 .................................................................... 1.1.3硬件设备的质量与附加值无法保障 ............................................ 1.1.4缺乏实训教学、指导、评价体系 ................................................ 1.1.5缺乏实训室的有效管理与应用 .................................................... 1.2实践为导向的设计理念...................................................................... 1.2.2实训管理平台与工具,仿真实训软件及硬件装备一体化创新 1.2.3内涵丰富、化繁为简,可视化教学实训资源有效搭接............ 1.3计算机专业实训室体系简介.............................................................. 1.3.3平面设计实训中心 ........................................................................... 1.3.4多媒体制作实训中心 .......................................................................

计算机应用专业图形图像制作方向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图形图像制作方向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 计算机信息技术工程系

目录 一、专业现状分析 (1) 1.1在校学生和毕业生情况 (1) 1.2 师资状况 (1) 1.3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情况 (2) 1.4 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2) 二、建设思路与建设目标 (3) 2.1建设思路 (3) 2.2建设目标 (3) 三、建设内容及实施方案 (6) 3.1专业培养目标 (6) 3.2 人才培养模式 (6) 3.3 开展课程体系设计 (6) 3.4 加强课程建设 (7) 3.5 整合教学内容 (9) 3.6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及教改工作 (9) 3.7 建设教学资源 (13) 3.8 加强师资队伍 (14) 3.9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15) 3.10 促进产、学合作 (17)

四、专业建设保障措施 (18) 4.1 加强领导,确保专业建设规划的顺利实施 (18) 4.2 加强教学研究、提升职教理念,为专业建设顺利实施提供有力支持 (18) 4.3 加强专业建设的自我评估及考核 (18) 4.4 广开财路、多方筹集,确保专业建设资金及时到位 (19) 五、经费预算 (19)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图形图像制作方向 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 为适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新形势,落实我院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关于专业建设的基本要求,结合我系办学历史、实力、条件和性质,以及今后本地乃至山东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图形图像制作方向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为了保证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图形图像制作方向能早一步成功申批为计算机图形图像制作专业,形成富有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制订如下学科建设规划: 一、专业现状分析 1.1在校学生和毕业生情况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图形图像制作方向是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于2008年分出的一个专业方向,目前本专业有在校生101人,第一届学生将于2011年毕业,正在顶岗实习阶段。 1.2 师资状况 本专业共有教师20名,不仅包括专职教师也包括了来自兄弟院校和生产一线的兼职教师。其中来自兄弟院校兼职教师1名,来自企业兼职教师2人,本校兼职教师2名,专兼职教师比例2:1。校内专职教师全部具有本专业职业资格证书。 学历结构:硕士研究生3名,在读硕士8名,校内专兼职教师

计算机教室建设方案

1计算机教室系统概述 xxxx学院阳宗海校区计算机教室新建设,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及设备搭建信息化现代教育平台,满足师生的教学需求。 通过对xxxx学院多媒体教室的深入了解和仔细分析,本公司将采用现在先进成熟的计算机信息通信技术,以及快速以太网技术,选用与网络技术发展趋势和具体应用环境相适应的网络设备,使得网络的通信能力得以充分发挥,网络带宽得以有效利用,从根本上解决网络通信中存在的瓶颈,提高使用效率,缩短系统响应时间,减少网络故障发生,并为以后整个网络系统进一步扩展预留接口。 2 计算机教室技术特点 采用现在先进成熟的计算机信息通信技术,以及快速以太网技术,选用与网络技术发展趋势和具体应用环境相适应的网络设备,融入校园网与一卡通系统获取教学资源,解决网络通信中存在的瓶颈,和学生上网规范管理以及日志追溯,实现计算机教室教学的现代实训教学。 金长城计算机教室在帮助教师保障系统安全、提升设备管理维护效率同时,具备以下三大特点: 安全 内置驱动防火墙:有效防止类似机器狗病毒穿透保护卡、破坏系统;杀毒软件实时更新:有效保障病毒库的实时更新,防止病毒破坏系统;不插电开机报警:无论主机是否接电,一旦机箱非法打开即报警,有效保证设备硬件资产安全 高效

百兆网络环境传输速度可达800M/M,千兆网路环境传输速度可达2000M/M,保障系统部署快速完成;支持增量部署、断点续传,有效提升软件更新效率;单一系统最多支持256个还原点,还原点之间相互独立,帮助教师快速搭建多种教学环境;PHOTOSHOP、3DMAX等教学软件自动注册。 易用 苏亚星软件保护卡磁盘分区、系统部署等均基于WINDOWS界面操作,简单易用。 3 系统功能特点 计算机教室系统与校园网中心搭建计算机教室子系统的集中管理平台实现以功能: 计算机教室网络中心集中管理功能。 计算机教室网络中心集中管理要实现与校园网通信资源融合,合理分配部署网络资源。 计算机教室网络中心数据资源中心功能; 计算机教室网络中心数据资源的存储、整理、导入导出、日志、权限等等,以及存储的扩容功能计算机教室教学功能。 通过教学软件实现计算机教室教学的统一性与学生上机的灵活性。 4 网络设计思想 为了满足网络设计要求与网络建设目标,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始终坚持如下原则: 标准化及规范化 选择符合工业标准或事实工业标准的网络通信协议、操作系、网管平台和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1,2 项目一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一、建设基础 (一)专业建设背景 1.行业背景 《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产业是增长最快的朝阳产业,是具有高额附加值、高投入高产出、无污染、低能耗的绿色产业。计算机应用产业的发展将推动知识经济的进程,促进从注重量的增长向注重质的提高方向发展,是典型的知识型产业。 德州市委、市政府这些年始终高度重视信息化的建设,一直把加快信息化建设作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项重大举措,使城市整体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德州市推出的“十大产业集群培植”计划,将电子信息产业列入三大新兴产业,及中国移动山东公司就“智慧德州”建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今后5年内投资35亿元,建设以互联网、物联网、通信网、无线宽带网“四网合一”为基础的智能型城市。 2.人才需求分析

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系统的综合性逐步增强,专业分类更加细化,及具体应用结合越来越紧密,特别是三网融合和物联网的发展,使得计算机应用深度和广度有了质的飞跃,并且不断出现大量以其为基础的新兴相关产业。及信息服务业的高速发展要求相比,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成为一个巨大的缺口。2009年《教育部、商务部关于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意见》指出,在今后5年要加快培养120万信息服务技术人才,符合职业标准的信息服务技术人才成为我国发展信息服务业的瓶颈,信息服务技术人才成为当前现代化建设急需的高素质、复合型紧缺人才。 我们通过对IT类企业、大中型企业的信息支持部、IT产品销售等企业进行调研,确定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面向德州市及周边地区,专业服务面向如下: 第一,从事基础性软件开发的技术人员,包括应用软件开发人员、动态网站设计人员和管理系统开发人员等。相应岗位包括:软件开发程序员、软件测评员、网站设计师、数据库系统管理师等。 第二,从事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的信息化技术支持人员。包括信息系统监理师、信息系统开发管理师等。 第三,从事信息产品(包括硬件和软件)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的IT销售及服务技术人员。对应岗位为计算机信息产品营销员。 表5-1-1 德州市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统计表

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规划与实施方案

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规划与实施方案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因此,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根据我校计算机专业发展实际,特制定我校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方案。 一、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的背景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我国的职业教育已由创办时的初级阶段逐渐进入发展阶段。职业教育必须更加主动地去关注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走向,并以此不断调整自己的办学目标、教育观念、教育管理以及途径、方法等。同时,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化、发展、调整都非常快,人们的就业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因此,所以我们必须更新观念,建立更为灵活的办学机制,以培养高素质、厚基础、多方向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再次,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教育提出了更高更好的要求,成人高校、高职等多条途径的开拓,为学生享受更高更好的教育提供了现实可能性。职业教育发展的高移化要求职业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发展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世界职业教育改革的趋势给我们启示,只有通过改革,才能满足于社会科技进步及生产技术的更新换代;才能更新观念,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由于现行的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脱离、实践与理论相驳离和教学模式落后的状况,为坚持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方向,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江苏省职业学校课程改革行动计划和镇江市职业学校课程改革与专业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按照计算机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进一步改革课程结构、内容、形式,加强课程实施、评价和管理,构建”三以一化”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新的课程体系。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意见》精神,积极进行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培养方向、教学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树立以全面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及创新力为本位的观念,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人才,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 三、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的目标 1、紧紧围绕本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研制操作性强、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不断优化“三以一化”专业课程体系,在实验期内制订、完善核心课程标准。 2、加强和改进职业道德课程及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水平,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更新学生的就业思想及观念,提高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水平。 3、加强专业课程的整合,努力形成以项目课程为主,与生产实际相一致的模块化课程,并力争编好主干课程校本教材。 4、实行灵活机动的教学制度,根据课程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进一步开发和使用符合教学需要的现代化教学媒体,大力推广先进的教学方法。 5、加强实践教学。进一步调整理论与实践教学课课时的比例,使安排更加趋于合理有效。加大实习投入,增加操作技能训练时间,确保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 6、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理论水平,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及教育观念,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7、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注重学生的个性发挥。 四、主要内容及措施

贵州遵义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 专业建设方案 专业名称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代码 590101 学校名称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学校代码 12824 学校举办单位遵义市人民政府 学校所在地贵州省遵义市 填表日期 2011 年 10 月 10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二○一一年九月

一、组织保障 学院为此项目专门成立了以院长鞠洪为组长,负责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与建设项目相关的学院各部门(包括办公室、教务处、计财处、总务处等)配合,计算机科系领导组织专业带头人与专业骨干老师具体落实,共同完成建设目标。 二、项目概述 本项目面向贵州互联网产业集群,尤其是发展极为迅速的电子商务及未来的物联网产业,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为重点,带动其专业群(计算机信息管理、图形图像制作、计算机通信)的发展。建设内容包括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素质拓展教育建设等五个方面。 本项目建设预算投资30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支持235万元,地方财政配套支持65万元。资金用途:用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10万元,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60万元,实训实习条件改善90万元,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数字校园建设40万元,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40万元,师资队伍建设40万元,实训实习耗材补贴20万元。 三、专业建设背景与基础 (一)专业建设背景 为率先建成具有我省地方特色和对地方IT业建设发展的示范性专业,提升特色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为地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个终生学习的平台。根据2010-2020年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围绕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实施,结合贵州省遵义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学校“十二五”规划的实际,特制定遵义职业技术学院示范性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建设方案。 本方案围绕强化特色、提高质量、增强辐射能力等目标,在分析学院当前的机遇与挑战,盘点面临的任务和筹划未来发展的基础上,科学制定了方案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在未来2年内,学院将以坚持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共同发展的思想为指导,深化以产学合作、工学交替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行业、企业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不断提高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批在IT业有较大影响、能解决行业企业技术难题的行家业手;加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重点专业建设方案报告

专业三计算机应用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 一、需求论证 (一)建设背景 随着计算机、通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各行各业普遍将计算机作为办公的必备工具,需要大量的计算机硬件维护、网络应用、图文编辑、视频处理和平面设计人才。根据相关调研显示,未来5年黑龙江省技术工种人才缺口将达到80万,其中就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仍高居榜首。而由于XX市将着力打造新型农业、现代化物流、现代生态旅游、煤灰等产业集群。随着这些产业集群的发展,对计算机人才缺口将达到1万余人,而XX的地理位置属于边境城市,吸收外地人才相对困难,这一缺口仍会增加,这也为我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提供了良好契机。 通过近几年对XX市社会用人单位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要求及原有计算机应用人才的基础分析,预测主要有以下五个岗位群急需人才补充:平面设计及广告设计、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计算机网络组建与设备调试、计算机网站搭建及网页维护、多媒体动漫设计等。 (二)建设基础 计算机应用专业作为我校的龙头专业,办学至今历经二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已培养毕业生近万人,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人才效益和经济效益,被黑龙江省教育厅正式认定为黑龙江省重点专业。 作为全市计算机应用和软件技术领域技能型人才培训基地,实施校企合作,已摸索出“职业素养+专业理论+专业实训+特色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校内现有各类计算机1037台、实训室28个。均参照企业生产环境建设,开设的实训项目绝大部分是生产性实训。首创的学生工作室——FN工作室,模拟实际工作环境,实现了专业与产业、课程与岗位的有效对接。另外,校外有宏德广告公司等6家合作企业,10余种岗位可供学生实习实训。通过订单培养的方式有5家本地企业作为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就业基地。 计算机应用专业拥有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现有专职计算机教师28名,本科以上学历占100%,省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骨干教师1人,有23名教师具备计算机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双师型”教师比例83%。 多年来计算机应用专业以初中级技能型计算机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在培养在校学生的基础上,还面向社会提供计算机相关培训。截止目前,所有毕业生100%通过计算机系统操作员、计算机网络管理员中级工职业技能鉴定认证。每年为社会培训计算机应用人才1000余人。 计算机应用专业目前在校生1024余人,占在校生总人数的25%。 二、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以深化“双元主体、重德强能、岗位定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以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为保障,以

计算机教室建设方案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某某学校的计算机教室建设方案 由于某大学计算机系课程中的实践课比重的增加,以及计算机系学生人数的增加,导致学校的计算机教室资源紧张,计算机系希望能新建一个计算机教室以满足教学的需要,经过审查后,学校决定建设一个新的计算机教室。 一.项目背景 由于计算机系列课程上机实践课比重的增加,学校现有的几个计算机教室已无法满足计算机系学生的上机要求,导致学校的计算机教室资源紧张,因此需要建设一个经济实用、先进可靠、适用性强的计算机教室。该计算机教室的投入使用将大大缓解学校的计算机教室资源紧张的情况,为学校培养更多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提高学校的声誉,为学校吸引更多的学生。 二.建设目标 建设一个计算机网络教室,该教室位于D区404教室,建筑面积90平方米,配备学生机48台,教师机1台,教室需承担所有计算机课程的任务,并且达到节能安全、升级维护方便、灵活易用的目的。机房具有建筑结构、空调、通风等各个专业及新兴的先进的计算机及网络设备所特有的专业技术要求。且该教室需满足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软件技术等专业学生实训要求。 三.需求分析 1.业务需求 先进的计算机教室网络能够让老师通过当今最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和科研手段去教育学生,促进学生提高网络技术的水平,学生能够通过上网获取最全面的知识。 主要相关人员:教师、学生 投资规模:30万元 业务活动的类型:教学 预测增长率:使用期限不低于9年 可靠性和有效性:能够24小时不间断工作 安全性:需要有网络恢复、硬盘保护功能 Internet连接性:允许接入Internet 远程访问:允许网络管理员远程管理入网设备 2.用户需求 计算机教室不仅能实现计算机教学而且能实现语音教学、光盘共享教学、电化教学、视听教学、Internet共享教学等功能,可以图文并茂、情景交融;借助计算机网络,可将教师的屏幕画面(课件内容)示范给所有(或被选择的)学生,并可以监看、控制、转播学生机画面,实现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可通过网络实现双向课堂教学。并通过与学校网管中心的联接,能达到在局域网和国际互联网上传输多媒体信息的目的。使教师的想象力可以在利用系统提供的大量相关资料及自身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应用需求 要完成《办公软件高级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图形图像设计》、《FLASH 动画设计》、《信息安全网络技术》等实训课程,并按课程要求配备各种应用软件。 4.网络需求 教室内部访问流量效大,尽可能使用单交换机。 四.总体设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